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

《后来的事》读后感10篇_读后感_名著读后感_格言网

2020-12-28 23:46:52

读后感

《后来的事》是一本由[日] 夏目漱石著作,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2.00,页数:30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后来的事》读后感(一):后来的他

上一次我看夏目漱石的著作,还是在去年暑假的时候,在kindle里看的,《我是猫》。当时对那书并不怎么来感,甚至没看到一半,就搁置一边了。那时刚接触日本文学,对日本文化太生分,以至于一直融不进去,入不了戏。之前也读过一些日本文学的书,比如东野圭吾的《恶意》,村上春树的《眠》,那些都是经典之作。但开始对日本文学感兴趣,还是在读了太宰治的《人间失格》之后。扯远了,我想说的是,我对日本文学,一直是怀着一种陌生又亲切的感情的。之前对夏目漱石的认识只是停留在“日本著名作家”和“我是猫”这种浅显的层面,唯一的好感是觉得他的名字还挺好听的。 所谓欲扬先抑嘛,前面这么多的铺垫,只是想引出我对《后来的事》的极大的好感。惊喜万分,这本书在我心中的地位仅次那本《人间失格》。 我每次读大家之作总会读得非常慢,一行一行细细看,碰到亮眼的句子,总想拿小本本记下来。不愧为经典之作,从开头开始,无论是人物塑造还是节奏控制,无论是情节大体走向还是细节对话描摹,都保持着写作的高水准,总能让我眼前一亮。 先说说人物,我真是太喜欢主人公代助了。在小说的前半部分,作者还在描写他的亲情和友情的时候,我有无数次觉得我的身上有他的影子。“觉得主人公就是自己”,一旦我在读小说时产生了这样的共鸣,就会越发把自己代入进主人公的灵魂里,让我产生这样共鸣的比如“决定去死”的欧维、“决定去死”的叶藏,还有这本书里的代助。正如代助的父亲在教训代助时评价时说的,他舞文弄墨、不谙世事、个性偏执。有时候我羡慕他,不用在“月亮与六便士”里抉择,而他看待“月亮”的三观,正是我想坚持却没条件坚持的“真理”。

虽然故事的重头戏在后文的爱情,但我还是最喜欢看前文的友情部分,因为代助和平冈,简直是我和一位挚友未来的缩影。原来要好的哥们因为走的路不同,生存与生活的层次差异让他们渐行渐远。这种生疏的感觉,我现在也体会着。依然可以聊天,依然可以彼此关心,表面上毫无破绽,但我知道两人连接的内核,已经开始分裂了。本质观念的分歧,正如平冈认为为了谋生而劳动是在实现人生价值,而代助认为只追求面包的奋斗是无意义的。这不是简单的“喜欢夏天还是冬天”的意见不统一,而是深入到理念和信仰的鸿沟。我和那位朋友虽没有“破裂”至此,可不同的生活环境可以造就完全不同的人,我害怕我和她的结果是背道而驰。 在小说的开头我在想,“代助和平冈怎么都令人讨厌呢”,看到后面我却在想,这两人怎么都令人可怜呢。作者在循序渐进的故事中通过行为和对话,通过和谐与冲突,把代助和平冈塑造得栩栩如生。这是两个真正活着的人,这也代表着两种生活群体。生活里,这样的人可太多了。在有一场关于“生存与生活”的辩论冲突戏中,我透过他们看到了两种对立的社会阶层。

再说说情节结构,我很少看到一本小说里那么详细又真实地同时刻画了亲情、友情和爱情。夏目漱石能把这三大感情牢牢地控制展现在故事线里,没有复杂地搅在一起,相反,每一种感情都清晰有条理,详略分明,带着故事从发展到高潮,循序渐进,激动人心。最后一页的高潮式结尾简直让人大呼过瘾,疯狂,主人公和作者都疯狂。 最后说说语言技巧。可以看出的是作者运用文字的技术是很高明的,经常在细节处给读者眼前炸点火花。举个例子,代助和哥哥参加宴会时,代助想他的哥哥应是早就习惯了这种日子,“就像漂浮在海里的海蜇,感觉不出海水的咸腥了吧”。很简单的比喻,可就是让人眼前一亮,同时把暗暗的讽刺传输给读者。不用夸张晦涩的长句,便能表达出奇妙的感觉,作者运用得恰到好处。 总体来看,是本好书。哈,我词穷,想不出应该怎么夸了。因为看第一遍时阅历尚浅,可能还有许多精彩的地方我没有领悟到,只能待日后重读时,享受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新的惊喜。本文的评价也只是侧重于令我印象较深的点,还有很多重点比如爱情没有涉及到,若日后有时间,我再细细体会并充实。 感谢夏目漱石给我带来的阅读体验,经典之作总有让人“脱胎换骨”的能力。

《后来的事》读后感(二):当人们再次面对错过的爱——夏目漱石《后来的事》

最近,刘若英执导的电影《后来的我们》成为谈论热点。刘若英成为首破10亿票房的华人女导演并且现在每天都在创造新纪录,片中演绎的北漂分分合合分离重逢感情生活让人唏嘘不已,对于有着类似经历的人来说,满满的回忆杀。

现在阅读日本作家夏目漱石的经典《后来的事》,似乎有点应景,不仅仅是与电影重合三个字的原因,更是因为书中也描述了一段错过的爱。

当然,国情、时代、语境不同,还是有很多差异的。更为不同的时,在过去因为种种原因错过的爱情,现在蓦然重逢,《后来的我们》与《后来的事》的男女主的选择是不一样的。

(至于刘若英唱歌《后来》、执导《后来的我们》时,起名有没有受《后来的事》影响倒不得而知了。)

《后来的事》描述的是20世纪初的日本,男主代助没有工作也不想工作,全靠家里资助过着舒适的生活,家中还不停催促他接受安排的婚姻,但代助并不热心。此时,三千代和平冈因为失业回来了,求代助予以资助生活。

代助心中又起波澜。原来,代助和三千代的哥哥以及平冈都是同学,本来代助对三千代有好感,但平冈也有此意,并委托代助撮合。代助为了所谓朋友道义,作为中间人促成了三千代和平冈结婚。从此一别三年。

再次重逢后,代助发现三千代活得并不开心,她和平冈之间互相并不相爱,三千代还已经患上了重病。代助的内心又重新燃起了爱的火焰,向三千代坦露了心迹,三千代喜泣于这迟来的爱。代助又与平冈进行了交谈,让平冈把三千代让给他。

平冈倒是同意了,但写了封信给代助家族。代助家族无法接受代助喜欢上有夫之妇这样的事实,认为代助辱没了家族名声,随即断了代助的资金来源。代助只好走出舒适区,准备自己去找份工作……

有评论解读《后来的事》是在暗喻日本当时的知识分子处境,实际上也不用探究的那么深,这种情况现实中是有可能存在的。

过去错过的爱现在如何面对?错过的爱究竟能否再重来?有些错过的可能拥有过,有些错过的可能未曾拥有过,不管过去有没有拥有过,当人们再次面对错过的爱,如果人们的心中仍然是念念不下,换作是你,能有什么样的选择呢?

尤其是象代助这样,他虽然仍然单身,但对方已经是有着家庭的人了(即使是无爱的家庭),能否僭越世俗眼光、超越道德婚姻,再去追回曾经错过的爱呢?对这样的问题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一定会有标准答案,可能觉得应该维持现状的比较多一些,但少数意见未必一无是处。

夏目漱石《后来的事》笔触细腻,大量的篇幅用在了心理描写上,代助在爱情、友情、亲情的漩涡中来回挣扎,进退彷徨,在他再次面对错过的爱时,代助终于不再怯弱,不再犹豫,甘冒天下之大不韪,冲破世俗之阻力,克服物质之藩篱,勇敢前行,使曾经错过的爱情不再错过。

(注:1909年的小说《后来的事》在1985被森田芳光拍成电影《其后》,有兴趣的可以去看一看和原著比较一下。)

《后来的事》读后感(三):日本文学大师的杰作

文学大师的作品就是不一般,日本国民大作家夏目漱石的作品确实能读出经典的味道来,日本发行的千元钞票票面上有他的头像,对于一个文学作家来说,头像能够印到钞票上,确实是破天荒了不起的事。

《后来的事》这本书是夏目漱石描写爱情的文学经典 ,也是日本国民心中永远的经典,这本书是“爱情三部曲”的其中的一部。这三部作品虽然写的是爱情故事,但并不限于爱情的范畴。

故事描写的故事是,代助没有了工作,依靠父母和兄弟资助打发生活,三十岁了还没成家,也不出去工作,他对一切多少抱着消极的态度。他把相爱的三千代拱手让给朋友平冈。可是三千代嫁给平冈后并不幸福,生下的一个孩子不久也夭折了。后来三千代遇到困难,代助提供了最大的帮助,并且代助还要与三千代恢复关系,虽然与朋友平冈闹翻了,自己家里也反对,他依然坚持爱着三千代,在三千代得病后,为了给三千代治病,也是为了生活,代助开始到外面寻找工作,成为一个有责任心的人。

书中表现的是明治时代知识分子的生活道路问题,描写他们不满现实而又无力斗争的状况,其中不乏对明治社会的黑暗现实的揭露和批判。有爱情、友情、亲情,写出这篇虽然平凡却是荡气回肠的爱情故事。书中对人物心理的精细描写、对景物的描写,深情婉约,哀怨缠绵。文风含蓄内敛,对人物的心理活动的细腻描写非常成功,正是有了这样精湛的表达方法,写出的故事充满文学味儿,成为了经典文学作品。他擅于人物的心理描写,鲁迅先生曾经评价夏目漱石的文学作品:“夏目漱石的著作以想象丰富、文词精美见称。”

从这本书的写作手法可以看出,作者运用的语言精确,丰富多彩,表现力丰富,运用俗语汉语西语等融如自己的作品中,成为叙述故事情节,刻划人物形象,描绘内心世界,反映现实生活,充分地体现了作家的创作个性,显示了相当高的艺术水准。是一位了不起的语言大师。

夏目漱石的作品贴近现实,表现了普通人的生活,描写他们在恋爱、婚姻、家庭和社会中的遇到的种种问题,尤其是在内心矛盾找不到出路的痛苦心情,既富有浓厚的时代气息,更秉有强烈的伦理道德意识和人道主义精神。

夏目漱石是日本近代文学的杰出代表。在日本享有盛名,几乎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文学史家公认他为日本近代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代表作家之一,他的小说脍炙人口,受到读者的广泛欢迎。

《后来的事》读后感(四):我怀疑作者穿越过

这本书在夏目漱石的作品里,不算出名,这样的好处是没有过多来自他人的评价,影响自己看书时的感觉。我最大的一个感受是,如果不了解作者的出生时间,会以为这是一本离现在时间不远的作品。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主人公代助像极了现在的一些人。

这本书主要描写的是富家公子代助整天无所事事,这个时候和三年未见的好友平岗和妻子三千代再次重逢,在和他们接触的过程中,代助发现自己爱着三千代,并像三千代告白且向平岗说明事实的故事。结局没有说太明白,让读者可以自己想象,展开后面的剧情。抛开结局不谈,我觉得,代助的生活状态和现在社会的一些人实在太像了。

书中写得代助家境殷实,父亲和哥哥都是有大事业的人,他虽然搬出自己住,每月还可以从家里领到生活费,还雇了保姆和书生。有了这样的家境,代助不找工作,每天看看书,看看戏,自在潇洒,放在现在,我们有个词形容这种人,应该是“啃老族”吧。而且他整天的想法还挺多,嫌弃这个,看不上那个,自己却一事无成,三千代问他借钱,他还得回家问嫂嫂借,如果想让心爱的人过得好,自己不是应该更努力吗?最气人的是,在跟三千代表白、拒绝家人安排的婚姻后,他又有点后悔,躲了几天没敢去见三千代,还说出了“我也不知道自己今后会变成什么样。至少,我暂时还无法自立门户,不,就连半自立也没办法,所以……我拍我就想自己担心的那样,不能对你负责”这种话,这不就是不负责吗?如果没有好的结局,“渣男”的标签给他准没错了。

从一些介绍里能看出,夏目漱石这个人有点悲观,所以,根据小说的结局,我自己认为,就算代助和三千代在一起了,过得日子也不会太好。有人说《门》像是《后来的事》的续集,我还没看过,抽空看看,确认一下自己的推测。

和作者的其他作品一样,这本也很贴近现实,表现了普通人的生活,还描写了他们在恋爱、婚姻、家庭和社会中的各种问题,更偏重写知识分子的内心矛盾及找不到出路的痛苦心情。这和作者去英国留学的经历有关,他在英国看到英国文学和自己之前所学的文学有很大差异,理想有些幻灭。他把这种矛盾反应在作品里。所以说,他的作品既富有浓厚的时代气息,更秉有强烈的伦理道德意识和道义个人主义精神。

书里很多观点很符合现代社会,主要表现在代助的诸多想法中,代助的想法,其实也是作者的想法,这个生活在一个世纪前的人,让我在看书的时候有个疑问,他是不是穿越到二十一世纪生活过,要不然,怎么那么贴切?

?] ? ?

《后来的事》读后感(五):爱要怎么说出口

爱要怎么说出口

评《后来的事》

日本民族是一个相对来说比较复杂的群体,甚至可以说存在很多自相矛盾的个性。反映到文学作品中,很多日本作家的小说都能写出人与人之间微妙的联系,这种微妙又千奇百怪,也确确实实来自于生活实际,来自于作者的体察。第一次阅读夏目漱石先生的作品,有些期待,也很欣喜;读完以后也感觉有一些收获。和夏目先生后来的日本作家相似,《后来的事》描写的是一段三个人感情的纠葛,作者在作品中并没有加入太多的道德元素,也没有太多的时代特色,而是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摆弄清楚,从描写场景和人物内心感受,在情节不断推向高潮的过程中,展现出故事男女主人公的个性和特点。从这一点来说,这种小说不存在过时的说法,这种描绘人性的手法,以后还将在更多的小说作家笔下运用。

我们都知道日本家庭的基本构成:丈夫在外赚钱养家,妻子在家里照顾里外;丈夫可以理直气壮地在外面喝酒、找艺妓,妻子只能安分地守在家里等丈夫回家、照顾家里的孩子。这种家庭成员的社会安排很容易造成夫妻之间的隔阂,于是产生婚外恋的故事比比皆是,在现实的日本生活中这样,也很多被搬进了小说和电视电影节目中。《后来的事》也是这样的事,在代助的撮合下,三千代和平冈结成了夫妻,但三年之后平冈的工作出现了问题,他们夫妻开始向代助请求经济支持,而代助和三千代却旧情复燃,故事的结尾是代助下定决心要和三千代在一起,并且勇敢地向自己的原生家庭说再见,也和那个曾经慵懒、无助的自己说再见。

代助的初始状态很像我们生活中的“巨婴”:已经长大成人的他,并不着急从事什么工作来养活自己,而是心安理得地接受家庭的救济。他一边接受着家庭的恩惠,却经常数落父亲、兄长甚至嫂子的不是;他自己无所事事游手好闲,还雇佣了两个人(门野和另一个阿姨)服务于他的生活,可笑的是他还经常说门野不务正业;代助的存在和我们当今社会的“啃老族”如出一辙,和“宅男”们也有异曲同工之处。他接受着家庭的帮助他胸怀各种伟大的理想,但却从不付诸实施,还怪罪于那个社会,事实上我们可以断定,即使世界改变了也不一定能改变他。终于来了一个能改变他的人,那就是三千代,代助是她哥哥的同学,也是他的媒人。事实上,最开始喜欢三千代的是代助;三千代所喜欢的也是代助。因为不知道去表达爱,受平冈之拖,代助劝说三千代嫁给了平冈。

三千代这个柔弱的女子,始终坚信着代助的感情;不同的是,她只是“诗意”地告诉代助她的感情。代助的改变开始了,再次碰到三千代的时候,他不停地向她伸出援助之手;在帮助三千代家庭的过程中,他们俩的感情也不断地升温。在父亲兄长和嫂子不停地的催促甚至下通牒之后,他深思熟虑地拿定了主意,决定要和三千代在一起。甚至在平冈向他父亲恶毒地诋毁他之后,毅然决然地选择走向“职业”的路。这个男人终于在爱情的催化下走向勇敢,走向属于他和三千代的生活。

爱要怎么说出口?年轻的时候会因为羞涩错过爱情,内向的人会因为性格错失良机,有多少人错过自己的真爱?又有多少人能保持好自己的纯真?但是当我们真正成熟之后,还能对曾经的爱情再次拥抱吗?生活没有答案,每个人都会珍藏着属于自己的感情。

2018-5-15

    

上一篇:用户故事地图读后感10篇_读后感_     

下一篇:《别逗了,费曼先生》经典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