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

曾国藩治学方法读后感10篇_读后感_名著读后感_格言网

2020-12-28 23:46:52

读后感

公众号

《曾国藩治学方法》是一本由胡哲敷著作,当代中国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20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曾国藩治学方法》读后感(一):内圣外王的人生境界

我们可以为曾国藩梳理一下,他到底达到了一种什么样的人生境界。都说当官要读曾国藩,我们在他身上到底要学点什么呢?

要知道,在中国古代的文化氛围里,尤其是在儒家思想的统治下,整个世界的人格分成两种,一种叫君子,一种叫小人;一种叫圣贤,一种叫奸贼。奸贼和小人就不必说了,祸国殃民,只为私利,当然是不好的。可是圣贤和君子呢?因为他们觉得自己大义在手,所以就用这种道德标尺,不仅要求自己,还要求周边的所有人。

举两个例子,明朝的方孝孺和海瑞。方孝孺跟燕王朱棣之间有一段著名的对话,朱棣说,你给我写即位诏书,我要当皇上。方孝孺说,我就不写。你不写,你不怕我诛你的九族吗?你诛我十族又如何?所谓十族就是包括自己的学生。朱棣就真把他所有的亲戚,包括他的学生,全部处死了。海瑞更是如此——我清廉,一介不取;我穷,在衙门后院自己种菜吃。但与此同时,他也用这种标准来要求自己的家人,甚至自己的同僚,搞得大家都很难堪,这就是曾国藩讲的“盖难为情”。 所以,圣贤和君子固然非常值得尊敬,但是他们与周围人的关系未必好。因为他的道德标准已经高到了那个样子,光芒万丈,所有周围的普通人、俗人在这种光芒的照耀下都自惭形秽,他们就会离你远远的。海瑞最后复出的时候,他只是被作为一个道德标杆搁在那里,谁都不愿意跟他共事,更别提帮助他成什么事了。

曾国藩所实践的,恰恰是儒家一个更高的人生境界,就是内圣外王。就是用儒家的道德、君子的标准来要求自己,让自己在内心里成为一个圣贤。但这还不够,这种人生还没有登顶,真正的登顶是要向外去做一番事业的。

一个人做事的时候,关键不取决于你自己有多牛、多能干,关键取决于你能调动多少资源来帮助你。这个时候技巧就出现了,如果你不仅要追逐内圣,而且要追逐外王,那就不仅要当一个君子,还要有能力调动一切能够帮助你的力量,来帮助你做成这一番事业。只有搞清楚了这个逻辑,你才能明白曾国藩一生当中最令人费解的转变是怎么发生的。曾国藩在当京官的时候,喜欢跟什么人搞在一起?就是后来典型的顽固派,比如说像倭仁这样的人就觉得自己是理学家、道学家,一辈子不要跟洋鬼子搞在一起,因为他承袭的是孔孟的道统。

可是,中年之后的曾国藩反而成为洋务派的代表,对一些外洋庶务所谓的“奇技淫巧”,表现出了强烈的好奇心,做出了当时士大夫当中非常罕见的开放和包容的姿态。 这是一种转变吗?

当我们深看一层的时候,会发现这根本就不是什么转变,而是因为曾国藩追求的就是“内圣外王”这种儒家的更高的人生境界。既然要向外追求事功,有一句话叫“泰山不辞细土,方能成其大”。所以一切可能的资源,曾国藩都不会拒绝,只要他内在还是一个圣贤就行了。

想起一本书,《曾国藩的正面和侧面》,序言当中,有一段话让我印象非常深,说曾国藩这个人给我们呈现出了两样东西。第一样东西:“曾国藩全面展示了传统文化的正面价值,证明了中国文化有活力、有弹性、有容纳力的一面。” 第二样东西:“一个资质平平的人,在意志力的推动下,可以达到什么样的高度。”

《曾国藩治学方法》读后感(二):“坚韧”“精进”几人真懂

读佛经有一年多了,明了一些佛理,知了很多法教。相比过去,内心踏实且舒心不少,可是,终归觉得不够。

曾国藩是反佛法的,但却将佛学六度做到了极致。尤其在持戒、忍辱、精进这三点上。

读书人难免犯一个大毛病,那就是只懂夸夸其谈,不懂克己精进。而自己犯的就是这个大毛病。

每日都跟人谈金刚经,谈空性,谈道可道非常道,但是一到闹钟响起,惰性便起;一到朋友叫出去玩,便又忍不住性子;一到有人指责批评,内心的怒气就消不掉;一到自己擅长的地方,就喜欢卖弄玄虚。

克己绝不是件舒服事,是要下功夫,吃苦头的。而曾国藩在这一点上,我想是最好的榜样了。

一生节俭,忍辱负重,时刻自省,不仅成就了一番外在的事业,也更求得了内在的心安。

读曾国藩,最最要学的就是,坚韧、精进两点了。

释迦牟尼当年悟道,岂是轻轻松松?耶稣的救世之路,不也是荆棘坎坷。

这本书,将曾国藩治学的精髓写得淋漓尽致,如同一面镜子般,将读者的毛病暴露无遗。

也让我学会了极其极其重要的一点,知道些道理不难,甚至多读些书也不难,难的是在一件件事情上将这些道理用进去,将惰性、懒散狠狠的踩在脚下,也同时能掌控那些不净之念、邪恶之欲望,最终方可有所成就,求得一个内在的心安。

《曾国藩治学方法》读后感(三):曾国藩内通外达之学

胡哲敷先生著作的《曾国藩治学方法》一书,将文正公一生经世致用之方、内圣外王之道,贯穿于一“学”字。从文正公诸文之中提点出其要义,贯穿其精神,察明其智慧,观效其行事,领会其心意,于未识之士,作启示之功,于娴熟之人,作点睛之用。

胡哲敷先生,生于戊戌变法之年1898年,出身于中央大学国文系,解放前于浙江大学任中文系教授,从事中国史研究,其涉猎广泛,于文、史、哲皆有著作,《曾国藩治学方法》书成于1935年,名虽为“治学”,实则系统详尽地论述文正公生平精神冶炼。

胡先生在书中将文正公生平内外一分作四,一为其生平传略,以期令读者对其人作大概认识;二是修养,以证其知行功夫深浅;三是治事,见其处事之原则与智慧;四是读书,以显其心气志向。以此再看胡先生著书的立意,不难发现文正公的“治学方法”不仅仅为文章仕途之用,更是内修涵养、外化人事,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目标的一种实践,并以此贯穿于一生不曾间断。

《大学》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文正公于日记之中所记,“读书之志,须以困勉工夫,志大人之学。”志大人之学,即是儒家之大学之道,以内圣外王为业。先圣贤尊治世之学问为“大学”,于其内明德,于其外治世。若论中国近代学人之中,唯文正公曾国藩当为“大学”之道中人物。

但经世致用需有自身学问,内圣外王于道当得通达。是故文正公之“学”,于其外以经世致用之方见其高远抱负,其内尤以德行品格之涵养知其气魄毅志,论其内外心行皆以圣贤为规模而不出左右。

观文正公一生,是“大学”之道的实践,于其内,遵先人之道知格物明德,是以为知止有定,又以静坐之方令心神宁静,躬身自省视察身心陋习为虑,功夫日深德业俞进为得。其外,以“恒”、“勤”二字以为学之纲领,用之于读书习字,经年累月而不落空;又以困辱为发奋之机,以强心中毅气,故其常言:“吾生平长进,全在受挫辱时。”

论其读书方法则以“恒”字为其坚守,以“勤”字为基石,日久年深学问自长;治事则以心志为规模,是故云:“古之成大事者,规模远大与总理密微,二者缺一不可。”远大与密微则是内圣外王之先决。由此可见文正公之学既是读书求知,又行文章功业之事,更是立身达命之方,故古之学问有成者,皆为栋梁、世范,而文正公即是此中人物。

胡先生在书中写道:“古之所谓学者,初非限于读书 ,六德六行六艺,莫非是学。”现今的人以为“学”的含意是读书明理习技艺,误将学问之事认作旧时孩童启蒙的作用,脱离了古人治学的方向――成就自身,以为将来报效国家,成经纬之才,起治世之用,而非钻营文章事业,甘做苟且之流。

至此再读《曾国藩家书》,字句之中常现拳拳诚意,涵养智慧亦时时流露,以此可溯后人慕为规范之因。

《曾国藩治学方法》读后感(四):浅谈外行军事家——曾国藩的治军

鸦片战争结束后,太平军从广西桂平揭竿而起,打着天主教的旗号,沿着广西——湖南——江西——安徽——江苏的方向进攻,势如破竹,仅一年的时间就占领了了道州、桂阳、郴州、醴陵、岳州、武汉,再沿长江向东夺取九江、安庆、芜湖、太平,最终定都南京。

然而长沙却独树一帜,“激战三月,长沙未破”,长沙成为了自广西至南京途中,唯一一处遭遇太平天国而未被夺取之城。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湘省团练的负责人跑来找曾国藩,想请他来主持一下战事。恰逢曾国藩在家里守丧,他拒绝了好友的邀请,推辞说“书生不知兵”,兄台还是另请高人吧。曾国藩的朋友郭嵩焘、曾国藩的弟弟一起来劝他,“公本有澄清天下之志,今不乘时而出,拘守古礼何益于君父?且墨绖从戎,古之制也。”一番激将之后,曾国藩终于答应了。

(墨绖(音蝶)从戎,指守丧期间参战)

湘军的主力是一群地方团练,素质不是很高,“兵政废弛,土寇蜂起,敌众未至,一夕数惊”,地方官也是畏缩畏惧,生怕敌人攻来。曾国藩来治军,看到底下人这副德行,自然只能使出狠招,好好整顿军纪。三个月,杀了两百多个人——人送外号“曾剃头”。曾国藩置之不理,只顾勤加练兵,使湘军成为陆上劲旅。咸丰三年,湘军又学习水攻,购兵船,编水师——逐渐声势浩大。太平军眼看三个月都不能攻破长沙,只好连夜造桥,悄悄渡江攻打益阳去了。后来南昌抵抗不住,也跑来向曾国藩求援,派出湘军替其解围。

当然,曾国藩也面对过失败,由于损失惨重,愧对家国乡亲,对待失败的态度甚至有些极端——如果周围人不看住他,或许分分钟就自杀了。

为南昌成功解围之后,武汉也跑来求援,曾国藩派水师出洞庭,结果遇到了大风,数十艘船损坏,在岳州一战中失利,回到长沙。没想到,又在长沙旁边的靖港小镇被挫(靖港古镇距离长沙市中心几十分钟车程,现在仍能见到当年战争遗迹),“国藩自督战船四十号,陆勇八百名,击太平军于靖港市。时西南风大作,水流迅急,不能停泊,为太平军所乘,水勇溃散,战船或被焚,或被掳,几乎全军覆没”——岳州和靖港的失利,使曾国藩的自尊心受到了极大的打击,投水自杀!好在被幕僚救出,自杀未遂。但他决心已定,秘密地连遗书都写好了,把后事办妥,准备再次自杀。幸亏他的同伴传来了捷报,在湘潭大败太平军——曾国藩当机立断,出水师助阵——八月之间,水陆十战十胜,收复湘潭。

写到这里,诸位或许已经发现,曾国藩率领的湘军勇猛顽强,战功显赫,但他本人其实并不擅长带兵打仗,亲自督战的时候,往往要吃败仗(比如前述的岳州、靖港之败),但是他所提拔的将官们,却捷报频传,屡立大功,并且对他死心塌地。

谈起治军,有人说他是“不善将兵而善将将”之才。一介文人书生,没学过武备,却成就了不世之功,这是为什么呢?

他的书信里有这样的语句:

“带勇之人第一要才堪治民,第二要不怕死,第三要不急急名利,第四要耐受辛苦。”

“凡将才有四大端:一曰知人善任,二曰善觇(音搀)敌情,三曰临阵胆识,四曰营务整齐。”

这“四要”和“四大端”,代表了他治军的核心思想,他也是这样要求自己的下属的。但是仅有这样的戒律是不足以御下的,特别是不识字的兵勇们,所以他把军中最重要的规矩写成浅显的歌曲——《爱民歌》《得胜歌》《解散歌》《保守平安歌》等等,无形中深入士兵内心。

在军法严明的同时,他对士兵是如父亲教子般地负责。“训打仗之法,训作人之道。训打仗则专尚严明,须令临阵之际,兵勇畏主将之法令,甚于畏贼之炮子。训作人则全要肫诚如父母教子,有殷殷望其成立之意。”

无以规矩不成方圆,这句话用来形容曾国藩的治军特色恰如其分。他训练士卒的规条很多,条理清晰,生活、习惯、行军技艺、立身为人之道都详详细细殷勤告诫,在军中,他是父亲一般的存在。

他的规矩很多,是不是战法会相对死板不知变通呢?

事实上,曾国藩深喑“奇正”之术,本书作者赞道“他的临阵制胜之策略,简直是静如处女,动如脱兔,神龙变化,不可方物。”

曾国藩时时以孙子兵法勉励后生,他的书札中常常可见孙子兵法的引述和应用,对奇正之义有着深刻的理解。但他做学问、为人处世都是以稳健为主,所以他对“奇正”之术的态度是,“拿主制客为体,奇以制正为用”,教导我们要深明奇正之义,而不可轻用奇兵。

曾国藩的观点是,太平天国的流寇,惯用奇兵。假如官兵也惯用奇兵,则打不过不择手段的流寇,所以应“以有定之兵,制无定之寇”,然而对敌人的伎俩,又不可不知。作者将其概括为“静以制动,节节进击”。

纵观曾国藩的治军方法,虽然他是个外行出身的军事家,但本质上他的治军思想与克劳塞维茨、孙子兵法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并且更加接近实战。

读遍全书,可以发现他的军事思想可以与做人思想完美地结合,他认同的练兵,是训打仗之法和训作人之法的融合,治军思想也正是他做人思想的精华提炼。

《曾国藩治学方法》读后感(五):内圣外王,是为典范

作为晚清“中兴第一名臣”,曾文正公的一生可谓叱咤风云、风光无俩。他不仅学问做得好,还以书生一己之力,成功创建悍勇之师“湘军“;更以汉人之身,在歧视和排斥汉人的满清朝廷,建立不世功勋。

他还大兴洋务,建造了中国第一艘轮船,建立了第一所兵工学堂,印刷翻译了第一批西方书籍,安排了第一批赴美留学生……虽不能阻挡清廷败退之历史潮流,但终归推动闭目塞听的满清王朝,在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方面实现某种程度的进步,可谓中国近代化建设的开拓者。

可你知道吗,这位身兼“中国传统文化最后一人”和“中国近代化拓荒人”双重身份的大家,却并不是一个天资聪颖过人的人物。在某种程度上,他甚至可以说是一位拙钝的人。

坊间流传的一个故事就是最好注脚:曾国藩年轻时在家熬夜苦读,怎么都背不下一段文章。当时有个梁上君子,本想等他睡着了再行窃,后面等得实在不耐烦,于是跳出来将曾国藩苦背不下的书完完整整背了出来,然后扬长而去。因为颇有励志意味,这个故事的流传度一直很高。

可是,一个天资不聪明之人,何以能够成为治学大家;一个普通读书人,何以能冶炼成巍峨君子、家国栋梁?在胡哲敷先生的《曾国藩治学方法》中,这些都能找到答案。此书虽小,内容却着实丰富;书名写的虽是曾国藩治学之道,实际却是立身、为人、治事、治学之道兼而有之,足以揭示文正公一生叱咤文坛、政坛乃至流芳后世的奥秘。

《曾国藩治学方法》全书分为“总传”、“修养”、“治事”、“读书”四个编目,总传和序言,多介绍文正公的生平事迹,总述其一生气度与学风;“修养”关乎立身之准则;“治事”讲的则是为人行事风范;治学则为其修学之道。

在胡哲敷先生眼里,文正公声名能够显赫当世、传之后世,除了时势造英雄,最主要的原因则在于,他“将修养、事功、读书,连成一片”,以治学的敬畏之心,待人接物行事。用曾文正公自己的话说,就是“能把书中事,处处体贴到身上去”,所谓“敬恕勤恒”,学以致用,大抵如此。

如果将胡哲敷先生的评价、文正公的自评和其自定每日修行的十二课程规条结合,我想,文正公的持身成功之道可以总结为以下几条:

1.静心自持。文正公每日“整齐严肃,无时不惧,无事时心在腔子里”,或者“每日不拘何时,静坐四刻,体验来复之心,正位凝命,如鼎之镇”。这“主敬”、“静坐”两大条目位居十二课程规条之首,由此可见文正公的重视程度。在心浮气躁的当下,想必我们对此感同身受,没有了一颗淡定自持的心,我们将一事无成。

2.专注。无论治学还是处事,文正公都坚决拒绝三心二意。“一书未完,不看他书”,认为“东翻西阅,徒务外为人”;应事时也专一不杂。这点和第一点一脉相承,对心气浮躁的当代人,无疑也有借鉴意义。

3.坚持。文正公“百种弊病,皆从懒生,懒则弛缓,弛缓则治人不严,而趣功不敏,一处懈,则百处懈矣”,因而不仅给自己制定了十二课程规条,每日修习,从不懈怠,更是细化到每日、每月的执行。“月无亡其能,每月作诗文数首,以验积理之多寡,养气之盛否”,还“日知所亡,每日读书记录心得语,有求深意是何人”,其严于律己的程度和执行力,令人汗颜。

4.包容。文正公为学不设门派之见,为人也十分大度,可谓纳百川于一海。在他看来,学问这事应公之天下,不应有主观成分间杂其间,更不该相互标榜,以成所谓门户之见;去短取长、兼取众长才是大道。待人方面,他发掘提拔的左宗棠恃才傲物,经常对他语出不逊,可他都丝毫不以为意。正是有这样一种心胸、气度,他才能调教出胡林翼、左宗棠、李鸿章、沈葆桢、丁日昌等名臣。这也是其人格魅力能够为后世瞻仰的原因所在。

曾文正公一生遵从儒家“大学”之道,并感慨《大学》八大条目,自己达到标准的,仅格物、诚意二者而已。但他却凭此二条,达到“立德、立功、立言” 太上三不朽之境界,内圣外王之道,堪称典范,也值得后世深思和学习。

《曾国藩治学方法》读后感(六):专攻

专攻

文/byCoco妈Candy馨

豆瓣:Coco妈Candy馨(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才能成就自己)

豆瓣主页:http://www.douban.com/people/CocoJiang1988/

曾经有一段时间,我特别的迷茫。我觉得我有很多事情要做,却没有一件事情可以真正做好。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更像无头苍蝇一下四处乱串。晚上我失眠,我辗转反侧,开始慢慢地反思自己。有一天,一个朋友让我帮忙做一件事,另外我又自己参加了别的团队,后来朋友知道了让我做个选择,并且深情地告诫我她喜欢只做一件事情,可能比较笨吧。那一刻,我醒悟了。我想要的太多,我想得到的太多,我没有了主方向,所以我迷失了。

曾国藩强调人应该立志并且应该有专的精神。当他三十二岁在京城充国史馆协修官时,他自订课程十二条。其中有一条便是:读书不二。一书未完,不看他书,东翻西阅,徒务外为人。

在生活中我们不乏发现有那么一些人,他们天资聪颖却往往无所事事。反而某些我们认为愚笨的人却是小有成就。据曾国藩回忆的儿时趣事:有一天晚上,万籁俱寂,他苦心研读一篇文章,却始终背不下来。但是他又要求背不下来就不准入睡。于是乎便一直读啊读啊。有一贼人潜进屋内,准备等这位读书人入睡后再行窃。左等右等,却迟迟不见少年入睡,实在等不下去了,便出来一口气背诵了曾国藩刚才所读文章,而后扬长而去。此事让曾国藩深感惭愧。我们可以看到其实贼人的天赋应该是比曾高的,无奈,命运眷顾的便是这样一位天赋并不高却崇尚“专”的人。

这让我想起了我父亲,我爸爸十四五岁没有了他的父亲。对于没有钱财没有人脉的他来说,他读完了小学便独自出外闯荡。纵使和我母亲结婚了也是两年在外,丝毫不联系。那个年代估计建筑业比较好入吧,我父亲从最简单的建筑工人,一直到现在的项目经理吧。我想他肯定度过了很多坎,唯一一点我知道的便是他一直专攻建筑,虽然不说有多大成就,但是却能说成功。一个小学都没怎么毕业的人却与他那个年代大学出来的人一样,甚至更好。我爸常跟我说,名牌大学的大学生来我这实习老问我什么大学毕业,我说是小学,人家就是不信。那一刻,我爸是最幸福的。其实我父亲也曾经告诫我不要想东想西,你做好眼前的事情就可以了。而我的叛逆却根本无法听进去,知道现在快年入中年,有了自己的孩子,开始担忧自己的前程,才慢慢明白了这个道理。

大学毕业我换了好几份工作,其中我还去直销化妆品。有一位经理让我毕生难忘,她说她用了10年的时间专心做一件事情,那就是追求她现在的老公,后来她成功了。我把她说的有句话深深地烙印在自己的内心,那便是只要我成功的办成了一件事,那么其他事情对我来说都不是什么事。

曾国藩曾经也致信给自己的亲弟弟,告诫他要立志,并且要“专”。他的两个儿子也是学有所成,因而他的治学方法、处世哲学,在现代看来也是并不落伍的。好多人都批评他是卖国贼等,但是我们评判一个历史人物是要把他放在历史舞台上的,因而他真的可以称得上伟人。《曾国藩治学方法》可以说基本上让我们认识了曾国藩的为人品质,治学治事,值得我们研读思忖。

此文为本人原创,若有转载或他用请联系本人豆邮或QQ邮箱:[email protected],谢谢。

《曾国藩治学方法》读后感(七):【书评人俱乐部】读懂曾国藩的“捷径” ——读《曾国藩治学方法》有感

读懂曾国藩的“捷径”

——读《曾国藩治学方法》有感

文/岸晓风

曾国藩实在是一个太值得研究的人物。梁启超说他:“岂惟近代,盖有史以来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岂惟中国,抑全世界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毛主席说他:“予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蒋介石也说,“曾公乃国人精神之典范”,当年蒋经国从苏联归国,蒋介石让其熟悉国语的教材就是《曾国藩家书》,并且多次引用家书中的句子。当然,更多的人将曾国藩看作是中国的最后一个真正的儒家。

当然,上述主要是说曾公影响之大、影响之深、影响之广,但学习研究曾国藩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太宽泛、太宏伟、太博大的知识和学位都容易让人迷失,或者让人无从下手,那么由“小书馆”编辑部重新出版的《曾国藩治学方法》无疑为广大曾氏爱好者提供了“雪中送炭”帮助。

这本书是一本出名的“小书”,作者是胡哲敷先生,是一名著名的历史学家、教育家,曾与吴梅、吕叔湘、钱穆等著名学者同在苏州中学执教。后任浙江大学中文系教授、国立浙江大学附属中学校长等职。从作者履历就可以看出,作者了解读者们想要什么、想学什么、该怎么学。实际上,作者做的非常成功,曾国藩女儿曾纪芬推崇备至,亲自作序推荐。

这本书共分为四部分,分别是总论、修养、治事和读书。作者坦承,在近五百年来,能把学问在事业上表现出来的,只有两人:一个是明朝王守仁,一个为清朝曾国藩。不过,王守仁是属于天资高、智商高,通俗地说,他的成功“难以复制”,而曾国藩则不同,他为“笃实一路的人,处处脚踏实地,故其为学途径,最合于下学之门”。

由此可见,这本书既适合于你我他,也适合于甲乙丙。在修养一章中,作者提到了曾国藩修养的旨趣,包括精神方面和身体方面的。他心情平淡,但是又充满了刚毅之气,是“无欲则刚”的最好注脚。在治事方面,一半是磨砺,一半是学问涵养。在读书方面,曾氏提出,要有志、有识、有恒。要一心一意,但又不能读死书。

在这本书里,我们可以更加清晰的理顺曾国藩做人做事做学问的脉络,对于继续学习研究曾国藩无疑是一条“捷径”,即使你只准备看这一本书,也同样能给予你意想不到收获。

《曾国藩治学方法》读后感(八):治学之门径

看是看到这本书原以为是讲述曾国藩是怎么看书和学习的,通读之后发现场面蔚为大观,实则为曾氏整套思考的概览,或者说入门读物。其中不断引用曾氏家书和同事书稿,有理有据,同时不泛于引用,而是做极大的浓缩,所以信息量也比较大。完整读完之后,对自我原先理解的八条目、做人处事等又有了一套新的认知。

治学的目的是什么?受传统儒家思想影响,在于“为天地立心,为生命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同时也在于忽微,在格物,在致知。一事一物皆可格,皆为学问。这些是比较虚的,曾氏以为八条目最重要的是格物和诚意。“格物,致知之事也;诚意,力行之事也。诚意者,即其所知而力行之,是不欺也,知一句便行一句,此力行之事也”。好一句“知一句便行一句”,突然和之前看《后会无期》中台词“ 听过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一生 ”,我们都是这样,而其根源就是没有像曾国藩说的那样“知一句便行一句。”

明白了治学的目的,就需要在一些场景中去运用,比较直接的就是立身待人和治学态度。“立身为人,制行甚严而不事表襮于外,立心甚恕而不求备于人,专务躬行,进德尤猛,不畏难,不取巧。待人接物,则论功则推以让人,任劳则引为己责”,真的是能够对自己下狠手的人。治学则博采众长,不主门户,不尚标榜的气概。

任何一种学问,总得具有恒心者。才能有所获得者,恒心就必须养而后得。而修养虚分为精神的修养(养气)和身体的修养。精神修养上可分为三层来说,静坐,平淡,改过。身体的修养就在控制自己的贪嗔痴。

作为家中的老大,照顾好弟弟妹妹责无旁贷。然而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在老家的家人都坚持着挑粪种菜、养猪养鱼,不得不让人佩服,同时也佩服他的远见。保持耕读传家的良好传统。

其他方面。做事在于诚拙的态度、宏大的器量、严密的考查。 治军在于训练,训练各有二。训有二:训打仗之法,训作人之道。练有二:练队伍,练技艺。

关于读书。 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读书最好分三部:1.熟读之书;2.常看之书;3.涉猎之书。

以上种种都在于他对自我的严格要求,同时希望子孙能够沿袭家风。

《曾国藩治学方法》读后感(九):这本书和我有什么关系?

这本书是我今年读过的最好的书之一。读《穷查理宝典》《富兰克林自传》崇拜查理·芒格,本杰明·富兰克林;读《曾国藩治事方法》《四书章句集注》崇拜曾国藩,孔子。伟大的人往往都很相似,找到他们的共同点,理解世界的运行规律。

现在喜欢读的书分为两种。一种是“大书”,讲人生道理,哲学思辨,例如《穷查理宝典》《曾国藩治事方法》。另一种是“小书”,就一个具体的问题,深入科学地论述,例如《第三种黑猩猩》。由于市面上的鸡汤书越来越多,人们对于“大书”越来越反感。并且年岁地增加,杂事的充斥使得大家对人生根本缺乏思考。但是真正好的“大书”,能使你跳脱出来看,得到真正的启示。

以下作一些摘录:

* 第一篇 总论

* 第一章 学的意义与范围

* 学者学为人

* 一方面要孜孜不倦地去学,一方面还要急急地教百姓去学,然后化民成俗的大业,才有希望。

* 古人之所谓学,须在事业上表现出来,才见得是真学问;后世号称做事业的人,往往不学无术,卑污苟且,而号称做学问的人,又往往死于章句之下,做古人奴隶,其最大病根,就是把学问和事业分作两截。

* 五百年来,能把学问在事业上表现出来的,只有两人:一为明朝的王守仁,一则清朝的曾国藩。

* 大学之条目有八,自我观之,其致功之处,则仅有二者而已,曰格物,曰诚意。格物,致知之事也;诚意,力行之事也。物者即所谓本末之物也,身心意知家国天下皆物也,天地万物皆物业,究其所以当定省之理,即格物也;事兄随行物也,究其所以当随行之理,即格物也;吾心物也,究其存心之理,又博究其省察涵养以存心之理,即格物也;吾身物也,究其敬身之理,又博究其立齐坐尸以敬身之理,即格物也;每日所看之书句句皆物也,切己体察即格物也;此致知之事也。所谓诚意者,即其所知而力行之,是不欺也,知一句便行一句,此力行之事也。此二者并进,下学在此,上达亦在此。

* 修养即曾氏所谓义理之学,治事则经济治学,读书即辞章之学与考据之学。他生平所治之学,可以此三种尽之。

* 第二章 曾氏气度与学风

* 他处处表现着脚踏实地的精神,所以他时时有犹恐失之的感觉。我们看他把日常功课立为课表,每日照上面做,更于每晚做日记,自讼这一天言论行事得失。还恐怕有懈怠疏忽的地方,又常做出许多箴言、对联,或者标几个字在自己脑筋里,做立身行事的标准,使随时随地有所鉴戒。

* 谦、恕、勤、恒。君子之道,莫善于能下,莫不善于矜。此身无论处何境遇,而敬恕勤字,无片刻可弛。

* 他觉得学问这件事,是应该公之天下,不应该有主观成见掺杂其间,更不应该互相标榜,以成所谓门户之见。

* 以庄子之道自怡,以荀子之道自克,其庶为闻道之君子乎?以禹、墨之勤俭,兼老庄之静虚,于修己治人之术,两得之矣。周末诸子,各有极至之旨,其所以不及孔子者,有所偏至,即彼有所独缺,亦犹夷、惠之不及孔氏耳!若游心能如老庄之虚静,治身能如墨翟之勤俭,齐民能如管、商之严整,而又持之以不自是之心,伪者裁之,缺者补之,则诸子皆可师不可弃也。

* 天下事未有不从艰苦中得来,而可久可大者也

* 百种弊病,皆从懒生,懒则弛缓,弛缓则治人不严,而趣功不敏,一处懈,则百处懈矣。

* 适千里者三月聚粮

* 不为圣贤,便为禽兽;不问收获,只问耕耘。

* 余于凡事皆用困知勉行功夫,尔不可求名太骤,求效太捷也,以后每日习柳字百个,单日以生纸临之,双日以油纸摹之。临帖宜慢,摹帖宜疾,专学其开张处,数月之后,手愈拙,字愈丑,意兴愈低,所谓困也。困时切莫间断,熬过此关,便可少进。再进再困,再熬再奋,自有亨通精进之日;不特习字,凡事皆有极困难之时,打得通的,便是好汉。

* 一日强恕,日日强恕,一事强恕,事事强恕,久之则渐近自然,以之修身则顺而安,以之涉世则谐而详,孔子之告子贡、仲弓,孟子之言求仁,皆无先于此者;

* 淮南子曰:功可强成,名可强立。

* 《中庸》曰:“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

* 困勉工夫,也是他学风中重要之一。此外,还有一种,也在他学风中占有地位,就是求阙的精神。他因为时时要戒骄傲,戒懒惰,所以时时刻刻惟恐自己犯自满的毛病,乃名其居曰:求阙斋。原来人的学问,到稍有造诣的时期,诚难免傲然自足,轻视他人,因此他乃处处存一个求阙的念头;处处求阙,自然无形中就不会自足与轻视他人。这还是就消极一方面说;凡人能时时刻刻求自己的阙,则其进德修业,亦必较他人为猛,这都是求阙精神的效益。

* 吾人只有进德修业两事靠得住,进德则孝弟仁义是也。修业则诗文作字是也。此二者由我作主,得尺我之尺也,得寸我之寸也,今日进一分德,便算积一升谷,明日修一分业,又算余了一文钱;德业并增,则家私日起,至于功名富贵,悉由命定,丝毫不能自主。

* 凡人一身,只有迁善改过四字可靠。凡人一家,只有进德修业四字可靠,此八字者,能尽一分,必有一分之庆,不尽一分,必有一分之殃,其或休咎相反,必其中有不诚,而所谓改过修德者,不足以质诸鬼神也。

* 他的气度是谦恕勤恒,而学风则为不立门户,困知勉行与求阙。

* 第二篇 修养

* 第三章 修养的旨趣

* 修养这件事,可说是一切学术的出发点,虽然个人所学并不一致,但必经过一段修养工夫,这学问才靠得住。

* 有时会把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分成两截,以为修身以上是一事,修身以下又是一事,好像一个人要派若干年工夫去做修身以上的事,然后才能谈到齐家治平的事。不知如此做法,非但不切实,并且很危险;因为修养而不切于实际,空空洞洞关起门来去做,自然有一部分是可以的,而且是应该的——如静坐等;然苟终其身都是空空洞洞,关起门来造车,出门就难以合辙。

* 所谓真实的修养功夫,我则以为最好的方法是就事上去修炼,不然,徒托空言,遇事即见痕迹,其原因就是因为离开事实去谈修养,所以愈修养愈迂腐,离开社会愈远,到最后他便专去做修身以上的一段工夫,修身以下一段的功夫就完全废置了。

* 他把修养,看作合于实际应用的事实,所以他的修养工夫,处处能有生发的兴趣。第一是事业上的兴趣,第二是身心上的兴趣。

* 怎样是事业上的兴趣?因为他拿办事当练习才能,修养身心的工具,所以他处处感觉事业上的兴趣。事体顺手,固然有兴趣,即事体棘手,亦可借以磨炼经历,开拓胸襟。

* 遇棘手之际,须从耐烦二字,痛下工夫。

* 喜誉恶毁之心,即鄙夫患得患失之心也;于此关打不破,则一切学问才智,实足以欺世盗名。

* 天下惟忘机可以消众机,惟懵懂可以祓不详。

* 大概他自己先立一个光明磊落的定见,然后收罗各方人才,顺这个定见做去,然后再以诚心求之,虚心处之,至于艰难波折,则早在他预计之中,虽千磨百折,而不改其常度。因为他相信只要自己果诚心,果虚心,不动客气,不挟私见,终可为人所共亮;即未得共亮而有毁谤,他也只问自己的心胸是否磊落光明,假如问心无愧,有可以自立之道,则毁誉皆听之于人,不做鄙夫患得患失的态度。

* 我以他的秘诀,就在一面“从耐烦二字痛下工夫”,一面能“忘机”。我们平常所以偾事,恐怕就因为不耐烦的缘故吧?因为不能耐烦,故遇棘手之际,则猜疑嫉恨之心,往往缘之而起。也许他人原没有机心,倒因我先有机心而引起他人之机心,则事安有不败之理?他之所谓“忘机能消众机”就是萧王推赤心置人腹中的气度。如此,可以说他是在办事,亦可以说他是在借事以磨炼经历,开拓胸怀,更可以说因经历胸怀之修炼,而所办之事,更能顺理成章。这是因为修养工夫而得到事业上的兴趣。

* 怎样是身心上的兴趣呢?大概提起修养两个字,或者就会有人要认为是腐儒的口头禅吧?诚然,不谈修养则矣,一谈修养,总是一开口就是慎独呀,主敬呀,诚意正心呀,把活泼泼的青年,几乎要拖到坟墓里去,才算是修养的功效。

* 勤则寿,逸则夭。

* 慎独则心安

* 主敬则身强

* 求仁则人悦

* 习劳则神钦

* 古之君子,修己治家,必能心安身强,而后有振兴之象。

* 不忮不求,则一切行为,皆无过失,修养之事毕矣。

* 忮不去满怀皆是荆棘,求不去满腔日即卑污。

* 第四章 修养的精神

* 淮南子曰:“血气者人之华也,而五藏者人之精也,夫血气能专于五藏而不外越,则胃腹充而嗜欲省矣,胃腹充而嗜欲省,则耳目清,听视达矣;耳目清听视达,谓之明。五藏能属于心而无乖,则勃志胜而行不僻。勃志胜而行不僻,则精神盛而气不散矣;精神盛而气不散则理,理则均,均则通,通则神,神以视无不见,以听无不闻也,以为无不成也。是故忧患不能入也,而邪气不能袭。”

* 曾说:“精神要常令有余,于事则气充而心不散漫。”

* 《孟子·养气章》

* 精神之所以不足,一方面是养之不得其宜,一方面是用之不得其当。淮南子曰:“耳淫于声色之乐,则五藏摇动而不定矣。五藏摇动而不定,则血气滔荡而不休矣。血气滔荡而不休,则精神骋于外而不守矣。”

* 我尝以为养心之道,很像饲养禽兽,必定要先把它野性养驯服了,然后可向积极方面去指导它有意识的动作。野性完全驯服了,是此处所谓至虚;能做有意识的动作,是此处所谓至诚。

* 细目如何?我以为可分三层来说:第一层是静坐,第二层是平淡,第三层是改过。

* 我们平常的精神,总是飞扬散漫,在此飞扬散漫的精神上,要去谈学问,谈工夫,谈境界,谈心得,岂不等于南辕北辙?所以我们不管做哪门学问,没有一副静的精神,总不容易得到学问中的精蕴。

* 在未能达到静的境界之先,只有用静坐的方法来训练。我尝说:我们这种飞扬散漫的精神,犹如一盆泥浆水,要想拿这一盆泥浆水去照物,只有把这盆水摆在那里不动,慢慢待他把泥浆沉下去,上面便是清水,可以照物了。

* 胸怀广大,宜从平淡二字用功,凡人我之际,须看得平;功名之际,须看得淡,庶几胸怀日阔。

* 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以后种种,譬如今日生

* 斗智斗力之强,则有因强而大兴,亦有因强而大败。古来如李斯、曹操、董卓、杨素,其智力皆横绝一世,而其祸败亦迥异寻常。近世如陆、何、萧、陈、皆予智自雄,而俱不保其终,故吾辈在自修处求强则可,在胜人处求强则不可。若专在胜人处求强,其能强到底与否,尚未可知。即使终身强横安稳,亦君子所不屑道也。

* 第五章 身体的修养

* 《淮南子》曰:“人大怒破阴,大喜坠阳,大忧内崩,大怖生狂。”

* 第三篇 治事

* 第六章 治事的精神

* 他治事精神中最重要的就是凡事立有确定规模,规模确定之后,便认定目标向前做去,方法虽变,而规模则始终不变。大概有了规模,不但可以督励他人,使努力向前,并且可以督励自己,使勿松懈。好逸恶劳,人之恒情,不有一个规模做限制,恐怕任何人都不容易始终不懈。现在各机关、各工厂,都规定做工时间及其他种种条例,便是所谓规模。

* 凡天下庶事百技,皆先立定规模,后求精熟。即人之所以为圣人,亦系先立规模,后求精熟。即颜渊未达一间,亦只是欠熟耳!故曰: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

* 古之成大事者,规模远大与总理密微,二者缺一不可。

* 所谓器量宏大,就是要能多所容纳,一方面要容纳自己最大的抱负,一方面还要容纳他人的臧否得失。

* 观人之法,须有操守而无官气,多条理而少大言为主……尤以习劳为办事之本,引用一班能耐劳苦之正人,日久自有大效。

* 观人之道,以朴实廉介为质,有其质而傅以他长,斯为可贵,无其质,而长处亦不足恃。

* 我们可以知得他的观人标准只有两事:一曰操守,二曰志趣。操守是一个人的骨子,所谓为人之本,以朴实廉介为主。志趣是一个人格局器量的表现,志趣不远者,纵有操守,亦不过成为砛砛自守之士。

* 第七章 治家

* 儿子若贤,则不靠官囊,亦能自觅衣食,儿子若不肖,则多积一钱,渠将多造一孽,后来淫佚作恶,必且大玷家声。

* 嫁女必富于我,取妇必贫于我。

* 积极方面:其一,和睦;其二,勤俭;其三是要使家道悠久。

* 消极方面:戒骄戒奢

* 第八章 治军

* 时势造英雄。

* 曾氏治军的秘诀,在积极方面,惟在一个勤字;在消极方面,则勿骄勿惰

* 以身作则。

* 训有二:训打仗之法,训作人之道。训打仗则专尚严明,须令临阵之际,兵勇畏主将之法令,甚于畏贼之炮子。训作人则全要u u 月屯诚如父母教子,有殷殷望其成立之意,庶人人易于感动。

* 练有二:练队伍,练技艺。练技艺,则欲一人足御数人,练队伍则欲数百人如一人。

* 总之他虽不是军事人才,但是能有此成绩,我以为不出两个主要原因:第一就是她那副诚拙忠义的精神,其次则是就事磨练而成。

* 因此我们得到两个教训:一是凡事只须拿出真诚忠义之气去做,不但事可必成,而荆棘且将自去。二是凡人在社会上的成就,无论大小,都是社会培植之功,野心家在那里妄想做一个造时势的英雄,是不独把历史因果规律看倒了,且终必至偾事而不自知。

* 第九章 治吏

* 一种政治的设施,应以时势为对象,在某种时代和某种形势之下,宜乎某种政治,这可以说是政治变迁史上的一大原则。

* 第三篇 读书

* 第十章 读书

* 不能体贴到身上去,虽使能文能诗,博雅自诩,亦只算得识字之牧猪奴耳!

* 曾国藩以为读书是做学问的一部分,而做学问的目标,应在“化民成俗”

* 他认为读书第一个先决问题,就是要“志大人之学”。民胞物与之量,内圣外王之业。

* 立志就是换骨之金丹。然而所谓立志,又不是或作或辍,一曝十寒所能奏效,必朝斯夕斯,抱定一息尚存此志不容稍懈的精神,然后才能毋望其速成,毋诱于势力。所以他常在立志之下,加“有恒”二字,意谓始终不懈的精神,乃读书第二个先决问题。

* 虽极忙亦须了本日功课,不以昨日耽搁而今日补做,不以明日有事,而今日预做。

* 所虑者就是立志未必坚定,见左右前后,与我相仿佛者,皆得奥援而腾达了,于是自己也就耐不过了,或望其速成,或诱于势力,或竟弃其所学而另觅蹊径,都叫做无志,无恒。

* 故在立志、有恒两问题决定之后,还要辨明应该采取什么趋向,这可算是读书第三个先决问题。

* 为学之术有四:曰义理,曰考据,曰辞章,曰经济。人之才智上哲少而中下多,有生又不过数十寒暑,势不能求此四术,偏观而尽取之,是以君子贵慎其所择,而先其所急。择其切于吾身心不可造次离者,则莫急于义理之学。凡人身所自具者,有耳目口体心思,日接于吾前者,有父子兄弟夫妇,稍远者有君臣有朋友。为义理之学者,盖将使耳目口体心思,各敬其职,而五伦各尽其分,又将推己及物,使凡民皆有以善其身而无憾于伦纪。苟通义理之学,而经济该乎其中矣。

* 第十一章 读书方法

* 观察一个人的读书方法,可以看出他的读书兴趣和其造诣的深浅。

* 现在青年有太重视方法,而忽于自己的实力,对学问不愿下苦工,成就安能不薄?而其最大原因,则在专欲取巧。

* 他的读书方法可以分四项说明:

* 看、读、写、作

* 少年不可怕丑,须有狂者进取之趣,此时不试为之,则后此将不肯为矣。

* 看生书宜求速,不多阅则太陋,温旧书宜求熟,不背诵则易忘;习字宜有恒,不善写则如身之无衣,山之无木;作文宜苦思,不善作则如人之哑不能言,马之跛不能行。

* 读书意在求熟,看书意在求速,熟然后可以专精,速然后可以广博。

* 我以为读书最好分三部:

* 1.熟读之部

* 2.常看之部

* 3.涉猎之部

* 专精一业

* 用功譬若掘井,与其多掘井而皆不及泉,何若老守一井,力求及泉而用之不竭乎?

* 求业之精,别无他法,曰专而已矣。谚曰:“艺多不养身”,谓不专也。吾掘井多而无泉可饮,不专之咎也。诸弟总须力图专业。……若志在穷经,则须守一经,志在作制义,则须专看一家文稿,志在作古文,则须专看一家文集,万不可兼营则必一无所能矣。凡专一业之人,必有心得,亦必有疑义。诸弟有心得可以告我共赏之,有疑义可以问我共析之。

* 读经有一“耐”字诀,一句不通不看下句,今日不通,明日再读,今年不精,明年再读,此所谓耐也。读史之法,莫妙于设身处地,每看一处,如我便与当时之人酬酢笑语于其间。

* 经则专守一经,史则专熟一代,读经史则主义理,此皆守约之道,确乎不可易者也。

* 求明了勿求强记

* 读书记性平常,此不足虑,所虑者,第一怕无恒,第二怕随笔点过一遍,并未看得明白,此却是大病。若实看明白了,久之必得些滋味,寸心若有怡悦之境,则自然记得矣。

* 读书不求强记,此亦养身之道也。凡求强记者,尚有好名之心,横亘于方寸,故愈不能记。若全无名心,记亦可,不记亦可,此心宽然无累,反觉安舒,或反能记一二处,亦未可知。

* 分类笔录

* 读书是学问路道之一,做学问当然不是死读书;但是不读书亦不足以言学问。

《曾国藩治学方法》读后感(十):求学之道,一生都要坚持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治学之路,我们要不失时机地去寻求正确方法以解决面临的问题。在追寻求学之道方面,前方的道路还很漫长,但我将百折不挠,不遗余力地去追求和探索。学海无涯,知识无边。可以说人的一生都是在求索之路上。文化知识是可以改变未来,改变现状的希望。在求索知识的道途上,治学的方法是起着决定性作用的。

活在当下,将要放眼未来,也要顾及过去。一个内心从容,不怨不尤,不骄不躁的现代人 ,懂得人生在世,在所难免会被世俗和物欲所蒙蔽。所以我们要时常做到,静坐以思己过,冥想以求醒世。要想做到静心冥想,最重要的还是要修心养性,闲时读书。阅读能使人内心清净,不管是诵诗读经,还是饱览杂文。纵观现在社会,有多少人能闲时修心养性,读起习字,深思力行。

治学不仅仅是能文能诗,满腹经纶;博雅自诩,孤芳自赏,而是要把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事业上来。做到学以致用,运之所学。正如阅读时,我们都会阅后有感,随手笔记。读书时要有志、识、恒。有志则断不进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有恒则断无不成谜。见善则迁,见过则改。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我们既要自觉修养,又要虚心好学。诚心求之,虚心处之。

与其顺其自然,不如勉力前进。凡事总要带几分勉强,才能有所成就。绝对没有不须勉强力学就可以成功,有所成就的。你不好好逼自己一把,你就永远不知道你自己有多大能耐。功可强成,名可强立。只要勉力自我,千磨百折不懈,终有顺理成章之日。成就和名誉,都是可以达成的。求学探索之道,也是如此。

灵魂是主,身体是客。让心灵静心,让身体前行。勤恒行事,谦恕待人。求学之道,一生都要坚持,治学之法,必须博采众长。力争做到思想上有觉悟,行动上有动力的治学之人。真正做到心不散漫,一生坦荡。

——转载须经本人授权,转载请豆油本人。谢谢

    

上一篇:快乐就这么简单读后感10篇_读后感     

下一篇:《北鳶》经典读后感10篇_读后感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