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

《《当你开始爱自己,全世界都会来爱你》》经典读后感10篇_读后感_名著读后感_格言网

2020-12-28 23:46:52

读后感

公众号

《《当你开始爱自己,全世界都会来爱你》》是一本由周梵著作,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00,页数:23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当你开始爱自己,全世界都会来爱你》》读后感(一):如何爱自己

如何爱自己?给自己买包包?出去旅行?斩男色口红?所有的媒体都在说要爱自己,但是到底如何爱自己,其实有很多的误解。

爱自己的前提是接纳自己,允许自己不完美。这本书的目录就是学习爱自己的过程。不过知难行易。按照西方理论,习得一样新技能的过程是:学习具备相关知识-练习-反馈-修正-继续练习-知道掌握此技能。目前我的进展是已接纳自己,不再苛刻自己的不完美,但自己的真实需求还在探索中。

本书分六章,一、看懂自己,包括:1、爱自己之前,先了解自己,也就是很多冥想,正念,《当下的力量》中提到的先关注自己的状态,纷繁复杂的思绪。潜意识中的自卑感与我们所拥有的相貌和财富无关,许多人认为足够有钱足够成功就会幸福,这是很大的误解,会控制自己的,都是我们所不了解的东西,我们会有很多潜意识的内耗,所以要观察了解自己。2、删光别人,才能看到真正的自己。我们所追求的生活,那些是自己真正想要的,那些是内化了父母社会的标准?3、你并不需要成为某个更好的别人,接纳自己,真正的力量来自于此刻。

二、接纳带来的自由和力量

1、减少内在消耗,停止纠结。2、我们要去到一个更好的地方并不需要否认现在。我们进化的每个阶段都是最适合的,下个阶段会更好。发现当下的问题,面对、承认并改善就好啦,并不需要攻击自己。放下愧疚,是提升能量的前提。在中国人的习惯中,亲密关系中的一方期望另一方给与自己更多爱的时候,习惯用道德谴责的方式来责备对方,试图通过让对方心生愧疚来获得想要的爱。可他们不明白当你让对方感到愧疚的时候只会把对方推远。在关系中,愧疚感和亲密感你只能选一个。愧疚感对对改善关系一点帮助都没有,只需看到在每个时刻自己都做了能做到的最好的选择,只需要继续看到我还可以做哪些更好的选择就可以了。自我改变是需要力量的,每一次改变都需要拿出力量去破除掉原来旧有的习性,而罪恶感是最能扼杀力量感的东西。3、接纳真实的自我,我们对他人的评价,归根到底都来自自我批评。我们最不喜欢自己的时候,也是最没有力量的时候。3、爱是提升能量感最好的途径,尤其是对自己的爱。对自己的爱,从接纳自己开始,当你不害怕失去的时候,你才能真正的得到。所有看上去很好的应该,只要一变成强迫,就会变成坏的。地狱之路是由好的意图铺成的。-《新世界、灵性的觉醒》。如果只能做一种选择,那就是没有选择,没有选择就没有自由,没有自由就意味着这个好变成了一种负担和道德绑架。如果你需要借助某种约束才能迫使对方爱你,那么你要反省下自己,为什么你会让自己和他的关系走到这一步。如果你是被约束的一方,也要去看看,你在恐惧什么抓住什么,以至于允许对方有筹码可以控制你。很多人担心,如果我什么都接纳,身边人会不会放纵自己,从此堕落下去。他们在问这个问题是有个假设:他们认为人性本恶,只要有机会就有作恶堕落。他们不了解,所有生命都有一个原动力-进化。进化为更好、更有力量、更有爱、更美,这是所有的生物共同的目标。

三、明白你是谁,你想要什么

1、内在力量不够,让我们跌入失控的循环。当你内在的力量不够稳定时,就会期望你的环境足够稳定。如果你想要升级你的生活,你必须要开始一些冒险,你需要进入一些全新的场景,做一些没做过的事情,把你的生活打开,哪些新的可能性才能进来。当我们力量不够时,就会希望意外不要发生,因为没有足够的力量来面对,所以就会变成对当下发生的事情的抗拒,认为那不该发生,自然就会觉得是个错误。只要你觉得是个错误,那么必须需要找一个对象来承担这个错误,要不对内攻击,要不对外攻击。2、批评是最有效的削弱内在力量的方式。3、批评别人和批评自己,本质上没有区别。3、你在服务你的角色还是让角色服务你?找到自我与角色的平衡。你只是借由你的创造物和创造的过程来体验你自己,只有你的本体是永恒的,所有你的创造物都只是阶段性的陪伴你,总有一天它们都会离开。如果这个角色中的体验可以让你更好地扩充你自己并享受它,让你体验到自己的伟大、力量、智慧和爱你就可以继续,如果那个角色已经不能再满足你这些,你就可以不再认同它们,你可以停下来。最后你发现创造、享受、体验、放下、拿起、离开都是可以的,你才是一切的源头。4、看不清自己想要什么,就会变得软弱无力。力量来自于对自己的感受和选择负责。人们经常假设-认为自己的某些选择是被逼迫的。但其实没有任何人可以剥夺你的选择,当你感到自己被迫或者被限制时,只有一个原因-自己不敢拿出力量去行使自由选择的权力,或者说把为自己生命做决定的权力送给了别人。自己越缺乏力量,就会对他们越依赖。5、敢于拒绝才能真正地承担。当我们把责任推出去的时候,也把内在力量推出去啦。人们常常忘记,即使是别人为你做的选择,后果还是要自己来承担。在任何时候,都有三种选择,离开、改变和接纳。任何选择都要出自于自己的本心,基于当下的美好感受,如果当下的感受不美好,而是期待这个行为来获得别人给你某种回报,那么就不要做这个选择,因为这个期待注定是要落空的。不要害怕拒绝别人成为坏人,不敢做坏人而做的好人不是真正的好人。拥有自由就可以拥有力量接受他人的任何选择,自己也可以根据自己真正想要的来决定是拒绝还是接受,并为此负责。

四、教会你身边的人如何爱你

1、直面自己的需求而不是粉饰它,被压抑的需求不会凭空消失,只会以更隐蔽更迂回的方式呈现出来-要么根本就彻底否认自己的需求,对他人各种讨好,或者把属于自己的个人需求包装成一种更正确更符合社会标准的道德准则去要求对方,如果对方不满足就是道德低下。无论我们要求对方什么,拒绝什么,这里面都有我们的需求,敢于承认和面对自己的需求,并为此负责,同时能够理解并尊重他人的需要,这就是爱自己。但明明有需求,却用各种理由辩解、否认,粉饰或者抨击别人的需求,贬低他人需要的合理性,这就是自私。2、教会你身边的人如何爱你,是你的责任。我们身边所有人和我们的互动方式都是我们教会对方的,如果你不喜欢,那么你要探索下,你是如何创造出这种互动模式的,并学习从这种模式中彻底离开,创造全新的,你想要真正体验的模式。如果你决定留在一段关系中,你就要为这段关系负责,学会和对方沟通,告诉对方你的需求和边界是非常重要的。简单来说就是:我希望你做,我不喜欢你做。我希望你对我好一点,我希望你理解我,这种表达方式太笼统啦,每个人表达爱的方式不一样,有些偏向为对方做一些事情,有些偏向语言,有些偏向提供物质保障,所以你没有清晰表达时,对方自然会用自己认知到的方式来表达。而且表达一定要即时,尽可能第一时间去表达,而不要用自我回避、自我说服的方式来把期待压下去,除非你可以彻底转化和放下这个期待。如果你都不为自己的感受负责,却期待别人来为此负责,这是不可能的,为自己的感受和需要负责是很重要的一种自爱能力。当你能够即时且清晰地表达自己的需要时,你已经为关系的进步迈开了一大步,接下来要评估两个方面:一、你的期待在对方的能力范围之内吗?二、对方有没有足够的意愿去做,就是你们过去的关系基础是否达到了这个前提。3、爱是积累来的,不爱也是。如果你发现对方的能力和状态确实给不了你想要的东西,你可以有两个选择,一、支持对方、滋养对方,让他慢慢获得这种能力。二、放下期待,学会自我满足。在一段关系中能关注“我们”的人,必须有很重要的特质,那就是他的自我人格发展的比较完整。真正自信自爱的人才能在关系中做到平衡。完整人格的形成,需要先天和后天的条件。如何面对指责,取决于你的选择。攻击是一种愤怒的能量,愤怒是一种次生情绪,是为了掩饰心底更为细微的情绪,比如尴尬、无力感、委屈、慌张焦虑等,通常这些感受当事人不喜欢,也不想面对,也不想表达,他们就会把这个情绪通过愤怒释放出来。所有吵架到天翻地覆的人,你最后问他,你们当时是因为什么事情开始的?绝大多数人会回答记不得了。因为吵的根部不是事情,而是态度,吵的是自己内心没有被满足又无法真实表达的对爱的渴求。所以面对这一类指责,你要做的就是要洞察对方这一刻想要的是什么,给出对方所需要的理解、感激、支持就可以啦。无论你能不能给出那份爱,都要明白一个前提,他的指责本质与你无关。但如果你内心钩子太多,就很容易被被人勾到。4、你获得的爱,取决于你感受爱的能力。他到底爱你什么,真的能分辨的出来吗?或者说为什么这个问题对你如此重要?你如何看到自己,决定了你可以感受到多少爱。学会爱自己,才能把自己内在的黑洞补上。在不同的体验中观察自己,突破自己的边界,探索自己的天赋和局限。对自己充满好奇,让你的每一个选择、所做的一切都为了自己服务,而不是去迎合他人。然后你会发现,爱从来就是不需要努力争取的东西。

五、你只会成为你相信的样子

1、改变人生就是改变能量,做事人的能量状态决定事情的结果。你处于怎样的状态就会吸引与之相匹配的事物。不要在情绪最低的时候做决定。对自己的起心动念,一言一行有觉知,不要纵容自己的负面情绪,对内在那些降低你能量的念头有所警醒。当你能长时间稳定在相对更高的能量频率时,很快就能看到更宽广和美好的世界。2、把昨天放下,你才可能来到今天。人们最大的障碍是当情绪来袭时,不会意识到是我个人看待这件事的角度导致了我会有这种感觉,甚至都意识不到有“我的角度”这件事的存在。所有改变的前提是看到和接纳。3、你不会成为你想要的样子,你只能成为你相信的样子。改变自己就是改变那些我们习惯体验的感受。与其找别人讨要,不如聚集方向,去寻找方法增加自己的资本,拥有更多对自己的信心和力量感。当 我彻底意识到这件事情以后,我再也不去抱怨别人为什么不能给我那些他们“应该给的”,而是直面自己内心的虚弱和匮乏。另外要警觉的是,我们为了合理化自己的“做不到”,有时会用某一种体制、大环境或者某种目前不可逆的条件限制来加强这部分。他们虽然用的理由不同,但都在表达一个信念:我做不到。而且这些人的自我已经和内化的无力感、否定感一体化啦,他们不愿意相信哪种可能性-我可以的,所以会找一个几乎无法改变的外部条件来合理化自己的现状,以证明自己所相信的是铁一般的事实-我不行。破译你的原始代码, 创造一个全新的世界。4、保持能量的稳定和提升能量同样重要。不要放任一个情绪超过27秒,超过以后,它就“长大”了,很可能被席卷了。而且一定要警觉,不要顺着这个情绪去做决定和反应。有一刻,你的心情变槽了,但你却不去在意,不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心境上,不去观察自己的念头和情绪,不去思考正在考虑的念头此刻心情是否有帮助,对现有的情况是否有改善,很多人只是本能地反应。所有那些你不希望发生的事情的到来只是提醒你,你需要做改变,你需要成长了,而你对这种提醒越不敏感,那么来到你生活中不开心的事情就会越频繁越重大。情绪是有惯性和拉力的,我们对待那些细微事务的态度才影响我们感受的关键。我们的生命的品质是由每一个此时此刻的小事累积起来决定的,如果你的目标是快乐的人生,那么请先学习在所有的小事里都可以体验到快乐的能力。从现在开始,把你希望享受的开心活动放在待办清单的最前面,将自己的快乐视为优先事项。学习对令你不开心的小情绪保持敏感,不要轻易地忽略它和纵容它。学会照顾自己的感受,为自己的感受负责。最重要的是,记得让所有正在发生的事情为你的快乐服务,你才是你世界里最重要的人,你生命中的每一个最微小的时刻都是值得被细心呵护的。5、重塑你的新世界。你的注意力在哪里你的世界就在那里,当你想要改变你的外部世界时,必须先改变内在世界。管理能量要从管理自己的注意力开始,关注你所看、所听、所说甚至心里所想的,觉知到你的每一个起心动念,学会去关注那些只对提升你能量有帮助的事情,把你宝贵的注意力放到那些美好的高能量的事或人上。

六、和这个世界谈恋爱

1、越证明越失去,我执之心太强,就很容易被外部的人、事、物影响。做事的过程中完全关注于当下时,力量是无限的。真正的梦想来自我们的天赋,那是一种不得不做的感觉。如何让你做事更有热情?其实很简单,就是不为那个结果而做,而是在做的当下就让自己很享受。2、真正成熟,就会对世界充满希望和热情。所有对外部的失望都源自对自己的失望。因为你不可能对你有信心改变的事物愤怒的,当你有信心改变时,你会直接行动。当你被无力感填满时,又没有力量去面对它时,就会下意识的掩饰它。掩饰的方法有两种:攻击或者逃离,情感表露为愤怒或冷漠。当面对新的未知的事物时每个人都会害怕,哪怕是那些看起来非常有力量的人,区别在于:勇士敢于直面自己的恐惧,而懦夫会否认和粉饰它。3、拿出勇气真实地面对自己。越是不敢面对,无力感就越真实。其实很多关系都是,很多时候我们做出那个离开的决定,都是为了向对方证明自己的坚强,证明自己“不需要你”。我们表现出愤怒、攻击、或冷漠、不在乎,以避免那些受伤的感觉。而真正想回避的是更深层的、藏在受伤背后的无力感和我“不够好的”感觉。不要因为害怕受伤就假装自己不在乎,不要假装自己明白那些自己根本没有体验过的事。当你在限制这个世界的可能性的时候,也在限制自己的可能性。你会一生都活在自己狭隘的认知里,以为这个世界就是自己所看到的那样。忘掉你所知道的一切,去体验无数可能性。4、你要做的不是索取幸福,而是练习幸福。你在练习什么,你就会精通什么。《生命的练习》中提到:每个人的生命有三个层面的练习来提升,身体层面:瑜伽、有氧、健身运动等,心智层面有:读书、辩论、写作等。心灵层面的练习有:冥想、祈祷、唱诵等。精通幸福的练习,让你变得完整而强大。5、成熟地面对分离是力量和智慧的表现。如果你已经毫无意愿在一段关系中给出承诺,仅仅是害怕分开后的不确定性,那么这种为了坚持而坚持的关系会带来更多的消耗。所有的创造和改变都会带来原有层级的一些动荡,会打破某种旧有的平衡,而这种动荡是成长必须经历的,表面上看似乎要付出一些代价,但长久来看你会明白这些代价是完全值得,也是你付得起的。分离最难的部分,是我们常常执着于过去和那个人一起曾经美好的体验,人们希望哪种感觉可以被留住。但那是不可能的,即使你的童年有再快乐的经历,你也不可能在成年之后体验到同样的快乐,你体验到的一定是成年之后的快乐。如果你执着于童年的快乐体验,那么你只能让自己的心智退行。然后生命的进化是无法阻挡的,如果你想要和同一个人共同体验美好,那么必须一起来到更高的维度,体验更精微也更纯粹的美好。无论如何,谢谢你曾经出现在我的生命里。如果对方没有办法和你保持同样的成长节奏,那是可以的。对方没有和你做相同的选择并不是你停留在原地的理由,你的能量跃迁也并不需要身边的人和你一起才行。你可以接纳、可以影响对方,也可以离开。总之,任何人任何事都不应该是你成长的障碍。如果有些关系注定了要分离,那么就好好告别。尽可能意识到这并不是对方的错,更不是自己的错,只是彼此可以陪伴对方共同走过的这段旅程已经结束了。对方是你历史的一部分,只有经由这段历史你才可能成为现在更好的你。保留怨恨或遗憾感没有正面意义,尊重那个人本质上就是尊重自己的历史。以自己的成长来感激对方曾经出现在你的生命里,无论对方现在如何都给出祝福和尊重,也许未来的某一天,你们会在全新维度的时空相遇。

《《当你开始爱自己,全世界都会来爱你》》读后感(二):关键是爱,而不是对像

如果说爱别人是高尚的,那么爱自己也是高尚的,因为我也是人,可惜作者只强调了爱自己,自己对爱悟得又不透彻。

我不确定是先爱自己才能爱别人,还是先爱别人才能爱自己,又或是因为懂得爱,而既爱自己又爱别人,但我倾向于在与他人的深层关系中,才能懂得爱,正如弗洛姆在《爱的艺术》中说:“在深入对方中,找到了自己,发现了自己,发现了我们,发现了人”。我也倾向于因为爱一个人而懂得爱,真正爱一个人时,他会对每个人都充满了善意,对花草树木也升温柔之情。

一般来说,自私地爱着自己的人其实最不爱自己,而只爱别人的人是在逃避其他方面的失败。爱,是个难题,宗教讲它,心理学讲它,哲学家讲它,小说家讲它,诗人更是讲它,还是多听他们讲吧。

我对此书有些担忧,担心它为凡事只为自己考虑的自私之人,只扫门前雪的狭隘之人,提供了借口和理论支撑。有些狭隘的人,满口的爱自己,却看不到是环境造就了他的局限性,罗振宇貌似就是这种人,可惜许知远性子弱了点,有些问题,自己可能也没想清楚,以至于在和罗胖的交锋中处于劣势。

一个自卑而且觉得自己吃亏的人看了此书,要谨防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即只计自己的好。一对经历了多年的婚姻,日益走向成熟的夫妻,好不容易掌握了一些爱的艺术,比如学会了在自我和牺牲之间做平衡,比如为他人着想,因为懂得才行为得体,也要谨防因看了此书而只顾自己的感受和得失。

最后回到我的标题,爱的本质是给予,给予的意义不仅是奉献,更是唤醒对方生命热情的一种积极的力量,所以爱不限于特定的对象,人类的本质相差并不多,穷凶极恶的人毕竟是少数。爱之路肯定也非常艰辛,要经历很多历练、彷徨、挣扎、自省,保持一颗盼望、相信、忍耐之心吧,爱自己,爱他人,爱自然。

《《当你开始爱自己,全世界都会来爱你》》读后感(三):心理学,是为了让自己活得更明白

一、

今年年初,开始上心理咨询师的培训课程。第一课是学着做“觉察”。

老师建议坚持一个月,每天花几分钟去回想当天哪件事触动了我最大的情绪。这个情绪具体是什么,试着去发掘,看看情绪下面,是我的什么需求未被满足。

我发现,我最常出现的情绪是“急躁”和“愤怒”。堵车、同事没有按我提出的要求办事、公司制定的绩效考核不合理等,都会很容易触动我的不快,想跳起来反抗。

愤怒下面藏着什么呢?我发觉我很想得到其他人的肯定,很想去证明自己。所以,一旦外界发生不按我计划、或者超乎我能力之外的事,我便会有挫败感。

二、

就是在这种开始“觉察”的状态下,看了周梵的这本《当你开始爱自己,全世界都会来爱你》。

书的重点在于告诉读者要学会“爱自己”,而书中说到的许多情境,是我们不接纳自己、看不清自己真正需求的具体画面。

书中谈及的许多种应对模式,都让我想划线标亮。

1、内心两种力量在拉扯,所以既没有向前奔跑,也不选择躺下休息,而是蹲在原地。

我不认同世俗的标准,女性到了一定年龄就要结婚生子,我意识到自己在反抗。但另一方面,我又觉得自己的生活一成不变。工作旅行工作旅行,虽说自由,但几年下来,并没什么质的改变。我觉得我“卡”在了这里。我在思考,我应该改变哪方面的生活状态作为出口呢?

2、因为内在力量不够,所以希望“意外”不要发生。没有足够的力量来面对,所以对当下发生的事情抗拒。

我经常“急躁”“愤怒”,“愤怒”下面更细微的感受是无力感、委屈、慌张。我想做好每一件事,内在有一个心理逻辑:只有证明自己足够好,才能获得足够的肯定、赞美和爱。我好想“控制”这个世界发生在我身上的事。可能吗?不可能,所以我选择抗拒,不接受。我的力量都用来抗拒外界了,内在的力量小的可怜。所以暗地里,一个人时,我能清晰地感觉到自己的无力感。

3、很多时候我们莫名急躁,急着这件事做完赶着去做下件事,然而做下件事时我们并没有更开心。

我甚至是这件事没做完我就已经想着下一件事。例如浏览一个网页,loading的过程中,我就急着打开电脑上另一个软件,结果两个程序一起运行,电脑更慢。很多时候,不是事情急,是我性格“躁”。所以,性格“不稳”的我,情感很容易被身边的人、事、物影响。

4、喜欢责备别人。

一旦事情不按我预想的发生,第一时间外归因,先责备别人没有按要求去做,或者做事时不考虑全局。为什么?周梵说,“因为责备至少会让我看起来比较强大。”准确得扎心的一句话。

想起《非暴力沟通》里说,当你竖起一只手指指责别人时,有4只手指指向了自己。我们将不被自己接纳的一面,投射给对方了。指责是不敢面对自己的另一种表现。

5、拖延。其实是和潜意识某种敏锐的连接,拖延代表内心抗拒,说明内心深处有些渴望没被看到,没被满足。

我的各种“小拖延”其实蛮多。例如晚上11点,我知道我应该离开电脑桌前,去刷牙洗脸,然而我选择先去玩一会手机……为什么抗拒刷牙洗脸?因为微博豆瓣没看够?所以不想睡?但是我看的内容都很零碎啊,不看其实也没什么可惜。到底抗拒什么,抗拒我目标不明的生活吗?

三、

上面只是列出了最触动我心的“应对模式”。书中还谈及许多情景,无法一一列举。

那么,关键是,怎样才算是爱自己?

我觉得是先接纳自己吧。例如,接纳自己的脆弱、无力感,接纳自己急躁的人格。

而接纳之前,更重要的是觉察。周梵在书中尝试着引领我们看清自己的需求。

看完这本书,我有许多零碎的小感受,回想起许多情景中自己下意识的反应模式。虽然无法整合成大的框架,无法提取什么“核心观点”,但每一点零碎的小感悟,都能让“内在的自我”变得清晰一点。

我开始明白,我是怎么一步步走到今天的,为什么与这个世界相处的时候,总是反复在一个模式里打转;为什么我卡在现在的状态。能更通透地看自己,已经是收获。

《《当你开始爱自己,全世界都会来爱你》》读后感(四):活得坦荡,爱得自由

我曾七次鄙视自己的灵魂: 第一次,当它本可进取时,却故作谦卑。

第二次,当它在空虚时,用爱欲来填充。

第三次,在困难和容易之间,它选择了容易。

第四次,它犯了错,却借由别人也会犯错来宽慰自己。

第五次,它自由软弱,却把它认为是生命的坚韧。

第六次,当它鄙夷一张丑恶的嘴脸时,却不知那正是自己面具中的一副。

第七次,它侧身于生活的污泥中,虽不甘心,却又畏首畏尾。 纪伯伦用一首诗歌道出了人性里所有的圈圈点点,藉由心理学说,世间所有烦扰归根于“爱”。 近来零零散散阅读周梵的《当你开始爱自己,全世界都会来爱你》,断断续续历时一个月之久才合上书籍。 起初与这本书的因缘来自偶然听到一位刚孕育宝宝的妈妈坦露自己产后长期的抑郁状态,甚觉身边的老公,婆婆,朋友都不太理解自己,长期内心躁动不安,反反复复阅读这本书后,开始从内寻求原因,才发觉,不是别人变了,而是自己的内心动荡了。 一本书好书就好似与一位智者聊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难怪人们常说,书籍是最便宜的通向高贵的阶梯。 全书分为六大章节,从自身到别人乃至世界,反而言之,首先要从自我寻求缘由,慢慢学会接纳别人,教会别人来爱,最终要活得广阔而自由。 周梵老师的文字,细腻而充满力量,从身边人的事迹结合自身发生的一系列琐事出发,剖析一个人内在的发展历程。 记得偶然看到一位读者问写励志故事的作者,“你们写鸡汤文的人是不是内心非常阳光?” 作者回答道:“非常黑。” 莫名对这段对话记忆尤其深刻,而后,我反复揣摩才后知后觉,就是因为内心十分渴望阳光,才需要不断补充温暖的事啊。 万物皆有缝隙,那是阳光照进来的地方。 往往渡人者才是最需要被拯救的那个人。《花千骨》里,大师兄看着白子画的背影,脸色深沉道:“他救得了所有人,唯独救不了自己。” 佯装坚强的人,内心往往都是破碎不堪,如何解? 注满爱,幻化成前行的力量。 这道看似平凡的东西,却道尽了人间多少坎坷。有人评论张韶涵《阿刁》这么写道:每一个听哭的人,都看到了他来时的路。 仓央嘉措《问佛》里有一段话: 我问佛:世间为何多苦恼? 佛曰:只因不识自我。 我问佛:人为何而活? 佛曰:寻根。 世事本无常,愿我们能活得坦坦荡荡,爱得广阔自由,不枉来此游走一遭。

    

上一篇:《游戏改变教育》的读后感10篇_读     

下一篇:入殓师推理事件簿经典读后感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