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数的孤独》是一部由意大利物理学博士保罗·乔尔达诺著作的书籍,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呢?小编整理了一篇网友对这本书的读后感,一起欣赏吧!
爱情能不能完全抵消孤独?至少在爱丽丝与马蒂亚的故事中,答案是否定的。
二个同样孤独的质数,原本夹杂在一串数列中,相距很远,几乎看不到彼此,知感不到彼此的存在,但由于某一方的靠近,他们成为了“孪生质数”:彼此距离很近,几乎相邻,但总有一些东西在阻止着他们的亲密接触。
爱丽丝是一个复杂的个体,她的人性中充满了纠结、感性与彷徨,在遭遇某件事情的时候,总会在水底挣扎到近乎绝望,等肺部快要喘不过来气的时候,奋力逃到岸上,化险为夷,这是她处理事情的惯用伎俩,在面对自己喜欢着的马蒂亚时,她总是找准机会,伺机出动,主动进击;
马蒂斯是一个单细胞生物,沉迷于自己的数学世界,接吻的时候把双方舌头的搅动想象成匀速圆周运动;把女孩子递给的电话号码当成数列,看看是奇数多一些还是偶数多一些;把院子里篱笆的高低起伏想象成波动的正弦函数......一个理性如此的人,在面对感性的爱丽丝时,显得有些手足无措。
感性的爱丽丝在面对将要离开的马蒂亚时,并没有打开自己内心最后一道防线,因为她知道最后一道防线意味着什么,一但打开,便会被人攻城略地,最后难免不会一败涂地,两败俱伤,所以为了不让自己输得那么难看,感性如此的爱丽丝也退缩了。
理性如马蒂亚,仿佛每一个决定的做出都有一套完美的公式,在这套公式下,马蒂亚把自己是否出国这一问题完美的套入了进去,得出了公式化的答案。
可如果每个问题的解都能套入公式得到完美的答案,那么也不会有那么多荡气回肠的爱情故事,刻骨铭心。明明知道以后的日子并不会太好过,马蒂亚还是严谨、刻板的遵守着自己身为一名理性的数学家的尊严,不去越过雷池。除非...
九年后,犹如第一次见面,爱丽丝又一次主动靠近了自己的孪生质数,在一个不惊扰过往、不影响未来的、转瞬即逝的时间点上,吻了马蒂亚。马蒂亚用残存的理性,分析了当前局势,多少年了,马蒂亚未曾真正走入爱丽丝的内心世界,而爱丽丝也同样没有卸下过心防。这对孪生质数,孤独而失落,虽然接近,却不能真正触到对方。仿佛他们出现在对方生命里只是一种偶然,而孤独才注定是他们真正的宿命。
二个同样孤独的灵魂彼此相遇过,他们短暂交流,彼此哈哈一笑,然后各自离去。
都说悲剧才能永恒,爱丽丝与马蒂亚的故事,同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