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

朗读者读后感集锦_读后感作文

2020-12-28 23:46:52

读后感

公众号

《朗读者》是一部由德国作家本哈德·施林克著作的小说,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呢?小编整理了一些网友对这本书的读后感,一起欣赏吧!

朗读者读后感集锦

01

风格让我想起米兰昆德拉,一贯是德语系作家严谨充满哲思的文笔。不同于英美或是法国文学中具象的情节,德语系小说片段式的叙述有一种时空交错的抽象性,没有通俗小说剧情跌宕的酣畅淋漓之感,读来颇费脑力,却也未必能全懂。

米夏与汉娜的相遇本是一场机缘且略带温馨的画面,十五岁的少年按下门铃的那一刻起,他的世界里从此抹不去她的印记。很快,厨房和过道间的灵肉碰撞,在那惊鸿一瞥,举手投足间,流淌着一个中年女性的成熟健硕的性魅力。米克被深深地吸引,对汉娜的渴求,如同院里刺耳却又连绵不断的电锯声,疯狂地刺激着他青春悸动的神经。与之相较,汉娜对她眼里的小家伙就远不及依赖的程度,她把他领向成熟,却也当断即断,骨子里有种与世无争,目空一切的高傲与冷漠。唯一可以点燃她内心之火的竟是书籍,当她的指尖在书籍中划过眼里隐隐闪过羡慕和兴奋,在聆听朗读中享受着莫大的欣喜,这些都为后文汉娜极力掩饰的引起她极大羞耻感的文盲身份埋下了令人惊愕的伏笔。

随着米克年龄的增长和社交圈的扩大,汉娜的不再是他生活中唯一的情感源泉,他依然享受着与她共处的短暂时光,但却像守着一口秘井,迟迟不肯把这层隐晦的关系公开于众人,她的存在如同他的一颗蛀牙,连绵的愧疚和痛意挥之不去。

知晓了米克的态度,汉娜头也不会地转身离去。

在见面时竟是在法庭,一个是身居陪审团的法学精英,一个是即将成为阶下囚的罪犯。这场景不禁让人想起《复活》中聂赫留朵夫自出庭审判以来的灵魂拷问和自我救赎,看着眼前经历风霜的情人,她在历史面前微不足道的正义,为自己的真理而战,她宁可用自由换取尊严。她在众多战犯中屹立的姿态像一位士兵,讲话中带有发自内心的强度,她孤军作战,睥睨万物,深受伤害而彻底绝望的眼神,像刀一样割在看清真相的坐在陪审团上的米夏。为了守护心底的秘密,她委屈隐忍,留下壮烈而悲戚的身影。

朗读者读后感集锦

60年代的学生风暴席卷欧洲,德国六八运动的主题以反思纳粹,反对专制而闻名,战争遗留的体制争议在两代人间划出一道鸿沟,由法律引发的哲学思考。同上一代人的行为划清界限,让自身免于蒙羞,这样的观念不但驱使我在与父亲间保持一段情感的安全距离,而且隐约指使我选择了一条与汉娜不再有交集的道路。耶路撒冷,特拉维夫和红海成为法学生窥探历史的窗口,那个传言中被叫做奥斯维辛的死亡阵地还是极大地扩充了想象的边际。当杀戮与否变为命令的执行或抗拒,那么生命便不再是人性的道德底线,只不过变成了任务的符号罢了。

米夏寄去狱中的朗读磁带成了汉娜暗无天日的服刑生活里唯一的寄托,她对文字的渴望如同一束火光照耀着她的余生,然而直至她服刑期止,他始终把探监的事一拖再拖。他把朗读作为与汉娜交谈的方式,但却从未给她写过回信。这种方式既远在天边又近在咫尺,绵长不尽,无所拘束,对他而言是惬意而自私的,对汉娜来说,使她重拾希望却又近乎残忍。正如他本人所言“汉娜对我只有在某种距离之外才真实可信,像过去那样。我有点害怕,一旦我们距离拉近,那片小小的,轻微的,安全的世界,就会露出本相,太矫揉造作,太刺伤人心,超出她能够忍受的咫尺之苦。”

入狱初期的米娜维持着修道院式清净的生活,到了最后,她又忽然自暴自弃,采取了只关乎自己的极端封闭的生活。这里我们可以试想米娜此番抉择已经体现了她思想的转变,或是自我反省的终极状态让她抛弃了所有身外之物,或是她已对外界社会不再抱有希冀和幻想。服刑期间的米娜可供其习字读书的监狱作为与现实世界隔绝的精神乐土,她的牢房里最与众不同的是那些关于纳粹集中营的书籍,以及在床头悬挂的美好文字和图片——此时的米娜已经尝试着以旁观者的朗读这段历史了。

朗读者读后感集锦

值得注意的还有两处细节;一是中年汉娜留在米夏脑海中挥之不去的几幅画面,一帧一频勾勒出一个健硕女子完美的肉体,二是曾经汉娜身上让人深深着迷的清新体味。在米夏和汉娜约会的场景中多次描述了洗澡的情节,从中可以看出汉娜有种近乎病态的洁癖。然而多年以后当一个满身赘肉,皱纹纵横的老妇出现在米夏眼前时,书信和磁带两头构建的留下遐想的空间瞬间崩塌了。最难以接受的是她身上过早发出的老女人的体臭,使他很难掩饰内心的失望和痛苦。对于她曾鲜少提及的过去和她刻意隐瞒的行为,令米克始终无法释怀。他不会想到,当再次提起这件事,汉娜心存的最后一点希望也被破灭了:她寄希望于旧日的情人能够真正走进她的内心,奢望着在没有语言解释的情况下,有人能够尝试着读懂她——或者说这是“朗读者”作为小说标题的另一个层面。

02

很久之前就听说过这本书,和《穿条纹睡衣的男孩》一起,是关于纳粹的故事。之前看了电影《穿条纹睡衣的男孩》,却从来没接触过《朗读者》。于是,当我翻开这本书的时候,我讶异,不知作者要给我们讲述一个怎样的故事。

前面米夏和汉娜的爱情描写,既联想不到朗读者,又看不到纳粹。只是简简单单的情愫,甚至还在怀疑他们之间是爱情吗?毕竟男主只是一个十五岁的中学生,而女主只比男主妈妈小十岁,几乎可以当男主的妈妈了。女主汉娜因为曾做看守集中营的看守而入狱,而就在她要出狱接受新事物和新的生活的那一天,她自杀了。既没猜到开头又没猜到结尾的故事,或许结局是好的吧!终结这生命,终结这所有的幻想,终结对这世界所有的善与恶。

朗读者读后感集锦

当看完这一切,脑中忽然冒出一个词:因罪恶而生。女主因为不愿意承认自己是文盲而被划定为主要罪犯,这是人类心底的罪恶,惧怕别人看穿自己的缺点。她的生活以别人的朗读为乐趣,她战战兢兢的应对这一切。由于她不识字,她放弃一些需要识字的工作。她隐瞒着所有人,最后她终于在监狱中学习认字写字。男主无疑也是有罪恶的,他不愿意承认女主的存在。在法庭上的脸红,只给女主寄朗读的磁带却从不肯为她写一封信。在某种程度上,也许就是他的胆小隐瞒导致了女主的自我放弃和自杀。男主的父亲,那个哲学教授。大部分时间没有放在孩子身上,忽略了孩子的成长。而那些法庭的法官呢?为了自己的权威,麻木的法官甚至不去看看事情的真相究竟是什么样子的。而发生这一切的根源,则是纳粹。女看守汉娜不识字,她只能认认真真的工作。这个战争的影响不是一时的,是深远的。不只是当时,而且是后代的。

当看完整本书,合上书后,不禁唏嘘惆怅。一个小人物所受到的战争的影响,这一切的发生到底是谁的错呢?朗读者还能朗读多久呢?

03

给人感觉就像一杯白茶,是有滋味的的,但这种滋味被抛弃了技巧的笔法和有些疏离的叙事,外加时而严谨的哲思包裹了起来,使得其显得娓娓道来不急躁,很容易让人带入。但不可否认,其哲思长句和一些无比细腻的感受描写还是有一定阅读难度。可就算如此,越阅读到后面,这种渐渐及深的浸透也就越不容易摆脱,使得汉娜突然的自杀让我现在也缓不过来。

汉娜和米夏之间始终有一种疏离。米夏不敢过于接近汉娜,汉娜的遗书中也不曾留下只言片语,可能是二战纳粹德国的痕迹留在他们两个人(也是代表了两代人)身上的伤痛让他们注定像两块磁铁,过近就会相斥。

朗读者读后感集锦

汉娜从某种程度上说,至死都是无罪的。因为不会读写,她对很多行为所代表的意义不甚清楚,在她眼里可能只是职责,而这并不能掩盖她的本性善良。而让我难受的是,正是她学会读写后,通过对集中营书籍的阅读,才激起了她比对自己文盲更深的羞耻与负罪之心。这就是她的选择付出的代价。而我则更愿意相信,她在发现自己有罪的时刻,比以往无知无妄的状态下都更接近于圣人。

04

整本书一开头给我的感觉是德国式的那种冷静克制,描写米夏和汉娜在一起的部分带着是带着放纵的侥幸。结尾是米夏的麻木,又回归感情。

我没想明白的是,到底是谁先触动了这场关系。好巧不巧,15岁36岁两人初见,然后分开,又断断续续却灵魂纠缠了几十年,汉娜活在米夏的影响之下,米夏活在汉娜的影响之下。这是我所好奇的?

一个人青少年期形成的特质,容易形成人格性特质,而汉娜,是自己让自己执着于青少年期的思维嘛?

这里面的伦理道德又是谁定的?全文中或许有三个逻辑在走,汉娜为了以保守自己文盲的秘密而行事,米夏以自己的释放、靠近自己的灵与肉为主线行走,第三条逻辑应该就是其他人的伦理主线了。汉娜似乎是最全然简单按照自己的逻辑去做,固执又不知变通,米夏确是一直逃避面对自己也面对现实。

也许米夏和汉娜都有过我们自身的影子。

    

上一篇:海底两万里读后感书评_读后感作文     

下一篇:罗生门读后感范文集锦_读后感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