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法》是一本由[日] 稻盛和夫著作,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9.00元,页数:209,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干法》读后感(一):《干法》的读书笔记
本书从四个方面总结和分享了稻盛和夫先生一生的工作理念、工作经验,让读者有醍醐灌顶,豁然开朗的感觉。 我们为什么需要工作?稻盛和夫指出:这是因为工作能够帮助我们提升心志、磨炼灵魂,也是对治“贪”、“嗔”、“痴”三毒的精进修行。 针对解决如何投入工作这个问题,稻盛和夫告诉我们:首先是要调整心态,喜欢上自己的工作。如何调整心态?则是要自我燃烧、卷起漩涡,主动成为工作中的核心人物。 具体工作的实际操作中需要注意什么?稻盛和夫也给出了答案,他认为,最重要的四个方面是:志存高远、定下目标;每天努力、持续进步;出色工作、追求完美;日积月累、锐意创新。这些经验和方法,是被多家企业的成功实践所印证了的正确哲学,稻盛和夫金针度人、倾囊而授,让读者受益良多。 稻盛和夫还用一个独特的方程式概括了本书宗旨:人生和工作的结果=思维方式x热情x能力。要成就一番事业,既需要有包括智能、运动神经或者健康等的“能力”,也需要对人生和工作充满火焰般的“热情”,更需要不厌辛劳、愿他人好、愿为大家的幸福而拼命工作的“正直”的“思维方式”。 《干法》不能被简单地误读为,“只要埋头苦干,经年累月就能成功”的鸡汤说教,它实际是“不能放弃对自我的人生责任”的信念。稻盛和夫通过这本书告诉我们,与其杞人忧天为明天担忧,与其苦思冥想制定长远的计划,不如全力以赴过好每一个今天,抱着“无论如何也要让事业成功”这种强烈的愿望去把工作做到极致,用“极度”认真工作的态度来扭转人生命运——在浮躁的当下,这一思想无疑具有重大而深刻的现实意义。
《干法》读后感(二):树立正确的工作观,劳动观 需要看的一本书
稻盛和夫的劳动观2018.3.27 在课间开始看书,到2018.3.28这本书 阅读完成,心中充满着对稻盛和夫 先生的敬意。
正如译者序所言:《干法》从字面上讲,似乎是讲述如何有效工作的方法,但其实这本书的重点,并不是讲具体的工作方法,而是论述位于工作方法前面的问题。它着重阐述人生观中的“劳动观”“工作观”,而这个问题具有重大而深刻的现实意义。
之前一直听别人说的三观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第一次接触到工作观,从我个人角度来看,此书有助于人们树立正确的工作观或劳动观。
在书中,稻盛和夫说道,对于人生中费时最多的“劳动”的观念扭曲,以及对于“工作”的认识改变,正是价值观混乱的表现。 “人为什么要工作?”“劳动究竟为了什么?”现在多数人已经丧失了对工作目标和意义的正确认识。
讲述如何提高日常工作效率的技术,以及操作指南之类的书籍汗牛充栋,但是,工作的根本意义究竟在哪里?这么重要的问题却无人探讨。
这个问题引发了我对此书的兴趣。
在阅读的过程中,被稻盛和夫的劳动观所震撼,同时也觉得其劳动观是多么的有道理。
我愿意接受稻盛和夫的工作观,以此作为我的工作观。
待更新
《干法》读后感(三):读后感
读稻盛和夫《干法》感:干法这本书,读起来我的感觉是非常的踏实,里面的很多内容与时下流行的心灵鸡汤,成功学在根本上有着异曲同工之处,但是,同样的内容在稻盛和夫的笔下,却是非常的自然,而心灵鸡汤,成功学大多让人感觉虚浮。言归书上,干法,字面意思就是干事的方法,讲的是怎么做事,怎么做工作,应该是教授我们如何去做,品读完以后,回味一下,这本书更多的讲的是道这个层面的哲学,或者说,是建立在稻盛和夫先生工作观,劳动观这一哲学层面上的干事法则的。这也正应了那句话,做事先做人,只有先把人做好了,才能把事做的漂亮,做的完美。先生的那种对工作的态度,值得现在年轻人去学习效仿,现在年轻人工作虚浮的很多,一山看着一山高,不能够脚踏实地的去工作,想的永远比做的多,在老一辈的人眼中,很难看得上现在年轻人对待工作的态度。在先生看来,工作就是一种修行,一个磨砺自己心志的方式,所以说,必须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热爱甚至迷恋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做好每一天的工作,以完美这种目标要求自己,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去挑战新的完美,通过不断的反思和创新,一直行走在前进的路上,不原地踏步,更不倒退,虽然,或许身体上会劳累,但是每一次的精神收获的喜悦势必会将身体的劳累抹去,使自己身心更加健全,更加高尚!拜读完这本书,对于工作,我充满自信。
《干法》读后感(四):职场人的干法
很久没有一本书能让我一口气读完的,《干法》做到了。《干法》到底是一本什么样的书,能让对书愈发挑剔的我一口气读完?
火车上人来人往,总算买到了靠窗的位置。以前没有买到靠窗的位置,总会和别人换,喜欢靠在窗前,低头埋首看旅途带的书,在眼困体乏之间,抬头看看窗外,思考也就随着远去的景物发散远方。
《干法》到了忍住不看,就希望找个合适的时间,好好看看这本书。静静翻开书页,一个叫稻盛和夫的人,一个叫张旭明的人,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相遇了。
稻盛君写过很多书,由于都是写给企业家们高管们看的,所以如果你身边不是很多企业家高管朋友的话,能接触到他的书也是有限。不过有一个系列在朋友圈很流行,就是《活法》了。
《活法》探讨的是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人要如何地活着,人应该树立怎么样的人生态度等等,大家有兴趣可以网上购买。《活法》的姐妹篇就是今天要分享的《干法》。
倘若说《活法》探讨的是人生的态度问题,那么《干法》探讨的就是工作态度和工作伦理的问题了。同样地,《干法》也是写给企业家们高管们看的,但是我看完后,给企业家们高管们看,实在是浪费了,我认为更加适合正在职场奋斗的屌丝们。
1.人为什么要工作?
刚看到这个问题,说实话我是愣了几秒,我还特意看看书名,以为买错买了成功学的书了。确认无误后,带着怀疑的眼光,小心翼翼地看每个字词,看看一个曾经创办两家世界五百强企业的老人,怎么回答这个问题。
人为什么要工作,得到一般的答案不外乎是为了食物,为了名为了利。但是稻盛君的回答有逼格:人工作的目的是为了提升自己的心志。认为工作能锻炼人性,磨砺心志的。我看到这,瞬间觉得稻盛君不是一本人,格局和眼界非常了得。于是迫不及待继续往下看。
2.如何让自己喜欢上所从事的工作?
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是磨练心志,万一从事不是自己喜欢的工作怎么办?岂不是由磨砺变折磨了?这又是一个棘手的问题。稻盛君给的的建议是让自己喜欢所从事的工作。但是怎么样才能让自己喜欢所从事的工作呢?那就是投入工作。
投入工作最简单的方式就是改变心态。由于很多人不喜欢自己的工作,想让他喜欢自己的工作是很难的。别说喜欢,不消极怠工已经是很好了。然后这种心态去工作,是无法投入工作的。改变心态是投入工作的最快的方法。
再则就是成为“自燃人”。稻盛君说人有三种,即点火就着的“自燃人”,点火也不着的“不燃人”,自己就能燃烧的“自燃人”。自燃人是我最喜欢的一个概念,因为我就是一个自燃人。让自己燃烧起来可以搅动一切。
3.持续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
“持续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咋一看,似乎很承重的话题。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我身边的环境变得不再努力工作。稻盛君指的努力不是说“到这种程度就行了”,而是“没有终点,永无止境的努力”。
看完这句,压力感迎面而来,但也有一丝惊喜,因为我又找到一条卓越的道路了。持续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能做到的有多少人?但是能做到的觉得是卓越之人。
我曾在所在的公司,包括现在的公司,都不提倡艰苦工作。公司大环境没有努力工作的氛围,你也不好意思努力工作。公司的新人也就没有机会积累努力工作的资本,错失了很多成长的机会。
同时,我们的时代到处充斥着矫情做作、好吃懒做的社会风气,工作也是挑三拣四,拈轻怕重,能够下班正点走是王道,回去加班那不好意思了拜拜。所以提倡努力工作很有现实意义。
4.怎样才能出色工作?
出色的工作产生于完美主义。曾经我还一度认为不应该追求完美,至少完美也是可遇不可求的。
曾经做过咨询顾问的同事建议我写方案先不管完不完美,先完成了再说。互联网思维狂刷朋友圈,工作也讲究迭代优化。我也在这种工作理念中慢慢妥协,不以追求完美主义了。
可是稻盛君却主张完美主义,理由也很简单。
一个产品,一项工作,只做了99%,如果1%出了差错,所有一切全部泡汤,这些太常见了。
那怎么做到完美主义呢?稻盛君建议在平常工作中就要做到“有意注意”,并在平时不断练习,养成习惯。
最后,就是要舍弃“最佳”,追求“完美”。“最佳”是和别人比较,意思是比起来是最好的,在低水平的群体中也有“最佳”。“完美”具有绝对性,不同别人比较,依靠自身价值而定。
《干法》用简单的文字,诉说着深刻的思想,简单的道理。因为干法简单有效,倘若能认同稻盛提倡的工作态度和工作伦理,干法一定干出一番新天地。
《干法》读后感(五):大道至简——这是一本可以改变工作观念的书!
太多太多人认为“工作是必要之恶”。说白了工作就是为了钱,不工作怎么养家糊口,怎么享受假期,怎么吃好玩好?
但是我们为什么不能转变一个心态,把工作当成一个有趣的事情来做?出色地完成一件工作上的事,为企业和个人赢得了荣耀和收益,这种爆炸的成就感,难道不比吃喝玩乐更爽吗?
西方的享乐主义把现在的人们搞得特别好逸恶劳,好多人都想成为网红明星,想着一夜暴富。(看看那些主播吧,总想着走捷径)即使有钱了,他们的人生依旧不厚重。厚重的人生需要历练,而在工作中历练是最方便的,也是最艰难的。
《干法》读后感(六):不想工作的来看啦,老稻教你创造奇迹
老稻就想告诉你两件事,工作的目的是什么?工作能给你带来什么?
普世观念中,工作要么是迫于生计,不得不干;要么是希望努力工作,让公司上市,分得无限财富,然后退休享受。总之,工作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获得财富、荣誉、保障,以及,不再工作。
但是老稻告诉你,这种观念是不对的,圣经上说,亚当和夏娃被上帝赶出吃喝无忧的伊甸园,不得不开始工作,所以西方文明中认为工作是对人的一种惩罚。而在日本观念中,努力工作是获得尊重的方式。但是由于近期西风东渐,日本民众也有了和西方人一样的思想,才会变得不爱工作。
老稻还说,工作能带给你很多,以他自己的例子,先是以工作改变了自己命运,而后靠着努力工作创建了京瓷这家大公司。但这些都是表面的,工作是一种修行,借着这种修行,能获得人格的提升,成为一个更加完美的人。
如果上面你认同,可以看下面了,下面是老稻的工作方法论,也就是干法:
1、热爱自己工作
2、设定高目标
3、坚持不懈
4、不断创新改进
5、追求完美
详解一下,要充满对工作的热情,去工作就好像去谈恋爱;要设定一个高目标,世界第一,服务全人类,只要你敢想,就有可能,人类的强烈的意愿能让很多事情变成现实;每一天都拼尽权利,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去跑马拉松;每日必前一天创新一点,改变一点,不断积累,将实现重大变革;产品要完美,从内而外。
老稻在历次演讲中,都讲了自己听松下新之助演讲的故事,经营之神讲水库理论,让公司经营留有余裕,台下观众问,那应该怎么做才能有余额呢?松下说“你得去想啊”。观众们以为松下是忽悠他们,笑声一片。然而老稻听懂了,你得去想啊,某件事情做不出,不过是你没有去想,你的愿望不够强烈,当你日思夜想的时候,也就是能够实现的时候。
老稻自己的数次实验突破都是这样,看似巧合,实际正是在坚持不懈中,日思夜想中,那百分之一的灵感,突然出现,这在民众口中叫做——————奇迹!
《干法》读后感(七):检视阅读《干法》
1、书名是什么,是关于哪方面的?作者是什么背景?
书名:《干法》 从这个名字猜测应该是讲工作方法的,作者稻盛和夫是知名企业家,曾经让几个濒临破产的企业起死回生,在日本享有很高的声望。由这样的企业家来讲工作方法,价值很高。
2、看目录,理清整本书的结构;
从目录来看,本书的结构很简单,为分-总结构,先分两个大部分阐述为什么要努力工作和如何努力工作,其中如何努力工作这个部分又分为心态、高目标、坚持、完美主义以及创新五个部分,再在最后的结语进行总结。
3、看序言,看这本书谈了些什么问题;
序言很短,没有多少信息,就是告诉我们本书将会讲到工作的目的、意义以及方法。
4、选择本书的核心章节或自己最感兴趣的章节进行阅读;
根据本书的结构以及自己的兴趣,我选择了第一章和最后一章进行阅读,中间的方法论部分,看到标题就知道大概内容内容了,所以略过。
第一章:人为什么要努力工作?
本章的主旨是为了破除大家对工作的负面看法,从以前“工作就是为了生存”的消极想法中走出来。为此稻盛和夫提出了一个观点:人工作的目的就是为了提升自己的心志,也就是说,我们工作不应当只是为了谋生而已,而且还必须为了自己的成长而工作。所以在本章里,他提倡要认真对待工作,在工作中磨砺自己,从而达到自我成长。
最后一章:结语
稻盛和夫在这里提出了一个公式:人生结果=思维方式X热情X能力,也就是说,要想有一个好的人生结果,思维方式、热情、能力三者缺一不可。他认为人的能力是天生的,而热情决定了你能发挥出多少的能力。而思维方式,即品行则是最重要的:好的品行能够使热情、能力得到好的运用,对社会有贡献。如果品行不好的话,能力和热情越高,越有害。
5、看完书之后总结: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作者写这本书想达到什么目的?想表达什么?
这是一本表面是工作方法,其实最主要讲的还是工作态度的书。作者写这本书是为了激励读者能够努力工作,从“为生存而工作”转变到“为磨砺自己而工作”。
对于稻盛和夫的这本书,我是持部分接受的态度,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确实能够让自己在工作中获得好的表现,这点我是接受的。但工作方法中的高目标、完美主义这些做法还是有待商榷,目标太高达不到会让自己有挫败感,而过度追求完美又会让自己纠结于细节而忘记了审视全局。不过总体来说,这是一本值得一看的书。
《干法》读后感(八):当我们在讨论工作时,我们在讨论什么?
人,为什么要工作?为了工作而工作?为了钱而工作?为了更多的钱?
也许永远不会有标准答案,好在,对于这种问题我们可以向智者借鉴思考,比如,向身为经营之圣的稻盛和夫先生。
通读全书,稻盛先生告诉了我们这样一个道理——“自己就是工作,工作就是自己”,怎样理解呢?也许一个经典的故事能给它更好的诠释:
一位心理学家在一项研究中,为了实地了解人们对于同一个工作在心理上所反应出来的个体差异,来到一所正在建筑中的大教堂,对现场忙碌的敲石工人进行访问。
心理学家问他遇到的第一位工人:“请问您在做什么?”
工人没好气地回答:“在做什么?你没看到吗?我正在用这个重得要命的铁锤,来敲碎这些该死的石头。而这些石头又特别的硬,害得我的手酸麻不已,这真不是人干的工作。”
心理学家又找到第二位工人:“请问您在做什么?”
第二位工人无奈地答道:“为了每天500美元的工资,我才会做这件工作,若不是为了一家人的温饱,谁愿意干这份敲石头的粗活?”
心理学家问第三位工人:“请问您在做什么?”
第三位工人眼光中闪烁着喜悦的神采:“我正参与兴建这座雄伟华丽的大教堂。落成之后,这里可以容纳许多人来做礼拜。虽然敲石头的工作并不轻松,但当我想到,将来会有无数的人来到这儿,在这里接受上帝的爱,心中就会激动不已,也就不感到劳累了。”
瞧,同样的工作,同样的环境,却有如此截然不同的感受。当然,不同感受,也会带来不同的格局和未来。三位工人结局如何?不知。但对待工作的态度像极了第三位工人的稻盛先生,从一个彻头彻尾的Loser变成了经营之圣。
一个人一生可以有很多种追求及欲望,但终其一生,目标终究是为自我实现,即“自己就是工作,工作就是自己”。而工作,恰好是自我实现的一种极好的方式:我们寒窗苦读来的知识,我们的适应力,沟通力,协调力,应变力以及决断力都将在这样的一个舞台上得到展示,而展示出来的价值也会不同程度上得到公司,社会乃至国家的肯定,这份肯定,也终将成为我们自我实现的阶梯。
不管过去我们是第一种或第二种工人的消极看法,从今天开始,我们应向第三种工人学习了:
““现在也许不行,但只要努力一定能行。”首先相信自己,然后必须对“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怎样才能提高”进行具体深入的思考。能力要用将来时。 “
“遭遇失败和苦难的时候,不应牢骚满腹,不要怨天尤人,而是要忍受考验,坚持努力,一点点积累小小的,然而是确凿的成功。 ”
“先是坚持一个月,再坚持一年,然后5年,10年,锲而不舍。这样做下去,你就能踏入当初根本无法想象的境地。 “
从一家濒临破产的小企业一路走来,稻盛先生正是通过这般的想法在工作中自我实现,我们作为新时代的骄傲,又怎能甘于落后?也许我们成不了经营之圣,但通过努力,我们一定能做到更好的自己!
当我们在讨论工作时,我们在讨论什么?谈论目标,谈论欲望,谈论自我实现的自己。
《干法》读后感(九):“工作”是人生中最为宝贵的一场修炼
“工作”是人生中最为宝贵的一场修炼
《干法》稻盛和夫 --Jill
稻盛和夫 先生的这本《干法》写的浅显易懂,其中的道理并不难,难的是坚持的实践。虽然如此,但是书中的一些论述还是给了我不少启示。
序言PXXII
“心理还是不愿工作,但为了吃饭又不得不干,抱着这种心态,很多人都希望工作轻松而又能多种赚钱。不想受企业的约束,只重视私人活动的时间,只想埋头于个人兴趣,这样的生活方式,在富裕的时代背景之下,深深渗透到了年轻人群体当中。”
现在的中国,生活环境越来越好,特别是生活在上海的孩子们,家庭背景也越来越好,大家都不单单是为了生计在工作。这样的前提下,事情也会有两面性。
对于因为家庭背景好,工作对于他们而言只是玩乐的年轻人来说,任何一份工作都只是混日子罢了,他们比起工作会带来的精神快乐或者挑战所带来的各种机遇与可能;他们更在乎自己业余生活中的吃喝玩乐。工作与他们,越轻松越好,工资高与低?其实很多年轻人也都已经不在乎了,不过是多点零花钱或者少一些罢了。
对于特别清楚自己一生需要做什么,想做什么,能做什么特别清楚的年轻人,他们对于工作的付出,就不单单会把工作当做工作来看,更多地是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这是与马斯洛需求金字塔也是相吻合的。所以现在的世界,不断地涌现出不少年轻有为,有理想,有创意,又有实干精神的新一代富豪。他们通常都是有着很强的社会使命感,他们通常都非常非常非常努力。他们聪明,有钱,比普通人都更努力。这条基本是全世界新富豪都有的特征,和我们通常会说的社会文化背景影响都没关系。当然这些的前提是:优质的教育。
005
“只有通过长时间不懈的工作,磨砺了心志,才会具备厚重的人格,在生活中沉稳而不摇摆。”
006
“劳动的意义不仅在于追求业绩,更在于完善人的内心。”
008
“出色的工作为唯有出色的人才能完成。”
013
“要辞职离开公司,总得有一个义正词严的理由吧,只是因为感觉不满就辞职,那么今后的人声也未必就会一帆风顺。”
关于第一章内容。我最深的感悟是:工作其实就是我们一个人在一生中所做的每一件事一样。对待工作的态度,也就正吻合了我们对待生活的态度。一件小事,我们就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品质和能力,真正了不起的人面对不管大事小事,都会以同样的态度和精神去面对。同样工作,因为它是一件持续长久的事,可能是由一件又一件的小事加上随机的挑战性的大事来组成。所以如果可以出色完成工作的人,那么他的人生怎么可能会是失败的呢?这样的人有毅力去面对长期的事,有执行力去完成不管大小的事,有能力去克服各种挑战。所以,如果能把工作也当做一种修行来看待,那么这真正是最考验人的一项修炼,能通过的人也势必会是强大无比的存在。
064
"你说你也想让自己的经营有余裕,但是怎样做才能使经营有余裕,方法千差万别。你的企业一定有适合你企业的做法,我无法教你。但是经营绝对要有余裕,你必须自己认真去想,认证去思考,这种思考是一切的开始"
这是第三章内容中,最让我有感触的一段话,在稻盛和夫的后续中也有被提到。这句话中最触动我的是“方法千差万别”,是的,每个人的人生,遭遇的事情都是千差万别的,有经验的人能给遇到的永远都是他们的经验以及正确的方向。现在的人总想着要是有人可以替我出主意就好了,或者是不是有人可以给我一个完全的方法。这样的人我的感受是:他们放弃了自己生活的主动权。让别人来代替自己思考,真的好吗?如果别人给了你建议,你真的会按照这样的方式去实施吗?如果做了,结果并非是你想要的,那么你会抱怨么?如果成功了,这又真的是属于你的选择下的成功吗?你真的明白为什么需要这样的建议吗?另外我想说的是,没有谁可以真的对你自己的事情感同身受,因为外部内部的条件都太多,千差万别的可能也会产生,其实并没有谁会比你自己更了解你现在所处的环境,所以如果是面对自己生活中的抉择,请一定要想清楚这“千差万别”的方法中适合自己的那个。
084
“那些头脑灵活,思维敏捷的人才,正因为他们聪明,成长很快,或许就会认为眼前的工作台平凡,待在公司里大材小用了,于是不久就会辞职离去。所以,最终留在公司里的,有用的,恰是那些最初不被看好的,头脑迟钝的人”
091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如果达到目标的过程太长,也就是说,设置的目标过于远大,往往在中途就会遭遇挫折。”
099
“当项目遇上难以克服的困难,认为“已经不行了”的时候,其实并不是终点,而是重新开始的起点。”
104
“得意时不忘形,失意时不消沉,每天每日勤奋工作,这比什么都重要”
111
““理想归理想,现实只能到此为止了,已经做了充分的努力,就到此为止吧。”抱着这样的想法,那就一定会放弃最初的目标”
关于第四章的内容,其实第一句话我是有一些异议的。我觉得稻盛和夫先生想表达的中心思想更多的是,人不应该眼高手低,或者不应该太过于高估自己,做人要踏实,脚踏实地,任何事一步一步来,并且坚持到底才是最重要的。诚然这个世界上有不少聪明的人,但是却鲜有成功的人。因为大部分人都会因为觉得自己先天的条件很不错,而忘却了后天努力和坚持的重要性。就如同爱因斯坦所言“天才是1%的天赋+99%的努力”如果你的天赋都只埋没在思考中,想象中,不去实施,那么这一切都只会是美梦,和我们的生活并不会产生任何交集。
所以工作中,生活中,最重要的是有信念,就去坚持就去实施。在这个过程中的一些小技巧,稻盛和夫先生也有在书中一一提到,比如分割目标,让目标具有挑战性等等,这和我们之前学到的目标管理SMART法则是有着相同的核心思想的。
155
“在项目构思的开始阶段,我会借用乐观派的力量,让他们当牵头人。但是,当这种构想进入具体计划时,再全部为头乐观派就很危险。因为乐观派的动力容易失控,陷入莽撞,或误入歧途。不过一位谨慎也不行。这些人在设想的困难和障碍面前,往往鼓不起实施的勇气,所以计划一旦进入实行阶段,又要回到乐观轮,必须采取坚决果断的行动。”
关于第六章,涉及到开拓新事业的部分,稻盛和夫先生给到的建议是“乐观构思,谨慎计划,乐观实行”。即使是平凡简单的工作,只要不断地钻研创新,也会带来飞跃性的进步。
全书读完之后,对我个人来说,稻盛和夫先生的书的确是打开了另一个关于“工作”的定义。我们通常都会说“是金子总是会发光的”,“千里马还需伯乐”等等。当然一个人的运气,机遇相当重要,不过耐得住寂寞,努力着眼于当下的工作确实大部分人所做不到的。心思单纯的人,更容易在工作中进入到“心流”状态,自然也会更容易成功。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把自己的心洗净掏空,好好着眼于每一件小事。
《干法》读后感(十):日本人的工作观——当工作成了信仰(内容梗概)
友人到日本求学,虽厌于日本人的冷漠和对华歧视,却也惊佩日本人工作的“不要命”。《干法》从日本人自己的视角阐述了其工作观。稻盛和夫说极度愚直,努力的工作,上天也会降下奇迹。这似有一丝宗教信仰的意味,不过,人追求信仰为的也不过是内心的安宁和平和,如果能在这种愚直的工作中找到价值感,找到平和,何尝不是从个体到社会的幸运。在方法论方面,稻盛和夫提出“想”的重要性。面对难以解决的问题,首先要“想去解决”,不断的强化这种愿望,将其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而能激发创造力以及注意到平时无法注意的细节进而得出解决方法。其次他还提出要追求完美主义。关于这一点,考虑到讲求阴阳调和中庸之道和力求极致之美大概是中日文化的分水岭,我自己也抱着“尽信书不如无书”的态度去看待其“完美”的诉求。无论对错,只是一个优秀公司运营尚且有其公司文化,一个崇尚完美的国度何其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