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

龙与地下铁读后感10篇_读后感_名著读后感_格言网

2020-12-28 23:46:52

读后感

《龙与地下铁》是一本由马伯庸著作,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39.80,页数:289,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龙与地下铁》读后感(一):童话的社会性

有剧透!

很早就被《龙与地下铁》的寥寥几笔设定吸引了:每天跳上龙门的锦鲤,被天子在长安城许诺一份体面的工作。城里的居民在地铁站里趴在龙背上呼啸而过,在我面前勾勒出唐朝四通八达的繁花场面。

我没有想到,本来期待一个有趣童话的我,竟然是揪心着的读完这本书的。原来前面简单有趣的设定,是最终大团圆的结果。而这个大团圆的起因,竟然是人类奴役龙族,每年不由分说地“捕”龙。但童话毕竟是童话,经历了一番惊心动魄的打斗以后,人类和龙族和解,各得其所。

但亲王的这本书并不同于一般的童话,我同意知乎上一哥们的评价:书里没有一个严格意义上的坏人。何为坏人?是为了自己的利益或者纯粹的快感,故意给别人造成痛苦的人。但是书中的人只是根据自己的不同立场而行事罢了,都没有刻意要伤害别人,以下几个角色都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坏人:

天子:代表当权者的意志。他并不认为龙族是和自己对等的生灵,所以会像奴役牲口一样努力他们。他的主要任务是维持长安城的经济繁荣和社会稳定。为了前者,他毫不负疚地每年捕龙;而为了后者,他挑拨三大军事力量,不容任何一方做大。他让我想到了电视剧《天下第一》,从主角四大捕快的视角看,他们所在的神侯府不断受到阉党的欺压,让观众好不愤恨!但看到后来,大家才明白,一切都在皇帝掌控之中,他纵容了一方对另一方的挑衅。

清风道长:他是书中最接近反派的人物,在最后一刻之前都跟主角对着看,是一个道貌岸然、城府极深的臭老头儿(相比之下明月倒是有几分禁欲气质,我边读边脑补《仙剑奇侠传》里衣决飘飘的徐长卿)。他与李靖、尉迟敬德等人是权利和信念上的分歧:前者尊崇个人精英的力量,后者相信大规模军队化的效果。从道士的眼光看,清风道长是苦心孤诣把白云观发扬光大的英雄。最后保卫长安的举动也证明了,他也会舍小利、取大义,让人恨不起来。

所以谁都没有错,但为什么会爆发这么大的冲突呢?

因为缺乏交流和协调。

世界上的事情就是这么神奇,有时候谁都没有错,但如果各自为政,以孤立的姿态防备地看着别人,很可能就会把事情弄到无以挽回的地步。各国的军备竞赛就是这么来的。人类奴役龙族,是因为从来没有人能听懂他们,于是只把他们当成没有灵识的低等生物来对待。龙族憎恨人类,但无法把自己怨恨表达出来,让人类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承担了猛烈的报复。

可幸的是,亲王在描绘出困境的同时也传达出希望。在书里,不断来回奔波的配角人物是玉环公主和沈文约。他们联络皇宫、联络将军府、联络地铁站,尽量让各方了解事态,化解恶意。不得不说,虽然种族之间平等,但人类社会是更为高级的:我们能通过沟通而互相调节,从而完成一个宏大的目标。书中对人类和龙族的这点区别有过一段隐晦的描写:

“这些动作让天策府的飞行机师们来做,轻而易举。但巨龙们都是些懒散、欠缺组织性的生物,让他们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一起发力,动作整齐划一,不能有任何误差,这可太难为他们了。

龙族与人类的矛盾最后圆满大结局:捕龙改为招聘制,选择工作的龙得到舒适的龙窝、美味的食物,还有充足的个人空间。于是我们有了另外一种俏皮的抱怨:“一条老龙疲惫地抱怨道:我花了十几年跃过龙门,带着梦想来到首都,可现在呢?每天还是要作地铁。” 论调熟不熟悉?这是不是每一个北漂大学生的心声?不但他们可以抱怨每天要疲惫麻木、眼神呆滞地坐地铁(其实能坐上就不错了),还可以把这句话里的地铁换成”当一个破基金经理/当一个破办事员/当一个破码农”,一点不违和。

但我们知道,绝大多数北漂,和这些老龙一样,抱怨归抱怨,即使有随时能走的选择,他们也不会主动离开首都的。因为他们在这里获得了自由,一种有限的自由。诚然,绝对的自由是每天无忧无虑地在天空翱翔,但有限的自由仿佛更现实一点:每天工作一段时间,换取劳动所得,安身立命,剩下的时间留给自己,爱干嘛干嘛。社会的福利有人多分点儿,有人少分店儿,但得每个人都分点儿。对工薪阶层来说,这种有限的人身自由、经济自由就是那一点点甜头。若连这点都剥夺,怨气成了蒸锅,终有一天会在沉默中爆发。

这可能是亲王这本书对现实社会最具象化的隐喻吧!

另外在此点出我个人认为的一个漏洞:

如果清风道长夺玉玺只是为了启动高力士,那完全没有必要从哪吒那里抢走。玉玺只是一个打开龙锁的钥匙,而钥匙是不必一直留在锁眼里的(谁敢把玉玺从皇帝那永远借走?)。道长完全可以等龙锁打开以后再去启动高力士。

《龙与地下铁》读后感(二):二十岁,读一篇童话

二十岁,读一篇童话

——《龙与地下铁》马伯庸

是一本想读了很久的书,若从它出版后荣登微博新书榜之刻算起。篇幅不长,也很容易阅读,认真地缓着读完,还好,没有太失望。主角是年幼的哪吒,还有大将军李靖,像唐朝,却已经有了比较成熟的空军。本着写一篇正经读书笔记的目的,我特意去理了一下,然后发现是我太认真了...飞机、李靖、哪吒是怎么也不可能共存于一个时代的。

书里,龙扮演着地铁的角色,有飞机没有列车,非得要龙,即便奴役龙要承担很大的风险,这情节设定有点像是为了地下龙而地下龙。文笔也算不得上乘,读罢有印象深刻的场面,但没有印象深刻、忍不住琢磨的句子。说来觉得有点可惜,白云观剑修、空军天策府还有神武军联手的恢弘场景,只是给哪吒做了嫁衣。

本来可以更好的。

可是这些真的不影响你喜欢这本书。

首先是脑洞。地下龙相关细节天马行空,跟我最开始看到书名时以为的一点也不同。除此以外飞机的动力来源竟然是牛皮筋,500转一里。白云观所在的骊山被道士头头清风改成了变形金刚,在最后大战里实在是风光了一把。全书都是浓郁的蒸汽朋克风格,既有先进科技也有东方神秘力量。

更多的,是因为这是一个正义温柔的故事,或者说因为我还是一个年轻人,对这样的故事没有丝毫抵抗力。故事里的每一个人都正义,心中都有大义大情怀,没有谁是彻底纯粹的反派,大家都为了长安城的长安而拼尽全力。

而温柔,则是孩子和龙。在孩子身上看到美好品质,远比在成年人、老年人身上看到更容易让我们感动。哪吒对龙道歉,给他们带零食、起名字,坚信自由与飞翔属于他们,甚至为了龙受到不公平的待遇而哭泣。

龙的回应也温柔至极,爪子点点小哪吒的头,龙珠龙鳞都给了哪吒,宁肯自己受伤也要护哪吒周全。你善待不同的物种,然后也被善待。

说到这,这本书的确更像是一个童话,正向、热血、英雄梦。我的二十岁,有一个关于成为自己喜欢的人做自己喜欢的事的梦想,但想象力与童心,属实久违了。

如果有一天可以被拍成电影,我觉得我会去买一张票的。

2017-2-15 21:00

《龙与地下铁》读后感(三):书两星,亲王加一星

冲着签售买的,见一见活体。

亲王本人挺好玩的。但这本书确实感觉很一般(可能是我老了)。

体裁不错,一开始也比较有吸引力,喜欢那几条龙。但情节不够丰满,矛盾冲突没展开,感觉刚开始不久就结束了。一开始白云观捉甜筒并且说那孩子是哪吒正好,还以为有什么大阴谋,结果并没有。如果定位成青少年读物还行,作为正常小说感觉太低幼了。

后面的短篇跟前面一点关系都没有像是在凑数。鬼故事感觉还可以,看得心里有毛毛的感觉。考古那篇感觉就是个思路或开头不能作算文章,而且回国看雅典奥运会直播是怎么想的,新西兰没电视吗……最后一篇还没看。这几个短篇完全不该出书。

顺带说这本书排版绝对差评,页边距那么大,字那么小。

书两星,亲王加一星。但说实话,看完书对亲王也感到比较失望,总觉着是在圈钱,虽然我并不希望这么想。也许现实总是残酷的。

《龙与地下铁》读后感(四):青少年向环保向

? 1、小说分析

奇幻小说,青少年向。

故事的寓意明显,环保倾向明确。

龙代表了被人类滥用的自然,孽龙代表了自然的反抗,最后的结局代表了人对自然的合理利用,自然对人类也会有很和谐的回报。

? 2、优点:

角色设定新颖,非常贴近中国历史给人的印象。

对历史或者神话人物进行了一些改造,熟悉中国历史的人读起来会有一些惊喜,但依然保持了历史风味,趣味性十足。比如说,哪吒来自陈塘关,是一个善良、勇敢的小孩,比如

哪吒在中国人印象中是和龙有关的重要角色,哪吒的父亲是李靖;改造点:哪吒对龙没有仇恨(传说中的仇恨也是源于哪吒的善良),和龙做了朋友。

还有地下龙系统的设定,十分有意思。

跳脱了龙给人的传统的不可驯服的印象,整个系统参考了现代的地铁,但是因为载体是龙,看起来既熟悉又充满了想象。

文笔充满了童趣。

让人想起宫崎骏的动画片。很多情节非常有画面感。

?3、不足

故事情节比较简单,比如处理僵尸龙、白云观合体的情节逻辑性不强。(PS,僵尸龙这个情节真的觉得没太大必要)

人物性格比较单薄,比如龙和皇帝的谈判。包括反派人物(清风道长)的洗白简单粗暴。

《龙与地下铁》读后感(五):真龙地下铁

这是文字鬼才马伯庸老师的一本很搞的作品。哪吒在这部小说里出演一个善良的小孩,好奇宝宝发现地下铁原来坐的是真龙啊,他替这些龙抱屈。真龙应该是在天上飞翔的,怎么可以让它们在暗无天日的地下通道里做龙火车呢。他给每条龙都取了个名字,他知道了龙的故事并决心要救出它们。哪吒的父亲还是李靖,他是保护长安城外安全的天策府领军,与尉迟敬德一起共事,很搞吧。还有更搞的,玉环在故事里成了公主,而且喜欢天策府开飞机的一哥沈文约,这二人以陪哪吒四处游玩为晃子来谈情说爱暗送秋波,剧情真的有点儿狗血呢。

龙是什么?

中华龙是至高无上的尊崇啊。可是马老师把真龙的形象给破了,故事中的龙都是拔掉逆鳞躺在地下通道里做人类的运输工具——地下铁。原来地下铁是真龙在充当运输工具,人类把龙鳞根部当座位,坐在龙鳞里跑火车。这一设置真有点玄啊。真便服马老师还能这样天马行空的构思故事和角色,又一次让我脑洞大开了。

怎么定义这部小说呢?神话?志怪?奇幻?它似乎都有,又似乎都不充分。难道作者要表达的是社会大爱或者生灵大爱吗?哪吒有爱,救甜筒重生,可是却面临长安城全城人类的灭亡时刻。因为人类束缚真龙带来的怨气太多,积业成孽龙为祸人间。巨大的孽龙唤醒龙坑里的龙僵尸,人类面临灭顶之灾……还好,哪吒说服甜筒和地下铁里的其它真龙,他们一起消灭了巨大孽龙带来的灭顶灭机。然后人类与龙族互不侵犯,和平相处。这的确是一种大爱,万物生灵都有自己的生之使命和自由的灵魂,人类固然聪明,却不能阻挡。我们不能拿自己的生活追求去辗压其它生灵。众生平等,龙有荣耀。

读《龙与地下铁》的时候会想起张艺谋的电影〈满城尽戴黄金甲〉。因为那部电影把曹禹的剧本〈雷雨〉替换到皇宫里,人物的身份全变了,但还是那曲戏,编出了新意。这本书里的哪吒、龙、玉环等人物就有这些意思。其实作者在写到骊山像一个独立王国的时候,可以借白云观的场景架构,把安实禄山幻化成白云观道长白云,把历史故事重新演义一下,也是很有看头的。不过作者没有结合历史,还是继续以解救真龙为主题,继续志怪去了。我于是又想起了早前的一部电影《周渔的火车》和近期的一部电影〈夏洛特烦恼〉,原来都是借力,跟那些著名的名称没什么关系的。

龙门节是个好创意。鲤鱼跳过龙门变身成龙,这是一个古老的传说吧。可是鲤鱼们跳过龙门换身成龙之后,立马被道长们摆阵困住,去做地下铁。故事还是很有深度的,人类的欲望越来越大,总有一天连龙都想欺负利用了。

《龙与地下铁》读后感(六):明明可以是一本给孩子看的好书,偏偏扎在【文艺】堆儿里四不像

挺喜欢微博上的马王爷,比书里有文化也有趣多了。扬短避长的事儿不是马王爷的风格吧?给二星对马王爷的成长空间寄予了厚望,他一定能写得比这好,这本真有点儿凑合。

就这字大行稀凑厚书就不像是马王爷干的事儿,大西北的豪情全字里行缝里漏走了!!字数不够回车补是吗?凑300页定价40就对得起读者了?当然这不可避免说到中国图书高定价高折扣的现实,上网店就得接受定价被腰斩的现实。那就实打实,该多少页就多少页呗,注水并不会有超值的感觉呀!弄不好还砸了自己的脸。

故事挺有想象力的,也有浅浅的少年情怀,还有着再明显不过的现实意义:长安这样的大都市,可能是很多年轻人向往的地方,“带着梦想来到首都,每天挤地铁”,这写出了多少长大后忘却的辛酸,想象与现实对接得很棒,充满激情做一条有用的龙,不过是扼杀自我苟且偷生。但是这样好吗?我持有保留意见。梦想是被地铁挤出去的,不是因为自己放弃吗?现实对每个人不公平,但不能把失败归结于境况残酷对吗?

语言简洁,对白多描写少,特别是中国道家玄妙的色彩,完全能与西方的巫师世界抗衡,看到动情处会哭的同时觉得自己好笑……怎么看怎么觉得孩子应该会喜欢,还让他们对中国深奥的传统文化产生兴趣。我看过点儿《龙与地下城》说是两个编辑自己玩儿出来的故事,但还是挺硬的。看到后来我想起一位德国作家,就是写《梦书》的内个,你说他是给孩子写的吧,其实挺残烈的,我倒觉得孩子有的地方不懂,马王爷这本有向儿童文学发展的底子,也有点儿像漫画脚本,指导画漫画用的,也可能这就是他给马小烦写的睡前故事?

倒是主打故事后面的小故事有着民间演义的风骨,与前面完全不搭,这才是马王爷本色嘛。

《龙与地下铁》读后感(七):关于压迫与反抗,也关于高考,哪吒与龙与地铁的故事

想不到实体书这么不经读,没别的意思,我只是说一本书几个小时就看完了,要这么读下去,买书都得买破产。

夫龙之为虫也,可狎而骑也;然其喉下有逆鳞径尺,人有婴之者 ,则必杀人。——韩非子

提到龙你会想到什么?哪吒闹海,杀龙王三太子?鲤鱼跃龙门?或者长长的地铁恰似一条条被禁锢的蛟龙?亦或者龙之不能触碰之逆鳞?

在马伯庸的故事里,这一切恰到好处的融合在了一起,组成一个关于哪吒与龙与地铁的故事。

这是一个关于压迫与反抗的故事:跃过龙门的鲤鱼,以为可以一飞冲天,不曾想却被人们捕捉成为拴上锁链在长安城下做为人们的交通工具。它们的逆鳞幻化成孽龙袭击人类从而与人类谈判重获自由。

这也是一个关于高考的故事:“我花了十几年跃过龙门,来到首都。可现在呢?每天还是要作人类的地铁”一条老龙疲惫的抱怨道。

人类花了十几年参加高考,以为可以从此人生得到改变,结果不还是一样,戴上无形的锁链在首都做一枚普通的上班族,漂泊者。

在夸这本书之前,得欲扬先抑,说几处读起来不太舒服,但是无伤大雅的地方。

我能感受到亲王拼命往现代科技上扯的冲动,我也能感受到亲王努力让自己写的东西趋于合理,但是那么高时速与高度,仅仅用护目镜就可以了吗?用飞机真的能接得住人吗?还有虽然我能感受到最后那条大孽龙是何等的可怕,但是预兆只出现一条孽龙,是不是太少了,这点节奏太快,终极boss来的太快就像龙卷风。

另外,后边附那三篇是亲王早期的作品?奇奇怪怪的感觉,有点生涩。

好,抑完了,开始扬。

读完《古董局中局》,就一直对亲王念念不忘了,接着读了几本出版比较早的他的书,接着就看了这本今年的新书。

亲王的文字让人笑,文字的深意又能让人哭,像早期的韩寒,我到现在依然喜欢韩寒……的女儿韩小野,简直太可爱了。

关于言情部分,我觉得这本书里所讲的故事还算合理,亲王无数次吐槽自己写不好言情,只是这个故事真的不需要琼瑶式的卿卿我我,尽管我也不知道琼瑶阿姨到底是怎么写的。这样就挺好,不在感情上浪费时间的故事都是好故事。

这本书让我想到《荒野猎人》,电影里唯一和好的希望,那个混血的孩子,被人杀死了,他们还继续世代为仇,不共戴天。而《龙与地下铁》的结局则比较温馨。

龙与人类达到了和解,人们不再捕捉与束缚,不再奴役它们。而是为他们提供了饮食起居的所需,并给它们发放工资,从而让它们心甘情愿的造福人类。龙们也开开心心的这么做了。

或许这才是最后的深意吧,和广大的上班族一样,平时辛辛苦苦工作,假期才能想去哪里去哪里。

突然想到马上十一假期了,你们准备去哪儿玩呢?没有假期的也不要气馁,你们有三倍工资呢,而且不用出去看人山人海。没有三倍工资的也不要气馁,生活还得继续。

看完这本书,我觉得马伯庸那胖胖的身体里,装的绝对不是脂肪,是一个个故事啊!那么我祝他越来越胖算不算诅咒。。。

《龙与地下铁》读后感(八):《龙与地下铁》:“脑洞先行”的成功与失败

马伯庸是那种典型的灵感型作家,他的很多小说,都是先开一个脑洞,再从这个脑洞的基础上衍生出一个完整故事。像这种“脑洞先行”的作品,马伯庸写过不少,有不少还很成功,比如《末日焚书》,比如《寂静之城》,都是从一个偏离常识的设定衍生的故事,都很好看。

《龙与地下铁》同样是马伯庸脑洞先行的产物,和他的很多小说一样,这本书同样有一个很新奇的设定和令人赞叹的脑洞,但同时这本书“脑洞先行”的缺点也显得格外突出。

如果每一条地铁都是一条在地下游走的龙,那会怎么样?据说马亲王自己说,这本书的构思来源于在地铁上的胡思乱想。我翻了一下马亲王的微博,2010年他发过这么一条:

#地铁微小说# 长安城的地下生活着几百条龙,居民们喜欢攀在龙背上,在四通八达的地道里呼啸而过。每年大唐天子都会派官员去黄河壶口,招徕刚刚跃过龙门的锦鲤,许诺他们有一份体面的工作。一条老龙疲惫地抱怨道:我花了十几年跃过龙门,带着梦想来到首都,可现在呢?每天还是要作地铁。

这个念头应该在马亲王的脑海里徘徊了很长时间,久久不能忘怀,于是几年之后,他终于把自己的脑洞变成了一个完整的故事。

可是这个脑洞的最终成品《龙与地下铁》,坦率地说,我是不太喜欢的。

其实这本书的格局我倒是颇为欣赏,剑仙法术与蒸汽朋克并存的大唐,“魔武双修”的科技树,神武军、天策军和白云观之间的明争暗斗,共同构筑起了一个宏大而吸引人的世界。神武军、天策军和白云观联手大战孽龙的场景,读来也让人热血沸腾。以至于我看完这本书的第一感觉就是,这么有史诗气质的布局,居然就讲了这么个小孩子拯救世界的故事,实在是不过瘾!

这个世界里真的有太多的可以挖掘的细节和素材,至少可以再衍生出很多吸引人的故事。

如果说这本小说的格局称得上宏大、故事称得上精彩,那么为什么我又认为他不算成功呢?

因为故事设定出了问题。

前面说了,这本书是“脑洞先行”的产物。大凡这种故事,如果故事的设定与这个脑洞不能很好地融合,那么就会成为一个致命的缺点,使读者读起来经常会有一种出戏的感觉。

很遗憾《龙与地下铁》就是这样的小说。

本书最大的漏洞在于,一个已经发明了牛筋动力战斗机,并且拥有几百架战机规模的庞大空军的文明,竟然发明不出同样动力系统的列车,偏偏要耗费巨大的资源去捕捉龙类当地铁用,实在很难说得过去。

再怎么说造火车也比造飞机容易多了吧?

更致命的是,把龙当成地下铁用还有巨大的风险,按小说中的说法,大量捕捉龙类会导致每隔二十年左右就会有大孽龙产生,这可是能使整个长安城都被毁灭的巨大危机,每次都要以倾国之力来应付。书中并没有对以龙来当地铁的必要性作出合适的说明,也没写到没有地下铁长安城就会崩溃,那么这么做的必要性到底在哪里?

没有地下龙,大不了长安的街道会很拥堵,人民出行很不方便,进而使长安没有那么繁荣,不容易建成伟大的国际大都市,仅此而已。而孽龙的产生,则是实实在在可以招来灭城之祸的。

与巨大的危险相比,我不认为解决长安城的交通问题是一个优先级很高的选择。

而且冒着这么大的风险抓到了龙,竟然仅仅把龙来当地铁用,这也太大材小用了,别的用途不说,要是能组建起一支有几百名骑士操纵的龙骑兵队伍,那岂不是天下无敌?哪个皇帝能抗拒这种轻而易举一统天下的诱惑?

这就是作者为了迁就自己的脑洞,导致故事情节和整本书的设定出现了裂痕。

因为这个裂痕的存在,注定这个故事难以称得上成功。

而且对照马亲王最初发的微博,可以看出,最初的设想,龙类是抱着找工作的目的自愿跃过龙门来到长安城的,只是没有达到最初的期望而已,如果小说这么写下去,其实会更合理,也会更有现实意义——每一个读者读到这些龙的遭遇,大概都会联想到今天在各大城市里打拼的人们。

但是小说里把这一点改成了龙类全部是被人类捕捉并强迫使其服务的,这一改动我觉得不太成功,这使得哪吒和甜筒的感情线显得没有多大说服力——这样把人类写得太恶了,龙类写得太惨了。你想想:人类厚颜无耻地把龙类抓来当成奴隶使用,长年累月关在不见一丝阳光的地底,不知道有多少龙类在无休止的苦役中葬身地底,终身再没有见到天空的机会。这样深重的仇恨,哪有那么容易化解的?这也使得结局让龙类完全抛弃仇恨、甘愿成为人类的雇工的缺少说服力——前面才用大量篇幅写了龙类对天空的向往、对自由的渴望,结果人类给点好处就心甘情愿的在受过无数屈辱的地底继续打工,这说得过去吗?

另外,我在以前的一篇书评中说过,马伯庸小说的最大短板在于人物形象塑造,纵观他的所有作品,写得血肉丰满、让人印象深刻的角色,不客气地说,一个也没有。《龙与地下铁》也不例外,读完全书,你能一口说出哪个角色的性格特点和给你最深刻的印象吗?

我一直是坚定的亲王粉,但读过《龙与地下铁》之后,我还是觉得,马亲王虽然有着诸多过人之处,也有着成为一流畅销作家的潜质。但就目前看来,要成为一流的畅销作家,马亲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龙与地下铁》读后感(九):文字的成功探险 ——读《龙与地下铁》

文/岸晓风

近期,“文字鬼才”马伯庸再掀奇幻冒险小说狂潮,他的新作《龙与地下铁》已由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故事一如他的“鬼才”风格,构思别具一格,将古今文明大胆结合,为读者描述了一个光怪陆离的神奇世界。

开篇主人公哪吒即出场,和他的目前一起奔赴长安。文中逐渐交代,当时是架空时代,长安城的地下生活着几千条龙,居民们喜欢攀在龙背上,在四通八达的地道里呼啸而过。每年大唐天子都会派官员去黄河壶口,招来刚刚跃过龙门的锦鲤,许诺他们有一份体面的工作。一条老龙充满了抱怨,我花了十几年跃过龙门,带着梦想来到首都,可现在呢?每天还是要坐地铁。从此埋下了龙族与人类几百年的恩怨。而哪吒又与长安城中的龙族产生了奇妙的友谊。最终的人龙大战,又将如何演绎呢?本书借用现实生活中的地铁系统,描绘了地下龙系统中的龙族与人类百年的冲突,情节紧凑,引人入胜。

本书依然延续了作者天马行空又让人欲罢不能的叙述方式。这种成熟得益于作者长期的“写作训练和实践”,马伯庸虽然是一名80后,但是却是人民文学奖、朱自清散文奖、银河奖得主,有“文字鬼才”之誉,被评为沿袭“‘五四’以来历史文学创作的谱系”,“文字风格充满奇趣”。小说《古董局中局》、《风起陇西》、《三国机密》、《龙与地下铁》,中篇小说《末日焚书》、《街亭杀人事件》都拥有极高人气,《龙与地下铁》同样不会让喜欢他的读者们失望。

同时,我们从本书中也可以看出作者对故事情节设置、对语言文字技巧、对于历史、文化、科技的娴熟运用和把握。他曾经发表过大量评论、杂文、历史普及、幽默小品文以及一些短、中篇小说,范围涵盖科幻、奇幻、历史、灵异、推理、动漫等多个领域,其中一些作品如《从机器猫看阶级斗争残酷本质》、《寂静之城》、《奇幻金庸》等在网上广为流传,受到粉丝们的热捧。其文无不奇思妙想,亦庄亦谐,庄而不致严肃,谐而不致油滑。作品的情节轻松有趣,甚至有点恶搞,但背后往往有详实的资料作为支撑。因此,从这个角度看,我们可以大胆的预测,《龙与地下铁》将是2016年文坛的主要收获之一。

《龙与地下铁》读后感(十):一生所求,是爱与自由

很久以前,今何在写过一本《悟空传》。有幸拜读过此书,书中情节已然记不大清晰,却依然记得看完后的头脑懵懂和眼睛酸涩,以及还依稀记得故事探讨的主题——理想与宿命、爱情与自由。私以为《悟空传》是大人们关于这类主题的思考,而《龙与地下铁》可以算是以哪咤为代表的小朋友对于这个主题的追寻吧。

亲王马伯庸用平实的语言,娓娓讲述一段关于龙、关于哪咤、关于长安城的奇幻故事。你真的相信世界上有龙存在吗?如果有一天,你遇到了龙,那真的是龙吗?它们会有着怎样的故事和龙生呢?

长安城的龙最开始的时候不是龙。它们是生活在河里的鲤鱼,五湖四海而来,日夜兼程而来,来到黄河的秦晋大峡谷壶口。它们等待一个时机——龙门节,越过龙门化身为龙,然而成功的几率只有千分之一。这需要十足的聪明、百分百的体力、外加一万分的幸运才能侥幸成功。

成功来得不容易,而命运似乎更残酷。等待新龙的不是翱翔的自由,而是禁锢。它们被除去逆鳞,栓上铁链,安排在长安城地下跑运输。在黑暗和狭窄中度过十多年的疲劳生涯之后,死去,被丢弃到龙尸坑,没有名字也没有墓碑,只有浓浓的尸腐味陪伴它们。都说,如果没有梦想那跟咸鱼有什么分别,对这些过着行尸走肉般生活的龙来说,分别就是咸鱼至少是自由的吧。

长此以往,长安城的龙都“不会飞”,会飞的龙是逆鳞幻化为怨气集结而成的孽龙,怨恨越大,法力越高强,它们时不时为患人间。哪咤登场的时候,对付孽龙的重任是由天策军、神武军以及白云观三大门派负责的。这一年,孽龙的威力达到前所未有的新高度,更糟糕的是龙尸坑里的龙尸骨化成了龙僵尸,长安城危在旦夕。

故事的结局是在龙们的帮助下,人龙合力消灭了龙僵尸和史上最强孽龙。长安城得以保全,人们继续安居乐业,而龙们也获得了龙身自由和一系列的工作福利。

OVER?OVER!因为龙们被激发出了超强战斗力,所以作者对战况描述比较简单。你是不还不死心:这群心如死灰的龙是如何被激发出超强战斗力的?答案是爱的驯养和对自由的向往。存亡时刻朋友哪咤的呐喊:“飞翔,明明就是你们的命运。”唤醒了它们内心的渴望,激发了它们的潜能,改变了它们咸鱼不如的龙生。

不过,这个设定能否说服你,我不太好判断,但是对哪咤遇见的长安城的龙来说吧,这个逻辑算是自洽的吧。因为,爱与自由,恰是它们毕生的追求。

一生所求,不过爱与自由。悟空如是,普希金如是,长安城的龙如是。你呢?

    

上一篇:《简单,安静,从容》读后感10篇     

下一篇:我的朋友没有颜色读后感精选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