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阆中
[唐] 杜甫
前有毒蛇后猛虎,溪行尽日无村坞。
江风萧萧云拂地,山木惨惨天欲雨。
女病妻忧归意速,秋花锦石谁复数。
别家三月一得书,避地何时免愁苦。 【鹤注】广德元年九月,公自梓入阆,冬末复归梓,明年初春又至阆。诗云“别家三月”,当是元年冬晚归梓州时作。《旧唐书》:阆水迂曲,经郡三面,故曰阆中。
前有毒蛇后猛虎①,溪行尽日无村坞。江风萧萧云拂地,山木惨惨天欲雨。女病妻忧归意急,秋花锦石谁能数②。别家三月一书来,避地何时免愁苦。
(此自阆州回梓而作也。上四阆中景物,下四发阆情事。蛇虎为患,无村可避,且当此云迷雨暗,愈增中途凄怆矣。女病妻忧,即于家书中见之。)
①刘向《新序》:“前有大蛇如堤。”②庾肩吾诗:“锦石镇浮桥。”
-----------仇兆鳌 《杜诗详注》-----------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江风萧萧云拂地,山木惨惨天欲雨。
女病妻忧归意速,秋花锦石谁复数。
别家三月一得书,避地何时免愁苦。 【鹤注】广德元年九月,公自梓入阆,冬末复归梓,明年初春又至阆。诗云“别家三月”,当是元年冬晚归梓州时作。《旧唐书》:阆水迂曲,经郡三面,故曰阆中。
前有毒蛇后猛虎①,溪行尽日无村坞。江风萧萧云拂地,山木惨惨天欲雨。女病妻忧归意急,秋花锦石谁能数②。别家三月一书来,避地何时免愁苦。
(此自阆州回梓而作也。上四阆中景物,下四发阆情事。蛇虎为患,无村可避,且当此云迷雨暗,愈增中途凄怆矣。女病妻忧,即于家书中见之。)
①刘向《新序》:“前有大蛇如堤。”②庾肩吾诗:“锦石镇浮桥。”
-----------仇兆鳌 《杜诗详注》-----------
杜甫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