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我,将你喜欢的句子生成二维码快速分享!
惊蛰,古称 启蜇 ,二十四节气之一。在3月6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345 时开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二月节 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
这时天气转暖,渐有春雷,动物入冬藏伏土中,不饮不食,称为「蛰」,而「惊蛰」即上天以打雷惊醒蛰居动物的日子。这时中国大部分地区进入春耕季节。
该节气在历史上也曾被称为 启蛰 。《夏小正》曰:「正月启蛰」。在现在的汉字文化圈中,日本仍然使用 啓蛰 这个名称。汉朝第六代皇帝汉景帝的讳为「啓」,为了避讳而将 启 改为了意思相近的「惊」字。同时,孟春正月的惊蛰与仲春二月节的「雨水」的顺序也被置换。同様的,「穀雨」与「清明」的顺次也被置换。
汉初以前 立春 啓蛰 雨水 春分 穀雨 清明
汉景帝代 立春 雨水 惊蛰 春分 清明 穀雨
进入唐代以后,「啓」字的避讳已无必要,「啓蛰」的名称又重新被使用。但由于也有不用惯的原因,大衍暦再次使用了「惊蛰」一词,并沿用至今。日本与中国一様,在历代的具注暦中使用「惊蛰」。后来,日本也采用了大衍暦与宣明暦。「啓蛰」的名称在日本的使用始于贞享改暦的时候。
可利用NASA的喷气推进实验室线上历书系统来计算每年太阳到达视黄经345 即惊蛰点位置时的精确时间(精确到秒),而不用查万年历,因为万年历中有关二十四节气的交节时间并不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