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三国说》是一本由蔡康永 / 侯文咏著作,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38.00,页数:24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奇葩三国说》读后感(一):再读三国
很久没有静下心来读一本书了,发达的网络时代让我对纸质书籍感到陌生。《奇葩三国说》这本书让我花了一整个下午的时间安心阅读,一开始我是被书名吸引的,因为我想看看内容有多奇葩,是否对《三国演义》进行了另一番诠释。
读这本书的心态与高中时代读《三国演义》的心态完全不同。那时青涩,会因为关羽和诸葛亮的逝世默默流眼泪;会对书中的任务的抉择不甚理解;也会被书中描写权谋与战争的情节吸引,被其中的紧张气氛感染,全程担心作为皇室正统的刘备会不会被干掉。而今次阅读这本书,作者相当现代化的写作语言对当代读者来说通俗易懂,老少咸宜。戏剧化的表现手法也为阅读者营造了一种相对轻松的氛围,使我对其中的情节及某些著名战役印象更加深刻。例如“关羽有条件投降”一节,关羽开出的三个条件中有让曹操“付薪水”给两位嫂嫂之说,这让人们说起关羽投降曹操的“黑历史”时自然就想到关羽的重情义的性情及当时迫不得已的处境。
本书特有的《容我多嘴两句和番外》既对正文中的故事情节进行了补充,也体现了作者对于历史事件的感悟,是对文章内容的一种升华。我在读到作者对袁绍失败的原因分析认为一方面是由于袁绍的短视近利时,不由得想到无论在学习中还是身处职场中,一定要有长远的眼光,无论眼下是顺境还是逆境,都只是暂时的,只要将视野放得更开阔,告诉自己“没什么大不了的”,就不会被顺利冲昏头脑,也不会因挫折而停滞不前。
然而,真正震撼到我的还是作者对于“智慧的化身”诸葛亮的评价-机器人。尤其是当作者拿诸葛亮与曹操的人生相比较时说到,诸葛亮所写的“《出师表》那么痛苦,就像账单一样,比曹操作的《短歌行》的境界是差很多的”。毋庸置疑,诸葛亮的才情绝不逊于曹操,他如果生在太平盛世可能会活的更加潇洒,而或许不似在动荡的三国时代那样一心为国、没有自我,以至于积劳成疾。我赞同作者所说的蜀汉的灭亡是历史的必然,但正因如此,我愈加心疼和惋惜他对刘备、对阿斗倾尽心血的辅佐与付出以及对促进形成“三分天下”的格局的坚持。
总而言之,《奇葩三国说》这本书以幽默的语言吸引着我,使我从中学到了许多人生哲理,也让我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令我重新思考起自己今后的为人处事。
《奇葩三国说》读后感(二):蔡康永的书是具有流行价值的典范
说来惭愧啊,中国的四大名著我比较完整的只看过《水浒传》,是读初一的时候,同路的一个小学生在偷偷看,然后借给了我。红楼梦和三国演义、西游记都是在电视上看的。因为看电视是看图像,基本只看了些场面和人物,没有什么思索,所以整个故事仍然没什么记忆点,除了那些名人角色,余下的故事线索和人物线索全是空的,尤其是三国历史,如果让我说几句,真真是一句也说不上来,除了桃园三结义。长大了也不再勉强自己去看三国演义了,以为自己全都知道了,谁知道翻开《奇葩三国说》,才发现自己原本还是一个草包,什么都不懂。
相比蔡康永,我还是更喜欢小S呢,以前追过几年《康熙来了》,节目很娱乐,真的也没有什么深度。但是都说蔡康永很有才,书写得很好,本本都很畅销,终于才看到他的第一本书。他的书读的时候很轻松,文字幽默搞笑,行文如流水,让人很享受。他的书是具有流行价值的典范。
三国乱世,机会很多。“一个英雄之所以和其他英雄不同,很多时候就在于面对机会的关键点时所做的抉择。”袁绍和曹操就是这样抓住机会的人,人们都说历史是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每个人解读的时候都带着自己的主观情感,曹操被描述成奸雄,看来有历史原因,是罗贯中的主观导向影响了所有人吧,其实曹操最初也有好的表现,对何进将军挺忠心的,守卫他还要为他报仇。甚至敢为所有人出头要去谋杀董卓,他去刺杀董卓的场面相当惊险,带着宝刀正欲行刺,让董卓一转身给发现了,于是曹操灵机一动说自己是来献宝刀的,然后借机去试骑宝马而逃之夭夭了。其胆识和风格可见一斑。只是后来变得很残暴,其实这之间是有个过程的。
“天子不可登高,登高会导致叛变。”蔡康永解释这句话的时候,太有意思了。很有智慧,他说当时的皇帝太爱钱,公然卖官,甚至还可以分期付款。你买完官继续去压榨群众,这样敛财的皇帝以为自己很聪明很成功,其实手下的百官们比他更高明,敛到的财更多。做皇帝的人如果喜欢登高的话,就会发现那些贪官大臣们盖的比皇宫高更多漂亮更多的私宅,这样的话那些大官们不是要残了吗?要被发现了吗?然后皇帝会不断要求工人盖高楼大厦,越盖越高就越劳民伤财,最后人民就很容易叛乱。这一套理论让人想笑而笑不出,有些淡淡的伤心。虽然那是一段久远的历史,要是体恤一下当时的百姓,那日子真是相当残忍啊。
《奇葩三国说》制作相当精良,配有美美的古趣插画,那些插画都很可爱,也很有特色的,看着的时候着实很喜欢的。更令人惊喜的是,《奇葩三国说》是有声书,它是带有声音的哦,随书附有蔡康永和候文咏录的《奇葩三国说》音频,熟悉和喜欢他们娱乐腔的读者有福了,听着他们的台湾腔和很娱乐的段子,分享着三国的奇葩人物和史事,又能从古今事中收获到有益的为人处世的道理,真的很有福啊,这也是《奇葩三国说》最值得推介的地方,真的很全面很特色也很娱乐的一本书,元素很全,很有流行下去的潜力的。
《奇葩三国说》读后感(三):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
在此之前接触过的脱口秀并不多,而对于蔡永康也只是闻其名。
我很喜欢他们讲述历史的方式。
我原也是很喜欢看历史的,但对于三国的接触实在是少之又少,原因无非是三国这个时代混乱的特征,虽枭雄群起,但打打杀杀的确实太过枯燥。
但是《奇葩三国说》给了我一个耳目一新的感觉。作者在嬉笑怒骂间谈论兴替,使原本乏善可陈的阴谋杀伐公昭,把个人的心思揣摩地淋漓尽致。
在每一章的“容我多两句嘴”里,作者会结合章节内容进行调侃。我觉得很妙的是,作者会设想,三国时谁谁谁做了什么事或者谁谁谁这样一个人,到了现代会怎样?基本上会得到另一个结果,不由让我想起那句话,时势造英雄,时势毁英雄。
唐太宗曾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从历史之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东西。其中映射出来的道理,有很多是至今都可以沿用的。作者将它们点明,让人瞬间从轻松的故事情节跳转到对于哲理的思考,这是很难得的。所以,我觉得书封上被画上圈圈的“严肃”二字,还是有那么一点道理的。
最后,夸一下配图,很可爱的画风。
《奇葩三国说》读后感(四):欢乐继续
当年听了《欢乐三国志》,至今还叫刘表是小表表。想想就逗乐,这本《奇葩三国说》是其文字版。在欢乐中学历史,嬉笑怒骂皆文章,这也是一类。
书里还附赠了全套的《欢乐三国志》MP3,里面开版的童音瞬间精神放松,开心一笑。其实对于台湾腔不是所有人都接受,但如果喜欢的话,相信你会爱上这套CD里面的笑声,至少看“康熙来了”的不会排斥蔡康永吧。知道侯文咏也是从这系列开始的,他作为弃医从文的作家主持人,知名度可能没有蔡康永这样高,但他的作品其实不少《白色巨塔》就是其一。有声书《爱情免疫学》讲得观点也很独到,个人还是很喜欢这种调侃的调调。
如果仅仅看书,可能觉得里面的文字很口语化,里面配的插图也是Q版的,读来轻松有余,严肃不足。本来讲历史要么读史书,要么看文学名著,多半要绷着脸,认真研读。这种有声书的形式还是不多的。其实这套三国面象的是年龄比较轻的听众,就是很难坐在桌子前没静心翻大部头的一群。所以使用的语言很俏皮,双人互相插科打诨的讲故事,没有单口评书的枯燥感,又不像对口相声那样夸张讽刺,这个度掌握的还是不错的,尤其两个人还是都是好嘴皮子,所以看不进文字的,来听听书也是不错的。
当然这套有声书借鉴了好多台湾相声的元素,尤其对历史人物的介绍上,古今对比,把人物讲活了,不是刻板背书,娱乐性很强。其实台湾相声自成一体的,主要内容就是中国古代史和近代史的调侃,还有台湾领导人的模仿等等,比较有地域性。可能大家知道就只有‘相声瓦舍’‘表演工作坊’这样的组合,像冯翊纲就是师承常宝华老先生,宋少卿作为多栖艺人才多少为我们所熟悉。但台湾相声听得可能都不多吧,觉得不好笑也很正常。那看看文字也是好的,毕竟文以载道,除去娱乐性文字还有要传达作者的意图。
这本三国志所写的角度就不同于其他正经史书强调还原历史真实。它是以人性的真实为出发点的。以史为鉴,鉴得是人性。当年我是听热闹的小孩,如今看的是历史上一段段鲜活的人生,思考的是故事背后人性的善恶。跨越时代的局限来看人的坚持,看知识的应用,看时间的重要,看管理的诀窍。从三国能学到很多,即使只是跟着两个逗乐的家伙一起算算程昱,徐庶,诸葛亮的IQ,也至少知道三国里面的军事战力值了。或者辩论下袁绍和曹操的官渡之战到底是为了面包还是理想也是不错的命题。
总之,历史的学法很多,不局限于书本,找自己喜欢的方式来看,来听,来思考吧。
喜欢我的朋友还可以扫描二维码关注我的公众号“DJ有时”
《奇葩三国说》读后感(五):走进“三国”主题餐厅,品尝不一样的历史滋味。——我读《奇葩三国说》
第一次知道”三国“,是小学六年级。那时候对三国的印象,只是家家户户的电视机里播放出的“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的旋律。班主任不只一次的告诉我们:“马上就要升学考试了,不要每天在家看《三国演义》,知道它为什么叫‘演义’吗?因为都是假的,都是演义出来的,不是真事。真的历史叫‘三国志’”!我是一个听话的孩子,没看过任何一集94版的《三国演义》电视剧。所以”三国“给我的第一印象,除了电视剧片头片尾那一片长江水,和一些打打杀杀的镜头,再无其它。
上了中学,才知道这《三国演义》是四大名著之一。语文老师常对我们说:”如果高中毕业之前,你们还没有读完四大名著,就不要说是我的学生“。《三国演义》于是被我列入了必买书籍,在高中时代我就挤着牙缝入手了一本岳麓书社出版的正版书。只是,很是惭愧。因为自己对历史实在不感冒,再加上书中的诸多人物及古文体实在让人头痛,目前这本书仍被我束之高阁。
人可能到了一定的年龄,有了一定的阅历与见解,对喜欢的书籍和对知识的渴求也会变得不一样。去年开始,自己突然很想了解一些曾经最抵触的人文、历史类知识。于是从最轻松的方式——听评书入手。下载了180集单田芳版《三国演义》的评书,利用上下班的时间听了小半年。至此,三国中的故事、人物,对我来说不再是空白,而变成了一个个的人名和评书中转化来的形象。
《奇葩三国说》却是我第一次看到三国中的人物和故事跃然纸上。如果说读《三国演义》是去了高档饭店,那么看《奇葩三国说》就有一种走进主题餐厅的感觉。书中,蔡康永和侯文咏用轻松的风趣的口吻,将三国故事与现代生活结合起来。比如给那些司徒啊、刺史啊,对应了现代人的官职叫法;把那些设宴啊、拜会啊说成喝咖啡、吃火锅,让我这个历史白痴觉得这段历史生动有趣了起来。
其实这本书应该是蔡康永和侯文咏录制的音频节目《欢乐三国志》的文字版。因为从书的序中可以看出,《欢乐三国志》这档有声小说,是十多年前的产物。这本再版书籍,只讲了三国的开篇故事,更多的笔墨留给了战乱初期董卓和袁绍的失败,曹操的胜出崛起。刘备尚处于创业初期,孙权仍在暗守家业。诸葛亮刚刚出场,赵子龙大战长坂坡后本书就结束了。可以说吊足了三国迷的胃口。
书中最出彩的不是那些故事桥段,而是,作者在每一章节后都设置”容我多说两嘴“这一板块,加了自己对三国人物和故事的重新解读。在这一环节中,作者总是能够结合自己的看法,探讨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未能深入说明的人物内心及性格特质。
比如董卓不听取李儒的建议而逐步走向灭亡、曹操对”权力三角学“的运用以及他在不聪明过他的人方面的知人善用、刘备的弱势生存法则以及几近冷漠的亲情观、”过分坚持“限制了关羽的政治发展、诸葛亮的痛苦生涯等等观点,都是作者对三国很多人物的新式解读。不仅没有个人崇拜和推崇,而且说的客观直接,一语中的。另外在多处,作者对《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在书中的一些情节设计人物刻画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尤其是在关羽过五关斩六将中,对”和尚普净“的出场安排,可谓毫无掩饰地表达了对罗贯中的佩服。唯一可惜的是,这些多说两嘴的话,不知是出自蔡康永还是侯文咏之口。我固执的以为它们是出去蔡康永之口吧!
再说说书中配送的《欢乐三国志》的音频,果然如序中所言,这对小孩子有很大的魔力。我把CD放在车上,本来送孩子上学的时候,我是打算关掉音频陪孩子说说话的,没想到偶尔听到一点的孩子却说:”妈妈,咱俩别说话了,听听那个三国吧“。每当两位主持人用奇怪的腔调对话的时候,孩子就在后边笑的前仰后合。以至于让我觉得,真该把这一整套节目收录全,让孩子从小就在欢乐中了解三国故事,这样他就不会再像我一样到了三十多岁才知道魏蜀吴到底对应的是曹操、刘备还是孙权了。
总体来说,这是一本非常不错的三国知识入门学习手册,盼着《奇葩三国说2》赶紧到来,让我收录全整套三国故事!以备好好学习经典历史带给我的现代智慧。
书摘:
1、“天子不可登高,登高会导致叛变。”原来这是古书里的一种说法:“做皇帝的人如果喜欢登高的话,就会不断要求工人盖高楼大厦,越盖越高就越劳民伤财,最后人民就很容易叛乱。”
2、遇到乱世,越守规矩的人越倒霉。
3、统帅被杀,对方心战喊话,大声宣布:“投降者无罪!”历史上,十之八九的部署都会在惊慌失措的情况下选择自动投降,少有例外:但袁绍、曹操却做了一个和其他人不太一样的选择——他们发现自己拥有武力上的优势,立刻决定发挥他们掌握的优势,进宫去把宦臣全部杀光。这样的抉择在历史上少有。一个英雄之所以和其他英雄不同,很多时候就在于面对机会的关键点时所做的抉择。
4、抓住机会或许可以得到暂时的权利,然而想要更长期、牢靠地拥有统治权,需要更细致的思维与经营。
5、历史上所有的崩溃几乎都有着相同的道理,甚至是相同的轨迹,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洛伦兹研究过雁鹅的生态后发现:在雁鹅的交配过程中,翅膀肥厚、色彩鲜艳的雄雁鹅较容易吸引雌雁鹅。雄雁鹅同种竞争的结果是翅膀越来越肥厚、色彩越来越鲜艳,一代代演变下来的方向自然也是如此。然而这些同种竞争的优胜者,却是大自然中的失败者。它们因为翅膀肥厚飞不动,因为色彩鲜艳而容易被猎人发现,这一切都造就了雁鹅面临灭亡的危机。类似的故事可以在所有面临崩溃的朝代、组织发现。当同种竞争的方向和自然竞争的方向相反时,崩溃的种子就开始种下了。这样的思考标准,当然可以让我们重新用来审视任何组织,或者是当代的政治、教育、经济等所有的领域。
6、有了李儒,董卓才能不断地称霸。可惜董卓后来为了貂蝉,不再接受李儒这个智囊的意见。董卓放弃了他自身最重要的核心能力时,就是他一步步走向灭亡的开始。
7、挑拨是一种威力非常强大的传统阴暗智慧。
在王允的连环计里我们可以发现,原来任何一件事都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去诠释它,不同的诠释造成截然不同的感受和心情。挑拨别人的人运用不同的观点来诠释同一件事,但被挑拨的人被逼到只能从一个角度去思考。这种挑拨与被挑拨的原则是历史上不变的法则。
因为,作为一个现代人,我们应该学习让自己更开阔的胸襟、更多重的视野与观点去看待一件事情。一旦我们因为被挑拨而产生激烈情绪时,最好站在利益与我们冲突的人的立场重新反省一次:对方会用什么观点看这件事?我又应该用什么样的观点来看?也许这么一想,对方所有挑拨的企图都会昭然若揭,我们不但不生气了,还会哈哈一笑!
8、最可怕的还不是错误,而是对错误做出错误的反应。
9、刘备这种弱势生存法则,顺应了老子《德道经》所说的“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的哲学。
10、在关公过五关的时候曾经遇到一个和尚普净,他和关公是同乡旧识,由于他的帮助使关公在第三关免于落入死亡陷阱。后来关公在麦城中了埋伏被杀之后,他的头被辗转送到曹操手上。死不甘心的关公冤魂骑着马在天上呼唤着“还我头来”,一直不肯离去时,这个普净和尚出现了,对关公说:“你要人还你头,那些被你砍头的人又要找谁讨头呢?”关公的冤魂听到这番话终于消散不见了。
所以罗贯中一手创造出了这样的故事,觉得关公的杀孽太重了,又替关羽在后来创造了一个反省的机会,去了解他所杀的人也是别人的父母子女,也是别人的结拜兄弟好朋友,当他一刀砍下去的时候,他不只杀了一个人,也斩断了很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只自己的头是头,别人的头也是头。罗贯中感受到这件事情,所以很巧妙地在关公过五关的过程中,安排了一个宗教人物,作为日后启发关公的角色。连贯前后文,发现这个地方不但是罗贯中神秘的安排,也是《三国演义》中令人拍案叫绝的一段。这段神秘安排,像是《三国演义》里,乱世的血腥、杀孽之中,一颗闪烁着人文光芒的耀眼的珍珠。
11、关公夜读《春秋》的形象一直被解读为文学修养。事实上,《春秋》正是一本集乱伦和君臣、父子弑杀之大成的历史评论集,关公夜读《春秋》代表了他超越欲望和自我的克制,这一深层的意义一直被忽略了。
12、官渡战争之后,曹操面对袁绍留下来的文件柜,柜内有许多当初曹营中投降袁绍的投降信,他的做法是一概烧毁不看。还为这些写投降信的人想了一些理由,说是当初袁绍那么强盛,我那么弱小,我自己都没有必胜的决心,何况别人?曹操展现出一种大领导者容人的胸襟与气魄,相对于袁绍阵营中袁绍面对当初预言成功的田丰,不但不心存反省、感激,反而为了面子问题,将田丰处死。这两种领导风格对比明显,这使得曹操有了越来越多的文臣、武将,袁绍阵营越发分崩离析。
13、人,永远是一个组织最重要的资产。当一个组织内部的人失去了方向感,最优先的考虑不再是组织本身的生存、发展时,一个组织的灭亡就开始了。
14、中国人一直遵循以家族为中心的文化。不管在官场、商场还是学界,都常有以亲人、宗教、同乡为核心的派系。然而三国强调了人自己所认同的价值,往往比血亲关系更重要。这是《三国演义》很棒的地方。《三国演义》虽然表面上是诞生于保守的年代,可是作者罗贯中似乎暗示了血亲是多么不值钱的东西,血亲是不能信赖的,血亲是禁不起挑战与考验的。一个人只有在人间找到跟自己价值观互相认同、性格上合得来的人,这样的亲才是真正坚固的亲。像刘、关、张三兄弟这样素昧平生的人结合在一起的兄弟之情,远远超过袁氏家族的名门贵族血缘关系。我们可以说,袁绍是血亲关系失败的典范,他让我们看到,我们一直相信的血缘、亲属关系,并不见得是最可信赖的关系!罗贯中在这方面的价值观是非常具有现代感的。
15、郭嘉一次一次等待的建议,使得曹操不费一兵一卒,等来了袁谭、袁尚的分裂,又等来了公孙康送回袁尚、袁熙的头颅。这种风格让我们了解到,打败敌人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从外部打击;另外一种是长期地施予压力,让敌人从内部自行崩溃。
16、从官渡战争中,我们看见了战争并不是只有厮杀、逞勇斗狠的面貌,它所呈现的经济层面、领导风格、心理因素与时间节奏都在这场战役中很有特别的意义。从这里,我们发现组织的强大,不再只是单纯的武力或经济力,几百年前章回小说中的观点竟和当代最先进的军事学、管理学、组织学的思想不谋而合。这是《三国演义》让人佩服的地方,也是官渡之战在整个《三国演义》里面占有很重要地位的原因。
17、刘备若遇见比他聪明的人,不但丝毫不觉得被威胁,还会觉得很高兴。孙权更是让底下聪明的人随心所欲,从不干涉。袁绍可以引发所有知识分子最卑劣的一面,他底下的文人都在进行派系斗争。曹操只比袁绍好一点,他只把那些文人当奴才使用。所以不同的老板特质会引发人才不同的反应和自信心,曹操身边的人才都显得很没有自信,有自信的人都被他宰了。
……………………………………
原创作品,转载前请Q19688143。喜欢我的朋友还可以扫描二维码关注我的公众号“德州心故事”
《奇葩三国说》读后感(六):那些发生在奇葩时间奇葩地点的奇葩人物和奇葩事
那些发生在奇葩时间奇葩地点的奇葩人物和奇葩事
读《奇葩三国说》
文/方木鱼
我还没去,《康熙来了》就走了。不会是等了十二年,终于放弃了吧。
开个玩笑。
直到《康熙来了》停播事件闹得沸沸扬扬,才想到要去查一查,原来“康熙”二字自取自两位男女主持人姓名的第二个字:蔡康永和徐熙娣。不知道这个困扰我多年你的难题如此解开,算不算很没有风度。
因为要读书,又赶上停播,才正经看完了一集节目,恰好是李晨和范冰冰做最后一期。通篇看下来,李晨在访谈中的地位,也就比陈汉典高那么一点点。范冰冰倒真的是八面玲珑,反应快,脑子活。
其实都不用看,你都会被动地知道他俩之间的那些事,点点滴滴。李晨和范冰冰,黄晓明和angelababy,孙俪和邓超,汪峰和章子怡……你想不知道他们的消息,也好像有邻家大婶在你旁边聒噪一样,由不得你不听。
蔡康永还好,他的说话之道,一直为人津津乐道,徐熙娣的妹妹徐熙媛还好,当年流行轶事的《流星花园》里的杉菜嘛。对徐熙娣的印象就是嘴大,胸大,屁股大,胆子大,爱占男星便宜等等,都是宣传自己和提升收视率的噱头。
说句实话,李晨和冰冰之间,也不过男女那点事,远不如历史有趣。
第一次看到《奇葩三国说》,是在微信公众号里摘录了其中的一篇文章:《王子逃亡记》。
汉灵帝死后,大皇子刘辩登基,为汉少帝。小皇子刘协为陈留王。这个名字便不好,流亡。袁绍和曹操打进来,大皇子刘辩和小皇子刘协开始了逃亡之路。两个小孩子躲在草丛里,又从牛车里翻出来,碰到董卓,命在旦夕,陈留王只说了一句话:汝来保驾耶,汝来劫驾耶?董卓不傻,知道劫驾是早饭,便只好答:臣特来保驾。陈留王又扶起草丛中的汉少帝,说:天子在此,还不下马?董卓也只得依从。
但历史便是历史,后面的故事,对二人不妙。
简介上这样介绍这本书:这是是一档“严肃”的历史脱口秀,三国人物在作者的奇葩解说中新鲜、逗趣、鲜活有劲,在笑声中学习坚持梦想和欢笑的能力!听侯文咏、蔡康永两大才子带你在嘻笑怒骂之间,细细领教三国人物的智和愚、光和暗、幸和不幸、梦想和梦碎,一笑三叹,豁然开朗!
随书附赠了一张光盘,还没有听。张嘉佳写《从你的全世界路过》,升级版的时候,里面也附赠了一张光盘,却只有两个故事,说是梁朝伟的御用配音演员朗读的。我有一次在一个雾霾深深的夜晚放在车里听,听的出神,差一点撞上前面行驶的车。
这个奇葩三国说,绝不会。再精彩,也不会。因为,生命对每个人只有一次。
对了,书的另一位作者,侯文咏,居然是个医学博士,至少在医学上的学位,应该比鲁迅高。至于文学成就嘛,看看本书不就知道喽?
你,我,他,你们,我们,他们,历史,现在,这个时代,都很奇葩,是不是?
lt;图片1
《奇葩三国说》读后感(七):不一样的三国志
本书是根据十多年前在台湾地区放送的一款有声小说《欢乐三国志》的内容进行了汇总整理,并配以几十页精美、诙谐的三国人物漫画,出版成册,并且与原有声图书内容基本一致,只不过去掉了一些暗示性笑话(比如说“皇帝白天是条龙,晚上是条虫。当然不是说他那里不行)。之前根据此有声小说改编出的书也有过几版,反响都十分不错,故此才有的这一版《奇葩三国志》吧。本书时间上和三国演义一样,都是从东汉末年的黄巾起义讲起,但是本书只到赵云在长坂坡七进七出就结束了,相当于《欢乐三国志》中的第七回,而《欢乐三国志》共有二十回,一直播讲到《三国演义》结束。所以估计不久以后,《奇葩三国志》续作就会面市吧。
《三国演义》恐怕是中国人最为熟悉的古典作品了。它本身名头就够响亮,乃是四大名著之一。其次,它的衍生作品异常丰富。以三国为题材的电影和电视剧翻拍了一部又一部,无论是吴宇森壮观的《赤壁》还是刘镇伟恶搞的《越光宝盒》都是大受好评且赚了个盆满钵满。而已三国为题材的游戏更是数不胜数,不仅有日本公司出的《三国志英杰传》、《真三国无双》、《霸王的大陆》以及出到第十三代的《三国志》和人气最高的《吞食天地》(由此也可见三国对日本文化的影响有多大),国内也有《三国战记》、《三国群英传》、《傲世三国》以及现在烂大街三国网页游戏。三国类的同人小说也是数不胜数。所以说三国的故事和三国的人物已经浸透了我们的文化,甚至已经成为中学生必读书目之一,相关典故还会再中、高考的语文题中出现。
面对这么一部熟的不能再熟经典,蔡康永和侯文咏的《欢乐三国志》居然还能掀起一股“三国热”,不得不说是有其独特魅力的。首先他们将很多现代词汇融入进了三国当中,如宦官们请何进进宫“喝咖啡“、率部队貂蝉说”你走吧,正如你轻轻地来“等,营造了一种穿越的幽默氛围。其次是经常拿三国中的人物的思想、生活方式和现代社会的人进行对比,拉近了读者和三国人物之间的距离,生出亲近感。在渲染英雄豪情的同时,他们还将一些现代的段子带到了三国里,让故事既热血又幽默。有了这些特点,《欢乐三国志》广受好评也就顺理成章了。
本书用纸精良,排版舒服,插画更是乐趣十足。而且随书还附赠一张《欢乐三国志》的CD光盘,让读者在看书之余,还能欣赏到原版的有声书,实在贴心。
《奇葩三国说》读后感(八):现代思想说古人,走起!
“我在这儿等着你回来,等着你回来看那桃花开,我在这儿等着你回来,等着你回来把那花儿采”,打开书本,看到插图,这首歌就冒了出来,好不欢快,带着这种心情,跟着主持大咖蔡康永和幽默大师侯文咏,先从桃源开始,拉开《奇葩三国说》的序幕,开始这个逗乐说教于一体的party。
记得以前看三国的时候,大都是文言文,很难看得懂,就是因为难,所以都停留在了那个大致看懂了,知道这是在说个什么事情的层面上,不太会往更深的地方去想。这本书有意思的地方就是,它是在尊重罗贯中原著的基础上,发表了他们不一样的见解,或是加入了一些角色新增了一些戏份,让这些三国中的人物看起来有血有肉,而不只是战争的机器。
用嘻哈的方式阐述三国往事,从人性的角度反思因果得失,让我们在愉快的氛围中学知识、长见识。全文的亮点,我想非“容我多两句嘴”莫属。
看过类似于《白发魔女》等武侠剧的都知道,女主一开始是很强悍的,几乎是上天下地,无所不能,但是当她遇见男主角之后呢,貌似随便一个小罗罗都可以把她打趴下,这就是所谓的男性优越主义传统。貂蝉呢,她是让董卓与吕布反目的女特务,但是,当董卓人头落地之后,她貌似也就再没有出现的必要了,亦是男性优越主义,文中为貂蝉声讨,她是个有思想的人,董卓被杀,王允也离开了,她跟着吕布,什么样子的呢,再也没有交代了,她可是在救国救民这条路上做了很大贡献的人,就这么消失了,不免让人感伤。
何进被杀,曹操和袁绍同时各自为主,可是结局却是相差甚远,文中用对比的方式,详述了这一点,从人性的角度分析成与败,曹操给我们看到的是越败越战,在实践中找寻成功秘诀,袁绍呢,目光短浅,自私自利,换做另一个时代,胜与败还是如此。
刘备,优柔寡断,人生中最重要的成功,莫过于收买人心,桃源三结义,刘、关、张已是兄弟情深,“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这句话一说,怎能不对他忠于一生,不只愿为他献出生命,更愿为护他的妻子孩子贡献自己。
说到三国,不得不说诸葛亮,我印象中的诸葛亮,是那种运筹帷幄,一切都在自己掌控的类似神一般的存在,从来没有想象过他可能也有另外一面不为人知。文中的论点,让我不得不深思,其实,他也是有那种恨铁不成钢的情怀和难以发泄的愤恨。从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拿出《隆中对》,表明国内动态,他都掌握,随时做好了出山的准备,所以他是有那种思想抱负的。之后很多事情都在他的预料当中,但是刘备的心怀天下苍生,不得不让他一步一步修改计划,这也是他痛苦的根源。
很喜欢这种寓学于乐的书籍,轻松记忆,掌握关键点,不失为一本好的三国教材,也难怪这本书的大部分读者都是中学生,力荐!
《奇葩三国说》读后感(九):给你一个鲜活的三国
在奇葩说的舞台上,我们熟知高晓松对历史很有研究,在爱奇艺也有属于自己的节目。很少有听到蔡康永说历史的故事。这本书是在看十点读书公众号时候,出于好奇买的。想着到底怎么奇葩了。
买来后,打开书,开始阅读,不得不感叹,原来蔡康永也精通历史啊,说的很有趣。历史类的书籍,在市面上有很多,有生涩难懂的,有有趣的比如《历史到底是什么玩意》但很可惜,我每次看历史书籍都很崩溃,第一,人物关系多而复杂,导致看完后我仍旧云里雾里的不知道谁谁做了什么事情;第二,选书麻烦,太原始的看不懂,可有趣的也存在风险,那就是写的历史有误。这就导致我在看历史类书籍很奔溃。
但看这本奇葩三国说的时候,看完前几页,我就入迷了。我一手翻着书,一手拿着笔和纸,在那梳理着人物关系,并且每看完一个部分,闭上眼睛梳理一下,这一部分提到的人物,以及人物关系,看是否能顺利的连成一道线。这是我以前看历史书籍从来没有过的。
三国,在我国的历史朝代中,被大家关注比较多的一个时期,三国一个混乱的时代,却出了很多杰出的人物,曹操,关羽,刘备,张飞………在我们中学的课本中,说的上来的也就三顾茅庐,草船借箭被大众知道的故事,但如果不是历史迷,很少有人知道三国时代,还有董卓,司徒王允,袁绍,刘,关,张的boss公子瓒…………以前我也不知道,看了这本奇葩三国说,我才发现,喔,原来他们是这样出名的,原来三国时代还发生了这些事情。
我们总说历史是一面镜子,透过历史看现实,吸取经验教训。而很多企业家管理家,都会引用历史故事或者历史人物。以前我总是不明白,为什么要看历史?它那么复杂,名字又不好记,关系真的复杂,时代都不一样,何必要讲历史呢。可在这本书的每一章节结束后,都有对人物进行分析,这分析不再只分析曹操,刘备这些我们熟知的,更多的是那些失败的人,甚至是貂蝉,汉少帝的刘皇后。看完他们的对这些人的评价,我不禁感叹到,原来他们还可以这样分析啊。
这本书的序居然说,这是一本给小孩看的历史书,当我开始读这本书的时候,不禁感叹,台湾的小朋友这么早就懂三国历史了,我这么大的一个人,居然对三国还说不上来,实在惭愧。
我不能说,我喜欢历史,但也不能说,我喜欢历史。只是觉得,我们需要历史,梦想是由经典筑基而成的;而我们现在的生活,是由历史发展而来的。从现代的角度看历史,你会发现不一样的历史。
感谢这本《奇葩三国说》,让我看到了一个鲜活的,有血有肉的三国。
《奇葩三国说》读后感(十):那些曾经发光的梦想
在打开这本书前,是可以问自己这两个问题的:我们为什么要读三国?我们为什么又要通过这本书去读三国?
关于第一个问题,回答要比 人生那么短,时间当然要多花在读好书上。 复杂一些。四大名著里,红楼梦讲的是家族,西游记讲的是奇闻,水浒传讲的是江湖,但是年代最早的《三国》所说的,是一个太过精彩的世界,比起大部分的我们平淡无奇的生活,《三国》里的乱世之争风云诡谲,群雄逐鹿中原,文人将士,说不尽的忠肝义胆与权术谋略。所以我们认识了把生命活得那么精彩的英雄们,虽然是东汉那么久远的历史,但是像仁慈的刘备、忠义的关羽、聪明的诸葛亮、勇武的赵云、惜才的曹操,很多人物的形象到现在都是非常经典的。这天下三分最终以司马氏窃魏灭吴结束,这个充满了梦想大义的故事最终迎来了现实和梦碎,非常让人唏嘘和玩味,但是我们这样的后世人却非常想把生命活得像书里这些闪闪发光的人物一样——虽然颠沛流离戎马大半生,纵马中原只为完成心中的大业梦想。
但是像我这样的普通人,遇到四大名著这样的大部头,没有兴趣是很难啃下来的,只有兴趣的话又容易看偏了重点。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和书虫朋友们对诸葛亮出场的每一细节如数家珍,其余一概不知。所以像三国演义这样的故事,就需要《奇葩三国说》这样的书,作一作主食旁可口的下饭菜,调侃地讲讲里面晦涩的、与现在脱节的情节,再分析分析是什么导致了这样的情况。写这本书的是侯文咏和蔡康永,说话的机锋藏在四平八稳的叙事里。摘录几则:
quot;稍微细心比较一下,就可以发现袁绍、曹操是比董卓更加心思灵巧的人......他们发现自己拥有武力上的优势,立刻决定发挥他们掌握的优势,进宫去把宦官全部杀光。这样的抉择在历史上少有。一个英雄之所以和其他英雄不同,很多时候就在于面对机会的关键点时所做的选择。
quot;对现代人而言,跟曹操这种老板一起工作,肯定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最特别的事,曹操对关公的崇拜并不是一种现实、功利性的崇拜......在曹操用人的光芒之下,袁绍相对显得平庸无能。他用人的目的就是要他们去杀人,用人的层次也顶多是颜良文丑这样的杀人机器。
quot;(诸葛亮)这一章有趣的就是罗贯中如此郑重其事地跟大家介绍知识分子的重要性,而知识果然在接下来的三国发挥了它的力量。我们几乎可以确定的是,这里是三国中知识和暴力的分水岭......知识很惊人地展现了无穷的潜力,那是习惯暴力的人无法想象的,这也是中国所有的古典小说中设计战争时都被忽略的一点。
读到最后,唯一的遗憾就是故事只讲到了孙刘准备结盟,不过里面的故事分析讲得真的很精彩。非常推荐大家阅读。这本书给大家传递的,就是梦想和欢笑, 对着历史用力地大笑三声,听听看它的回音 ,你会发现这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