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

驭风少年(青少版)经典读后感10篇_读后感_名著读后感_格言网

2020-12-28 23:46:52

读后感

《驭风少年(青少版)》是一本由[马拉维] 威廉·坎宽巴 / [美]布赖恩·米勒著作,南海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元,页数:23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驭风少年(青少版)》读后感(一):做一个驭风少年

我一直都想找到这样一本书,好好让我总是牢骚满腹的儿子看看。于是我找到了这本《驭风少年》,我骗他这是老师安排的课外读物。他上当了。

然后,在饭桌上每当儿子发牢骚“今天怎么没有可乐鸡翅”时,我就说:这就不错了,你看非洲马拉维的孩子坎宽巴,遇到灾旱连玉米嘎嘎(玉米皮子)一天也只能吃七口,你知道那场灾荒饿死多少人?然后吧啦吧啦说一大堆,一直说到儿子低头不语。

如果儿子心烦不爱写作业。我就说:你看非洲马拉维的孩子坎宽巴,那么穷交不起学费,饿着肚子也要上学校,宁可藏起来偷偷地听几节课,也不愿意辍学。即使回家了也要泡在图书馆里学习知识。然后又吧啦吧啦说一大堆,说得儿子目瞪口呆。

终于,有一天我再次对儿子说:你看非洲马拉维的孩子坎宽巴……儿子爆发了,对他妈说:你看我爸什么人啊!用这本书教育我一个月了,咱娘俩商量商量,干脆把我爸送非洲马拉维的孩子坎宽巴那去得了。

这混小子!我揍你!其实这就是我们现在的教育方式。让本来略有开悟的孩子,在唠唠叨叨中丧失了信心。

说真的,我们这些做父母的多想好好的让孩子看看非洲的坎宽巴,他生活在什么样的地方。在那个愚昧盛行巫术的村落,喝脏水肚子痛,巫医用灯泡滚一滚,说肚子里有蜗牛,用粉末洒在肚子上就算治病的地方;在那个灾荒的年月,七口人半年只有五袋玉米可吃,连续几个月,只能吃嘎嘎,南瓜叶子,有多少逃难的饿死在路上;在那里有多少孩子上不起学校,即使那个学校没有桌椅,几个人合用一个课本,孩子的想法儿也要偷偷地听几节课,记几页笔记的简陋学堂。这可是实实在在发生在现实里的事情啊!

可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这个十几岁的叫坎宽巴的孩子,在自家的草房前,用在图书馆的书里学来的知识,拿自行车轮,链条,废弃的电瓶等这样的东西,建立起一座风力发电装置,让这个连煤油灯都点不起的房子里亮起了电灯。让整个村落,乃至全国,全世界都震惊了。

我总想问孩子,你知道他经历过多少困难吗?你知道他经历过多少的生活困苦吗?你知道别人嘲笑他是疯孩子的困惑吗?你知道他买不起装置,到处搜寻废品螺丝时的窘境吗?你知道他在这种情况下,还自主研究了用油笔弹簧做出保险控制的艰难吗?

在这么多困境中的坚持,我最钦佩的就是他成功后,却从来没有过自私,而是想尽办法改善他家乡的状况。正如他书里说的“如果我们发明的东西真正有用的话,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马拉维的现状。”这是个多么善良的少年!

他就是非洲马拉维,多瓦小镇的孩子威廉?坎宽巴。其后,在20岁时,他受邀参加了精英汇聚的TED(科技、娱乐与设计)全球论坛。在世界经济论坛非洲会议上发表演讲。如今他已从美国新罕布尔州达特茅斯学院毕业,并为改变家乡做出了不少的贡献。

我想通过孩子读了都说是一本让科学很酷的书。告诉那些,每天都在电子黑板的学校学习,手里拿着高科技手机玩游戏,每天吃着肯德基的孩子们知道:他们的生活有多幸福,他们放下的书本有多珍贵,他们丢弃的时间有多可惜。

《驭风少年》中的非洲少年威廉?坎宽巴生活在严酷的环境中,但他的乐观与好学却是我们的孩子一直缺少的。乐观、积极、好奇、探索,这些在孩子成长中重要的宝贵品质,也应该在我们的孩子身上萌发。这本书应该给我们的教育带来一次震动,给同样面临成长压力的中国孩子,以及肩负教育重任的成人以启示。

希望我们的孩子都记得,也都能自信地说出,坎宽巴在TDE论坛的话——相信自己,力量在心中,无论发生什么,永不放弃。我尝试,我成功了。

《驭风少年(青少版)》读后感(二):追逐梦想,助力成长-----评《驭风少年》

尽管我个人并不是非常喜欢看外国类的文学作品,但是我最近却着实认认真真地阅读完了一部励志青少年版的外文小说《驭风少年》。

对于源自于自然,来无踪去无影的风,我想很多人都难以想象该如何去驾驭。但是为什么这部作品却将书名命名为《驭风少年》呢?带着这样的好奇心,我走入了这部颇受好评的作品阅读之中。不仅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更期待着可以从中发掘精彩,推荐给家中的孩子励志成长。

在走入故事的深处,我才发现了这部作品的书名其实有着一语双关的用意。这里的风既可以理解为是自然界的风,更可以理解为是梦想的放飞。书中的故事围绕着一个来自于贫穷的非洲国度的少年威廉展开讲述。前言的神奇风车发电的描绘引发出了后续正文内容的具体描绘。尽管少年成长环境的异常艰难却无法阻挡他排除万难地渴求知识,坚持梦想,学习本领,掌握科学,领悟技能,帮助父老乡亲改变命运,赢得未来的故事。对于在现如今的现代化社会,我们众人却无法忽视还有那么多的贫苦地方其实还面临着贫穷,饥饿,疾病,无知,失学等等的困扰。尽管生存的环境是如此恶劣,但是小主人公少年威廉依然想尽一切办法和命运抗衡。他利用了废弃的物件,不顾世俗之人歧视的目光,动手打造了发电风车。他更为自己赢得了走出贫困,走向科学,走向成功的光明之路------尽管他这一路的行走是那样地艰难,但是他最终排除万难,实现了梦想,创造了奇迹------

读着这样的一个故事,我觉得哪怕是成年人的我都被深深地感动着。同样地,因为本书的内容故事又精心地针对这青少年而设计,它同样也适合着推荐给青少年的孩子们阅读。于青少年读者而言,这本书的内容无疑也是充满着励志的积极正能量。孩子们不仅可以看到同龄人的成功,孩子们更可以由同龄人的成功之中领悟到成长的人生哲理。机会永远是等待着有头脑,有准备的年轻一代。哪怕条件再为恶劣,我们都可以看到别人可以成功。那么生活在如此幸福背景之下的我们年青一代是不是更应该把握时机,创造属于自己的奇迹呢!答案自然是肯定的。而本书的阅读价值自然也就可见一斑,着实值得推荐了。

《驭风少年(青少版)》读后感(三):向上吧,少年!

看过很多励志的故事,主人公经历了大风大浪,经历了艰难万险,最终成就了自己的事业,或者实现了自己的梦想。这些故事让我们感动,也让我们望而却步,大灾大难是谁都不愿意拥有的经历,这样的故事离我们很远,可能是我们无法经历的。

故事永远只是传说,而《驭风少年》确实真人真事。《驭风少年》给了我们新的体会和新的感悟,故事中的一切都是乐观向上的,亲切的,让我们难忘。

一个小小少年,在一个小小国度,拥有着小小的梦想,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了梦想。他通过有限的资源,自己积累的知识,还有不懈的努力,终于创造了风车发电机。就像书中说的,我真怕自己会变成他们那样。等风车的计划失去新鲜感,改进方案显得越来越难以实现以后,我的野心会被一排排的玉米埋没——忘却梦想比什么都容易。

这个收获可能是不起眼的,但在他们那个资源贫瘠的土地上,却鼓舞了很多人,不要放弃自己的梦想。

小小少年,没有我们学生时代优越的环境,无法进学校,只能辍学在家。也没有天才的能力和很好的运气,只是凭借自己对知识的渴求,通过几本旧书,还有一些破铜烂铁,就造出了一个风车发电机,这对于一个少年来说,不仅会改变他的命运,也会影响很多人改变他们的命运。

没有不可能,只有不去争取。小小少年的梦想,对于他当时的环境来说,可能是遥不可及的,更不要说,他在这个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困难。但是,他有朋友,有亲人,有一颗善良的,进取的心。他乐观地面对着这些问题,一件件的克服,最后命运也由此改变了。

《驭风少年》这本书再次证明,人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就像这本书中说的,当下我们只能靠自己,没有人会伸手拉你一把。小小少年,做到了,他不仅实现了梦想,也学会用宽容的心去包容他人。就像书中那句名句,“我尝试过,我做到了!”

有时候,我们这些长大了的人,因为工作和生活的压力,已经忘记了梦想,忘记了方向,也忘记了善良的品质和宽容的态度,当回头看看才会发现,自己在年少时,也是那么的纯真,那么的善良。所以,永远相信,乐观向上的力量,一直到老。

《驭风少年(青少版)》读后感(四):科学助力非洲少年放飞梦想

贫穷、落后、苦难,这是人类生活的非洲留给我们的主要印象,这些词既准确又不准确。非洲地区绝大部分国家仍贫穷落后,很多人在生死线上挣扎,但贫穷并不总是与苦难相连,在那些现代文明并不发达的地方,贫穷的人们在劳动与日常生活中也有很多乐趣可寻,孩子们童年的精彩程度并不逊色于发达国家。在那里,他们虽然没有电子产品、乐高玩具可以玩,塑料制成的足球、非洲独有的“巴沃”游戏也会让孩子们乐在其中。与其他地区的儿童一样,这里的孩子们对新鲜事物怀有强烈的好奇心,这驱使着他们去发现科学现象背后的本质。如果有一颗勇于探索的心和获取知识的途径,在非洲,“知识改变命运”也并非不可能。来自非洲小国马拉维的少年威廉·坎宽巴就用自己的经历证明了这一真理。

马拉维因马拉维湖而得名,除了非洲地图上的马拉维湖,这个国家并没有多少能让人记住的特征。坎宽巴的《驭风少年》在讲述他发明风车发电机的经历之外,也写了些马拉维人的生活,让我们对这个遥远陌生的国度多一份了解。全球化的号角已然在世界各个角落吹响,在偏远的马拉维村庄也能看到美国大片;巫术在原始落后的地区颇为盛行,并且很多人对此深信不疑;每年玉米的收成状况对他们来说至关重要,天灾与人祸都将影响到他们最基本的生存……古老与现代在马拉维交织,从书中可以看出年轻一代迫切渴望改变现状,避免与父辈过着同样的生活。坎宽巴以对科学的巨大热忱与用心钻研,终于成功发明出会发电的风车,他的命运因此而改变。

与发达国家的孩子相比,他完成发明所要经历的困难有很多。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他的储备都是极其有限的。图书馆借到的《探究物理》等三本书,是他科学理论的来源;各种废旧物品,是他发明创造的材料。这与随时可以通过互联网查到知识、在家长的帮助下能买到各种零件的孩子有着天壤之别。然而就是在别人的嘲笑与质疑声中,会发电的风车成功了,坎宽巴的命运因此而改变。

《互联网时代》中曾提到过这样一个实验:将iPhone等电子产品交给非洲原始部落生活的儿童,允许他们随意操作,不久后他们会在无人指导的情况下对设备做些改变,是代码的改动等比较复杂的变化。可以预见,如果有机会接受良好的教育,有图书馆可满足孩子们的需要,那么他们绝不会重复走父辈的人生道路,非洲贫穷落后的状况在新一代年轻人的努力下会有所改变。

坎宽巴的风车不仅是放飞个人梦想的发明,更是激励与改变一批人的起点。科学赋予风车价值,坎宽巴的成功赋予非洲希望。在榜样的作用下,会有更多的非洲少年为梦想而努力,科学也会继续在这片古老的大地焕发生机。

《驭风少年(青少版)》读后感(五):在黑暗里寻求光明

在遥远的非洲有一个叫做马拉维的小小的国家,威廉·坎宽巴就生活在这里。

这里似乎是个被上帝抛弃的地域,它没有电,没有干净的水,没有足够的食物,巫术盛行,人们饱受饥饿、瘟疫、贫穷、干旱、无知的折磨。威廉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

随着书页一张一张的翻过,泪水爬满了我的脸颊。

经常地干旱让大地上的玉米干枯,大批的灾民都在沿街乞讨。威廉家的玉米地也仅仅收获了两袋玉米,家里的东西被卖被当,仅剩的一点粮食支撑不到第二年的收获期,于是,每天的饭食由三顿减少到两顿,再减少到仅仅只吃晚餐。国家粮食供应断了,渐渐地,饿死了很多的人,威廉的狗-坎巴也饿死了,威廉在父亲和母亲的努力下,仅靠那一点点粮食活了下来,活到了第二年的收获期。

收获之后,威廉一家终于能够吃饱了饭,但是,由于不能如期交学费,威廉辍学了。辍学让威廉很难过,但是他小小的心知道,父亲母亲也无可奈何。他心中明白,辍学了之后,他也只能做一个像父亲一样的农民,收获着填不饱肚子的粮食,祈祷着每年都是丰收年。他,拒绝这样的生活!

辍学之后的威廉不放弃提升自己,他热爱学习,渴望知识,他知道如果不做一个像父亲一样的农民,他必须要保持头脑的灵活。就这样他决定去图书馆。在图书馆里,他发现了自己的爱好,像是饥渴的孩子,不断地从书本中获取知识。之后他发现了改变他生活的一本书-《利用能源》,这本书让他癫狂了-他第一次发现,风车可以发电,有了风车就有了电,就有了光明。这对于生活在黑暗中的小威廉是多么大的诱惑啊!

小威廉开始收集制作风车的各种材料,他希望这个制作出来的风车带给他光明,带给他家庭希望。

这么疯狂的想法让小威廉在接下来的日子中受尽嘲笑,妈妈的训斥,姐妹们的抱怨,让小威廉顶着巨大的压力,幸亏爸爸还算是支持。小威廉建成了自己的第一台风车,这风车给黑暗中的威廉带来了光明。但是几个月后的干旱让大人们认为风车是巫术,吹散了云彩,吹走了甘霖,小威廉的风车面临极大的威胁。好在政府在干旱时期投放了大量的玉米使饥荒很快过去了,小威廉的风车保住了,但是国民的落后意识却让小威廉感到极其绝望。

幸运的是小威廉的发明引来了学校的重视和记者的报道,也受到了“TED全球论坛”的关注。有了经费和众多人们的支持,威廉终于能够放手一搏,大干一场了!

他重新回到学校,进入大学,组织了“移动风车”资助非洲乡村发展,开拓了属于自己的广阔空间。

这本书结尾了,但是威廉的人生却没有落幕,他心中充满了希望,他勇敢地追求着自己的梦想,用他的勤奋、坚韧和毅力继续创造着奇迹。

:书评均为原创,未经本人授权,禁止转载!

《驭风少年(青少版)》读后感(六):非洲少年的求索之路 ——读《驭风少年》

《驭风少年》,题目给人一种自由飞翔的感觉,可实际上书中少年来自非洲的马拉维,背负着贫穷、落后、甚至饥饿的沉重枷锁,却仍然对新鲜事物满怀好奇,并且靠着读书自学和捡废品来建造风车。他不畏艰难,更不畏嘲笑,仅仅是为了使家人过上有饭吃、有电照明的日子。

故事缓缓展开,男孩生活在巫术统治的世界里,他害怕巫术,还曾经被巫师耍了一回。除了巫术,男孩的世界里还有带着狗去打猎以及劳作间隙抓蚱蜢烤着吃,并且描写了非洲农民的生活,如吃玉米做的“希马”、种玉米、收玉米等。

另外,侧重介绍了男孩对科学的着迷。最开始他迷上了家里的收音机,也摆弄坏过父亲的收音机。偶然间他看到带电瓶的自行车通过脚踏来给车灯供电,这给了他很大的启发和触动,使他有了自己发电的想法。男孩身上最可贵之处在于他的好奇心,他的求知欲很强,遇到的新鲜事物他都想把它们搞明白。

不过,对男孩生活环境的描写,比如种玉米、收玉米等,并没有让我意识到非洲和其他不太富裕的地区有多大区别,甚至当读到看美国大片以及男孩间的谈话内容,一度让我怀疑这是发生在非洲的故事吗?可是当作者写到灾年,一下被震惊!这实实在在是在非洲!

干旱致使玉米旱死,大批灾民出来要饭。而男孩家收获的那少的可怜的粮食也日见减少,家里的羊被卖掉换粮食,不久全家减为一天只吃一顿饭,为了能睡着觉,这顿饭要放在晚上吃,甚至一天一顿饭都难以维持。饿着肚子,男孩和父亲也要头晕眼花地继续在地里坚持干活,因为地里的玉米有收成了,全家才能指望有饭吃。他母亲则靠做甜饼来赚点钱,算是一家人唯一的那顿饭暂时有了保障。可是情况越来越糟,很多人饿死,为了活命,有人开始抢食物。更不幸的还有疫情伴随着饥荒也来了,霍乱随着灾民四处传播,很多人死于传染病。

在这种看不到明天的日子里,大自然再次对人们伸出慷慨之手。地里的玉米长势喜人,就在男孩家快要撑不住的时候,男孩和父亲种植的玉米开始断断续续成熟了,吞咽着香甜的烤玉米,男孩一家终于熬过了这个可怕的灾年。

只是书中有几处描写让我有些疑惑,难道作者是站在自己的角度来写的吗?一是吃烤蚱蜢并不恶心,在其他地区也有很多人在吃。二是人都快饿死了,掉到地上惨着土的一点点玉米都抢着吃的情况下,为啥羊皮扔到地上没人捡来煮着吃呢?三是男孩很爱自己的狗,肯定不忍心吃它的肉,可是在全家人被死神威胁时,生存是第一位的呀。说到这让我记起曾看过杰克·伦敦的《生火》,其中讲一个男人带着一只狗,在零下五十度的情况下独自穿越一片人迹罕至的地区,在男人快要冻死时,他的本能反应是把那只狗杀死来取暖,虽然最后失败了,他最终冻死在荒野中。

男孩因交不起学费,而被迫辍学,但是他依然热爱学习,热爱读书。好在小学建有图书馆,他不间断地从图书馆借书看。书成了他最好的老师,他的很多疑难和困惑都由书来帮助他解答。读书让他懂的越来越多,当他了解到风车的工作原理和妙用后,就热切地希望在马拉维造出一架风车来发电,这样有了电家里的地就能灌溉了,可以收获两季玉米,家人就不会再挨饿了。

都说实践出真知,这话一点不假。男孩造风车时经常会提到电、电磁学等相关知识,这些知识虽学过,可是因为没有实践过,感觉要完全搞懂男孩造风车的每一个细节还是有难度,因此更加佩服男孩的自学能力和创造力。他能够学以致用,这一点很了不起。首先,他运用书中自学的知识,通过收集手边现成的材料,实验性地造了一个小型风车模型。当小风车成功带动了收音机工作后,男孩更加自信了,要造大风车的决心也更加坚定了。然后,为了造大风车,他常常到种植园的垃圾场翻捡垃圾,遭到嘲笑也不在意。男孩也得到父亲和好朋友的支持帮助,并且在自己不懈地努力下,大风车终于立起来了,并且成功发电。他的风车一时之间成了当地的大新闻。

他的风车的发明一方面被愚昧的人们当成巫术,另一方面也让他遇到了重大的人生机遇。他的发明受到TED全球论坛的表彰。

男孩用发明创造给自己插上了风的翅膀,不仅改善了家人的生活,而且实现了自己学习、探索科学知识的美好愿望。相信他会越飞越高!

《驭风少年(青少版)》读后感(七):I TYR , I DID IT

本书是推荐给11-14岁读者的青少年读物,讲述了主角威廉?坎宽巴青少年时期的生活故事。

他生于非洲的一个小国——马拉维,那里盛行巫术,饱受干旱、饥荒、瘟疫及艾滋病困扰,全国有1千多万人口,但只有百分之八的人能用上电。由于某一年的饥荒,让他家里的经济捉襟见肘,于是他只能辍学回家。然而他不甘于一辈子当个像父亲一样的农民,于是他每天都到小学里的图书馆里看书。由于童年经常自己动手只做玩具、修理收音机,所以他对物理学非常感兴趣,就在图书管理找了《中学综合科学》、《探究物理》来看,直到有一天发现一本名为《利用能源》的书,真正改变了他的生活。

一个十四岁就辍学的少年,凭借一己之力,只用废车场厂里捡到的垃圾材料,根据书上的原理,就打造了一架可以发出12V电压的风力发电器,让自己和家人都用上了电,告别了黑暗和焦臭气味的煤油灯。其实对于全世界教育程度高的地区的孩子,比如美国、日本,即便是在中国,制作一台风力发电机的知识储备完全够用,无论是交变电流还是变压器的磁感效应,这些理论早就烂熟于胸了。然而很多孩子根本不可能做的出来,因为学校里只能教授你原理,如何运用就是自己的事了。

在《三傻大闹宝莱坞》中,通过三个主人公在学校的故事,展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学习方式。兰乔成绩很好,总是名列前茅,而且他对机械有一种异乎寻常的热爱和天赋。而另外两个室友法罕和莱吉则没有这么好的脑子,虽然学习很努力,但他们总是倒数的学生。可见对于学习一事,非是努力即可,兴趣才最重要。子曰“知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古人就知道了,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

“放弃梦想比什么都容易”,很难想象这是一位14岁少年的人生感悟,他看的太透彻了。在这个世界谁不曾有过梦想呢,梦想当个宇航员,在太空遨游;梦想当个作家,写出惊世之作;梦想当个发明家,彻底改变这世界。然而又有多少人能实现呢。但是只有14岁的坎宽巴却做到了,他成功制造出了风力发电机,在这过程中,他经历了被人嘲笑、被家人误解、资金短缺等等问题,但他都坚持了下来,正是这份执着引领他走向了成功。

作为一本青少年读物,不得不说它实在是非常优秀。坎宽巴身上所具有的善良、坚韧以及热爱科学的精神无疑会成为无数青少年学习的榜样。“莫欺少年穷”,年轻人的身上有着无限的潜力和可能,他们可以做出成人都无法达到的成就,甚至是改变世界。这无关乎你的种族、教育程度、家庭背景,需要的只是一颗不断进取,永不服输的心。本书同时也给了家长一个提醒:“改变命运的不是考试分数,而是运用知识的能力。”

《驭风少年(青少版)》读后感(八):向上吧,少年!

看过很多励志的故事,主人公经历了大风大浪,经历了艰难万险,最终成就了自己的事业,或者实现了自己的梦想。这些故事让我们感动,也让我们望而却步,大灾大难是谁都不愿意拥有的经历,这样的故事离我们很远,可能是我们无法经历的。

故事永远只是传说,而《驭风少年》确实真人真事。《驭风少年》给了我们新的体会和新的感悟,故事中的一切都是乐观向上的,亲切的,让我们难忘。

一个小小少年,在一个小小国度,拥有着小小的梦想,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了梦想。他通过有限的资源,自己积累的知识,还有不懈的努力,终于创造了风车发电机。就像书中说的,我真怕自己会变成他们那样。等风车的计划失去新鲜感,改进方案显得越来越难以实现以后,我的野心会被一排排的玉米埋没——忘却梦想比什么都容易。

这个收获可能是不起眼的,但在他们那个资源贫瘠的土地上,却鼓舞了很多人,不要放弃自己的梦想。

小小少年,没有我们学生时代优越的环境,无法进学校,只能辍学在家。也没有天才的能力和很好的运气,只是凭借自己对知识的渴求,通过几本旧书,还有一些破铜烂铁,就造出了一个风车发电机,这对于一个少年来说,不仅会改变他的命运,也会影响很多人改变他们的命运。

没有不可能,只有不去争取。小小少年的梦想,对于他当时的环境来说,可能是遥不可及的,更不要说,他在这个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困难。但是,他有朋友,有亲人,有一颗善良的,进取的心。他乐观地面对着这些问题,一件件的克服,最后命运也由此改变了。

《驭风少年》这本书再次证明,人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就像这本书中说的,当下我们只能靠自己,没有人会伸手拉你一把。小小少年,做到了,他不仅实现了梦想,也学会用宽容的心去包容他人。就像书中那句名句,“我尝试过,我做到了!”

有时候,我们这些长大了的人,因为工作和生活的压力,已经忘记了梦想,忘记了方向,也忘记了善良的品质和宽容的态度,当回头看看才会发现,自己在年少时,也是那么的纯真,那么的善良。所以,永远相信,乐观向上的力量,一直到老。

《驭风少年(青少版)》读后感(九):有追求才有未来

普通为何物?那才是真正正确的吗?

你做得到么?为了创造出自己心中所藏有的美妙事物,不惧他人的嘲笑讽刺,也不畏现实的困难与等待的漫长。日复一日地努力,一天比一天更好,无限制地向前走,直到接近自己的理想也不能停息。就算实现了梦想也不会懒惰,只是那样日日都沉浸于枯燥的工作,找到其中的乐趣与自在,忘记他人异样的眼光与难听的议论,你有为追求这样生活迈出第一步并坚持无数步的勇气吗?哪怕现实如此残酷,哪怕未来如此渺茫,哪怕理想如此远大,也不惧路遥马亡。

在这个富饶的中国里,许多人过着美好和谐的生活,却忘记了自己的追求。人们早已习惯了平庸的生活,随波逐流。在金钱和现实的压力下,理想早已成为了人人所不屑的事物。但一个非洲小国的少年用他的故事种下了理想的火种,不仅帮助周围的人踏出了追求理想的第一步,也让人理解到只要有追求,并为此付出实际行动,哪怕目前不会成功,也拥有战胜困难与困境的力量。

他出生于一个倍受贫困与疾病困扰的小村庄,在那个巫术与魔法盛行的世界,黑暗与愚昧充斥着人们的心灵。坎宽巴也不是一开始就知道科学的存在,直到上学之时才明白科学和知识的奇妙之处。在动手拆录音机时理解了内在的工作原理,也打开了兴趣和理想的大门。他开始自学物理知识,并在一次又一次的实践中提高动手能力,为日后的制作风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值得一提的是,这位制作风车的少年并不是学霸或者科学家,只是一个14岁辍学成绩不好家庭贫困只能上社区中学的少年。也许在很多人看来他的未来就是辍学后当一个普通的种地农夫,与贫苦相伴一生。但他并没有为此哀怨与抱怨,也没有呆在家里闷着脑袋闭门造车。他有自己的想法与目标,也有为之行动的勇气与决心。在那个村人都崇拜魔法和巫术的土地上,也许不会有人理解他的理想,“神经病”“疯了”村人们这样嘲笑他。但他并没有放弃自己的追求。在旱灾中努力寻找粮食,人性的黑暗与现实的残酷又一次考验了他的内心,好在旱灾过后,他仍自主学习,为了制造风车而东奔西走。

也许我们一生都没有机会遇到像坎宽巴那样的困境,不过我们可以学习他不惧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他在制造风车成功后获了很多意想不到的机会,去外国学校学习,在世界性论坛上发表演讲,被美国教授发掘,学成归国的他并没有利用这些去找到一份好工作,而是回到了那个贫穷封闭的小村庄,把原本迷信巫术的故乡改善成新科学的殿堂。不得不说,他不仅创造了个人的未来,也创造了故乡的未来。他创造的风车不仅带来了光和电,还令村里的孩子和家人摆脱了黑暗与愚昧的命运,燃起了他们追求温暖美好生活的希望。

《驭风少年(青少版)》读后感(十):生活中充满了能量

生活中充满了能量

读《驭风少年》/by烟波浩渺1980

这是一本真正励志充满了正能量的书,书中的主人公威廉.坎宽巴,也就是本书的讲述者,一个十五的岁少年自学成才利用废旧物品制造出风车发电机,为自己的家庭带来电,更为整个村庄带了夜晚的光亮。在后期还为整个村庄带了很多关注,为更多的穷苦孩子带来了希望。

坎宽巴的这份痴迷的科学的劲头,令人惊叹不已又为之感动!读过此书后,我感觉把这本书称为:垃圾堆中的小科学家,也不为过。坎宽巴制作风车所有的零件几乎都是从废品堆里捡来的,除了他打零工挣的小钱,买电线是同学吉尔伯特资助外。控制开关都是拖鞋的橡胶改造的!然而就是在这么困难的条件下坎宽巴尝试过了!还成功了!

要知道坎宽巴14岁在初一时就辍学了,原因是交不上一年80美元的学费。制作风车发电机完全靠自学成才,靠他在图书馆里苦读,靠他一点点摸索。在这之前家里没有用上过电,更不用提上网了。

    

上一篇:金圣叹版水浒的读后感10篇_读后感     

下一篇:《幽蓝之神:一种色彩的自我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