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

《沿着无愁河到凤凰》读后感精选10篇_读后感_名著读后感_格言网

2020-12-28 23:46:52

读后感

公众号

《沿着无愁河到凤凰》是一本由芳菲著作,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38.00,页数:22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沿着无愁河到凤凰》读后感(一):山中难有芰荷卖,闲采野花供观音

山中难有芰荷卖,闲采野花供观音

——读芳菲《沿着无愁河到凤凰》

文:王瑢

阅读中国现代史,常常会遭遇行文晦涩,字面呆板无趣,心生退意,难免读不下去。历史木已成舟,我们的想象力在阅读中难以圆满,一部文学作品如若想要真正走近读者,还企图可以从内心引发共鸣,绝非一句话那么简单。文字必须通过某种格式转换,诠释以文学的形式展现,势必需要克服纯历史书籍的局限性与枯燥感。诗人穆旦曾经说过——“真情实感并非只是表面上看起来的抒情模仿”——作者芳菲所著《沿着无愁河到凤凰》,勾勒描画湘西风土人情的同时,引申至凤凰文化精神,读者被文字感动的同时,带来更多思索回味。如同作者本人,几年里多次阅读黄永玉的《无愁河》系列作品,时隔多日反复拿起,间断性继续,这样的读者则是在寻找一种“阅读突破”了。于我而言,是更加深入透彻的了解与走进,仰视或者俯瞰,文字本身具有的意义并不仅仅只是现实层面,那些从历史沉淀中积攒而来的厚重,也让不同读者的阅读,有了某种完全迥异的复杂情感。正如作者芳菲本人,因为阅读黄永玉的《无愁河的浪荡汉子》而心生感慨,这样的阅读历久弥坚,渐渐也形成她本人的风格,阅读烙印成为某种符号,或许基于某种个人习惯,貌似芳菲纯粹私人化的阅读经验,却无形之中感染到了我。扎实。不啰嗦不落俗。引发我莫名的热情,赶紧奔书店买一本黄永玉的《无愁河》看看。

本书前有陈渠珍开篇,然后逐层展开“奇人”黄永玉,最后参杂作者自己。由陈渠珍到沈从文再到黄永玉,这是本书讲述“凤凰其人其事”真正的轨迹。若是从未到过凤凰,更不曾走近湘西的读者,阅读本书,可谓找到一个非常好的旅行指南。像某位久违的老朋友,突然就立在你眼前,邂逅显得亲切而直观。这样的视角颇有意味,值得咀嚼。书中许多场景与你对峙,四目相对,两相无语,不知不觉中已经把自己从场景中渐渐剥离了出来,金蝉脱壳,让想象尽情蔓延,跟随人物细节,或是四季环境,阅读无形中被作者引领,这个时候我再重新返回到开头去读陈渠珍,便不会再有对历史回忆莫名的排斥抗拒,时间逝去,在阅读中冷静观望。历史素有的厚重悲哀,每一步前进的背后,都隐藏难言的苦难,成长本身是沉默的,近乎冷漠,很多时候这感觉根本就不需要语言。无法言说,也无法言述。在芳菲笔下,苦难化作一个一个人物,他们性格鲜明,形象鲜活,诸多人物重中之重当属王伯,芳菲这样总结道——“爱一个少女简单,要爱王伯这样的女人就难了,吃过苦,本身强悍,还不好看,必须非常强大的人,才能充分理解她的苦,却又不轻薄这苦难,爱上这个在苦难中行走的人......”。笑着流泪或许力量更足以直达内心。我很喜欢书中穿插的一些对于黄永玉作品的精彩归纳描述,阅读带着跳跃性——“小脚婆走路‘定!定!’;深夜开城门‘昂昂昂’;竹林里冒土的笋‘颇!颇!’”。可爱至极。

从点到面,我认为是作者芳菲创作本书的思想脉路。为了亲眼目睹“无愁河系列”里,那些个心仪已久的人物画面场景,芳菲亲赴目的地。夜路仍旧熟悉,潮湿濡闷的空气,所有的人都熟睡,植物都觉得疲惫,芳菲一路执着而上。当在“准提庵”里邂逅黄永玉那十幅绘画时,她说——“一扇明亮的窗户闯进第四面墙,窗外看得见层叠上来的人家乌黢黢的瓦屋顶,灵动的飞檐以及冲破屋顶的苍翠香樟,远处江景对岸的沙湾......”——我似乎看得见芳菲的面部表情了。内心激荡,难掩欢喜。这些画记录着人世间所有的嬉笑怒骂,万物均逃不出“哀乐二字”,花朵盛开,心生敬畏,喜悦中又夹杂着一丝胆怯,然后是不舍,心中开始隐隐作痛,芳菲默默呼喊——“可惜,黄永玉七十八岁绘就的这些壁画,如明珠闲抛野藤,风吹雨淋,潮气浸湿,每天到凤凰旅行的人不少,但到准提庵看看这画的能有几人......在它消失之前,希望更多的人知道观摩啊......”。看得我心里一疼。阅读可以带来遥远的呼唤,问候一纸轻染,在芳菲的笔端一泄而出,带给读者的力量得以无限扩大,阅读也在不断穿插回忆之中越积越浓,欢笑常常带泪,近代史从阅读中徐徐展开,我爱这感觉,感动中享受这小小弥漫。跟随作者芳菲的“深入阅读经验”,仿佛追忆普鲁斯特意义上那些逝去的似水年华。湘西人民的受难、复活、新生,历史人物在传奇故事与文化脉络中逐渐丰满清晰起来,正如芳菲本人所说——“凤凰”这一地名,所亘古象征的涅槃重生之精神。沈从文跟黄永玉笔下的陈渠珍,素来并无更多描写,细致就更谈不上,芳菲却另辟蹊径,抓准中心入手,为本书展开纵向的人物刻画,使得读者对于“凤凰”以及“无愁河”的理解,从字面意义,逐渐走入心灵震撼。我认为这是“超级读者”的一种阅读手段,或者说,是“吸引阅读”的另一种诱惑方式,比如芳菲阅读黄永玉作品里有这么一句——“这么多人坐着,也仿佛只像是一个人”,她做自我引申诠释——“冬天似乎是更‘静’的,但那样的万籁俱寂有种逼人的东西,静中有‘隔’;而春天的静是‘通透’的,万物葱茏蓊郁,又息息相通,许多人就如同一个人,一个人里,又有许多人......”。我一直觉得,冬天的安静需要人心里安静去细细体会,而春天的安静,则需要喧嚣闹猛的人潮去打动了。生动而意象。

并非土生土长于“凤凰”的芳菲,领着自己回家,这又是一种独特的意象描写手法,看似简单,感觉上的这个“我”,处在游移又轻松的视界,实际上是因为阅读过多遍黄永玉的“无愁河系列”,好像俄罗斯套娃,视域的镜像与景致描述层层叠叠,镜子里还有镜子,每个读者都可以看见另外一个自己。想象得以无限延伸,好了,阅读终成圆满,“故土”也在“第一次去凤凰,好像并不是去异乡;而是回去,回故乡了......”,变得熟悉而亲切。我想起博尔赫斯的一句话——“那个久违的小村子,就处于交叉小径的花园里”。每一个读者的脑海中,似曾熟悉的画面,“故乡”早已成为一个泛泛主题,而非特指专指。乡土的泥巴味,从静止的画面飘然而至,呼应了芳菲企图打动读者内心的某种用意——“我的家乡不在凤凰,但一样有山有水,夏天下河去游泳,涨水了站在岸边看,冬天在岩头看下面河水清澈见底,屋子后面是山,一转身一迈腿就上去了,那种枝枝相当,叶叶相覆,根根相连的整副生命图画,正是童年故乡的记忆啊......”。还乡的情怀一直伴随着作者,她借助阅读“无愁河”来歌咏回忆遐想,为的是不断地圆梦,也带领陌生的读者不断做梦,捕捉那个或许早就已经消失了的,或许再也回不去了的遥远故乡。

我拿到这本书,刻意从后往前看。芳菲一次一次踏上“凤凰”的土地,不厌其烦来来返返,收尾篇章可谓纵深交叠,使得本书可读性加强的同时,趣味性跟随知识性,与文学意义并驾齐驱,思想眼界也更为广阔。可谓是阅读的点睛之笔。书中许多貌似作者的“私人观点”,通过进一步剖析拓展,倒为读者打开另一种角度,崭新局面,书中不时穿插黄永玉《无愁河》片段,通过作者自己的内心剖析,文字力量直达笔端——“一百多年了,故乡不断被抛弃,人们一直在被教育如何成为一个异乡人,离开家,获得体面观念,职业和身份,故乡在溃败,走人,失血......离家,失落无根,回去也不容易了,近乡情怯,要面对来历,本心,变化......”,此处忽然峰回路转来了一句——“幸亏有了黄永玉”。我立刻就笑了。合上书的同时我在想,或许许多陌生的读者跟我一样,阅读充满快乐丰盈的时刻,我想说的是——“幸亏有了芳菲你”。

《沿着无愁河到凤凰》读后感(二):美得结实

芳菲的新书《沿着无愁河到凤凰》,很美很美。

全书关联一个画家的小说,她写得如此美、如此安静,又深刻、明白,称得上“深刻而优美”了,真是了得。芳菲人美、声音美,这次还要冠以“文字美”,而且,三种美合在一起正映着她自己书中那句话——美得结实。

但凡这样的美,都来自劳苦,来自为爱和智慧的劳苦。

我认识周毅有些时间了(这本书她署名芳菲,作者简介中说她职业之外的写作署名芳菲,新闻写作署本名),她的文字一贯精准,但这次,笔锋的犀利,视界的清晰,穿透力的强大,把黄永玉师的《无愁河的浪荡汉子》里明里暗里的历史、人物、环境和关系干净利落一阵剖析,更甚往常;而她的文风却一如既往,如春风中的柳梢一样安静柔和。仿佛她在静默观看大川从眼前缓缓流过,而我静默感受她的文字从我心中流过。这样的感受,实在是非常少有的阅读体验。沿着无愁河走到凤凰,芳菲的文字走成了“安能辨我是雌雄”的状态,柔媚中带有一股英气。

不读这本书,我不知道黄永玉和沈从文竟同时佩服一个叫陈渠珍的人,历史的尘埃里埋着这么个经历了清朝、民国和共和国的文武全才;也不会知道陈的两本奇书(《艽野尘梦》与《军人良心论》,现在我好想看呐,想更多了解这个奇人)。另外,我还非常喜欢这本书编排的灵巧心思,书里的插图全部出自黄永玉之手。本来么,写一个画家怎么能没画家的作品呢?可我想说的是,芳菲一点都没浪费这些画,文字与图极其般配,合在一起,超过了单独看文字或者单独看画的欣赏效果。全书插图的选配也印证了芳菲对黄永玉小说的理解和感动。比如那幅《幼麟弹风琴》速写,校长激情澎拜、引吭高歌、前仰后合、十指翻飞地弹着一架——风琴(注意不是钢琴哦,大概因为那时条件不够吧),旁边,芳菲谈的是中国教育史上“惊鸿一瞥”的以美育为核心理念的时代,实在令人向往——1930年代藏于凤凰的文昌阁小学,从校长到体育老师,竟然都是“腕儿”,是大腕儿!这样的图文搭配言下之意是,对于懂得美、追求美的人来说,美的体验是超越物质的,如在风琴上的钢琴享受。教育不就是要帮助人进入这种境界吗?

芳菲这本书是跟随着黄永玉的连载小说写的,历时好几年,莫非该叫“章评”或“年评”(呵呵)?令我惊喜的是,这“章评”“年评”篇篇佳作,让我难以取舍。一本书,一般我要挑自己最喜欢的某部分重读几遍,但芳菲这本书,我却乐意全书重读,很可能会好几遍。读第二遍时,偶然发现,把书中黄永玉小说的引文或对话用四川话念一遍,非常顺口,有趣,似乎比用普通话读更能体会作者的意思。

山水需要知音,音乐需要知音,书也一样。黄永玉之于凤凰,芳菲之于黄永玉和凤凰,都是心有灵犀。这本书像书评又不是书评,也许可以称为“芳菲眼中的黄永玉和他那段历史”?七篇文章相对独立,但又彼此渗透。比如谈黄永玉的家教那篇,题名“人情中间,不留痕迹最好”。谁都知道,人与人之间是讲感情的,但深刻的、美育的家教,追求上善若水的极致,止于至善的恰恰是“不留痕迹”。不是不爱,无情,正是因为爱之深,为人宽容、体谅到让受益之人感觉不到任何受益的痕迹。这是真正的涵养。敢于不留痕迹的,都是内心强大且平稳的人。这本书里,各章所有涉及到的角儿,如陈渠珍、太婆、爷爷、幼麟、王伯……当然还有主角黄永玉,都是于人情之间不留痕迹之人,以至做好事被人知道后的表现如同作了贼一样。这种家教,其实不是教出来的,惟有父母先成为这样的人,孩子自然成为此种人。

儿童仅靠单纯的爱就可以很强大,但一个人到了古稀之年仍葆有赤子之心,他就不光是强大了,而是进入了“因爱而完全”的状态。因完全的爱,而去除了一切恐惧。

《准提庵里有画》一章,芳菲的领悟力有点让我吃惊。印象最深的是她写第十幅画《今夕复何夕, 共此灯烛光》,芳菲对一僧一俗意象的自问自答,视野开阔,胸有千壑,心却玲珑。共此烛光的,可以是一个人和一个时代,也可以是分处两个时代的两个人。但是,如何才能共此烛光呢?芳菲在最后一章《风雪雨雾回故乡》中引用了黄永玉一句话:“没有人,没有智慧和爱,该有的不会有,已有的也会失落。”后面还配有一幅黄永玉的手书“爱,怜悯,感恩”。

时间的箭头,时间的大川,时间的堤岸,都不能阻挡某一类人“共此灯烛光”,他们可以超越时空彼此对话、与世界对话,甚至琴瑟合鸣奏出美音。

这样的精美和声,值得我们一听再听。

《沿着无愁河到凤凰》读后感(三):加了一个陈渠珍,一下就有了纵深

钟叔河谈及陈渠珍《艽野尘梦》一书,认为其中最精彩的故事是在无人区中发生的。

陈渠珍率115名湘西子弟兵从藏区返乡,经无人区,最后仅剩7人残存。过无人区极困难之时,他们曾路遇一小队喇嘛慷慨相助,赠以两头骆驼并若干粮食。陈手下护兵见喇嘛有油水,不知其带枪,便想尽杀其人尽夺其物。陈闻议惊惧以为不可,但寡难阻众。次日拔营出发后,护兵向喇嘛们开枪,谁知喇嘛们反应极快,迅速从袍中出枪还击,行动的护兵皆应声倒地。幸存的喇嘛们策骑绝尘而去,驮着行李财物包括许赠粮食的骆驼也跟着奔去。护兵死伤,粮食没了,报应来得如此之快,真令人惊骇。

《沿着无愁河到凤凰》一书中,提及陈渠珍曾卜卦算命,命相是“九不死”,张文江老师解释卦辞“贞疾,恒不死”之义是“只要有一点是对头的,那口气就不会死”。那一点对头处,我以为就是陈当初在护兵提议杀人夺财时心头尚存的一点善念。生死亲历,报应立睹,对陈来说,当胜读一部《甘珠尔》。

陈渠珍、沈从文、黄永玉三人,各相隔20岁左右,芳菲慧眼,找到了这三个凤凰人的精神脉传。黄永玉的自传体小说《无愁河的浪荡汉子》没读过,不敢擅评。沈从文在艰难的后半生不肯放弃内心“那一点对头处”的故事,大家都知道。

天地良心,就是那一点对头之处,就是无愁河。

《沿着无愁河到凤凰》读后感(四):身在万物之中

黄永玉著的自传体小说《无愁河的浪荡汉子》让作者芳菲感受至深,在了解陈渠珍的生平之后又一次对“无愁河”有了深刻的认识。《沿着无愁河到凤凰》正是笔者对《无愁河的浪荡汉子》的分析与感悟,同时又可以感受到湘西凤凰古城的“无愁”宁静。

本书属于散文集,分为7个部分,主要讲述了三个内容,一是“无愁河”中神秘的玉公到底是谁;二是作者芳菲对“无愁河”中的人物、环境的分析;三是黄永玉与沈从文写作的比较,从《长河》到《无愁河》。

身在万物之中,心在万物之上”是弘一法师留在杭州的一幅对子,作者在说“无愁河”写出了一个身在万物中的世界,不仅仅指感官对万物有丰富感受,它更确切的价值和意思是“无愁河”中的感官有一条内向、向上的通道,通向心肺肝胆、丹田神髓,通向智慧生成。在我看来,“无愁河”正是湘西的历史变迁的代表,凤凰古城也正是浓缩的文化精华,可以说“无愁河”和凤凰有着必然的联系。“无愁河”中的神秘人物玉公陈渠珍与凤凰故乡的沈从文先生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陈渠珍、民国总理的熊希龄,著名文人沈从文并称凤凰三杰,而陈渠珍被人们称为湘西王。也许我们了解的陈渠珍只是那穿越青藏高原的传奇人物,也许认识他是因为那部奇作《艽野尘梦》,可是真正的陈渠珍是一名军人,他为湘西人民的和平、为湘西的经济发展、教育、交通等做出了贡献。而沈从文正是由于陈渠珍的恩惠,当了他的书记员,给沈从文一生带来了转机。当沈从文决定向跟远处走,到陌生的世界去的时候,陈渠珍给沈从文三个月的薪水,并给了他鼓励“你到那儿看看,能进什么学校,一年两年可以毕业,这里给你寄钱来。情形不合,这里仍然有你吃饭的地方。”可以说没有陈渠珍就没有沈从文。

笔者是通过“无愁河”开始了解湘西,更加认识了陈渠珍、沈从文、黄永玉这三个凤凰人的故事。黄永玉与沈从文都是凤凰百年老校文昌阁毕业的,同样写着湘西,从《长河》到《无愁河》。黄永玉比沈从文小二十多岁,时代前进了40多年,他们两个人都写出了当时社会的状态,沈从文的《长河》是被民族家国内忧外患的时代,而黄永玉的时代已经是和平年代,《长河》有它的庄严与悲哀,《无愁河》却放着黄永玉逆流而上的思想,承担起为故乡、为自己做出贡献。

无论是陈渠珍、沈从文还是黄永玉都是身在万物之中,但心在万物之上,为湘西人民做着无限的贡献,使湘西从动乱到一点点的宁静。凤凰古城也成为现代著名的风景区。

同时,书中还有一段特别写“无愁河”的宁静的声音。留声机上残破的唱片跳格的音乐,让悠闲的老人回忆着过去的往事;晚年的黄永玉听到了林雨声、溪滩流水声;小校场清晨的练兵声;百姓家里的飞禽声等等,这些都预示着湘西人们的幸福生活,“无愁河”真的是一条世外桃源之河。

《沿着无愁河到凤凰》是《无愁河的浪荡汉子》之上的分析与感悟,如果你没有读过“无愁河”,你可以把《沿着无愁河到凤凰》当做提前的导读,如果你已经读过“无愁河”,那么本书将会更加了解凤凰,更加懂得湘西。

    

上一篇:《如何优雅地挽回前任》读后感10     

下一篇:《跨越太平洋》读后感10篇_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