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

静观日本的读后感10篇_读后感_名著读后感_格言网

2020-12-28 23:46:52

读后感

公众号

《静观日本》是一本由徐静波著作,华文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39.80,页数:35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静观日本》读后感(一):并没有一个合适的题目

印象中没有看过徐静波的其他作品,看当当网上的评价还不错,且有“日本前首相村山富士、鸠山由纪夫作序推荐”,便买了下来,但初读不甚满意。

全书分为四章,分别为“静观中日关系”、“静观日本文化”、“静观日本经济”、“静观日本政治”,每章下面有二十篇左右的文章,本以为是叙议结合的长篇文字,没想到竟都是寥寥两页,且“故事”占的篇幅比例大,分析和议论少或干脆没有,就像是看了八十篇博客体的“我看日本”,或是微博新闻体的日本游记。

就从书中得到的信息,徐静波是亚洲通讯社的社长,对中日政经关系有多年的研究,总到日本各地去做关于分析中国政治经济走向的讲演;经常跑采访,也认识许多日本政经界的有名人。居日二十年,深入日本社会,加上记者自身的观察力和对社会事件的敏感度,徐静波应该可以写出更深入的“观察性”文字,而非“故事性”文字,但或许正是因为记者的客观性,他更多地是在陈述一些事实和现象而很少主观地去分析和评论,倒也契合书名中“静观”二字。只是书里一些生硬的显得特意的幽默、总结性的单薄得显得敷衍的呼吁,以及某篇结尾处一句“文章写到这里,觉得还没有完全写透,就干脆不写了”,实在是让我汗颜。

抛却文章介于新闻、记叙文、杂文之间的风格,总体上能让我对日本有一个更好的了解,发现了看待日本的新视角,有了新观点,还是有一读的价值。

我对中日关系没有过独立的研究,都是通过各式各样的大众传媒和老师主导的课堂讨论得到了一些了解和思考。上个学期,日语老师让我们先后翻译了“村山谈话”和安倍的战后七十周年谈话。记得我们在课堂上为村山的诚恳而感动,也记得大家因安倍的不真诚与敷衍了事的态度愤慨激昂,下课了也无法停止讨论。

徐静波在第一章里有几篇采访当年侵华老兵的文章,无一例外地,老兵们回忆起那些残酷的暴行,无不愧疚悔恨,也有人排除万难出版过揭露侵华真相的书籍——但可想而知,并没有多少人会买来看。有趣的是,徐静波没有再采访和平时代出生或非参战兵后代的人对于侵华战争的看法,如此一来,我们其实并没有办法从书中了解到日本社会在这个问题上的倾向,而就我们所知道的现实情况,即使老一辈的人,特别是参加过战争的人对侵略行为有一个比较深刻明了的认识,但是占了日本人口百分之八十的战后一代,受到历史教育(据了解,日本高中主流的历史教科书有五种,对南京大屠杀等侵华暴行的描写不尽相同,但都没有完全客观地给出真相)甚至是右翼思想的影响,对日本在二战中的所作所为普遍没有清晰正确的认识,可能除了“日本为东南亚人民带去了深重的灾难”这种安倍反复强调但说了等于没说的事实之外,并没有更多的了解了。

在这个问题上,多数日本人是被蒙蔽的。在富足的时代,日本年轻一代对政治表现出的“无关心”似乎让我感觉他们并不知道自己的国家是怎样一步步走过来的,加上安倍的谈话中有一句话的大意是:“我们不应该再让我们的后代背负战争带来的内疚和耻辱”,但是“我们的后代”知道这场侵略战争的深重吗?如果不知道、不了解,何谈背负?如果知道,就仅仅止步于冷漠的“知道”,不需要感到内疚和耻辱了吗?日本人对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认识似乎脱节了。在日本时正好遇上团体自卫权解禁,我问几位同班同学怎么看待这件事,回答都是“不清楚”、“不了解”、“感觉也没什么改变吧”。不禁语塞,不再说什么。

我向来觉得日本将传统与现代的融合做得无与伦比,老祖宗流传下来的物质和精神遗产总能与时俱进,变成现代生活的一部分,这是很让我敬佩的一点,也是中国需要学习的一点。但如此爱护历史的日本人,为什么社会的主流偏偏没有直视历史的坦诚和勇气呢?从现在起的一代人后的一代人,再一代人,或许就这样慢慢地淡忘了吧,只记得两枚原子弹让自己的国家败落倾覆,死伤无数,却难以意识到自己的国家其实也是万恶不赦的侵略国、加害国吧。中日关系一触即破,最深沉的原因无疑是战争带来的伤痛,而日本政府始终不肯真诚地承认历史错误、向被害国道歉,成了一直以来无从愈合的伤痕。

中国始终有一谈日本不分是非全然批判的人,也有为了中日友好终身奋斗的人。中日的民间交流日益兴盛,前些日子我校与饭山市的中学友好交流十五周年纪念庆典在饭山举行,课堂上看着老师带回的回顾十五年历程的视频,想着这么多年来这么多人包括自己这一届人为促进友好交流做出了贡献便几欲落泪。

中国与日本在地理位置上无法分割,全球化以席卷之势发展着,中日作为邻居不可能相互视而不见、避而不谈,在政治、经济、文化上会有越来越多、越来越深入的联系,只希望从今往后中日能抛却敌对,更加友好互惠,坦诚相通。

在日本文化方面,徐静波在开篇就写到日本人守家业的问题。他写了一个有趣的故事:他带几位中国大老板去一家老饭馆吃饭,主人一直服务得很周到,最后自豪地告诉他们,自己是这家饭店第八代传人了,不料一阵静默,一位老总问:“我们可以走了吧?”事后老总跟徐静波说:“这家人八辈子都在这小饭店里,真没出息。”

的确,中国和日本对于“优秀”的定义和要求太不一样了。在中国要让人夸你优秀,大都需要做到比身边的人都要好、要突出,成为驱动任务带动发展的那少数精英人才,有所成就,方才是让人称赞的“优秀”之人;而就我的了解,日本固然也对优秀和精英有着热烈的追求,但总体上对于个人的优秀或出类拔萃的看法没有中国那么极端或狂热,只要正直有信、努力上进、遵规守纪、品行良好,这样的人——一位好公民——就已经是“立派”的、优秀的人了,即使其在一生中的鲜花与掌声寥寥无几。何况日本如今是“宽松世代”,要为成为精英而挤得头破血流的人似乎更少了。

我认为这说到底是资源分配的问题。在中国,读书高考,进入好学校,找到好工作,不断鞭策自己、超越别人,踏上人生巅峰这一条路似乎是被限定死的,其他的路子几乎就是歪门邪道,难以发家致富、成为成功人士——成功人士是与名誉和财富捆绑在一起的。中国人口众多,地域发展极不平衡,经济资源和教育资源也呈现出巨大的差距,通过相对公平的高考才有可能翻身,若脱离教育自己出去闯荡,除了天资与运气好的,大多都是碌碌一生,茫然挣扎。而即使同样是大学毕业,当保安的与坐写字楼的人得到的工资可以是天壤之别。贫富差距太大。在中国如今一切向“钱”看的大发展大变革中,多数中低端的服务业、个体手艺人、技术工人、建筑工人、环卫工人等做着这个社会中最底层的却又是支撑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工作的人可以说是在夹缝里生存。这个时代像一部轰轰作响的机器,跑得太快,他们明明是很重要的螺丝钉,却好像被遗忘了,被落在了后面,苦苦追赶而不得。那些好的资源,那些所谓社会的发展成果,目前还难以轮到他们来共享。

中国是未富先老,日本却是未老先富,在资源全民共享上确实应该做得更好。高层的收入虽然被加以巩固但也被压制着,高不上去,中低层的收入被顶托着,低不下来,即使是只靠做便利店或餐厅服务员的兼职也能过得下去,贫富差距比中国小太多,“努力读书赚钱,改变自己的命运”这种想法很少见,日本人不用挤破脑袋也能过上不错的日子。有一个富足的国家做支撑,有讲究公平公正少有戾气的同胞,在学生时代便习惯了班里每一个人都需要当一个班级委员——即使只是每个月给班里的同学换一次座位表——日本人当然也需要精英,需要选拔优秀的人才,但不是每个人都要成为那金字塔顶的一分子,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成为一个团体里不拖后腿的人,成为社会运作中一个小小的但不可或缺的螺丝钉,也是一份重大的责任,也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这或许也是日本的匠人精神比中国浓厚的原因吧。许多中国的车间工人或许并看不起自己的工作,不认为这有什么值得专心致志的,反正到月底也就拿那么几个钱糊口——噢,也还是说回了资源公平与分配的问题。

----------

其实我只是把要发给大学的读书报告贴上来了

《静观日本》读后感(二):一样又不同

说中日文化系出同源,应该没有人反对。但是有存在着很多根深蒂固的不同。如果说中国和日本存在绝对差异,又有很多相通之处。这本书给我的印象和我所想也是一样又不同。无论是历史也好,所处的地理位置也罢,中日彼此很难忽视对方。日本民众不可怜,当时的政治环境也是他们创造出来的,说实话有些看到这些话的时候有些震惊到了。一个日本人有这样的觉悟。但是,在我看来,大家不过想做跟着羊群的羊罢了,把所有人带向战争的首领应该承担主要责任,然而事实上,并没有受到惩罚,这才是加深中国人伤痛的主因。以我个人所想,日本政府、天皇,我是不会原谅的。但是日本民众,真的应该承担战争的主要罪过吗?我不知道怎么形容,只能以问号做个结尾。?

《静观日本》读后感(三):或许现象背后的原因 更有意义

《静观日本》从日本的经济 文化 政治以及中日关系 各个方面 给出了很多案例,没有具体分析每一个案例,每一种现象背后的原因。

印象很深的:

第一个,日本的商业大佬 大都低调内敛,不抛头露面 且不会和政界走的很近,“大概是法治社会”。从政不会给公司带来任何好处,不会有额外的贷款,甚至会给公司带来负面影响

第二个,日本的优衣库,集团会长柳井正曾数次成为日本首富,同时 作者也提到 zara,HM这些品牌也都成称为首富。这个是颠覆我的印象的。因为日本的其它产业同样也是发展的特别好,那为什么服装产业这个传统而又不怎么起眼的行业,利润会如此可观。同时这让我对正在做的事情,有了更大的信息

第三个,日本的三洋企业发展的一个转折点。为了节省成本,三洋将电冰箱业务“外包”给中国海尔。海尔确实产出了三洋品质的产品。但是日本国民却有着对日本制造的钟爱以及认为中国制造是劣质的。这一个转折点,使得三洋企业从此一蹶不振。这里有个很值得思考的点。为什么日本人这么信赖[日本制造]?

还有很多案例,比如日本的房价问题,与上海房价的对比,日本的制造业发展,互联网发展等等。这里面 背后很深层次的原因值得思考

最近看家里爸爸妈妈做茶叶生意 实在辛苦,不由得想到本书中提到的一个案例,日本对世世代代从事的企业是有敬畏之心在的。如果一份企业传承了几代甚至十几代,这在其他人看来是值得尊敬的,所以也就有了案例中温泉酒店 即使亏损 也坚持营业下去的例子。而在我们国家,如果世世代代做一件事(尤其是规模很小的手工制造业),是会被人觉得没出息的吧。中国人,喜欢强调一代更比一代强。有时候觉得,回家继续做茶叶生意或者豆腐作坊,虽然辛苦,却也乐在其中。

    

上一篇:表演训练手册读后感精选10篇_读后     

下一篇:《权力巅峰的女人》读后感10篇_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