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

如果房子会说话读后感精选10篇_读后感_名著读后感_格言网

2020-12-28 23:46:52

读后感

公众号

《如果房子会说话》是一本由[英]露西·沃斯利 (Lucy Worsley)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元,页数:39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如果房子会说话》读后感(一):凝固在房子里的历史记忆

凝固在房子里的历史记忆

人生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床上度过的,更有计算不过来的时间是在家里度过的,从房子里能够看出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社会、一个时代的影子。作为历史的实物见证,房子不但承载着历史文明,还是连接着历史的过去和未来的节点。在《如果房子会说话》一书里,英国著名历史学家露西·沃斯利援引艾伦·克拉克的话说,“能够从床上起来、喝喝浓茶、读读书报,实在是绝佳的享受,少有比这更快活的。”在露西看来,讲述与人类的关系最为紧密的空间——“家”的演变历史,房子不但是构成历史文化风貌的基本元素,还是解读人类历史的重要密码。

“房子”是一部深奥的书籍,是一部家居变迁的历史,是一部人类行为的演进史。家,不只是满足抽象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家居还是历史的记录和文化的传承,反映着人类在特定历史时期的居住理念以及新时期的欲望和追寻。比如,在一段漫长到不可思议的时间里,卧室还是一个社交空间,可以玩牌、喝茶、供朋友小聚,也可以写作、谈生意或者办公、做点儿研究什么的,“在白天,卧室是属于大家的……就连儿童和狗也不例外”(詹姆斯·博斯韦尔语)。直到19世纪,卧室“才专门用来睡觉和做爱……”露西认为,“在卧室接见,会让客人感觉备受礼遇……”比如,英国画家威廉·霍加斯的画作《伯爵夫人的晨间接见》所描述的卧室场景里就有美发师、长笛演奏家、歌唱家、神职人员、女性朋友、黑人侍从,还有一个来献宝的玩具店男孩,至少有十几个人,这很不可思议吧?但也正是这种不可思议印证了卧室绝不仅是睡觉的地方,研究社会历史,自然也不应错过卧室。

卧室,既反映了生活的变迁,也反映着社会的进步,更反映了人类的文明进程。比如,在17世纪中叶,床铺一般还是有多人共享。维多利亚和艾伯特博物馆所收藏的那张“维尔的大床”,足足有8.5英尺宽,如果真一个人睡,一定会很寂寞、很孤单。所以,“床上的活动(可能)不只是睡觉”,《佩皮斯日记》的主人塞缪尔·佩皮斯说,“他会在卧室里弹鲁特琴、读书、唱二重唱、与朋友讨论音乐,也会听听男仆的拉丁文翻译、争论一些事情,以及教他的妻子天文学。”当然,也有可能是“为了欢乐”。在《如果房子会说话》一书里,露西以英国社会史和物质文化史为背景,用俏皮、幽默的语言探寻了家居空间的分化与演进,细数了不同主体、不同器物进入家居生活后,促发的新社会关系与新知。

“家”,由卧室、浴室、客厅和厨房等空间构成,每个空间的功能貌似很清晰。但是,卧室、浴室、客厅、厨房里不但藏着秘史,还反映着人类的欲望、期待和追求。同时,家居空间的分化演进,也进化了物质文化以及语言文化。比如,以绳子交错承托的四柱床,人睡在上面,绳子会因受压而慢慢地散开,所以中世纪的英语中就出现了“Night,Night,Sleep Tight”(晚安,晚安,睡得紧一点)一词来表达“晚安”。同时,人们也认识到“卧室应该只属于个人”,像18世纪的城镇住宅,就很注重“隐私”——不但住宅的“外形高而窄、有露台设计”,还有单纯的空气流通空间,“每层楼梯上来都会有平台,分别通往两间独立的卧室……就算住在后面那间比较小的卧室,也能从楼梯直接抵达,而无需穿过别人的房间”。在更大的房间里,还有走廊,“让每间卧室都变得完全独立,专属于个人”,而“不用让任何一间寝室成为展场”。

在本书中,露西用45个故事,以实境体验古人生活的方式,从卧室、浴室、客厅、厨房等家居空间“一路前行”,从众多生活的细节中勾勒出人类历史的分化与演进,以及整个社会的革命性改变。

刊载于2016年03月11日《深圳特区报》第B04版:人文天地·读与思http://sztqb.sznews.com/html/2016-03/11/content_3476479.htm

----------------------------------------------------------------------------------------------------------------------------

原创稿件,谢绝任何网站、新闻客户端、微信公号等以任何形式不署名的转载,若转载或商用请致函致电商洽(qq:472176745)。反对任何形式的、未经同意的把稿件署以自己的名字在媒体、自媒体及互联网平台刊登或发布。但是,欢迎转发和分享至您的朋友圈。

新浪微博,欢迎互粉:http://weibo.com/1391089223/

《如果房子会说话》读后感(二):他们如何安排时间、空间与生活

我们遗忘的太快了,如果不是有《如果房子会说话》这本书,也许很多人都不会知道人类使用衣架仅仅150年左右。就像仅仅过去了几年的时间,我已经忘了没有手机、没有wifi的日子是怎样“熬过”的了。

这就是器具的作用,人们发明制造它们,它们又反过来塑造或绑架我们的生活。它们像从瓶子里升起的妖怪,出乎每一个打开瓶盖人的预想。如果你看不到器具导向的作用,你就像站在一个大大的滑板上,永远搞不清到底哪里在动。现在,智能手机比台式机、笔记本、平板电脑更经常地出现在生活中,这与道德滑坡没有丝毫关系,只是因为它过于方便易用,不知不觉中改变了人们的行为习惯。手机随身携带、随时待机,你只要半分钟的时间,从口袋里掏出来,点亮屏幕即可进入“工作状态”。你不能不承认,人是一种眼前有饼,就绝不会多走两步去下厨做饭的动物。正是这种就近原则,无限次放大了器具的作用,推动了人类行为的社会演进。

《如果房子会说话》,它会说些什么呢?作者“从中世纪直到20世纪,从了解一个人如何安排时间、空间与生活,折射出了其生活的全貌,也侧面反映了所处的时代。因此这又是一部人类行为的社会演进史”。正如约瑟夫·布罗茨基所言“记忆和艺术的共同之处在善于选择细节”。从细节入手,露西·沃斯利衔接起记忆和艺术,读者可以听着作者饶有兴趣地聊着房屋内卧室、浴室、客厅和厨房的变迁史,感受着“两块肩胛骨之间,可以相当肯定的说,那脊背的微微震颤”。如约翰逊博士所说“对于人类这么渺小的生物来说,没有什么是小到不重要的。正是透过研究小东西,才能得到大知识,使苦难消退、快乐无穷”。

海德格尔说“一个人持有的东西,是他人格的部分呈现。”只要将目光凝聚在器具上,我都会想起这句话。这种连接将器具变得温暖而不冷漠,又将人格与物的关系变得暧昧不清。就像《如果房子会说话》书中,维多利亚时期分娩椅的改变导致了卧室道德感的改变,走廊的出现又推动了卧室从开放到隐私的改变。“家居的物质层面更是别有趣味,反映出我们的欲望、期待和新的追寻,也了解人类如何生活、相爱与死亡”。(文/玟涛)

《如果房子会说话》读后感(三):空间的故事

你可能看过《百家讲坛》,听历史学教授们大说特说后宫阴私、前朝倾轧,至于细节,可能也就是“把十四阿哥改成第四阿哥”这种程度了。这么一想,也就不能怪古装电视剧于细节处的经不起推敲了。相比之下,CCTV9这几年倒是出了一些细节考究的纪录片。最新有个《我在故宫修文物》,很想安利给大家。

言归正传。说起历史人文类的纪录片,BBC绝对是绕不开去的。有人就评价过,认为BBC的历史人文类纪录片具有视觉体验很好、主持团队强大、风格轻松等优点,但其成功之道,最终可以归结为历史考据清晰、场景还原度高。(顺便安利NHK一系列关于中国现代社会、历史和人文方面的纪录片,制作精良,文献工作扎实,基于文化背景的相通性,观感更好。)

又扯远了,还是讲讲BBC历史人文类纪录片背后的幕后功臣之历史学家吧。本次讲到露西?沃斯利及《如果房子会说话》。前者是英国历史学家、作家,同时也是BBC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后者是BBC同名纪录片的文字版。在本书中,作者倾向于将《如果房子会说话》视为一部家居变迁的历史,一部人类行为的演进史、一部物质生活的发展史。而呈现的方式,可以用结语中那位约翰逊博士的话高度概括:“正是通过研究小细节,才能得到大知识。”

但我感兴趣的,是全书中更加隐含的一个主旨:工业化其实是件坏事。也是在本书结语“以史为鉴,可以学到什么”中,这位执笔的约翰逊博士认为我们的家以及家庭生活终究要回归到“本真生活”。何谓“本真生活”呢?用现在流行的表达,就是吃有机的食品、买昂贵的装备去跑步、住到空气好且现代化的乡下别墅里、放下俗世的一切让心灵和身体一起去国外旅行,等等不一而足,总之,是一定阶级的人士才可能任性的过上“本真生活”。但现实情况并不如此,国外也是穷人住在城市中央的贫民窟,富人住到乡下的大别墅。逆城市化、逆工业化,还是要把政治的、阶级的属性放进去通盘考虑,现在说起来估计为时尚早。但这位执笔的约翰逊博士有一句说没有说错,“家居生活永远能给我们带来安慰”。

好了,不讲“本真生活”这个作者夹带的私货问题。回到具体内容的讨论上来。本书以“家”为整体,分卧室、浴室、客厅、厨房四部分,追溯了从中世纪以来,这些空间的变迁。作者学术功底扎实,又有职务之便(在慈善机构历史皇家宫殿工作),文字流畅生动,细节还原信手拈来、不觉造作,临场感十足,与电视纪录片风格和谐统一,并时常会在通篇文字中发现有益有趣的点,让人想以此为引,追本溯源,主动探究和扩充知识。能有这样的阅读感受实属不易,秒杀之前看过的好多段子八卦类集子。

一般认为卧室及浴室两章最为好看,因其涉及隐私最多。维多利亚时代层层叠叠的高床软枕让人联想到豌豆姑娘,在卧室的床上被人围观甚至监视生产防止狸猫换太子的典故中外皆有,18世纪的伦敦男妓院甚至会模仿卧室生产仪式,中世纪父母没有那么爱孩子而孩子没有童年过早成人化,女继承人选择与父亲而非丈夫同葬,内裤与妇女解放,万事皆浮华、唯有密室高,宫廷灌肠,《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与性……每个小节里,通过作者的引经据典、脉络梳理,读者能够明显感受到生活,或者说潮流的循环往复,以及这种循环往复背后作用着的各种社会大变革。

而我对厨房一章更加关注。“在我看来,食物也是政治,而厨房也就成了各种阶层和性别的战场。”(当然,也不排除作者也支持过《舌尖上的英国》的原因。)这番言论,使我联想起导师推荐过的《厨房之舞:身体与空间的日常生活地理学考察》一书。看来作者将“日常生活批判”的理论视角用的圆熟无比。

所以,在书中,作者不仅仅罗列八卦,还将空间与阶级、日常生活与政治紧密的联系起来。举《出生》一节,张伯伦将产钳带入分娩室,男性医生开始取代产婆,而随着男性主导了分娩,分娩用椅也开始变高,再后来请产妇平躺在床上,如此男医生就不用弯腰跪倒在女性面前,但产妇却变得不舒服。这里面,毫无疑问技术与性别发挥了作用。至于贵族与平民产妇休息与隔离等问题,“都牵扯着令人厌恶的阶级因素”。到了19世纪,女性怀孕更像一种不可言说的疾病,女性的形象也变得柔弱、无法照顾自己。而现在,女性一怀孕就“立刻受惠于现代化的……”。对此发展,作者借他人之口概括为“冷漠无情”。这种观点,不是孤例,有一篇名为《怀孕的身体:医学和文化的共同建构》的女权文章,值得一读。同理,再举《睡眠的历史》一节,就与不久前《24/7:晚期资本主义与睡眠的终结》一书观点相似。不难看出,就算不纠结在作者的“本真生活”,也逃不开“过着资本主义生活但反资本主义”的调子。这些在电视纪录片里估计看不到,被写成文字才跳脱了出来。由此可见,文字比视频更丰富。

原本还想结合作者即有的丰富史料展开讲讲空间与政治、空间的生产等议题,但本人也是半瓶子晃荡,就不敢乱讲了。就任性且生硬的加一块自己体会的砖头:文明,或者说历史的进程,即是“分化”。从《圣经》里巴别塔的故事,巴比伦人想建造一座通天塔,上帝对他们的放肆感到不快,便变乱人的语言,使他们互不相通,使塔未能建成,人们也分散到世界各地。这大概是历史上一次重要的由分化达成的文明进程。浓缩在“家”这个空间,各个子空间的功能不断分开并细化,得益于又映衬出现代文明的发展。

《如果房子会说话》读后感(四):房子这时已不是房子

”在一般人家里,中世纪的桌子称为“board”(板子),旁边可以放上凳子供客人使用,但只会有一把是有扶手的椅子(chair)专供一家之主。所以,英语现在讲到董事会主席是“chairman of the board”(板子旁坐了椅子的那个人),其实就来源于此,其他人都只能坐着凳子,主人看顾着他的下属、他的餐桌。这种“负责人可以坐到最好的座位”的想法深具影响力,所以像是法院的法官席叫“bench”、教授的教授职称为“chair”,而公司董事职位也以“seat”称之。“

“有长达数百年的时间,国王或贵族会将贴身衣物放在寝室中。到了早上,会有接见的仪式,国王需要从寝室走到另一个比较公开的房间,仆人会在那里将外衣交给他。换言之,他也得习惯臣子看到自己穿着内衣的样子。”

“在牙医史上有个小插曲,有一段时间曾有活牙移植的风潮,而且还是到府上服务。有钱人家如果需要牙齿,就会找上某个穷光蛋,移植的时候需要用钳子和烈酒,而且从这张嘴到那张嘴可得速速为之。”

很有趣的一些知识点,不是吗?这这本书里,你还能收获很多类似这样的东西,比如:为什么英国俚语管厕所叫loo?为什么18世纪的时候英国的税务课征标准是以窗户为计算?英国上层阶级家庭里主人与仆人之间的关系到底怎样?从18到20世纪初,英国某上层阶级家里的厨房离餐厅足足有60米远,为什么?

可,当你捕捉到了它们之后,回过头来我们似乎又可以问自己:知道这些又有什么用呢?也正是因为生活在并不缺这样的发问,我们在机场、车站的书店,在各大图书畅销排行榜上往往也很难看到这类书籍,因为它们“实在是太没用了”。

的确,有一些书,你读它,似乎并没有什么价值,比如这本,这往往也是阅读的另一种情趣:不求实效,不求名利,知道一些有趣的事情,吸纳并谈吐出来,让自己也显得不那么无聊,不也是好的么?

梁文道先生曾经有过这样的观点:所谓的阅读,就是让人得到自由,让作品得到自由。如果一个人一辈子只看他看得懂的书,那表示他其实没看过书。那么,我们是不是也可以这样想那些看起来没什么用的书:很多时候,阅读能给人带来乐趣便已是足够,如果一个人一辈子只看在他看来能给他带来作用的书,那他将失去不少阅读的乐趣,甚至,会让他变成一个很无趣的人。

当你读罢一本有趣但“无用”的书,你不能说你自己升华了,但你的深度确实是被拓展了,如同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的哲学家说的那样,你得到了精神上的体育操练,使得你这个人被转化了。做这般的“无用”阅读,即是你单纯的和这部作品进行对话,在对话的过程中你不会想着去利用它,它也未曾想过要征服你,然后你和这作品达到一次全新的愉悦,并开始对下一次“无用”阅读开始展望。如果你未曾尝试过,不如从这本开始——当你捧起《如果房子会说话》,房子这时已不是房子,而是“无用”一种,你,值得体验。

《如果房子会说话》读后感(五):整个世界是我家

“所有远大的抱负,都是为了幸福的家居生活。”此言不谬。如何经营幸福的家居生活呢?如果房子会说话,谈古论今,会带给我们不少启发。英国著名历史学家露西·沃斯利据此缓缓拉开画卷,呈现各个时期家居生活的变迁。

《如果房子会说话》就像一部时空穿梭的电影,一幕幕推进,时光流转,物换星移。大到家具的摆放、会客的场所,小到厨房用品的更替、衣着风格的差别,每一帧画面只是些微的改变,却渐渐完全失去了最初的模样。譬如最初的卧室是个公开的空间,毫无隐私,即便是夫妻也无法单独同床。闲人止步的私密性那是后来的事儿。但神奇的是,细究现代的家居生活,与当年迥异的表象背后又有异曲同工。经历了维多利亚时代重重叠叠需要专人侍弄的床褥,现代舒适安稳的床铺只需一个床垫、一件床罩,反观最早的床不就是一袋稻草和一件外套吗?就连我们的行为模式和所思所想都与当时无甚分别,“很多人会在凌晨三点忽然思考到存在的焦虑这种哲学问题,别以为这是现代人才有的苦恼,其实就像人类大部分的问题都是几百年来固有的焦虑。”

沃斯利帮助我们留心生活的细节,建筑的每一处设计都有实际功用,布置与陈设也默默将主人的个性好恶一览无余。有时,小小物品可谓生死攸关,甚或决定了一个家庭乃至一国的命运。我们觉得最安全的床铺一度频发谋杀和自杀案,最早的谋杀儿童案出现在莎士比亚的《理查德三世》,正是用枕头行凶。再如假牙也曾举重若轻,遥想美国独立战争期间,英国拦截到一封索要清洁牙齿工具的信,就此顺藤摸瓜嗅得华盛顿总统的行踪——华盛顿带着河马齿和牛齿材质的假牙。

那些我们讳于搬上台面谈论的话题,常常不可或缺且大有门道。譬如重要的洗手间,倘若人类还像开蒙未驯的原始人那样以天为盖地为庐,那么像十四世纪伦教“烧屎巷”这类地名恐怕会不胜枚举。作家奈保尔笔下的印度就是这样一个幽暗国度,沃斯利笔下还有人心安理得于“整个世界都是我的洗手间”。与之相对,讲究者拥有截然不同的如厕礼遇,亨利八世的便座垫子表面是天鹅绒材质,里面塞了天鹅羽绒,还有鎏金钉子和流苏作为装饰。不过还是不及中国画家倪云林,早他两百年就能大费周章建高台、铺鹅毛来“压水花”,精致匠心卒见个性。

现代住宅的设计以人为本,但我们决不仅仅满足于个人温饱,换言之,我们的生存环境已不单是关起房门的家居生活,保护生态大环境同样是现代设计亟待综合考量的问题。石油资源若是耗尽,空调便无以为继,能够自然通风的装置(如烟囱)兴许会以新面貌融入设计中;日益加剧的水资源问题将逼着我们循环用水,像对待中世纪亲自搬运到家里的水一样珍惜;制造工艺能耗高的玻璃窗将做得越来越小;自然建材将再次复兴……

届时,我们虽不至大言不惭“整个世界都是我的洗手间”,却能由衷地、自豪地放言:“整个世界都是我的家!”

——乙未年读露西·沃斯利《如果房子会说话》

《如果房子会说话》读后感(六):翻译能看懂,但细节仍有欠缺;kindle版没“参考书目”

八卦料很足很好玩儿;有些说法看看就好,不能太当真。

翻译基本能懂,但一些专有名词可能有误:

比如“淡啤酒和啤酒”,我估摸着原文可能是“ale and beer”,实际是指15-17世纪间,英国民众做为日常饮品的“麦芽酒和啤酒”——ale属本土饮料,人们饮用它的时间要更早;而beer为15世纪从荷兰引入,更流行于城市;两者的最主要差别在于是否加入酒花;以及,同段末尾的“烈啤酒”,我猜也是指的beer?毕竟,这个词在中世纪也用来表示“strong drink”。

又如,沐浴章节提到浴场费用为几个“旧银币”,猜测原文大概是sou(苏)或者gros(格罗斯)?——如果真是这样的话,翻译随意拓展解释成“旧银币”,还要让读者死命回忆13世纪的币制,着实不太友好。

另,原作中提到书尾有 参考书目 ,但kindle版并未给出,不开心。

《如果房子会说话》读后感(七):一场穿梭时空的旅行

房子作为一个家庭的刚性需求,自然而然会成为一个家庭的中心。无论是农业社会的小茅草房,还是欧洲中世纪的石制建筑,亦或是现代社会的钢筋水泥的森林,房子更是组成一个村庄、城市的最基本单元。它集中体现着一个城市的精神、一个国家的风貌,一个时代的文明。所以假如房子会说话,它会告诉我们什么呢,大概就是它这几百年的经历吧。

本书主要的内容是从房子各部分,如,卧室、客厅和家中的各种生活用品等,从中世纪一直到现在的演变历程。比如现代卧室的私密形态在几个世纪前是什么样子的,客厅在中世纪的功用究竟和现在有何不同,又是如何发展的。这发展历程的背后是什么在推动,在起着作用。作者就是这样用房子以及房子内家具的演变串联起了从中世纪到现代的社会、文化和科技的变化。在工业革命前,主妇们一般都选用羊毛或是亚麻来铺床,以此保持床铺的舒适度和干燥。这对于结核病流行的年代十分重要。然而,英国的工业革命后,生产力大幅度提高,让传统手工工业无法制造或是制造费用昂贵的商品变得廉价。尤其是到了19世纪30年代后,棉织物开始大肆盛行,所以主妇们用它取代了羊毛和亚麻。

作者用详细的考据和大量的佐证,为读者还原了从中世纪到现代的房屋演化史。书中广泛使用了画作、文学作品等具有表象意义的线索,使读者更容易理解并能勾勒出旧时代的风貌。比如在描绘四柱床时,由于现代没有可以借鉴的形象,作者就从中世纪的美术作品和文学作品中汲取相应片段,力图还原它的真实模样。除此以外,本书还有一个特点。由于作者是英国人,所以他采用了结合一些英语谚语和一些单词来对某些事物进行考证。比如在叙述中世纪特有的绳床(一种没有床板,只有纵横交错的绳子代替)时,作者引出了一句俗语,“sleep,sleep,sleep tight”。这么做既增加了考据的真实性,又拉近了与英语读者的距离,一举两得。本书中,翻译特地将这些词语和谚语标注了出来,十分贴心。

读完全书,宛如做了一场时光旅行。穿梭在时间的海洋里,纵看一座座屋起屋落,从中感受社会的变迁。这是一场时光的盛宴,文明的饕餮。

《如果房子会说话》读后感(八):感官与物质文化的亲密对话

几年前我有个交流学者的机会在伦敦待了一年,在那一整年之中,既惊讶又享受在英国广播公司(BBC)几个主要频道里所呈现的各种纪录片,无论是谈电的发现与科学争议的历史、二次大战期间农场老机器与旧耕作复兴的历史、罗马时期以来厕所演变的历史、英国各地绿建筑试验创新的历史、英国超市最受喜爱几项食品的历史、资深女皇伊丽莎白二世登基与BBC大放异彩的历史,还是大部头的人类文明史,一点都不烦闷。后来跟长居英国担任大学教师的朋友们偶然聚会聊起,彼此都赞叹这些系列纪录片的细腻素材与轻快的叙事节奏,更好奇不少学者直接担任片中的说故事人,甚至是直接上场参与某些历史场景或事件的演出桥段。当我们聊到“如果房子会说话”(If Walls Could Talk)这一系列影片时,拍案叫绝,原来历史学者兼博物馆长也可以这么演出。我们都记起“卧室”这一集中,这位略带俏皮而博学多闻的女性叙事者,再现了都铎时期农舍居民夜间睡觉时怎么用各种穿着的配备,从头到脚包得紧紧的,祷告读经、避免夜间灵魂被盗走这一幕。也记起她找了技术团队仿制全世界文明里第一版的宫廷用冲水马桶,亲自试用时的惊险与趣味,更不用说对比于工业革命后,一般劳工阶级后院简陋小厕所里器具与气味的种种细节。我们聊起长久时期依窗户口数或壁炉口数征税的英国过往,我们也聊起整个屋子围绕着炉火就是主仆共同生活重心这样的社会与家庭结构。

“如果房子会说话”这样的纪录片之所以一点都不烦闷,多亏了纪录片构想者露西?沃斯利,这位历史学者兼博物馆长,也多亏了英国随处可见大大小小的博物馆,要厨房有厨房,要炖锅有炖锅,要厕所有厕所,要马桶有马桶,要中世纪有中世纪,要工业革命时期也有工业革命时期。整个系列影片,以物质文化的细腻再现,让不同历史时期里居家日常生活的各种细节活生生地上演。访学过后回来台湾,我就一直想找这一系列影片,虽然还没见到正式发行,但网络上早已转载得火热。早从二〇一一年四月起就在BBC的第四频道进行首播,随后几年也陆续在BBC各个频道回放,至今仍深受喜爱。

在这系列纪录片中,英国各层级博物馆的丰富收藏,让说故事人不用担忧叙事与场景会有落差。当然,BBC的摄影团队相当成熟老练,跟说故事人在影像构想上的配合度或创新性也不在话下。这些因素共同造就了“物质文化”的说故事人沃斯利有办法越说越灵活,越说越起劲。

左岸文化出版社挑选了说故事人沃斯利原来的文字版本,做出质感上相当贴近作者风格的流畅译本。总的说来,这本书虽然不是学术意义上严谨分析的作品,但却取材丰富而充满趣味。文字与影片的确还是有些不一样的擅长之处,影片固然直接呈现了衣物、寝具、炉火、刀叉、食物、浴盆、马桶等等物质文化的具体轮廓,但却少了文字叙事时纵横古今或随性连结的自由度。看了影片再看这本书,还是让人惊讶连连。沃斯利以四十五则小故事,绵密地说出卧室、浴室、客厅与厨房的秘密历史,一方面显现作者对历史之物的敏锐观察,另方面也显现她博览群书旁征博引的灵活风格。

印象最深的是第三十七则厨房里的“搅拌、刷洗、累个半死”。沃斯利以轻快笔调带我们注意到“火”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大火烹调”在工业化年代之前恐怕只属于领主或贵族以上的生活世界,“炖煮”于是成为一般平民最普遍的烹调法。话锋一转,说故事人带我们转向中世纪农舍,在这样一个全家就是一个大房间的生活方式里,房屋中间承煤石上面的炉台是所有人生活的重心。大房间中间的炉火需要有适合的长柄木头汤匙,至于大炖锅则是用来丢进所有食材做出“浓汤”。烤炉从属于领主家庭,农民必须付费来使用领主的磨坊与烤面包房。判断烤炉的温度于是成为一门学问,“把一张纸丢进烤炉,如果纸烧起来,那就太热了;如果纸变成深棕色,就能烤油酥面团;浅棕色,能做馅饼:深黄色,做蛋糕;浅黄色,做布丁、饼干和小点心。”

直到工业革命后,人们才开始注意到厨房效率的问题,尤其在男仆、女仆渐渐投入工厂生产线,家中女性必须自己掌握厨房的时刻,这个问题更加鲜明。家务哲学引导者说了,“设计厨房的时候,第一项重点就是要减少所需步数。”这样的设计,避免男人盖的房子里,“全家从上到下共有八十阶楼梯,要应门得走十六阶,要把茶端到客厅有三十二阶”,或者“一天在那个家里得走上将近二十九公里”,而让男仆、女仆大打退堂鼓,女主人也大喊吃不消。

工业革命后,开放的火炉变成封闭的炉台,省燃料的炉灶、烤炉、烤盘、以及持续热水供应都一应俱全了。“刷炉台”则成为要紧的事,每周两次一大早需用黑色石墨的磨光剂抹到炉台的铁制表面上,再磨光打亮,每次大约要一个半钟头。十九世纪上半期的男仆指南书甚至还清楚记载了炉台清洁秘方,“二夸脱淡啤酒,八盎司象牙墨,三盎司糖浆,一盎司冰糖,半盎司阿拉伯胶,加上浓硫酸。”不难想象,当沃斯利跟随这份炉台清洁秘方亲自操作过后,指甲整整黑了一个礼拜。

二十世纪上半期,紧接着而来的是瓦斯炉、电炉上场的年代,英国人先是跟着德国法兰克福国民住宅计划而行。此时的厨房设计成为一种科学研究,现代化标准厨房模仿火车上狭窄的餐车厨房,标榜有限空间中设计精良的装置;家庭主妇则像是工程师,快速有效地做餐点,以便空出时间到工厂做工。二次大战之后,英国人改为追随美国盟友,豪华大冰箱与厨房设备成为新目标,不久之后微波炉也溜进厨房里来了。

像这样,沃斯利灵活的笔调带我们上下纵横千百年,环绕在物质文化的细腻环节里,时而带出家中性别分工与主仆结构,社会中的阶级差异,以及物质与人群的爱恨纠葛牵连不断。

这本灵活轻快的书籍,沃斯利将不同历史时代里,人的视听触味嗅感官知觉与物质文化紧紧连结起来,宫廷里有考究的物质文化在生活中实作展演,农舍里也有属于他们的物质文化在展演。就算是宫廷场景,爱吃糖的女皇还是露出一口让人不敢恭维的黑色牙齿,直到十八世纪上半期才有牙膏的问世。就算是上流贵族仕女,也把“整个世界”都当作小便洗手间,蓬裙蹲下,优雅小解,人人如此也就不怪了。十七世纪晚期,国王或公爵也还习惯在他人面前解放自己,“侍便郎官”或“寝宫侍从”全套服侍,朝中弄臣或外国使节在一旁则要适时惊呼,“真是天使的臀部啊!”

这本灵活轻快的书籍,固然是以英国社会史与物质文化史为背景,但却适合推荐给跨领域的许多读者们。一般读者从这本书可以无负担地享受一个一个场景切换。从卧室里看到生老病死,爱欲情仇—田准公共空间的性质,转进到当代公领域与私领域如何跟着房间的功能分化而确立。可以看到“全身洗浴”这回事,如何从四种体液医学假说时,提醒人们避免全身入水以防疾病,转变到美式澡盆浴室成为时尚。可以看到客厅从无到有,从好东西放在卧室里到好东西展示在客厅里,转到工业时代客厅的居家摆设狂热,又到了二十世纪像是中世纪大厅一样开放式多功能设计的回流。也可以看到厨房与食物的历史,壁炉与火堆扮演过家的核心,而后消退;以往蔬果生食被严厉抨击为有碍身体健康,除非是刻意为了腹泻效果调整肠道,而今蔬果生食则是最卫生、最健康、最有效率的饮食律则。

沃斯利在全书结尾中,特别提醒我们参考中世纪的房子,我们在其中可能会找到当今节能减碳生活的设计出路;与其说回到过去是保守,不如说这是一种“激进的保守”。我想,不论是科技与社会领域里的思考者,性别与科技研究里的思考者,礼仪与文明历程研究里的思考者,消费文化领域里的思考者,跨领域物质文化研究里的思考者,甚至是家庭社会史研究里的思考者,这都是一本值得推荐的带着浓浓趣味感的书籍,悠游其中,读者很容易随着一幕幕历史场景,不断品味赖以官与物质文化的亲密对话。

——阳明大学科技与社会研究所副教授 杨弘任

    

上一篇:《孟火火的第一本书》读后感精选     

下一篇:《生活在宋朝》读后感10篇_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