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主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全县林业干部职工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生态立县”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按照“围绕一个中心,推进两大基地建设,加强三个基础建设,深化四项改革,健全四大体系”的整体工作思路,以生态建设为中心,以深化林业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坚持严格保护、积极发展、科学经营、持续利用森林资源,不断提高全县林业的生态、社会、经济效益,取得较好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工程带动,森林资源培育力度不断加大
按照国家林业局“严管林,慎用钱,质为先”的林业工程建设要求,全县上下着力从解决体制性、政策性问题入手,努力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切实落实质量责任追究制度,狠抓政策落实,强化资金管理,不断创新营林生产机制,落实经营主体,广泛发动全社会力量参与造林绿化,国家重点生态公益林、退耕还林、东江源水源涵养林保护与建设示范等重点工程建设顺利开展,带动全社会造林绿化活动不断深入。全县累计完成人工造林面积3.5万亩,其中完成退耕还林补植0.85万亩,东江源水源涵养林保护与建设示范工程项目人工造林0.1万亩,工业原料林基地造林1.9万亩,迹地更新造林0.65万亩;义务植树造林72.3万株;完成生物防火林带建设0.071万亩;完成林木育苗33亩,其中杉木22亩,木荷6亩,樟树2亩,珍贵阔叶树3亩;完成低产林改造1.8万亩,其中毛竹低产林改造1.2万亩;完成封山育林0.8万亩。
二、强化管理,森林资源保护和管理成效显著
2005年全县以依法治林为核心,全面贯彻“严管林”的方针,“严”字当头,进一步加强森林资源的管理和保护,严格执行森林资源限额采伐制度,确保森林资源的有效增长,严厉查处各种破坏森林资源案件,加大林业执法力度,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严格控制资源消耗。
(一)切实加强征占用林地管理
严格控制征占和使用林地,依法加大对林地资源的保护力度,严厉查处乱征乱用、破坏林地资源的非法行为,特别是对公路、小水电站等建设项目侵占征用林地的情况进行了全面清理。对2005年以来发生的2起征占用林地项目进行了清理,追缴森林植被恢复费0.9万元。通过这次清理整顿,完善产业开发使用林地的审批和管理,进一步增强了全社会的林地保护意识。
(二)积极开展林业严打斗争
根据上级统一部署,联合公安、检察、法院等部门精心组织了“绿色旋风一号”、“绿色旋风二号”行动,开展严打专项整治活动,打掉了一批作恶多端、破坏森林资源严重的犯罪团伙,严惩了一批犯罪分子,全县林业公安机关共查处各类林业案件187起,其中刑事案件18起,林业行政案件169起,共处罚各类人员216人,抓获犯罪成员11人,为国家挽回直接经济损失127万元,收缴木材2106.8立方米,收缴野生动物0.049万只(头),全县林区秩序保持稳定。
(三)森林防火取得较好成绩
2005年全县共发生森林火灾2次,受害森林面积8.7公顷,森林火灾受害率为0.05‰。森林火灾受害率、发生率和控制率仍严格控制在省的“双控”指标内。主要原因:一是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森林防火工作,把森林防火预防和扑救经费纳入地方财政预算,确保了防火经费的投入;二是森林防火部门严格按照县委、政府的部署,认真做好了森林防火知识宣传普及工作;三是严格落实了森林防火责任制和在防火期内坚持24小时值班及领导带班制度;四是严格实行生产性用火审批制度和加强了野外火源管理,在高火险天气时,组织临时巡逻队,采取敲铜锣、播放录音喇叭等措施,强化防火宣传教育;五是举办森林消防队骨干业务培训班,加强专业扑火队伍和兼职扑火队伍建设,有效提高了队员扑救林火的指挥和组织能力;六是把生物防火林带建设工作落到实处,目前部分林区已初步形成以生物防火林带为主体的林火阻隔网络系统。
(四)森林病虫害的危害得到有效控制
加强了森林病虫害的测报工作,全县未发生森林病虫害;种苗产地检疫率、森林植物调运检疫率均达到100%。
(五)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取得新的进展
组织开展了野生动植物保护法律法规执法检查活动,采取常规检查与专项打击相结合办法,加强源头控制,突出在流通环节和经营利用环节,严惩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与此同时,积极开展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的宣传活动,根据《//市重大野生动物疫源病防治应急预案》的要求,我局建立和完善了重大野生动物疫源病应急预警机制,设立了专门的监测点,实行“定人、定点、定时”的三定机制,加强对野生鸟类是否感染禽流感情况的监控,及时报送重大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情况。
(六)源头管理工作不断加强
首先,按照省市的要求,将林政管理稽查大队升格为县林业局管理工作的副科级事业单位,具体负责全县林业行政执法稽查和源头管理工作,有效打击了乱砍滥伐、无证运输、无证加工(经营)木材等违法行为。其次,严格执行森林采伐限额。全县通过健全和落实“伐前设计、伐中检查、伐后验收”制度,把好采伐审批关,做到责任明确,监督检查到位,针对全县林改有可能影响林区稳定的因素,从5月起暂停了商品材指标的下发工作,力保伐区“源头”平安,杜绝了因伐区管理问题而导致的乱砍滥伐。在审批中严格做到“五不批”,即“生态林不批、公路两旁的不批、权属有争议的不批、未落实还林措施的不批、天然阔叶林不批”,较好地控制了森林资源的消耗。第三,启动实施了林政管理监督网络,以林业局纪检监察为中心,林政、稽查、木材检查、林业工作站、政策法规等职能部门组成,形成一个以保护森林资源为宗旨,规范管理为目标,监督检查为重点,各部门、单位职责明确,分工负责,互相监督、相互联系、相互配合、覆盖全县18个乡镇29个林业单位的监督网络体系,重点对源头管理、木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