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

《江户的味道》读后感10篇_读后感_名著读后感_格言网

2020-12-28 23:46:52

读后感

《江户的味道》是一本由[日]池波正太郎著作,中信出版集团/楚尘文化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2,页数:21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江户的味道》读后感(一):水墨画式的美食记忆

《江户的味道》是一本叙述手法成功的记述故乡美食的书籍。书中的食物可能是作者家乡一般家庭能够吃到的平常食物,而因为作者把自己的感情融入到文字中,让读者阅读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作者对故乡、对故乡人的爱与对故乡食物的眷恋。

引用一个很小的片段“既非橙子亦非蜜柑,橘子汁的味道要更浓一些,更酸一些,而且味道也更香。两只脚伸进土脚炉里,边吹边喝热的橘子汁,小小身体一下子就渗出汗来了。脚炉的温暖和橘子汁的香甜令我感到有一种说不出的幸福。”这个书中常见的叙述方式,如中国的水墨画一样,既勾画出了文中的“我”与美食(即使是简单的橘子汁)的互动,又能够高超的留白而让读者自己在脑中想象那个画面,仿佛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不得不说作者的书写技巧非常巧妙又高超。

在这里可以比较一下不同形式的美食介绍的特点。首先想比较一下网上的很多大胃王吃饭的短视频,作为一个吃货,看到其他能够吃很多食物的人也是佩服,网上的大胃王吃各类美食的视频多集中表现在吃的动作,有时候简简单单的介绍自己吃的食物是怎么做的或者在这个店里有名的菜等特别少的信息,关注于吃的动作,从吃的动作表现食物的美味,但是不得不说,很多的短视频中无法体现出食物的美味,更多的是让人觉得这个人能吃或真能吃。央视的美食节目《舌尖上的中国》是比较有特色的美食节目,这个节目是通过视频和解说,更多的调动了观众的视觉和听觉的体验,从而达到介绍美食的、文化的目的,带解说的视频因为能够直接提供视觉冲击,让观众更加直观的看到,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受众的想象力。而图书就不同了,好的图书中作者文字构建的世界,就是一个可以激起读者想象的世界,因为图书中可以使用的构建方式少,主要以文字和插图等,就更加考验作者的文字驾驭能力。三者相比,采用的方式方法不同,主要突出的重点也不太一样,受众可能也不太一样,不需要排列那个方式更高级,但是我自己觉得读书的过程能加能够体验到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江户的味道》这本书就是一个充满美食质感的又有思乡之情的书籍。

身临其境大概是小说类书籍能够达到的最高境界了吧,通过作者的文字描述让读者感受到书中传递的主要思想对作者文字驾驭能力要求较高,《江户的味道》就是一本能够让读者感觉身临其境的书籍,阅读体验很好,值得一读。如果要品尝书中的美食,有能力的读者可以去到日本旅游探访,或者在网上找教学的视频自己学习做。

《江户的味道》读后感(二):江户的味道

江户,今日的东京,在日本作家铃木理生的《江户时代的风俗与生活》中欣赏过,在纪录片《江户料理》中领略过,在一本《现代日本史》中了解过,这是一个已然逝去又被人怀念的时代,江户每每被提及时都不会被忽略掉的是它的味道,所以《江户的味道》一书就这样摆在了想要了解江户风貌的我的面前。

《江户的味道》来自日本作家池波正太郎之手,在这本随笔中,作者讲述的内容大致分为三个部分,我在第一部分“味之岁时记”中看到的是与美食直接的碰撞,从水果到海鲜,接月份时节来排序并一一品尝。在一月的橘子中作者感叹旧时习俗被现代社会抛弃时突然想到中国不也大抵如此吗,儿时贫穷的新年里那些生活的小细节,幸福微小反而更显珍贵与难忘。

阅读这本书的过程总是不经意唤起我的儿时记忆,回想起来也只有儿时的新年才会买一箱桔子,全家人坐在暖烘烘的火炕上一边看着新年的节目一边剥桔子吃,即使贫穷限制了物质生活,过年的供品仍取最好的供上。在作者的笔下,诧异于我们明明处在不同国度不同年代,可是作者叙述的那些生活风俗让我莫名熟悉,就像《小森林》曾经带给我的感受一样。

江户的味道在作者的笔下与故乡、人情相牵绊,难忘不仅是因其美味,更是对逝去的旧时景象以及人的回味与怀念。煮小火锅的三井老先生,对小银鱼感到抱歉的吉野先生,临死时还想吃盐烤香鱼的歌舞伎演员市川猿翁。食物联结记忆与情感,正应了那句“江户的味道,就是故乡的味道。”

在书的第二部分作者给读者展示的是“江户味道,东京精粹”,池波正太郎先生同他人以对话形式来讲述与食相关的记忆,如此看来食物在这本书中并不是主体,倒更像是牵出过往岁月的引子,是集体对过去时光不再的无奈与留恋。

作者于书的第三部分跳转至异乡巴黎,寻着法国电影的印迹在此漫游,食物自然是这个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美妙存在,其间遇见仿若江户风味的居酒屋甚感欣喜,在此寻找江户时代熟悉的记忆,可即便相同的食物摆在面前,品尝出的滋味怕也是大不相同了,毕竟物是人非,又或者物非人亦非,心境怎能相同呢。

整本书其实很薄,200余页而已,就在这样淡淡的讲述与回忆中时光流逝了,书中所配插图均来自作者之手,与文字所述的时代与氛围相衬,依稀能想象到那个场景或画面。作家佐藤隆介在书后一段关于池波正太郎的解说很简短,但却从另一个角度来让我们更了解这本书的作者。

解说中有一句话让我莫名在意,出自高浜虚子的著名俳句“昨日接新年,平淡无奇年复年,日日紧相连。”

疯猴勿杀20180412

]??L????

《江户的味道》读后感(三):这般滋味

对于作家而言,灵感基本都是来源于生活的,而生活之中可以带来灵感的事物多得数不胜数。通过美食写一个地域的风情文化、写一段当地的历史,这是更直观也更有味道的。人在一天当中最轻松的时刻应该就是品尝美食的时候,未必只有那些山珍海味才能够带来灵感,最能够让人记忆犹新的,往往是日常生活当中经常接触到的。每个地方都有当地的特色美食,每当远方来客人的时候,我们总会带他们去品尝这些小吃,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会给客人讲解,客人往往吃得比我们自己都香,我想这就是我们常常忽略身边事物带来的美好。

虽然说在一个地方的美食会得到传承,但是经过长久的时间下来,有些东西还是会改变的。在这本书中,池波正太郎并没有只写美食,而只是把美食当作了一种情感的寄托,他写的是那个年代的人们在江户的生活状态。所谓“江户”也就是如今日本的东京,那是个与现在完全不同的年代,人们的生活并不富裕,其实这在哪里都是,我的小时候还没有手机,每天只能回家吃饭,在往前几十年就是在农村,能吃到些白糖都是极幸福的事了。

这本书就像是老人在给孩子讲故事一样,随着这些食物回忆起过去,虽然我们并不是很了解当地的文化,但总能在这本书中找到些许共鸣。这是作者的回忆,我们也有属于自己的回忆,我们的童年已经不复存在,那些美食的样貌虽然没有太大变化,但是味道完全变了。每每想到童年的经历,总感觉是那么平凡,又那么记忆犹新。过去生活并不富裕,反而让人们更珍惜生活,味道是能够在人类记忆中保存一辈子的,只要品尝到相似的味道,这些回忆就自动迸发出来。

读这本书的过程让我感到些许沉重,而读完之后又感觉放下了许多,浑身都轻松了不少。回忆就像味道一样,有着酸甜苦辣,更多的时候我们品尝的倒不是它的味道,而是当下的想法,我觉得我们应该珍惜每一顿饭,因为我们终将会成长,过去的未必就不好,它们构成了自己如今的样貌,每一顿有意义的饭都来之不易。这就是吃饭的哲学,所以有的时候吃饭也并不轻松,甚至要用心去品味。

《江户的味道》读后感(四):昔日的味道 时代的挽歌

味觉是一把钥匙,能够打开人的记忆,食物在齿颊回味,品尝的却是回忆。说到底,无论是秋刀鱼的味道,还是夏日红豆刨冰,食物带来的都是情感的羁绊,让人一次次忆起逝去的美好。

日本著名的小说家,《真田太平记》的作者池波正太郎先生,同时也是一位美食家,他把每天的三餐看得极为重要,老先生认为心情愉悦地用餐是保持身体健康的不二法门。池波正太郎喜欢美食,也爱写饮食,但他并不着意展示食材和烹饪方法的造诣,而是用文字荡开生活的涟漪,他笔下的食物极富生活气息和季节感。

《江户的味道》是池波正太郎记录昭和时代的饮食记忆,这本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味之岁时记,按着季节月份以食物为主题串起饮食的乐趣;第二部分是江户味道,东京精粹,池波正太郎与三两好友对谈闲聊,不经意间感慨消逝的味道;第三部分则是池波正太郎在巴黎偶遇的江户味道,是生活之味并非完全是食物的味道。

池波正太郎出生在东京的浅草,经历了战后的萧条,家里的房屋也曾被烧毁。在参军之初,他对食物也是极为挑剔,入伍之后没多久胃就屈服了,茄子本是常见的食物,在那时也变成了不可多得的美味,说出:“这种东西为啥会这么好吃呢?”。夏日的红豆刨冰是每个孩子都喜欢的冷饮,但红豆冰要七钱贵一些,儿时的池波正太郎则把红豆馅放在刨冰里,只花四钱便可享受同样的味道,那是他儿时最清爽的记忆。战后复员的他回到满目疮痍的家乡,在街头看到白铁皮搭的屋子上用墨水写着“冰”字的布旗,当刨冰在口中融化,他感到了一种难以名状的信心,刨冰使他第一次心情开朗起来,似乎一切都没有改变。

而随着岁月的流逝,不免让人心生遗憾。小时候,鲜艳橙黄的橘子是池波正太郎最为期待的食物,特别是正月里要将橘子供奉在神灵面前,让他深信橘子是一种难得的水果。随着年岁增长,孩提时代的期待和欣喜便荡然无存了。其实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何尝不是,都说“年”的味道淡了,是真的淡了吗,还是长大的我们早已没有那份心情。

池波正太郎与好友聊天的过程,每个人也都注意到味道的变化。银座“菊鮨”店主细井浩二就谈到:问题是过度使用化学调料,完全没考虑味道的个性。他也指出:懂得什么季节该吃什么食物的人,越来越少了吧。现代人都一味追求新奇。

幸运的是,池波正太郎在法国小酒馆感受到了江户时代的居酒屋的美好,那种早已在东京消失的生活方式,于是他用文字为昭和时代唱起挽歌。

《江户的味道》读后感(五):是美食也是回忆

1868年明治维新后,明治天皇为巩固新政权迁都江户,江户改名东京。这本《江户的味道》, 是一本关于美食的记录, 也是关于当地风情的一种描述, 通过当地的各种食物的描述中间穿插着当地的人情风物。 也是另外一种不同的方式。

在众多的食物之中, 总有那么几种是一个人所钟爱的。 而由于地区的不同, 每个地方也都有着不同的特色的食物, 这些食物或者是当地特有, 或者是做法独特, 通过纸笔的描述,每一种食物或者因为季节的不同,或者因为做法的不同, 都有着详细的解说。

幼年的时候的一些食物的回忆, 是如今不论怎么去吃都没有那个味道的了, 小时候特别喜欢春节那段时间庙会上的糖葫芦, 红彤彤的山楂,裹着透亮的糖扎在一个稻草做的棍子上面, 那时候去庙会能买一串糖葫芦都觉得很开心了, 如今生活水平好了, 山楂做的糖葫芦也不再那么单一, 种类和做法都多了起来, 只是再吃起来味道如之前那么好。 不知心境和年龄影响了味道, 还是现在吃的选择太多了, 对这些都不在意了。

作者池波正太郎笔下的江户用食物做引子, 描述了时光里的江户的变迁, 书的开始介绍了很多食物内容, 而这些食物中又穿插着很多故事, 食物和回忆链接在了一起。 之后作者写了关于江户的精髓的内容, 时光流转里, 更多的是关于往事的回忆。 之后作者写到了自己在巴黎的经历, 一个人在异地的时候有很多的思念之前的味道, 并非那个食物多么魂牵梦绕, 而是自己的那些回忆让人不能忘记。

美食之于每一个人都有着不一样的回忆, 好的坏了, 高兴的、伤心的, 各种回忆交织起来组成了岁月, 时光流转中,留下来的回忆就好像河流里面的水滴一样,很普通,却是时光的全部了呢。

想想哪一种食物你是回忆满满的呢? 每每吃到就会感慨。 以前的时候有过这种, 走大老远去一个地方专门为了吃到那个自己一直心心念念的菜, 而关于这道菜里的记忆也只属于你一个人。 这本《江户的味道》有没有让你想起什么菜了呢?

    

上一篇:《心是孤独的猎手》读后感10篇_读     

下一篇:《人类决裂》的读后感10篇_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