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尽
[唐] 杜甫
秋尽东行且未回,茅斋寄在少城隈。
篱边老却陶潜菊,江上徒逢袁绍杯。
雪岭独看西日落,剑门犹阻北人来。
不辞万里长为客,怀抱何时得好开。 【张汸注】宝应元年七月,严武召还,公送至绵州。未几,蜀有徐知道之乱,因入梓州。《杜臆》:此诗在来迎家之前,其迎妻子,不见于诗,不知果在何时。且九日有《寄严大夫》诗,去秋尽无几,何得复有迎妻子之日耶?东行未回,谓到梓未还成都也。
秋尽东行且未回,茅斋寄在少城隈①。篱边老却陶潜菊②,江上徒逢袁绍杯③。雪岭独看西日落,剑门犹阻北人来④。不辞万里长为客,怀抱何时好一开。
(此秋尽思家而作。上四,秋日景事。下则感时而自叹也。梓属东川,斋在成都。篱边菊,指草堂之花。江上杯、盖李梓州为主也。看西日,家室远离。阻北人,寇兵断阁。此客愁所以未解。三承二,四承一,七八承五六,此见章法之连络。)
①徐陵诗:“茅斋本自空。”【邵注】少城,在城都大城之西,张仪所筑。洪容斋云:益州刺史,治大城。蜀郡太守,治少城。《西都赋》:“商洛缘其隈。”《说文》:“隈,水回也。”②《世说》:颜延之于篱边,闻张演与客语。陶潜菊,见前《九日登梓州城》诗注。③谢脁诗:“萧条江上来。”杨慎曰:《郑玄传》:袁绍总兵冀州,遣使要玄大会宾客。玄最后至,乃延升上坐。身长八尺,饮酒一斛,秀眉明目,容仪温伟。旧指河朔之饮,非是。④朱瀚曰:客行向东,故居转西。梓州北望,正直剑门。全大镛曰:《草堂》诗云“群小起异图”,又云“北断剑阁隅”,此剑门犹阻之证也。
-----------仇兆鳌 《杜诗详注》-----------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篱边老却陶潜菊,江上徒逢袁绍杯。
雪岭独看西日落,剑门犹阻北人来。
不辞万里长为客,怀抱何时得好开。 【张汸注】宝应元年七月,严武召还,公送至绵州。未几,蜀有徐知道之乱,因入梓州。《杜臆》:此诗在来迎家之前,其迎妻子,不见于诗,不知果在何时。且九日有《寄严大夫》诗,去秋尽无几,何得复有迎妻子之日耶?东行未回,谓到梓未还成都也。
秋尽东行且未回,茅斋寄在少城隈①。篱边老却陶潜菊②,江上徒逢袁绍杯③。雪岭独看西日落,剑门犹阻北人来④。不辞万里长为客,怀抱何时好一开。
(此秋尽思家而作。上四,秋日景事。下则感时而自叹也。梓属东川,斋在成都。篱边菊,指草堂之花。江上杯、盖李梓州为主也。看西日,家室远离。阻北人,寇兵断阁。此客愁所以未解。三承二,四承一,七八承五六,此见章法之连络。)
①徐陵诗:“茅斋本自空。”【邵注】少城,在城都大城之西,张仪所筑。洪容斋云:益州刺史,治大城。蜀郡太守,治少城。《西都赋》:“商洛缘其隈。”《说文》:“隈,水回也。”②《世说》:颜延之于篱边,闻张演与客语。陶潜菊,见前《九日登梓州城》诗注。③谢脁诗:“萧条江上来。”杨慎曰:《郑玄传》:袁绍总兵冀州,遣使要玄大会宾客。玄最后至,乃延升上坐。身长八尺,饮酒一斛,秀眉明目,容仪温伟。旧指河朔之饮,非是。④朱瀚曰:客行向东,故居转西。梓州北望,正直剑门。全大镛曰:《草堂》诗云“群小起异图”,又云“北断剑阁隅”,此剑门犹阻之证也。
-----------仇兆鳌 《杜诗详注》-----------
杜甫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