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摩流浪者》是一部由杰克·凯鲁亚克著作的小说,讲述了作者对自然声明和禅的探索,网友们对这和本书的评价也是相对不错,一起来看看吧!
火车在烟雨蒙蒙的世界中穿行,我坐在车厢之中读起来凯鲁亚克的《达摩流浪者》来。凯鲁亚克真是有意思,想逃避城市生活,追求自由便去追求自由好了;想体验苦行僧的克己、流浪生活便去体验好了,为何又要把这和达摩和寒山和佛教联系起来呢?在书中,主人公们不仅要在打坐,寻求佛家的顿悟;要做背包客、攀岩野营,去体验一种寄情于天地之间的无我纯净之感;还要玩所谓的“雍雅”——那大概是一种提倡高度性解放的游戏吧。真是太多花样了。我跟着他们,在这些不同寻常的旅程之中穿梭,也会对那些自己似曾经历过的小小细节会心一笑,也能感受到那种冲动、激情与平静的气息。可是,我还是没有理解,这种意义上的追寻与体验,和古人、和他们的精神导师——寒山又有怎样真正的重合呢。
我们这些现代人,这些忙忙碌碌又充满幻想的年轻人,总是渴望寄情于自然、寄情于某种高超的哲学和智慧,来感受到自己存在的真正意义。这本身就是一件多么有趣又多么值得思考的事情呀。我想起来我也曾经在山水之中完全忘记了自我的存在,我想起自己独自一人在深山之中行路时是怎样的感受;也想起了每次心情低落,坐车穿过广阔的田野、穿过茫茫的河流之时,心中油然产生的那种对万事万物的理解和宽容之心。它们像闪闪发亮的星星一样在我记忆的星空之中闪闪烁烁。那些都是我人生之中,最为惊奇、最为难忘、也最为美妙的瞬间,我相信正是这些瞬间的存在,我才能从自我的藩篱之中跳跃而出,才感受到生命本身的完满与真诚。
可是我也明白,这种油然而生的情感,多多少少总是和我的惊奇有关,和我的好奇之心有关,和我的欲望有关,和我的生活的现代社会、和我平凡而又琐碎的生活有关。如果我不曾生活在这样一种社会群体之中,在这样一种现代文明之中生活,如果我本身就生活在最原始的自然环境中,我还会不会像现在一样这么渴望山川,我还能不能体验到人世间恒久存在的孤独之感,还能否有意识去追寻一种哲学,来对抗这种孤独。所以,我对那些遥远时代的古人、对那些真真正正的隐修者,虽是景仰,却总有一种遥远的陌生感。我想象不出, 所谓的“万古长空”,那长年累月与日月这些永恒的事物相伴,把欲望全然放下,只求无所有的至空境界是什么样子。
然而,我依旧愿意相信,这种追求永恒,追求至纯至静的快乐,这种美好愿望总是存在,而山川自然依然是给予我们这些渴望、给予我们这种力量的最美方式。我想起梭罗,他是林中隐士,可是他对当时的社会文明、对生活的现实的世界已然有了清醒的认知和依恋,他最后依然是在自然之中得到最为难忘的快乐。所以在读凯鲁亚克的时候,相比于寒山的佛诗“
凡读我诗者,心中须护净。
悭贪继日廉,谄曲登时正。
驱遣除恶业,归依受真性。
今日得佛身,急急如律令。 ”
我倒更想起了陶渊明的诗来: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
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
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
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
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我感到从来没有一个诗人像陶渊明这样,这么质朴、无华、像一个真正的躬耕者了。但道桑麻长,是那样自然朴素,细致真切,像是随口而出的话语,却让人感动不已。尤其最后一句 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更是看似不经意的点睛之笔,把一个山野农夫真正的关怀的东西全然表现出来了。
这倒更像是一种回归本然、不静自静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