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

《吉姆》经典读后感10篇_读后感_名著读后感_格言网

2020-12-28 23:46:52

读后感

《吉姆》是一本由[英] 鲁德亚德·吉卜林著作,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9.00元,页数:369,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吉姆》读后感(一):在东方行走,汲取东方的养分——吉卜林的《吉姆》

作者 | yuntianlikk

拿到吉卜林的《吉姆》,于我就好像是一个极喜欢吃巧克力的人,拿到一块巧克力,要好好享用了。

七月和八月的一部分时间,我断续享用完了这本书,看看现在书上被清元涂鸦的痕迹,可见这本书和我在一起的时间是很动荡的。奇怪,也没有很心疼,反而顺便接受了,好像理解一个长途跋涉的人的疲态一样,是有些脏了,但是怪英雄的。也有可能是我对自己没有管教好清元或者懒得管教他做出了原谅。还有可能是看到曾经的我在爸的《惠特曼诗集》上,把惠特曼画像上他的眼睛用钢笔乱涂一起,这本书已经老到要小心翼翼翻看了。

看着这本书,难免想,怪道那些西方人,动不动就自己背个背囊,无所畏惧地好像在找寻什么似地在亚洲徒步。即使他不是始作俑者,也是起到了推波助澜的巨大作用的。大多数时候,这本书告诉你,你会碰见很多无知无害又能帮你填饱肚子的人,偶尔,幸运的话(只要你继续无畏前行),还会碰见真正智慧的人,能救你的命,能改变你的命运,能开启你迷茫的精神。更不要提熙熙攘攘、花花绿绿的异邦所带来的视觉冲击了。

吉姆这个英国底层社会的白人孤儿,在印度鹤立鸡群地成长,是因为他英国血统里的机敏、坚韧,还是印度这个国家的宽厚、丰富呢。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他从小就失去了父母,是没有父母的刻意的教育,是自然而然成长的。

喇嘛这位高僧,原来比他最高深的佛法还令他难以舍弃的是他和吉姆之间的情意,这个好像是他弟子,好像是他孙子的吉姆。其实最初就是吉姆因为某种感动,小小地帮助了喇嘛,可这是雪中送炭的帮助,又使得喇嘛去大大地帮助了吉姆。情意无价,这就是佛法,最高的佛法。撼动了喇嘛的是一种亲情。

我有这么多的亲情,更加该知足,把握。

记得看过介绍说吉卜林的父亲是在印度的博物馆任职馆长,那书的开始部分里的喇嘛在博物馆里的参观,和馆长的交流,是不是确有其事呢,吉卜林,从父亲那里听来,成了他书中的素材。我想。

就像很香的巧克力一样,只是,忽地有些失落,怎么就吃完了呢?

文章来源:读者yuntianlikk博客

《吉姆》读后感(二):默默抄写你诗的那一年,我们都还是少年

最喜欢的一版,来自企鹅出版社

背 “If” 的那一年,还不知道吉卜林是谁,日记本会随身带着,还夹着落叶和野花。

很久很久之后,看到博尔赫斯赞美他的话,才知道这位诗人是了不起的作家,错过了看Kim的最好的时光,真是懊恼啊。

现在有时会给小朋友讲里面的段子,好像这么做的时候,眼睛也能捉住那些啪啪的星辰。

If—

Y Rudyard Kiiplinig

(‘Brother Square-Toes’—Rewards and Fairies)

If you can keep your head when all about you Are losing theirs and blaming it on you, If you can trust yourself when all men doubt you, But make allowance for their doubting too; If you can wait and not be tired by waiting, Or being lied about, don’t deal in lies, Or being hated, don’t give way to hating, And yet don’t look too good, nor talk too wise: If you can dream—and not make dreams your master; If you can think—and not make thoughts your aim; If you can meet with Triumph and Disaster And treat those two impostors just the same; If you can bear to hear the truth you’ve spoken Twisted by knaves to make a trap for fools, Or watch the things you gave your life to, broken, And stoop and build ’em up with worn-out tools: If you can make one heap of all your winnings And risk it on one turn of pitch-and-toss, And lose, and start again at your beginnings And never breathe a word about your loss; If you can force your heart and nerve and sinew To serve your turn long after they are gone, And so hold on when there is nothing in you Except the Will which says to them: ‘Hold on!’ If you can talk with crowds and keep your virtue, Or walk with Kings—nor lose the common touch, If neither foes nor loving friends can hurt you, If all men count with you, but none too much; If you can fill the unforgiving minute With sixty seconds’ worth of distance run, Yours is the Earth and everything that’s in it, And—which is more—you’ll be a Man, my son!

《吉姆》读后感(三):火车好坐,箭河难寻

我们这一生被贴了很多标签,可能让你洋洋自得,你也可能急于摆脱,但无论好坏,它们都是你人生路上的坐标,时刻提醒你不要偏离航线。

吉卜林的代表作《吉姆》讲述了一个爱尔兰裔印度少年追寻生命意义的传奇故事,作者将历史、宗教、特工、殖民主义等多个有趣元素融入这个故事,展现19世纪末印度社会缩影。这本书有种《牧羊少年的奇幻漂流》的感觉,但实际上要少一层奇幻色彩,多一层真实性,好的故事总是能把大时代下小人物传奇写得深刻。

关于英国殖民时期的印度,我了解甚少,却对故事中的一句话印象颇深—— “你不能既选择自由,又陷入声色犬马之乐的束缚之中。”老喇嘛的这句话点明了几乎每个人都会陷入过的困境。故事中,吉姆与喇嘛互相帮助,互相成就对方,吉姆代表着世俗,喇嘛代表着精神,世俗没有方向、精神不接地气儿的刻画太出色了。喇嘛追寻自己信仰,却根本不了解自己信仰发源地的情况,而吉姆虽然被称为“世人之友”,每每都能逢凶化吉助人于水火间,但其实他根本不清楚生活的意义。一老一少的组合,有点像堂吉诃德,又有点师徒取经的意味,宗教信仰、文化碰撞、阶级矛盾恰好又在旅途中被推上台面,人世间的一切远没有老者想的那么简单,而生命的真谛又没有吉姆想的那么复杂。文中火车意向的出现非常值得品味,喇嘛开始排斥乘坐火车寻找心中圣地,认为这不是心诚的表现,但后来他却习惯了火车节省体力,世俗与信仰的平衡不很完全,却也是有趣的一点。

我们这一辈子究竟在追寻什么?是衣食无忧的富足?是自由崇高的信仰?还是告别轮回的解脱?一边是现实,一边是精神,不完全对立,又很难彼此兼顾,尤其在青年时代,太多的诱惑让你失去自己,迷失在花花世界,又空虚失落,吉姆无疑是幸运的,否则他一辈子也就是“大游戏”中的小棋子,或许会有出人头地的一天,可是会有发自心底对生命释然的一天吗?或许也会有,在杀人如麻之后。你会遇见赏识你的阿里、骄傲善良的女君主或者嫉妒又阿谀你的低种姓人群,但精神导师的角色却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很多人都活得世俗味儿满满,不是因为他们选择这样,而是因为他们根本没有机会去找寻自己的“箭河”,或许他们根本没有机会知道,还有“箭河”这种境界存在。但无知显然是相对幸福的,起码不会因为寻找而苦恼,智者也无法完全平衡世俗与信仰,但他总算习惯了乘坐火车,也能处理一些人情世故,为吉姆指出了生活的真谛,这怎么不是功德一件呢?

《吉姆》读后感(四):人生藏在细节里面 | 评《吉姆》

作者 | 肖毛

下午,天阴得厉害。放下手中的书,决定出去走走,因为我喜欢阴天。阴天没有烈日,行人也比往常稀少,我可以慢慢地在街上踟躇,静静地打量世界。

走着走着,遇到一阵旋风。第二阵旋风刮起时,许多塑料垃圾袋从草坪上随风起落。红的、绿的、白的、粉的、橙的……它们似乎打算永远在空中飞翔,后来却丧气地回到草坪中间,等待春风再次施恩。这一幕仿佛含有象征意义,我却看不明白。风又起,我立刻回去。我喜欢阴天,却不喜欢阴风。

回到家,把《吉姆》的最后两章读完,若有所悟。

即使每个人的出身、际遇、地位、思想各不相同,有如不同颜色的塑料袋,在本质上还是没有分别。风起了,你便腾飞。风寂了,你便下坠。有的飞得高一些,有的坠得迟一些,但最后的归宿都是土地。所以,没有人能轻易超脱,除非你认识到这一点。

《吉姆》想要阐明的,似乎就是这个道理。

吉姆是一个白人少年,他和一个西藏来的老喇嘛走过印度的许多地方,试图寻找佛经上说的那种解脱轮回之苦的河水。他们当然找不到这种河水,可他们最后都得到真正的超脱,因为他们终于相信,只要面对生活,坦然承受一切变故,就可以走出轮回的魔障,获得新生。

表面上看起来,这似乎是一本带有神秘色彩的成长小说,有点象科埃略的《炼金术士》,但内容要充实得多,文笔也更加优美。它也有点象《在轮下》、《纳尔齐斯和哥尔德蒙》,但文笔和思想都不及黑塞出色。

吉卜林还写过一些长篇小说,但很多人都认为《吉姆》最出色,因为它的结构及思想都可圈可点。在我看来,《吉姆》的思想并没什么新鲜,更吸引我的反而是那些“生活中最琐碎的细节”,比如第四章的这一段(描写吉姆和喇嘛在黄昏歇脚):

“……不一会儿,残辉聚集起来,刹那间将面孔呵,车轮呵,还有牛角都映成血红色。接着夜幕降临了,空气的味道随着也变了,一层低垂而均匀的烟雾弥散开来,仿佛一块蓝色的面纱覆盖在乡野上,然后飘来一阵强烈而明显的柴火味,牛群味,还有在烟灰上烧烤麦饼的香味。”

读完这一段,牛群、歇脚者、夜雾、原野等,仿佛就在眼前。深吸一口气,烧柴的气息、烟火的味道、烤饼的气味仿佛在鼻端萦绕。我也成为无数印度流浪者中的一个,跌坐在黄昏中,默默地感喟着人生

除了文字上的美感,这段话还有其他作用。它既暗示了生活的苦难,又表达出穷苦者对这块神奇土地的依恋之情。此外,它也披露了喇嘛和基姆的内心世界。基姆一心想追求生活快乐(麦饼的香味),喇嘛却看到,生命中的灰色无所不在(均匀的烟雾),因此才要寻求解救之道。

这样的细节,在《吉姆》中还有很多。我爱细节,因为人生藏在细节里面。所以,我不能不喜欢《吉姆》。

文章来源:译者肖毛博客

《吉姆》读后感(五):找寻自己

1907年,出生于印度的英国作家吉卜林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也是首位获此殊荣的英国作家,他的获奖理由是“作品以观察入微、思想新颖、气势雄浑和叙述卓越见长”。

《吉姆》被视为吉卜林的代表作,也较为贴切地体现了这句评价。虽然不少人因为这部作品主要围绕少年吉姆展开,而将其看作儿童小说,这当然未尝不可,但它的内涵要远比单纯的儿童小说丰富。

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其中关于印度风情的描写,生动地重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印度社会,而这些风土人情都被吉卜林巧妙地融入到吉姆和喇嘛的“寻找之旅”中,于是,他们一边行走,一边为读者展开了一幅流动的画卷。

在那画卷中,我们可以看到殖民地印度一边处于种姓制度的牢牢桎梏中,一边又处于对殖民统治的“屈而不服”中;可以看到各种宗教文化,以及它们如何交织、碰撞;可以看到帝国主义之间较量的汹涌暗流;可以看到在当时时代背景下的世俗众生,或愚昧,或迷茫,或被裹挟,或已然觉醒;当然,我们还可以看见一个孩子和一个老人的执着寻找。

小吉姆是成长和生活在印度的白人孤儿,早早就练就了混迹江湖的本领,他的脑袋中装的是一部“百科全书”,只要弄清对方的来历,他就能检索出对应的“词条”,应对有方,而他的聪明机智则是另一部宝典,帮助他在没有参考的情况下灵活应变。

老喇嘛则跟他的来历一样——完全是另一个国度的气息,他是来自西藏的虔诚僧人,脑袋中是满满的经文。他没有要对付的敌人,只有心中供奉的神灵;他面对的不是纠缠不清的麻烦,只是需要普渡的昏睡黔首;他来自圣洁的雪域高原,却念念不忘一条传说中的河流。

若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很难想象吉姆这样的“小机灵”会和喇嘛这样的“老古董”走到一起,而且他们的相遇和彼此依靠是那样的自然,或许就像喇嘛说的那样,老人就像孩子,所以,他们的相处才心无芥蒂吧。

一个是“皮孩子”,一个是“老孩子”,这是差异巨大的组合,但这样的组合却又趣味十足,我们竟读不出一丝让人难以接受的突兀来。他们一同寻找,却又像是在各自追寻。

河流对于吉姆来说是人生的逗点,他在寻找中成长、磨炼,从一个小男孩逐渐变成一个“小大人”,而他最初出于模糊的宗教意味的好奇和崇拜,在寻找中则演化为对老者的责任和照顾,在逗点之后,是新的人生道路。而对于喇嘛,河流像是一次轮回的句点,他从对结果的孜孜以求到对过程的自觉浸入,从苦苦找寻实地到最终求得心灵的顿悟,找到神圣“箭河”,发现它的出现并不在乎地点,而在于时间,在句点之后,是涅槃后的圆满。

他们寻找的不仅是河流,更是各自的人生,小说开头关于“箭河”的宗教故事仿佛早就揭示了这次寻找的意义:找到箭河的人将获得新的人生。至于吉姆和喇嘛各自的人生意义,则有见仁见智的答案。

对于吉卜林来说,《吉姆》的写作过程也似乎是一次对自我,对人生的寻找。他与吉姆有着极其相似的童年,这让人很自然地将他们合为一体,而且每个读者也总乐此不疲。我们不禁想象吉卜林在创作《吉姆》时对过往的沉思,想象他用笔描摹心中那个曾经的年少身影;而我们也未可知的是,他成年之后,是否也有更多近于那位年老喇嘛的心态和境界。

人生就是一次对自我的找寻,只不过,我们或是吉姆,或是喇嘛,或是其他。

    

上一篇:当时挺住就好了的读后感10篇_读后     

下一篇:《合唱》的读后感10篇_读后感_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