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历史》是一部由黄仁宇著作的书籍,该书讲述了中国古代各朝的发展问题,小编整理了一些网友对这本书的读后感,一起来欣赏吧!
01
此书为黄先生所写,之前因读过其《万历十五年》而知晓这本书。读来略显生涩,不及万历顺口,需要再读。
今勉强将一些想法琐碎堆积在此,供后期修整。
本书有21章节,从夏写到新中国成立,跨度时间长,书中主体为作者对那时朝代兴衰的一些思考,书中重点有提数字化管理,倒可以留心。
中国有具体文字考证的第一任朝代为距今约3600年的商朝,夏以及之前的三皇五帝在文中就未提及。中国古代史的日期只在公元前841年后才确定无误。商朝国都在河南安阳(为主,之前频繁搬迁),为周朝(西周公元前1046到前771年)所灭后,国都改在镐京(西安西南),由周武王创立,后为周幽王时,烽火戏诸侯,为犬戎所灭,后迁都河南洛阳,成为东周(前770年到前256年)。东周与春秋以及战国相互存在,“春秋”(公元前770到公元前476年)缘于孔子所著《春秋》(记载鲁国历史),“战国”(公园475到公元前221年)缘于西汉刘向所著《战国策》。西周为井田制度,父为子传代替商朝的兄终弟及。
秦定都陕西咸阳,黑色为帝国色彩,实行郡县制,以实现中央集权。
02
黄老的书,确实不容易读。断断续续读了2周多才读完。读的时候,总觉得不那么通俗易懂,放下书却又觉得爱不释手。读到最后,酣畅淋漓,痛快!
痛快在于,发现历史有新的读法。
从前不爱读历史,读历史只是为了考试。一直觉得历史枯燥、乏味、碎片、无声。如今这本大历史,虽然标题大,却不空泛。教材版的历史,只是把历史事件堆砌,何年何月何时何地何人发生何事。就那么放在那,不管不顾的感觉。内在其中的关联、因果和逻辑,全凭自己去想。有一种:“来,米、锅、水、柴在这,要吃饭自己做。”的态度。全然不顾是否有做饭技能。所以,以前读历史,是吃夹生饭,消化不良。
大历史虽然援引的史实不多,对史实也没有大篇幅的详尽陈述,但是却不断的在用现在角度去剖析已经发生过的事件。不单独论述某一件史实,而置于大环境中去分析:比如不单独论述王安石变法,而试图厘清变法背后关联到的方方面面:财政、金融、社会、思想、文化等等。关于朝代更迭的论述,黄老似乎是从经济立足点来看待:国家现代化需要的准备阶段和准备程度来看待各朝各代的内在脉络。很多地方,都会论述在当时朝代或者社会背景下,为什么商业系统无法建立、金融管制为什么无法建立、资本发展为什么不敌农业发展等等。
也可以给这本书下一个标签:经济学家眼中的历史。
这种关联法的来解读历史,让已经发生过的陈年旧事开始焕发出生机来。对我非常有用的是,打开了一种全新思维方式和读史方式:任何历史事件,需要放到当时的大环境中去思考和看待更有意义。或者,要解读一个问题,应当先究其过往脉搏,了解症结所在,具有一定常识,才能全面客观不偏颇或偏执。
这书也有一些如旁人所说,不容易读。私以为,读这本书的前提是需要读者已经有了一定历史常识或者了解一点历史梗概。不到400页的篇幅,要概括中华从商周到民国后,篇幅之大,涉及时间之长,远不可能详尽的整理和记录史实,需要高度的浓缩。在很多需要需要援引史实的地方,已经默认读者已经了解历史常识,便略过不详写。所以,如果当成一部史实大纲来看,肯定会颇感失望。并且如果是完全不通历史,当成入门读物,肯定会感觉晦涩艰辛。以上因此引起读者争论,觉得正常。
感谢这本书,重拾对历史的兴趣,打开了新的视野。
03
图书馆觅《万历十五年》而不得,它太受欢迎,反而无意发现了作者的这本书,读后最强烈的感觉就是,像无意中闯进了一处开阔迂回的新奇境地,走着看着细细观察着,遇见瀑布险峰,缘路盘旋而上,在山顶俯览群山和溪流,坐水穷处观落日飞霞,合上书时,仿若回头望那来时的路,所经历过的,正是在第一次翻开书时心中期待的未知世界。
面对每一本将要翻开阅读的书时都是这样的感受。读一本书跟踏上一程行旅是一样的,都要自己去亲历,去走过每一处,得到实实在在的体会。
在《中国大历史》里,我所体验到的是全然不同的对中国历史的观感,黄仁宇的“大历史观”是站在现代社会的制高点来观察作为一个整体的中国历史,历朝历代各有不同而又有所相似。他最主要的观点在我总结看来,是认为数千年来中国的政体是重道德和社会约俗而轻法治和制度组织的,上层的统治阶层以一种完美的设计架构来施行于下层整个社会,其实很多时候是不符实际的,极为欠缺的,是贯通上下之间的中层联结,是严谨而有纪律的制度体系。
经济方面的发展在古代中国历来是不被重视的,王安石变法引起激烈反弹、明朝在组织架构上的全面忽视和退缩等等,跟中国的民族性和文化性有关,君子不言利,仁义礼智信约束着君臣和士子,成为整个社会建立的基础,但这种只依靠个人道德的方式漏洞百出,遇上君主专制,更得倚赖皇帝那莫测的道德水准。作者有时会对历史上同时期的中外事件、制度作对比,他也尤为看重财政税收结构,而在这方面古代中国长期呈上的是一本算不清楚的“烂账”,读到金虽仇视但默默仰慕宋朝,仿着大宋发行纸币而不顾通货膨胀,以致比率达到六千万比一的时候,我不厚道地笑了——他们究竟是怎么做到的。
以小自耕农为基础的庞大经济和政治体系受地缘、环境等制约,各种因素导致市场经济不发达进而注定产生不了以维护个人权利和利益为本的现代组织,这说法不无道理,也很新颖,可其实这并不止古代中国一个特例,所以当作者一直重复地以现代眼光强调古代的不足时,有时我不敢苟同。时代和个人的局限性、文化和民俗的惯性都是巨大的,即便身处“现代”的我们,所有的自以为先进的意识和制度总有一天也会是落后的不合时宜的,大概,我们总要保持科学信念,总要持着“不相信”的质疑,去不断地探求。
此书给予我的新奇的阔大的思考方式、重新看待历史整体的方式,很独特,不过一旦站得高远,会忽略很多的真实细节和乐趣,这本书正是理论性强而可读性稍差了点,赞赏、反对、发现、思考,都是在读一本书的时候会潜意识冒出来的念头,激越着心情和头脑。
没有一本书是完美的,不是么?就像,即便是你最期待的旅程也会有诸多遗憾和不尽人意,但那期待未知的心情、意外的邂逅、不重复的美丽,也正是每次想要出发的强烈理由。
04
最近是跟历史书结缘了,看完最宏观的《人类简史》,接着是次宏观的《全球通史》,再就是这本微宏观的《中国大历史》了。“啃”完这三本暂时不想再看历史书了,那本搁置许久的明代史,怕是还要再搁置一些日子了。
黄仁宇先生出生的年代和我有极大的差距,他的语言表述风格也保有旧时人物的风格,于我有些“文言文”的感觉。书中不少内容看起来都很晦涩难懂,一方面是因为刚刚说的表述方式的问题,另一方面最主要的是因为这220千字的小书讲述了整个中国历史,其中必然有些简略压缩的部分,而我这个从没认真学过看过历史的人,自然是难以理解了。所以爸爸看完说这本书写的好,而我看完则感觉一头雾水。
这本书出版于1997年,那个时候香港还未回归,改革开放也才不到20年,所以最后两章关于现代中国和港澳台的部分已与现如今的中国国情大不相同。
正因为作者是美籍华人,所以敢于对中国的一些历史问题提出大胆的评价,这里摘抄几段。比如“严格说来,正统的马克思主义无从对中国人提供技术上解决问题的办法。《共产党宣言》一向被称为革命行动之指导,读时应当注重其实际上对问题着手之步骤。“革命之生产方式”仅能由经济组织最前进的国家执行。共产主义着不当另外组劳动阶级之党抗衡。”(好吧,其实这段话的后半段我是看不懂的)在我所有关于马克思主义的记忆中,它永远是无限正确的,可以解决任何问题的,从来不敢有人说它的不是,第一次在这种出版物中看到这样的言论,还是挺佩服作者的。
再比如“毛做农民运动前后四十年,也解决了历来在中国历史里使每一代人都感棘手的大问题,他并作诗自为炫耀。……他既有人之弱点,也可能在给新兴官僚和一班文学艺术家打击时感到恶意的满足。……毛泽东虽孜孜不倦读史,却想不到自己不过历史的工具。”作者若生活在文革时期的中国,估计早就被弄死了吧,这样的书自然也不可能面世吧。由此可见,咱们国家的确进步了,还是有言论自由的嘛!
最近读的这几本历史书,都算是用不多的文字讲述了极大时间跨度中的历史进程,其实读起来不算过瘾。毕竟受篇幅限制,很多内容并未展开,对于我这样史学基础为零的读者,读起来自然也是有些乏味和摸不着头脑的。
这本书看完,唯一有印象的就是各个朝代的更迭,主因并非在最高统治者的个人能力。即使让康熙处在溥仪的时代,清朝还是会灭亡。作者一再强调,中国是一个不能以数目字管理的国家(天!什么叫以数目字管理?!),在我的理解就是经济不发达的国家,不能自下而上形成完善统一的经济体制,以及相应的法律体制,因此在每一个朝代因战乱、税收、自然灾害等种种因素导致经济崩盘时,自然就被新的朝代取代。
这本书是在每日上下班路上那颠簸的公交上断断续续看完的,嘈杂的环境可能也影响了我对于书中内容的理解,不过暂时并没有再重看一次的打算。其实看书和与人交往也有些相似,有些书有些人我们并不那么想花太多时间深入,看过认识过就可以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