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

真相推理师:幸存经典读后感10篇_读后感_名著读后感_格言网

2020-12-28 23:46:52

读后感

公众号

《真相推理师:幸存》是一本由呼延云著作,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2.00,页数:39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真相推理师:幸存》读后感(一):千朵万朵压枝低-呼殿作品中女性人物形象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陆文艺作品的风格经历了巨大的变化。而对女性人物的刻画,也从高大全的铁姑娘到为了爱情不顾一切的白莲花,抑或是毫无生机的花瓶形象。一句话,都不像真人。而呼延云把现实生活中的女性描写的入木三分,在推理小说中可谓冠绝一时,颇有红楼梦的风范。

1 刘思缈 碾冰为土玉为盆

论家庭,李昌钰都认为她是“名门闺秀”。良好的家庭出身,端庄的教养,自己的住房,酒柜有的是上好的红酒,闲着没事读了好几个硕士。再加上被催眠时表现出坚贞的意志和高超的业务素养。尤其是高冷的性情和宁为玉碎的风格。我斗胆推测刘思缈出生于军人家庭,且幼年跟随身为老革命的祖父母长大,受到了比较深刻的风骨气节方面的教育。都说凝是玛丽苏,回头看看刘思缈的人设,家庭,学历,能力,外貌,作者啊,你苏的哪里是凝,分明是刘思缈啊。蕾蓉风骨品格不亚于刘思缈甚至比她平易近人,可蕾蓉更加隐忍谨慎,没有刘思缈的张扬恣意。

她和唐小糖是我羡慕的两个妹纸。不是为了丰富的物质条件,抑或是众多男人的追捧。而是无忧无虑的童年,和长着一张没有受过委屈的脸。不用年纪轻轻就有死无退,苦大仇深的像九伐中原的姜伯约。烟波里成灰,也去的完美。

《真相推理师:幸存》读后感(二):本是尘土,归于尘土

我的好友呼延云,国内最好的推理小说家。之前读过他的《乌盆记》与《真相推理师之嬗变》,写的既有推理深度,又有时尚元素,除了好看,还有余味的悠悠。最近他的《真相推理师之幸存》出版面世,先睹为快,故事依旧令人难以捉摸,枝节横生,奇峰突起。开头便是六人的密室死亡,警察束手无策。然而《真相推理师之幸存》不再迷恋罪案的残忍与诡异,尽管其推理丝丝入扣,有条不紊。作者呼延云把重心放在了两条叙事的线索上,一条爱情线索,一条保健品公司愚弄大众的真相揭秘线索。爱情线索,穿插着刘思缈对林香茗的爱、陈少玲与张大山的爱,李家良与乌云其格的爱,正是这种爱,种下因,结成果。我清晰地记得小说里的一句话。“死亡,不过一块墓地。而爱,是那墓地开的最鲜艳的一朵花。”这句话让我心有所感,久久不能平静。墓地上的花,爱之切,生与死反而并不重要。至于另一条保健品公司愚弄大众的真相揭秘,虽然貌似惊人,涉及国民性的心理无意识探索,其实平常。世界上,比这种更严重的欺骗多如牛毛。这两条线索或许有些矛盾,纠结在一起,有一种诡异之美。推理此时此刻,已经并不重要,命中注定的只是人在面对巨型现实的无望挣扎。小说家不是改变世界的革命者,小说家的使命乃是虚构一个真实的故事,引人入胜,读有余味。幸存者就是一种希望,作者如是说。但我以为幸存在某种角度来说,幸存乃是黑暗的无边延伸,永无救赎的可能。本是尘土,归于尘土。人世间的事往往如此,到头来遍体鳞伤。

《真相推理师:幸存》读后感(三):好的推理,都是从现场勘查中开出的花

作为一名从业七年的刑警,阅读推理小说已经从校园时代的日常爱好,演变为锻炼分析能力、提高业务水平的途径之一。在推理小说中寻找共鸣感,成为我评价作品优劣的重要标准。总结将近十年的推理小说阅读体验,印象深刻的作品很多,可是能贴近自己本职工作真实状态的作品却屈指可数。 总结将近十年的推理小说阅读体验,印象深刻的作品很多,可是能贴近自己本职工作真实状态的作品却屈指可数。 现实中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的方式已经与过去有了很大不同,逐步融入物理学、化工学、法医学、心理学和微表情等不同领域的专业知识,于是国内许多推理小说也开始在这些现实中原本只起辅助作用的领域内开辟疆土。 然而,现实中一起刑事案件的侦查终结,一定是所有学科的知识杂糅之后能与现场勘查的结果完美对应;就像好的推理,一定是从勘查丝丝入扣的现场中旁枝漫延,最终的答案一一解答最初的现场。 呼延云的《真相推理师:幸存》可以说是国内目前唯一一本犯罪现场勘查的推理小说,入手之后我花了三天时间看完,看完之后发出三种感慨。 第一种感慨:精彩! 呼延云作为国内坚持写本格推理的作者,这部作品与其他作品一样,充满诡计、悬念和反转。密室杀死六人且死亡方式各不相同,属于老梗翻新;作为推理主角的刘思缈在所有人的千呼万唤下始终不露面,使人心生疑窦;嫌疑人的不断排除和重新涌现、结局的出人意料和跨越数十年的命运纠葛,既是意料之外,也是情理之中。 如果以上内容还是落入了俗套,那么还有推理小说中十分少见的“多重人格”。书里的“多重人格”并不是嫌疑人有多重人格,而是作为推理主角的刘思缈在经历了不同的心路历程后,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现场勘查和推理的“多重人格”,三个推理角度分别化身“刘”、“思”和“缈”,在不同推理角度之间的对话和争辩中,真相浮出水面。 第二种感慨:真实! 刑事案件的现场勘查不是知识,而是一门技术,因此只有不同类型现场的勘查法则和步骤,没有必然能够获得线索的勘查公式。 《真相推理师:幸存》中涉及到非常全面详细的现场勘查法则,比如单一刑事案件勘查的“two法则”,重大刑事案件的多层次(也叫多现场)勘查,以及在犯罪现场寻找痕迹物证的六种搜索方法:直线搜索法、网格搜索法、区域搜索法、辐射搜索法、螺旋搜索法和关联搜索法。 还借六人死亡的密室勘查展示了现场勘查的常规步骤:首先由摄像人员对现场进行整体的拍照和录像,接着痕检人员用粉末法等寻找指纹、足迹,然后是搜索物证,给每一个物证标号拍照,做好提取过程的记录,与此同时法医对区域内的血迹做血清测试,对尸体做初步尸检,对受害人的死亡时间、死亡原因、致死工具等作出初步判断。 以上内容在都不是一笔带过,而是以书中涉及到的具体案件为例、花了大量笔墨进行阐述,阅读过程中数次让我产生亲临案发现场、跟着主人公的视角趴在地板、墙面寻找蛛丝马迹的错觉。 第三种感慨:易懂! 只有写过密室推理,才能算得上真正意义上的推理小说家,然而为了摆脱旧有的密室框架,大多数人都想尽办法设计更为离奇的密室杀人案:用齿轮、绳索、杠杆等搭建出复杂的物理模型,氰化物、硫化物的使用还只是小儿科的化学手段,常人看在眼里却楞在心头的各种微小血管利用和器官细微病变,统计学上以概率结果作为必然结果的肢体语言分析。 呼延云则反其道行之,并没有把心思放在如何搭建看似不可能破解的密室上,这些非专业人员眼中似是而非、无法理解或者不知道是否真实、你说怎样就怎样的知识,在这本以密室杀人为主线的小说中都看不见,用书中的话来说,这只是一个“为了让侦破者以为是一个密室”的密室。 以大家都能看懂的常识写出的推理才是好推理,才是能在合上书本时直起身子内心惊呼一句“原来如此!”。 呼延云的这本书做到了,被踩碎的遥控器、搬动过的梯子、沾血的门把手……当答案水落石出时,就是人类符合逻辑的正常反应所致,就是某种行为发生后的必然结果所致。 《真相推理师:幸存》在已经面世的《真相推理师:嬗变》的基础上,更加紧密地以现场勘查为核心做文章,解决了推理作品中长期困扰写作者的问题:既让作品变得更加本格,又让推理变得更加通俗,更加贴近真实。希望这个系列能始终围绕这一点,让好的推理从现场勘查中开出一簇鲜花。

《真相推理师:幸存》读后感(四):在残酷的社会中,幸存

推理小说,一直很受广大读者的推崇。读者分布广,年龄跨度大,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人们心中的猎奇心理。

所以,评判推理小说的优劣,这往往是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是否满足了人们的猎奇欲。

“密室逃脱”,是推理小说中的一个常见格式,也最考验小说作者的功力。简单了让人一眼看透,大家会不再理你。牵强了完全不合理,大家不会再理你。更有甚者求助超能力,那已经就完全不是推理小说了。只有能布置出完美合理的局,那才能被大家所接受。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真相推理师:幸存》,是近期出版的一本上佳作品。书中描写的案件,即采用了这个基本的模式。

本书作者呼延云,是一名专职从事此类题材的推理小说家。在之前的《真相推理师:嬗变》、《皇帝的咒语》、《乌盆记》等作品中,已充分体现了功力。他的作品,往往紧扣现实。虽然小说的主体还是推理,但是往往有深厚的现实背景。由于现实社会中的丑恶和贪婪,使得罪恶往往就在人们的身边发生。作者在对案件抽丝解扣的同时,也对现实进行着无情的批判。这一点大家注意到了,也就不算白白读了这本书。

通常而言,我们见到的国外作家布置的密室,经常是从一个平和的环境中,静静的发生、被发现。之后侦探们开始大显身手。

本书作者不甘这个寂寞,在书籍开篇,既充分渲染了一个不安的气氛。广阔的大草原、凌冽的寒风、面无人色的年轻女子、漆黑一片的不夜楼。。。

有一个选书的标准,就是随便拿起一本书,看五页,如果你想继续往下看,那就是好书。如果你不想看了,说明这本书很一般。这无疑说明了开篇的重要。在这个冷、酷、怪、恐的夜里,想不发生什么事都似乎不可能了。这就很吸引人往下看。

顺便说一句,为了迎合这样的小说,读者朋友们也应在一个漆黑夜里、孤身一人、有着丝丝凉意时拿起这本书,这时,你会有更切身的感觉。

不想剧透,但深深体会作者的用意。在金钱和欲望面前,人们已经忘了什么叫做报应。我们这个社会,人们不去想来世,财富成了某些人眼中唯一的评判标准。在那些叫“妈”叫的比亲生孩子都亲的骗子心中,老人的价值,就是把棺材本掏空,换成不值一文的保健品。骗子固然可恨,但是作为子女的我们,可曾认真想想,为什么这种骗术会大行其道。

一个密室,又接一个密室。一个骗局,又接一个骗局。在真相的一步步揭开中,作者带我们进行了一次心理的探索之旅。在积极的希望中,相信大家都会感到这次探索的畅意。

《真相推理师:幸存》读后感(五):世界是间巨大的密室|读《真相推理师·幸存》

我刚到重庆租住的是一栋商住一体楼,每天上班出门的时候都能在楼下碰见一群老人在等电梯。

起先我很好奇,不知道他们一大清早跑到这栋楼做什么。时间久了,有几次我白天在家打开窗户就能听到有人在唱《我相信》、《梦想就在前方》等歌曲,声音激昂亢奋,还伴着喊口号的声音。

我以为这楼上有人搞传销,就偷偷顺着楼道听声音想找找是哪间房子。

后来在一间敞开门的房间里看到了一群老人,只见他们人手一袋鸡蛋,脸上洋溢着笑容,认真听着台上穿制服的年轻人唱歌发言,跟着他们喊口号。

正纳闷他们这是在干什么?就见一位稍微年长一点的领导模样的女人拿起话筒对下面的老人说:“各位叔叔阿姨,为了大家的健康,我们公司推出的这款口服液一定是最有效的,刚才大家也听到了我们刘教授的讲话,就算汽车也要保养,那我们人尤其是各位叔叔阿姨更应该好好保养,我们一起长命百岁健健康康好不好?”

“好!”下面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我们的口服液原价是一千八百八,今天给各位打折优惠,八百八十八,大家手上的鸡蛋也是送给你们的,多购多得,请大家来我这里排队购买。”

看到这里,我目瞪口呆,这口才一定跟我一个专业的。不一会儿,那些老人人手一盒两盒甚至三盒四盒的走出了那间房,边走边愉快的讨论着这个口服液的疗效。另一只手拎着鸡蛋,考虑着回家做什么养生餐。

那些穿制服的人搀扶着他们,亲切的犹如亲孙子亲孙女,不时说着您慢点,小心台阶,细致的讲解老人们对于口服液不懂的地方。

这不是传销,也胜似洗脑,一个愿卖一个愿买,你不能说他们的保健品有问题因为人家有证合理买卖,也没有证据说明他们的产品有问题;你也不能阻止那些老人买保健品的热情,因为对长生不老这个问题没人不愿意,除非他尝试过长生。

这一刻看到这一切的自己无助无奈甚至气愤这大概就和最近看的《真相推理师·幸存》这本书里雷抗美医生的心情是一样,揭露了又冒出新的来,气的他在医院拍桌子,但是根本打压不过来。看到那些老人把人民币都送给了无用的保健品公司真的不知该怎么劝他们。

整本书看完,我其实更喜欢它以前的名字《不可能幸存》,这更加合乎密室的本质,也更加印证了那句话,“翻来覆去,取代者和被取代者是一样的。怎么打击一个谎言?撒一个更大的慌!一种愚昧到头了,就由另一种更愚昧的东西取代它。”在这样一个如密室的世界里,人该往哪里逃?谁又能幸存?

欺骗、维护、打压、愚民、勾结......他们编织了一张密不透风的网将早已麻木的人圈裹在里面,任人自相残杀、自生自灭。

还记得很早以前看过周德东的一本小说,里面用很长的篇幅讲述了事件之间的一系列联系,由甲引发了乙,乙又引发了丙......这本书就是由健一公司保健品引发的一场发人深省的命案。

这个命案还要从1977年讲起,当时插队的知情李家良爱上了草原的姑娘乌云其格。狂风肆虐的草原乌云其格用自己的体温救回了李家良,红似烈火的朝阳下她对他说:“我等你。”

正是这句“我等你”一等就是几十年直至病死也没相见。尘肺病夺走了乌云其格的健康,健一公司的所谓能根治尘肺病的健一排毒仪耽误了她的治疗。死前有时会难受的无法呼吸,但是当她看到电视里出现李家良的身影时还能笑的如少女般娇羞,一生痴情的女子死后才等来她的爱人。

乌云其格的继女陈少玲将一切告诉了李家良,为了给乌云其格报仇,李家良在湖畔楼KTV包厢里设计了一个完美的密室,并将此事告知了郝文章让他报道,目的是整垮健一公司,同时让陈少玲最后帮她扔掉作案工具。

因为陈少玲的失误,牵连进来了张大山,于是便有了第二个密室。这里我就不多做透露,还望各位读者到书里好好研究,此案好生有趣。

看这本书是就像在看电影,作者将故事的节奏把握的非常好,张弛有度,不拖沓,运用了闪回的手法介绍了每一个人物。

开头就深深吸引我,一条黝黑的高速公路,一名穿着带血的白色睡衣的女子,一栋毫无生气的湖畔楼,六具横倒竖卧的尸体,作者将恐怖气氛烘托到了极点。接着一个一个人物出场,警察、记者、受害人家属、健一公司员工、法医、医生、犯罪心里学家,最后还有作者自己推理师呼延云出场。一步一步还原现场的同时,就是一步一步深入罪恶的时刻。这里不得不提另一个痴情的女人—刘思缈。

痴恋警察届的变态杀手,帅气高大的林香茗,因为不相信他的犯罪事实变得精神恍惚,被上司勒令出国游玩,在日本因看到殉情的鸟,自己也选择了自杀幸好得到蒙冲的救助。

看完她自杀那天晚上,我做了一个恶梦,梦里一个穿着粉色波点睡衣的女人在我面前跳楼了,“砰”的一声巨响。心脏快要跳出胸腔。惊醒过来的自己,心跳还无法平复,然而窗外春光一片大好。回忆梦里跳楼的女子,不禁让人想到那只殉情的鸟,还有殉情的刘思缈,自杀那一刻究竟付出了多大的勇气。

再回到书里,回国后受蒙冲邀请刘思缈和那六个被杀的人一起去了湖畔楼,险遭强暴,最后她成了此案唯一的幸存者也是唯一的嫌疑犯。因为受创后遗症无法想起被害那天的情形,被送到精神治疗中心,接受沙俪和爱新觉罗·凝的治疗,谁知还被凝陷害催眠。就在我以为她这次完了的最后关头,刘思缈来了一招金蝉脱壳完美反催眠了凝,乔装打扮回到了犯罪现场。凝手上拿着拔了针头的注射器那一段看的我好想和郭小芬一起大笑!刘思缈不愧是国内顶级首屈一指的刑事鉴识专家,连回击对手的方式都这么别致。

但是说到这里,爱新觉罗·凝这个人物设计的不够饱满,她要害刘思缈的原因我觉得并不充分,在此只是个人观点。

本书我最喜欢的一段就是“犯罪现场”这一章,这里作者将刘思缈一分为三:

“刘”—中国首席刑事鉴识专家;

“思”—质疑者;

“缈”—受害者也是犯罪嫌疑人。

这一章作者构思很巧妙,在刘、思、缈“三人”走进湖畔楼那一刻,

她就真正上演了一出“芭蕾舞”,不愧她的“犯罪现场的芭蕾舞者”身份。

“刘”代表了她的坚定;“思”代表了她的质疑态度;“缈”代表了那个真实的脆弱的需要呵护的自己。这样的刘思缈边寻找痛苦的回忆,边寻找证据,孤身一身走进那栋死了六人恐怖的湖畔楼。

看到这里我不禁想为她鼓掌,人的勇气很多时候是个未知数。

案件真相大白那天,刘思缈抱着号啕大哭冲进派出所想认罪的陈少玲,让她别冲动,不要辜负了张大山的付出,那一刻我觉得她就像抱住了整个爱情。

书里还有两个人让我感触很深,那就是因为抢救失败去世的郝文章和被健一公司打晕的雷抗美。

书里郭小芬收到“老郝走了”这四个字后,她坐在街心公园的长椅上呆看着小广场上锻炼的几个老人,他们啪啪啪的拍打着全身,撞着一颗快要死掉的书,跳着《爱情买卖》的广场舞。他们是否知道有一个傻瓜为了他们能活的明白点,自己却悲惨的死了,就算知道他们也未必在意,这是为什么?

作者在问为什么?因为麻木,他们追求的是自己而非他人!有句话说得好越在意什么越被什么捆绑,他们已经被自己在意的东西死死的绑住了,别奢求他们还思考别的。

雷抗美老医生是倒在郭小芬怀里的,此时他正在给她讲国民科学素质低下,总迷信什么“中央领导保健医生”提供的“养生食谱”;核酸口服液;各种神功......这就给虚假保健品公司提供了平台,正说着话,被人一棍子打到。难得有这么一位敢站出来质疑的医生还遭此下场,这世界有时真的很可怕!

如果正义得不到伸张,欺骗的手段层出不穷,暴力不断升级,不敢想象接下来的生活会是什么样。

这世界是间巨大的密室,但科恩有一句话说的好“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进来的地方。”那一道一道让光进来的裂痕是为人民发声坚决揭露假保健品的医生雷抗美;是宁愿被打死也要声张正义的新闻工作者郝文章;是为母亲讨回公道不惜犯罪的黄克强;是为爱情牺牲自己的张大山;是为亲情以身试法的陈少玲;是制造密室杀人的李家良;是打击罪恶的所有人民警察;他们的血是热的,泪是热的,心是热的。

书评最后我还是有一个小疑问,在150页第九行,究竟是科萨科夫综合症还是柯萨科夫综合征?

—————————————————————

这是一个坑书评群,活动多多,感动多多,群员活泼可爱,群主欢脱与冷艳同在,时不时就有赠书福利,时不时就有红包到手,你还在等什么,赶紧加入吧!群号:205741541

《真相推理师:幸存》读后感(六):令人窒息的真相

在此之前的3个月时间,我用了近一周时间看完了《真相推理师:嬗变》,不得不说,呼延云的作品除了把犯罪现场写的惊悚、恐怖外,描写人物也写得非常逼真,贴近所写人物的内心,使得我们能够身临其境的去感受。呼延云大师的另一部作品《镜殇》,目前我还没去看,现在这本《真相推理师:幸存》其实就是《不可能幸存》的新版本,刚拿到书的时候,并没有注意到封面,突然某一天的夜晚,看到了封面,惊恐万分,一只鸟的眼睛,这只鸟就如同《生化危机》里面的乌鸦一样,恐怖,一种碰上了就是死亡的气息慢慢袭来。当然了,也正是由于恐怖,美妙,才引得广大读者去品读,细看,这是一个讲述发生在暴风雪山庄中的为爱救赎与自我救赎的故事。

作品的开篇就是那么令人恐怖的画面,一个浑身是血、看过去就像是鬼魂一样的,浑身冷得僵硬的白衣女子,突然出现在路过的张大山和陈少玲两个人的车前,被他们所救,不远处有一个常年灯火辉煌的旅馆,然而今夜却黑灯瞎火的,看似平静的夜究竟隐藏着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呢?在警长胡萝卜的带领下,他们发现了旅馆的KTV包厢里,反锁着的六具死透了的尸体,这个故事便是以这样的一起离奇诡谲的密室凶案为始的。

神秘可怕的白衣女子就是这宗案件的嫌疑人,也是唯一幸存者,然而他却失忆了,案件的离奇程度让警察们一筹莫展,大家讲破案的曙光寄托在了顶级刑事鉴识专家刘思缈的身上,然而,就是这样一位顶级专家,其实她才是真正需要帮助的人,自从《嬗变》中林香茗出事之后,刘思缈就变得失望,迷惘,不知前进的方向, 她甚至自杀过,颓废的她最终卷入了一宗凶杀案件中,如何才能自救,如何才能摆脱情爱的纠缠,如何走出内心的迷茫,一切似乎都是这么的难以解决。爱情是世上最难懂的谜题,没有答案,爱情让人快乐,也让人忧愁,忧愁也好,好过于将自己困在内心不愿走出。

这场残忍谋杀的背后究竟是谁做的呢?其实不过是几段闻者伤心的爱情故事,沉重的爱恋与刻骨的眷顾交织缠绕,在这个名为世界的密室中疯狂滋长,最后将人变成魔鬼,谁也逃不掉。究竟是谁爱了谁,又是谁在爱恨当中迷失了自己,情情爱爱的,这个世界谜题难以完全解决,但是我们也见证了世间多少的有情人终成眷属,有什么仇恨需要走向爱情的极端呢?都是内心的魔鬼在作祟,将人变成真正的魔鬼,让这些不够坚定的人怎么都逃脱不掉。

《真相推理师:幸存》读后感(七):我们何尝不是幸存者

01

推理小说是以推理的方式层层解开谜题,一环扣一环,因此一部好的推理小说,往往会吸引读者沉迷其中,恨不得不吃饭不喝水不睡觉不上厕所也要把它看完,假使不能让读者做到这一点,那么这本推理小说在一定程度上就不能称之为成功。

我曾经有一段时间对推理小说情有独钟,以前只是零星地看过一些,突然兴趣变得浓厚,我几乎以一天一本的速度读完了东野圭吾的《白夜行》、《嫌疑犯X的现身》、《放学后》、《恶意》等等,当然《解忧杂货店》不能算是推理小说。

阅读推理小说的一个好处是你完全不需要强迫自己去看,没必要想着每天要看多少页才算完成任务,你会完全被情节吸引,迫不及待想要看完,但又不能直接翻到后面寻找答案,这样你就失去了一层一层剥开真相的快感,这就是推理小说的魅力。

东野圭吾引燃了我对推理小说的兴趣,然后我开始寻找国内的推理小说。我很快看完了雷米的《心理罪》系列,周浩辉的《死亡通知单》系列,秦明的《法医秦明》系列,蜘蛛的《十宗罪》系列等。

我以为差不多把国内的一些比较知名的刑侦推理小说看得七七八八了,但人类犯的很多错误,就是喜欢把“我以为”当做事实,因为实际情况总会有所偏差。

其实说起国内的推理小说,呼延云也是要说的一个人。他的身份就是著名的推理小说作家,而且能说出“中国会写推理小说的只有两个人,其中一个是我”这种话的人,终归是有几把刷子的。呼延云的作品不多,相比于数量,他更在乎质量。

02

我差不多花了两天的时间看完了这本三百多页的《真相推理师·幸存》,这是我看的呼延云的第一本小说,我看完的感受是,我还想看他写的其他小说。

密室杀人是不可能犯罪的一种,也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一种,从名称上来说,密室会给人一种神秘感,但是讲道理,密室之所以称之为密室,或是通过一些特殊的设计,或是利用人的心理等等,让犯罪现场看起来像密室,事实上,不可能存在真正的密室,至少是非人力能做成功的。

读者喜欢密室杀人的类型,所以作家也会投其所好,但这就造成了一个问题,能够形成密室大体上也就那么几类,想创新确实比较难,很可能作者苦心营造出的一个密室,而喜欢推理类小说的读者一看,就知道是怎么形成的了,这无疑就降低了小说的可读性。

《真相推理师·幸存》中营造出来的密室也基本如此。但又有一点不同,这部小说在同一个案件中有两个密室,第一个密室最后被破坏,在后来者的帮助下形成了第二个密室。

李家良本想通过“特殊技巧”——次声杀人来营造一个反锁的密室,但最后被蒙健一的保镖蒙如虎给破坏了,李家良的密室没有形成。但作为密室杀人的题材,肯定不能让密室失败,所以后面陈少玲在原有密室的基础上,设计了第二个密室,双重密室的设计,应该在推理小说中并不多见。

实际上,最终形成的密室也是比较常见的手段,行凶者潜伏在密室中,等到有人进入现场之后,趁着慌乱再悄悄出现。虽然手段比较常规,但是双重密室的设计,增加了情节的曲折性。并且这部小说也存在很多冲突,从读者的角度而言,好的小说就是好的情节冲突。当案件需要刘思缈出手才能有所突破时,却发现刘思缈成为了本案的嫌疑人,无法参与到案子中去。小说中每个人的出场都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03

看《真相推理师·幸存》的时候,我想到了之前看的一本推理小说——东野圭吾的《嫌疑犯X的献身》,当然,这两本小说在情节上似乎没有太大的相关性,一个是密室杀人,一个是河滩抛尸,但是制造两起案件的凶手的动机却很相似。

在《嫌疑犯X的献身》中,石神的邻居靖子失手杀死了前夫,石神提出由他进行善后,以数学家缜密的逻辑思考设计了一个匪夷所思的局,为靖子提供了完美的不在场证明,并且把所有证据都指向自己是凶手作为这个局的最后一环。因为石神对靖子的感激和爱,所以他用自己的生命设计了一个天衣无缝的局。

在《真相推理师·幸存》中,李家良原本也设计了一个完美的密室,而这个密室成功的前提,也是要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否则密室不可能成功。而让他这样做的原因还是对初恋情人的爱,要让健一公司付出应有的代价,自己的生命又算得了什么呢。

这两个设计完美的局,出发点都是因为爱,因为爱的深沉,所以才能造就不可能犯罪。

其实,世界上哪有什么不可能犯罪,就像根本就没有所谓的密室一样,密室永远只存在人的想象当中。

04

最近在看一档综艺节目——《脱口秀大会》,宣传语是这样的:幽默不论资历,好笑要有意义,我深表赞同。并不是说单纯的搞笑没有存在的价值,至少它会给人带来快乐,但是如果你的搞笑当中能够加入一些发人深省的东西,让人在哈哈大笑的同时,内心能够获得一些触动,或者能够领悟一些道理,显然更有意义。

曾经看到有人问,周星驰的喜剧和其他的喜剧有什么区别?有人回答说,别的喜剧是笑着笑着就忘了,星爷的喜剧是笑着笑着就哭了。很多笑话我们在听第二遍的时候,就再也笑不出来了,因为它只是一个笑话而已,它的价值就是让人在第一次看到的时候开怀大笑。

再回到本书,作者在书的最后,交代了写这本小说的动机。因为作者在从事新闻采编工作时,看到了太多的虚假保健品宣传信息,看到了太多的人因此家破人亡,所以他想要做点什么,而全书也是围绕保健品展开,驱动李家良设计这个密室的原因,也是因为初恋情人用了健一集团的保健品而受害。

从这个出发点说,这本小说已经成功了。很多时候我们面对这个世界的黑暗,我们想要做点什么,却发现力不从心,那我们就从自己最擅长的地方做起,所以作者写了这样一本推理小说。

这本小说的意义不仅仅只是一本优秀的推理小说,而且还让我们去思考,怎样加强科普科教工作,怎样加强老百姓的科学文化素养,怎样让虚假的保健品不再残害世人。

05

作者说“悲观比乐观更有意义,绝望比希望更有价值”,在我看来,这样生活未免太累,我虽不至于那么悲观,但我一直相信,凡事应当抱最好的希望,做最坏的打算,这样你才能应对任何可能发生结果。

我们相信世界的美好,但我们也必须承认黑暗的存在,我们活着,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都是幸存者。

幸存便是希望。

《真相推理师:幸存》读后感(八):从一部推理小说看另一个角度的社会

本篇文章有剧透嫌疑,阅读前请谨慎再谨慎。

从一部推理小说能看到某一个角度的社会,我很惊喜。

李家良苦笑着说道:“我读了那么多史书,早看透了,几千年的封建皇朝,取代者和被取代者其实是一样的。”

这是我最近看的一本推理悬疑小说《真相推理师:幸存》中的原话。

除了这一句,我还想摘另外一句给你们看看。

“如果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在咱们国家,什么能战胜迷信?更高一级的迷信。比如说,谁能取代街头算卦?是电脑算命。谁能取代十二属相婚配表?是星座般配指数。谁能取代清宫秘方?是‘中央领导保健医生’提供的‘养生食谱’……”

书中的大环境背景建立在一个注重养生、追求健康、不惜花高价购买养生保健品的一群老年人身上,每个阶段都详细的描写了保健品公司和老年人的心态,让我突然想起了我的一位过世的亲人。

他还在世的时候,十分喜欢看那些老年保健品的广告,并且十分相信里面的各种疗效,如果有名人代言,那么这个药在他眼里和仙丹其实也差不了多少。

虽然家人不迷信,还是依旧带着他去医院看病治病,可是他还是时常心心念念着想要一盒仙丹药。

我曾经被家长嘱托去药店给他买一盒回来,说就算不能治身体的病,让心里舒坦舒坦也是好的,我也就答应了。

去了药店,一问价格,仅一盒药就要5000元,还要三盒一个疗程,病情轻重不等,具体吃几个疗程也不知道。

我看着药店推销员的笑脸,拿起盒子来,又仔细看了看。

盒子右上角印着明显的蓝色标识“国食健字”“保健品”。

我有个学医的朋友和我说,凡是印着“国食健字”的产品,都是通过国家认证的保健品,吃了可以保养身体,但是绝对不会是治疗疾病的药品,凡是通过国家认证的药品,都是带着“国药准字”标识的,购买的时候看清楚了就行。

我看了看那个蓝色标识,又看了看价格,最终还是没有买那个药。

虽然事后我和家里的那位老人反复的讲道理,摆事实,可是他还是心里不太舒服。

最终,他的病还是在医院看好了,又过了几年,老年病复发才离世。

我以前对这类事情虽然知道,但是很少能分析其中的关键,但我没想到的是,居然是一部推理悬疑小说,让我对这件事,甚至整个民族的另一面有了新的认识。

保健品是坏的么?

不是,那么什么是坏的呢?

贪婪的人心。

这虽然只是整部小说的一个背景环境,但是却让看到了作者的另一个世界,他写推理写悬疑,但是并不仅仅是一个凶器,一个凶手,一个受害人,他还有方方面面的环境因素,还有贴近生活的每一个细节,包括日常中随处可见的事情。

有人说,看一个作者的文章,就能看到他的岛、他的国,我觉得《真相推理师》作者心中岛和国是充满了思考和悲悯的。他写的故事,受害人有受害人的悲哀,施害者有施害者的悲哀,可每一个活在书中的正面人物,又都是那么的心怀拯救,心怀怜悯。

悲悯无知么?

不。

我觉得是用悲悯来拯救。

世界上充斥着的贪婪的人心,不止是让既得利益者可以获得的财富,还是让无知的人失去了分辨事物真伪的判断力。

人的欲望无休无止,对和错的界限有时候也不是很清晰,但是当欲望升起的时候,当对错不清晰的时候,可不可以多求证一下,多等一等,克制住自己的欲望,抵抗住诱惑,也许你听到的答案就不一样了。

也许你心心念念想要据为己有的东西,其实只是幻影罢了。

《真相推理师:幸存》读后感(九):当你走到深处,只有绝望|《真相推理师:幸存》

文/信筆浮生

爱的消逝,带来的到底是余烬终息,还是绝望探底?我不知道。直到看了这个故事。人真正面临绝望的时候,大概有两个选择吧,或者开始永恒的逃亡,或者筹划真正的解脱。你是愿意苟活,还是愿意浴火之后就此摆脱呢?

人性的扭曲,绝不止一个理由。

所谓的利欲熏心,无害却也无用的黑心商人,各式各样的行业潜规则,那些经久不衰的无法消亡的用谎言覆盖谎言,用新壶装了旧酒,扑了粉面,就重新打包出售;如此常见,甚至有些乏味。可是,你可曾想过,有些魔障,生自最美好的感情,那些爱而不得,那些弄巧成拙,也曾在黏稠到极致的时候,催生了黑色的花朵。诞生于沼泽的黑暗之花,开不出明亮的色彩,它的花粉飘到你灵魂深处,你从此不再属于你。你属于救赎本身,你需要给自己一个了结。给自己,一个解脱。甚至那些莫名其妙的自以为是,那些子虚乌有的骄傲和嫉妒,都能让人滑入深渊。

李家良是很聪明的一个善良人,他在草原上的时候就看到了结局,可是年轻总是容易看到希望,就好像一扇不那么规整的门,总是容易漏光。可是他在布局的时候,就已经想好了所有的细节和后果,甚至顾及到了他个人力量的微薄,也许仇恨没有那么深,也许不全是为了当年的那个她,可是每一个改革必然经历流血和剧痛,哪怕最终失败。总有人会看到那些一闪而过的光。

在风暴的中心,谁都不能幸免。

无辜的涉案者,才是真正身处危机的。步步惊心,哪怕你只是原地不动,都会有暗箭袭来。且不说追求真相的郝文章、郭小芬,甚至无辜中枪的心理医生沙俪,你不缺解开迷雾,那么你只能被其所伤。简单的道理,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那些你看到的也许不是真相,那些你感受的也许都是蜜剑,真相被层层包裹,请保持你的质疑和好奇心,那些越是太过美好的东西,往往终是幻影一场而已。无论何时,唯有科学可信。如此说来,营销岂不也是一场群体催眠。

如何看待不可能

密室杀人案,这个开头带足了嗨点,点燃了导线,可是导火索却有些长。初读前半段,很长时间以为凝是最终的大boss,可谁知只是出于浅薄的占有欲和嫉妒心,结果还自取其辱。情节还算紧凑,但是推理隐藏略显虚浮。细心的读者,依然能寻得不少的蛛丝马迹对结局和真相进行合理的推理和思考。

许多的情节,想来也是为了最终剖析人性的主题所设置,黑夜漫长,但始终藏着一点点希望的光。少玲的等待,为了真话招致袭击的雷教授,以及背后推手李家良,他们大概,都想争着不甘的反抗,和微弱的温暖。

最后,希望你的生活时常有光。

附赠一条价值一百万的广告: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这里有个坑,坑2QQ群:146128386,欢迎你来跳。

《真相推理师:幸存》读后感(十):一本自带音效与惊心画面的脑洞书

前两天和小伙伴们讨论伴给自己童年带有阴影的悬疑动画或电视。闺蜜说让她“内伤”严重的便是《山村老尸》,她说这应该是让她至今都不敢再去看的恐怖片。大家切了一声说悬疑推理动画,不是恐怖片。其实,提到推理动画,应该就是《名侦探柯南》、《黑猫警长》这类耳熟能详的推理动画了。我们几个小伙伴讨论时,另外一个朋友说《黑猫警长》也给他的童年带来了阴影,大家不可思议,觉得这口味还行啊,不知道为何会留下阴影。朋友说他是被动画里的坏人角色“老鼠”吓得留有阴影。

说起来,有时候真的蛮怀念学生时代在宿舍熄灯后打着手电筒看小说的时光,更会大家聚在宿舍里讨论恐怖故事,以及玩“碟仙”,胆小的都连续几天不敢一个人走楼梯。现在国内的恐怖电影都很一般,所幸悬疑推理小说仍然发展蓬勃,比如呼延云写的这本书《真相推理师:幸存》。在看这本书之前,我有看过作者出的其他书,如《乌盆记》,只是比起这本书讨论“鬼剧”,《真相推理师:幸存》更接地气,或者说是贴近咱们的实际生活,因为这本书讨论的是赤裸裸的人性。

玩过密室逃脱的朋友应该都会有这样的感触,几个人一起打开脑洞进行推理,一个关卡一个关卡的进行攻破,从细微之处发现线索,悬疑而又想探寻真相,这便是我认为真人密室逃脱的趣味所在。

对于呼延云写的这本《真相推理师:幸存》而言,也是这样的。印象很深刻的是这本书里的一句话,呼延云这样写:“现场是有生命的,现场是会说话的,每个现场都像是布满划痕的光碟,只要你肯用心擦拭,用力去读取,或多或少,它总会将那些被隐藏的东西,慢慢地还原,告诉你当时发生了什么,告诉你发生的顺序,告诉你全部真相”,所以,这本书最巧妙也最精彩的地方,就在本书的最后部分,作者把刘思缈这个人物,分成“刘、思、缈”三个人物去分析那间幽暗神秘的KTV蒙氏集团神秘死亡的前因后果。

这本书探讨的是人性,借由保健品这个事件去反映一个社会现象。在书中,作者对心理描写很到位,尤其是动作描写与神情的刻画入木三分,读书的过程就像是在看电视剧一样,很有画面感,自然而然脑海里会勾起让人心跳加速的紧张画面,尤其是不要在空调房里看这本书,真的会让后背发凉,我在看的过程中频繁朝房间后面看,可是房间就我一个人,大概是小说太吸引我了,引人入胜,让人身临其境感受作者制造的悬疑。

其实,除了思路缜密的推理部分,书中还介绍了诸如催眠、犯罪心理学等相关知识,让我看了后对这些方面有所了解。不过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作者通过书中人物传递这些知识,告诉我们这个世间的善恶好坏。比如张大山,为了爱,宁愿扛下一切;比如少玲,家人被虚假宣传的保健品所害,为了复仇,踏上了不归路;比如郭小芬、楚天瑛、刘思缈等破案人员,为了还原事情真相,为了给群众交代,一直都在为案件努力。

他们为什么要努力?为了避免更多的老年人受到虚假宣传片的迫害,为了避免更多家庭妻离子散,所以,这本书反映的其实也是人性劣根性,那便是当然站在某一个高度时,不要忘记初心,不要为了目的不择手段,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所以,便有了这本构思新颖独特的书,由推理的手法,去写社会现象,去揭露社会丑恶的一面,让大家相信人世间依然有温暖的爱与相信科学相信正义相信水落石出的人。

在读这本书的前面一部分时,虽然读得头皮发麻,因为作者的描写与悬念的掌控以及剧情的处理都很好,但是,后部分慢慢透露给读者的信息,是要我们相信希望与温暖,相信正义终将打败邪恶。所以,与其说呼延云写的这本《真相推理师:幸存》是一本悬疑推理小说,不妨说是一本脑洞书,对,让每个读者打开脑洞去破案,在书里,每个读者都是正义的破案人员,每个读者都可以进行大胆设想小说的结局,怕什么呢,毕竟在本书的最后部分,作者呼延云也把自己的名字写进去进行破案。

看这本书过程中,朋友还笑话我喜欢看这些“神神叨叨”的推理小说,没意义。WHY?没意义?NO!阅读的本身就有极大的意义,这种意义是丰富了我的知识面,读推理小说的意义则在于可以把自己想象成书中的破案者,随着作者的步骤把那些案情抽丝剥茧进行分析,一边读一边以自己的方式猜结果,在这过程中,能够迸发出万万没想到的脑洞。

最后,我想说这虽然是一本推理小说,但能够以小见大折射出社会道理,这让我看见了推理小说的新的文学意义,迈向了新的里程碑。

    

上一篇:《搞定I:无压工作的艺术(最新版     

下一篇:《东大爸爸写给我的日本史》的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