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

《从俾斯麦到希特勒》读后感10篇_读后感_名著读后感_格言网

2020-12-28 23:46:52

读后感

公众号

《从俾斯麦到希特勒》是一本由[德] 塞巴斯提安·哈夫纳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2.00,页数:25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从俾斯麦到希特勒》读后感(一):容克贵族与希特勒

一战德国最高陆军指挥部(即OHL)有过三任负责人,第一任小毛奇,第二任法金汉,第三任兴登堡和鲁登道夫(洋气版本的曹锟和吴佩孚?)。注意第三任的两个指挥官,下文都会出现。

签订凡尔赛和约后,魏玛时期的啤酒馆政变,走在游行队伍最前列的是鲁登道夫。作为一个党证号码靠前的纳粹党的元老,自带民族英雄,军方精神领袖的光环,鲁登道夫本人应该相当清楚,他的背书对纳粹党的成长意味着什么。兴登堡作为魏玛总统,在任期间,做出了接受希特勒出任共和国总理的决定。(他之前一直在拒绝/推迟做出这个致命的决定。未能坚持到底)此外,还有一个人的作用,不容忽视----Schleicher(百度上翻译成施莱谢尔),他的政治构想,书中有相关论述,在容克贵族中有相当代表性。作为一个军人/政治家,他很早就提醒过兴登堡不要任命他本人成为共和国总理,这样会给政权带来结构性脆弱,剥夺未来的选择。可惜在老长官面前,他也并没能坚持自己的意见。在魏玛那种诡谲的政治气氛下,他离任总理不久,希特勒就接过了他的总理位置。长刀之夜,希特勒用冲锋队的血示好军方,实现和解。至此施成为多余的人,被杀是必然。

兴登堡,鲁登道夫和施莱谢尔这三个人为首的容克贵族军功集团,本来是想利用纳粹党/希特勒实现自己的民族梦,结果事与愿违,纳粹脱离轨道,希特勒失去控制。至于后来刺杀希特勒的施陶芬贝格,大约就是容克贵族最后的余晖了。(类似淮南三叛,通过和司马氏的斗争,实现对曹魏的致敬)。

如果说教训,大概是手段和目的,同等重要吧。永远不要低估未来变化对人为制造的脆弱结构的捕捉能力和侵蚀能力。

《从俾斯麦到希特勒》读后感(二):給自己的懶人包

简而言之...建国:德意志帝国的历史始于1866年的普奥战争后法国对德国的土地索偿问题。

俾斯麦在1866年的时候,与法国携手合作,并暗示法国可获得土地作为报酬,但接着又退缩了回去。

此事再加上西班牙皇位继承人选问题,促成1870年法对德宣战。法国最终战败,普鲁士国王在凡尔赛宫的镜厅宣告建立德意志帝国。

德奥与俄法:

1877-78年的俄土战争中,俄国将土耳其逐出该国位于欧洲的大部份领土,这导致欧洲爆发危机。

为了继承土耳其在巴尔干的土地而一直与俄国处于竞争关系的奥地利,以及不希望俄国进入地中海的英国,共同威胁要撤销俄土战争的结果。

结果在柏林会议中,俄国的进帐大幅缩水。俄方对此极感失望,同时俄国新闻界与外交界出现了强烈的反德国态度,俾斯麦愤而做出的回应,就是在1879年签订了德国与奥地利之间的盟约。

德奥同盟的自然结果就是,它迟早必将促成俄法同盟。此同盟关系一直待至1890年俾斯麦下台后,与俄国的再保条约不获续约后,1894年正式确立。至此,一战的对立阵营已然形成。

一战及凡尔赛:

俾斯麦下台后,国内德国的经济复苏过来,国外英法的殖民主义大行其道。

故此,德国改变其外交态度,开始推行世界政策。其结果为波斯尼亚危机。

1908年,奥地利私下并吞了波斯尼亚与黑塞哥维纳。奥地利和当时已受俄国保护的塞尔维亚之间,因而出现了严重的紧张关系。塞尔维亚以战争为威胁,德国于是以奥地利忠实盟友之姿要求俄国必需呜金召回塞尔维亚,同时承认奥地利并吞波黑一事。俄国因无力进行一场对抗德奥两国的战争,结果做出让步。

德国虽然获得了外交胜利却已经一脚踏入1914年欧陆大战的前缘地带。

当年,奥地利皇储在萨拉热窝被塞尔维亚人行刺后,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基于同盟关系,现在德奥法俄各站一边,一战随即爆发。然而,德国军部执行的施利芬计画,必然使英国参战,亦即德国必然战败,最终德国被迫签下凡尔赛和约。

籍由1929年的全球经济危机下,德国刻意采取经济紧缩政策,摆脱了巨额战败赔款并于1932年成功争取列强允许德国有权重新扩充军备。这两大战败枷锁摆脱于威玛共和时代,其继承权在1933年落入希特勒手中。

希特勒的成就:

希特勒在1930年代取得了三项非常重大的成就。

首先是恢复充分就业,从1936到1939年中期,出现了令人料想不到的经济复苏。

第二项乃顺利扩充军备。于1935年建立起百万大军,让国防军对希特勒的其他政策还保持的各种疑虑,随之一扫而空。

第三项是在外交政策方面,希特勒从一开始就向全世界做出挑战。先在1933年,退出仅在7年前才获准加入的国际联盟,3年后,又下令国防军开入非军事化的莱因地区,法国却没有行动回应,2年后,在无人提出质疑,未曾进行战斗的情况下挥军开入奥地利,然后加以合并,同年,让英法牺牲法国的盟友捷克斯洛伐克,强迫它们让渡苏台德地区。

希特勒的愿景:

希特勒从一战中得出两个相当明确的结论。

第一:德国在东战场击败俄国,它们在一战期间表现之弱,则出乎人们战前的预料。希特勒相信有办法将此事重复一遍。

第二:德国在一战的西战场主要是输给英国,而且与英国的战争或许可以避免。

故希特勒今回没有世界政策,把力量集中于对俄作战,并欲与英国结盟,然而在攻打俄国之前必需先对法国开战,免后顾之忧。英国拒绝结盟但作出让步,基于要对付日本及义大利的缘故,所以对德国实行绥靖主义。背后的逻辑为:他们预计德国需花5-10年时间整理奥地利及苏台德等地区,无暇再打俄国主意。

但希特勒志不在此。故于1939年3月,出兵占领残余的捷克。英国再无法坐视不理,威胁如德国再恣意推动东向扩张,便会出面阻挡。故希特勒决定改变原先的作战方向,新计划先是跟苏联达成协议,转而与苏联联手对付波兰,接着在苏联的背后掩护下对西方作战,最后才按照一开始的计划集中全力攻打苏联。

二战:

1939年8月23日,德苏就此签订互不侵犯协定。

9月1日,德国发动战争,波兰于同月败亡,丹麦及挪威亦遭占领。

1940年6月,法国被击败,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同被占领。

英国却没有这么容易被解决,对抗英国的战争于是继续成为希特勒的包袱。

时至1941年6月,希特勒将最初的对俄国的作战计划付诸行动,大举进攻苏联,即便英国此时仍未脱离战圏。那称得上是他在战时所犯下的第一个严重战略错误,而且光是这个错误本身或许就足以让他打败仗。

在1941年12月初,当速战速决击败俄国的计划已告落空,而且他的胜利根本还不确定之际,希特勒却在此刻向美国宣战。这是他在二战期间所做出最令人费解的决定。或许他认为苏联已经被击败,而且美国已被卷入一场大规模的太平洋战争,希望让美国在充分完成战备之前即已陷入瘫痪。

就从1941年开始,有一个直线式的发展通往1945年。

再分裂:

1949年,德国分裂成两个国家。

西德衍生自西方的三个占领区,东德即昔日的苏联占领区。

时至1955年,东西德分别加入相互对立的同盟体系和军事组织而定型下来。

柏林在四个战胜国共同管辖之下仍旧处于开放状态,于是在整个1950年代成为人口流动的闸门,在1949-1961年之间东德总共损失了数百万人口,东德不可能容许这个漏洞一直存在下去,故最终的解决办法就是于1961年修筑柏林围墙。

《从俾斯麦到希特勒》读后感(三):英雄还是战犯,谁说了算

在知乎上看到过一个问题:“拿破仑与希特勒做的几乎是同一件事,为什么对二者的评价却相差甚大?”这个问题乍一看荒诞不经,在人们的常识中,他们一个是战功彪炳、声名赫赫、横挑欧陆列强、为后世留下《拿破仑法典》的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一个是臭名昭著、血债累累、悍然宣战世界、丧心病狂地实施种族灭绝的德意志第三帝国元首,以法皇比于元首,譬犹驽马并麒麟、寒鸦配鸾凤耳,岂可同日而语?

然而细细思忖一番,无论怎么洗白,两人都发动了一系列侵略战争与对外征服乃是不争的事实,两人的全面战争都孕育于犬牙交错的欧洲大陆,都带有“统一欧洲”的想法,都取得了短暂的辉煌,都带来了极大的战争破坏,都止步于英吉利海峡,都敌不过西伯利亚的寒冬,都在联军的反攻中终归于覆亡。与希特勒的区别是,拿破仑所战斗的对象是“欧洲封建势力”,既包括法国大革命所推翻的国内旧势力,也包括俄、奥、西、普等欧洲专制政权,拿破仑战争从客观上加速了欧洲旧政治的崩溃与资产阶级的发展,并且《拿破仑法典》等一系列出色的内政成就都成为了法皇的加分项,这使得与同为战争贩子的希特勒的历史评价产生了云泥之别,但其中差别却颇值得玩味。

沿着历史的轨迹往前追溯,会发现更多令人细思恐极之事:成吉思汗铁蹄踏破欧亚,所到之处大肆屠戮,千万古城付之一炬,毁灭文化不可胜计,不折不扣的甲级战犯,然而却被后人供奉为战神而歌功颂德;郑和七下西洋,推行和平外交,不费一兵一卒而海内臣服,在政治交往、经济联系、文化传播上均大有建树,却被后世诸葛亮讥讽为错失扩张良机。再往前,罗马从弹丸城邦扩张为广袤帝国,亚历山大荡平欧亚版图,期间战争无数、血流漂橹,迦太基与波斯等古文明被埋葬于失败者的棺木中,然而历史对他们的评价并无不妥之处,到了希特勒身上,同样的大肆侵略却只留得个遗臭万年的名声,为什么?

总结一下人类对于战争的历史评价可以发现,从远古到现代,当战犯的风险与代价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呈曲线上升的,古代往往不以战争为罪,反而以暴力为荣,抢钱抢粮抢妹子是家常便饭,谁拳头硬、胜仗打的多就是老大,就能得到尊崇,到了近现代特别是二战后,全世界的反战意识才逐渐成型,一战时的威廉二世还高调不起来,过了三十年希特勒和东条英机就成了众矢之的,而到了现在大规模的战争的种子看似已被掐灭。原因有很多,我认为最根本的有两点,一是在资源、人口、土地有限、生产力低下的农业时代,掠夺的效率往往比生产要高,如果当强盗的来钱速度比老老实实种田放牧快时,人们当然更倾向于进行发动战争并以此为荣,对于长期困扰中国与欧洲的游牧民族来说更是如此;二是随着科技的进步,战争的破坏力越来越大,死亡人数与经济损失急剧攀升,到了核战争时代,除了不值得打,发动战争的风险更增加了一个不敢打的砝码。

而战争,正是德意志从建国到分裂的主线,对战争的不同评价,成为了评价近代德国时绕不开的话题。

在本书前言部分,作者就提出了一个问题,德国一直以好战的形象呈现在世人面前,从统一战争,到一战,再到二战,每次都会掀起一阵腥风血雨,短短七十余年内就挑起了一次局部战争与两次世界大战,是什么让德意志人民变成了丧心病狂的战斗种族?作者在本书中就对俾斯麦到希特勒这段历史的前后延续与联系进行了深入解读,并认为,在国内势力与世界局势等原因的共同作用下,铁血宰相治下的帝国已经为一战的爆发做好了铺垫,而一战的战败又为希特勒的上台及开启二战潘多拉之盒埋下了祸根——从俾斯麦到希特勒,其实是一段一脉相承的历史,好似在一条既定的轨道上颠簸地前进着,而决定这条轨道方向的,则远远不止于德国人自己。

作者特别在论述希特勒时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假设:即使没有希特勒,在那个时代背景下,德国还是会成为战争的策源地,最大的区别可能只是会不会有对犹太人的种族灭绝政策而已。这是一个发人省醒的结论,因为我们往往会把这场浩劫的悲剧归咎于希勒特这个恶魔头上,但丢掉这个发泄的靶子,我们是不是反而忽略掉了一些更重要的事实:帝国主义、殖民政策、恃强凌弱、经济危机、民族情绪,这些时代特征共同组成了历史的黑洞,如果说德国人都是丧心病狂的战争狂,那么战后德国人的深刻忏悔、享誉全球的严谨态度与当前的良好声誉又该作何解释?

为什么会有一战和二战?我不认为这可以完全归咎于一个人或者一个国家,一个希特勒再舌灿莲花,也不可能在一个相对“正常”的社会环境中攫取到这么巨大的权力,把全世界搅的天翻地覆。英国的大陆均衡政策、美国的孤立主义、英法的绥靖、德法的积怨、资本主义国家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敌视与排挤、苏联对西方世界的对抗意识、经济危机的爆发、极端民族主义的高涨,这一切的一切,都是战争罪行的帮凶,如果说纽伦堡与东京的审判席上坐着的该是战犯,那该在反思席就坐的可就远远不止法西斯们了。

对于俾斯麦,后世冠以铁血宰相的名号尊敬有加,对于威廉二世,世间毁誉参半,而对于希特勒,人们不吝以最愤怒的咒骂将其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虽然三人都不同程度地策划了战争,但是史书的评价却大相径庭,人们也很自然地会接受这些说法。为什么同样是流血与残杀,有些战争就是英雄壮举,而有些战争就罄竹难书?其实并不是战争本身产生了变化,无论怎么标榜正义与邪恶,都改变不了战争代表着欲壑难填的人类欲望的本质,之所以对战争的评判有差异、记忆有深浅,那是因为我们的价值观念与评价基准在不断进步。同样是种族灭绝行为,七十年前希特勒屠杀犹太人谁都认为是丧心病狂,但为何三四百年前欧洲殖民者和美国人刀下的几千万印第安人亡魂却化作了感恩节的外衣?

归根结底,随着文明的发展,人类的评价标准不是静止的,而是不断浮动的,比如孔孟之道,同样的事,在过去被奉为金科玉律,到现在可能就被弃如敝履,过一段时间又被尊崇有加,孔老夫子本身并没有变,变的只是人们的评价标准与解读方式而已。同样的,对于战争行为,在农业社会,人们对暴力习以为常,在工业社会,流血与冲突被视作财富积累的必由之路,直到近五十余年,对战争的谴责与对和平的呼唤才成为主流,这个时期内的战犯几乎无一例外地为人所厌恶。可以预见,如果希特勒和他的第三帝国早出生一两百年,在那个战争破坏力与反战思想远远不及现代的时代里,其侵略行为受到的负面评价的程度将会远不如20世纪这么强烈。

也许有人会说,那又如何,希特勒犯下的反人类罪行铁证如山,不容辩驳,确实如此,但是我从这段历史中悟出的最重要一点是,对于一个历史事件或者历史人物的评价,不应当仅仅局限于其行为本身,如果不基于当时的社会背景,而以我们现在的道德标准来评判的话,就会容易认知上的烟雾弹。坦白的说,刨去屠杀行为与高压独裁,希特勒的侵略战争和亚历山大、成吉思汗、拿破仑这些英雄人物的对外征服没什么本质差别,是英雄还是战犯,都是人说了算。而抛开这层先入为主的观念再进行审视的话会发现,一战与二战中细思恐极的事有太多太多,拿法西斯和军国主义当沙包,视野只会定格在一个狭隘的角度而已。黑格尔曾悲哀地说,人类从历史中吸取的唯一教训就是,人类从来不会从历史中吸取教训,随着文明的进步,我们需要有勇气来直视黑历史的全部,而不仅仅是作为胜利者愿意看到的那部分。

本书还有个有趣的地方,1987年,作者在文末悲观地写道“完全看不到德国统一的任何希望”,没想到仅仅过了三年就狠狠地打了自己一耳光,可见试着对变幻莫测的未来进行预测是一件多么徒劳的行为。

《从俾斯麦到希特勒》读后感(四):被民族主义绑架的统一

quot; 这本书首先是一本“错误”的书,书主要介绍了德国经过“铁”与“血”的历练后,走向辉煌的统一,但是其后的民族主义将德国带入到两次世界大战中,最终造成德国的“永久”分裂。虽然作者预测错了结果,但是其中的分析不无道理。

德国追求对外战争并不是普鲁士带来的,普鲁士仅仅想做一个将德意志各邦统一起来的强势领导者,只不过过程中,其一开始势力虚弱的自由民主的民族主义者屈从于普鲁士的意愿,但是统一完成后,民族主义者的力量已经开始主导了德国的政治走向。此刻的普鲁士若不继续带领德意志扩张,无疑会被其国民抛弃。因此俾斯麦一直害怕的反德联盟连续上演,因为一个地处中欧的强大的德国也会让他的邻居不安。

德国的革命出奇的平静,无论是君主制还是共和制的倒台,旧有的执政者似乎都乐于让出自己的权力。只不过前一次是为了逃避霸权战争的责任,后一次是让位于一个似乎能再次实现霸权的希特勒。

总体而言,该书向我们揭露了当无论多么“正确”的政府,如果不会妥协,那么分裂只会让那些会煽动的人攫取权力,进而为国家为人类文明带来灾难。同时,一个优秀的民族在争取自己的利益的同时,应当同时考虑其他民族的利益,否则民族之间的战争所带来的只能是毁灭。

最后,本书的不足之处就是缺乏一般学术著作所应有的详实资料,当然作为政论著作,还是不错的。

《从俾斯麦到希特勒》读后感(五):《从俾斯麦到希特勒》中德国各历史阶段情况的梳理

《从俾斯麦到希特勒》是一部相当不错的历史学著作,作者塞巴斯蒂安·哈夫纳将德国各个阶段的历史进行分离重组,一点一点地剖析德国内部的变革以及它对世界历史的影响。哈夫纳表示,德国在非常短暂的生命期限内,至少有过三次彻底地改变了自己的内在性格与外交政策路线。于是,在八十年内,德国出现了四个泾渭分明的阶段。而在这四个阶段中,每一个阶段德国都变成了另一个德国。

继续细分德国的历史,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这其中有将前面四个阶段的细分,有对某个转折点的单独说明,也有俾斯麦前、希特勒后的时期。于是,德国有这样一些阶段:

1、德意志国的形成(1871年之前)

2、俾斯麦时代(1871年至1890年)

3、德皇时代(1890年至1914年)

4、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年至1918年)

5、1918年(1918年)

6、魏玛与凡尔赛(1919年至1924年)

7、兴登堡时代(1925年至1933年)

8、希特勒时代(1933年至1939年)

9、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年至1945年)

10、德意志国身后的历史(1945年至1987年)

11、柏林墙倒塌(1987年至1990年)

12、未来(1990年之后)

1至10为原书章节名,11、12为本人添加。

一、德意志国的形成

1871年德国正式成为一个完整的国家前,一直是个藩镇割据,分崩离析的诸侯国。在1756年至1763年的七年战争中,普鲁士成为真正的强权国家。19世纪之前,从未有过一个德意志民族国家,神圣罗马帝国绝不是一个民族国家,而民族意识的觉醒是在19世纪初叶才走入德国历史的。德意志民族运动源于拿破仑的教导,战争让德国逐渐意识到,只有联合起来才能让自己更加强大。民族运动驱使德国走向“大德意志”路线,也驱使普鲁士在1871年统一整个德国。

二、俾斯麦时代

民族运动使德国第一次有了联合的倾向,并成功于1871年建国。一战前的德国似乎可以称为一个整体,但如果细分,以1890年俾斯麦被撤职为界,前后两个德国在各个方面都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样子。俾斯麦时代更注重内政,他痛恨那种自下而上的革命,因而对社会民主党进行无情的打压。但同时,俾斯麦也希望能调和德国各阶层的关系,他着重改善工人阶级的生活,于是他推出了各种福利政策,以满足各阶层的需要。但由于当时的社会状况和俾斯麦本人的作风,这一改良方式没有得到好的结果,于是俾斯麦于1890年被撤职。

三、德皇时代

俾斯麦在德国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德皇威廉一世的庇护,威廉一世去世后,其子威廉二世继位,于是俾斯麦被撤职。德皇威廉二世时代在内政方面没有遇到欧洲各国的情况,因而他将国家的中心放在外交方面。这时候的德国工业化程度已相当高,人们越发觉得自己是一个大国的公民,他们希望能得到更多的权利。于是,德国在外交上开始有了对外扩张的趋势。这时候的德国由于地理上的受限,不能像其他欧洲国家那样在亚洲、非洲扩展殖民地,但德国却依然坚持要在那些地方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德国不断地与英法俄争夺殖民地,却造成了英法俄的联合,他们开始害怕德国的扩张,希望联合起来与德国对抗。第一次世界大战便由此拉开序幕。

四、第一次世界大战

德国在一战初期人民相当地支持战争,国家通过发行战时公债以供战争所需,但公债的发行必须通过各政党的协商。在1917年后,各政党的矛盾加大,因为这时战争已经开始对德国不利了,人民不再支持德国把战争继续打下去。德国当时不能以纯粹的军事手段去打赢战争,于是想到煽动俄国革命,使俄国内部出现矛盾,以让自己能够全身而退,然而这样的手段终究还是没能让德国全身而退。

五、1918年

1918年对德国和整个世界而言都是相当关键的,俄国刚刚发生了十月革命退出了战争,而德国内部也因为战事使得人民生活越发艰苦,同样爆发了革命。在德皇和重要的将军都在前线指挥战争时,内部的群众却开始用革命的手段推翻德国政权。当德国再度冒险准备与英国决一死战时,德国的工人阶级占领了首都柏林,宣布成立德意志共和国。德皇被迫奔走逃亡,其他各联邦的君主也被迫下台。由于这一时期使用的宪法是在魏玛召开的国民会议上通过的,因而德意志共和国史称“魏玛共和国”。

六、魏玛与凡尔赛

德国与英法俄等敌对国在凡尔赛签订和约,和约对德国的要求非常苛刻,几乎把德国的各个方面都压榨遍了,德国从“大德意志帝国”又回到了欧洲大陆的一个小国家。德国在1919年到1922年之间,一切的金钱财富全面贬值,人民工资持续下降,他们的财产形同遭到没收,到了近乎民不聊生的境地。德国为求减少赔款,而同意了法国的要求,将一些领土割让给法国,这样,德国内部的经济问题得到短暂的缓解。

七、兴登堡时代

德国内部对于魏玛共和国政府的妥协越发的不满,而这一时期依然存在着保皇政党。由于通货膨胀,企业家和工人之间出现了阶级利益对立,作为工人领导的魏玛共和国,大多数企业主对这个国家不屑一顾。1925年,在前总统埃伯特去世后,魏玛共和国首度举行了合乎宪法规范的全民直接选举。选举当中,保皇右派人士灵机一动,将一战中的英雄兴登堡元帅推出为总统候选人,结果兴登堡当选了。这一举动被共和派看成是一个可怕的打击。然而它却出人意料地缓解了社会的关系。德意志国家民主党现在愿意加入共和国的政府了。于是共和国政府成了一个偏右的政府。在经济方面,1925年到1929年间德国的经济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社会各阶级的矛盾也开始缓和。这一时期是德国的短暂的辉煌时期。兴登堡本人却是个傀儡。

八、希特勒时代

1929年出现的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危机又一次成为了德国历史的转折点,这时期,德国想通过可以让德国经济危机急剧恶化的做法来拜托战争赔款,却出人意料地使希特勒的国家社会主义党成为第二大党。这并非是偶然。早在1918或1919年,德国人就希望能有希特勒般的人物带领他们走出困境,他们渴望出现一个既强硬又精明的领袖人物来建立新的秩序,反抗外国压迫。于是希特勒的上台成了一种必然。1933年,希特勒被任命为总理,这之后,他不断扩充自己的实力,制造如国会纵火案一类的事件来巩固政权,挤压其他政党。希特勒开始发展国内经济,组建军队准备着抵抗外敌。希特勒时代产生了许多的经济奇迹,他让德国再一次一跃成为了世界大国。

九、第二次世界大战

处理完内政后,希特勒开始在外交方面展开行动,这些行动归结起来便是对外扩张。起初英法对德国的扩张行为还保持容忍,直到1939年后,希特勒的触角开始伸到他们的利益范围内,他们才开始反抗。希特勒自身的性格让他想把事情搞大,不仅仅在西线和英法斗争,还去挑战苏联,这一举动成了他覆灭的起点。而后美国加入战争则让希特勒到了崩溃的边缘,这些不再赘述。

十、德意志身后的历史

二战结束,德国被分成了联邦德国(西德)和民主德国(东德)。这时候的德国被盟军占领。整个德国的经济政治一片混乱。在原先德意志帝国的领土上,充斥着的是美国大兵、退伍老兵、犹太人、一些残余的纳粹以及黑市贩子。人人为了自己的生存而斗争,整个社会存在着很严重的供需不平衡。如马里奥·普佐的《黑暗竞技场》所述,那几乎是一个地狱。哈夫纳对于这样的情况也非常悲观。自1945年至1987年,过了42年,比德意志帝国74年历史的一半还多的时候,德国依然看不到统一的希望。虽然英法曾与苏联协商让德国统一,却始终没有下文。而随着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的矛盾加大,统一似乎成了不可能的事情。哈夫纳预言未来德国还将有很长一段时间处在分裂状态。

十一、柏林墙倒塌

然而,在1987年成书后,仅仅过了三年,就发生了柏林墙倒塌,东德并入西德等许多事情。这是哈夫纳始料未及的。在1990年版后记中,哈夫纳依然对这些事情的发生感到有些震惊。不过他保持了一个史学家应有的理性,在1990年举国欢腾统一的时候,哈夫纳却觉得德国依然尚未完成统一。面对积贫积弱的社会主义国家东德,西德应该如何处理统一后的各种事情,改善东西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这是很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而这个问题哈夫纳只能留给未来的人去解决。

十二、未来

哈夫纳的许多担心并未成为现实,就目前的状况来看,统一后的德国发展得还算不错。哈夫纳没有预言到的一件事是欧盟的成立,他或许想不到,昔日的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会携手共同为欧洲的发展而努力。然而哈夫纳的担心始终不是多余的,欧盟内部分配不均的问题正逐步加大,英国脱欧便是因分配不均而产生的事件。未来德国,或者整个欧洲,乃至整个世界该怎样发展,都是一个未知数。但需要记住的一点是,永远不要用现在的眼光去预测未来可能发生的事,未来对于现在的我们而言永远是个未知数,但我们总能用自己的方式或多或少地改变未来,即使结果并非是我们预料到的。

总结:哈夫纳的这部作品虽然对未来的预测出现了偏差,但它始终是一部非常棒的作品。哈夫纳生于1907年,亲身经历了德国许多重大的事件,可以说就是一部德国活历史。而他以十分精准的史学家视角将德国百余年来的史实梳理得条条是道,这对于理解德国纷繁复杂的历史而言,无疑是一个很好的窗口。

《从俾斯麦到希特勒》读后感(六):简明精彩的德国现代史

先前已看过德国史学家塞巴斯蒂安·哈夫纳的《不含传说的普鲁士》,今次又读完了这本《从俾斯麦到希特勒》。不愧为政论大师,作者以简练的笔触、清晰的脉络,把德国从普鲁士到德意志,直至第三帝国的历史写的非常精彩,而且提出了许多深入、独到的见解。

《不含传说的普鲁士》讲述了从普鲁士到德意志帝国的历史演变过程,《从俾斯麦到希特勒》承前启后,讲述了从1871至1945年德国现代史上最精彩的一页。作者首先回顾了德意志帝国的形成过程及其特点,“铁血宰相”俾斯麦如何引领德意志帝国的未来走向。德皇时代滋长的大国心态,与英法俄奧的竞争与危机,政府与军方的不协调。一次世界大战的战略决策轨迹,为何如是发生,纰漏出在哪里?关键的1918年是谁以及如何决策停战求和的,如何从帝国快速转制为共和国。魏玛共和国时期如何在战争赔款、货币贬值、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等几近崩溃的经济生活中苦苦挣扎。兴登堡时代的短期复苏、经济危机及纳粹如何兴起。希特勒时代为何能够出现,国家体制与社会结构的特点(一党专政?极权国家?观点新颖),德国人对希特勒的预期与其取得的成就,希特勒对国防军与冲锋队的选择,党卫队与警察的混合体制,戈培尔掌控的宣传部的真相(其中许多内容可能颠覆人们的传统认知)。二次世界大战,一直讲到希特勒如何将第三帝国引入毁灭之路。

德国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国家,在1918年之前,德国还是一个拥有皇帝、大大小小若干国王的帝国,到1918年,在战争胜利无望的情况下,当局权威人士还准备建立一个君主立宪制的共和国,以求结束战争。结果在短短一两个月的时间里,国王、德皇相继退位,纷纷归隐田园或到逃亡国外。既没有发生法国大革命那样的暴力清算,也没有发生长时间的剧烈社会变革(短期的镇压与流血冲突无可避免),几乎在一夜之间,德意志就由帝国,跳过君主立宪,直接走向共和了。但是,这个弯转得太快了,实际上,当时的大多数德国人并不喜欢共和,心里更喜欢帝制,很多阶层的人甚至希望德皇复辟。

本书译文流畅,增加的许多译注也大有裨益。难得的是,本书基本上没有错别字。本书是依据作者的口述整理的,读起来更觉顺畅。

    

上一篇:我虚度的那部分世界读后感10篇_读     

下一篇:《无处不在的人格》读后感10篇_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