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

我的1919观后感800字_观后感

2020-12-28 23:46:52

读后感

【第1篇】

“经济地位决定发言权”,我想这句话用在国与国的外交上也未尝不可,国际舞台只是少数强国大国的秀场,其他的小国穷国只能跑跑龙套,打打酱油。只有永恒的利益,没有永恒的朋友,国际关系多是建立在利益之上。1919年,一战终于结束,留下伤痕累累,疲惫不堪的人类,可战胜国就不同了,他们要惩罚战败国,要清点战利品,要尽力捞取能够捞到的利益。可是,中国,再一次处于尴尬的境地,按理说,中国是一个战胜国,照当时的外交总长陆征祥的话说,我们要争取得到与会大国的“同情”,可是,那样一个破败不堪的中国,人家为什么要放弃自己的利益去怜悯你。所以说,在当时那个弱肉强食的森林里,中国不仅觅不到食物,而且自己的肉也有被瓜分之可能。想想吧,一头骨瘦如才的狮子,被老虎撕咬,被假着虎威的狐狸欺负,被野狗小鸟调戏,苟延残喘,无自御之能力,多么悲惨的一个境况呀!

  那时的中国连国家最起码的尊严都不能维护,伤得起吗?伤不起呀!国家尊严被百般蹂躏,万般践踏,国家主权被别国作为“互惠互利”的砝码,国将不国。哪个国家的民众能忍受这般辱弄,惯于隐忍的中国百姓最后也忍无可忍,可是他们也只能在国内闹一闹,骂政府无能,骂外交官不给力,隔靴挠痒而已!但这对于开启民智,刺激政府还是蛮奏效的。其实当时各种失败,其最根源的原因就一个字;“弱”。

  那几年的几番折腾可够中国受的,到现在后遗症仍在,就比如这个面子问题,中国人爱面子那是国际常识,可能就是那时的中国被伤透了,好不容易混得像点样了,哪能不好好弥补一下呢!再说这个尊严问题,现在的中国老在意这个了,好在这几年有钱了,口袋里揣着钱,领导人出去说话,其分量也陡然增加了不少。而且,拉动奢侈品消费的重任义不容辞的落到了中国这个负责任大国身上。这些也无可厚非,可是有一点我却始终想不通,为了国家的尊严牺牲老百姓的尊严,国富民强被割裂成两个词,为嘛?如果有良心的话,你就能发现中国大部分老百姓的生活状态。你再看一下我们国家的状态,动不动就免去别的国家欠我们的几十亿甚至更多的债务,财大气粗呀,可是,我们国家农民,农民工的生活状态就比别的国家百姓好到哪里了吗?但凡明眼人都看得明白。我们举办奥运会,世博会,亚运会,那叫一个拽呀,我也不否定这些东西的意义,劳动一下人民,伤点小财,又提升了国家形象,何乐而不为呢!可是,你看一下中国过春节时的春运,客运列车和货运列车没啥区别,说不定有时运量还要反超后者呢!你再看一下我们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高铁,有时一个车厢里只有一个人。凡此种种,不一而足。怪不得我们的总理疾呼:“要让我们的人民活得更有尊严”,“要创造机会让人民批评政府”。学习历史,就要用历史来观照现实,解决现实问题,开创大好未来,而不能把历史课当成政治课,并以此机会来灌输国家观念等意识形态的东西。以上是我对电影“我的1919”的观后感。

【第2篇】

五四运动是推动中国历史进步的座丰碑,是中国青年运动的面旗帜,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生生不息,历久弥新,是切有志青年取之不尽、受用终生的精神财富和力量源泉。在纪念“五四”运动95周年之际,我矿团总支组织观看爱国主义影片《我的1919》。影片中的些片断和情景给了我很深的感触。

在爱国主义的大爱面前,人的生命和情感都是渺小的。肖克俭这个爱国青年用自焚的方式表达自己对外国列强的抗议和愤怒;外交官顾维钧,凭着爱国良知和外交才能,顶住压力,坚持公理,拒绝在和约上签字。他们用不同的方式表达着样的爱国之情。

虽然我们没有亲身经历那个悲壮奋斗的年代,但同样在我心底深深的震撼,现在我眼前依然难以忘怀的是肖克俭在烈火中的视死如归,他坚毅的目光,似乎要告诉世界:中国人的力量是无穷的,中国人终有天会洗刷今天的耻辱,沉睡的东亚之狮定会站起来。还 记的肖克俭留给自己妻子的那句话“梅,回祖国去吧,那里正在燃烧我们这青年的代,挺起我们的脊梁,抬起头,将这样的精神传承。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吧,那里正需要我们,那里正期待着我们的燃烧。

恍惚间,泪水已经充满了我的眼眶,个人可以有太多的选择,可以富足可以安逸,可是,是怎样的股力量,怎样的份坚毅使他远离故土,使他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在富足面前他选择了漂泊,在安逸面前他选择了冒险,在己之爱面前他选择了祖国之爱,这样的胸怀这样的气魄,只因为他心中装着祖国。

影片中精彩的笔,是那场在和会辩论会上顾维钧的慷慨陈词。“你们日本,在全世界的面前,偷了整个山东省,山东省的三千六百万人民,该不该愤怒呢?四万万的中国人该不该怒呢?……中国人不能失去山东,就像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句句热烈澎湃的话语,让各国议员无不在下面交头接耳,点头默叹。如今的中国早已走出了“弱国无外交”的陰影,在我们能在国际上以大国姿态行事的时候,我们不应该忘记,中国外交的先行者浴血开路的那段悲怆的历程。

95年前那些年轻人用爱国运动证明了青春的壮烈和奋斗的美丽,95年后的今天,改革的历史仍然需要我们用奋斗去书写。没有什么比行动更能体现对95年那场爱国运动的纪念,也没有什么比奋斗更能延续他们身上的精神。我们虽出生于不同的年代,肩负不同的使命,但我们拥有同个共同梦想——中国梦。在这里,让我们以青春活力和满腔热血,用奋斗的青春在实现中国梦的历史征程中留下美丽的剪影,释放青春能量,点燃青春梦想,立足岗位,奋斗青春,在平凡岗位上作出不平凡的业绩!

【第3篇】

1919年,中国陰霾的天空突然红了半边。那是屈辱激怒了中国人民,激怒了头东方雄狮。爱国热情以及民族的愤慨点燃了半边天空。熊熊烈火中,巴黎和会上的顾维钧,先进的爱国青年肖克俭,以及千千万万个爱国学生、工人都愤怒了。

弱国无外交。和会上,作为战胜国的中国却无法获得平等的待遇。顾维钧--个真正剪掉辫子的中国人,他站起来慷慨陈词,驳斥列强的傲慢无礼。然而时代的英雄却不能扭转时代,中国在付出几十万劳工的辛勤后,还 是没能收获点光荣,成了列强分割蛋糕的牺牲品。他们虚伪的嘴脸在和会上暴露无疑。他们企图将这已千疮百孔的东方古国再次撕得粉碎,而完全不顾那四千万中华儿女悲凉的抽泣声。这,是个民族应该永远铭记的悲哀。

继而,中国开始反抗了。先是个剪掉辫子的中国人站了出来,大声斥责西方列强的强盗行径,他大声的说道:“中国不能没有山东,就像西方不能没有耶路撒冷。”紧接着,又个剪掉辫子的中国人肖克俭,带领着群爱国青年,勇敢的站在巴黎的街头,迎着来自四面八方的风潮,迎着列强的霸气,激昂的演说着。在走投无路时,他毅然的决定用自己的死亡来警示中国人民,用个中国的血淋淋的爱国热情震撼那些自恃强大的列强们。凡尔赛宫前的熊熊大火燃烧了个爱国热血青年的躯体,更燃起了中国人民的愤怒。国内,学生在新生的共产党政权的带领下开始了反帝爱国运动。石激起千层浪,批又批爱国青年走上了街头。紧接着,无产阶级的工人们也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穿越90多年的时空,我也愤怒了!影片真实再现了那个时代,在我胸中激起了强烈的共鸣。我恨自己没有出生在那个时代。否则,我将也是街头举着旗帜振臂高呼的爱国学生,甚至是名肖克俭样的爱国青年,也愿用血的牺牲来表明自己的愤怒,自己的爱国热情。

当顾维钧站在发言席上激动地说出“这样丧权辱国的条约,谁能接受?”当他起身带着中国人的骄傲和自尊毅然离开,中国在1919年6月28日,第次勇敢地向列强说不,中国人昂起了头。这是中国历史上的最强音。声深自肺腑的的呐喊爆破了整个天空。随后,黑暗的旧民主主义革命落下了帷幕,新的光明新的舞台展示在世人面前。
 幸福的生活来之不易,我们要铭记历史,铭记耻辱,然后继往开来,勇往直前。

【第4篇】

影片《我的1919》是以1919年战刚结束在法国召开凡尔赛会议为背景来讲述中国驻美公使、即是已顾维钧为首的中国代表员与法、美、日各国在巴黎和会上周旋的故事。

影片详细地描述了那段历史和那次中国人不会忘记的失败的经历。它让我们对那段历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影片的主人翁顾维钧,个年轻、英俊、灵敏和机智的外交官。他的身上似乎拥有切优秀的品质,而他所做的切都足以证明他是个无可非议上午爱国青年。为了争取中国在巴黎和会上拥有五个席位,他在法国总理克里孟俊面前表现的不卑不亢,深受克里孟俊的赏识,在面对大国的刁难(要求中国代表团在下午三点前简述自己在山东问题上的观点,而他们接到通知时已将近2点)时,他顶着国内政府的压力,发表了激情洋意的演说斩钉折铁的指出:“中国不能失去山东,就如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使得在场的每个人都震惊并赢得了全场的掌声。但顾维钧背后有个软弱的政府,尽管他再出色、再有才华横溢,他都不能为力,也不能改变中国失利的局面。在这种情况下,早已不是个外交官艘能左右局面的了。尽管,外交失败顾维钧依然用他的行动来捍卫祖国的尊严和利益,即在没有接到国内政府拒绝在和会上签约的明确指示下,他拒绝在和会上签字。这是要在多大的压力下才能完成的啊!这就足见他是个爱国的青年了。

与顾维钧相对应的另个人,他的好朋友肖克俭,个不折不扣的爱国主义者。他都次领导工人罢工,为争取山东权利和废除“二十条”,他领导巴黎华人游行示威。但情况是不如他艘愿的越来越糟糕——外交失败,为抗议巴黎和会的签订,他在凡尔赛广场自焚。他把自己的满腔热情奉献给了他深爱的祖国。他的行为深深的震撼着我,我清楚的感受他的爱国热情。相对于顾维钧,他的爱是激烈而又直白的容易引起无数的爱国者的共咛。他们两都是用自己的方式和手段来表达对祖国的爱,其实是殊途同归。

影片中顾维钧说了句很经典的话:’弱国无外交。“是啊!·个国家不强大,那么你在外交上是没有优势的。所以,我们要努力学习知识,用科学来强大我们的国家。我们要有丰富的知识与爱国的心,才能在复杂多变的国际事务中坚定不移地站在维护祖国利益,捍卫祖国尊严的立场上。我们要奋发图强不要让第二个巴黎和会再出现在中国。

【第5篇】

《我的1919》令我头雾水。主要在于对个问题没有理清头绪:顾维钧从挣扎着痛苦着要不要签字,到最后慷慨陈词,坚决拒签——这中间的转变到底是怎么发生的?

仅仅从我个人这个观众的角度来看,这部影片给人的感觉就是,有英雄主义历史观的倾向。但是,从某种程度上,我觉得这种倾向有定的真实性,这又与我们直所学习的群众历史相违背,二者对立,影片就有了趣味性 ——因为我们远在2011,所有的斗争、燃烧、鲜血,都只是小小屏幕里的热闹。

那么,顾维钧到底是怎么下定决心拒签的呢?

爱国?这个理由似乎不太充分,作为个必须遵循列强所制定的国际法则的中国外交官,他无时无刻都体现着冷静与理智。“外交事务很复杂,你们无法理解。”他的爱国之心,体现在勇气和责任感上。当陆徵祥这个看起来洋化的人,跪在天父面前祈祷精神上的宁静,在比利时夫人的温柔中需找安慰,最后狼狈地逃离法国的时候,顾维钧的形象就开始高大了。骨子里同样是中国人,陆徵祥体现的是所谓的“良心”,不敢背负千古骂名,而顾维钧则是需找解决之道,纵使切现实条件都处于劣势。但是直到签字的前刻,这种爱国依然被埋得很深,深得无法作为拒签的理由。

那么是五四运动的作用吗?这个理由最符合高中课本的描述:“五四运动取得了定胜利——罢免、释放、拒签”。然而看看大洋的这边,优雅的法国,列强们并不关心中国的派如火如荼,他们所作的就是权衡利弊,然后“出卖”而已。那么中国的外交官呢?陆徵祥反复强调他们是为北洋政府做事的。北洋政府呢?次次地下达指令:“要与各国共同协商”、“切勿直接与日本讨论青岛问题”、“顾维钧的言辞让政府不满意”……知道最后,北洋政府依然没有对拒签有任何的指示。五四运动似乎未能给北洋政府施加足够的压力。

是肖克检的牺牲吗?肖克检的作为是如今的大多青年无法理解的,用个很容易联想的词来形容:偏激。细想下,所谓偏激,只不过是热血的种副产品而已。能够为了民族大义抛头颅洒热血,果断撇下妻子的人——这种人才能那么全身心地投入“唤醒人民”的事业。不知道肖克检生命的最后刻,是否有想过自己的生命能换取怎样的筹码?他血红的眼里,充斥着种狂热,深陷那种极端的宗教分子在自爆之前的满足中。无论如何,对于自己做不到的事,人们总是钦佩的。他燃烧了自己的生命,如点亮在自己墓碑前的白色蜡烛。持着蜡烛的顾维钧心里是怎么哀痛,然后怎么权衡的,观众不得而知。

直到写完这篇读后感,我还是不能从这部影片里,得出个答案。

    

上一篇:了不起的盖茨比读后感1500字_读后     

下一篇:怒海潜将观后感800字_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