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营销类教材都会选择“如何把冰卖给爱斯基摩人”作为开篇案例,事实上,把冰推销出去仅是一个过程,而其间所映射出的化不可能为可能的思想才是精华所在。尤其是在营销的高级阶段,单一依靠某一种或某几种商品的有形价值去打天下,所能取得的成效有限,而如果产品能够代表一种理念,成为了一种象征,那它的前景就真的不可限量,或许这也正是为什么生产商可以把成本仅为四五百人民币的商品市场定价在一千多美元却依然畅销的奥妙所在。
单纯把商品销售出去不是太难,只要能够“在恰当的时间恰当的地点让恰当的人知道你的商品”(《麦肯锡方法》)即可。但是,这仅仅是整个营销活动中一个环节而已,此外,诸如客户满意率,竞争对手现状,市场走向也都是从客观上会影响到我们效益的环节,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如何才能最大限度的挖掘目标客户的潜力,比竞争对手更快更有效地占领市常
对制造业来说,技术服务与售后支持和产品质量一样重要,客户的眼球最终只会停留在那些既有优良的产品又能提供周到服务的企业身上。
于成长型企业而言,借鉴别人的经验和特点来促进自身的发展这很重要,可是在迈过奠基阶段后,就应该着重考虑一下怎样形成自己的技术风格和产品特点,因为不想当市场者的企业发展思维也终究受限。
关于管理
在五笔输入法中,“管理体制”是一个完整的词组。也就是说,管理水平的提高是建立在拥有一套健全的体制基础上。
严格地说,一套生产体系至少有以下三个方面组成:投产前的市场需求分析,生产规划、研发、生产、测试过程中的同步监控,以及产品投放市场后的信息反馈和跟踪调查。从目前来看,我们在这三个方面做的还不够。长期以来,我们的基本策略是客户有了需求,立即生产;产品出现了问题,立即改进。却忽略了在生产前进行一下明确的规划,在改进的过程中多作总结。而不少时候这些没有被我们引起足够重视(有些是考虑到了,但最终没有付诸实践)的步骤原本是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收益。在商场上摸爬滚打是需要付学费的,可是精明的企业能够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收益,而完善的体系制度正是这种收益的前提与保障。
一方面无论是普通员工还是高层领导都是为了公司为了工作连轴转,加班加点,但与之同时我们的效率和预期水平不时有些距离,这不能不说明我们在分工上依然有着可以改进的地方。
每个公司都有其技术或管理上的核心人物,可是如果事无具细都不得不由核心人物来把关,久而久之,不仅会让众人有种依赖心理,就是核心们的积极性也会受到影响。改变这种状况最有效的途径就是把每个人的职责都明确化,只有分工落实了,才能真正消除有时工作分配下来却无人能承担得了或者是一堆人守着一份差使但没有头绪的现象,而这样既能使每位员工以最大的热忱投入到工作中去又可以实现公司效益的最大化。
当然,无论什么时候,公司都应该有人能从宏观上对各项事务予以把握,但这并不等同于什么事都要有特定的人一一决断,而是让每位员工各司其职,从根本上提高公司的整体运作效率。
技术上要改进的地方其实很有限,更多的时候需要换种角度换种思维来考虑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