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

Lens·视觉003:不需要安全感就是自由的读后感10篇_读后感_名著读后感_格言网

2020-12-28 23:46:52

读后感

《Lens·视觉003:不需要安全感就是自由》是一本由Lens著作,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2.00元,页数:17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Lens·视觉003:不需要安全感就是自由》读后感(一):谢谢Lens让我有勇气成为“不合群”的那个人

今年特意挑了帝都抗战假的日子出去玩,不想凑这场爱国运动的热闹,总觉得以某种狂欢的方式度过这样的日子并不合适。

拿到这期Lens,发现编辑们果然也剑走偏锋啊,这是我在今年看到的第一本以日本战后为主题的书籍/杂志。内容和图片不说了,一贯厚重精彩(就是三岛鼻子上的黑头让人看了想买黑头贴有没有!),难得的是并没有“你们在说中国抗战我偏要说一说日本战败”的嚣张气焰,而是很朴实地讲述了一个社会——其实更是一个个个体从废墟中凭借希望重新建立生活的故事。我觉得其中那句话很好:这些能够告诉我们有关我们自身与我们这个世界的许多普遍信息。

另外!被新加坡摄影师那篇关于父母的文章弄得眼泪哗哗的!猛看觉得很无厘头,细读才知道这对父母不过是和我们的父母一样平凡的人,可是在儿子的镜头下他们好像神,好像有着自己独特内心世界的圣人。喜欢里面那句话:生命很短暂,无论好坏,一代传给下一代,现在到了我,我回头看却只能看到自己的父母。

下一期啥时候出啊……

《Lens·视觉003:不需要安全感就是自由》读后感(二):左手lens,右手未来

十几年之后,我们身处的这个世界会是什么模样?我们自身又将遭遇怎样的变化?面对如此宏大的问题,lens——致力于发现创造与美、探求生活价值、传递人性温暖的传播平台,透过影像与数据给出了自己的答案。这本来是国家发展白皮书、远景规划之类才会做的事情,lens以商业与艺术结合的方式进行了自己的阐释。每每想到这里,心中都会涌上莫名的感动。

正如《2030年:变化、希望与机遇》一文中所写的那样:“2030年将是人类历史上的重要节点”——2030年,也就是15年后的今天,85后将迎来45岁、90后则是40岁——都是不惑之年。

西方有一句谚语:人生从四十岁开始。40岁之前都是沉淀、积累期。40岁之后,生命的能量犹如喷薄待发的旭日,势不可挡。对此无需赘言,只要看看BAT三大巨头的履历就能明白。当然,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际遇,从这点上来说,所谓的“成功可以复制”是一个伪命题。但是,这并不妨碍逐渐成长为社会中流砥柱的年轻一代准备好应该准备的一切,因为未来是属于年轻人的。

真正理解未来掌握在自己手中的新生代,应该如何准备,或者说做好哪方面的准备呢?这需要根据未来变化的5大趋势进行着手——“中产阶级的爆炸性增长、获得高等学历的人口快速增加、全球资源使用的巨大变化、不断加强的空间及网络连通性、不断加剧的市场及社会变动”,其中“发展中国家将是变化发生的核心场所”,而“教育仍将是中产阶级借以改变命运的最有效途径”。

读至此,该如何描述自己的心情呢?已经不再是简单的“感动”二字可以概括的了。

面对不可知的未来,人人都会有一种无所适从的不安与紧张。Lens懂得现代人的这种焦虑,及时给出了缓解、消除的应对方法——告诉你未来的模样,教给你迎接未来的方法。

“即使是一道最微弱的光,我们也要将它洒向需要温暖的生活……”lens正在践行自己的誓言。

蓦然之间,“不需要安全感就是自由”这句话的真正含义跳了出来。这句话的关键不是自由,而是安全感。某种意义上来说,人们穷尽一生所追逐的不过就是“安全”二字,就连“自由”也在“安全”的范畴之内。

安全感何来呢?当你具备应对一切事情能力的时候。正如汤姆?汉特大声宣称的那样:“失去工作了,没问题;妻子要离婚,可以;一切都完蛋了,也行。我能顶住生活中的一切考验”。

扛得住,世界就是你的。不成想,这句热血满满的话居然讲述的是关于安全感的真理。

2015年12月的午后,在白生生的冬日阳光的陪伴之下,阅读最新的lens视觉杂志。一张张图片、一段段话语之间,洒落着饱满的希望种子。目之所及,心为之所动,雀跃之意开始摩拳擦掌。

《Lens·视觉003:不需要安全感就是自由》读后感(三):补记

写这个日本稿子时发现一个问题:在展示战争的损害、战争的残酷方面,中国完败,尽管它是更大更主要的受害者。

这是找各种资料时留下的强烈印象。战后日本人对于战争残酷、战争创伤的记录,非常细致,日记、档案、文件、回忆录,口述史、各种第一手的物证以及各种史书和研究著作,汗牛充栋;除此之外,因为日本纪实摄影起步早,战前日本摄影已经趋于成熟,这批摄影师在战后拍摄了大量关于战争创伤的纪实作品,很多照片都很打动人;加上,日本研究在战争期间和战后都是美国的显学,涌现出的经典之作中都不乏理解和同情,比如《拥抱战败》《日本帝国衰亡》都深刻地记录和描述了战争的残酷,即使今天看来仍动人心魄。此外,日本还是核战争的唯一受害者,综合这些因素,在国际社会或者说在英文世界里,日本更多地是战争的受害者和反思者,加害者的一面被模糊化。

反观中国:因为建国后很快掀起了对“战争残酷论”的批判,人道主义、人权与自由等也被作为资产阶级思想被摒弃,所以谈论战争的创伤、反战在49年后就显得很不合时宜,于是留下的文字和影像记录多是战争国的轻浮的各种欢天喜地。与此同时,从49年之后的局部解放战争、朝鲜战争、备战备荒,到对台反美,第一次对越作战,中国长期处于备战状态,长期进行着战争动员宣传,这就造成,展示战争给人带来的伤害、战争的反思在新中国很少,第一手的人证物证很多都没有留下来,对于战争破坏的记录很不完整,以至于死亡的3000万人都只是冷冰冰的数字和模糊的面孔,无法还原成鲜活的生命。

抗战老兵时隔几十年才开始大规模回忆,但记忆模糊以及长期间被洗脑,回忆的内容缺乏足够的信息和动人的细节,而且不少已不可信。战争创伤的记录和展示,无论文字和图片,高质量的数量很少,所以也很少被译介到国外。如果没有张纯如和另一位胡姓华裔女作家的英文著作(忘记了她的名字),中国的战争受害者形象将更加单薄。

因此看到70年阅兵,会觉得不过是战胜国轻浮举止的延续,为什么省下来点钱来抢救那些马上消亡的战争记忆以及更多值得做的事上?战争创伤记录的缺失,也许会造成国人缺乏对战争的深刻反思,因为隔代之后,那些痛苦无法传递给后人,反战精神难以深入心灵,看看铁血论坛上激情豪迈的网友,难保没有穷兵黩武的那天。

《Lens·视觉003:不需要安全感就是自由》读后感(四):缺乏的安全感

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人人追求所谓的安全感。其实,安全感是什么?一份稳定的工作?一位知心的伴侣?一片平静的心境?太多数的我们都在繁杂的世界中迷失了自我,也就是所谓的丢失了安全感了。

读完这期视觉,令我感慨万分的是日本如何成为了美国的玩偶,与潘潘、慰安妇等词语的诞生也脱离不了关系。我们想象的日本是如何强大,井井有条……殊不知在历史的鸿沟里,日本悄然变成了人们,尤其是美国人眼里的一片游乐园。历史中的日本领导人为了保存自我,特设立一些“机构”来满足美国人的物欲、性欲等,以至于现在日本还残留那么多这类型的场所,如歌舞町一番街等。

历史无能篡改,但“自由”这个永恒不变的主题,又有多少人为之牺牲……

《Lens·视觉003:不需要安全感就是自由》读后感(五):纪实摄影的镜头是真实的

记得很久之前,好友摄影师阿森在他的微信里发了一张咖啡馆的照片,照片上的咖啡馆,文艺至极。为此,我特地询问他这家咖啡馆的具体位置,想要去一睹其风采。然而,当我真的看到了实物时,可以用“失望至极”来形容。现实中的这家咖啡馆,哪里有镜头里那么美好。于是,愤愤然地跑去他的那条微信下回了句“镜头都是骗人的”。

因为之前也学习过一点摄影,知道曝光、光线等对照片的重要性,也知道后期处理可以把照片的色彩状态调至最佳,但没有想到,阿森对这张咖啡馆照片的处理达到了“非真实”的程度。于是,我才愤愤然的留了那句言。

当然,这句话里的“镜头”,指的是艺术镜头或者商业镜头,它们通过摄影技术及后期处理来对照片进行理想化的处理,达到所需要的照片状态。

这一次看的这本《Lens?视觉003:不需要安全感就是自由》是另一种摄影——纪实摄影。阅读结束,脑海里只闪过一句话“纪实摄影的镜头是真实的,这本书,值得推荐”。

本书五个章节:《“战后时间”里的日本》、《每次看到春天开始,农耕开始……》、《“其实父母很相爱,可是肉眼看不到,需要拍出来”》、《不需要安全感就是自由》、《2030:变化、希望与机遇》。表达四个主题,分别是日本人如何走出战后时间;逃出城市的人和乡土再造的创想;父母不轻易表达的爱;英国摄影50年。

个人而言,前三个章节即前三个主题比较有感触,所以就在这里谈谈前三个吧。

《“战后时间”里的日本》记录的是二战结束后日本国内国民的普通生活,从战败而过的士兵,到剧场舞者,从流浪儿到“潘潘”……都是普通民众。但也正是这些普通民众,让镜头更加真实。印象最深的是天沼武能拍摄的那张《穿戴整齐去购物》,照片上那个穿着厚厚棉衣的小姑娘,看起来才三四岁。日本厚生省1948年2月的一份统计资料表明,战争孤儿和流浪儿合计是123510名。这,让我更加痛恨战争。

昨天是国家公祭日,在这样的日子里阅读完本书更加压抑。二战时期日本在中国犯下的罪行我们不能忘记,但日本国内那些因为战争而被伤害的普通民众同样值得同情。

《每次看到春天开始,农耕开始……》描述的是城里人逃离城市,到乡村生活的现象,主要集中描述的是日本越后妻有地区。这在我国国内也存在,在“领略”了城市的繁荣绚丽之后,选择返璞归真,找一处僻静之地生活。正如书中所言“城市外来者发现农村的美丽,满足自己的幻想和疗愈,农村人面对这种幻想,也重新确立自己的价值”。这也是北川富朗策划大地艺术节的初衷:重塑农村,重新开发农村。

令我印象深刻的是越后妻有地区的村落。当地政府希望实施村户大合并的政策,但居民们的现实生活已经深植“村落”。他们无法离开一直居住的村落。而反观我国,新村点、城镇化……不是把村民聚集在一起生活就是把村民“赶进”城市生活。村落文化也是我国古老的文化,难道真要等到村落渐渐消失,我们才会去像保护文物一样的保护?

《“其实父母很相爱,可是肉眼看不到,需要拍出来”》摄影师记录的是自己父母的普通生活,篇幅不长,而且大部分照片属于摆拍,但因为贴近生活,倒也真实。虽然,这是一对生活在新加坡的普通夫妇,但我觉得这与我辈的大部分父母一样,不会去言爱,而是用行动表达爱。

如果你喜欢这种类型的书籍,不妨翻阅看看,因为,它值得,它真实。

    

上一篇:《时间停止的校园(上、下)》读     

下一篇:《同理心文明》读后感精选10篇_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