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

午夜将至读后感10篇_读后感_名著读后感_格言网

2020-12-28 23:46:52

读后感

公众号

《午夜将至》是一本由[美]迈克尔?多布斯(Michael Dobbs)著作,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甲骨文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79.00,页数:55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午夜将至》读后感(一):了解古巴导弹危机的好书

1962年的古巴导弹危机是继1961年的柏林危机之后,肯尼迪与赫鲁晓夫之间的第二次博弈,也是冷战初期美苏两个大国之间最激烈的一次近距离直接对抗,虽然危机仅仅持续了13天,但人类几近毁灭的边缘。

作者根据自己多方搜集的相关档案资料,按时间顺序,讲述了古巴导弹危机的发生、发展以及最终解除的完整过程,尤其是讲述了赫鲁晓夫和肯尼迪两个主角在古巴导弹危机期间相互试探、博弈的过程,中间也涉及古巴领导人卡斯特罗的参与,整个事件看起来犹如读一本惊险小说。

赫鲁晓夫是一个强势和务实的领导人,肯尼迪也是一个睿智和理性的领导人,两人都有清醒的认识,那就是竭力避免发生核战争。赫鲁晓夫要的只是一种核威慑的对等与均势。而肯尼迪面临的是在一个家门口的核威胁,对美国而言,这是万万不能接受的。

导弹部署一经开始,方方面面涉及到许多人,即使是最高领导人也难于驾驭,任何一个环节一旦失控,很难说最终是否会发生热核战争。从这个意义上讲,说“我们曾经离世界毁灭如此之近”并非危言耸听。幸运的是,在事件演变的最后一刻,双方能够各退一步,使危机得以化解。

顺便说一句,同类题材的另一本书《柏林1961》也非常好,故事的紧凑和紧张程度更胜一筹。如果想了解古巴导弹危机和柏林危机,这两本书也许是最佳的选择。

《午夜将至》读后感(二):危机

讲述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中13个日夜。赫鲁晓夫运送核武到古巴,也是拍脑袋的决策,不过保密工作还不错。美国的情报系统收集信息不足,预估驻古巴苏军8000人,实际已达4万多人。并且在离关塔那摩基地15英里之处苏军已经部署了战术核武,美国情报机构不知道。一连串的意外失误导致核战一触即发。好在肯尼迪没有失去理智,没被军方胁迫,争取谈判解决。当时美国军方还是很强势的。赫鲁晓夫也不鲁莽,极权体制他一个人说了算,做出谈判姿态还比较容易。赫鲁晓夫提出的美国承诺不侵犯古巴,美国撤离驻扎在土耳其的核武,都实现了,其实可以说苏联得到了利益。但共产主义不允许撤退,古巴导弹撤离,成为赫鲁晓夫1964年下台的一大罪状。古巴导弹危机是人类离毁灭最近的一次。一是情报失误,二是外交辞令的含糊,三是迷信于军事对抗,导致升级至极其危险。若赫鲁晓夫不发表公开信,同意撤离导弹。美国就要空袭古巴导弹阵地,估计就热核大战了。

《午夜将至》读后感(三):理智且清醒

《午夜将至》赫鲁晓夫这名乌克兰农民在语言表达上颇有天赋。肯尼迪身体一直不好不是什么大秘密,但是一天要靠大量的药物来维持属实第一次听说。证据来自肯尼迪的病例。美军的鹰派在这次事件中形象确实不好。作者认为古巴导弹危机之所以没打起来是因为双方的最高领导人都是“理智且清醒”的人。

《午夜将至》读后感(四):人类曾经与全面毁灭擦身而过

《午夜将至》中文版序言

迈克尔·多布斯 | 文

陶泽慧 赵进生 | 译

我这本关于古巴导弹危机的小书《午夜将至》能够在中国出版,心里很是高兴。尽管这是本历史作品,但我相信它对当今的世界也有颇多助益。倒回至1962年,那个时代的国际事态几近失控,我们需要的是能够清醒地做出可靠决策的领导人,不仅是为了本国国民的福祉,也是为了全人类的福祉。

古巴导弹危机是人类历史上最为危急的时刻,两个敌对的超级大国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地站在世界毁灭的悬崖边缘,而我写作《午夜将至》的目的,就在于为这一事件披露出新的内涵。我想把诸位读者领至华盛顿、莫斯科和哈瓦那的“权力走廊”幕后,领至冷战的前线,那里部署着潜艇、飞机和导弹基地,两边对峙的军队已经为核战做好准备。尽管我们今天面对的国家安全问题和1962年的截然不同,苏联早已不复存在,中国已经发展成一个军事大国,种族冲突在世界的大部分地区蔓延,但是爆发战争的风险依然很高。

在这种种危机之中,最有可能的便是突发战争。所谓的“突发战争”主要指由于政治失策、反常事件、领导人之间的信息沟通缺失以及单纯的人为失误,导致冲突失控而爆发战争。约翰·肯尼迪和尼基塔·赫鲁晓夫都亲身经历过战争恐惧的洗礼,都是理性之人。两人尽管都曾部署过自己难以驾驭的军事力量,迫使所有人离核战仅有一步之遥,但他们都不愿让这个世界一头扎进核末日的深渊。

肯尼迪和赫鲁晓夫的优点在于他们明白(也许有点姗姗来迟),即便是最睿智、最强势的领导人,也不可能完全把控事态的发展。正如我在书中所言,1962年,真正的危险并非来自那些“理性的角色”,而是来自那些“非理性的角色”,他们意外地登上舞台,却有可能改变历史的走向。那个在1962年10月27日飞往北极执行采集空气样本任务,却误入苏联领空的美国U-2侦察机飞行员便是最具代表性的例子。无论是肯尼迪还是他的那些顾问,都对这架在关键时刻偏离航道的U-2侦察机一无所知。他们同样不知道的是,事发之后,苏联派遣了几架米格战斗机,试图击落这架迷路的U-2侦察机,而美国空军在仓促之中竟派出载有核武器的F-102战斗机飞往白令海峡应战。

肯尼迪和赫鲁晓夫就这样把世界带到了灾难的边缘,但他们也有足够的智慧,懂得在为时已晚之前各退一步。这场危机教会我们人的品格是多么重要。古巴导弹危机证明了在政治中,人的品格有时候可以起到多么重要的作用。如果在1962年担任美国总统和苏联总书记的是其他人,那么结果可能就会大不相同。

我们这个世界在1962年10月与核毁灭擦身而过。即便只是为了阻止这样的时刻再度发生,我们也有充分的理由继续研究古巴导弹危机。

    

上一篇:横向领导力读后感10篇_读后感_名     

下一篇:鲸背上的少年的读后感10篇_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