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京
[唐] 杜甫
复道收京邑,兼闻杀犬戎。衣冠却扈从,车驾已还宫。
克复成如此,安危在数公。莫令回首地,恸哭起悲风。 《唐书》:广德元年十月,郭子仪复京师,车驾至自陕州。按公在梓州,至次年而始闻其信,此当是广德二年春作。
复道收京邑①,兼闻杀犬戎。衣冠却扈从②,车驾已还宫。克复诚如此,安危在数公③。莫令回首地④,恸哭起悲风⑤。
(上四收京而喜,下乃事后之忧。两次收京,故云复道。子仪力战能杀吐蕃也。《杜臆》:衣冠自然扈从,用一却字,有不满诸巨意。平日谄谀依阿,有变则奔亡坐视,及至收京,却来扈从,而车驾则已还宫矣,此辈何益成败之数耶。克复之功,全在数公,朝廷当信任以图久安,无使京华之地。再哭乱离也。未几,仆固怀恩引回纥、吐番入寇,京师震骇,公之先见明矣。)
①陆机诗:“从子京邑。”②《世说》:王弘之曰:“风马不接,无缘扈从。”③安危,犹荀子言安国之危。数公,谓郭子仪、马璘等。④回首,回望长安也。⑤魏文帝赋:“悲风肃其夜起。”
-----------仇兆鳌 《杜诗详注》-----------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克复成如此,安危在数公。莫令回首地,恸哭起悲风。 《唐书》:广德元年十月,郭子仪复京师,车驾至自陕州。按公在梓州,至次年而始闻其信,此当是广德二年春作。
复道收京邑①,兼闻杀犬戎。衣冠却扈从②,车驾已还宫。克复诚如此,安危在数公③。莫令回首地④,恸哭起悲风⑤。
(上四收京而喜,下乃事后之忧。两次收京,故云复道。子仪力战能杀吐蕃也。《杜臆》:衣冠自然扈从,用一却字,有不满诸巨意。平日谄谀依阿,有变则奔亡坐视,及至收京,却来扈从,而车驾则已还宫矣,此辈何益成败之数耶。克复之功,全在数公,朝廷当信任以图久安,无使京华之地。再哭乱离也。未几,仆固怀恩引回纥、吐番入寇,京师震骇,公之先见明矣。)
①陆机诗:“从子京邑。”②《世说》:王弘之曰:“风马不接,无缘扈从。”③安危,犹荀子言安国之危。数公,谓郭子仪、马璘等。④回首,回望长安也。⑤魏文帝赋:“悲风肃其夜起。”
-----------仇兆鳌 《杜诗详注》-----------
杜甫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