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

常识与通识读后感精选10篇_读后感_名著读后感_格言网

2020-12-28 23:46:52

读后感

《常识与通识》是一本由阿城著作,中华书局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9.00,页数:195,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常识与通识》读后感(一):读书读到自己喜欢的作者,是种幸运

读书读到自己喜欢的作者,是种幸运。如果这作者还活着,是又一重幸运。如果这作者非但还活着,并且持续不断的出版新作,那就是幸运的幸运的幸运了。

再进一步,如果他非但活着,还一直在写,并且都写得好,那简直可以说是幸福了。

做个幸福的人,好难。

比方说,我喜欢的这位作家阿城,虽然人人都夸他小说写得好,但他愣就是不写了。接着写散文,也好,可是没几年,他又不写了,跑去搞编剧,或者其他什么事,越久,声音越小,简直不知道他去干嘛了。

写不写,当然是人家的自由,作为读者,完全没辙,难不成在包里藏一把匕首,坐两天三夜的火车跑到他的住处,把刀架在他的脖子上才成吗?这不成了《危情十日》吗?一恐怖片,犯不着。

可是喜欢啊,只好读旧书。可就连读旧书,也挺困难,因为十多年了,一直没再版。终于,上个月听到阿城文集要出,不仅包括了全部的旧著,还有两本新书呢。可把我高兴坏了,结果,光打雷不下雨,现在又没动静了,三大电商网站搜不到半点音讯,从前有预售的,也莫名消失。

没办法,只有继续等着。等着也不能干等,中华书局出版了《威尼斯日记》之后,最近又出了一本《常识与通识》,布面精装,买回来解解馋。

这也是旧书,原来是一九九七至一九九八年给《收获》杂志写的专栏,两个月一篇,一篇几千字,看目录,以为谈的是文化,读进去,原来是人体生物学,很混搭。换个词更好——调和。

对头,调和,这是《常识与通识》给我的最大印象,也是它真正牛逼之处。

调和这个概念是从顾随先生那里借来的,最近在读他讲古诗,常常说调和,调和当然不是混搭,也不是并置,它是虽有不同的成分,但是能够融为一体,浑然天成,焕发新的生机。这需要高手中的高手,才能做成。

前面说到,这本书的内容涉及两大领域,一方面是人体生物学,另一方面是文化。人体生物学这方面,谈到了蛋白酶,多巴胺,基因,DNA等诸多概念,主要集中在脑科学;文化这方面,谈到了乡愁、艺术、鬼神、人性等等。

这两个领域,按现在流行的划分,一个是理科,一个是文科,压根不在一个宇宙。

在杂志上,常常看到一些科普文,硬邦邦的,不明觉厉,然而未必真的会去看,语感太差,读着硌眼睛。谈文化,就是另一番景象了,虽然不像科普文章那样可以砸昏你,但也常常会将你绕晕,就像武侠小说里老尼姑的拂尘,扫得你眼睛睁不开,只能晕倒。

阿城在这本书里所做的,则是乾坤大挪移,将两个看起来不搭调的东西调到一处来讲,并讲出了许多新意。比如说谈乡愁,很煞风景的,这里乡愁不是小小的邮票,而是胃中的蛋白酶,人为什么怀念家里的味道,因为小时候蛋白酶的种类和机构开始逐渐形成以至固定,所以吃不惯外面的东西,就想家了。

煞风景的还有,他说爱情不过是人脑中的化合物;人性自带攻击本能,并且这本能是人所以进步的重大原因。

听起来有点不可接受,但说的是科学,用阿城自己的话,应该是常识。显然,直到现在,这些人体生物学的知识,也未必人人都懂。此书所做的,用另一个文化人喜欢说的词,是“除魅”,除文化的魅。

上面讲了第一种调和,是内容上的,另外,还有文体上的。读完阿城这本《常识与通识》,会惶惑,该怎么分类呢?是散文,随笔,还是杂文?

说不清楚,因为这几种文体中的要素,他一举并包,或许,他根本就没有这样的概念,所以写起来很自由,《威尼斯日记》也很自由,虽然是日记的名目,但也写成了散文、游记和笔记,甚至文学评论。

写得自由,需要超越文体的束缚,需要胆识和胸襟,当然,也需要能力。这种能力,犹如武侠小说里打通了任督二脉,进到了新的境界,无拘无束了。

这种无拘束,也体现在具体的文字上,阿城的文字,从前说过,是中文里最好的(至少是之一),这种好,因为他懂得中文,另外,他没有“腔”,没有腔调,自自然然的说话,幽默,有趣,有知识,从前周作人也是这么做的,汪曾祺亦然。阿城难得,因为汉语被污染久了,各种腔调涂涂抹抹,糟蹋了,他正本清源,吾等恍然大悟,原来还可以这样。

这样,就真好。

最后,附一小段阿城的自我介绍,或可见其文字的好:

我叫阿城,姓钟。今年开始写东西,在《上海文学》等刊物上发了几篇中短篇小说,署名就是阿城。为的是对自己的文字负责。出生于一九四九年清明节。中国人怀念死人的时候,我糊糊涂涂地来了。半年之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按传统的说法,我也算是旧社会过来的人。这之后,是小学、中学。中学未完,文化“革命”了。于是去山西、内蒙插队,后来又去云南,如是者十多年。一九七九年返回北京。娶妻。找到一份工作。生子,与别人的孩子一样可爱。这样的经历不超出任何中国人的想象力。大家怎么活过,我就怎么活过。大家怎么活着,我也怎么活着。有一点不同的是,我写些字,投到能铅印出来的地方,换一些钱来贴补家用。但这与一个出外打零工的木匠一样,也是手艺人。因此,我与大家一样,没有什么不同。——阿城 作于1984年

《常识与通识》读后感(二):不能多谈的常识

人类已进入信息高度发达的互联网时代,但很多常识我们仍然不具备,这是可悲的。但在中国,常识也不好多谈,因为常识即是真相,而这是一个面对真相有太多避讳的国度。

避讳未必都是坏事,有些真相因为太残酷,要敬而远之,忌于谈论。但避讳不能成为视而不见的借口,更不能以黑为白,混淆视听。

《常识与通识》的文章最早以专栏形式连载在《收获》杂志上,阿城说自己曾想给专栏定名为《煞风景》,说起来,常识有时候的确煞风景。比如阿城谈爱情和多巴胺的关系,将爱情的美妙感受在化学和生理学的层面上进行剖析。对于热恋中的情人,发现自己的怦然心动可以分解成化学方程式,受身体内各个部件间严格的程序控制,难免有点别扭。然而,虽然煞风景,常识仍旧不可或缺。引发爱情感受的是身体内一系列化学反应,是人类应该了解的自身生理机能。如果有人以为爱情是伟大的情感,不能和化学放在一起,有损爱情的纯洁,进而抨击爱情是化学反应的观点为歪理邪说,这就有点掩耳盗铃了,再往深了发展,可能发展成讳疾忌医。

不愿意承认常识,甚至诋毁常识,听起来似乎是一种很可笑的行为。但其实很多人常常如此做,只是自己不自觉罢了。人都是自大的,相信自己是万物之灵,有自由意志,但如果没有常识,你以为的自由意志很可能只是一种盲目。比如当年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现在说是常识,可曾经有几十年的时间,大部分中国人都不承认这个常识,而抱有这种常识的人反而成了异端。阿城说:“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简单说,就是失去常识能力的闹剧”,但到了今天,又有很多人出来赞美文革了,你还以为常识不值得一说吗?

一个搞文学的人给我们讲科学的常识,听起来有些怪。但讲起常识来,文学家的确比科学家有优势。因为常识不需要讲特别高深的理论,反而有深入浅出,绘声绘影讲故事的能力。一些伟大的科学家有的是不擅长,有的是不屑于普及常识,反而是懂得如何用文字来和读者沟通的作家,讲述起常识来,更容易让读者接受。

阿城所说的常识有时候会跑题,比如讨论蛋白酶和思乡的关系,蛋白酶没没什么出场机会,思乡之情都谱成了菜单。文中各种美馔佳肴,虽然都是家常菜,但也正由于家常,更能令人感同身受。《魂与魄与鬼及孔子》、《还是鬼与魂与魄,这回加上神》,谈鬼论神,将古人笔记中的故事娓娓道来,好像也不是什么常识。幸好,书名是《常识和通识》,这些跑题的部分可以很方便归拢到通识的范畴去。尤其是阿城的跑题有时比正经谈事更有意思,每一次跑题都能跑出不同的景致,阿城松弛起来,很迷人。

《常识与通识》的后面有点乏力了,尤其是《攻击与人性》的三篇,来回来去大段重复抄录别人的文章,看不到太多阿城自己的观点,有点应付了事的感觉。《足球与世界大战》是一堆资料的堆积,尽管对于爱足球的人来说,读着挺有意思,但从文章的角度,也就是一个资料帖。《常识与通识》内收录的几篇文章,写作的时间跨度有两年,阿城大概是属于那种短跑选手,不擅于长途奔袭,一拖,心气泄了,文章就折损了精气神。

欢迎扫描二维码,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闲书过眼

《常识与通识》读后感(三):恩………

有不少看不懂的,这个里面好像也没有讲到通识这回事。常识嘛,说的也少。不过对常识的说法很好,有些常识需要巨大的代价才能认清,有些常识会被人为掩盖。还有一些前后文没有连贯性,解释的也不是很到位。 1.挑食会让人缺少一些相应的消化酶。长大之后去外地吃饭消化不良,吃不惯,就想念家乡,其实是想念家乡的事物。

2.与基因斗,克制本能,就是与天斗其乐无穷。宏大无私的词语会带给人快感,比如悲壮,苍凉。

3.人在催眠后会将没有发生但自己想的事情当成真实,即虚构与扭曲。而通过这样的情况也会对人的精神和身体产生影响。凡流行的事物,都有催眠的成分在。

4.怕鬼的人内心总有稚嫩之处,这正是有救赎可能之处。《聊斋志异》是从别人处听来的,虽然我从鲁迅处看到的不是这样。《阅微草堂笔记》是作者亲眼看见亲耳听到的。中国人重肉体更甚于灵魂。

5.鬼故事差不多就是在表达在文化中不得释放的潜意识。所以大多数是报仇,艳情。

678.这几篇感觉写的很乱,不说。

9.足球会促进人的动物意识,在这里面理性很少

10.世界上最复杂的事是将复杂解为简单。常识是智商的基础。

11.身外之物,也许可以看淡,但身内之物不必看淡。

有时看的挺有意思,有时看的很枯燥,这就是我对阿城的感觉。很多时候内容并不跟着题目走,先扯一段别的,后面想起来了再扯回来,但是没有一会就又回去了。。。

    

上一篇:哲学关我什么事读后感精选10篇_读     

下一篇:半妖司藤读后感精选10篇_读后感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