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

《回忆空间》读后感精选10篇_读后感_名著读后感_格言网

2020-12-28 23:46:52

读后感

公众号

《回忆空间》是一本由(德) 阿莱达·阿斯曼著作,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70,页数:52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回忆空间》读后感(一):(摘录)回忆是一个人所能拥有的最不可靠的东西之一

出门走,说是胡乱转转,其实心里浅浅的已经有了一个大约的目的地了,或多或少就是它了。

前几天就这样“胡乱转转”,果然又到了书店。

随着年岁,对书满架,心境有变,从前一进图书馆,很激动,那么多书,要兴高采烈,心跳加快,待久了甚至感到生理恶心。现在是好多了,能稳住。

书架要慢慢看,这一家是从上海迁来的,嗯,来头不小。

比较喜欢的一个设计是,书架的最底层,做了一个斜坡的设计,是向内倾斜,这样读者不须很费力,就能看见书脊的字样。听说诚品书店也是这样的,或者,是这家书店的学习。

转了一个半小时,很有缘分地遇到了《回忆空间》,一本学术著作,而随手翻翻,居然可以看懂。

一般而言,我能看懂的学术论文,那写得可是真·通俗易懂啊,翻译也很关键,要贴合汉语习惯,不能乌泱泱全是长句,那简直是大型语法分析断句惨案现场,许多社科译著全是这个毛病,本专业同学往往不堪其扰。我看完许多社会学、人类学的恶劣汉语后,务必拿小说散文诗歌洗洗眼。

下面把摘录放上吧。

前面带有 · 这个符号的,是觉得写得非常精道的句子。

记忆术是存储,抽离时间维度的纯粹空间性方法。

遗忘是存储的对手,但是是回忆的同谋。

创造力:想象力 理性 记忆力

记忆:不仅复制-还具有生产力

声望是自我不朽化的一种世俗的形式。

炼狱作为一个神秘的地方,人们对它的想象越清楚,得到救赎的不确定性就越大。

人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使自己留在集体的记忆中。

诗(远程交际的能力)人的声望功能是一种记忆功能。

英雄和行吟者的共谋关系:金钱-不朽。

在乔叟时代还不对诗人和历史学家进行区分。

按照文艺复兴时期人文学者的观点,扩展世俗的时间和记忆维度最重要的工具就是文字。

大量的纪念碑:统治者彰显自己的愿望和市民自我展示的紧张关系

45 一个时代越是充满了危机,不同利益集团的自信心越是摇摇欲坠,纪念碑的数量也就越多,形式也越发夸张,很难再说它们是为后世而建,它们成了对同时代的人施加政治影响的工具。它们代表的愿望是把当下变成永恒,否定历史的进程。除了这些起稳定作用的纪念碑以外还有革命性的纪念碑,它们指向未来,召唤那些还没有达到目标的历史力量。由此看来,犹太大屠杀纪念碑是一个完全面对过去的纪念碑,它标志了所有声望修辞的终结,文化纪念回归到原始形式——死者记忆。

印刷术打破了教会和宫廷对记忆的独占。-争夺回忆的新的权力斗争。

拉丁写作的文本中,历史的指数被隐藏了起来。

16世纪的历史书写用尼采的话来说,仍然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纪念碑式的历史书写”;它检视和保留了值得回忆的、建构身份认同的和指向未来的东西。但是与过去的联系要重新建立;要寻找新的起源和重构新的谱系,并以此来突破遗忘的障碍。

对于个人姓名的文化记忆是一种极高的特权。

女性-结构性失忆

我们通过共同的回忆和共同的遗忘来定义我们自己。

·回忆是一个人所能拥有的最不可靠的东西之一。

情绪和动机是回忆和遗忘的看守者。

·作为负有罪责的人,他强烈地希望摆脱过去,用未来交换过去。

国内战争的生命力——用最简短的话来说——来源于那些不能遗忘的人们。

纪念和怀恨在心是两种方向完全不同的记忆形式。如果历史变成了永恒不断的冤冤相报,那最重要的就是找到一个走出历史的出口,这只能通过限制和驯服那些有害的、灾难不断发生的回忆才能实现。要想调节争端和建立和平,那就要让集体的回忆得到驯化和变形。

国王……可以通过强制执行遗忘,而扯断一根不断自我繁殖的暴力的链条。

统治者只有在面对别人的罪责时才能显示宽容并实施赦免。如果事关他自己的罪责,那他只能指望更高一层的权力机构的宽恕和遗忘。

·掩饰性回忆:把注意力集中到上天安排的外部敌人的身上,可以有助于克服内部敌人的危险。

个人是转瞬即逝的……在荣誉的标尺上,生命的价值和身体的完整性都排在清白的名声之下。为了家族的好名声而牺牲生命,这属于封建道德的基本要求。

民族国家:为一个超越阶级(但不消除阶级)的共同身份认同发挥新的基础作用的是爱国主义。

封建的记忆在他那里被引导进入了民族国家的记忆,封建的口号被提升成了民族的追求。个人在这种历史的视角中把自己理解为一个覆盖全体的身份认同的一部分。血缘关系的神圣化和通过出身来取得合法性的做法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对一个共同的历史的认同;民族国家爱国主义的荣誉替代了封建姓氏的神圣。家族自豪感变成了民族自豪感。

现在,民族国家与国王平起平坐……它(历史)不再首先服务于对统治者的教育或者合法化,而是服务于集体的身份认同的建立。

莎士比亚的历史剧——我们不能忘记这一点——最开始并不是对世界文学的贡献,而是对一个国家历史形成的贡献。

纪念碑化就是指把事件进行美学的提炼和提升,使其成为对回忆起作用的画面。

勇于牺牲和永生的承诺是联系在一起的。

英国的记忆风格在莎士比亚那里表现为民间的自发性和家庭喜庆的特点。

·总有一天人会觉得只作为过去而存在/是一种慈悲

·他对讲述的渴望其实是对当下的一种逃避;因为他无法战胜当下。

他与自己的存在不再共时,而是分裂成一个经历着和一个观察者;作为观察者他赶到了事件的前面,并像一个陌生人那样回顾已经结束的事件。

华兹华斯《回忆》

一支用来记录的鹅毛笔

华兹华斯:

我希望,我的日子/

能够通过自然的虔诚连接在一起

回忆对华兹华斯来说首先意味着反思性。

但是华兹华斯与普鲁斯特这样的作家有所不同,那就是他在文学的回忆行为中仍然保持着自主性。他的缪斯不允许偶然的想法、不由自主的刺激、偶发的连接拥有(几乎)任何一点权力。它是一种受控制的文学写作方法,其中回忆和想象被交织在一起。

“我思故我在”的特点是无时间性。……忘却时间是哲学家的传统之一。

导入(“强烈感情的突发的满溢”)-存储-取出

·诗人的想象力补充着生活不断撤除的部分,即此时此刻。

《丁登寺》:直到我们身体的呼吸/几乎停止,我们的身体安睡,/完全变成了一个活着的灵魂/

《序曲》:那湍泻的/山溪常引起轻轻的惶悚,将水声/遥遥地载入他内心的幽坳

灵光使华兹华斯联想到海通,孩子们是大自然的公民权的所有者。在他们身上,诗人看到他自己的他着:那是去的、更加原初的冥忆,使得主观性突然超越了自己的界限。他在孩子们身上看到的东西,他的文学技巧只是替代品,因为文学技巧不能直接写入灵魂,而只能写到纸上。

大自然特有的形式是永恒,时间之伤正是这永恒形式中的废料。堕入时间意味着异化。在每种异化理论里都包含有一种整体的疗救的愿景。

回想型的回忆得到想象的帮助,处于时间的影像之中。它们的特点是微弱的印象、苍白的痕迹和不断损失的危险。

赫尔德:性情中人在生活和阅读时都只有少数几个经得住考验的朋友。

“回忆的可疑光线”

12C,僧侣型阅读到学术型阅读的转变

文本迄今为止只是一个祈祷阅读或者冥想阅读的总谱,现在变成了一个对眼睛来说结构明晰的“文字图像”

当男人们大部分去关心更重要的事情的时候,修养成了19世纪女人们享有的资源。作为大城市文化的承载者,她们反映了大城市文化被宠坏的口味和浅薄的文化产品。文化在19世纪的大城市中开始渐渐显露商品世界的形态。

所有好的论文都需要消耗肌肉。

这个评论有很多的深意:书籍拯救了人,方法是它们从人那儿脱身。

哈布瓦赫:回忆没有内在的持久力,而是基本上依靠社会的互动和确认。

“历史的使命就是祛魅……历史却既属于所有人又不属于任何人,所以它注定要获得普遍性。”

历史是无人栖居的记忆。

像尼采那样吧历史和记忆描述成“强制性的二者择一”(莱因哈特·科泽勒克),这是文化批评的修辞中驱魅的激情所导致的。

记忆制造意义,意义巩固记忆。意义始终是一个构建的东西,一个事后补充的意思。

没有不定型的存量这一背景,意识就会僵化。

“没有收编的辅助材料”……它准备了一种补充知识,是一种记忆的记忆。……稳定作用……纠偏作用

因为用文字可以记录、存储比人记得住的更多的东西。因此回忆和身份认同之间的关系松弛了。

无结构的、无联系的成分进入功能记忆后就变得有编排、有结构、有关联。从这一构建行为中产生了意义,意义正是存储记忆根本不具备的品质。

统治者不仅要窜取过去,还有未来。

统治者向后使自己合法化,向前使自己得到永恒。古代东方的史料传达给我们的几乎所有信息都属于官方记忆政策这一语境。

官方记忆的困境在于,它依仗审查制度和人工的模仿。

历史是由胜利者忘记的……1989年为伊姆雷·纳吉举行的集体纪念活动,他在1956年苏联军队镇压起义期间担任总理,紧接着被处决。对他的怀念被共产党政府从历史课本上删除,小心翼翼地在公众面前被掩藏起来。但这种怀念无法被消除,反而由于对它的排斥而被固定了下来。

节日把人们和一个共同的创建历史的关系“固定”下来。

·功能记忆和存储记忆之间的边界只有保持很高的渗透性,才会使不断的更新成为可能。

取消历史书写的价值而把历史神秘化,让记忆的两种模式相互排斥,只会给双方带来潜在的难题,而它们的交叉确实对双方都有益的校正措施。因为一个和存储记忆脱节的功能记忆会沦落成幻想,和功能记忆脱节的存储记忆会沦落成一堆没有意义的信息。存储记忆可以匡正、支撑、修改功能记忆,功能记忆可以使存储记忆获得方向和动力。两者密不可分,属于一个兼收并蓄的文化,这种文化向内“接受自己内部的各种差异,向外敞开自己”。

168 在性别化的书写情景里,书写工具是有男性内涵的(笔-阴茎),而书写的平面,白纸的“基质”和“贞洁”,是有女性内涵的。(《音乐之声》奥斯卡 哈默尔斯坦二世)

·流散性的联想作为回忆的支撑结构

历史主义、闲适和无聊对尼采来说都是一种文化消化不良的结果。

“在解冻的过程中慢慢发出了一股淡淡的香味儿”

·一个没有得到满足的过去会突如其来地复活。

“没有坟墓的地方,哀悼工作就不会停止。”

Me:如果你为自己作传立书,你就是自己的历史学家。

文字和书本也是更好的钟表,因为它们记录下了盈利而不是损失。

纪念碑最坚硬的材料像金属和大理石会被时间腐蚀,而脆弱的纸张和几滴黑色的墨水却能抵抗时间,这种悖论被诗人用高潮的激发进行了不同的表述。编码越是非物质化,永生的可能性显而易见就会变得越大。

图画和雕像会被时间毁坏,而荷马的诗句却会毁坏时间并且保障一个永恒的(死后的)生命。

“语文学”的意思是“对语言的爱”

……文字内在的生产性,(弥尔顿)把它们比作种子,可以穿越时间保留它们的发芽能力,并可以一再地发出芽来。

审查手段……因为这种手段让好书沦为牺牲的可能性太大了。

·“他们写书,是为了让印刷匠忙碌,或者只是想要显示自己还活着。”印刷行业本来追求声誉卓著,现在却屈从与一种普遍的自己获得永生的压力。

印刷行业瞄准的是一个匿名的读者群易变的需求。

·一遍是时间的毁坏工作,另一边是文学对永恒的诉求。

书籍的复制和传播在17世纪还被评价为它们的持久的保证,但现在却被看做是它们衰落的原因。

石头象征了数字的牢固知识,贝壳则象征了史诗吟唱的和谐。

·卡莱尔 回忆和遗忘,就像白天和黑夜,互相依存。

·如果只有光线,那人们看到的东西就会像在纯粹的黑暗之中一样少。

哈拉尔德·魏因里希:“信息消失的慈悲”

·用遗忘来规定记忆。

“与死者对话的愿望”就像人类一样古老。

文字被看作是思想的溢出,是重新激活思想的一种手段。

与文本相反,图像既沉默又被过分限定;它们可以完全地封闭自己,或者比任何一个文本都滔滔不绝。

英国 浪 托马斯·德昆西把修辞学定义为一种“放大的艺术”

Me::::虽然可以明白但不明白为什么要这样表述……

·在从观察过渡到接触,在美感的距离成为爱的渴望的障碍时,美学的感知框架和情欲的感知框架就会互相排斥。

268《都柏林人》《死者》--树是一个流散的细节,在整个句子的语法中像是很笨拙地挂在上面,在叙述的逻辑中它没有任何意义,但在图像记忆的逻辑中它很重要。因为它证实了重新建立的感知图像的精确和真实性。在这我们再次惠顾卢兹·尼特哈默尔的话:被深深印刻的图像“常常能够很详细地描绘”;但它们本身“却不具有叙述的结构,并且不倾向于一个意义表达”。

·忧郁性格的人具有冰冷、干燥、并因此而坚硬的大脑。

尼采“痛苦是记忆术最为有力的辅助工具”

·记忆富有弹性地按其功能不断使过去适应当下。

我们回忆的不再是事件本身,而是我们对它们的语言表达。语言文字的作用就像名字,我们可以用这些名字来唤回物体和事件。

对于少年的回忆起作用的是强烈情感,对于老年时的回忆起作用的是象征。

语言不能把创伤接收进来。因为语言属于所有的人,因此那些无与伦比的、特殊的、绝无仅有的东西都无法进入其中,更不用说一种绝无仅有的持续的恐怖经历了,但是恰恰是创伤需要言语……招魂和巫术……

·压抑不是一种遗忘的形式,而是一种特别顽固的保存形式。

298 这一点柏拉图就已经知道了,他把记录看作是一种遗忘的形式。因为一旦被写下来的东西,也就可以被推翻或被消除;但是那些从来没有获得符号的形式,获得可回忆的象征的东西,按照利奥塔的观点也就不能被否认、遗忘。

··他把创伤看作一个未被满足的遗忘。

创伤是叙述的不可能性。

当前的强烈情感、动机、目的是回忆和遗忘的守护者。

按照弗洛伊德说法,回忆的变形来源于罪责。

(不可靠)……因为良心需要记忆的支撑。但是记忆却是一种过于虚弱的力量。

蒙田:每一个有尊严的人都会无意识地选择没有美德的人交往。

创伤治疗师的出发点是,回忆真的会得到数十年的保存并被重新发现,而认知心理学家则从根本上质疑这种存留的可能性——像结构主义者一样——而认为它们有着无限的可塑造性和可变化性。

用一个没有过去的无辜幻影是不能够实现从过去和当下进入未来的跨越的。

这个题目,“太大了”,无法穿过回忆和叙述的小小针眼。

击碎了叙述的脊梁……扯断了事件的关联……

在时间中穿越时,变成“一个透明的眼球”

土地活在它的动物身上,活在对它的感官知觉里,尤其活在故事里。

它本身还是文化记忆

土地上铺满了故事

印第安人的民间传统——神话、故事、歌谣、谜语和祈祷——就像一张轻薄透明的网穿插在小说之中。

“牡蛎似的那种坚韧”

·不可挽回地失去的东西,再次被注入了“微生物似的生命”。

文字引向历史,而象征属于永恒。

“在你的灵魂力灌注进战栗”

·就像一个呗收藏的物体一样,地点也是“过去和现实之间的掮客”

在那些被改建成纪念场所和博物馆的回忆之地中存在着一个深刻的悖论:出于保留原真性的目的对这些地点进行的保存工作不可避免地意味着丧失原真性。

在代际之地上这种力量来自或者的人与死者的亲属链条,在纪念之地上这种力量来自于被重新建立和重新传承的讲述,在回忆之地上这种力量来自于一种纯粹好股的历史兴趣,在创伤性地点上这种力量来自于一个不愿意结疤的伤口。

公众号:长夜书坊

《回忆空间》读后感(二):历史只有五年

加利福尼亚俗语这样说道:历史只有五年。在加利福尼亚这个城市,一切都在迅速地出现,又都在迅速地消失,许许多多事情都成为文化的垃圾被堆积,那些我们称为过去或者历史的东西在飞速地从记忆中遗忘。在中国情况也是如此。上个月发生的社会热点,下个月就无人问津了,加上网络的作用,几乎没有什么东西能留存超过一个星期。人们好像越来越健忘,这种健忘对应的是一个文化上的普遍现象,这也是《回忆空间:文化记忆地形式与变迁》这本书相当关注的一个内容。

这本书是当代著名文化理论:文化记忆理论的奠基作品之一。作者是德国著名学者阿莱达·阿斯曼。阿斯曼主要研究英美文学,擅长通过对历代的典型作品进行文本分析,从而发现其中蕴含的社会现象和文化状况。文化记忆理论指的是将文化当作记忆来研究,从记忆的角度解读文化的产生和嬗变。

在这本书中,作者提出了几个振聋发聩的观点:第一,文化记忆分为功能记忆和存储记忆;第二,记忆和遗忘并不是对立的。

首先说说文化记忆的分类。我们都知道记忆是很不可靠的。我们有的时候能想起一件事,有的时候就想不起来了。有的时候想起的东西准确而且有用,比如数学考试上想起的数学公式,但有的时候想起来的东西却似乎模棱两可,也没什么意义。阿莱达认为在文化记忆之中也存在这种和生理反应类似的现象。那些我们时常能想起来,和现实生活有密切关系的记忆是功能记忆。而那些和现实没有联系的记忆则是存储记忆。

功能记忆是被挑选出来的,它对个人和群体的身份建构有重要作用。比如,一个人总得记得自己曾经经历过什么,才能知道自己属于哪个群体,有什么价值、什么社会联系。而一个新的集体在建立之初,也需要有合适的记忆来强化成员之间的纽带、抛弃和之前集体的联系。比如在满人入关,清王朝统治之初,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政策被强有力地推行,这是从细节上确认新集体的象征。而这个象征也成了清王朝区别与其他朝代的重要标志。

存储记忆的功能并不像功能记忆那样明显。在现实生活中,存储记忆往往是隐匿的,只有在时机合适时才会出现,并对功能记忆起到校正的作用。比如二战后德国对纳粹罪责的反思。在战后将近二十年的时间里,新德国政府都采取与过去割裂的政策,修改教科书、封锁纳粹相关资料。直到1963年的奥斯维辛审判,没有经历过二战的德国青年人才第一次发现自己的祖国曾经犯过的罪责。那些惨绝人寰的纳粹经历纷纷进入社会视野,原先德国主流的二战说辞被挑战、修改,人们更加趋近事实,也才有更多人得到公正的对待。

功能记忆和存储记忆是一个事情的两个方面。功能记忆有可能因为环境的不适合而被遗忘,成为存储记忆;存储记忆也有可能因为时机凑巧而重新进入人们的视野,对社会文化产生重要作用。这其实也反映出记忆与遗忘之间的辩证关系。记忆的过程是遗忘的过程,遗忘和记忆是统一的。

这种观点对历史观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早前,人们一直认为历史是客观的陈述,和个人没有关系。但随着记忆研究的发展,人们逐渐发现,历史讲述其实并不那么客观。从一个角度来讲,历史讲述也是一个回忆的过程。由于时间漫长,我们不可能拥有关于过去的所有资料,很多历史的空白甚至历史事件的真相都会被写作者的立场和情感影响。比如说国史,编修国史受命于当时的皇帝,史官自然会对和皇帝有关的部分多着笔墨、歌功颂德;比如说个人写的史书,史学家若是偏爱某个历史人物,自然会在其上多着笔墨,甚至有为其辩护之嫌。而这些都会影响到所谓的历史客观性。那么这样做是不是一定会导致历史的失真呢?

作者认为,并非如此。在19世纪末的欧洲,历史有一度被束之高阁,成为学者、教授研究的故纸堆,而对普通人而言,历史毫无用处。但历史的意义不应只在于保存过去,而在于它能给现实以指导和借鉴的意义。历史因为它过分强调客观,而忽视了个人的需求,但实际上,往往是历史书写中的情感部分,更能带给人们意外的收获。作者认为,对待历史一定要重视其中包含的情感的真实。

当下的历史讲述中最不缺的就是个人立场的投入。从好的方面讲,个人投入是言论开明和个人认知的兴起。但是从另一方面讲,这也极大有利于对记忆的操控。当每一个人都可以通过网络发表所谓的事实和观点之后,以前的文化权威被抵消,平媒也好、Kol也好、学界大咖也好,他们都渐渐被缩小到一个很窄的范围之内,他们发表的看法和信息,迅速地被其他讲述者的信息掩埋。这种掩埋过程并不对事件的性质和严重程度加以区分,其速度之快,令人触不及防。事件还来不及被记忆,就已经被遗忘了。这其中体现了文化记忆的一个危机。

这个危机,具体来说就是爆发性增长的记忆内容和极为有限的记忆载体之间的矛盾。人们通常接触到的记忆载体有文字、图像、建筑和档案。这些媒介都有固定的物质物作为支撑。信息附着在这些物质上,并被保存下来。但是几千年过去,那些不可计数的信息成为一个庞大的怪物,以至于就算用尽了所有的记忆媒介也无法穷尽他们。而上文提到的网络,那上面的信息本质上是以二进制编码出来的,是一串0和1,这些数字一旦脱离网络能否留存还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如果这些信息都能被保存,那其中哪些信息该留下,哪些该抛弃,又是一个极为严峻的问题。

阿莱达·阿斯曼的《回忆空间:文化记忆的形式与变迁》十分具有启发意义。它的关注点在于当代社会,在日益严峻的记忆垃圾和记忆保存问题上,作者有相当深入的思考,而这些思考也有利于读者了解自己本集体的文化。

《回忆空间》读后感(三):记忆,让文化走的更远

初看这本书的时候,《回忆空间》空间这个书名让这本书给人一种高深莫测的感觉。翻看里面的内容,因为是德国的作者,翻译过来虽然和其他书籍没什么不同,可还是给人一种距离感。但看完这本书,才渐渐的明白,书的副标题,文化记忆的形式和变迁,是这本书的主题。让我们记住文化,它的历史,它的档案,这些东西将文化发扬光大,也让人们永远铭记。

《回忆空间》这是一本科学性和专业型都很强的书,也是一本非常实用的书。书中讲述了文化和记忆之间的各种联系,在传统文化渐渐受到网络时代的冲击的前提下,文化的记忆显得尤为重要。

这本书分为三个部分。和很多研究记忆的专业领域一样,文化方面的记忆,也主要分为三部分。功能,媒介,存储器。书中讲述了很多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的记忆方式和形式,让我们在欣赏文学作品的同时,了解了记忆的神奇之处。

作者阿莱达·阿斯曼在本书中运用了很多科学的研究工具,以具有象征形式的传承的全部内容,如文学经典、装置艺术等为研究对象,具体的详尽的为我们分析了文化记忆的种种功能和媒介的形式及变迁,为“文化记忆”搭建了丰富、深刻而又颇具解释力的理论框架。

书中的很多话都发人深思,比如,在第一部分第三章莎士比亚历史剧中的回忆之争中,讲到,我们将莎士比亚历史剧中回忆扮演着重要角色这一论点从不同层面上进行了论证。同时我们也看到,回忆绝不是一种统一的力量。同样麻烦的是对它的评价,因为单个的回忆所引起的作用只有在相应的行为关联中才能看清楚。

在第二部分中也有关于文字的描述,一个对于记忆媒介的研究必须要从文字出发,这种成就当然在不同的文化和不同的时期里会得到不同的评判。在字母上附着的想象、希望和失望对于近代文化记忆的结构转型是一个重要的索引。

如果你对文化感兴趣,也喜欢研究文化记忆的变迁,不妨看看《回忆空间》这本书,一定会有不小的收获。

《回忆空间》读后感(四):总摘录

首发于公众号:长夜书坊

art1 功能

术是存储,抽离时间维度的纯粹空间性方法。

遗忘是存储的对手,但是是回忆的同谋。

创造力:想象力 理性 记忆力

记忆:不仅复制-还具有生产力

声望是自我不朽化的一种世俗的形式。

炼狱作为一个神秘的地方,人们对它的想象越清楚,得到救赎的不确定性就越大。

人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使自己留在集体的记忆中。

诗(远程交际的能力)人的声望功能是一种记忆功能。

英雄和行吟者的共谋关系:金钱-不朽。

在乔叟时代还不对诗人和历史学家进行区分。

按照文艺复兴时期人文学者的观点,扩展世俗的时间和记忆维度最重要的工具就是文字。

大量的纪念碑:统治者彰显自己的愿望和市民自我展示的紧张关系

45 一个时代越是充满了危机,不同利益集团的自信心越是摇摇欲坠,纪念碑的数量也就越多,形式也越发夸张,很难再说它们是为后世而建,它们成了对同时代的人施加政治影响的工具。它们代表的愿望是把当下变成永恒,否定历史的进程。除了这些起稳定作用的纪念碑以外还有革命性的纪念碑,它们指向未来,召唤那些还没有达到目标的历史力量。由此看来,犹太大屠杀纪念碑是一个完全面对过去的纪念碑,它标志了所有声望修辞的终结,文化纪念回归到原始形式——死者记忆。

印刷术打破了教会和宫廷对记忆的独占。-争夺回忆的新的权力斗争。

拉丁写作的文本中,历史的指数被隐藏了起来。

16世纪的历史书写用尼采的话来说,仍然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纪念碑式的历史书写”;它检视和保留了值得回忆的、建构身份认同的和指向未来的东西。但是与过去的联系要重新建立;要寻找新的起源和重构新的谱系,并以此来突破遗忘的障碍。

对于个人姓名的文化记忆是一种极高的特权。

女性-结构性失忆

我们通过共同的回忆和共同的遗忘来定义我们自己。

·回忆是一个人所能拥有的最不可靠的东西之一。

情绪和动机是回忆和遗忘的看守者。

·作为负有罪责的人,他强烈地希望摆脱过去,用未来交换过去。

国内战争的生命力——用最简短的话来说——来源于那些不能遗忘的人们。

纪念和怀恨在心是两种方向完全不同的记忆形式。如果历史变成了永恒不断的冤冤相报,那最重要的就是找到一个走出历史的出口,这只能通过限制和驯服那些有害的、灾难不断发生的回忆才能实现。要想调节争端和建立和平,那就要让集体的回忆得到驯化和变形。

国王……可以通过强制执行遗忘,而扯断一根不断自我繁殖的暴力的链条。

统治者只有在面对别人的罪责时才能显示宽容并实施赦免。如果事关他自己的罪责,那他只能指望更高一层的权力机构的宽恕和遗忘。

·掩饰性回忆:把注意力集中到上天安排的外部敌人的身上,可以有助于克服内部敌人的危险。

个人是转瞬即逝的……在荣誉的标尺上,生命的价值和身体的完整性都排在清白的名声之下。为了家族的好名声而牺牲生命,这属于封建道德的基本要求。

民族国家:为一个超越阶级(但不消除阶级)的共同身份认同发挥新的基础作用的是爱国主义。

封建的记忆在他那里被引导进入了民族国家的记忆,封建的口号被提升成了民族的追求。个人在这种历史的视角中把自己理解为一个覆盖全体的身份认同的一部分。血缘关系的神圣化和通过出身来取得合法性的做法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对一个共同的历史的认同;民族国家爱国主义的荣誉替代了封建姓氏的神圣。家族自豪感变成了民族自豪感。

现在,民族国家与国王平起平坐……它(历史)不再首先服务于对统治者的教育或者合法化,而是服务于集体的身份认同的建立。

莎士比亚的历史剧——我们不能忘记这一点——最开始并不是对世界文学的贡献,而是对一个国家历史形成的贡献。

纪念碑化就是指把事件进行美学的提炼和提升,使其成为对回忆起作用的画面。

勇于牺牲和永生的承诺是联系在一起的。

英国的记忆风格在莎士比亚那里表现为民间的自发性和家庭喜庆的特点。

·总有一天人会觉得只作为过去而存在/是一种慈悲

·他对讲述的渴望其实是对当下的一种逃避;因为他无法战胜当下。

他与自己的存在不再共时,而是分裂成一个经历着和一个观察者;作为观察者他赶到了事件的前面,并像一个陌生人那样回顾已经结束的事件。

华兹华斯《回忆》

一支用来记录的鹅毛笔

华兹华斯:

我希望,我的日子/

能够通过自然的虔诚连接在一起

回忆对华兹华斯来说首先意味着反思性。

但是华兹华斯与普鲁斯特这样的作家有所不同,那就是他在文学的回忆行为中仍然保持着自主性。他的缪斯不允许偶然的想法、不由自主的刺激、偶发的连接拥有(几乎)任何一点权力。它是一种受控制的文学写作方法,其中回忆和想象被交织在一起。

“我思故我在”的特点是无时间性。……忘却时间是哲学家的传统之一。

导入(“强烈感情的突发的满溢”)-存储-取出

·诗人的想象力补充着生活不断撤除的部分,即此时此刻。

《丁登寺》:直到我们身体的呼吸/几乎停止,我们的身体安睡,/完全变成了一个活着的灵魂/

《序曲》:那湍泻的/山溪常引起轻轻的惶悚,将水声/遥遥地载入他内心的幽坳

灵光使华兹华斯联想到海通,孩子们是大自然的公民权的所有者。在他们身上,诗人看到他自己的他着:那是去的、更加原初的冥忆,使得主观性突然超越了自己的界限。他在孩子们身上看到的东西,他的文学技巧只是替代品,因为文学技巧不能直接写入灵魂,而只能写到纸上。

大自然特有的形式是永恒,时间之伤正是这永恒形式中的废料。堕入时间意味着异化。在每种异化理论里都包含有一种整体的疗救的愿景。

回想型的回忆得到想象的帮助,处于时间的影像之中。它们的特点是微弱的印象、苍白的痕迹和不断损失的危险。

赫尔德:性情中人在生活和阅读时都只有少数几个经得住考验的朋友。

“回忆的可疑光线”

12C,僧侣型阅读到学术型阅读的转变

文本迄今为止只是一个祈祷阅读或者冥想阅读的总谱,现在变成了一个对眼睛来说结构明晰的“文字图像”

当男人们大部分去关心更重要的事情的时候,修养成了19世纪女人们享有的资源。作为大城市文化的承载者,她们反映了大城市文化被宠坏的口味和浅薄的文化产品。文化在19世纪的大城市中开始渐渐显露商品世界的形态。

所有好的论文都需要消耗肌肉。

这个评论有很多的深意:书籍拯救了人,方法是它们从人那儿脱身。

哈布瓦赫:回忆没有内在的持久力,而是基本上依靠社会的互动和确认。

“历史的使命就是祛魅……历史却既属于所有人又不属于任何人,所以它注定要获得普遍性。”

历史是无人栖居的记忆。

像尼采那样吧历史和记忆描述成“强制性的二者择一”(莱因哈特·科泽勒克),这是文化批评的修辞中驱魅的激情所导致的。

记忆制造意义,意义巩固记忆。意义始终是一个构建的东西,一个事后补充的意思。

没有不定型的存量这一背景,意识就会僵化。

“没有收编的辅助材料”……它准备了一种补充知识,是一种记忆的记忆。……稳定作用……纠偏作用

因为用文字可以记录、存储比人记得住的更多的东西。因此回忆和身份认同之间的关系松弛了。

无结构的、无联系的成分进入功能记忆后就变得有编排、有结构、有关联。从这一构建行为中产生了意义,意义正是存储记忆根本不具备的品质。

统治者不仅要窜取过去,还有未来。

统治者向后使自己合法化,向前使自己得到永恒。古代东方的史料传达给我们的几乎所有信息都属于官方记忆政策这一语境。

官方记忆的困境在于,它依仗审查制度和人工的模仿。

历史是由胜利者忘记的……1989年为伊姆雷·纳吉举行的集体纪念活动,他在1956年苏联军队镇压起义期间担任总理,紧接着被处决。对他的怀念被共产党政府从历史课本上删除,小心翼翼地在公众面前被掩藏起来。但这种怀念无法被消除,反而由于对它的排斥而被固定了下来。

节日把人们和一个共同的创建历史的关系“固定”下来。

·功能记忆和存储记忆之间的边界只有保持很高的渗透性,才会使不断的更新成为可能。

取消历史书写的价值而把历史神秘化,让记忆的两种模式相互排斥,只会给双方带来潜在的难题,而它们的交叉确实对双方都有益的校正措施。因为一个和存储记忆脱节的功能记忆会沦落成幻想,和功能记忆脱节的存储记忆会沦落成一堆没有意义的信息。存储记忆可以匡正、支撑、修改功能记忆,功能记忆可以使存储记忆获得方向和动力。两者密不可分,属于一个兼收并蓄的文化,这种文化向内“接受自己内部的各种差异,向外敞开自己”。

168 在性别化的书写情景里,书写工具是有男性内涵的(笔-阴茎),而书写的平面,白纸的“基质”和“贞洁”,是有女性内涵的。(《音乐之声》奥斯卡 哈默尔斯坦二世)

·流散性的联想作为回忆的支撑结构

历史主义、闲适和无聊对尼采来说都是一种文化消化不良的结果。

“在解冻的过程中慢慢发出了一股淡淡的香味儿”

·一个没有得到满足的过去会突如其来地复活。

“没有坟墓的地方,哀悼工作就不会停止。”

Me:如果你为自己作传立书,你就是自己的历史学家。

文字和书本也是更好的钟表,因为它们记录下了盈利而不是损失。

纪念碑最坚硬的材料像金属和大理石会被时间腐蚀,而脆弱的纸张和几滴黑色的墨水却能抵抗时间,这种悖论被诗人用高潮的激发进行了不同的表述。编码越是非物质化,永生的可能性显而易见就会变得越大。

图画和雕像会被时间毁坏,而荷马的诗句却会毁坏时间并且保障一个永恒的(死后的)生命。

“语文学”的意思是“对语言的爱”

……文字内在的生产性,(弥尔顿)把它们比作种子,可以穿越时间保留它们的发芽能力,并可以一再地发出芽来。

审查手段……因为这种手段让好书沦为牺牲的可能性太大了。

·“他们写书,是为了让印刷匠忙碌,或者只是想要显示自己还活着。”印刷行业本来追求声誉卓著,现在却屈从与一种普遍的自己获得永生的压力。

印刷行业瞄准的是一个匿名的读者群易变的需求。

·一遍是时间的毁坏工作,另一边是文学对永恒的诉求。

书籍的复制和传播在17世纪还被评价为它们的持久的保证,但现在却被看做是它们衰落的原因。

石头象征了数字的牢固知识,贝壳则象征了史诗吟唱的和谐。

·卡莱尔 回忆和遗忘,就像白天和黑夜,互相依存。

·如果只有光线,那人们看到的东西就会像在纯粹的黑暗之中一样少。

哈拉尔德·魏因里希:“信息消失的慈悲”

·用遗忘来规定记忆。

“与死者对话的愿望”就像人类一样古老。

文字被看作是思想的溢出,是重新激活思想的一种手段。

与文本相反,图像既沉默又被过分限定;它们可以完全地封闭自己,或者比任何一个文本都滔滔不绝。

英国 浪 托马斯·德昆西把修辞学定义为一种“放大的艺术”

Me::::虽然可以明白但不明白为什么要这样表述……

·在从观察过渡到接触,在美感的距离成为爱的渴望的障碍时,美学的感知框架和情欲的感知框架就会互相排斥。

268《都柏林人》《死者》--树是一个流散的细节,在整个句子的语法中像是很笨拙地挂在上面,在叙述的逻辑中它没有任何意义,但在图像记忆的逻辑中它很重要。因为它证实了重新建立的感知图像的精确和真实性。在这我们再次惠顾卢兹·尼特哈默尔的话:被深深印刻的图像“常常能够很详细地描绘”;但它们本身“却不具有叙述的结构,并且不倾向于一个意义表达”。

·忧郁性格的人具有冰冷、干燥、并因此而坚硬的大脑。

尼采“痛苦是记忆术最为有力的辅助工具”

·记忆富有弹性地按其功能不断使过去适应当下。

我们回忆的不再是事件本身,而是我们对它们的语言表达。语言文字的作用就像名字,我们可以用这些名字来唤回物体和事件。

对于少年的回忆起作用的是强烈情感,对于老年时的回忆起作用的是象征。

语言不能把创伤接收进来。因为语言属于所有的人,因此那些无与伦比的、特殊的、绝无仅有的东西都无法进入其中,更不用说一种绝无仅有的持续的恐怖经历了,但是恰恰是创伤需要言语……招魂和巫术……

·压抑不是一种遗忘的形式,而是一种特别顽固的保存形式。

298 这一点柏拉图就已经知道了,他把记录看作是一种遗忘的形式。因为一旦被写下来的东西,也就可以被推翻或被消除;但是那些从来没有获得符号的形式,获得可回忆的象征的东西,按照利奥塔的观点也就不能被否认、遗忘。

··他把创伤看作一个未被满足的遗忘。

创伤是叙述的不可能性。

当前的强烈情感、动机、目的是回忆和遗忘的守护者。

按照弗洛伊德说法,回忆的变形来源于罪责。

(不可靠)……因为良心需要记忆的支撑。但是记忆却是一种过于虚弱的力量。

蒙田:每一个有尊严的人都会无意识地选择没有美德的人交往。

创伤治疗师的出发点是,回忆真的会得到数十年的保存并被重新发现,而认知心理学家则从根本上质疑这种存留的可能性——像结构主义者一样——而认为它们有着无限的可塑造性和可变化性。

用一个没有过去的无辜幻影是不能够实现从过去和当下进入未来的跨越的。

这个题目,“太大了”,无法穿过回忆和叙述的小小针眼。

击碎了叙述的脊梁……扯断了事件的关联……

在时间中穿越时,变成“一个透明的眼球”

土地活在它的动物身上,活在对它的感官知觉里,尤其活在故事里。

它本身还是文化记忆

土地上铺满了故事

印第安人的民间传统——神话、故事、歌谣、谜语和祈祷——就像一张轻薄透明的网穿插在小说之中。

“牡蛎似的那种坚韧”

·不可挽回地失去的东西,再次被注入了“微生物似的生命”。

文字引向历史,而象征属于永恒。

“在你的灵魂力灌注进战栗”

·就像一个呗收藏的物体一样,地点也是“过去和现实之间的掮客”

在那些被改建成纪念场所和博物馆的回忆之地中存在着一个深刻的悖论:出于保留原真性的目的对这些地点进行的保存工作不可避免地意味着丧失原真性。

在代际之地上这种力量来自或者的人与死者的亲属链条,在纪念之地上这种力量来自于被重新建立和重新传承的讲述,在回忆之地上这种力量来自于一种纯粹好股的历史兴趣,在创伤性地点上这种力量来自于一个不愿意结疤的伤口。

???@??

《回忆空间》读后感(五):《回忆空间》--看懂它“盗梦”才能找到根源

一本有着清晰而严谨脉络的、关于“文化回忆”这样较为宽泛题目的书籍通常会让人想敬而远之,而现在,一位德国学者以其丰富的文化底蕴作为媒介,使每一个阅读本书的人,都有机会得以对“空间和文化的变迁与我们的回忆究竟有着怎样的联系”这个话题一探究竟。

高明的研究者总是善于从最普通的视角为我们重新界定一些日常生活中极为重要却常被忽视掉的问题,在本书中,则是作者以记忆、媒介、存储器三个方面,以诸多极富代表性的优秀文学作品为例,详细解析了许多定义最终归结为本书的主题。特别是在第一部分“记忆”篇章,个人印象最深的部分是:作者将使我们回忆具象化的空间的不稳定,日常生活的节奏过于简单,思维模式发生改变从而“无意识”的对过往的回忆用“画笔”进行涂抹(比如构建多达几重的梦境空间)等行为,使得回忆本身名为“真实”的部分变得愈加单薄的原因,以威廉?华兹华斯的诗歌意象进行解析,认为回忆作为个人体验,开始难于向他人讲述,只能凭借“鹅毛笔”书写的诗行等更多介质被保存,而非带感情的试图去“记忆”。

而莎士比亚的戏剧则揭示了更多时候,为了能够重写历史,就必须将之从对手处夺回--为自己失败的前代向昔日胜利者的后代提出挑战。历史学家的做法是会“不自觉地将自己时代的嫉妒、激情和气愤同时端出”,莎士比亚便更以自己的天才使借古讽今成为了戏剧里并不那么新鲜的招数,把爱护国家的荣誉打造成了不朽的民族精神。而同时,为了不止迷惑于通过筛选的“纪念碑式的历史书写”,出土文物、那些久被遗忘的文献和一个也许不会停止旋转的陀螺都能成为有力的佐证(P52至P53)。是的,向曾经的形式和变迁再一次宣战,并开始抢夺些我们认为更有价值的“宝藏”。

被本书吸引的最初原因是:回忆不仅属于生命流失过程的重要阶段,更是我们试图借助于这种独特的意识形式,通过整合对自我进行提升,对未来做出规划的一把钥匙--即使那些事情尚未发生或实属梦境。而与此同时,“如果所有的流转都断裂了,就会产生精灵之地,这是留给想象自由发挥或被压抑的记忆回归的地方”(P21)。面对回忆,我们多曾与岁月合谋,但只接受诗歌、戏剧等形式将之清洗后的面目全非,并不情愿被彻底反转过去原有的意味作弄到失去兴趣自动全数剔除。即使而在这种情况下,意识会成为我们守护力量最为薄弱的软肋,被他人灌输、牵引潜意识里对回忆的再塑造:难以想象,记忆里最深切的爱有一天在被恶意的扭转后,以呼唤你从梦境中清醒为名,邀你一同坠落??????

唯有这般“空间”,无需多少物质付出;亦是它,更要多重维护。“亲切的怀恋”,必是它之由来;“而那过去了的”,是它最初之名。

《回忆空间》读后感(六):当记忆不由事物本身的质地而存在

对事物的质地分析与感受时序有时候经常是错位的,我们了解到的是常识范围内的识别许可。记忆不是仅仅是背诵,记忆也不仅仅是生造,记忆更不仅仅是挖掘常识之外的事物面貌,使它能够在客观存在的基础上独当一面。记忆是经受住内在批判的“翻译”过程,它联结了所有隐含关系的脉络,一旦质疑改变了可辩识的内在描述,它就不能等同于记忆被提取,充其量只能作为推测或者假设。如果一个人习惯性的将记忆与推测相混淆,将经历与杜撰拼凑在一起,在我看来,他用虚构与艺术向事实与历史宣战,他至少不是传统意义上,那种具有高度诚信的人,他用歪曲的记忆去保持自我感觉良好是可耻的。

“面对真相的苦涩能够医治好所有基于虚构的恐吓,在一无所有时,见证就是我们唯一的精神武器,它能撕开一切虚伪的阴谋,在内心的净土构建一个任何隐瞒都是徒劳,都是枷锁的场地,能听见的不是称颂,而是打有记忆开始,每个人在面对真相时所拥有的感受自由。”我记得我在不久之前的日记上还真的讨论过关于记忆的话题,但我拒绝认真的去想,因为时常我需要错乱的追忆来实现一种更多广阔的猜测,就像是在一切推论上面进行押注,看它的忘却、终结与破灭是否能最后仍然回落到人性的焦点上。个体记忆与内在的感受力有关,但它并不通过僵硬的穷举煽动与蛊惑人们的心智,到时由某种权威所灌输的公共记忆或者某种特定的史带着嘈杂混乱的噱头,能让人暂时失去理智。也许这种记忆,始于强加于人的身份认同,需要借助聚众滋事与完成一些使命才能成立的情感,它在精神空间并没有多少记忆的真实性。文化记忆、历史记忆、个人记忆以及人类记忆,通过事件的回顾,通过书籍的追溯,通过群体参与的矫正,通过个人修行,它们变成一个人独特尊严的抉择方式,通过一种特定情感来维系各种记忆之间的平衡。

对话、事件与文字都是记忆的媒介,经过反复的确认,通过相似的共鸣,或者借助隐喻来填补记忆中所缺失的部分,人们可以超越指向封闭式的历史强权,超越断裂、碎片式的现状,去认清构建场域的事物原型。我们的寻访是离开固有的剩余假象,在没有任何收藏的事实根据面前,找到语言所遗忘的细节部分,它与所有沉睡的谎言带给人们的诱惑无关,或者它与所有充满诋毁的偏见也没有多大关系。当我们通过个人努力去催醒这种事实的原貌时,我们会把这种经过看作是身份认同,而不仅仅是记忆勾连。虽然记忆不是通过伊甸园的捷径,但我们确实是通过人类所特有的羞耻心,以及通过眼中所判定的正义,去驱散内心的暗尘与雾霾,在废墟一般的混乱面前,历史资料的混乱、个体身份的混乱、语言流通的混乱找到某种合理性的依据,在我们的内心审判中,通过重新确认、重新拜访来完成自我救赎的人生旅程。

我们的大脑不是一个储存保密工具,我们在提取记忆,或者推翻一些结论的时候拥有我们所特有的情感,这些情感会在一定期限内作用于我们的行为,与我们紧密联系的事件。在多年之后,或许这些记忆已经被历史封印,但我们通过不断的捕捉,不断的记忆体验拥有了我们独特的品味,我们独特的灵魂,我们对于行为期限有自我的一套价值体系。我想,这时候,我们的回忆与凭吊不仅仅是努力她推翻人性不同高度的一座座“雕塑”或者谎言,它是永远建立在蒙昧无知之上的伤怀, 它是 永远与陌生比肩的一种挑剔与刻毒,但它从未亵渎与奚落任何的遗忘,我们对青春的遗忘,我们作为妻子的遗忘,或者我们作为群落的遗忘,我们对和平想象的遗忘,我们对艺术高度的终极表达的遗忘,都以一种慌乱但依旧经久不衰的方式,都通过虚弱但依旧泾渭分明的方式,让我们如同一个有精神层面的人那样,学会知晓、体验与宽恕我们这个时代,就如同宽恕所有历史用语言需要来无法掌控的真实。

    

上一篇:《诺拉·韦伯斯特》经典读后感10     

下一篇:《没事别随便思考人生》读后感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