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

不要,不要,妈妈不要!读后感精选10篇_读后感_名著读后感_格言网

2020-12-28 23:46:52

读后感

《不要,不要,妈妈不要!》是一本由[日] 天野庆 文 / [日] 滨野由佳 图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后浪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9.80元,页数:3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不要,不要,妈妈不要!》读后感(一):没有“放纵”的童年,何来健康快乐的成长

日本人以前有种说法,孩子之所以会有种种不可理喻的行为,是因为“哭闹虫”和“生气虫”在作祟。尤其是两岁左右的小孩,进入人生第一个叛逆期。“不要,不要”成为他们的口头禅。同时,父母也每天重复着各种以“不要”开头的话语管束叛逆的小孩。

那你听说过父母把家里弄得乱七八糟,穿着奇怪的衣服到处乱逛,孩子却对父母以“不要”的口吻试图“管束“父母吗?这种角色反转的故事就出现在《不要,不要,妈妈不要》这本绘本中,作者天野庆是短歌作者,三个孩子的母亲,她深刻体会到熊孩子们是多么的闹腾,不受控制。但她并不愿意用大喊大叫的方法,去苛责孩子,而是认为孩子的叛逆阶段,挺好的,不去介意别人的眼光,让他们想干什么就能干什么。

《不要,不要,妈妈不要》绘本的故事梗概是,晚上窗户爬进来“哭闹虫”和“生气虫”,第二天爸爸妈妈都变得“不正常”了。尤其是妈妈,不仅把家里弄得乱糟糟的,还穿着奇怪打扮的衣服到处玩。到了晚上,“哭闹虫”和“生气虫”走了,爸爸妈妈又恢复正常了。

在绘本中可以看到,妈妈的头顶或者肩膀上一直有只蓝色的虫子,爸爸头上是红色的虫子。就是这两只虫子作祟,使爸爸妈妈“不正常”了。

绘本中角色反转,妈妈淘气不听话,孩子充当了大人的角色,一共说了9句“不要”的话语。

“妈妈,不要直接对着嘴喝!您不是总这样说我吗?“

“妈妈,不要穿得这么奇怪就出门!”

“妈妈,可千万不要随便乱跑啊!”

“妈妈,千万不要在这种地方睡着啊!”

“不要把果汁往地上倒!”

“不要用奶油乱写乱画!”

“不要随便玩我的玩具!”

“不要大声唱歌!”

“爸爸和妈妈怎么一点儿都不听话啊!”

“不要做不准做的事,不要……”最后孩子歇斯里底地喊。

这何尝不是父母教育孩子经常出现的画面,一次又一次地制止孩子,却不见成效,父母是不是也会这样歇斯里底地喊呢?

在绘本的最后,天野庆用这样一句话结尾:“虽然这一天够乱的,但是太好玩了。即使妈妈不听话,我也喜欢。”这透露了孩子的心声,乱糟糟的一天却是好玩的。孩子希望能够大胆去玩,不用完全按照大人的意愿去生活,不愿被一味地制止不能做这,不要干那。

父母管教孩子,说着太多的“不要”,却限制了孩子的自由和发展,孩子也不能大胆地去探索这个对他们来说新奇的世界。

作家尹建莉强调:“教育”并不是单纯的规范和监督,其实,“放纵”也是一种教育,是一种形式消极、意义却积极的教育。在这种“纵容”下,孩子可能损坏一些东西,可能制造更多家务,甚至可能受点小伤,而这正是走在受教育的轨道上。”

绘本作者天野庆意在表达:孩子的童年是不能缺少探索和尝试的,童年完全不犯错误并不代表孩子的未来会更正确。可能结果是相反的,由于缺少尝试,孩子的认知能力没有得到开发,在以后的成长中可能会花更多的时间去认识、适应这个社会,也可能一直生活在刻板、无趣和谨小慎微中。

父母习惯于用成人的思维和标准去限制、规范孩子,名曰是“为孩子好”,而这种“好”恰恰限制了孩子的行为和创造力的发展,会让孩子产生压抑感,出现严重的逆反或是自我封闭等不良后果。

作为父母,是否可以考虑,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在旁边默默支持孩子的自我成长,无需过多以“爱”的名义限制孩子的发展,不要再因为把果汁倒在了地上、打碎了物品类似的事情去责备孩子了,何不以更宽容的方式理解孩子,帮助孩子成为更好的自己,而不是成为父母心目中的孩子。

《不要,不要,妈妈不要》这本绘本,色彩明亮、创意独到,不仅是孩子的绘本,更适合父母看,幽默搞笑又耐人寻味。

《不要,不要,妈妈不要!》读后感(二):更适合大人们看的绘本

故事的情节很简单,就是2只淘气妖在某个晚上钻到了一户人家,爬到了妈妈身上,所以第二天起来小朋友发现作为大人的妈妈,瞬间变成了一个淘气的孩子,她把家里翻得一团糟,穿着奇奇怪怪的衣服就出门了,走路上也不注意安全,去游乐场差点走丢,小朋友用望远镜才发现她的妈妈。她甚至疯玩了一天都不想回家,小朋友劝妈妈回家,妈妈还哭了。后来终于给带回家了,发现爸爸居然也不对头了,将果汁乱倒在地上,用奶油画画……小朋友发现这样下去哪里得了,于是大吼“不要做不准做的事!”这样2只淘气妖才走了。爸爸妈妈就变得正常了,这下小朋友才放心,折腾了一天也累了,于是三人就睡觉了。最后小朋友的结论是:

虽然这一天够乱的,但是太好玩了。即使妈妈不听话,我也喜欢。

这个故事非常触动我,因为我女儿也喜欢说“不要不要”。我们担心她这样,担心她那样,所以就规定了很多的不能碰,不许这样做,不要那样干。这里面关于安全的部分,个人觉得不必多说。但是还有一部分我们对孩子的发号施令,其实未必真都出于对孩子的关爱。有时候,是自私的表现,主要是为了省事,怕麻烦。

比如昨晚,不满3岁的女儿跟我臭美,让我看她转圈圈:“爸爸,你看,你看!”我说:“快去喝水!”她又喊一次:“快看,快看。”我说:“喝点水去!”她听了脸“刷”地就变了:“跟你聊个天,不知道你尽想什么呢!”我一方面觉得好笑,另一方面突然觉得自己还真是没把她说的当回事,所以马上笑着接话说:“快再转一圈,我看看!”她一扭头,用蹩脚的普通话说:“真没劲!”然后自己玩自己的去了。

在这个事件中,我显然没有从她即时的需求出发,可以想到一定会有一些家长,见到这样的情形,就会认为孩子是一个“不听话”的人。但事实上,不听话的恰恰是我们大人。

有时候觉得孩子们其实还挺大度的,你跟她吵架,打她,她最多不出一天,还是会过来抱着你说爱你。但很多大人不具有这种能力,只要孩子稍有一些顽皮,有些家长就冲孩子大吼大叫,或者是冷暴力,窃以为这种也是相当不好的。

这本绘本的角色大反转这个创意很好,可以让一些大人意识到孩子某种程度的顽皮是极其正常的,这些其实在儿童发展心理学上都有相关的研究。不过有很多家长估计实在太忙了,也懒得看相关资料,这样的绘本用这种感性的力量来传递这种常识,我觉得很好。

比如说秩序感的建立,这个东西一般两岁左右的孩子最常见,他们会坚持某些非常特殊的规则,比如某双鞋子都小了,但孩子非要穿,或者他们某个玩具,你觉得烂了就给扔了,结果孩子哭闹不止,有些大人会觉得怎么就这么不听话呢,但是秩序敏感就是这样子的,这是小朋友认识世界的必经阶段。如果大人不但不理解,反而横加指责和干涉,那孩子就会感觉很有压力,伤心哭闹就是他在秩序感被破坏时的直接表现。所以,如果你知道这个特点,等你孩子下一次再有类似的行为的时候,你就应该明白孩子有些表现,其实是很正常的,你应该有一点耐心。

提醒家长换位思考,把孩子当人看。我想这是这个绘本最大的意义所在。

《不要,不要,妈妈不要!》读后感(三):你有蹲下来看孩子眼中的世界吗?

昨天一家人在公园里玩,我正抱着老二晒太阳,远处的大女儿却不知为何突然哭闹起来。正在我一筹莫展为不知该怎么面对这个“Terrible Two”时,突然想起我们这几天一起读过的绘本《不要,不要,妈妈不要!》,我立即转笑问女儿“宝贝,告诉妈妈,这会在你脑袋上的是‘哭闹虫’还是‘生气虫’”?没想到这招非常好用,哭闹的大女儿立即笑了起来。我就顺势伸手往她脑袋上空一抓,“哈哈哈,妈妈将你的哭闹虫抓走了”。一场差点失控的情绪战就这么解决了。

最近大女儿非常喜欢那本《不要,不要,妈妈不要!》的绘本,每次说到看书、讲故事,她就立即将这本书抱过来。能吸引儿童的绘本才是真的好绘本!这个封面长着牛角的怒气妈妈,是通过什么吸引了孩子的注意力呢?

原来在这本书里,妈妈跟孩子玩了一场角色转换的游戏。因为“哭闹虫”跟“生气虫”的捣蛋,一夜醒来,妈妈突然变了一个样子,妈妈成了一个“自由奔放”的妈妈。在乱糟糟的房间里,妈妈做了一个超级大的汉堡,当“我”以为妈妈要吃完整只汉堡时,她却只是吃里面的火腿。这个妈妈一亮相,就立即能找到孩子的共鸣,因为我常给孩子做坚果面包,她最爱的就是从里面将核桃或是葡萄干找出来先吃掉。

在故事里的“我”只能吃没有火腿的面包时,妈妈已经开始了她“疯狂”的一天。将屋子翻得乱七八糟,穿着奇怪的鞋子出门。“我”跟在妈妈的身后,负责起照看妈妈的任务。提醒妈妈不能直接对着牛奶盒喝牛奶,担心妈妈会从高处摔跤,当她调皮的抢走别人的东西“我”还要负责跟在后面道歉。妈妈在游乐园里差点失踪,妈妈在郊外跟我玩游戏。陪着妈妈痛痛快快的玩了一天后,充满期待中等回来的爸爸,却也变得像妈妈一样“不对劲”。

当孩子到了三四岁以后,很喜欢角色模仿的游戏。他们喜欢在游戏里变成大人,模仿大人的言行。每次我们都会被孩子扮成大人时一本正经的样子逗笑,大人如果陪着一起玩游戏,也都是以配合小孩的方式存在。可是在这本书的角色互换里,妈妈变成了绝对的主角,而这个妈妈的行为几乎都是平时我们禁止孩子的行为。孩子一次次提醒妈妈“不要不要”时,我们反而能深深的感受到在这些行为背后难得的童真。当我们习惯了蹲下来像孩子们一样看这个世界时,就能多一份理解。而我们同样也渴望从孩子那里获得这样一份理解。带着“哭闹虫”与“生气虫”的妈妈并不让人讨厌,而带着“哭闹虫”与“生气虫”的孩子,同样需要我们更多的关爱。

关上书本,封底换成了带着微笑的妈妈,长着牛角的妈妈变成了微笑的妈妈。“哭闹虫”带上妈妈结束了这场奇妙的旅行。在“不要,不要,妈妈不要!”之后,孩子与妈妈达成了一致的协议,微笑才是妈妈的主旋律。

也许有人能从这本书里读出说教,比如:你看家里不能这样乱七八糟的、你看这样在外面又跑又跳很令人担心、你看妈妈怎么也变得这么不懂事?那么请你再多读几次,你一定会惊喜发现,从这本书里能看出的理解、看出为人父母的亲和力、看出那份父母像孩童一样真实感受这无拘束生活时的畅快。

当然,所有的一切都比不上孩子真心喜欢这本书,从这本书里读出她对世界的理解。诙谐夸张的画风、简洁的语言、绚丽的色彩,让绘本回归到阅读本身最单纯的喜悦里。

《不要,不要,妈妈不要!》读后感(四):别让“不要”把孩子拦在探索世界的门口

如果女儿长大一些,看到《不要,不要,妈妈不要》这本绘本,一定会非常喜欢,并且反反复复地看的。

封面的恶魔妈妈和书中的淘气妈妈形成强烈对比

《不要,不要,妈妈不要!》读后感(五):换位思考 理解孩子

和很多人读者一样,乍一看封面,我也以为这是一个对孩子大喊大叫的魔鬼妈妈,翻开书看才知道,这本绘本的故事主线是围绕妈妈与孩子在生活中角色互换之后发生一系列有趣的事情来描绘的。

摞的好高的汉堡

《不要,不要,妈妈不要!》读后感(六):绝妙的角色大反转——评《不要,不要,妈妈不要!》

读过本书,我想宝妈宝爸一定会和我一样,唤起些许童年的记忆,想起一部你我都看过的动画短片——《小红人和小蓝人》。

没明白的,容许我先卖个关子。

这本书说的是,我们的主人公——“我”,一个小男孩,早上醒来,发现妈妈突然变了一个人:把厨房搞得乱糟糟,做了个超大三明治,却只吃一口;乱翻衣橱,一身怪异的搭配,趁机把我也胡乱打扮一番;妈妈这么就要往外去,我拼命拉住,不让穿着这么怪异的妈妈出门(角色从此开始转换咯)。

妈妈爬墙,我在一旁看护;妈妈抢了人偶兔的气球,我替妈妈道歉。此时我俨然是妈妈的家长,但如果妈妈抓娃娃、吃大餐,我也会忍不住的跟着一起High,毕竟我还是个孩子嘛!

转眼,不听话的妈妈又跑到郊区。钓虾、用叶子做面具(在其他绘本也看到叶子面具,看来这是日本人经常玩的游戏)、荡秋千,(和我)玩得不亦乐乎。

终于,妈妈玩累了,天也晚了。好不容易把妈妈拖回家,爸爸竟然也变得不正常了!爸爸妈妈都不听话,把家里搞得乱作一团。情急之下,我大喊一声:“不要做不准做的事,不要——!!”突然,爸爸妈妈又变回原来的样子啦。

真是一个角色大反转的故事。

恰恰是角色的反转,让孩子能够完全换位思考:平时总是一本正经的、总是训斥别人不听话的爸爸妈妈,他们突然变得不听话了,这是多糟糕的事情啊!原来调皮捣蛋这么令人头疼啊~你看“我”为了照顾不听话的爸爸妈妈,简直都要抓狂了,可见爸爸妈妈平时对不听话的我也是非常烦恼……那我是不是应该收敛一点了呢?

这也是用“我”作为主人公的妙处,让听故事的孩子迅速进入角色,把自己想象成本书的主人公,感同身受。如果像一般童书一样,讲述的是一个儿童主人公不听话的故事,孩子就不会有强烈的反响,在他们的概念中,孩子就应该是被惯着、宠着,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的家中宝贝。

读罢,宝妈宝爸可以问问孩子:一夜之间,书中的爸爸妈妈为什么都大变样了?细心的孩子可能早就发现——只要有妈妈出现时候,头上就会有一只蓝色的小妖怪,爸爸头上的则是红色小妖怪。原来是他们把爸妈搞迷糊了!经过我的一吼,才把两小只给吓跑了。

那么,这两小只是怎么来到我家捣蛋的呢?把书丢给孩子,让他自己去发现咯~~多看几遍,才会尽数散发一本书的能量啊。

现在,知道《小红人和小蓝人》与此的联系了吧:相似的小怪物,一对在牙齿里捣蛋,一对去别人家捣乱,真是该打!

最后,友情提示:读过本书的后遗症是,晚上家里可能根本没法开窗户,因为某个小盆友死活不让开。

我去~~现在可是夏天啊-_-|||

《不要,不要,妈妈不要!》读后感(七):和孩子一起读绘本--共读美好时光

绘本的特点就是人物形象丰满,色彩艳丽,文字短小,富于想象。在与孩子共读绘本过程中,发挥孩子的想象能力、表达能力、创造能力、形象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在绘本故事中与父母互动,融入了暖暖的情感,共同度过亲密的时光,而父母也从孩子的纯净世界中看到了自己,这何尝不是一次父母与孩子的共同成长的机会呢?

打开《不要、不要,妈妈不要》这本由日本绘本作家滨野祐佳绘图、短歌作者天野庆书写的绘本故事,带我们以不同的视角去看待生活中的规则,以及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总是太着急去纠正不正确的行为,甚至为孩子的不听话、调皮而感觉沮丧与无能为力。我们都有童年,我们都是从“小淘气”“小捣蛋”“爱闹腾”这样的小情绪中走过来的,当这本书把孩子爱犯的错误放在了妈妈身上,而让孩子扮成妈妈的口吻去教训她,除了忍俊不禁的幽默感外,也给我们带来深深的反思,我们这样去粗暴的制止孩子的探索过程是否妥当?我是那个妈妈,被孩子教训时,我是什么样的感受?我会“不服气!你说你的,我做我的!我知道你说的是正确的,但我就是不想听!因为听到“不要这样,不要那样”时,我本能的觉得受到了压制,接收到的信息是对我的否定,甚至不爱的信号……

绘本给予了孩子极大的表达、思考、游戏空间,做为亲子之间的媒介是一种非常好的开发智力、引导行为、建立亲密关系的工具。我将带领大家以《不要、不要,妈妈不要》这本书为例,探讨如何用好这本书。

让孩子讲故事,训练语言表达能力。

绘本中一个场景是妈妈把房间弄的一团糟,孩子站在房间中央不知所措。妈妈可以引导孩子将他看到的糟糕的画面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来。孩子会说:鸡蛋碎了,掉在地上;香蕉皮扔在了地板上;水杯倒了,水撒在地板上了;番茄酱甩在地板上;妈妈光着脚在大口吃汉堡等等。妈妈可以在孩子讲的过程中做一些补充,孩子无形中会增加许多的词汇。比如孩子只说香蕉皮扔在了地板上,妈妈可以引导孩子去描述香蕉皮的的形状、颜色,踩到后会发生什么后果等等。

《不要,不要,妈妈不要!》读后感(八):学会温柔的教养

把《不要,不要,妈妈不要!》平摊开来去看封面封底,特别有意思,一边开心,一边愤怒,书脊上的小男孩夹在中间大声抗议还是阻止着什么。我家孩子已经认识不少字了,于是跟我解读,这边是生气的妈妈,因为这个哥哥不听话,这边是不生气的妈妈,因为哥哥变乖了。

我顺势问她:“我们家里只有妈妈打过你,为什么你还总说喜欢妈妈?”她想了想,老实说:“你打我的时候我有一点不喜欢你,但是因为是我不听话了,所以我还是爱你的。”我们在帮助孩子建立秩序感,熟悉这个世界法则的时候,难免会有暴躁不安,会有情绪失控,吼两下打两下没事,玉不琢不成器,我们总是这样为自己不够妥当的行为开脱。如果有一天,变成孩子管我们,又会怎样呢?

天野庆和滨野祐佳的这个绘本里,孩子还是孩子,妈妈被“淘气虫”变成了更小的孩子,于是孩子和妈妈的角色就颠倒过来了,妈妈变成了淘气包,孩子成了妈妈的“监护人”。变小的妈妈任性极了,给自己做了一个巨大无比的汉堡,结果只抽了中间的火腿吃;翻出了幼稚的衣服,在家里玩cosplay;穿上不一样的鞋子冲出去玩,抢别人的气球,乱冲乱跑……这些全都是大人告诫孩子不可以去做的事。仔细回想,当孩子把玩具丢的满屋子都是,为了找某件衣服把衣柜翻的乱七八糟,玩到兴头上跑离妈妈的身边,无意中欺负了比的小朋友,作为家长的我们是不是立即大声呵斥“不可以”?这时候,还在眼里的我们一定是头上长角,或是头顶冒火的那个生气的妈妈。

绘本里的孩子看到妈妈的淘气,也在尽力阻止“不要,不要”,但是他却比我们温柔的多。吃完火腿的妈妈走了,他没有要求妈妈不要挑食,也没有要求妈妈打扫干净房间;妈妈翻出喜欢的衣服,穿上大声唱歌的时候,他陪着妈妈一起开心;妈妈抢走了大熊的气球,他在后面安慰哭泣的熊;妈妈玩的不想回家,他会哄着哭闹的妈妈“没关系啊,明天再出来玩吧。”……看起来孩子似乎是家长的镜子,用不要不要来约束淘气虫妈妈,可是实际上,孩子不是镜子,他比家长更包容更温柔,他用“不要”来维持秩序感,同时也用耐心和理解陪伴妈妈。

我们看到的表象和实质并不总是一致,孩子把颜料弄的满身都是,很可能只是想画新学会的花朵送给妈妈,孩子把衣服翻的洒满一地,可能只是因为她觉得那件衣服的颜色是她今天喜欢的。建立秩序感是抚养孩子的过程中必须要做的事,约束是不可少的,但是告诫和约束的方法与技巧可由家长自己选择,这选择也会关乎到实施的效果和长远的影响。吼叫和呵斥也许可以立杆见影,但若是沉迷于这种见效快的粗暴技巧,孩子的亲密感、信任感会遭受极大的破坏。

故事的最后,一家三口倒在床上呼呼大睡,一切恢复了正常,孩子虽然很累,却也会认为这样的妈妈还不错。成长中的小孩子,会逐步建立起自己的世界观和秩序感,也会有关于善恶好坏,正确错误的基本观念,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只要温柔的,在既有的亲密关系基础之上用同理心和童真陪伴加引导,会比粗暴、单一的对待更有效。

文|团团花哚 2016.04.04

《不要,不要,妈妈不要!》读后感(九):魔鬼和天使之间只是“不要不要”到“陪伴引导”的距离

初看到封面,我以为这是一个对孩子大吼大叫的魔鬼妈妈,翻开书看才知道,原来这是孩子与父母角色调换的故事。 这是天野庆与滨野祐佳共同创作的绘本-《不要,不要,妈妈不要!》,它跟很多绘本一样,不单单适合给孩子看,也同样适合给父母看。 这是一本富有活力、伴着爆笑又饱含眼泪的幽默绘本。 在一个月圆之夜,一家人睡得香甜的时候,“哭闹虫”和“生气虫”从窗口爬进了房间。第二天早上,妈妈变得非常非常淘气,做起一连串平时不允许儿子做的事情:把果汁往地上倒、很大声的唱歌、穿着奇怪的衣服到处乱跑、玩水甚至抢别人的气球……孩子一直陪伴在妈妈身边,既担心又很开心。直到晚上,妈妈还是不肯回家。好不容易,孩子把妈妈拉回家了,却发现爸爸也不对头了,和妈妈一起把家里弄得乱糟糟的,而且还很不听话。孩子真的给跪了,忍无可忍之际,对他们大喊:“不要做不准做的事,不要……!!” 这么一喊,爸爸妈妈突然就恢复正常了,一家人又困又累,一起进入了梦乡。这时孩子想:虽然这一天够乱的,但是太好玩了,即使妈妈不听话,我也喜欢。 我虽然还不是一位妈妈,但我为人子女,这种被妈妈厌烦说各种不要的例子,我能感同身受。正因为是过来人,所以我想,绘本中孩子最后说的那句话,应该是所有孩子希望父母对他们说的话吧! 这虽然是一本绘本,但它却可以引起各位父母的反思。到底孩子需要的是什么?我们应该怎么教育孩子? 其实,每一位父母也曾经是一个孩子,只是一旦为人父母了,就按大人的思维模式去看待一切。而这本绘本除了唤醒父母深藏内心的小孩之外,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维方式--换位思考。父母运用这种思考方式难度应该不大,但孩子却需要父母的引导。 其实父母一味地说:“不要不要”,对孩子来说廷残忍的。就算要孩子听你的话,你也要给他一个理由啊!孩子也是人,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也需要人权,也需要平等!所以,父母们,用“陪伴和引导”来代替“不要不要”吧。 从另一层面讲,孩子之所以会淘气、贪玩、弄坏东西……因为他还充满着对这个世界的好奇,他想去探索一切的未知,所以这个过程难免会伴随着破坏。因此,在保证孩子安全的前提下,父母尽量不要干涉太多,给孩子充分的自由,不要压抑孩子的天性,因为你有可能会扼杀一个天才,而你只需要陪伴和引导。 其实,父母们,你们压抑自己的天性应该很久了吧?其实你们也是渴望能像孩子那样无忧无虑尽情玩耍吧?那么,请好好地把握陪伴孩子成长的时光,除了能让你们重温孩时的乐趣,消除你们工作的疲惫,还可以拉近你们与孩子的关系,同时你们还可以在陪伴中引导教育孩子。 总得来说,这是一本提醒亲子之间要相互理解相互尊重,要以更宽容的方式理解彼此的书。如果你为人父母,如果你家有小孩,这本绘本应该对你有所帮助。

《不要,不要,妈妈不要!》读后感(十):一个让大人和孩子更懂彼此的好故事

当家中有一个让人操碎了心的“熊孩子”,大人们常说的话便是不要站得那么高,不要玩儿水,不要乱丢玩具,不要到处乱跑,每当这个时候,你一定在想,两三岁小孩的这股淘气劲儿到底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他们总是乐此不疲的做着很多你不准他做的事情?但是当孩子长大后,却变成了一个彬彬有礼的小大人,简直和小时候的样子判若两人,想必那时的你,也会笑着怀念那段孩子捣蛋的快乐时光。

在过去的日语里有“哭闹虫”和“生气虫”这样的话,说小孩子之所以会做出种种不可理喻的行为,是因为他们身体里有虫子在作祟,只要把虫子取出来,小孩就变乖了。这是多么有趣多么温柔的话。如果家长可以这么理解孩子的行为,而不是去责备孩子,这种充满宽容和智慧的教育方式,会让你得到一份美好的亲子关系。

日本插画家滨野祐佳和日本作者天野庆共同创作的这本绘本《不要不要,妈妈不要》,让“哭闹虫”和“生气虫”落到爸爸妈妈的身体上,大人和孩子的角色在一夜之间大反转,上演了一个让人爆笑又饱含着眼泪的幽默故事。其实,角色的反转,是让我们用一种换位思考的方式,想想现如今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方式是否合理和正确,想想父母和孩子之间,是否真的理解彼此,懂得彼此!

    

上一篇:《你若爱,生活哪里都可爱》读后     

下一篇:他知道风从哪个方向来的读后感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