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

图说金融史读后感10篇_读后感_名著读后感_格言网

2020-12-28 23:46:52

读后感

《图说金融史》是一本由李弘著作,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8.00元,页数:42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图说金融史》读后感(一):金融之旅

凡国家所以既于衰亡,其原因不一端。我所最畏着,撅为四事:曰内乱,曰疫瘴,约土地之匮乏,曰货币之恶劣。

哥白尼《货币的一般理论》

读完这本《图说金融史》,并未和最初想象的由一张张图来解说我们的金融历史,而是作者透过一张张珍藏的版画后面所反映的历史背景事实的说明,来带我们游历了从万历十五年到两千零八年这一段时期世界的金融之旅。

旅途中,作者李弘,是毕业于英国剑桥大学历史系研究生,现为资深投行人士,则是此次带领我们的“导游”了,将本书内容分为白银时代、英行时代、分流时代、集权时代和精英时代五个阶段来为我们讲述,就是我们的旅程了。

从中国初期出口的茶叶、瓷器等的贸易顺差到后期进口鸦片的逆差的这一大的转变,这其中经历了什么?晚清时期签订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这一段屈辱的历史时期想必都不会忘记,于经济的发展大臣们做了哪些尝试和努力?这一切无不和金融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对比中世纪时期与中国有些相像的英国,在继西班牙、葡萄牙后,从伊丽莎白女王二世时期东印度公司的的特许权、到英行的建立后逐渐的建立了贸易霸主地位,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又到美国的手中。这一些都离不开经济的发展带动金融的发展。这也说明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与金融有关的大咖一一在书中出现,而这些大咖们同时也有助于了解金融的知识。

希望通过这本书,对于金融不熟悉的你能够有一个基础的框架,对于购买股票、国债这样的事又有不一样的认识!

《图说金融史》读后感(二):畅游金融史

现代金融倾向依附强势政府,政府天然倾向结盟金钱。

怀着曾偶尔驻足于财经学门口怅惘的好奇读这本书,初次阅读觉得震撼,便是在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和万历皇帝的对比,历史的逻辑将这两位同代的君主放置一起,亲手推开。金融的第一道大门。作者写道,顶层胆识的高低,将决定东西方两大帝国的前程与命运。大英帝国正雄心勃勃,一路向东再向东,大明皇朝却内外失策,一路下落再下落。

我总是惋惜于我们曾国力强盛,最后却固步自封地走向没落的史实,以至于看到鸦片战争触及到某些腐败官僚的利益,在鸦片战争中再难维系脆弱的平衡。随之加快推进国门的打开,竟不知是喜是悲,毕竟那段近代史是如此满目疮痍,而对于金融的演变来讲,又未尝不是一段好时机。

图说倒也不会晦涩难懂。全书分为五个时代,白银时代、英行时代、分流时代、集权时代和精英时代。几百年金融史回溯东西方,以更为宏观的视角展现给读者。国民债务、中央银行、钞票发行、银行体系,就是政府手中的一个小魔方。无论东西方,呼吁政治权利集中的同时,必然也会对经济进行某种程度的干预。

作者选择在1588年前后,将整个金融时代的演变亲手铺展于你我面前,遍览此书,仿佛搭乘起女王的舰队踏上寻找白银的旅程,见证了英格兰银行的崛起,老对手美国融会贯通,成立了联邦储备系统,大分流时代,清朝的末路财政,却又悬命于西方人所给予的外债施舍。最终政府依靠立法完善稳定了金融体系,而精英时代便也随之开启。一切皆朝前进发,一切皆属于未来。

《图说金融史》读后感(三):你看得懂财经新闻吗?

读完已经一月,可能因为同时又读其他书,已记不得许多细节,只是想得起自己总结的本书核心观点:建立中央银行、发行统一货币、出现国民债务、因现代化之需而出现的一定程度的政府债务、宏观层面的经济集权和政治分权……这是现代金融的核心,西方的现代化因此而兴起。

似乎吃了现代金融体系这颗大力丸,包治百病。所以,差不多同等工业水平,英国靠这颗大力丸打败拿破仑,大英帝国日落西山的时候,还可以靠完善的金融制度续命,“伦敦城”(金融城)到现在也可以风光无限,吸引俄罗斯富豪中东石油王子中国土豪前去投资。我当然不觉得读了这本书就会被引上金融决定论的歧途。如果读完你有了金融包治百病的感觉,那就只能恭喜李老师的书写的太好、你太单纯。

李弘老师在财新杂志写专栏集腋成裘,终于出书。《财新》整体上是一本诘屈聱牙的专业刊物,很多人买来只看自己读得懂和关心的那一部分,因为太多专业经济文章实在门槛甚高,无法进入。但财新的文化版除外,上面很多“情怀”的内容,大学文科水平就可以接受。李弘老师发表的一系列文章,例如《老地图中的帝都》《漂洋过海的白银之旅》,明明是属于讲情怀、普及知识的文章,却不放到文化版,反倒在属于言论的“观点网”,不涉及时事、不观点鲜明,一呼吸之间都是历史文化,不知道财新的编辑们作何想。

除了在硬邦邦的财经杂志里写情怀文章,李弘老师在书里还说她早年本欲报考古系,从这些事情里都看得出来李老师是真的爱写字,而且功底扎实、态度认真。但致力于搞清问题、研究理论的专著从来都不追求可读性,文笔精彩可读性强的前提是牺牲观点表述和概念界定的准确性,这本《图说金融史》写的挺好看,但千万不要当金融学专著来读,这就是一本优质的通俗读物。当然书名除外,李老师文笔之优美,早就盖过书中图片了,而且全书也根本不是“图说”。

本书开篇就在讨论新闻和历史的关系,在我看来其实是个非常有趣的事情。新闻是易碎品,大家会藏书但无人收藏新闻。对于新闻,不管看得懂与否,瞄一眼知道字面意思就好,没有人会较真。财经新闻是一个特殊的存在,因为其专业性远超一般新闻,很多人是看不懂的。谁没有突然调到中央二套或者第一财经看着《市场分析室》之流而完全觉得自己是个文盲的经历?核心在于要理解这种新闻需要语境,这种语境是前提,意味着你长期关注过这个行业,知道目下这则新闻之前发生过什么、知道它和其他新闻的关联着哪里……所以,我觉得财经新闻本质上其实是连续剧。你几天不盯着,就清零了。

你可以想象一种能读懂的办法:例如,电视里此时的财经频道正在播一则新闻:“美联储主席耶伦(Janet Yellen)6月6日在费城发表演讲时称,对美国经济前景的看法偏正面,未来美联储渐进式加息是合适的。在她讲话后,市场预期的加息概率基本不变,夏季两次会议的加息概率仍未超过50%。”懵逼如我是基本看不懂的,但如果有个博学的人在旁边给我解释: 美联储的历史、耶伦都干过啥、美国的财政政策、什么叫渐进式加息,还有更重要的:美国当前的政治经济动态和国际局势的深刻变化……我或许就会很好地理解这则新闻、从而走上金融大鳄之路。

李弘老师的书其实干的就是这件事:用宏观历史的视角让你亲历当年重要的财经新闻。因为她的文笔和专业度都够,担得起这个重任。

现代金融诞生几百年的历程中,影响人类历史大事件不胜枚举。当年,这些事件对人们就是财经新闻,不读书的人不知道这则财经新闻前尘的牵扯,这些财经新闻的主角也不可能逃出自己的历史时空从上帝视角来看这些亲身经历的财经新闻。这就是历史,可以让后辈哪怕一个普通的学人可以去臧否当年的英豪。很多经济现象和金融历史事件,单拎出来可能对我们都像是电视上天天看到的财经新闻一样令人不知所云,但有了本书的历史视角和李弘这样达人的解读,我们就能更好地理解这些新闻背后的故事和对未来的启示。

当然照例我要用唯物辩证法填一下本书的负面,否则显得政治不正确。

首先要批评的就是书名起的不好,《图说**》这样的名字比较适合更通俗更大众更低幼的读者,李弘老师这本书好歹也是有历史视角和文人情怀的(虽然根本算不上是金融专著),况且图也没有成为全书内容的骨干——如果成为骨干,那就是《**画传》了,这种画传十几年前流行过好一阵,师永刚先生就搞过不少;

其次,这本书有点盎格鲁撒克逊中心论,作者的叙述,很大程度上是在梳理金融行业进化的英国经验。英国的霸权,尚且不能证明完全取决于金融的作用,何况推而广之。再者说,英国的金融行业进化经验真的放之四海而皆准吗?何况这种英国道路也是相当程度上取法荷兰人的发明。如果英国靠金融真的包治百病,现在的欧洲老大就应该是英国,但依然是德国。最“英美文明中心论”的地方莫过于本书的序言,是由李弘老师的老板、高盛的方风雷先生写的,他写道:“多年前,日本一财金官员与我聊起他的困惑:为何日本经济一度居世界第二,政制亦算成熟,而金融市场却不够发达?我跟他说,那是因为你们不讲英语。我所言之意当然不仅指语言。语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其背后是人类置身其中的历史、文化和生活实践……”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我就不信什么领域能有永久的霸主,学生玩死老师是常事。我没有任何反对方风雷老先生的意思,因为方老先生的女儿anna方爱之女士不光长得好看,现在把真格基金玩的也是风生水起。

你说这书名不好,那你能起个什么名儿呢? You can you up啊!

我觉得还是李弘老师自己起吧,毕竟她还出版过《京华遗韵》这么兼具历史感和艺术鉴赏性的书。我们这一代人,也就只能起一个《请问学习金融史(英美地区)是一种怎样的体验?》类似的题目了。

但是,无论你起个什么神奇的名字,这本书也不会助你在读懂财经新闻方面提升半步,这本书给你的是金融领域非虚构写作鉴赏、近代中西金融图片集成,和一些不错的谈资。

《图说金融史》读后感(四):《图说金融史》

#书201617#《图说金融史》李弘

2012年的时候,我经常浏览财新网的文化频道,主要读米兰博士关于世界文学的评论,无意读到《伊丽莎白女王与万历皇帝——画说金融史(1)》一文,饶有趣味。绘画和金融的结合别出心裁,而中英两国金融史并述,则勇气极大。但我没有看连载作品的习惯,一直拖着。试玉三年,集腋成裘,作者李弘的几十篇专栏文字不出意料地结集出版。

李弘自言本书目的是:“纵观西方金融业现代化的史迹,寻访中国融入全球金融主流的来龙去脉。”或许是由于本书为专栏结集的缘故,整体的系统性有所缺乏;另一方面,配图虽然精美,文字虽然流畅,但在叙事深度略显欠缺。可能是因为我将此书期待为专业性的金融专著,希冀从书中了解金融史的渊源脉络,演变缘由吧。

同时,本书的两条核心线索是中英两国的金融史,但叙述展开角度多,时间空间跨越大,读完一遍,恰似进入书中的伦敦城,半晌摸不着道路。

读专业人物的书籍,经常有的感受是,专业人士们总是过分重视自己行业的独特性,不惜溢美之词。李弘女士谈起金融的进化,银行的发展,饱含深情地将金融是作历史前进的发动机:“救天下者必金融也”。而在书中对银行家职业的赞美和推崇,对市场自律的自信,我读起来,竟有着稍许的荒谬感。

话说回来,如果将本书当做通俗的金融史读物,以了解大致的金融业现代化道路,获取金融发展的轶闻趣事,还是不错的选择。

《图说金融史》读后感(五):系统学习金融

看到书名,自然能了解到这是部戏说金融史的入门读物。书中穿插着许多的图片,让读者在阅读此书时,提供一定的兴趣。读到最后一张,就快速的翻阅,理论性太强,如果能给读者提供些投资建议,不失为好书。

图书的开端,将英国的金融发展和明朝的金融对照着进行了描述,对英格兰银行的诞生以及东印度公司的发展进行了描述,很喜欢这段历史性的讲述。回头再看看明朝,银局、票局等等不少,却始终没有产生借债关系的、拥有皇家系统的银行出现。当金融混乱时,变得更为混乱。

自然,金融的演变,也早就了鸦片战争的爆发。

书中,讲述了同在亚洲区的日本,他们的地步之前如同国内,然而也尝试了进行金融改革,走在了中国的前面,并打赢了甲午战争,进一步完善了日本的国内金融改革。

虚弱的中国,只得在外资银行下苦苦挣扎,直至1905年的清朝户部银行的设立,直至拥有了国民政府的强势介入。

最有意思的是,所有的银行或是金本位、或是银本位,而第一套人民币的诞生,却没有任何的金银储备,是完完全全的币本位,因为它们的背后,是强大的国民经济。加油!

《图说金融史》读后感(六):《图说金融史》:作者找到了金融的红线是与政府的关系

《图说金融史》:作者找到了金融的红线是与政府的关系

我身处的是一个金融部门,严格算起来是一家国有商业银行,也写过行史这种类型的公文产品,但我在内心里一直对金融保持一种谨慎的距离。

实在的原因,是金融属于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隐形的世界,它的步伐也进步得太快,当初我才进银行的时候,客户结算还凭的是手工计算利息,而现在这一切都借由电脑来完成。像我这类的大多数在金融部门工作的人员,从事的不过是一种终端性的工作,最主要的职责,就是按照早已规定好的规则,一步不能讹错地执行就可以了,在银行里,懂得最多的是“不准”,你要做什么,首先必须知道“不准”做什么。因此,对像我这样个性的人来说,会觉得银行的规矩太多,觉得工作起来枯燥无味,个性释放起来太过困难。

然而,金融却是一个与现实经济、政治风云密切相关的行业。我写公文的时候,总不会忘了提一句:“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正是因为这一点,我才有意识地准备写一部反映上世纪四十年代后期上海经济生活的小说,把背景放在了金融部门,通过金融员工的一段内心冲撞,来折射出社会风潮改天换地的变迁流程,小说题目叫《外滩血墙》。我看到的事实是,金融与现实政治太过紧扣,几乎一部金融史,就是一部社会发展史。目前小说已经写到二十万字多,正在步入收尾阶段。为了写作这部小说,我阅读了众多的金融与银行史,稍带着对各类经济相关著作,都作了广泛的阅读。所以对金融史也略有所知。

由李弘所著的、由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图说金融史》主要呈现的是1588年——2008年之间的一段金融史。书中大半部分的叙述重点一个在英国,一个在中国,因为英国是现代金融的起点,规定了当今依然起决定性作用的金融规则,金融史不能不从它的开启原点说起,而中国则是由作者所在立场决定的,可以说,中国是作者书中的一个重要参照系,作者在叙述英国金融发展部分的时候,始终将同时期的中国金融制度作为一个相互映衬的对比对象而平行地列举出来,借此能够通透地看清中西金融之间的巨大落差的原因是什么。

这本书实际上是作者在《财新》电子版的专栏文章集结而成的,相当于一种“史话”类型的,由于属于连载的作品,因此,每一篇章节之间也没有按照明确的时间流程来编排材料,而是上下贯通,中西穿透,给人一种内涵“无边”的独有的耐人寻味的趣味感。因为作者不是板着面孔述说本来就觉得诘曲聱牙的金融史,在文体的选择上,作者文采斐然,时常用文学性的修辞来陈说既往的历史史实,对历史中的关节点,也时常作出要言妙道式的点评,看起来更增添了全书的厚重度,这样,全书便把趣味的表象与厚重的内质,天衣无缝地交织在一起,让读者能够在轻松的介入之中,感受到近代历史上金融变迁的发人深省的步履流程。

作者在书中,把金融流变史划分为五个时代,分别为“白银时代”、“英行时代”、“分流时代”、“集权时代”、“精英时代”,而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在这罗列出的各个时代里,捕捉到的一个核心关键红线,就是金融是与政府诉求在着密切的关联的。从这意义上讲,金融可以说是现实政治的一部分,近年来金融风暴席卷全世界,而对付的良方也多选择政府施以强力干预,缓解了风暴的威胁力度。凯恩斯主义主张政府干预主义,书中称他的理论“永远是宏观经济学中的基础第一章。”(P306)。由此可见,政府与金融是一种休戚与共的关系。这一点,作者在书的最后一章再一次作了总结性的概定:“应当谨记的是,现代金融货币依附强势政府,政府天然倾向结盟金钱。”(P411)

而实际上,《图说金融史》所力陈的核心关键词,就是政府与金融之间互为促进、互为分享的这种特殊关系。在书中,作者在论述英格兰银行之所以成立的原因,就是英格兰是服务于政府的需求的,它“搭建了国民债务的桥梁,有效地聚集了民间资金,以达到服务于国家的目的。”(P90)

也就是说银行作为政府与民众之外的第三方,保证借贷交易的“公平性与安全性”,帮助所有的有钱人与政府结盟(P91),从而使得政府可以利用民众的财富,“成就世界霸权,国民债务的支撑被视为重要基石之一。”

而相形之下,中国的情况与此截然相反。作者列举与英国同时代的清初战事发生之时,朝廷靠了三个财源即“税收、捐纳、摊派”,但“没有学会如何在国内市场筹钱,没有想到创造国民债务,这未必不是中国近代金融没有发达起来的原因之一。”(P93)可以看出,银行与国家的兴亡衰败存在着何等密切的关系。

清朝一直到1905年才真正实现了与世界大潮的合流,作者对这一重要节点论述道:“1905这个年头因此值得记住,因为‘大清户部银行’就在这年成立,标志着中国现代金融发展跨出划时代的一步。”之所以开办银行的原因,“与当年英格兰银行成立的原因很相似,都是因为政府缺钱。人穷则思变,政府亦然。”(P241)。虽然作者认定大清户部银行“绝对不理想”,但毕竟在距英格兰银行一百多年之后,中国迈出了重要的与世界金融大潮合流的一步,其意义是相当深远的。从此,中国政治经济发展史里,银行的存在便不再缺位,在每一个社会发展的阶段里,金融都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中英金融比较,是作者重点阐述的部分,也占据了书中较大的篇幅。通过中英金融之间的巨大落差,我们可以更清晰地看到中国近代史如何陷入落后必然挨打的困境的深层次之因。借此,作者完成了由金融视镜来看清社会发展纹理的写作目的,通过金融一隅的变迁,来描述社会走向的起伏波澜,使我们更切近地看清历史背后的真相,这其实与作者在书中屡屡提及黄仁宇用技术性数字来重新解读历史有着类似的逻辑背景。

就我个人而言,作者对中国清代的金融诞生背景交待甚多,而对民国金融史叙述则相对较少,我在阅读金融史也有这种感觉,就是金融史同质化较为突出,如谈到民国时期的通货膨胀,大多数材料都是源自于张嘉璈的那一本专著,而再进一步的细节依然是大面积的盲点,我也曾跑到位于上海浦东工商银行楼上的“上海银行博物馆”,里面陈列的历史史实同样是浮光掠影,看起来更像是一个钱币储藏室,由此可见,金融史目前存在着的“多从大处着眼,少从细节入手”的现象相当的严重,这使得复原一个时代的金融现象变得相当的困难。从这个意义上讲,一部小说里提供的金融史实可能要比一篇长篇大论的金融史来得更为丰富,比如,我们从巴尔扎克的小说里感受到的经济生活,要比历史书中的经济金融史来得更为丰满立体。文学有时候不是补偿历史的不足,而可以说是历史的素材提供者。

《图说金融史》读后感(七):浅谈金融史

《图说金融史》为资深投行人士李弘著作,以图片为脉络深入浅出讲解了东西两方的经济金融始末。书中的推荐序里有一句话:天地之间本来就没有地平线。往昔与未来,通过我们的双眼,连在了一起。

这句话读来颇有意思,我们站在历史河流的中心点上,拥有能看到过去的媒介,也从过去中反省,研究,逐步向未来走去,看着未来发展。 读过此书,更是能深切体会到其中意蕴。

本书起源于作者对于西方金融史的好奇,期中增添了不少的“小儿书”式的版画,将几百年的金融史划分为五个金融时代:白银时代、英行时代、分流时代、集权时代和精英时代。即选择从1588年前后讲解,这个时间恰恰是东西方的伊丽莎白一世与大明的万历皇帝的时代,同一个时间点,两种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时代背景,从紫禁城到伦敦塔,纵览东西方金融演变的历史。

白银时代里的现代金融能够萌芽正是因为有西班牙、葡萄牙这两个帝国的支持,不得不说是国王们的对于金银的追逐使其国金融概念发展,对于财富的追逐是统治者们觉醒,水手是帝国手中的剑,东印公司虽为帝国打了天下,但是由国家或帝国来行使权力,会比公司垄断统治更加的公平公正。

而白银时代结束以后就是真正意义上的政府觉醒了,英国从此时起谋求大同,建立银行,建立银行法律。中国与英国的对比,可以说从此时就分出高低。中国的纸币,是为了弥补朝廷的赤字开支,不是信用关系。但此时的英国却是谋求信用关系。英国金融服务于四类人:政府、国际贸易商、工业资本家、资本市场投资人。这四类人重叠起来就是一个资本世界。

但中国呢?奉行儒家思想,社会阶层等级为士农工商,古来皆是如此;除了中央地区的户部之外,并没有一个资金融通的中心点,民间的资金活动都是由地方说了算;再者,中国古老的背景里,皇权至上,人民与统治者之间只有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双方经济上的来往都是强制性的。这大概就是东西方之间最大的不同之处了。

个人的金融意识萌芽发展,但最终还是由国家和政府的统治下壮大金融业的发展。从书中第四章的集权时代,中国,这个古老的王朝开始认识到自身与世界之大不同,中国的金融理念也从此逐步发展,从郑观应,到盛宣怀;从张之洞到梁启超,总算是跟上世界的脚步。

此书的确是了解金融发展的好材料,既有中西近代的金融图片集成也有金融历史的史料及作者见解。

《图说金融史》读后感(八):漫漫金融路---读《图说金融史》有感

时下,金融业是求职者趋之若鹜的热门行业。金融从业者往往让人联想到“精英”,金融论坛常常等同于“高端”。在中国,金融学早已成为一门大众显学,金融精英常在聚光灯前研判时局、展望潮流。而金融业的发展方兴未艾,各大金融机构推出名目繁多的创新工具吸人眼球,运用各式各样量化模型轮番测算。但窃以为,在媒体前各路专家都急于表达观点、明确态度,而缺乏细致的梳理、严谨的分析;探讨金融事态时常聚焦于眼前情形,而忽略了历史背景;金融创新也多半是境外的山寨之术,新瓶装故酒,却不愿正视创新潜含的经世之道。重术而轻道,容易使人迷茫,偏离初衷。读史未必早知今日事,但是读史可以减消迷茫。近来阅读李泓女士的《图说金融史》,书中旁征博引,从伊丽莎白女王与万历皇帝说起,探寻大英帝国崛起背后的金融革命,回看中国百年间令人叹惋的幽径悲剧,通过历史对比探究金融发展之道,精彩生趣。

不少人认为19世纪爆发的鸦片战争可作为中国与西方世界分流的时间节点,亦有人认为英国人马嘎尔尼访问乾隆皇帝的18世纪已现分流迹象。不过我倒认为真正的分流源头早在英国颁布《大宪章》的13世纪。

1215年,英王约翰与伦敦金融城内的富豪贵族签订协议,限制王室随意征税,将王室收入与国家财政分离。虽然之后多有反复,但是这种理念的形成以及用契约相互制衡的方式已为日后的格局播下火种。百年间欧洲爆发多次战争,英王不得不在契约精神的约束下求助于商人集团,这便为金融中介机构的诞生和运作确立了良好的制度框架。所谓的中介机构便是大名鼎鼎的英格兰银行。

英格兰银行的成立并非一帆风顺,而是充满波折。当时,威廉三世为了继续与法国争霸,不得不向贵族和富商借钱。国王所谓的借钱,不过巧取豪夺的代名词。富商当时将财产存放于英国皇家造币厂,而王室通过控制造币厂,拒绝兑付金币,转用军需。另外,国王的大臣还通过发行债券筹集军饷,以支付利息并同意抵消税赋为由诱导商人购买。久而久之,富商发现国王无法践行承诺,自然不再上当购买。山穷水尽的国王只得再次与商人谈判。为了保障合法权益,富商申请成立英格兰银行,仿效荷兰商人的做法进行运营。议会为了解困,立马通过了议案,允许英格兰银行的股东不受人数限制。于是,1208位股东筹集了120万英镑贷给政府,政府予以支付8%的利息和每年4000英镑的管理费作为回报。由此可见,英格兰银行的成立并非出自国王的英明决断,反而处处暴露着人类本性的贪婪与理性的自制。

工业革命之前,英格兰何以战胜法兰西?重要的原因之一便是英国发生了以成立英格兰银行为代表的金融革命。英格兰银行的建成意味着在政府行为与国民财富之间形成一个互动通道,英格兰银行作为独立于政府却又服务于政府的中介机构,可以有效的聚集民间财富,并且在保障公平和信用的前提下回馈财富的征用。

反观中国,直到六百年后的1897年,大清王朝才由盛宣怀成立第一家国民银行,名为通商银行,由于业务上一直有意与政府隔离,同时又缺乏法治保障,银行之后的运营诸多不顺,最终未能成为类似英格兰银行一样的中介机构。与英国以发行内债支撑战争的方式相比,清初的几场战争,政府多半依赖税收、捐纳和摊派。捐纳指的是买官卖官,摊派指的是政府与富商合营,这种为了短期利益而牺牲市场公平的做法本身就是对政府信用贬损,对市场规则的破坏。1908年,大清政府终于通过发行国债广开财源,可惜当时的大清政府已经江河日下,穷尽手段也只筹集到400万两,各部门最后被迫采用升职奖励的方式诱导官员购买,发债的方式与初衷早已南辕北辙。无论是建立银行,还是发行内债,大清终于学会把视线从自身转向世界,可惜对于金融之术的简单模仿只能让视线云雾朦胧,信用缺失才是一次次尝试背后的失败缘由。

金融革命除了英格兰银行的成立,还包括银行券的诞生。让今人难以置信的是,当时大英帝国的国王像英格兰银行借钱,并未得到真金白银,而是获得了所谓的银行券。精明的富商为英王设计了三种支付凭证,凭证包括期限、数额、支付方式等要素,手持银行券即可到银行取出金银。这种支付方式在提供支付灵活性的同时,更巧妙地限制了英王的支取权力。1710年,为了方便政府采购,政府同意英格兰银行将手写的票据印制成统一面额,英格兰银行承诺统一票据百分之百兑现,这便是日后的英镑。每张小小的钞票背后代表的是大英银行的信用。

而大清朝到了咸丰年间,太平天国战事兴起,波及甚广,大清为了平叛,只得尝试发行纸币,取名为“大清宝钞”。只可惜出师不利,宝钞在市面流通几个月后迅速贬值,政府信用扫地。有官员发现各中问题,建言朝廷保证宝钞与官票正常兑现,却被咸丰皇帝申斥驳回。于是民众百姓用物资换回的宝钞最终只能留在手中无声贬值。

在历史的河流中,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商业与政界都在进行永无休止的博弈。商人阶层对于政治环境的诉求是维护信誉、稳定开放,而政治家对于政治的孜孜追求则是权力最大化。中国传统社会中,政府与市场之间始终难以形成共识、达成契约,明清两朝未能产生介于政府与百姓之间的中介机构,更难以形成政府与民间的信用关系。每一次政府与民间的“友好互动”,只是徒增刀俎鱼肉的历史章节。国内流行的《货币战争》一书中,编者惊讶于中央银行曾今采取私人控股的方式。殊不知在战乱年代,私人控股的方式正是增加市场博弈筹码、保护公共利益的有效方法。

书中结尾叙述了一段轶事。由于凯恩斯主张政府积极介入,哈耶克崇尚自由主义,凯恩斯和哈耶克的经济学说常被认为背道而驰、云泥之别。可是1944年,凯恩斯读罢哈耶克的名著《通往奴役之路》,却显得异常欣喜,并对友人说:“有时计划和自由是完全可以相容的,特别是当政治家与经济学家拥有同样的价值观时。丘吉尔和罗斯福都搞过战时统治,但是他们没有像希特勒和斯大林一样带领我们走向集权社会。”无论是凯恩斯主义还是哈耶克学说,无论是分权也好,集权也罢,都只是金融之术。

金融的初衷是什么?金融对于社会发展到底意味着什么?纵观历史,金融服务过海洋贸易,服务过强权战争,服务过工业发展...金融之所以被社会接受,并随之成长壮大,主要还是源于信用与法治。《大宪章》背后的理念改变了政府与市场之间的信用关系,为法治环境的形成提供了沃土,英国金融才得以谋求发展。回望国史,无论是清朝还是之后的世代,金融往往只是政权谋求政治目标的一枚棋子,亦或是特权阶层满足私欲的一种工具,呼之即来挥之即去。窃以为,当信用不足时,推行分权和自由主义有助于积累社会信誉,协助市场制衡政权;而当信用充足时,国家集权反而有助于增长国力,反哺社会财富。

回想二十年前,支付只能依靠现金,银行稀少,存取款十分繁杂。如今时潮变幻,各地银行林立,支付账目扫码即可。相比之下,今人对于先进金融工具的学习和仿效已超越古人,可是对于金融之道的参悟仍在路上...

(写于2016年7月17日晚,图片取自网络)

微信公众号:随着笔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zMDEzMDc1OA== mid=2649525164 idx=1 sn=7c7b668395f320390537ea91b5419704#rd

    

上一篇:散落星河的记忆4:璀璨读后感10篇     

下一篇:《重新定义管理》经典读后感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