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诸人集于林
[唐] 杜甫
九日明朝是,相要旧俗非。老翁难早出,贤客幸知归。
旧采黄花剩,新梳白发微。漫看年少乐,忍泪已沾衣。 此诗,梁权道编在大历元年,与《九日》五首不同时。按五首云独酌,此题云诸人集,知为两岁重九矣。鹤曰:诗云“九日明朝是”,则此题应云“诸人约九日集于林”。今按:集乃公会,是他人相约,而公先作诗以告之,盖因老年难于旱出,故预道其意也。若公为主人,不应以难早出缓客至之期。又,末语“漫看年少乐”句,亦非要客之词。《世说》:谢安顾谓诸人曰:“今日可谓彦会,时既不可留,此集固亦难常。”
九日明朝是,相要旧俗非①。老翁难早出,贤客幸知归。旧采黄花剩,新梳白发微②。漫看年少乐,忍泪已沾衣。
(上四,故乡之思,是对集林言。下四,衰老之感,是对诸人言。九日之期,明朝犹是,而相邀之地,旧俗已非,盖有怀于樊川故里也。归,谓归集林中。采花多,前有余兴。梳发稀,今苦力衰矣。漫看二句,乃预言来日事。)
①或云,九日登高起于费长房以此日避灾,乃旧俗之非。或云,九日之会当不速而至,必待相邀方集,此旧俗之非。后两说与题相反,今主王洙之说。②新梳句,暗照孟嘉事。
-----------仇兆鳌 《杜诗详注》-----------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旧采黄花剩,新梳白发微。漫看年少乐,忍泪已沾衣。 此诗,梁权道编在大历元年,与《九日》五首不同时。按五首云独酌,此题云诸人集,知为两岁重九矣。鹤曰:诗云“九日明朝是”,则此题应云“诸人约九日集于林”。今按:集乃公会,是他人相约,而公先作诗以告之,盖因老年难于旱出,故预道其意也。若公为主人,不应以难早出缓客至之期。又,末语“漫看年少乐”句,亦非要客之词。《世说》:谢安顾谓诸人曰:“今日可谓彦会,时既不可留,此集固亦难常。”
九日明朝是,相要旧俗非①。老翁难早出,贤客幸知归。旧采黄花剩,新梳白发微②。漫看年少乐,忍泪已沾衣。
(上四,故乡之思,是对集林言。下四,衰老之感,是对诸人言。九日之期,明朝犹是,而相邀之地,旧俗已非,盖有怀于樊川故里也。归,谓归集林中。采花多,前有余兴。梳发稀,今苦力衰矣。漫看二句,乃预言来日事。)
①或云,九日登高起于费长房以此日避灾,乃旧俗之非。或云,九日之会当不速而至,必待相邀方集,此旧俗之非。后两说与题相反,今主王洙之说。②新梳句,暗照孟嘉事。
-----------仇兆鳌 《杜诗详注》-----------
杜甫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