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步归行
[唐] 杜甫
明公壮年值时危,经济实藉英雄姿。
国之社稷今若是,武定祸乱非公谁。
凤翔千官且饱饭,衣马不复能轻肥。
青袍朝士最困者,白头拾遗徒步归。
人生交契无老少,论交何必先同调。
妻子山中哭向天,须公枥上追风骠。 原注:赠李特进,自凤翔赴鄜州,途经邠州作。
【鹤注】李特进,当是李嗣业。《本传》:京兆高陵人,因随高仙芝平少勃律,加特进。禄山反,肃宗追之至凤翔,上谒,嗣业忠毅忧国,不计居产,有宛马千疋。《杜臆》:近侍之臣,徒步而归,以见军事倥偬之状,命题有感。
明公壮年值时危①,经济实藉英雄姿②。国之社稷今若是③,武定祸乱非公谁④。
(叙李公戡乱之才。)
①《吴志》:孙坚谓张温曰:“明公亲率天兵,威震天下。”②《魏志》:曹操曰:“天下英雄,唯孤与使君。”③《忠经》:“苟利社稷,不顾其身。”④《通鉴》:魏贺拔轨谓宇文泰曰:“文足经国,武能定乱。”《国语》:舆人诵:“丧田不愆,祸乱其兴。”
凤翔千官且饱饭,衣马不复能轻肥①。青袍朝士最困者②,白头拾遗徒步归③。
(此自叙徒步之由。公往行在,麻鞋谒帝,有青袍而无朝服。《旧书》:至德二载二月,议大举收复,尽括公私马以助军,故惟徒步而行。)①范云诗:“衣马悉轻肥。”②孔融书:“朝士最重儒术。”③《史》:“白头如新。”《燕国策》:“匹夫徒步之士。”
人生交契无老少,论心何必先同调①。妻子山中哭向天,须公枥上追风骠②。
(末言白行须马之意。无老少,见忘年之交。何同调,见忘形之交。【鲁訔注】时李特进守邠州,公便道经邠,作诗赠李,就借乘马也。此章三段,各四句。)
①《说苑》:“论交合友。”谢灵运诗:“谁谓古今殊,异代可同调。”②枥,马槽也。《古今注》:“秦始皇七马,一曰追风。”《洛阳伽蓝记》:后魏河间王琛,遣使至踉斯国,得千里马,号曰追风。《广韵》:“马黄白色曰骠。”
-----------仇兆鳌 《杜诗详注》-----------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国之社稷今若是,武定祸乱非公谁。
凤翔千官且饱饭,衣马不复能轻肥。
青袍朝士最困者,白头拾遗徒步归。
人生交契无老少,论交何必先同调。
妻子山中哭向天,须公枥上追风骠。 原注:赠李特进,自凤翔赴鄜州,途经邠州作。
【鹤注】李特进,当是李嗣业。《本传》:京兆高陵人,因随高仙芝平少勃律,加特进。禄山反,肃宗追之至凤翔,上谒,嗣业忠毅忧国,不计居产,有宛马千疋。《杜臆》:近侍之臣,徒步而归,以见军事倥偬之状,命题有感。
明公壮年值时危①,经济实藉英雄姿②。国之社稷今若是③,武定祸乱非公谁④。
(叙李公戡乱之才。)
①《吴志》:孙坚谓张温曰:“明公亲率天兵,威震天下。”②《魏志》:曹操曰:“天下英雄,唯孤与使君。”③《忠经》:“苟利社稷,不顾其身。”④《通鉴》:魏贺拔轨谓宇文泰曰:“文足经国,武能定乱。”《国语》:舆人诵:“丧田不愆,祸乱其兴。”
凤翔千官且饱饭,衣马不复能轻肥①。青袍朝士最困者②,白头拾遗徒步归③。
(此自叙徒步之由。公往行在,麻鞋谒帝,有青袍而无朝服。《旧书》:至德二载二月,议大举收复,尽括公私马以助军,故惟徒步而行。)①范云诗:“衣马悉轻肥。”②孔融书:“朝士最重儒术。”③《史》:“白头如新。”《燕国策》:“匹夫徒步之士。”
人生交契无老少,论心何必先同调①。妻子山中哭向天,须公枥上追风骠②。
(末言白行须马之意。无老少,见忘年之交。何同调,见忘形之交。【鲁訔注】时李特进守邠州,公便道经邠,作诗赠李,就借乘马也。此章三段,各四句。)
①《说苑》:“论交合友。”谢灵运诗:“谁谓古今殊,异代可同调。”②枥,马槽也。《古今注》:“秦始皇七马,一曰追风。”《洛阳伽蓝记》:后魏河间王琛,遣使至踉斯国,得千里马,号曰追风。《广韵》:“马黄白色曰骠。”
-----------仇兆鳌 《杜诗详注》-----------
杜甫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