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的疆界》是一本由[美] 詹姆斯·马奇 (James G.March)著作,东方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8.00,页数:19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经验的疆界》读后感(一):4星|《经验的疆界》:奇书,企业如何从经验中学习的相关论文综述,虽然有点旧但是非常有新意
算是一本奇书,风格与内容都比较罕见。篇幅非常短小,我估计大概在10万字左右,还有30%的篇幅是参考文献。
内容是企业如何从经验中学习的相关论文综述。英文原版是2010年出版的。只给出结论和出处,不详细阐述。有许多有趣的、震撼的内容。
一个重要的信息是:经验不像想象的那么有效,因为原因与结果可能太复杂了,总结者由于各种认知误差高估了经验的有效性,或错误总结了经验。
总体评价4星,比较有价值。
以下是书中一些内容的摘抄:
1:尽管很多组织热衷于从经验中学习,但是初步证据显示从经验中学习并不一定带来改进。#66
2:个人和组织尽管渴望从经验中获取智慧,但是在这种渴望之下从经验当中做出的推断往往具有误导性。#77
3:流行病传播学有两条假定,放在组织复制成功的情境下尤其不合适。第一条假定是,传播物在传播过程中保持不变。第二条假定是,联系网络在传播过程中保持不变。#260
4:不幸的是,在现实世界中复制成功,只能采用简单的内隐实验设计、简单的内隐相关模型和小样本。结果,通过复制成功而学习,特别容易犯下误设(misspecification)和迷信(superstition)的错误。#300
5:研究随机过程的学者都知道,随机变异会造成一些十分惊人、违反直觉的意外(Feller 1968)。这些意外,很多是所谓的首次超越定理(first-passagetheorem),或者竞争上限定理(competitive maximum theorem)的变式。#312
6:组织经常会面临一种选择:一个是老做法(或流程、形式),缺点较多,但是用顺手了;另外一个是新做法(或流程、形式),优点较多,但是不大会用。在这两个选项面前,组织极有可能选择前者。复制成功更有可能加重而非缓解这一问题。#337
7:学习在三个层面同时发生。第一个是学习做什么:寻找好的(或者最好的)技术、战略或合作伙伴,等等。第二个是学习如何做:精练并改进在某技术、战略或合作伙伴上的胜任力。第三个是学习期盼什么:调整绩效目标。#352
8:当经验以让学习有效的方式展开,那么复制成功就会增长智慧。但是,当经验是复杂的、模糊的、充满随机变异的、样本量有限的(情况往往就是如此),那么复制成功——不管是通过试误,还是模仿,或者天择——就有可能导致次优状态。#385
9:长期置身于危险之中但一直安然无恙,人们就会淡忘曾经让自己非常忧心的危险,因此,经验具有双面性,一方面让人们泰然处之,另一方面让人们麻痹大意。#428
10:高智故事和模型是两种压力联合作用的产物。一方面,故事和模型必须精妙复杂到显得有趣并彰显人类智慧;另一方面,故事和模型必须简单到足以让人理解。#461
11:人类偏爱简单的因果关系,认为原因必定在结果附近、大果必定有大因。与比较复杂的分析相比,人类更喜欢涉及有限信息和简单计算的启发式。#481
12:故事和模型经常导致过度拟合的解释,这些解释对随机变异进行事后诠释,对未来没有什么预测力。#507
13:尽管标准的管理畅销书和标准的组织研究文献都声称了解决定组织绩效的各种因素,但是我们几乎不可能不得出结论说(在约定俗成的推断规则之下):大多数有关组织绩效的研究不能有任何把握地理清绩效产生的因果结构。#568
14:第二个神话主题就是层级(hierarchy)神话:问题可以分解成一层一层的子问题,行动可以分解成一层一层的子行动。#601
15:第三个主题是领导者个人举足轻重(individualleadersignificance)神话:任何历史故事要想有意义,都必须和伟人扯上关系;组织历史是组织领导者根据个人意愿创造的。#610
16:第四个神话主题是历史有效(historicalefficiency)神话:历史遵循的路线,通向唯一的均衡,这个唯一均衡由先前条件和竞争共同决定。#618
17:这些神话,很多下面潜藏着一个更大的神话:人类举足轻重,也就是,人类可以通过个体的或集体的智慧行动影响历史进程,让历史按照对自己有利的方向发展。#636
18:因为相信“人类举足轻重”,所以人们倾向于把历史事件归功于或者归咎于人类意愿,进而慷慨地或残忍地对待领导者。#640
19:在现实生活中,比较典型的情况是,真相是模糊的。人们口中所谓的真相,不过是大多数人的共同看法。这种情况的问题比上面提到的《皇帝的新衣》更为严重。#684
20:能够讲述可分享的、有趣的经验故事,是智慧的一个重要标志,对组织参与者而言如此,对学者而言亦如此。能够讲述令人信服的、高智的经验故事,是优秀管理者、优秀研究者和优秀顾问的标志。培养这种能力,是组织的一项主要责任。#755
21:另外,本章把两个假定看成多多少少是不证自明的。第一个假定是,大多数新想法是坏想法,也就是后来会被判定为失败,只有少数几个新想法最后会成功。第二个假定是,没有可靠的方法预测哪个新想法会成功。#794
22:新事物是管理者狂妄自大的副产品,而管理者狂妄自大是高效选拔管理者的副产品。#940
23:一个显而易见的策略,也是工程师投入大量努力的一个策略,就是想办法从大量的新想法中尽早分辨出稀有的好想法。但是,相关证据表明,这个策略没有多大前途,特别是对极其不合常规的想法而言。#990
24:第三,在因果关系复杂、练习机会较少的领域,经验不是好的老师,因为不能可靠地为绩效改进提供清晰的依据。#1042
25:从经验中学习,尽管非常普遍,也屡屡成功,但是有很多限制其效果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是由经验的三个显著特征造成的。第一个是经验的鲜活性,第二个是启示的模糊性,第三个是诠释的灵活性。#1075
26:在个人和组织看来,直接经验特别鲜活(Fischhoff,1975)。直接经验的鲜活性导致学习者把来自直接经验的信息看得比来自其他渠道的信息重。#1078
27:很多组织在招聘选拔中经常使用个人陈述或者个人面谈等技术。系统而言,这样的直接经验给人的震撼超过了提供的信息应该有的样子,因此往往被赋予过高的权重。#1091
28:第五,历史是吝啬的(miserly),只能提供少量的经验。历史只能提供小样本,因此给推断带来很大的抽样误差。#1119
29:“历史可以为任何事情辩护。历史实际上教不了人们什么东西,因为历史什么都有,不管什么事情都能从中找到例证(quotedinWhite1987,36)。”诠释的灵活性牺牲预测力保全神话框架。#1134
30:第三,组织不求理解复杂的世界,但求创造一个自己可以理解的比较简单的世界。组织不是使用可以自由获取的现成材料,而是创造具有易理解性和易管理性的材料。#1173
31:如果本书的探讨能给读者什么启示的话,那就是从经验中学习是不完美的真相发现手段。#1178
《经验的疆界》读后感(二):哲学范的管理学
马奇被推崇为管理学领域屈指可数的可以与一代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相提并论的几位大师之一,他之所以堪与德鲁克比肩在于他的极高视角,如果说德鲁克的视角是哲学家视角,让人感到他还食人间烟火的话,那么马奇的视角就要点像上帝视角了,德鲁克通过观察管理实务,努力洞察管理表象后边的管理本质和规律,并通过他所构建的模型和结构将他的洞察表现出来,热情地告诉大家,希望帮助到企业和管理者。而马奇则少了这种德鲁克式的热情,多了一些上帝般的,冰一样的理性,他没有花很多时间去思考到底这些管理现象后边到底有什么规律,而是从更高的层面去思考人们到底能够通过现象把握到什么。
从组织学习的角度来看,组织的所有行为都内含学习问题,甚至可以被看作其本质上就是学习问题本身。那么学习的源头是什么呢,这个问题的答案倒是明确的,组织只能从历史和经验中学习,因为可以想象在空气里什么都学不到,这个问题处理好了,那么另一些问题就来了,到底从经验里能学到什么?学到多少?以及更为重要的是在组织的学习成果中,哪些东西是真正学到的东西,哪些东西其实是一种美丽的误会,而哪些则是自欺欺人,完全是自我臆造的产物,显然这些问题就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而且细思极恐,越想越复杂。
对于这个问题也有作者做出过思考,比如《企业巫医》、《光环效应》就抨击过企业管理咨询和企业最佳实践的不科学性,但他们的批评只限于组织错误学习现象,并没有从整体上回答组织从经验中学习本身。
而马奇则在这本小册子里,一跃而起,超越常人视角,突破常规思路,站在半空中俯视整个世界,整合各个流派的理论,对比分析各个学科的观点,在此基础上对这个问题做了一个不是局部的而是整体的,不是散乱的而是结构化的,不是平实的而是充满思辨的综合阐述。他认真的探讨了他是如何理解组织学习的本质、组织学习的形式、以及到底能学到什么等问题的,因为是一本小册子,所以他不一定能完全清楚彻底的把这个问题的答案说明白,但是他至少是把这个问题本身清楚的说出来,即使读者没有通过阅读这本书非常满意的找到想要的答案,也会为了解了这一切而感到满意。
尽管马奇所言不多,但是马奇的一些强而有力的观点,足以威胁到一些管理工作者的饭碗。比如马奇认为经验本身是模糊的、有限的,现实又是复杂的、深层的,而组织对经验的获取又是有偏差的,对经验的诠释又是主观的,受先前认知框架影响的,那么组织如何保证对经验的理解是可靠的呢?所以我们必须认识到从经验中学习是有边界的,管理咨询中的最佳实践只能存在于观念之中。
所以如果刚好处在样本有限、业务复杂的领域,经验的价值不会有多大,那么什么时候经验有价值呢,作者认为经验只有在重复可以提高技能、相对简单、相对独立、相对狭小的领域中才有意义,而这样的领域说少不少,说多也不多。
这本书不像一般哲学书不通实务,让人有空洞感,但又比一般管理商业书籍深刻得多,故可让人有明显收获感。
go?4J?Y?
《经验的疆界》读后感(三):书摘
经验的疆界
从原始经验中挖掘启示,要遵循一定的步骤,首先是观察行动与结果有何联系,然后是初步发现存在什么规律。
长期置身于危险之中但一直安然无恙,人们就会淡忘曾经让自己非常忧心的危险,因此,经验具有双面性,一方面让人们泰然处之,另一方面让人们麻痹大意。
经验由复杂的、随机的、部分可观察的过程产生的事件流构成。因果关系是模糊的。诠释历史,涉及把经验的模糊性和复杂性转化成一种详尽到足以让人感兴趣、简单到足以让人理解、可信到足以让人接受的形式。
因果基础复杂的经验,要是面 :面俱到地描绘出来,就会太过复杂,人类根本理解不了。越准确地反映现实,故事就越不好理解;故事越好理解,就越不贴近现实。只有提纲挈领地描绘生活,才能让人理解生活的丰富。
经验故事和模型是希望被社会证实为真相的虚构。它们是虚构,因为真相是不可接近的。
”这并非主要因为人类学习者的无能,而是主要因为故事和 :模型所要反映的深层现实很难从日常经验中挖掘出来。
在现实生活中,比较典型的情况县-直相是模糊的。人们口中所谓的真相,不过是大多数人的共法。
作家,特别是艺术家,是时候承认,我们无法弄清这个世界上的任何事情,正如苏格拉底( Socrates)曾经承认以及伏尔泰( Voltaire) 一直承认的那样。公众自以为知道并了解一切事情;越傻的人似乎越容易说自己无所不知。然而,如果一位深受公众信任的艺术家决定发表声明说他一点儿都不了解自己见到的事情,那么在思想王国,这种声明本身就具有重大意义,是一个巨大的进步(Chekhov 1979,270)。
社会心理学研究有个著名命题:人类容易形成习惯思维和习惯做法,因此对新事物怀有敌意( Lord,Ross,and Lepper 1979; Nickerson 1998)。这也是从经验中学习的特点。正如我们在第2章中看到的那样,复制成功导致选择趋于稳定,这就造成新规则、新、新程 ;序、新形式和新想法不受环境待见。
适应对回报在时间上延迟或在空间上偏离本地的选项相对不敏感( Levinthal and March1993; Levinthal and Posen 2008)。适应的这一特征,是延迟满足(自我控制)和奉献满足(利他主义)问题的根本所在,也是与新事物有关的问题的根本所在。适应倾向于消灭变异,而模仿会加强这一倾向。
,精练和模仿过程要想存活下去,似乎就辱消灭产辟新事物及其鼻祖的过程;面对精练和模仿过程的封杀,产生新事物和异质性的过程如何存活下去?新事物理论似乎必须回答这一问题
在有些情境下,对局部而言是次优的属性,却有利于长期生存或整体生存;在有些情境下,有利于长期生存的属性,比如新事物或多样性,却会让短期生存困难重重或者根本不可能,而允许短期生存的属性 ,却会损害长期生存。
适应过程是想消灭错误源,但是这样做的效率并不高。
在个人和组织看来, 直接经验特别鲜活接经验的鲜活性导致学习者把来自直接经验的信息看得比来自其他渠道的信息重。经验是那么鲜活:另一方面,经验又是那么不好诠释,
直接经验的鲜活性往往会导致个体把直接经验看得过度重于很多个体的聚合经验。风险极小的情况下,只有经验非常丰富的医生才能积累足够大的经验样本以对聚合经验统计值进行修订。
不稳定的但比较震撼的直接印象压倒了用比较系统的、比较有效的但较不震撼的方式收集而来的信息
经验的模糊性大体上可以总结为以下五点:第一,经验的因果结构是复杂的( complex)。
,很多似乎非常重要的变量是不好观察、不好测量的。因此,从体验式学习获得的启示,有很多未经证明的结论、迷信的联想、误导人的相关性、同义反复的概括和系统的偏差。
第二,经验是嘈杂的( noisy)。
那就是从经验中学习是不完美的真相发现手段。大部分组织生活和管理生活会提供生动的、令人震撼的经验,个人和组织会怀着很大的信心从这些经验中学习,但是获得的启示很有可能是片面的、迷信的、自证的或者虚构的。
在积累不了多少经验、不能施加多少控制的领域,直接经验往往既提供不了多少信息,又特别令人震撼。结果,从经验中学习,经常会出现自以为掌握真相其实距离真相甚远的情况。
《经验的疆界》读后感(四):归趣分享 经验有何局限
以下就是在归趣社群的文稿,带为总结。
咱们都存在一个共识:
就是我们通过反思经验然后做出反应来取得进步。
也可以说,咱们通过经验来学习。
这个说法我非常赞成,毕竟大家都是这么做的,并且投入了大量精力去寻找和学习。但这样存在一些问题,这样的学习会带来改变,但不一定会带来改进,也就是说不一定能促进智慧。
当然,这个问题是多方面的,我们今天聊一聊咱们从经验中做推断容易出现的错误。这些错误可不是我们自己有什么问题,很大程度上是经验自身的性质有问题。
有什么问题呢?就是经验具有误导性以及我们在学习中容易出现错误。
那今天我们就简单的说说吧。
1.我们通过学习经验想要获得什么呢?
必然是智慧,那智慧是什么呢,包含什么要素呢?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想过。
根据马奇的观点,他认为智慧有两方面:
? 有效适应环境。
? 优雅诠释经验。
2.那我们怎么从经验中获得智慧呢?
可以说有两种模式,
? 低智学习,也就是复制成功。不求所以然的复制与成功相连的行动,避免与失败相联系的行动。
? 高智学习,也就是做学问,理清结构。
3.复制成功依赖与结果和目标的比较,如果结果落后计划,就需要改变,如果优于,就复制它。
那为什么我们会选择单纯的复制?
因为他很实用,你就算表达不出理由,但你知道跟着成功的人/经验走就好了。你还能清楚知道在什么情况下复制什么经验,并且用了就能够直接体验的成功还是失败,简直美妙至极。
那怎么复制?
有三种机制
? 试误。稍微尝试尝试,看看效果,然后就知道复制什么了。
? 模仿。看其他人用了什么成功了,自己就用什么。
? 天择。进化观点。咱们复制什么要取决于竞争环境。
复制成功存在一些标准:是否有改进?是否稳定?我们想要的效果和实际的有多大差别,我们复制的是最优选项吗?
并且这些复制机制都要解决一个根本问题,就是怎样找到然后去实现开发和探索的平衡。就是你得去寻找要复制的经验,同时你还得对已经复制成功的经验进行精炼,而这两方面你怎么投入呢,这就是复制成功得解决的问题。
那我们回到开始的问题,这么看起来复制成功很美好啊,很实用啊,那他有什么问题呢?
(咱们今天先不聊学习者的问题,比如说学习者傻不傻的问题,笑)
还是出自经验本身。
? 历史复杂。
因为世界的因果关系太复杂了,你怎么知道你复制的就是更好的呢?你判断根据的就只是很简单的实验设计,很小的样本罢了。任何人都一样。那这样的话,你就可能会先假设了一个好经验,但实际上它不怎么样,比如说导图,同时你还会变得迷信。
? 历史随机不确定。
你要找最佳复制,就得区分随机变异。你得知道这个经验来源的样本大不大,实际操作起来有没有变化,产生的结果波动怎么样之类的问题。
? 潜在结果受历次选择以及变现的影响。
你复制成功了一个,你愿意再花功夫去改变吗?而且你不断练习,这个经验自然越来越强了,你会选择真正有效的新经验吗?
? 经验抽样率受样本结果影响。
更讨厌的是。成功往往会自我解释,自我强化,这更导致了你复制的不是最好的。
也就是说如果经验是以让学习更有效的方式展开的话,那么这样的复制成功就会增长智慧,但实际上,经验不这么干,它会告诉你“事情没有那么简单”,欸,这下,你就不晓得你复制成功的方式究竟是不是真的很好了。
但是,话说回来,虽然说复制成功存在很多缺陷,但我们不都用的好好的吗?笑。
4.除了上面的低智学习,咱们还有牛逼哄哄的高智学习。而这又是什么鬼呢?
它啊,要求我们厘清事物的因果关系,并用叙事(自然语言)、模型(符号语言)或者理论阐述出来。说白了,就是做学问。
而阐述的形式,就是高智故事和模型,它们既是精确理解历史的基础,又是判断学问高低的依据。
等下故事和模型是什么鬼?
比如说xx的传记,报告,这些都是关于经验的故事;而我们教材的xx模型,研究,就都是关于经验的模型。
其实说白了,就是解释经验的载体呗。
但如果是解释的话那根据社会规范就必有要求,即必须得简单到我们能理解,又得复杂到显得有趣并且彰显人类的智慧。
于是吧,你就发现大牛吵架都在讲故事,丢模型,来表示自己的经验多么多么正确,他们就希望自己虚构的故事和模型被社会证实为真相。当然,这都是瞎扯淡,搞得我们要学这模型那模型的,真tm烦。
为什么说是瞎扯淡呢?
这里利益相关,所以就引用书的原话:
尽管标准的管理畅销书和标准的组织研究文献都声称了解决定组织绩效的各种因素,但是我们几乎不可能不得出结论说(在约定俗成的推断规则之下):
大多数有关组织绩效的研究不能有任何把握地理清绩效产生的因果结构。其中的困难大部分来自于:
(a)组织多大程度上吸收了过去的理解,进而大大减少了政策、实务和形式的变数;
(b)因果结构的复杂与用来描述因果结构之观点的简单不相匹配
(c)影响利润的因素,有些是不可观察的,或者同时受到利润的影响;
(d)大量不可控因素;
(e)经验样本小。理清组织绩效因果结构过程中的这些困难,既不是秘密,也不是最近才发现的(Staw 1975;Lenz1981;March andSuton 1997)。
当然,这些故事和模型啊,比起复制成功,可牛掰多了,他们都在描述经验的因果基础,而这些也慢慢变成我们所共识的智慧,并且非常有助于帮助我们理解经验。
我们回到我们爱听的故事中,但大家是否有所发现,咱们所听到的或者接受的故事总是有共同的主题,这些话题也就是讲故事的人挂在嘴边的。
? 理性。
他们总是告诉我们行为就是做选择,选择之前呢,你得清楚结果逻辑,你得知道你为什么要这么做,说白了,就是你得为你后面做出的行为辩护。我想这样的故事应该很容易让人信服吧。
? 层级。
这样的故事,总是强调你得一步步分解问题。比如我们总是把任务按人头分配,这很明显受到这样的层级故事支配。但你是否考虑过网络结构呢?
? 领导人。
这个故事啊,总是强调历史的最大发展要归因于应该非凡的人的行为和能力,总是告诉我们领导者是多么多么牛逼,而所有组织是否成功呢,就都变成了领导者牛掰不牛掰的问题。
? 历史有效。
这个就强调历史青睐那些符合环境要求的个人、组织、形式、实务和信念;而竞争会确保历史的有效性;能够生存下来,就说明与环境要求的匹配度较高。这个就可有意思了,比如说咱们听到的市场竞争/政治竞争都是这一类故事。
而这四类故事下,还有更加核心的故事,即人类举足轻重。
就是人类可以通过个体的或集体的智慧行动影响历史进程,让历史按照对自己有利的方向发展。这样的故事,既是一种信仰,又是经验诠释的基础。
我们听了这么多故事,不是也挺好的,很励志啊。这些经验又有什么问题呢?
问题就在于世界太复杂,经验太贫乏。
我们是深深的相信也广泛分享来自经验的故事,但是这些都不能保证故事的效度。人们只不过是通过故事和模型去达到一个共识罢了。而现实生活中,真相是模糊的,谁知道我们的现实是不是《皇帝的新装》呢?
就像我其实不懂什么经验,也能瞎纠这么久一样,老子不懂经验具体怎么回事,也能给你们说出个框架来。
你看, 组织生活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寻找具有最大可理解复杂性的故事和模型,并且努力培养能够阐述这样的故事和模型的人。比如说刚刚在吹牛的我。
当然这些局限也就是对那些在因果关系复杂、练习机会较少的领域。
你看看,从经验中学习,能诞生多少产业,笑。所以那啥,不要太迷信经验了,有点时候,经验可能不是好的老师。
5.再简单问一个问题,我们怎样吸收新经验?
很明显的是一旦你习惯了一个调调,对于新的事物就有敌意。
比如说你接受了花生牛奶就是银鹭这个味的经验,那必然就会不习惯达利园了。
为什么会这样呢?
显而易见,新事物风险要大,而且复制成功往往会知道一个满意的答案并且坚持它。也就是这样,咱们的故事和模型长久存在。
那这么说,在适应智慧面前,新事物不堪一击啊,那为什么变化还存在呢?
可能是咱们消灭新想法的时候在偷懒,导致效率不高吧,笑。
最后,说一下书中几个结论,当然结论不能包含上面的所有内容。
第一, 组织以及组织中的人采取行动、观察行动结果并据此调整期望和理解,以寻求智慧。有两种方法,低智和高智。
第二, 在可以反复练习积累经验的、相对独立的、相对狭小的领域,以上机制可以带来明显的改进。在这样的领域,通过反复练习获得的经验,往往会改进绩效,不过一般不会带来最优解,易犯尝试不足的错误,可推广性也有限。
第三, 在因果关系复杂、练习机会较少的领域,经验不是好的老师,因为不能可靠地为绩效改进提供清晰的依据。然而,与公认故事或模型提供的神话主题相结合后,经验诠释可以促成共识、营造理解感、肯定人类智慧的重要性,有时还会提供少量审美情趣。
第四, 一方面,从经验中学习,要想发挥长期效果,就要进行大量尝试;另一方面,从经验中学习,倾向于天绝尝试。新事物容易受到有效学习的打击。然而,组织中确实不断有新事物出现,组织能够对新事物的出现和成长进行程度有限的策划。
最后说说究竟是什么限制经验发挥效果。
? 直接经验鲜活。你更愿意相信自己的经验,对于其他的真正有效的经验不是那么在意。
? 启示模糊。经验很难表达,转化成启示,非常困难而且没有止境也就导致你经验模糊。
? 经验因果结构复杂。很多变量不可控。
? 经验嘈杂。可能因果结构就是随机的,也可能你观察的时候有误差。
? 历史内源性。你自己就是经验的变量。
? 历史由参与者观察者构建。
? 历史吝啬。历史只能提供小样本。
? 诠释灵活。故事和模型擅长的一直都是事后解释。你不管是什么经验,你都可以从不同角度挖掘到不同启示。
我今天要说的就是辩证看待“从经验中学习”。大部分组织或者个人都给你提供生动的、让人震撼的经验,然后你会满腔热情和信心地去学习时,但是你获得的启示很可能是片面的、迷信的、自证的或者虚构的。更可怕的是你经常会出现自以为掌握真相但实际差别很远的情况。这个时候不要哭,咱今天交给你了,从经验中学习,极有可能是次优选择,不太可能有效揭示底层因果结构。
当然,不容否认,虽然我谈了这么多从经验中学习的弊端,但从经验中学习或许还真的是我们最好的老师。
注:以上只是针对归趣的分享,只抽取了这本书的一部分内容,还有很多更深的洞见,没有整理出。
如有错误,还望指出。
《经验的疆界》读后感(五):学习可以带来改变,但不一定增长智慧
古往今来,不论是组织还是个人,都对智慧心生向往、孜孜以求。对组织而言,拥有智慧可以让组织长存和繁盛;对个人而言,拥有智慧可以解决许多烦恼和问题。
那么,什么是智慧?智慧从何处来?我们如何获取智慧?
当我们谈起智慧,脑子浮现的总是白发苍苍的老者,我们或称他们「先知」、「智者」,或者直接尊称「长者」。为什么?因为他们阅历丰富,仿佛能看透世事。达?芬奇说,智慧是经验的女儿,我们也常常总结经验、反思改进以获得进步,增长智慧。
但经验的积累真的有助于增长智慧吗?
不,不是这样。为什么?大师中的大师詹姆斯.马奇在《经验的疆界》里为我们理清经验的作用及其边界。这本书作于晚年,是根据马奇在2008年10月康奈尔大学所做的三场讲座编写而成。
在实务界,马奇他并不出名,但却是管理大师心中的大师。比如,2003年12月的《哈佛商业评论》上,有一个「大师的大师」排行榜,马奇排在第二,仅次于彼得?德鲁克。
马奇的早期职业生涯,曾写过两本书,一本名叫《组织》,是与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赫伯特?西蒙于1958年合写的,另外一本是《企业行为理论》,与理查德?赛尔特于1963年合著。这两本都是组织研究的经典之作。1995年马奇从斯坦福退休,在这之前,他担任过很多学科的教授,比如心理学、政治学、社会学、管理学和教育学。此外,他还是一位诗人,出过8本诗集。
有些书,是为了解决问题而读;有些书,是为了探究本质而读。前者解决问题,后者引发思考。前者用过即扔也无妨,后者却需要你时时翻阅,咀嚼回味。
《经验的疆界》属于后者。它从寻求智慧的三类人入手,向我们揭示了人们偏爱的「从经验中学习」存在的问题和缺陷,探讨了:在什么条件下,组织可以通过从经验中学习增长智慧;组织如何通过从经验中学习增长智慧?从经验中学习,有什么潜力、什么问题?
智慧是什么智慧是什么?当我们想要对智慧下一个明确定义时,却发现每个人都对它有着自己的理解。
比如,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认为,完全的智慧有四部分:智慧,正当做事的原则;正义,公正处理公私事务的原则;坚韧,不避艰难的原则;节制,压抑欲望淡泊自持的原则。
比如,同中国「自知者明」类似,法国哲学家罗休夫柯认为,一个人最高智慧的表现是认识自身的缺点;美国哲学家杜威认为,智慧是应用已知的去明智地指导人生事务之能力。
在被誉为英语世界的金科玉律的《牛津英语词典》,它对智慧的定义是:
Capacity of judging rightly in matters relating to life and conduct; soundness of judgement in the choice of means and ends; sometimes, less strictly, sound sense, esp. in practical affairs: opp. to folly翻译成汉语就是:
在与生活和行为相关的事项中正确判断的能力;在选择手段和目的时判断合理;有时,从不太严格的意义上讲,是指明智,尤其是在实际生活中:与愚蠢相对。至今,在心理学文献中,还没有对智慧的定义达成共识。
我翻看 Wikipadia ,发现其中对智慧的定义不下十五类,人们分别从哲学、教育、心理学、Sapience、宗教对智慧进行了定义。尤其是宗教,世界上十多个宗教,都对智慧进行了定义。由此可见,人们对智慧的青睐,以及在「智慧是什么」上的激烈争论。
那么,智慧是什么?在《经验的疆界》中,作者也向我们指出了智慧的两个要素:
第一个是,有效地适应环境。
不论是组织还是个人,我们都在面临未来的不确定性,都存在竞争和优胜劣汰。谁能够有效地适应环境,谁就能够存活下来,例如罗马天主教会、欧洲的老牌大学这些能够存活几百年的组织,他们在适应环境方面拥有非常丰富的经验。
第二个要素是,优雅地诠释经验。
在实践过程中,我们都会积累许多经验,我们需要将那些好的经验传承下来;我们也渴望学习并理解,那些自己不曾拥有但在他人身上的经验。以至于出现这样一种现象:一个人或者组织,只要对经验做出时髦的诠释,他的地位和排名就会得到保障。看看现在,那些所谓成功经验分享的人们,他们所获得的称赞,我们就不难理解这点。
马奇智慧地指出,诠释装饰着人类存在。它是重要的,这种重要性与诠释是否有助于有效行动并没关系。为什么?我们后续论述。
追寻智慧的三类人通过对智慧的定义,我们不难发现,在追寻智慧的路上,有许多人,比如哲学家、心理和教育学家、宗教人士等。除此之外,我们也能从许多文学作品中,看到作者通过故事向我们展示智慧的模样。
在《经验的疆界》中,大师中的大师马奇,则高度总结出了在寻求智慧的路上,存在的三类人:
第一个是组织学派,大多是笛卡尔信徒。
他们崇尚科学,擅长分析,强调用正式方法分析数据、检验假设、考验模型、证明定理。他们喜欢一板一眼地演绎,追求简练但推广性强的理论。
他们主要从社会和行为科学中的成规定见的角度说话。并认为,历史是蹒跚着进步的,知识和智慧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增长。
第二个是叙事学派。
这个学派偏人文主义,强调语言、暗喻、阐述意义。他们经常抨击权威人士、把自己放在成规定见的对立面。喜欢天马行空地揣测,经常像弗洛伊德或者福柯那样以偏概全,但是也喜欢对人类状况刨根问底。他们的风格是,琢磨语言的细微之处,从中挖掘意义。
他们一般避而不谈智慧增长,而是宣扬智慧与历史相互嵌套的理念以及社会建构和文化意识等概念。
第三个是适应学派。
这一学派理论性很强,只是偶尔做做实证研究。他们强调有机体、物种、技术、组织、行业和社会的适应机制的性质。主要试图通过明确适应的具体过程,并探索有着多个适应体的复杂生态圏的适应结果,来加深理解。他们特别关注适应能否带来改进甚至最佳。
他们一般认为历史有很强的路径依赖性、具有多重均衡,而智慧可以非随机地增长。
以上三个学派的人在寻求智慧时,笛卡尔信徒借鉴经济学、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政治学、公共行政管理学和人工智能学;叙事学派,借鉴文学、评论、史学、人类学、语言学、法学研究和宗教;适应学派,则大量借鉴进化生物学和心理学有关人类学习的观点。
《经验的疆界》就集中在这三类人身上,研究经验与智慧的关系。
获取智慧的两个模式获取智慧的办法有两种,一种是学习学术知识,即从书本、网络、老师那里获得的。这些知识离人们的日常生活较远,显得不那么鲜活甚至枯燥。
另一种是从日常生活或工作中获取,它们多是人人喜爱的经验。但从经验中获取智慧又存在许多问题,在《经验的疆界》,马奇就为我们详细揭示了问题所在。后续的我们也会探讨,经验在我们生活以及智慧当中扮演的角色。
从生活经验中获取智慧一直是人类的偏爱。比如「实践出真知」,比如「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比如「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甚至有人直接宣称「智慧是人生经验的综合」。
从原始经验中学习,要遵循一定的步骤,首先是观察行动与结果有何联系,然后是初步发现存在什么规律。由此,马奇指出从经验中获取智慧的两种模式:
一种是「低智学习」,是指在不求理解因果结构的情况下复制与成功相连的行动。比如,学骑自行车,我们无需知道自行车的工作原理,只需模仿别人如何骑行,复制就能学会。
一种是「高智学习」,是指努力理解因果结构并用其指导以后的行动。比如人们用理论模型去分析问题,理清因果,然后去演绎指导。
所谓学习,就是在观察行动与结果联系的基础上改变行动或行动规则。如果那些改变是改进,那么学习就促进智慧增长。学习经常而且容易带来改变,但是学习不一定促进智慧增长。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低智学习和高智学习没有优劣之分,各有可取处,各有局限性。
低智学习,基础是复制成功,最常见的是复制给你带来好处的规则和行为,远离给你带来失败的规则和行为。试误、模仿、天择是低智学习的三种机制这种学习、人会在,动物会做,就连植物也会依据环境做出相应的反应。
另外一方面,高智学习最常在人类中出现,只有人类才会深究因果,总结经验,用文字、符号加以记录,进行传播。甚至,当人们在进行低智学习时还会以高智解释,用高智词汇去有意无意地辩护。举一个不关联却能说明问题的例子:
互联网时代的转型: 化缘的改叫众筹了,算命的改叫分析师了,八卦小报改叫自媒体了,统计改叫大数据分析了,忽悠改叫互联网思维了,做耳机的改为可穿戴设备了,IDC的都自称云计算了,办公室出租改叫孵化器了,圈地盖楼改叫科技园区了,借钱给朋友改叫天使投资了,放高利贷都改叫资本运作了~这是过去曾流行一时的段子,从这些词汇的变换,我们就可以看出,人们对高智解释的偏爱。
小结人类追求智慧,就像飞蛾扑火,夸父逐日。但在追寻智慧的路上,我们往往求而不得,甚至深陷其中。许多大哲学家如尼采,越智慧越思考,越思考越迷惘,越迷惘越痛苦。所以,这些研究智慧的哲学家也只是「爱智之人」(Philospher)而非「智者」(Sophist)。
芸芸众生中的我们,也期盼抬头看天,行路远方,却往往陷于自我编制的意义之网里,以至于我们的人生对人生观开起了一次次玩笑。
:书评写于2019年9月,我的公众号Become 首发。
《经验的疆界》读后感(六):理解经验,与其说是为了生活,不如说就是生活。
这本小书很有分量,要读懂不容易。翻译中略有瑕疵,但总体可读。看到短评中有人出言不逊;豆瓣和微信公众号关于本书的介绍,似乎都没有真正理解老爷子的旨趣;因此试着来说一说。
首先介绍下詹姆斯 马奇。
马奇和西蒙排在德鲁克之后,是管理大师中的大师。与德鲁克热衷于解决现实世界中的问题不同,马奇一直执守在象牙塔里,且有很多“特立独行”之举:在课堂上常常挂在嘴边的是“我不是一个实用的人”;在其整个生涯中只为一位挚友出过一次主意。
排名榜眼,就我个人的浅见,源于老爷子跨领域的博学、世事洞明的的睿智。当然,马奇在30岁左右即成名,包括与西蒙合作对“有限理性“的分析,在”经济人“、”社会人“之后,形成了新的学派。尤其发展到今天,对人的认知的有限性的研究,基石之一是马奇和西蒙的成果(当然西蒙更多一些)。
平时读德鲁克较多,对两位老先生均是高山仰止。如果硬要比较,两位有入世和出世之不同。德鲁克老先生以悲天悯人的情怀(关注人的境遇),洞察力、实践感略胜一筹,也因此影响了更多的企业家;马奇老爷子更像是世外高人,有道骨仙风。
再说说这本书的缘起和独特性。
老爷子这本书是2008年在康奈尔大学三场演讲的内容集合。喜欢读书的朋友都知道,这些年比较火的是对人类理性的缺陷的揭示。无论是卡尼曼的《思考,快与慢》,还是塞勒的《错误的行为》,已经形成了大量的成果。
这本书的独特性在于,老爷子从另外一个角度出发,并没有进一步对认知进行分析,而是提出了一个清晰的观点:经验并不是完美的老师;从经验中学习的障碍,除了认知存在的缺陷之外,更重要的是经验自身的一些特点(缺陷)所导致。
理解了这个出发点,是阅读的基础。
阅读经典最大的诀窍:直接读原著。
网络上有人对本书的核心内容做了提炼。在我看来,真正有兴趣的朋友,拿起书读是最好的。这本书的篇幅很小,而且马奇跟西蒙一样,按照一位诺奖获得者的评价,”每一页的内容都会挑战你的思维“,当然这个挑战不是颠覆,而是激扬你的思维,会让爱智慧的读者非常兴奋。
俗话说,幽默是智慧的外溢。这句话用在老爷子身上尤其合适。全书随处可见一些智慧的调侃。比如:
“管理者、记者和学者创作并分享经验故事和模型,用于描述、解释并改进组织生活,并且用于营造聪明睿智的名声”。
”与其说经验是适应工具、进步动力,不如说经验激发了一项根本的人类活动——创造并装饰没有实际用途的知识。“
等等。
老爷子在这本书中最大的旨趣是什么?
网络上大部分的书评聚焦在”如何从经验中学习”,其实这不是本书的重点。至少本书的重点是“从经验中学习有哪些问题”。所以以过于实用的心态来阅读这本书,是不会有太大收获的。不要忘了,老爷子”不是一个实用的人”。
这本书的旨趣和最大的启示在哪里?除了从很多独特的角度揭示经验本身的不足、说明从经验中学习存在的缺陷以外,老爷子在这本书中更想表达的我认为是一种态度:对待学习、对待追求智慧的态度。这一点上,老爷子的观点非常飘逸,真诚,又非常严肃。
在开篇的时候,老爷子的旨趣就跃然纸上:
“智慧追求具有升华作用,让世俗的生活充满诗意,让平凡的日子充满乐趣。”对智慧的追求,使得人们不断总结、提炼,形成各种理论和模型。但由于经验本身的缺陷,使得这些理论和模型,往往并不比小说中的故事更有可信度。人们没有办法认识真相,因为真相是无法接近的。
那这些努力还有什么价值?
老爷子用三个词来概括:真理、正义与美。
”经验故事和模型,不仅因为声称准确表征超语言真理而具有真理价值,而且因为创建社会秩序而具有正义价值,因为提供审美乐趣而具有美学价值。“这三个方面,都是值得追求的。我们要打破的,是自己的认知,对客观和主观的认知。要打破的,是传统上大部分人有的对”最终真理”的狭隘追求。(行文至此,发现自己依然不能用满意的语言,呈现老爷子在书中字里行间流淌的优雅和智慧。)
因此在行文中,老爷子多次提到,与经验相比,想象力,也非常重要。
“通过想象理解世界是人类美好而独特的一面,通过有目的的问题解决适应环境、取得进步,也是人类美好而独特的一面。智慧涉及优雅地阐释经验,正如故事讲述和模型建造的美丽所反映的那样。智慧还涉及有效地适应环境,正如利用经验提高生产率所反映的那样。经验的启示,既是人类想象之壮丽的标志,又是有效解决问题的工具。借用我孙女们的智慧,我们可以认为,智慧的这两个要素都是最重要的。”理解经验,与其说是为了生活,不如说就是生活。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