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

《从紫禁城到故宫》读后感10篇_读后感_名著读后感_格言网

2020-12-28 23:46:52

读后感

公众号

《从紫禁城到故宫》是一本由单士元著作,北京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元,页数:2017-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从紫禁城到故宫》读后感(一):来自建筑本身的故宫历史解读

几年前曾经去过故宫,不谙其具体建筑历史意义的我,自然是走马观花,惊叹一番,照几张照片了事。看了单士元先生的《从紫禁城到故宫》这本书后,我发现自己是辜负了故宫一行。因为我只是看到了故宫的表象,却没有寻丝觅迹探究其所隐含的文化意蕴。

从紫禁城到故宫,简单的几个字,却高度浓缩了这片建筑的历史。那么它为何能够成为明清两朝的皇宫呢?一是与其所处地理位置有关,二是与它本身的特色有关。后者也正是单士元先生在书中着力阐释的内容。

历代王朝选择哪个地方建造皇宫,自然是经过综合考虑之后的结果。一旦确定地方,它的建筑就要与所在地的建筑风格一致,否则就显得不伦不类了。所以,紫禁城在北京,其风格自然是与北京的古代建筑风格是一致的。毫无疑问,无论皇家多么有权有势,皇宫的建筑总不是一朝一夕、或者其草图是随随便便画画就能了事的,正是因为这一点,所以单士元先生重点讲了明清两代的营建制度,在他轻松诙谐的语调下,枯燥无味的建筑知识以及隐含在其内的文化等,都变得生动起来。《从紫禁城到故宫》这本书是单士元先生对故宫建筑历史及其文化历史、甚至在其间所发生的历史故事的科普之作。这座建筑物里有的不仅仅是各种各样的房屋、以及各种各样的建筑文化内涵,还有很多的历史人物皇帝、妃子、大臣们,他们在这里演出了自己的人生悲欢,也决定了当时社会的悲欢。所以,紫禁城就绝不仅是皇宫那么简单,更多的是旧时代我国命运的决定场所。

《从紫禁城到故宫》具有严明的体系,反映了单士元先生具有谨慎的学术观念。这种学术观念让他能把自己70年间对紫禁城和故宫的所见所感,用一种不是学术语言却富含学术因素、不是学术著作体系却丝毫不逊于学术著作的形式表现出来,让稍微具备一点阅读能力的人都可以从中获取大量的相关知识。

这是一个全民阅读的时代,也是一个书籍如海的时代,只是阅读什么样的书,如何去阅读,却不是人人都能知道的。游故宫,是简单地买一本游览指南,还是事先认真找相关的书籍做做功课,这就值得人深思了,总而言之,如果再去故宫,我会带着这本书,循着书中的指引,一一走过那些承载了无数历史的地方,从中感悟每一砖每一瓦的故事与情绪。

1??IU;?

《从紫禁城到故宫》读后感(二):解码故宫:从营造艺术到历史沉思

(刊于《现代快报》2017年8月27日)

文/俞耕耘

北京故宫,之所以驰名世界,在于它早已化为历史凝集,文明象征。无论从艺术还是规模,都前所未有,登峰造极。在它背后,是北京八个世纪的建都史,历经辽、金、元、明、清五朝的丰赡积淀,承袭沿革与改造扩建。它不仅向我们诠释了什么是城市规划与建筑艺术的完美配置,皇家宫殿的最高成就。同时,也是世界皇宫中历史最悠久、面积最宏大、保存最完整的典范。

然而,越是恢宏撼人之建筑,常人越难以观其精微幽妙。因为格局、气势、体量往往掩过了它背后的玄机密码。单士元先生的《从紫禁城到故宫》就是一部洞幽烛微的故宫“解码书”、深入浅出的“百科探秘书”、写给大众的“内行研究书”。作为著名文物专家、古建保护专家,单先生在古建营造、明清档案、文物研究领域造诣深厚。在故宫浸淫七十年的生涯,让他的著述俯拾成趣,自然从容。

这位“老故宫人”介绍故宫的“小书”,却有着境界的阔大。你很轻易感受到一种历史意识、建筑视野和艺术品位。全书从营建史、艺术布局和史事钩沉入手,展现了关于故宫的知识谱系,可谓融贯了建筑的技术性、空间的艺术性和政治的历史性。这三者密不可分,故宫的价值全在于它是“意义的聚合”:既是一部用建筑表述封建皇权的思想史,亦是以建筑“观取”治废兴衰的“隐喻诗”。它的每一次营建、重建、改建和扩建都关乎国运前途,人民疾苦,王朝更迭。

从辽南京、金中都、元大都到明清紫禁城,历朝用时间夯实了一种恢宏完美、法度森严的规划营建艺术。单先生揭示了其中的“常道”,你可以说这就是古代所言的“法式”,也可以理解为宫殿的“套路”。其中,少数民族统治者也不断被“汉化”,如前朝后市、左祖右社的规划原则都源于《周礼·考工记》。法式的思维,也决定了迁都、建造排除了突发奇想的随意性,相反它们都遵循“原型”蓝本,复建平移的思路。

如明永乐建都北京,皇城“悉如金陵之制而宏敞过之”。朱棣不过是依据南京、凤阳的宫殿规制,进行了更完备的扩大复建。洪武朝不仅保留着元故宫的琼华岛、兴圣宫和隆福宫,甚至朱棣还将隆福宫改建为自己的西宫。作者用文献和实地勘察的相互佐证说明了元、明两代皇宫中轴线的一致叠合。如果反观,后朝对前朝的宫殿改造,你会发现它们仍旧指向一个核心要义:即不断强化南北中轴线的空间布局,不断完善宫城、皇城和都城中心辐射的套嵌结构,宣示亿万之家供养天子皇家的象征隐喻。

明代将南城城墙南移,“使这条驰道更加延伸”,北部则把鼓楼和钟楼移到中轴部位,“由于北城墙已缩回五里,这条大道便名副其实地成为纵贯全城的一条中轴。”它给明清两代提供了“黄金基线”,全长八千米穿过整个皇宫中心,最宏伟威严的三大殿全都处在中轴线上。明代千步廊也南移到正阳门与承天门(今天安门)之间,形成国门前的“御路”。这条北京内城唯一的东西纬线,在皇宫大门前形成一个禁区广场,随后突然向左右夹峙延展,更反衬出承天门的宏大壮阔。门禁、广场和三大殿组合交替,也正如序曲的“蓄势”和高潮的“叠加”,将变化与重现的主题,绵延至景山,推向无穷。

从永乐朝开创、正统朝完成、嘉靖朝扩建,奠定了紫禁城的总体格局、功能划分。作者似乎也向我们说明,清代之所以承袭明代宫殿,位置布局一如前朝的原因在于紫禁城的完美已入化境,根本提不出什么更动的理由。即便是改造,也不过是清代改变“东西路对称格局”的“小动作”,甚至单先生毫不客气地指出,清代统治者的自以为是,误读曲解了明朝文化传统。庆幸的是,连续性、继承性终究是主流,它使故宫得到了世代累加的修缮与保护。

《从紫禁城到故宫》一书的超越意义在于,它不止是故宫艺术的巡礼品鉴,更是以故宫为“扣眼”,通了“古今之变”,阐发了历史哲思。这就像一个反讽的悖论:封建王朝没有恢宏雄丽的宫殿,就不能显示天赋的神权,统治的合理;就不足以威震天下,让万民归化畏敬。然而,劳民伤财,大兴土木的反复营建,又会招致民不聊生,王朝覆灭的终局。换言之,王朝就像流水的棋子,宫殿却是铁打的“棋盘”。北京城、故宫亦是少数民族统治者与汉族融合历程的见证遗存。从辽金到元明清,都城与宫殿或重合偏移,或改扩重建,却都体现了一种因势生变,破立结合,绵长永续的“中国智慧”。

《从紫禁城到故宫》读后感(三):一砖一瓦故宫情

在我国的古代,紫微星被认为是帝星,因为紫微星正处中天,是所有星宿的中心。紫禁城之紫便是由此而来,意为紫薇正中,人间正中。禁则代指宫禁森严,严禁侵扰等意,也因此皇家的宫殿居所也就被称为紫禁城。到了民国溥仪退位,帝制终结,紫禁城也终于从皇家宫苑成了我们如今所知的故宫。

故宫占地七十二万平方米,是现金所存的世界上最大的皇家宫殿建筑群,但故宫只是曾经的紫禁城的一部分。北京从十二世纪起作为一国之都,曾几次兴建皇城,如今的故宫虽在明清两代一直在不断的重建、改建、扩建,但它的基本规模仍然是明永乐时期朱棣所确定的紫禁城。可以说北京故宫是历史最悠久、建筑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封建王朝皇宫。

如今紫禁城已不再为一家一姓独享,成了供人观赏怀古学习的地方。进入故宫,我们必定参观的地方肯定有外朝三大殿,也就是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太和殿是三大殿之首,也是我们俗称的金銮殿。太和殿主要用来举行大朝会,例如登基、朝贺、颁布诏令等,使用虽少,但地位重要,是皇权的重要象征。

太和、中和、保和三殿最初名奉天殿、华盖殿、谨身殿,明朝中期改为皇极殿、中极殿和建极殿,清朝又改为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虽说三大殿十分重要,但在故宫中三大殿的历史却不是最悠久的,原因就在于,三大殿数次失火,数次重建,如今的模样已非永乐时的原貌。

从紫禁城的布局来讲,乾清门广场阴暗的三大殿以及文华、英武等殿为外朝,广场一杯的后三宫等建筑为内廷,内廷也就是皇帝及其家人生活的地方。内廷的宫殿名称常常在影视剧中出现,如皇帝的宫室乾清宫,皇后的居所坤宁宫。晚明历史上有三大疑案,其中的红丸案和移宫案就发生在乾清宫中。

发生在皇室的迷案还有很多,比如游览故宫必去的珍妃井就潜藏着一桩秘闻,据传珍妃被慈禧太后命人推入井中,冤死于此。与慈禧相关的疑案还有西宫谋害东宫之说,慈安太后病死亦是谜团重重。

单士元先生在书写紫禁城建筑格局、历史变迁的同时,也书写了皇城之中的秘闻故事,考证了期间流传的诸如香妃的传说,可以说,《从紫禁城到故宫》不仅从严肃的考证层面介绍了故宫建筑的特点及变迁,也从人文层面讲述了故宫的人物事。

作为大家小书系列中的一本,《从紫禁城到故宫》从营建、艺术、史事三个层面上做了讲解,并且遵循了大家写给大家的原则,既通俗易懂,又科学严谨,是一本了解故宫必不可少的书籍。

《从紫禁城到故宫》读后感(四):一本书讲透故宫——读《从紫禁城到故宫——营造、艺术、史事》

文/岸晓风

毛主席有一句著名的诗句:不到长城非好汉。大凡到北京去的人,都是要去一下长城的,不然算不上“好汉”。当然到了北京,另一个地方如果没有去过,也算不上到了真正的北京——那就是故宫(古时称紫禁城)。试想,在古时候,紫禁城才是真正的皇城,才是“首都”。

当然,虽然我们都对故宫的大名如雷贯耳(古时的老百姓也是),但是要说对它有多深刻的了解,却也不尽然。毕竟,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顶级结晶”,不是一般的下里巴人能够了解并熟悉的。

但是,时代在进步。当代的人们,早就应该也有能力解开关于故宫的所有神秘面纱了。当然,这就不得不说一本书。著名文物专家、古建筑保护专家、故宫博物院原副院长单士元先生的《从紫禁城到故宫——营造、艺术、史事》,这应该是关于故宫的专著里面具有“空前绝后”意义的一本书。

一方面,是这本书是关于故宫的传世之作,也是集大成之作。无论是关于故宫的前世今生,还是文化、掌故,作者都了如指掌。比如书中告诉读者,紫禁城始建于15世纪初期,准确地说,是永乐四年(1406年)下诏书开始筹建,到永乐十八年(1420年)主要建筑建造完成。故宫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用高达10米的城墙围绕,南北长九百六十米,东西长七百六十米。故宫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的建筑艺术和独特风格,在世界建筑史上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一个最符合《周礼·考工记》王城规划的宫殿建筑设计的实物典型。同时,作者对于明清两朝对于紫禁城的营建、修缮、布局,以及有紫禁城有关的制度设计,甚至引起的文字狱,都熟捻于心,真正做到了权威、厚重、大气。

另一方面,是因为在单士元先生91年的人生岁月中,在故宫学习、工作长达73年,1925年初,十八岁的他以青年学子的身份参加清室善后委员会,亲历自末帝溥仪被驱逐出宫至清宫被筹办为故宫博物院这一历史变革之业,之后在故宫博物院工作直至仙逝。可以说,作者一辈子都贡献给了故宫,也带给了我们丰硕的研究成果。而这些沉甸甸的“精神财富”都随着时光的洗礼而愈加伟大。

《从紫禁城到故宫》读后感(五):故宫:除了史事,还有建筑

《国家宝藏》的火热让更多人开始关注国家的文物,也愿意花时间去探索历史的各个方面,如史事、艺术等等。在众多的博物馆中,故宫博物馆应该算是大家最为熟悉的,一方面是因为它地处北京,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两个封建王朝留下的宫殿,拥有成千上万的文物,另一方面其与CCTV合作的纪录片以及自己设计的周边一直社会大众的追捧,而关于发生在故宫的历史故事更让人惊叹。不过,若是说起故宫的建筑设计,很多人可能会有所陌生。我们都知道任何建筑都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特别是建造故宫这座宫殿,更是集中了全国著名的工匠,始建于明永乐年间,于明正统朝完成。随后,直至清朝仍不断在改建、修缮。

《从紫禁城到故宫》是一本让读者通过故宫建筑来深入认识明清朝制度、布局、艺术等等是书籍。本书的作者是单元士先生,他曾参加“清室善后委员会”。历任故宫博物馆建筑研究室主任、副院长、研究员,长期致力于文物研究和保护工作,对古代建筑和明清历史很有研究,著有《清代起居注考》等著作,而这本《从紫禁城到故宫》由他的女儿整理,于2017年问世,正值单元士诞辰110周年,在纪念单元士先生的同时,也让读者从不同的角度认识故宫。

在《故宫史话》一书中,单元士曾说:“故宫是民族建筑一书集大成,其工程之艰巨、规模之宏伟、工艺之精巧、创造性之丰富为世界所罕见。塔不仅是东方的瑰宝,也是世界上的奇迹。”那故宫这座宫殿又有什么特点呢?单元士先生在《从紫禁城到故宫》这本书中进行了详细地阐述。

整本书中我比较在意的是故宫是如何采暖。北京的冬天特别冷,在没有暖器设备的情况下,皇宫帝后、妃嫔在冬天如何保暖呢?单老介绍,公众的取暖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炭盆,这个相信大家比较熟悉,利用炭盆供热,在许多电视剧中我们也时常看到,另外一种就和建筑密不可分,利用地下火道,即在殿内地面下砌筑火道,火口在殿外廊上,感觉这种方式与如今地暖类似,而这种技术在皇宫中使用了四五百年了。当然除此之外,故宫中还有所谓的暖殿、暖阁,这就是利用空间,降低室内高度,让人感觉不那么寒冷。

再来说说水源方面,在故宫中有一套整体的下水系统,遇到暴雨,各殿庭院相连,一同把水排出城,因此,宫中不会出现积水问题。至于应税问题,宫中每个宫院至少有两三口井,除帝后外可满足故宫内所有人。此外,故宫中有不少小型盖顶井亭建筑,既可满足生活所需,又美观,这就是故宫建筑的独特之处。

在此,我只是提及到了书中亮点我比较关心的问题,而整本书就如序中所言:“从深入浅出的手法,把枯燥的砖木瓦石建筑物赋予灵气,读起来不枯燥。”虽然这本书小巧,但是里面的知识却丰富,既可以让读者增加只是,又可以开阔眼界。

    

上一篇:《盲刺客》读后感精选10篇_读后感     

下一篇:《引爆朋友圈:手把手教小白做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