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里捧着《怎样教得精彩――100个优秀教师教学心得》一书,被一个个精彩的题目所吸引:《课堂教学不是完美无缺的圆》、《新课程,我们的课堂要追求什么?》、《走出“集体备课”的误区》、《谈谈教师的说课艺术》、《教师应如何最有效的听课?》、《评课要老腔出新调》……如饥似渴的看了起来。
首先吸引我的是一篇著名特级教师吴正宪谈教书育人:《做一个充满爱心、富有人情味的教师》文章,其中吴老师写道:一是给孩子重新跃起的机会;二是永葆童心,做孩子们真诚的朋友;三是呵护自尊,做个富有人情味的教师;四是宽容友善,用教师人格魅力影响学生。这几点写得情真意切,给我感触很深,使我不由得想到:
我校五(3)班有一位学生叫江某某,语数成绩都不十分理想,平时的行为习惯也不太近人意,和同学们格格不入,表达能力也很弱,与老师交流时经常沉默。但我发现她很爱唱歌,会唱很多歌,于是为了鼓励她,我让她来参加声乐兴趣小组,和所有喜欢音乐的同学在一起学习。她很高兴但是不答应,并且低下了头,我猜到也许是因为学习成绩不好,班主任老师不一定会同意,问了以后果然是这个原因,我就嘱咐她认真完成功课,和班主任老师商量以后再做决定。
星期二兴趣小组时间到了,没有听她说要来参加,估计应该是班主任老师不太放心她的学习,来的可能性很小了,打算改天再找她谈话。不料,兴趣小组开始几分钟,发现教室外面有个身影,挨着门框不做声,心里一喜,以为班主任老师同意她来了,马上欢迎她进教室。结果一问,她是自己偷偷跑来的,没有经过班主任老师的同意,擅自离开教室不太安全,也不能打击他的积极性,于是我请一位同学陪她回了教室,一定与班主任老师商量后再来参加。
回想这件事的时候,那个身影对我的触动很大。一个品学都不太优秀的学生也有自己的爱好,而且为了这个爱好可以这样“冒险”,虽然不敢说出来,但做出这样的举动相信需要很大的勇气。于是,我更加坚信,每一个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都有进步的可能,有自己的爱好可以更健康的成长,作为老师应该给每一个孩子感受“美”的机会。我决定用特殊的方式与这些学生交流,将他们潜藏的能力挖掘出来,来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促进学习的进步,进入一个良性的循环。
《怎样教得精彩――100个优秀教师教学心得》一书中,《新课程,我们的课堂要追求什么?》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文章提出良好的课堂应该追求四点:第一点:发现并培养学生健康、良好的个性 ,第二点:创造环境与时机,引领学生实现知识向智慧的转化,第三点:帮助学生建构人类知识的完整图景,促进智慧能力的全面发展,第四点:帮助学生提高他们的需要层次。看了这篇文章,更加坚定了我平时的一些教学尝试:
上课的时候为了不让学生开小差,切实的掌握课堂内容,我将钢琴边上的一个座位定为奖励进步学生的座位,可以伴着老师的琴声唱歌,这个想法始于兴趣小组课,学生都喜欢围在老师的钢琴周围唱歌,不但感觉与老师亲近、没有距离感,而且更容易受到音乐的感染,对于激发兴趣有立竿见影的作用。费赛青同学开始坐在钢琴边上有点不自在,但是在唱歌的过程当中我经常用眼神鼓励他、赞扬他,她越来越感觉到这个座位是一种荣誉,是一种享受,渐渐地同学们也开始羡慕坐这个座位的同学了。后来,我没有让她坐这个座位,她却偷偷地先去坐好,一节课全神贯注,每一首歌都唱得很溜,信心很满地上台参加每一次“擂台赛”。此外,每一次过关斩将胜利的同学,我都亲手为他们戴上冠军帽,那一刻的掌声、喝彩和笑容都是孩子们发自内心的一切表达。对于孩子们来说,这一刻的成功就是自己价值的体现,所以真不能小看这小小的“擂台赛”,就是这个活动一天一天的将所有的同学融在一起,同学们越来越乐意表扬这些曾经让他们不那么喜欢的同学了。
我觉得真的只要将自己从老师的身份中稍稍挪开一点,哪怕把自己当做主持人、当作阿姨、当作普通的旁观者,只要平等的和他们相处,悄悄地感染他们,音乐的“美”就能走进孩子们的心灵深处。教师要尽量减少对学生的无谓限制,试想当学生一直在担心自己因坐得不好而会挨批评时,怎么会对音乐的“美”产生共鸣呢?音乐课堂应该是自由的,教师应更深切的关爱学生,从多方面给学生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充分让学生体验“美”。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完成“育人”的教学目标。
通过读《怎样教得精彩——100个优秀教师教学心得》一书,使我深深的感触到,教书育人的艺术就在于教师既执着于自己的学科,又超越着自己的学科,爱我们的学生吧,从而跃进到关联着灵魂的教育境界,让我们教得再精彩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