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句大全

贺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_古诗大全_格言网

2020-12-28 23:46:52

诗句大全

  梦绕神州路。   怅秋风、连营画角,故宫离黍。   底事昆仑倾砥柱,九地黄流乱注。   聚万落千村狐兔。   天意从来高难问,况人情老易悲难诉。   更南浦,送君去。   凉生岸柳催残暑。   耿斜河,疏星淡月,断云微度。   万里江山知何处?回首对床夜语。   雁不到,书成谁与?   目尽青天怀今古,肯儿曹恩怨相尔汝!   举大白,听《金缕》。 注释   在北宋灭亡,士大夫南渡的这个时期,慷慨悲壮的忧国忧民的词人们,名篇叠出;张芦川有《贺新郎》之作,先以“曳杖危楼去”寄怀李纲,后以“梦绕神州路”送别胡铨,两词尤为悲愤痛苦,感人肺腑。高宗绍兴十二年(1142),因反对“和议”、请斩秦桧等三人而贬为福州签判的胡铨,再次遭遣,除名编管新州(今广东新兴),芦川作此词以相送。   “梦绕神州路 ”,是说我辈灵魂都离不开未复的中原 。“怅秋风”三句,写值此金秋在萧萧的风声之中,一方面号角之声连绵不断,似乎武备军容,十分雄武,而一方面想起故都汴州,已是禾黍稀疏,一片荒凉。此句将南宋局势,缩摄于尺幅之中。以下便由此发出强烈的质问之声,绝似屈原《天问》之风格。   首问 :“为何似昆仑天柱般的黄河中流之砥柱,竟然崩溃,以致浊流泛滥,使中原人民遭受痛苦,使九州之土全成沉陆 ?又因何使衣冠礼乐的文明乐土,变成狐兔盘踞横行的惨境!须知狐兔者,既实指人民流离失所,村落空墟,只剥野兽乱窜,又虚指每当国家不幸陷于敌手之时,必然“狐兔”横行,古今无异。   郑所南所谓“地走人形兽,春开鬼面花 ”,让国破家亡之人而视之,此情此景便会产生共鸣,笔者亲历抗战时期华北沦陷的情景,故而被这情景深深感动。   下用杜少陵句“天意高难问,人情老易悲 ”,言天高难问,人间又无知己,只得胡公者一人,同在福州,而今胡公又离然分别,悲可知矣!——上片一气写成,全为逼出“更南浦,送君去”两句,其苍劲有力,字字沉实,作掷地金石之响。   过片便预想别后情景,饯别是在水畔,征帆既去,但不忍离去,伫立到江边以致柳枝随风吹飘起,产生一丝凉气 。天上的星儿一眨一眨地出现。“耿斜河”三句,亦如孟襄阳、苏东坡,写“微云渡河汉 ”,写“疏星渡河汉 ”、“金波淡,玉绳低转”,为什么情调如此相似?而对于芦川,悲愤激昂之余,忽得此一二句,更显示出了深挚的感情。如以“闲笔”视之,即如知大嚼,而不晓细品,浅人难得深味矣。   下言写此别之后,不知胡公流落之地 ,在何所,想像也感到困难,相距万里 ,想在一块儿共吐心事,如朋友、兄弟之故事,已经是不可能的!语云雁之南飞,不逾衡阳,而今新州距离衡阳几许 ?宾鸿不至,书信将凭谁寄付?不但问天之意直连上片,而且痛别之情古今所罕。用此方法关心国家、社会,纵怀今古,沉思宇宙人生;所关切者绝非个人命运得失穷达,又岂肯谈个人琐事。韩愈《听颖师弹琴》“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是此句的依据。   情怀既然这样,何以作词?所谓辞意俱尽,遂尔引杯长吸,且听笙歌。——以此豪迈之言借以打发心头之痛,作者用笔如夭矫之龙,不以陈言落套为比。   凡填《贺新郎 》,上下片有两个仄起七字句,不得误以为与律句全同 ,“高难问”“怀今古”,难、今二字,皆须平声(与上三字连成四平声),方为协律。又两歇拍“送君去”“听金缕”,头一字必须去声,此为定格。然而明清以后,理解此者已少,合律者百无一二人。故此说明,以示学人。 赏析   解题:此词作于绍兴十二年(1142)。绍兴八年为胡铨因谏议和而被贬至福州,由遭秦桧迫害,移新州(今广东新兴)编管。张元干作此词为胡铨壮行,后因此词而被捕下狱,并被削职为民。词极慷慨愤激,忠义之气,溢于字里行间。    赏析:   上片:述时事。   第一层,“梦绕神州路”四句:写中原沦陷的惨状。   1、起调将中原沦陷之惨状托之于梦,含意有二:一是中原沦陷不可去,沦陷之惨唯可于梦中见之;二是中原之沦陷如恶梦一般。实景虚写,写出人心之惨痛,故有第二层的质问。   2、中原沦陷惨状:“怅”为领字。   所怅者: 一是“连营画角” 金兵军营相望,军号凄厉。   二是“故宫离黍”。《诗经?王风?黍离》“彼黍离离,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故国之思。   四句形象地概括了北宋灭亡的历史事实,有尺幅千里之势。   第二层 “底事昆仑倾砥柱”三句:严词质问悲剧产生的根源。   1、“昆仑倾砥柱”:古人相信黄河源出昆仑山,《淮南子?地形训》:“河水出昆仑东北陬”。传说昆化山有铜柱,其高入天,称为天柱。此以昆仑天柱,黄河砥柱,连类并书。   喻北宋王朝的沦亡。   2、“九地黄河乱注”:喻金兵的猖狂进攻。   3、“悲万落千村狐兔”:形象描写中原经金兵铁蹄践踏后的荒凉景象。   曹操《蒿里行》: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第三层“天意从来高难问”至“送君去”,感慨时事,点明送别。   1、“天意从来高难问……”:前面词人提出疑问,问而不答。乃因答案分明,不言即知,况涉及朝廷统治者而不能言。   于是顿挫之笔曲折至“天意从来高难问,人情老易悲。”言外之意,天高固然难测,而衣冠华族沦于异族之手,实乃人事使然。   “人情老易悲”,言天意既难测,而人情老易悲,今有深仇而不思报,故长叹“悲难诉”。   “悲难诉”的内涵:北宋议和灭亡之悲难诉;南宋王朝苟且偷生、偏安江左、迫害忠良之悲难诉。   2、送别。 笔锋自然转至送别胡铨—— “更南浦,送君去”。   江淹《别赋》:“送君南浦,伤如之何!”   此节层层递转,字字沉实,词人悲愤之情,愈转愈深沉。   下片:叙别情。   第一层,“凉生岸柳销残暑”至“断云微度”:别时景物。   时令:初秋残暑,凉生岸柳——景之凄凉,人心为别而凉。   岸柳:依依惜别之情。   2、时间:夜,“耿斜河,疏星淡月,断云微度” 夜色已深,以缠绵,清秀之句,抒悲愤激昂之情,可见感情之深挚。   第二层,“万里江山知何处”至“书成谁与”:设想别后之心情。   “万里江山知何处,回首对床夜语,雁不到,书成谁与。”   李商隐《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曲曲折折抒写留恋之情:既反映了他们深厚的友情,也表达了他们对国事的感慨:君此去道路茫茫,国家前途亦茫茫。   第三层,“目尽青天怀今古”至“听《金缕》”:遣愁致送别意。   1、“目尽青天怀今古”照应“天意从来高难问”,有四顾苍茫之感。   2、“肯儿曹,恩怨相尔汝”,言大丈夫不能“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恩怨相尔汝”,本自韩愈《听颖师弹琴》:“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   3、满腹悲愤感情,通过层次井然的多次转折,达到最高峰,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举大白,听《金缕》”   以豪情排遣极痛,慷慨悲壮,余音缭绕。   提示:《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慷慨悲凉,数百年后,尚想其抑塞磊落之气。”   张元干因此词受到削籍除名的处分,但这首词却广为传唱。据《客亭类稿》记载:南宋词人杨冠卿秋日乘船过吴江垂虹桥,“旁有溪童,具能歌张仲宗‘目尽青天’等句,音韵洪畅,听之慨然。”

    

上一篇:邯郸冬至夜思家_古诗大全_格言网     

下一篇:满庭芳?夏景_古诗大全_格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