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

《玻璃笼子》读后感10篇_读后感_名著读后感_格言网

2020-12-28 23:46:52

读后感

公众号

《玻璃笼子》是一本由[美]尼古拉斯·卡尔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00元,页数:2015-11,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玻璃笼子》读后感(一):自动化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撰文:克里斯汀·罗森

译者:陶小路

首发于《东方历史评论》微信公号:ohistory

自动化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2009年6月的一个周一晚上,就在华盛顿的晚高峰刚刚开始的时候,一台电脑杀死了9个人。至少,这是对这起发生在该郊区地铁站的撞车事故所能做出的解释之一。当时行驶中的列车处于电脑控制的“自动驾驶”状态。调查人员后来确定事故原因:因安装在列车和轨道上的精密自动传感器失灵,这辆列车以每小时50英里的速度撞上当时停在站内的另一辆列车。当车上的列车员发现状况时已经太晚了,她试图在最后几秒钟拉紧急制动。最后,她与另外八人死于当晚。这是华盛顿地铁系统有史以来发生的最严重事故。

当然,没有人会说电脑故意杀人;但是,这场事故却又的确是由电脑自动化所导致的悲剧,没人预料到它会发生。再来看我们的生活,电脑自动化已日益主宰我们生活的许多方面。

《玻璃笼子:自动化和我们》(The Glass Cage: Automation and Us)的作者尼古拉斯·卡尔(Nicholas Carr)之前出版过数本有关科技的著作,他在这本新作中探讨了人们对自动化越发依赖这一现象。“电脑正逐渐成为我们追踪、控制、理解世界——作为物理存在的以及作为社会存在的世界——的通用工具,”卡尔写道。不知不觉中,我们将生活中此前从未由软件或者硬件控制的方面也交给了电脑。在书中,卡尔有许多十分敏锐的观察,他让我们看到自己不假思索、十分迅速地将许多生活体验拱手让与机器以及算法。是时候停下来反思一下我们在对自己做什么了。

卡尔的这本书不涉及机械、自动化软件的技术细节,它也不对硅谷的创造力唱赞歌(市面上这样的书实在太多了)。他写的是人类与自己创造的自动化技术一同生活的经验(对于自动化技术卡尔的定义就是“让机器、软件为我们做事情”)。在当代社会,我们体验到的自动化很丰富且多元:从体检时医生问的问题到建筑物的设计再到自动化武器装备(它还有一个非常引人注目的名字,“机器人杀手”,“killer robots”)再到无人驾驶汽车。毋庸置疑,自动化在许多方面令我们的生活更安全,更便捷。

然而,我们从卡尔对自动化所做的广泛考察可以看到,接受电脑自动化会在认知、生理、政治、经济、道德上引发不可小觑的后果。在《玻璃笼子:自动化和我们》中,卡尔探讨了我们与科技走近背后令人意想不到的后果,这也是他的旧作《浅滩》(The Shallows)所探讨的主题。自动化有两面,一面是无缝对接、便利和高效,另一面则是无意的设计漏洞、错误假设,最坏的即是对人类的屠杀。

以飞机驾驶舱自动化为例。卡尔详细介绍了空客A320的设计,谈及它的电传操纵系统(fly-by-wire)及“玻璃座舱”(glass cockpit)所提供的显示器和旋钮让飞机进入了数字时代;许多之前需要机组人员操作的任务,如控制空速和俯仰,如今都可以被自动化、常规化操作。自动化大大提升了驾驶舱内的效率,机组人员数量从4人减少到2人。但是,如同卡尔所指出的,自动化“在人的指挥与机器的反应中间插进电脑”,“切断了飞行员与飞机的联结”。如今的飞行员多数时间只是在监测许多小机器而不在操作飞机这个大机器。卡尔认为,“商业飞行员已经变成了事实上的电脑操作员。”

然而,许多研究均表明,电脑会分散飞行员注意力,一旦发生紧急事件,飞行员将不太能够准确感知所处的情境;另外,研究还发现,自动化会导致心理运动技能(psychomotor skills,指从感知到动作反应的过程及其相互协调的活动——译者注)的退化,该技能是飞机继续正常飞行的保证。总之,自动化会令飞行员的认知、运动技能消退(“skill fade”,“技能消退”是一名专家使用的术语),一旦有突发状况,这些飞行员将不能很好地凭直觉予以应对。

随着飞机飞行技术的提高,空难发生的次数越来越少,对于这点卡尔乐于赞同。但是他发现,好消息并不是全部,也有坏消息:自动化也导致了新型事故。一架美国大陆联线(Continental Connection)的班机于2009年在靠近纽约州布法罗市的地点坠毁,美国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在对此事故的调查报告中指出,驾驶舱内的警报响起之后,机长“应当给出不假思索”的反应。然而,两位机师却茫然无措,他们因缺少情境感知能力,应对失措,最终导致飞机坠毁,机上人员无人生还。2009年夏,法航447在从里约热内卢飞往巴黎的途中坠海,机组成员及乘客全部遇难,在此次坠机事故中机组成员亦表现出类似的茫然无措。

再回到地面上来。研究人员发现“自动化偏见”会干扰医疗人员:对放射科医生的一项研究表明,当医生们依靠自动化软件分析病人的扫描结果时他们更可能忽视某几类癌症。与之相似,有些医生使用自动化的电子病历记录病人信息,最后,他们花费大量时间在电脑屏幕上,与病人互动的时间就这样被占用掉,如此一来,一些能够在与病人互动中发现的细微症状便被医生遗漏掉,于诊断病情不利。研究者在退伍军人事务部下属的一间诊所中做了一项调查,那里的病人表示,因为检查间电脑的存在,他们来到这里“感觉不到太多人味”。

不同领域的知识工作者都在使用自动化的“决策支持系统” ,数据处理在逐渐取代“老套”的人工判断,在更高效率的名义下,人类的自主性被剥离。我们让自动化技术来替我们完成愈来愈多的认知工作,针对这点卡尔引用了科技史学家乔治·戴森(George Dyson)极有挑衅意味的问题:“我们获得智能机器的代价难道就是培养愈发愚蠢的人类么?”

思考的过程离不开头脑,也离不开身体。当我们刚开始学习走路然后跑步,或者刚学习游泳、骑车,反复的努力以及失败带来的痛苦体验最终让我们学会做到头脑与身体的协调一致。在书的前面,卡尔描述了自己年轻时学习驾驶安装标准变速器汽车(standard transmission car)的经历:经过许多次抛锚,离合器打滑,齿轮摩擦,他的技能逐渐提高,最终学会了开车。我们在别人一步步教授下学习的知识叫做“显性知识”(explicit knowledge),卡尔所获得的那种知识叫“隐性知识”(tacit knowledge);“显性知识”的习得过程清晰明确,而“隐性知识”的习得过程则十分模糊,然而后者的重要性不亚于前者。正是因为“隐性知识”的存在,一个人哪怕20年没有碰过自行车,拿到车子照样会骑。

卡尔认为,自动化正在阻挠我们习得“隐性知识”。因为自动化的存在,许多事情做起来都变得很容易,我们因而失去了获取“隐性知识”的机会。这点即使在创意领域,如建筑行业,也十分明显。不久以前,手绘还是训练设计能力的核心;然而现在,没有哪家建筑公司会聘用一个不会熟练使用电脑辅助设计(CAD)软件的人,而这种软件几乎可以替代手绘。

CAD可以很好地辅助人们做出非凡的建筑设计,有些人会说它能够促使人们习得一种新的“隐性知识”,这种“隐性知识”可以让建筑师与软件“合作”,做出光靠手绘所无法完成的设计。卡尔在书中谈及两位著名建筑师伦佐·皮亚诺(Renzo Piano)和迈克尔·格雷夫斯(Michael Graves)对此发表的意见。这两位建筑师虽然都极有创意地在自己的设计中运用软件,但他们依然对手绘经验的缺失表示担忧;他们强调,实际的绘图工作能够确定建筑物最终的外形。“绘图不是最终的结果,它是我们做建筑设计中思维过程的一部分。” 迈克尔·格雷夫斯说。

CAD与其他形式的自动化相似,它因为强调效率,所以自然会鼓励操作者执行某些行动而不执行另外一些行动;另外它不鼓励开放式设计以及富有创意的探索。伦佐·皮亚诺曾将CAD比喻为“玩具钢琴,你按一个键,它就开始弹恰恰,过一会儿又弹伦巴。”CAD软件虽然不是有意搞破坏,但是其中内置了许多我们很少质疑的偏见,其他许多被自动化了的事物也是如此。卡尔如是警告道:“当自动化使我们远离我们的工作,当它夹在我们与世界之间,我们的生活将不再有技艺。”

现代的自动化还夺走了我们的工作。尽管从卢德分子(Luddites,指19世纪抗议并破坏替代劳动力的机械的英国纺织工匠——译者注)砸毁第一台机械化织布机开始,科技进步导致的失业一直令人们感到恐惧,但是卡尔令人信服地指出,当下的情况与此前都不相同:“机器取代工人的速度超过经济增长从而创造新的制造业岗位的速度。随着工业机器人变得愈加便宜,工作能力愈加娴熟,消失的就业机会与新增的就业机会数量之间的差距几乎肯定会扩大。”

从雇主的角度来看,这很合乎常理。机器是完美的员工,机器不会生病或抱怨或对同事进行性骚扰(至少目前还没有);偶尔的软件升级也比人类员工所要求的健康保险和养老金便宜不少。可是,尽管我们会因为经济学家的发言周期性地感到焦虑,我们总体还是对这样的趋势所可能产生的影响无动于衷;毋庸置疑,这是因为我们这个民族长久以来对科技抱有热情。卡尔引用认知科学家唐纳德·诺曼(Donald Norman)的论述:“以机器为中心的视角将人与机器进行对比,这种对比的结果就是,人有太多不足,人无法完成精确、重复、准确的活动。”

我们没有让机器变得更像人,却似乎执意要让人类的制度更接近机器。自由放任主义的道德观根植在硅谷的科技乐观主义世界观之中;它视目的高于手段,它认为政治过程是一个需要被克服的问题,而非达成民主的解决方案的途径。创立Uber和亚马逊这样“有求必应”类型企业的人对僵化的参议院小组委员会的听证会和具有党派色彩的政治谈判不会有耐心。有时候他们看起来对人类都没有耐心,如果一架无人飞机做的事和人一样好,那么为何不用无人飞机而用人?

这种文化上的不耐烦不仅限于硅谷,它蔓延的范围很广。曾任奥巴马政府官员的彼得·奥斯泽格(Peter Orszag)之前主张在决策上应当增强“自动化程度”,从而避免僵局。此其一例。卡尔认为,我们往往热衷接受那些可以替代我们完成某些活动的科技,对那些帮助我们更好完成这些活动的科技则不感兴趣;另外,解决人类问题的过程往往就是混乱的,可我们总是没有足够耐心坚持到最后。尽管卡尔并没有直截了当地说出来,可实际上他在试图回答这样一个关乎存在(existential)的问题:我们对自动化科技盲目的信念是否意味着我们对人类判断力不断加深的不信任?我们对机器,对算法的热情持续升温着,因为在这些据说无情而公正的机器的帮助下,我们内心的焦虑和责任感可以不再由我们自己承担。(我不给那个员工升职是因为我的决策支持软件预测他在这个岗位上干不好工作。)我们对机器寄予了太多虚妄的希望,同时又强烈地拒斥承担个人责任。

政治关乎信任,从根本上说,自动化也关乎信任:我们信任机器以及制造它们的技术人员,我们信任可以控制它们的政府系统,我们信任自己可以明智得使用它们。但是这些信任是建立在一个假设之上,即:这些科技在道德上是中立的。卡尔在书中提供了额外证据,这些证据表明,认为自动化在道德上具有中立性实在只是陈词滥调,应当被丢弃。自动化与许多其它科技一样,它既不是中立的也不一定是有益的。卡尔在书中提到所谓“替代神话”(substitution myth):“一个节省人工的策略并非仅仅只是对该工作的某个孤立部分的替代,它会改变整个任务的性质,改变所有参与者的角色、态度和技能。”

再者,在这个自动化简易的世界,人命更会将事关伦理的决策交给机器来做。今天的自动化已达到的成熟程度令机器不再只是提供信息,而是可以提供或明确或暗示的判断;我们变得越发能够接受可以复制人类决断能力的机器,比如医生诊断病情的能力,飞行员将飞机降落地面的能力。至于自由意志,那些连道德判断都让机器代劳的人则根本不需要。在不远的未来,一个刑事被告人会说:“是算法的错,是它让我干的!”这不是完全不可能的画面。

最终,自动化技术将越来越不像一个乐于助人的银行出纳员,倒是越来越像放高利贷的——有一些已经变得如此了。在亚马逊的网站上,预测算法为你推荐你可能想买的书;但是假释裁决委员会也用它来决定是否该给犯人自由。自动化技术可以轻易被设计来误导其目标人群,另外它还能极为轻巧地躲避使用者的监管,机器中无论硬件或软件里发生什么,这些人都不会知道。我们想生活在一个由机器提供粗劣的道德判断的世界吗(在这个世界,“直觉将被聪明才智取代”)?如果这意味着公正的效率,风险的降低,我们中间很多人会说想。

但是我们不能生活在这样的世界。卡尔的书已经告诉我们,选择自动化不只是个人或者商业上的决定,它还是道德上的决定。如果不假思索地接受自动化,我们的人性将一点点堕落——一千个应用程序足以令人性灭绝。“我们的数字神明希望我们视劳作为杂役,可是对我们的身体健康、快乐、幸福而言,这些劳作可能是至关重要的,”卡尔提醒道。

如果二十世纪以前我们颂扬自力更生的精神,到了二十世纪我们赞美自我表达,那么在二十一世纪,我们应当赞赏的是自我控制。这个世界有那么多便利与安逸,我们也就更需要强大的自控力。“刷剧”(binge-watch)、“信息过载”(information overload)这样的词汇很好地揭示了我们现在这个特殊的文化时刻。我们依赖着机器,我们期望机器能够为我们做什么,应该为我们做什么:比如保证我们的安全,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便利,帮助我们更好地与人交往。卡尔很担忧,这些技术会让我们陷入习得性无助(learned helplessness)。我们不再承担个人责任,而是将其交到硅谷的技术人员手中,这时的我们对技术人员是“恭顺”的。“恭顺”,是的,卡尔这个词用的没错。技术不再只给我们提供引导,而是像成了我们的主子,控制着我们。卡尔十分酸楚地问道:“我们究竟要退到什么地步?”

卡尔能够十分冷静并慎重地处理自己的素材,这是他作为一名批评家最大的优势,这点在针对科技的争论上尤其罕见。他的写作风格既不会蛮不讲理,也不会絮絮叨叨。读卡尔博客的人都知道他机敏、睿智,我希望在这本书里更多得看到这点。另外他很擅长言简意赅地挑明问题,比如他说:“自动化的问题是:它常常给的是我们不需要的东西,然而我们却要为此牺牲掉我们真正需要的。”

但是其实卡尔应该对我们更严厉些。比如,卡尔谈到佩戴谷歌眼镜之类的穿戴设备会让我们“失去存在于当下的力量”,因为我们会不断去查看眼前屏幕上的东西;这里,卡尔没有对我们大加责难。卡尔说得没错,我们为了获取一些信息,情愿戴上谷歌眼镜或者强迫性地反复查看智能手机,我们为此丢失了“存在于当下的力量”,对他人的情感也视而不见。自从移动科技到来以后,我们便一直在做这样的取舍,我们这样做不是因为我们处于“虚假意识”(false consciousness)之中。我们心甘情愿、兴高采烈、荒唐可笑地去这样做,从来没有考虑过我们付出的代价。“当我们将自己复杂的活动自动化以后,我们也将自己的道德选择自动化了。”卡尔提醒我们道。

卡尔十分擅长在灰色区域中一探究竟,许多难以明确度量的东西因为自动化而丢失,他在书中将其一一为读者阐明。他这样写道:“(因为自动化的影响),我们的个人努力以及在一些事情上的参与机会被剥夺,我们的决定权与自主性被削弱,我们的技能出现细微的衰退,这些代价怎么去衡量?无法衡量。”但是可以通过细致的研究和洞察力做好基础工作,以便提出正确的问题,而卡尔的新作正很好地做到了这点。

卡尔对自动化表示的种种担忧在科技迷看来不值得一提,在他们看来,一个颂赞长柄镰刀为高超工具的人只会是出于绝望才会有这样的担忧(他的确对长柄镰刀有过称颂,但那是在罗伯特·弗罗斯特【RobertFrost】的一首诗的情境下做出的称颂)。但是正如卡尔所指出的,只有真正的怀旧者才会认同这样的说法,“新东西总比旧东西能更好地帮我们实现我们的目的和意图。”认识到自动化潜在的危害不是要我们将机器人丢弃不用,而是要我们制定出一些原则,并在其引导下运用自动化技术。

各类应用程序、各种小设备及其软件都很喜欢对我们发号施令,但是它们在道德上都是近视的。不过也不奇怪,它们的发明者还相信用无人驾驶飞机送玉米饼就可以改变人类。我们想听什么话,他们就说什么;比如苹果CEO蒂姆·库克发的一条推特:你比你自己想象的更强大。真的?我们总是期望科技能为我们做更多事情:管理我们早晨的通勤,给我们推荐馆子,给馆子打分;卡尔的书提醒我们,我们应该对自己有更高期望。但他也很清楚,在使用工具和被工具使用之间寻找平衡并非易事。“一个制作精良,使用得当的工具所有的价值不仅仅在它为我们提供了什么,也在于它在我们身上留下了什么。”他如是写道。

卡尔希望我们在眼下这条技术发展的道路没有走太远,我们还能够停下来想想,一个自动化程度更高的世界会是什么样子。至少,他希望技术人员在设计硬件和软件时可以更细致,希望制造它们的公司可以承担更多责任,毕竟我们中间许多人会花很多时间在它们上面。我(准确的说,是那个“刷剧”、悲观、怀疑的我)担心,技术消费者对更细致的设计、公司承担更多责任等等不会有太大兴趣。

鉴于我们对技术造成的意想不到的后果记忆不深,保持怀疑态度于是就很重要了。2014年9月,华盛顿的地铁系统宣布,到2015年3月其“红线”(华盛顿地铁有红、橘、蓝、黄、绿五条线路——译者注)将实现自动化,到2017年秋将实现剩余四条线路的自动化。当地官员对建立在如此精密技术之上的铁路系统的效率及安全性表示赞赏。《华盛顿邮报》就此事采访了2009年华盛顿地铁撞车事故中年纪最小遇难者的姨母,她回答:“不能把人命交到电脑手上,实在太不值得了。”

尼古拉斯·卡尔(Nicholas Carr)著:《玻璃笼子:自动化和我们》(The Glass Cage: Automation and Us),WW诺顿出版社2014年版,276页,26.95美元

《玻璃笼子》读后感(二):劳动是我们感受世界的一种方法—Leo鉴书207

如果你在北京没赶上地铁,每节车厢经过时,人人都是一个姿势——低头看手机。手机已经部分接管了我们的生活,黑客帝国里预言的世界已经部分到来了。如何能有足够警觉,如何能正确应对是本书讨论的问题。

当今这年头儿,别想回避智能手机,那已经完全不可能了。没有智能手机,相当于你没有身份证。好吧,你可能不出门,那么电脑早已接管了我们的部分生活。

人们反而会被社会的传统观念而不是自己的真实感受引导。比如:社会观点是,相比于工作,人们更想休闲。真实情况是工作才能给我们带来快感。另外,人们更多地去作那些缺乏积极体验的活动,而避免那些给他们带来大量积累的、强烈体验的活动。思考一下,在看一场电影和跑10公里之间,你会选哪个?

制造业回归美国了,根本原因是不再需要工人了。自动化从根本上剥夺了一些工人的工作,而且更再规模地渗透进原本认为是只有人才能完全胜任的工作,飞机驾驶、汽车驾驶、法律和金融。与自动化紧密联系的人工智能本世界有了重大突破,此前一直在模仿智能(这个玩意儿太难了,没走通),现在的思路是不再以复制人数的思维过程为目标,而是复制人类思维产生的结果。足够的结果积极直接导致了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

“摩擦”能提升我们,意思是总是要克服困难,同时有反馈能让人感受自己真实的存在,也能提升相应的技能。全面的真实实践会产生知识,丰富记忆且培养技能。自动性是世界在活跃思维和活跃的人身上刻下的印记。专业技能就是这种印记存在的证据。自动化会剥夺人的技能。

真正买得技能需要集中注意力和精力,大脑会奖励我们,增加我们的理解能力,这样也可以学到更多东西。熟练掌握某件事情的唯一方式就是亲身实践。从电脑上或者书箱上快速找信息是相对容易的,但是真正的知识,特别 是那些埋藏在记忆深处并通过技能体现出来的知识,是很难买得的。需要学习者精力充沛,并同严苛的任务展示开旷日持久的斗争。

少用手机导航,自己看平台地图可以预防痴呆。阿尔茨海默症的特征之一就是海马体的退休 ,进而丧失地点的记忆能力。如果找地点完全靠“机器人式”的全程指导,就无法“刺激”海马体,从而增加记忆退休的概率。

智能手机让人着迷,也让人堕落。人类大脑不能同时关注两件事。每次看手机都 会把我们从周围的环境中抽离。从没有哪种工具像手机这样一直俘获我们的感官,分散注意力。智能手机将人类同一个符号化的世界联系起来,将我们驱逐出当下的现实世界。人们丧失了存在的力量。

读完本书,我最大的收获就是身体是我们感知世界的方式,劳动证明了每个人的在存在。放下手机多动动,让我们真切地感受世界。爱默生说“生命力量的来源是活的灵魂”,那么我们最崇高的责任就是抵制消弱或者腐蚀灵魂的力量,不论其自来制度、商业还是技术!

另:本书在海淀图书城放在计算机自动化书架里了,我个人认为更适合的社科。

《玻璃笼子》读后感(三):对高度智能化世界的提问

对高度智能化世界的提问

——读尼古拉斯·卡尔《玻璃笼子——自动化和我们的未来》

我们的双手有望离开汽车方向盘,因为无人汽车已经出现;我们不用再为找不到路犯愁,辨别方向的事儿GPS就能办到;遇到难题,搜索引擎能帮你解决可以不动用大脑;只要有一台电脑,坐在家里就能创业、就业……互联网时代,人类的运动简化为启动应用程序,向主机求得答案,听从算法的智慧。在这个智能设备无所不在的年代,自动化让生活更为便捷,同时也偷走了我们的部分生活,限制了我们的视野,时时暴露在监控之下,隐私被剥夺,不少人甚至退化到不会思考,对人类的未来已然懵懂。正如“这个时代最清醒的思考者之一”尼古拉斯·卡尔在其新著《玻璃笼子——自动化和我们的未来》中所言的,“各种各样的智能设备和计算机包围着我们,使我们仿佛生活在玻璃笼子里一样,我们的体验变得不再那么丰富,而我们的智慧正在受到侵蚀。”

卡尔延续他在之前的书《浅薄》中的主张。在他看来,自动化也好,媒体也好,计算机也好,互联网也好,都是工具,但是这些工具从不是毫无影响的中立之物,它们反映着其诞生初期的设计者的意愿、使用者的关注以及整个社会的利益,并在成熟之后积累了许多惯性,继续沿着已有路径发展,从而影响人们工作和思考的方式——对于此,我们即便是个人,也不可能摆脱。

“人是万物的尺度。”古希腊哲学家普罗泰戈拉在《论真理》中说,人类向来自诩为万物之灵,认为自己是世界的主宰。但是,这种自我意识正在消解。在自动化时代,“很多人类从事的工作已经被各种人工智能设备所复制和替代。比如航空员在驾驶的时候更多依靠科技,这让我们感到今天的飞机不是驾驶员在操纵,而是计算机软件在控制”。卡尔认为,智能机器不但会取代人类的一些行为,还可能毁灭掉人类,乃至统治地球或操控整个宇宙,而“公众没有完全认识到这些风险的严重性”。2003年,里斯勋爵出版的《我们最后的世纪》一书里警告说:“人类的破坏性及表现出来的各种自残、自毁行为,最终可能导致2100年人类彻底灭绝。”尽管里斯勋爵的话有点儿危言耸听,但在卡尔看来,“超级智能机器”,或“人工综合智能”,确实可能危及人类存亡。一如剑桥大学哲学系著名教授休·普雷斯所言:“超级人工智能有可能是‘潘多拉的盒子’,一旦盒盖打开了,灾难也许会飞洒人世。我们对此务必重视,错过这个关键时刻,就可能陷入灭顶之灾。”

尽管“他们(人类)把我们造得太聪明,太完美,而到了最后,剩下的只会是我们”,只是电影《2001太空漫游》里的一句台词。但是,正如尼古拉斯·卡尔在《玻璃笼子》里所言,“在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我们都在某种玻璃的框子里边,也就是说大家都离不开某种屏幕,每个人在讲着话都会不断地看手机,被屏幕围绕和控制,在未来几年里,我们看到好像不借助某一种计算机或者屏幕的话,似乎就不太能做一些具体的事情,我说这种无形的影响我把它叫做‘玻璃笼子’。”而且,种种迹象证实,尼古拉斯·卡尔对人类过度的依赖智能机器的担忧正从忧虑中成为现实。如果我们依然继续地过度依赖智能设备,一旦人类所独有的本能(或机能)丧失,人的个体及整个社会的发展演化都必将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对于飞行员来说,在这种玻璃笼子里切断了应有的知觉、感知和敏锐的反馈;在我们的生活里会切断人和人之间的互动和世界之间的互动,它会使我们的感知、思考和思想受到重要的封锁。”当人类仍沉浸在技术带来的便利和高效的时候,尼古拉斯·卡尔看到的却是技术背后隐藏的“手术刀”正改变着人的大脑,从而影响人的认知和行为。当然,卡尔的《玻璃笼子》并不是简单排斥自动化、计算机或者其他的智能机器给生活带来的便利和好处。他所强调的是,一切技术都不能或不该“绑架”人类,人类也应抗拒被自动化、计算机及其他先进的科技束缚住手脚和思维。“我想今天人类面临这样一个重要的抉择,就是在计算机或者自动化越来越普及越来越被大力推进的时刻,在人和机器之间,到底谁控制谁呢?我的观点是要让技术为人类服务。”正如尼古拉斯·卡尔所言,人类自身的很多高级能力既是不可替代的,也不应该由智能机器来完成。

“人类发展的过程,更多是对从事的工作中所掌握的技能来实现的。如果软件本身的设计不够好的话,那它会把人类所达到的目标引向歧途。随着技能的提高,不断去接受更新的挑战,然后得到新的结果。大量自动化的过度依赖,也会影响人类自身的发展和学习能力。”尼古拉斯·卡尔思考问题的角度独特,观点犀利甚至略为偏激。事实上,对每一个人或整个社会来说,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确实应该靠我们自己来滋养,概念思维的能力、创意思维的能力以及批判性思维的能力,都要通过人类自身的体验和操作来完成(或实现)。所以,《玻璃笼子》,对还在一边走路一边刷微博、聊微信、查收邮件、看视频、玩游戏的“低头族”而言,或是一种提醒,即便没有醍醐灌顶的功效,至少也会引发思考。

在互联网时代,卡尔屡屡提出与众不同的观点。《玻璃笼子》旨在阐明一个特立独行的评判:自动化和智能化代替人脑的部分功能,会否害了人类?不能不说,卡尔的提问是有足够价值的。

刊载于2016年1月8日《经济参考报》第八版

http://dz.jjckb.cn/www/pages/webpage2009/html/2016-01/08/content_14105.htm

-----------------------------------------------------------------------------------------------------------------------------

原创稿件,谢绝任何网站、新闻客户端、微信公号等以任何形式转载,若转载或商用请致函致电商洽索取原创及润色后的完整版(qq:472176745)。但是,欢迎转发和分享至您的朋友圈。

新浪微博,欢迎互粉:http://weibo.com/1391089223/

《玻璃笼子》读后感(四):抵制科技的“平庸之恶”

2009年2月12日晚上,美国纽约州布法罗机场,美国大陆连线航空公司Q400航班在下降时发生严重事故,机上49人全部遇难并造成地面一人丧生。经调查,这起空难是近年来频繁发生的“新型坠机事故”的典型案例,体现了航空领域日益自动化的负面效应。当机载计算机系统出现预期外的故障,或者飞行中出现其他意料之外的问题,飞行员就必须立刻采用手动飞行。飞行员在突如其来的状况中应付不当,最终造成了灾难性的后果。

面对这种情况,美国科普作家、《哈佛商业评论》前执行总编尼古拉斯?卡尔认为,自动化系统的设计方式和人们使用系统时的工作方式之间存在着微妙而紧密的联系。技术虽然减轻了飞行员认知上的负担,基本确保了更高的安全系数,但同时也意味着飞行员的技能受到侵蚀,感知能力变得迟钝,反应速度下降。卡尔打了个比方说,玻璃座舱成了“玻璃笼子”。

《玻璃笼子:自动化时代和我们的未来》属于尼古拉斯?卡尔声名远播、雄踞各大畅销书榜的互联网科技三部曲之一。其他两部分别是《大转化:重连世界,从爱迪生到Google》和《浅薄:你是互联网的奴隶还是主宰者》。卡尔长期以来一直关注自动化对人类思考能力的消极影响。在2013年他为《大西洋月刊》写的一篇名为“一切都会消失:把人类的知识放入机器手中的风险”的文章中,卡尔批评了“‘以技术为中心的自动化’的崛起,成为电脑工程师和程序员主要的设计原则”,他认为“这个原则使技术的能力凌驾于人类的利益”。

通过本书大量搜集的例证,卡尔证明了“玻璃笼子”并非只是航空业的特例。医院开出的电子病历,律师事务所的文件资料,建筑设计图纸,甚至一首歌的编曲,等等,都可以通过自动化完成,但结果,电子病历返查率提升,律师文件忽略了细节,建筑大楼千面一律,歌曲编排做不到以情动人。卡尔担心,随着自动化的推进,这种情况会大量发生在工厂、办公室和其他领域。科学实验证明,卡尔的担心并非空穴来风。

现代解剖学、生理学和神经科学等研究表明,人的思考方式包括思维系统I和思维系统R。前者是无意识,后者受意识控制。两个系统时而共同协作,时而互相冲突,时而合二为一。我们在行为上就表现为习惯成自然,遵循本能行事。布法罗空难的原因就在于,驾驶员在危急情况中缺少了“态势感知”能力,自动化让他的职业本能退化,无法做出及时正确的反应。所以,卡尔大声疾呼:“小心——如果技术优先”。卡尔的观点被许多经济学家认可。比如,麻省理工学院数字商务中心主任埃里克?布莱恩约弗森在他的著作《第二次机器革命》中就呼吁,“企业家、工程师和经济学家要迎接一个新的巨大的挑战”,希望他们“创造出劳动力的补充物而不是劳动力的替代品”,还有“用制造者和创造者的思维代替节省劳动力和自动化的思维”。

卡尔的担忧,实质上是对“人-机”关系颠倒的忧虑。机器诞生的目的,是为了把人类从劳役中解放出来,获得更多的自由。但是现实情况的发展逐渐脱离了当初天真的预想。就像人工智能专家马丁?福特在《机器人时代》中所说的:“在我们的整个经济和社会中,机器正在发生着巨大的转变。它们的进化作为工具来说已经超出了历史的角色。在很多情况下,它们已经成为自主的主人。”卡尔认为这很危险并且希望能阻止它。这也是这个时代我们共同关心的重要命题。无数的影视、文学和哲学著作,都在努力传达这个理念。其中,汉娜?阿伦特在发表于半个世纪之前的《人的境况》一书中,曾经说过,自动化给人类带来的是“一个没有劳动的劳动者社会,也就是说,人们无事可做。毫无疑问,没有什么比这更糟糕了”。

19世纪初,在最早发生工业革命的英国爆发了大规模的“捣毁机器运动”,人-机关系的紧张状态达到了巅峰,但是,机械化的历史浪潮势不可挡,不能否认它在这两百年里带给人类生活的巨大改变。这种改变在很多方面都可以称得上美好。无人驾驶汽车、3D打印技术、智能手机、自动翻译系统等,这些曾经只存在于科幻小说里的想象,如今都已经或者正在成为现实。从我们中国发展的实际状况来讲,目前在科技创新方面差距还很大,2015年初,李克强总理强调,要以工业4.0开启中德合作新时代,工信部和中国工程院把中国版的工业4.0的核心目标定义为智能制造,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必将引发新一轮的产业革命,这场时代性的革命也必将以技术的方式渗透进我们每个人的生活。

计算机、机器人和其他自动化工具,带给经济发展、人类生活的创新,就其广度、深度和速度,都是史无前例的,我们不能无视科技的力量。科技产品越来越成为人类生活不可割舍的部分。它们填补每天的空白时段,用便捷的服务实现低成本的满足感,用轻松的娱乐解除日常的乏味。我们需要注意的,是防止被科技“物化”。科技让生活的时空被压缩,它承载了人类太多的欲望,它让人类对周遭的现实钝化麻木而沉浸在虚空的幻想世界。我们真正的需要是什么呢?我们珍视的价值是什么呢?科技对于我们最大的意义,应当是:人们可以从发明和发现、从创造和创建以及从爱、友好和社群中获得更多的满足感。我们需要做到不为外物所役,摆正人-机的关系,才能获得如本书作者所说的“破笼而出”的力量。这是一种回归,也是一种前进。

很显然,汉娜?阿伦特、埃里克?布莱恩约弗森、马丁?福特、尼古拉斯?卡尔,这些具有远见卓识的人们,并非真正意义上去反对自动化。套用汉娜?阿伦特最著名的政治理念——平庸之恶,他们所要抵制的,正是科技的“平庸之恶”。如果对于机器显而易见的“恶行”不加限制,那么,“自动化乌托邦”将要带给人类的,或许是比阿伦特所表达的更糟糕的未来。从这个意义上,抵制科技的“平庸之恶”,毋宁说是为了抵制资本利益追逐之中,人性的平庸之恶。

如需转载请先联系本人,见豆瓣主页联系方式。

《玻璃笼子》读后感(五):指导你所知道的,也要知道你所不知道得

一开始,武师之间用拳头比划,然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家开始普及刀具。毫无疑问刀具赋予武师强大的武力,一些过去瘦小的武师用刀具开始击败强大的拳师。老拳师开始思考,该怎么办呢?刀具的使用已经无法禁止了,它就好像瓶子里的恶魔,一经释放出来就牢牢占据空间各个角落。

于是,拳师开始修炼一种新的技法:空手接白刃;持续了一段时间后发现依然无法打败刀师;然后拳师开始给自己的臂膀套上护具,继续空手接白刃;但是依然无法继续下去,最后能够站在顶峰的武师出现了,既可以空手接白刃又可以熟练使用刀具,他们对拳法有了新的理解,也对刀法有了新的促进。

这就是技术变革后人类最可能走的路。

书中提到由于技术的快速迭代,计算机这个工具改变了人类的学习方式,过去需要不断练习才能获得的技能现在轻轻一按就可以获取。但是这种获取是肤浅的获取,它并没有在人类的大脑投下锚点,人类由工具的主人开始沦落为工具的奴隶,越少人参与的工具是越「优秀」的工具,工具越来越封闭,越来越形成一个自我系统,人类体验不到参与的快感,也缺少深层控制的快感。人类陷入了一个玻璃的笼子里,这个笼子里的人都盯着手机屏幕而看不到外界的世界。

是的,是这样的。但是……在没有计算机的时候,依然有大量人沉迷于其他的工具,比如老虎机,比如扑克牌,比如麻将。他们无论在任何时代都是产品或者说技术的奴隶,他们从来不会去理解工具的真正含义,所以技术并不能对他们影响——就好像男人始终是专一的,他们无论年纪大小都是喜欢年轻漂亮的女性——无论技术如何变革,他们都是心甘情愿陷入这个技术牢笼里的,技术只不过是越来越容易把他们圈养起来罢了。

而那些思考者呢,他们该如何自处,也许他们可以向老拳师学习,既然技术无法倒退,那就迎上去,熟悉技术的使用,了解技术背后的逻辑,明确产品的规则和陷阱。

知道自己所知道的,也知道自己所不知道的。知道自己所知道的,那么技术产品无法欺骗自己,无法蒙蔽自己;知道自己所不知道的,知道整个产品存在自己所不了解的,不要逃避,且用且疑,保持不信任的态度或者说保持出离心,当你对一个产品保持了警惕,那就会加强自己的技术水平和理解能力,甚至会引导出变更技术发展方向的力量。

我们依然可以在刀具横行的时代磨砺自己的拳头,虽然拳头无法撼动刀具,但是拳头可以通过变种来利用刀具打败刀具,加强自己的技术水平,始终对现有的技术保持怀疑态度,不痴迷不盲从,不断去学习,不断走在技术的前面,也许双手的速度无法胜过机器人的铁胳膊,但是你的大脑可以超过机器人的制定规则,那么自动化就可以为你所用。且能够用得更好。

对技术保持警惕,但同时不拒绝技术。就好像与毒蛇共舞,不要像普通人那样被技术毒蛇身上的斑斓所迷惑,但是也不要拒绝毒蛇的舞姿,毕竟从这舞姿里我们可以看到更远。

少年派与老虎共存,人类终将与机器人共存,只不过在这只船上,人类是否可以优秀到共存那一刻,在乎心在乎体,新的挑战永远是在未来的路上。

《玻璃笼子》读后感(六):如果机器统治了一切,人类将何去何从

如果机器统治了一切,人类将何去何从

夏学杰

十八世纪的法国思想家让-雅克·卢梭曾说:“人生而自由,却无处不在枷锁之中。”科学技术解放了人类,改变着世界,可它是否也在给人类创造新的束缚呢?美国知名作家尼古拉斯·卡尔的《玻璃笼子》就探讨了这个问题。他在书中痛陈自动化在分担我们工作的同时,也弱化了我们的才能,偷走了我们的生活,限制了我们的视野,甚至将我们暴露于监控之下,操控我们。他因此提醒世人,当计算机和一切智能设备变成我们生活中的伴侣时,应更加留心它如何改变了我们的行为和身份。

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从失事飞机事故调查、意外事故报告及驾驶舱研究中搜集了一些证据,表明驾驶员曾经过度依赖自动飞行系统以及其他计算机系统。2013年1月4日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在其网站上发布警告,称过度使用自动化飞行会“削弱飞行员快速处理飞机不良飞行状态的能力”。尼古拉斯·卡尔从“致驾驶员的警告”开篇,探讨了自动化的不足以及过分依赖自动化的后果。他在书中举了一些如无人驾驶汽车、电子病历等例子,用事实来证明自动化并不能做到完美无缺,也会出现差错。“我们几乎无法预测自动化带来的改变,它可能同我们的预期完全相反。”而自动化同时又将人的技能给降低了,人的思维逐渐被钝化。卡尔总结道:“技术推动了工具的进步(如果‘进步’这个词是正确的),从提高工作能力的简单工具变成了限制人类的复杂机器。”

当初机器问世时,人类是多么欢呼雀跃呀!而时至今日,人类又该惆怅了,机器把人类解放得太过彻底,人们越来越陷入被挤兑的窘境。国际象棋顶尖大师早已败给了电脑。计算机开始诊断疾病,还能写新闻稿,甚至创作高水平的散文和诗。几年前,人们还认为计算机技术无法实现汽车自动驾驶,一流专家所做的分析和研究报告都表示,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汽车驾驶这项技术还是必须由人来完成,而如今无人驾驶汽车已成了现实。还有什么是数字化技术所替代不了的呢?不光体力劳动者,不光技术平平的技工,其工作有被取代的危险,就是脑力劳动者也正陷入工作岗位被清洗的尴尬之境。十多年前,我看过一篇小小说,写的是书法家面对电脑的惆怅。人们想要什么字体,都能用电脑打出来,又快又美观,练了几十年字的书法家顿时悲哀地感到自己的手艺变得可有可无。现在看来,书法的实用性越来越少,其功用越来越趋向艺术性,就像很多手艺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都将难逃被束之高阁的命运了。钢琴也可以通过软件控制自动弹奏了,还有什么工种不会面临淘汰呢?现在就连经济学家也说不明白了。由美国的埃里克·布莱恩约弗森与安德鲁·麦卡菲合著的《第二次机器革命》一会儿说:企业家和CEO们的工作,科学家、护士、饭店杂工的工作,以及很多其他种类的工作是无法计算机化的;一会儿又说:厨师、园艺师、修理工、木工、牙医和家庭健康护理员在短时期之内是不会被机器代替的。在这样一个科技一日千里的时代,谁都会手足无措。

然而,还总有一些人对科技进步抱着过于乐观的态度。对于技术性失业,一些经济学家认为,技术能使劳动者的工作效率增加,更低的成本有可能会带来更低的产品价格,而更低的价格会带来对产品的更大需求,并最终会带来对劳动力需求的增长。我觉得这样的预测,过于乐观了。产品价格再低,人们对产品的需求也不可能无限增长,总会有个限度。历史学者葛剑雄在《我们应有的反思》中发过这样的议论:“一百多年前的汪士铎面对中国的4亿多人口,曾经发出绝望的惊呼:‘人多之害,山顶已植黍稷,江中已有洲田,川中已辟老林,苗洞已开深菁,犹不足养。天地之力穷矣!’但当中国的人口超过11亿时,‘天地之力’不但没有穷,而且人们的生活水平已经提高到了汪士铎不能想象的程度。在充分意识到中国人口问题的严重性时,我们完全不必做现代的汪士铎,而应该有足够的勇气和信心。”葛剑雄坚持认为科技之力能够解决人口多的问题,“我们完全可以相信,当超导、受控核聚变、遗传工程等新技术取得突破之后,中国现有的资源就能满足更多人口的需要。”科技之力强,但也不会强大到无限的程度。《人口爆炸》曾坚称,到1980年,印度不可能养活新增的2亿人口。但生物技术学家布劳格让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小麦产量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达到了自给自足。不过,布劳格在接受诺贝尔和平奖时并没有乐观到忘乎所以,而在演讲中警告:如果人类想要永远击败饥荒,那就必须要在增加粮食生产和控制人口增长两方面共同努力。

科技也是一把双刃剑。不要想当然地以为科技只要进步就是好的,人类发明的东西,就一定会为人类造福,还有许多是始料未及的后果!1993年圣迭哥州立大学的数学家弗诺·文奇在论文中写道:“在未来30年间,我们将有技术手段来创造超人的智慧。不久后,人类的时代将结束。”这一天,被学者称之为奇点,据说被预测到在2045年出现。机器人可能统治人类,想想够让人毛骨悚然吧?

自动化改变我们的工作,生活方式,改变着社会。更要命的是,它的改变,有时具有颠覆性。所以尼古拉斯·卡尔发问:“自动化把一个最重要的问题摆在了我们面前:什么是人类?”他担心的不只是技术性失业,更重要的是整个人类的改变。汉娜·阿伦特在《人之境况》里论述过:“在整个生产过程中,手工工具一直是人类双手的仆人,但是机器就不同了,机器要求工人为它们服务,工人需要调整身体的自然规律以适应机器的机械运动。”尼古拉斯·卡尔则说:“脑力劳动自动化会改变智力的本质和关注点,并终将侵蚀文化的根基:我们理解世界的欲求。”

《玻璃笼子》对科技的保守观点,我颇为认同。科技创造了便捷,可对人类的幸福感又增加多少呢?这值得反思。我感觉我越来越陷入一个物质的世界,越来越疲于奔命,生活与诗意渐行渐远。马克思在1856年的一次演讲中说:“所有的发明和进步都赋予物质力量以智慧生命,而人类生活却被愚化成了物质力量。”《吕氏春秋》说:“贵富而不知道,适足以为患,不如贫贱。贫贱之致物也难,虽欲过之,奚由?出则以车,入则以辇,务以自佚,命之曰‘招蹶之机’。肥肉厚酒,务以自强,命之曰‘烂肠之食’。”抬腿就坐车,整日里吃大鱼大肉,容易得富贵病。与其这样,还不如贫贱。因为想得富贵病,也没法得到。技术也是这样,与其被奴役,还不如干脆没有。当然这样的念头也只能是幻想一下而已,历史不能倒退。

如何破解生活在玻璃笼子问题呢?卡尔的设想是:“我们能够重新设定软件程序和自动化系统,非但不会削弱反而会加深我们对世界的理解。人因研究员和其他自动化专家已经发现,人类有办法打破玻璃笼子,同时保留计算机带给我的益处。”重新设计程序系统就解决了?这么简单吗?当然卡尔更想对技术进步说不。“我们无法对自动化进行理性思考,不能正确理解自动化的影响。我们不知道何时说‘够了’,甚至不知道什么时候叫停。”“要保证未来社会的良好发展,我们需要对自动化加以限制。”限制科技发展,是很难办到的,除非世界各国在这个问题上都达成共识。

不管怎么说,对技术进步泼泼冷水,大有必要。世人的确应从对技术对经济层面的追逐与向往,回归到对人对生活本质的关注与思考。人类社会,重要的不是人,难道是技术吗?不妨回味一下卡尔的忠告:“我们要改变对进步的认识,强调社会和个人的发展而不是技术进步。我们可能甚至需要接纳一种原来认为无法想象的观点,至少是在商业领域:在人和机器之间赋予人类优先权。”

《玻璃笼子》读后感(七):写在2016年1月26日的书评

我是多看阅读APP的忠实用户,从2013年起看了大量的电子书,多看的排版是最好的!强烈推荐。以下是我以前发表在多看的书评,现转载过来:

这是一本讨论技术自动化潜在威胁的书,是我看过的类似主题的第一本书,我也十分庆幸首先看到的是这本充满哲思的书,而不是其他赞颂科技至上的书籍。

作者由无人驾驶汽车开启话题,对多个行业里的自动化状况进行了讨论和反思。包括汽车驾驶、飞机驾驶、农业、工业、医生、GPS导航、艺术家、建筑师、战争机器人、手机、谷歌眼镜等行业或热门话题都有涉及。作者说的大概是,类似镰刀这样的工具是人身体的延伸,增加了人类的探索能力和视野;而自动化则不需要人类参与其中,会使人失去学习和进步的机会。它们不是身体的延伸,它们正在取代人的角色。比如飞行员因驾驶自动化的发展而减少了学习机会,一旦出现系统无法自行处理的问题,人在慌乱之间根本无法快速应急。自动化确实减少了事故的发生,但一旦发生事故,就一定是重大事故。自动化带来的模式化、简单化磨灭了人的创新意识,一切工作都变成或即将变成面对屏幕的操作。我们被放置在屏幕组成的玻璃笼子内,我们不再能完全理解工作的进程,我们被编写好的代码隔离,被自动化的工具改造,我们成了机器的奴隶。人只有在工作中,只有在不断的挑战中才能认识自我,获得成功的喜悦;自动化的笼子使我们失去了这种快乐。

书的前半部分描述了各种驾驶问题,或者工业生产问题,距离我的生活还比较远。然而后面说的很多问题我却都遇到过,比如GPS。在智能手机大行其道之前(其实也就是几年之前),如果要出门游玩,我首先要查好地图,规划路线,做好一切准备,以免迷路。但现在在百度地图等导航app的帮助下,我可以无所顾忌,有了随时定位的帮助,我可以轻松解决路线问题。然而仔细回忆,原先那种记忆路线、自我定位的成就感确实没有了。如作者担忧的那样,人们的定位能力会逐渐退化,甚至影响记忆等其他大脑功能。盲目相信导航导致的一些交通事故也正在警醒着我们。

作者说的工具应该是人类身体延伸的说法我非常认同。以前武术老师教兵器的时候就告诉我们,刀剑等兵器就是胳膊的延长,什么时候能如臂使指般熟练自如,就算练成了。而这是需要大量练习的。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的快感相信每个人都经历过。

再说说现在人手一个的智能手机,它是我们自身的延伸吗?我们是把手机同化成了自身的一部分进行劳动工作了,还是被手机牢牢吸引无法自拔?我们以为自己是手机的主人,可是对比拥有智能手机前后,我们的生活方式是否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是否用手机的时间在逐渐增长?我们正在被手机改造,或者说被手机和各种APP的制造商、编写者改造。一旦失去手机,那种焦虑感能令人发疯,不是吗?

要打破玻璃笼子,并不是要完全远离电脑或者一切自动化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角色放在第一位,避免人被机器完全替代,失去创造力、想象力和克服困难带来的快乐。

《玻璃笼子》读后感(八):无意义的自动化

自动化让人类无意义。 他会使得人们技能退化,思想钝化,依赖机器决策。这个很好理解。就像是手机把我们驯服了一样,我们被手机牵着鼻子走,反而乐此不彼。你说,这是不是让我们变得越来越傻,在技术的历史上越来越没有存在感。 我们依赖于导航,依赖于系统,依赖于人造产物。这样的依赖又有什么人类自主性可言?说白了,我们困在了玻璃笼子里,被束缚,被利用了也不知道。 于是,作者觉得我们该劳动了,劳动才让我们有存在感,我们要尽可能的逃出笼子,要自主的去思考,去创造,那些东西才是最宝贵,最有价值的。 而对于自动化的商业领域,在人和机器之间,作者则强调要赋予人类优先权,在设计机器之初就要把人考虑进去,并且把人作为优先考虑的对象,我们是要让机器辅助人,而不是人看护机器。 附,作者对玻璃笼子的解释, 在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我们都在某种玻璃的框子里边,也就是说大家都离不开某种屏幕,每个人在讲着话都会不断地看手机,被屏幕围绕和控制,在未来几年里,我们看到好像不借助某一种计算机或者屏幕的话,似乎就不太能做一些具体的事情,我说这种无形的影响我把它叫做‘玻璃笼子’。

《玻璃笼子》读后感(九):只给出问题,却不给出解决方案 ——《玻璃笼子读书笔记》

自动化能分担我们的工作,也能弱化我们的才能,偷走我们的生活。

隐性知识——深埋在你的神经系统;显性知识——可以通过口头或书面传授。

当我们沉浸在困难任务中时,我们是最快乐的。

你的每一个行为、动作和想法都有连续性,你全身心投入其中,你正在最大限度地利用你的技能。

我们逃避繁重的工作,却很少能培养富有挑战性的爱好。相反,看视频、上网、网购,我们变得懒惰。

工作拥有“内在”的复杂性及挑战性,会鼓励我们“投入工作、集中精力、沉浸其中”

自动化则有效的降低了工作的复杂性及挑战性。有了自动化,无法通过付出努力而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应该去从事更有挑战性的,有满足感的事情。

自动化大时代

无法阻止机械化的大潮,同样也无法阻止自动化的大潮。

机器要么毁了我们,要么拯救我们。(西方的认知有其极端的一面)

机器摧毁的是熟练工,或者说可以成为熟练工的岗位。

所有非智力的劳动,都将由机器来完成。(部分机器极难代替的体力劳动,依然可以避免)

人类生存的目的:创造美好的东西,阅读优美的篇章,或怀着敬畏和愉悦的心情去认识世界。

当机器人取代你的位置,财富归属于机器及其主人。(所以,要投资机器人的公司,购买其股权,享受其红利,此处的机器人更多指代的是人工智能,而不是单纯的如库卡之类的公司)

技术发展速度比人类的进化速度快。智力方面也是如此,目前机器人的智能比3岁的小孩还要弱智,但长期来看必然要超越人类的智力。但是智慧却永远不及人类,因此提升智慧才是安身立命之道。

第四章 重塑工作和工人

要储备给多的经历,用于进行最深层的,最具创造性的推理和猜想。(写作即是如此)

将琐事交给机器,我们要更加机敏、更要的追求,拥有更多的智慧和更加开阔的视野。

过度依赖的后果,丧失感知能力,思维逐渐钝化。

主动回想单词就会增强记忆。熟练掌握某件事的唯一方式就是亲身实践。

真正的知识,特别是那些埋藏在记忆深处并通过技能体现出来的知识,是很难习得的,要学习者经历充沛,并同严苛的任务展开旷日持久的斗争。

软件降低了工作的参与度和专注度。

要在行动中思考,要实现技能的内化。

隐性知识只有通过真实的经历才能获得,通过一遍又一遍的练习某项技能,练习的次数越多,就越不会去想你的动机。

人完成复杂任务时的表现千差万别,最大的原因在于人们是否拥有知识以及拥有多少知识:同谷狗在某一领域训练多年而获得的说明性的,程序性的策略性的知识。

计算机使我们远离了直接的、立即的行动反馈。(能否创造出一种AI,可以提高机器对人的行动反馈)

第五章 白领的计算机

培训时间缩短

第六章 当世界只剩下屏幕

GPS使我们不能再穿梭的过程中感受这个世界。

徒步是人类存在这个世界上最基本的方式。(跑地图)

记忆不仅可以让我们回想起过去的事情,还能对正在发生的事情做出明智的回应,并为未来制定计划,记忆功能的任何退化都将降低我们的生活质量。

劳动是健康、欢乐和幸福的源泉。

要获得最深层的理解,不只是感性认知,而是操作,使用和处理事物,这些行为具有自己的认知。(所以,要不断强化这些)

思维不仅在头颅里,而是遍布全身。(其实是神贯全身,西方人的认知存在局限,但能认识到这一点实属难能可贵)

行动即思考,思考即行为(与王阳明的,知为行之始的意思一样)

VR等设备将大脑的思考从身体活动中剥离开来。

第七章 自动化,为了人类

及时是完美的系统也要在不完美的世界中运行。技能如果不使用,还会退化。

要重视人类的价值,即重视自身的价值,人类的特质:独创性、好奇心、独立性、坚持不懈和勇气。

第八章 内心的低语

科技应该被扔到一边,这样你才可以去生活、去学习、去爱。

第九章 劳动让我们有存在感

劳动的过程比劳动的结果更重要

人类的心灵可以感知许多事情,而且心灵越有能力,身体展现的才能就越多。

一个合适的工具,最重要的作用在于它在我们内心发挥了作用。

《玻璃笼子》读后感(十):“我们丧失了存在的力量

谷歌的机器人AlphaGo打败了韩国围棋高手李世石。

事情不是第一次发生了。

1997年,IBM的电脑深蓝打败了世界国际象棋冠军加里·卡斯帕罗夫。

人工智能越来越牛逼,而人又往何处去?虽然现实世界里,不太可能立即发生科幻电影中的人机大战,但是,这个事件确实拨动了我们的心弦。

我在网上搜索关于这则新闻的报道,发现了很有意思的现象,一则新闻立即将AlphaGo的胜利和大面积的“技术性失业”联系在一起,而在另一则里,新闻报道在叙述完整个事件之后,加上了一点补充:投资人将会加大关注人工智能领域。

这两则报道都有一种实用主义倾向,第一则报道关心的是技术对就业的影响,而第二则报道透露出了一个信息:如今这个世界,最大价值是商业价值。

能不能从这两种立场之外,找到另一种路径,来思考不断获胜的人工智能呢?

我今天刚好读了一本书,是美国科技作者尼古拉斯·卡尔新著《玻璃笼子》,副标题为“自动化时代和我们的未来”。这本书刚好可以给我们一点新的启发。

什么是自动化?

举个简单的例子,汽车有手动挡和自动挡,自动挡相比于手动挡,更加自动化,而谷歌的无人驾驶汽车就比自动挡汽车更自动化。

人类一直在追求机器的自动化,这样就可以解放双手,让生活更便捷,减少琐事的困扰。但是同时,自动化也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更深层次的、更隐秘的影响。

最明显的,莫过于新闻报道所提到的“技术性失业”,越来越多的工作可以由机器来完成,并且机器完成的更快更好,技术能力不强的劳动者不得不在技术的进步中,失去工作。

对于这种观点,向来有不同的声音,有人认为技术的发展会创造出新的工作机会,事实也确实如此,但是新的机会的是否能够容纳得了那么多的失业人口,还是个未知数。

关于这种宏观的视角,我们暂且放在一边。《玻璃笼子》这本书有价值的地方在于,作者通过实例和分析,展开了关于自动化对于个人生活影响的讨论。

这将关系到我们每一个人。

首先,受到影响的是我们的技能。作者列举了许多事例,比如在飞行员身上,自动驾驶的飞机使得飞行员处理危机事件的能力降低;比如在医生那里,电子病历系统使得医生沦为电脑的助手;比如在建筑领域,CAD软件的使用抑制了设计师的创造力。

我们平常总是担心自己信息过载,这令人很焦虑,但是心理学家发现,认知负载同样令人难以忍受。自动化正在加深我们的认知负载,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当你面对电脑系统升级时,你什么都不能做,自动驾驶的飞机里的飞行员,使用电子病历的医生和使用CAD软件的建筑师也一样,他们的主动性被削弱了,同时被削弱的还有自信,以及责任。

这不仅发生在某些工作领域,也发生在我们的生活中。比如过分的依赖手机地图。相比于从前,我们不会迷路了,因为走到哪里都可以导航。但是我们对于现实世界的感受力也随之下降了,在手机地图里,世界是以我为中心的,而那并不是真实的世界。

关于这一点,作者总结道,“永不迷路是一种错位的生活状态。如果永远不必担心身在何处,那么你也永远不需要知道你现在的位置。我们生活在一种依赖的状态下,生活在手机和应用程序的牢笼里。”

事实上,我们大多数人,已经困在玻璃笼子里了。

然而,对此,乐观的技术派仍然有话要说,那就是,我们可以不需要记住那些东西,未来的世界就是这样的,到时会有一种新的生活状态。

可是,到那时,人又处于一种什么样的位置呢?

这就可以引出作者的第二个观点,自动化加深了人生的无意义感。

我们可以重新来回顾一下人类和技术的关系,从人类像《2001:太空漫游》里那样把骨头当做工具开始,人类的进步,就一直是技术的进步。

卡尔的这句话讲得很好,“工具是人类梦想的表现形式,我们每掌握一个新技能,自己的世界就会重新改变以展示出新的可能性。自己的世界会变得更有趣,生活也变得更有意义。”

工具是人的延伸,当我们学会使用一样东西时,都曾有过难以言喻的快乐,并且一种工具就是一个世界的维度,这就像我们学习了一门语言,就打开了一个崭新的世界。可是,自动化的机器已经改变了这一现状,它没有鼓励我们培养新的技能,拓宽眼界,提升人类的潜在价值,反而经常起到反作用。它可以不需要人的参与,自动的把事情做好,当我们用GPS导航时,我们的能力并没有得到锻炼。

到这个阶段,机器准备把我们抛下了。因为人已经成为系统中最薄弱的那个环节,现在很多时候,人就是一种传感器,在辅助机器的运行,这一点到大型工厂里可以看得一清二楚。

“我们丧失了存在的力量。

自从劳动分工以来,人们对生活意义的把握就越来少,因为你无法理解这个世界的全貌,而现在,你连部分都无法理解了,那些电脑和手机是如何运转的,你一点也不知道。现在世界的复杂程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强,但是如今连“复杂”本身都藏了起来。

从前,人们都向往乌托邦,一个人人都可以不劳动的时代。也许这样的时代真的会到来,但是代价是人一再的将权力和能力让渡给机器,它替我们完成了一切,也带走了人生的意义。

这就是我们想要的世界吗?我想到了《瓦力》里飞船上的那些胖子。

可能你已经发现了,现实世界的很多事情都在脱离我们的控制,反而是游戏,成为了最有意义感的活动。现实世界的一切软件、机器都在把界面变得简单,但唯有游戏还要求玩家一点点训练能力,一点点发展自己,怪不得人们要沉迷于那个虚拟的世界,因为那里的价值感来得更强烈。可是幻灭的是人不能一直存在于游戏中,我们总要在这个实实在在的世界生活。

工作机会还是其次的,我觉得更重要的是对自己生命感觉的把握,对人生价值和意义的保护。对此,作者的观点是:一,要唤醒大众的反思;二,在商业领域,在人和机器之间赋予人类优先权,在设计机器之初就把人考虑进去,并且把人作为优先考虑的对象,是让机器辅助人,而不是人看护机器

不过,在商业价值是唯一价值的今天,高效率代表着高利润,而高利润必然欢迎更多的自动化,我不大相信作者的建议有什么用。但是对于个人,或许还是可以做一些补救。

不过,或许我们这些人将来终究是要淘汰的,新人类有新人类的生命感觉,那就是另外一个话题了。

    

上一篇:《无尽绿》读后感10篇_读后感_名     

下一篇:世界走入混沌点读后感精选10篇_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