赤谷西崦人家
[唐] 杜甫
跻险不自喧,出郊已清目。溪回日气暖,径转山田熟。
鸟雀依茅茨,藩篱带松菊。如行武陵暮,欲问桃花宿。 地理志:秦州有崦嵫山,在赤谷之西,故曰西崦。曹操与刘先主战于此谷,川水为之丹,因号赤谷。《一统志》:赤谷在秦州西南七十里,中有赤谷川。崦嵫山,在秦州西五十里。
跻险不自安①,出郊已清目。溪回日气暖,径转山田熟②。鸟雀依茅茨③,藩篱带松菊④。如行武陵暮,欲问桃源宿。
(此宿赤谷山家。而题诗以志其胜也。通首写远近幽景,如一幅《桃花源记》。【綎注】三四说西崦,五六说人家。武陵暮,说西崦。桃源宿,说人家。)
①谢灵运诗:“跻险筑幽居。”②江淹诗:“还望岨山田。”③谢灵运诗:“空庭来鸟雀。”《墨子》:“茅茨不剪。”④《归去来辞》:“松菊犹存。”张綖曰:公弃官之秦州,留宿赤谷西崦人家,而有此作。又公诗云“晨发赤谷亭,险艰方自兹。深山苦多风,落日童稚饥。悄然村墟迥,烟火何由追”,亦言其地僻而人稀耳。当斯境也,忽得茅茨松菊人家一宿,岂不犹武陵之桃源耶?“鸟雀依茅茨,藩篱带松菊”,说山家景物甚幽。“贫知静者性,白益毛发古”,说隐居品格特高。
-----------仇兆鳌 《杜诗详注》-----------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鸟雀依茅茨,藩篱带松菊。如行武陵暮,欲问桃花宿。 地理志:秦州有崦嵫山,在赤谷之西,故曰西崦。曹操与刘先主战于此谷,川水为之丹,因号赤谷。《一统志》:赤谷在秦州西南七十里,中有赤谷川。崦嵫山,在秦州西五十里。
跻险不自安①,出郊已清目。溪回日气暖,径转山田熟②。鸟雀依茅茨③,藩篱带松菊④。如行武陵暮,欲问桃源宿。
(此宿赤谷山家。而题诗以志其胜也。通首写远近幽景,如一幅《桃花源记》。【綎注】三四说西崦,五六说人家。武陵暮,说西崦。桃源宿,说人家。)
①谢灵运诗:“跻险筑幽居。”②江淹诗:“还望岨山田。”③谢灵运诗:“空庭来鸟雀。”《墨子》:“茅茨不剪。”④《归去来辞》:“松菊犹存。”张綖曰:公弃官之秦州,留宿赤谷西崦人家,而有此作。又公诗云“晨发赤谷亭,险艰方自兹。深山苦多风,落日童稚饥。悄然村墟迥,烟火何由追”,亦言其地僻而人稀耳。当斯境也,忽得茅茨松菊人家一宿,岂不犹武陵之桃源耶?“鸟雀依茅茨,藩篱带松菊”,说山家景物甚幽。“贫知静者性,白益毛发古”,说隐居品格特高。
-----------仇兆鳌 《杜诗详注》-----------
杜甫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