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桃树
[唐] 杜甫
小径升堂旧不斜,五株桃树亦从遮。
高秋总喂贫人实,来岁还舒满眼花。
帘户每宜通乳燕,儿童莫信打慈鸦。
寡妻群盗非今日,天下车书正一家。 张性《演义》:此作于广德二年再至草堂之时。公自春末归来,花期已过,故舒花待之来岁。末云车书一家,是时北寇平,蜀乱息,而吐蕃退矣。朱注不解此意,谓追忆未乱以前故园桃柳者,失考。
小径升堂旧不斜①,五株桃树亦从遮②。高秋总馈贫人实③,来岁还舒满眼花。帘户每宜通乳燕④,儿童莫信打慈鸦⑤。寡妻群盗非今日⑥,天下车书已一家⑦。
(桃在草堂,故堂树并提。旧不斜,堂无恙。亦从遮,树益高也。树间花实,堂前鸦燕,就现前景物,写出一番仁民爱物之意。未从草堂中想见乱而复治之象,有多少庆幸在。燕生子,鸦哺母,故皆护惜之。莫信,莫任其伤残。非今日,今无离乱也。)
①庾信赋:“入欹斜之小径。”②鲍照乐府:“中庭五株桃,一株先作花。”③梁简文帝诗:“高秋度函谷。”汉明帝诏:“赋与贫人。”《韩诗外传》:“夫春树桃李,秋得食其实也。”王筠侍:“秾华春发彩,结实下成蹊。”④古诗:“风檐入双燕。”鲍照诗:“乳燕逐草虫。”⑤古乐府有《莫打鸦》。《拾遗记》:俗谓乌白臆者为慈乌。《异苑》:东阳颜乌至孝,故慈乌来萃。⑥丁壮丧亡,寡妻因群盗所致。汉章帝诏:老母寡妻,设虚祭,饮泣泪。⑦梁武帝诏:“疆埸多阻,车书未一。”《前汉·叔孙通传》:“天下为一家。”黄生曰:此诗思深意远,忧乐无方,寓民胞物与之怀于吟花看鸟之际,其材力虽不可强而能,其性情固可感而发。不得其性情,而肤求之字句,宜杜诗之难读也。
杜诗有文不接而意接者,半写题中景,半写题外意,如《白帝城》诗“云出门”四句,本咏雨中景象,“归马逸”四句,却写乱后情事。此诗上六赋草堂景物,下二则慨叹世事,断中有续,读者固当善会。
-----------仇兆鳌 《杜诗详注》-----------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高秋总喂贫人实,来岁还舒满眼花。
帘户每宜通乳燕,儿童莫信打慈鸦。
寡妻群盗非今日,天下车书正一家。 张性《演义》:此作于广德二年再至草堂之时。公自春末归来,花期已过,故舒花待之来岁。末云车书一家,是时北寇平,蜀乱息,而吐蕃退矣。朱注不解此意,谓追忆未乱以前故园桃柳者,失考。
小径升堂旧不斜①,五株桃树亦从遮②。高秋总馈贫人实③,来岁还舒满眼花。帘户每宜通乳燕④,儿童莫信打慈鸦⑤。寡妻群盗非今日⑥,天下车书已一家⑦。
(桃在草堂,故堂树并提。旧不斜,堂无恙。亦从遮,树益高也。树间花实,堂前鸦燕,就现前景物,写出一番仁民爱物之意。未从草堂中想见乱而复治之象,有多少庆幸在。燕生子,鸦哺母,故皆护惜之。莫信,莫任其伤残。非今日,今无离乱也。)
①庾信赋:“入欹斜之小径。”②鲍照乐府:“中庭五株桃,一株先作花。”③梁简文帝诗:“高秋度函谷。”汉明帝诏:“赋与贫人。”《韩诗外传》:“夫春树桃李,秋得食其实也。”王筠侍:“秾华春发彩,结实下成蹊。”④古诗:“风檐入双燕。”鲍照诗:“乳燕逐草虫。”⑤古乐府有《莫打鸦》。《拾遗记》:俗谓乌白臆者为慈乌。《异苑》:东阳颜乌至孝,故慈乌来萃。⑥丁壮丧亡,寡妻因群盗所致。汉章帝诏:老母寡妻,设虚祭,饮泣泪。⑦梁武帝诏:“疆埸多阻,车书未一。”《前汉·叔孙通传》:“天下为一家。”黄生曰:此诗思深意远,忧乐无方,寓民胞物与之怀于吟花看鸟之际,其材力虽不可强而能,其性情固可感而发。不得其性情,而肤求之字句,宜杜诗之难读也。
杜诗有文不接而意接者,半写题中景,半写题外意,如《白帝城》诗“云出门”四句,本咏雨中景象,“归马逸”四句,却写乱后情事。此诗上六赋草堂景物,下二则慨叹世事,断中有续,读者固当善会。
-----------仇兆鳌 《杜诗详注》-----------
杜甫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