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

钟塔杀人事件读后感精选10篇_读后感_名著读后感_格言网

2020-12-28 23:46:52

读后感

公众号

《钟塔杀人事件》是一本由青稞著作,新星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元,页数:2018-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钟塔杀人事件》读后感(一):当青稞在写一题多解的时候,他究竟在写什么

1.Logo

青稞笔下的作品中,《钟塔杀人事件》无疑是目前综合评价最高的一作。

要评价青稞的作品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在看过浮岛、逆袭、巴别塔、钟塔、日月星甚至胶带地狱这种戏作之后,当然可以总结出打着青稞logo的一些元素,包括一个时间维度的反复横跳或者宏大谜面之类,但是这句话也可以认为是错的,因为这不是青稞的logo,而是“青稞所看过的logo”。

正因如此,“逆袭”在短篇长度里装下一个长篇的体量,就显得有点迷失;巴别塔哆哆嗦嗦将故事说完整了,打上一个时间维度反复横跳logo,然后被岛田以含蓄的方式提醒了一下——好像依然没有找到自我。胶带地狱——这个就不提了,比起一个完整的故事,它更像是一个钢琴师根据脑子里浮现出的无数片段即兴演奏的一段小调。

这些并非我一个人的看法,我相信豆瓣上的评论,客气的不客气的都会提一嘴这些事情。当然我见过夸得最好的人,将这种手法称之为青稞的诡计模组化。这个青稞logo,确实是打在了他自己身上,因为国内推圈暂时没有人能在模组化方面做到比他还好了。

说到这可能有人认为我是在黑作品,认为它没有灵魂或者写的不好看,但并非如此。没有灵魂可以说是华文圈里的通病,从短篇步入长篇的大部分作者都需要跨越这一关,青稞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而不好看……在先前的叙述中,并没有提到它好不好看。

全明星比赛之所以好看,是因为它众星云集,不管关注其中哪个人都可以确保及格线以上的水准,并且大概率能欣赏到超高水平发挥。

有些书正如同全明星比赛一样。在看过一些评价之后,我猜想柾木政宗的《NO推理NO侦探》属于全明星队级别作品,在我看过的华文作品里,《岛田流杀人事件》毫无疑问是全明星代表了。顺便一提,没有吹爆《岛田流》是因为这本书在一定程度上被狂气的清凉院流水完爆,再加上御手洗熊猫的奇妙文笔……

故而,全明星队的后辈《巴别塔之梦》(其实我更想说胶带地狱)也绝非不好看,文中很多诡计单独取出来都可以达到Rank S,只是为了迎合故事和节奏才止步于Rank A的水准。除了岛田之外,我觉得没人可以认为它在诡计方面失水准,最多是又迷失了一次自我而已。强行认为诡计弱,就好像重温麦迪35秒13分然后鄙视他后来打铁一样,完全没有必要。

因为他是青稞,所以有些logo就可以存在。

但存在的形式仅仅是巴别塔这样就好?

也不是。

2.积木的崩毁

就像刚才说的,无论即兴小调演奏的多么高明,这一条完整的曲目始终不会适合于在钢琴大赛上。别人鼓掌是因为手指灵活好像能用琴弦点燃烟头,但这个烟头盖过音乐本身,究竟是不是一件好事呢?

换句话说,以上我们所提到的全明星队式的作品都取得了怎样的成绩,究竟是不是能够依靠自身水平闯进出版社视野呢?这个问题已经有答案了。《岛田流》是私印,《NO推理NO侦探》乘了梅奖的车,《巴别塔之梦》乘了岛田赏的车,无论书最后卖到什么程度,评星几何,前提都不会更改。这个原因有一部分在于,诡计模组化的一个缺点是受众定位很迷。

在书评区里挥斥方遒的各位前辈自然不用说,有一些阅读量的读者也可能会产生熟悉感,作为诡计长于塑造的作品,在诡计部分被人拉下面纱,自然很影响观感;而另一方面,萌新对这种类型的作品会产生多大的兴趣呢?不够理解,就没法感受到独属于青稞的logo“诡计模组化最优解”的强项。老实说本人是被《推理作家的逆袭》一文所吸引,但这样的新晋读者毕竟是少数。

像搭积木一样的路子可以起步,但能走到多远呢?华推、岛田赏还是梅奖?

这个极限就像是一面墙壁,要想逾越就必须自身做出改变。而这一次的《钟塔杀人事件》之于旧作《巴别塔之梦》,就是用颇为正规的自创曲目来代替即兴小调。

换言之,青稞亲手崩毁了自己的积木。

在青稞的自述中提到,这本书成型源于作者对《钟表馆事件》和《钟城杀人事件》的喜爱之情,从解答中也能够看到一些致敬之处,包括三座钟塔对应三面大钟和借助钟的特性进行物理上的位移(钟城)、对逆转时间的解释以及从时间概念上着手的诡计(钟表馆),包括书中某几处解答,也有一些京极堂或三津田信三的意味。再将眼光放远一些,奇异的家庭,悲剧的人生,届不到的(喂!)等等贯穿代际的悲剧要素也都有一定致敬的成分存在。

但是这一次,青稞将它们完整地割裂开来。不论是透过绫辻行人还是北山猛邦,青稞所做的都不是让诡计成为积木,而是通过三座钟塔(异色建筑)、不可能犯罪(连续杀人)和提出的种种讨论(多重解答),最终从头搭建起一座横看成岭侧成峰的作品。每一个解答都成为其中的一个剖面,这是单纯用堆积的方式无法打造成的“建筑”。

这样做难度无疑增加了不少。以第一杀为例,同一个谜面“钟塔坠落死亡”间接构成了一个监视密室,破解密室的三种不同类型的思路同时作用在这个复杂的监视密室上,最终得到了三个解答。比起连写三个故事来致敬,其难度也将近提升了三倍。在笔者与朋友交流时提过,《钟塔》之于《巴别塔》,其实是将串联的致敬转变为并联的致敬。

并行的解答是青稞绕过高墙的新的足迹,也是交给所有读者的一份答卷。

3.多重解答及真伪

说到此处,其实已经能够回答标题处提出的问题了。对于我们来说,或许红鲱鱼是为了让故事的悬念增加,或者在抛出伪解答的时候提供新的线索,以遛鱼的方式来完成对读者的垂钓行为,但是青稞的多重解答存在的价值要高于以上两种。这一份多重解答,其实每一种都可以是真的。

这个问题其实应该问给更多的作者,即,当我们在写一题多解的时候,我们究竟在写什么。

如果这个问题抛给我,最先能够想到的一点是“逆转的快感”。作者用他抛出的思路来引领读者的思路,当两者接驳起来后,其快感实际上是削弱了。读者永远期待于他所不知道的事物,而对他们胸有成竹的部分,即使剧情依然在推进,也依旧会丧失一部分体验。假设用以上的函数来说明读者的心态,那么当新的论证完全推翻过去建立起的逻辑时,快感无疑会达到一个短暂的峰值。这份心态,就好像明白过来看似坚不可摧的堡垒实际上只是沙堡,并眼见着它被冲毁一样。这不仅仅是顽童的快乐,实际上源于人性。

然而这份快感建立在“读者被说服”的前提上。有很多读者曾经发表过类似于以下的言论:

——看到剩下的页数就知道是不是正解了。

对于推理小说而言,这是完完全全源于故事结构的悲剧。读者并没有完全跟上作者的节奏,但只要作者没有办法完全跳脱出一般的小说结构,对于读者而言就永远有机可乘。

毕竟像《玻璃之锤》这样的作品永远不会太多。

那么在聪明的读者面前,作者的多重解答又究竟在写什么?或者说,究竟要怎样写才能让读者再次打开一个惊奇盒子,然后对着书稍作感叹呢?当然《萤》的诡计算是一种,在这里不多作介绍;而《钟塔杀人事件》同样也是给聪明读者准备的一个惊奇盒子。

再重复一遍:每一种都可以是真的。

简单剧透一点点吧。以医生为主导的时间诡计听上去是最不靠谱的一个解答,但实际上它的可行性异常的高。自由心证式的推断结果或许不能说服每一个读者,但绝非一个不完整或者不靠谱的解答。

这也是我对于某些评价感到有些不对劲的原因。

4.故事让步

那么为什么会设置一个这样的“正确”解答呢?

因为故事需要这样一个正确的解答。

这三重解答并不是一则推翻一则的结构,而是完全并行的结构,之所以陈默思讲述的解答是正解,并不是因为它能够从逻辑上驳斥其余两种解答,而是它参照了“十年前”的手记,让故事的串连程度达到了最大,我们能够接受,只是因为它最符合出题者的意图,而不一定是作案者的意图。

正因为如此,在故事的结尾,青稞才会选择“让凶手提出自白”的环节,这不仅是让“我”警醒,同时也是给读者一个完全信服的理由。但是实际上,故事只是给那座横看成岭侧成峰的建筑定格出了一张照片而已。这张照片,就是真相,除此之外,就是并行的别解,也可能是隐藏在不同的世界中的不同真相罢了。

所谓三重解答之间的真伪,真的有那么重要么?

所以对本书解答的评价,一定要建立在三重解答的整体之上,也只有基于这种方式的评价,才算是对青稞所构建的钟塔的公平对待。

至于我个人而言,从《钟塔杀人事件》能够看出青稞本人的成长,那么它就值得五星。

我相信青稞骨子里仍然是信仰诡计而非信仰小说的人。故事让步于诡计设置,也是青稞自己的选择。同时我也认为,只要故事与诡计浑然一体,对读者而言都是一件赏心悦目的事情,不管哪一方给哪一方让步,小说本身都是完整的。

这,就足够了。

《钟塔杀人事件》读后感(二):看完钟塔后心情复杂的我瑟瑟发抖地发表了本条目的第一条书评?

当我敲出这个标题的时候,内心还是有些慌张的,毕竟我不是什么大佬,在豆瓣上也只是半个僵尸号,看过的书有大半都没评过分,在推圈也懒得混眼熟(我识你老鼠啊?kie咧啡收声啦你),然而我还是恬不知耻地跑出来写书评了,这还是我第一次写长评,第一次献给了青稞,手动捂脸(???)。所以话说回来为什么会起这么中二的标题呢?呃,这个我也不清楚,可能是因为字数比较多吧(使个眼色),其实也不太想把纯粹的实用主义问题上升到太过高大上的形而上学,小弟想法比较幼稚可能写得不好,各位大佬觉得有用就凑合着看吧。

我看过青稞的作品其实并不多,但还是可以看出他的风格鲜明,他的作品布局倾向日系风,诡计繁多,善于总结前人的手法整合改良成更新鲜的花样,规模可游离于精巧和宏大之间。曾有位大佬评价过青稞的诡计设计不过是数学上排列组合的重组变招而已,我倒觉得在当今本格推理的小伎俩快要穷尽的大环境下,对诡计过分苛求,老是想着能够碰上那种开天辟地的手法真的不太现实,能把无聊的老梗变成让人眼前一亮的新操作真的是一种了不起的本事了,青稞就是这样一种诡计奇才。一般人会为了打造惊天地泣鬼神的诡计而绞尽脑汁,却往往都会忘记很多谜题的解答其实根本没那么煞有介事,青稞就是善于利用人们心理上的盲点在一个谜面上变出多种可行的手法,这就是他很多故事里一直努力在做的事(跑题了?)。

好,不多逼逼,还是来聊聊这本书到底是怎么个意思。作为一个看到过《钟塔杀人事件》初代封面概念图的男人,我也料到了这本书99.99%就是在说暴风雪山庄里的故事,果不其然,大雪如约封路,一场不怎么血腥的杀戮拉开了序幕(觉得我帅的可以给我禁言)!

“倒流的时间,飞翔的尸体,逆行的人偶”,这就是本书腰封的宣传语,是不是感觉很吸引人(此处@北方夕鹤)?有没有感到热血澎湃?然而当你看到这本书的内容的时候你就会发现,呃,倒流?时钟指针倒着走而已嘛;飞翔?确实有个人摔死了;逆行?好吧,这确实是个午夜小故事。所以,宣传语还是起到了很好的点题作用的,毕竟这就是从目录标题上原话摘下来的(exo me?)。

序章这里安排了苦逼大学生陆宇和无业游民陈默思的重逢,这里碰到了一起绑架案,有些日常解谜的风格,稍微炫了一下男主的推理能力之后切入正题,准备开始讲述陆宇寒假时遇到的谜案。老实说,这一章看上去和正文内容完全割裂,强迫症如我起初有些不自在。

陆宇寒假时为了给毕业论文找素材,伙同学长来到有着超自然事件风闻的钟塔山庄,和很多日系的小说一样,这里也是个与世隔绝的奇怪馆建筑,主馆旁立着三座钟塔,这就是故事的舞台。国际惯例,起得了这种建筑就得做好迎接杀人事件的心理准备,果然没过多久这里就挂掉很多个人呢。

这里总共有三个密室呈现给大家,其一,雪地无足迹和楼层有人监视情况下的密室坠楼事件,其二,房门上锁和大厅有人监视情况下的密室杀人事件,其三,雪地无足迹杀人事件(死者有足迹,凶手无足迹)。

正如腰封所言,本书最出彩的地方确实就是多重解答,尝试过多重解答的推理小说很多,但真正能够做到解答水准齐一的却是少之又少。在我看来,钟塔做到了这一点,没有任何一个解答只是纯粹走过场的跑龙套,没有任何一个解答是忽略密室构成夸夸其谈的充数次品,没有任何一个解答是存在重大逻辑漏洞的失败品。在我看来,每个解答在本书中的戏份一样重要,甚至很多情况下,我偏爱伪解答更甚于真解答,就是完全被那眼花缭乱的手法和如同妖艳贱货般的逻辑美感吸引住了,正所谓“英雄难过美人关,不爱原配爱小三”,可能说的就是这种情况吧。

真相有时候就是如此让人说不出滋味,有如京极夏彦书中那般沉重,像是后奎因问题和法月纶太郎那样苦恼,还有太多类似《黑暗坡食人树》和《暗黑馆事件》这些无可调解的伦理问题。本书最后的真相没有采用平庸的动机,而是直接将一切卷入病态的漩涡,前面的解答一下子变成了华而不实的小儿科。我不会认同这种价值观但不可否认的是真相确实让人叹息不已,但最令我感叹的是,刚才被我疯狂吐槽的腰封宣传语居然成了重要的伏笔(老子不服)。

尾声的伏线回收完美照应了原本尴尬的序章,这样一来,整本书结构协调地完结了,果然每个部分都是有存在的价值的(只恨太年轻)。

说了一大堆,其实这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评语,毕竟我没有很认真去进行各项属性的客观分析,所以我更倾向于认为我刚才逼逼了一大堆的赏析,只能算是我个人的读后感。

所以说这本书有什么缺点吗?

当然有啊,比如说宣传语太有针对性、太局限、太小众,不能吸引更加广大的读者,新星应该学学读客,多喊一些假大空的口号,说不定就能吸引更多傻子来买书了呢。

再比如,《钟塔杀人事件》这个名字太普通、太平民、太大众脸,根本就不能很好地突出自身实力,要是我肯定取名叫《三口时钟》、《唯一正确的摆钟》、《钟塔山庄1/3杀人事件》什么的(汗)。

最后还是说个正经点的吧,这书不够中国特色,整个故事的背景太过架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当今是很难发生这种事情的。与《斜屋犯罪》相比,与馆系列相比,如果一部原创推理作品没什么太大的违和感那就有点奇怪了。不过本格推理不就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布局不惜架空现实而存在的吗?问题不大,所以,还是期待青稞可以忠于本心创作出更多带有浓厚青稞趣味烙印的推理小说。

本文终了。

千字之约,翻倍完成,感激涕零。

祝好。

eace

《钟塔杀人事件》读后感(三):一个难得的佳作,值得推理迷一读。

钟塔杀人事件 2018.35

四星

尽可能不剧透

前天拿到书,一口气看到结尾,然后今天看的最后一章。

暴风雪山庄,连续杀人的事件本身就足够吸引人,尤其是这模式被写到现在,想别出心裁相当有难度,从作者@青稞是一种草 的构思角度来看可以说是十分精巧,很多细节和伏笔在文中早就已经出现,只是读者很难在当时就有所察觉。事实上由于作者联想力十分丰富,就是到了最后,有的地方也很难联想得到(如第一个密室只有一个人上塔的真相),当时认为是证人故意说谎掩护凶手。

本书最精彩的解答其实是中途出现的两个伪解答。这个也是设计不可能犯罪时候的通病,由于前三个案件都属于广义或者狭义上的密室类型,本身的不可思议和不可能性就能帮助读者排除掉大部分可能,剩下的可能性其实就那么几种,而两个伪解答正好把这些可能性包含在内。有经验的读者来说,这可以是另一种变相的排除。说实话最后的解密真心是没有想到,第一个密室(包括时间),第二案中特殊的死法,归本溯源,都和整体设定有关系,虽然大开脑洞,但解释合情合理,不得不让人叹服。

至于伪解答里,那个向北山猛邦《钟城杀人事件》以及行人的《钟表馆》致敬的两个梗,看到了应该会会心一笑吧。虽说案子本身和钟塔关系不大,可这书名还是相当点睛。

但第三个案子有点疑问。凶手在雪地密室消失的解释,个人愚见,我觉得作为一个正常的人类很难做到,即使加了前提还是太勉强,尽管书里用动物类比可是人不是动物,人体构造不同,很难有这样的爆发力,第一感觉是做不到的。

其实我觉得通篇读下来有西泽保彦那种一个特殊背景特殊规则下推理的感觉,尽管两者也不完全一样。但这真是一个难得的佳作,值得推理迷一读。

《钟塔杀人事件》读后感(四):读《钟塔杀人事件》有感

这是我的第一篇长评,便在此献给青稞老师了。

在此不吹不黑。

作为青稞老师的第一本简体小说,《钟塔杀人事件》较之之前的《巴别塔之梦》,确实有长足的进步。这一点,从《钟塔杀人事件》的文笔以及剧情上都能体现出来。在此之前,青稞的小说经常被诟病人物过于苍白,情节过于简单,文笔只有小学生水准,这点我是不同意的。

明明有初中生水准!

小学生哪里能写出这么通顺的句子?

但看了钟塔以后会发现,青稞本人真的已经很用心在弥补这些缺点。当然,这并不是在说钟塔的情节和文笔有多么多么好,只是想表达作者的努力。

青稞老师的作品,从高中看他的短篇《浮岛幻想》时的惊艳(也怪当时看的书太少太年轻),到知道他荣获岛田赏时的震惊。从刚开始只有诡计没有剧情的甚至只能说是谜题的作品到如今完成度已经相当之高的《钟塔杀人事件》。

不得不说,不管再怎么黑他,这点我还是很敬佩的,起码他做到了平常人做不到的事情。

好了,千字长评先水到这里,接下来进入正题。

以下对于《钟塔杀人事件》有些许的泄底,请慎入。

……

……

……

……

……

……

……

……

……

好,此处是对于《钟塔杀人事件》评价。

《钟塔杀人事件》,仍旧是青稞笔下系列作品陈默思和陆宇的事件集。其实我真的不知道青稞老师在创造这两个角色的时候在想些什么。人家都是一男一女,男的负责破案,女的负责卖萌(不是)。为什么到你这里便如此♂情四射?包括两个角色的刻画,除了名字不同,我也真的没有看出来这两个人有多大的区别。

故事一开始就是陆宇登场,在找工作的时候因为巧遇基友忽然卷进了一起绑架案里。然后两人在咖啡店里强行进行了一通逻辑推理,我严重怀疑青稞老师在此处有水字的嫌疑,当然也从侧面体现出基友陈默思是多么厉害的一个人。

完美。

接着,陆宇突然就开始向他讲述之前的一个经历???

也就是钟塔山庄事件。

一说起建筑类犯案,最为经典的肯定就是绫辻行人的馆系列。不过在我们这个走特色主义道路的社会主义国家里,这种违章建筑应该是不存在的。

当然,如果建筑的主人是个日本人就无所谓了。解释完美。

钟塔山庄里,除了对称的房间构造之外,还有三座逆时针走动的大钟塔(这得多烧钱啊),就像封面上画得那样,然后有个公主住在塔前面,哦不对,是小男孩。这一设定就很令人好奇了,这男孩为什么会住在塔上呢?(请见钟表馆事件)

接下来的事情我想大家都应该能猜到。

一定会死人!

没错,还是一起雪地密室。并且对了让读者能够更加了解雪地密室,青稞老师也很贴心地举出了一堆雪地密室的惯用手法,由此可见青稞老师多么有自信!

我就是把所有可能举例出来,你们也猜不出来。

因为这根本就不是一起雪地密室!

不过这个时候主角他们都不知道,仍然在冥思苦想。

于是紧接着,又有人死了。

又是一起密室案件我的天!

凶手太丧心病狂了,还能不能好好破案了?

当然不能。

面对新的密室案件,主角们又是一波分析,得出的答案是大家都没有作案嫌疑!那凶手要么就是主角要么就是作者(我胡说的)。

随即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这次人没有死在山庄里,而且死在了外面。

结果又是一起雪地密室。

自此,两个雪地密室,一个寻常密室。作者想表达的已经全都呈现在我们的面前。

然后就是挑战读者(不是)。

紧接着是非主角团人物的分析,听上去很有道理,但是肯定是错误答案。果然,原来他才是凶手。一切都是他在误导大家。

事件到这里就应该结束了,如果你认为他就是凶手那青稞老师肯定就偷笑了。

回到现实,陆宇对陈默思说真正的凶手自爆了身份,但是对于手法凶手却一概没说。于是陆宇开始了他的推理。作为主角团的一员,推理当然厉害,说实话,虽然只是伪解答,却也让我震动不小。相比于第一次的伪解答,这次的解答终于用上了钟塔,虽然意料之中,不过对于青稞老师构思的巧妙仍然是忍不住咋舌。

这就是全部了真相了,当然不是。我都说是伪解答了。

陆宇说完,好基友陈默思丝毫不念♂情,分分批得他体无完肤,然后说出了真解答。

至此,三个密室,九种解答便陈述完毕。个人认为,前两次的伪解答特别是第二次的伪解答质量,要比真解答更好。我不明白,虽然男孩本质上是个四脚兽,但动物四肢运动的时候亦是规律的,两个人走在一起的脚步则是杂乱无章的,一听还是有分别的吧?

而小男孩既然能说话,就说明他应该具备最基本的思维和逻辑。但在看青稞老师的文字中我只想象到一头野兽,可能这也是没办法的办法。

还有倒行的人偶,正常人真的看不出来那是一个连体人吗?

更有就是,虽然全书名叫钟塔杀人事件,但是实际上的诡计和钟塔本体建筑并没有多大的关系,这一点上确实没有钟表馆出彩。

但是总的来说,全书还是比较满意的,也不枉费我花了一整天的时间看完钟塔,并熬夜写下了这篇长评。其实也是回应青稞老师那天打包一百本钟塔的辛苦吧。

至于给星,因为某些坑和印刷问题,扣掉一星。

然后,为了拉下评分,不让青稞老师太过骄傲,再扣一星。

好了,长评结束,期待青稞老师下一部作品。

    

上一篇:《异乡人》的读后感10篇_读后感_     

下一篇:《我愿向着太阳生长》读后感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