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

《国学概论新编》的读后感10篇_读后感_名著读后感_格言网

2020-12-28 23:46:52

读后感

公众号

《国学概论新编》是一本由谭正璧著作,北京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5.00元,页数:2016-10-1,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国学概论新编》读后感(一):大学问,小入门

《国学概论新编》是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首届向全国推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普及图书“大家小书”系列丛书中的一辑。作为一本对国学、中国传统文化的介绍书籍,《国学概论新编》简洁、中正,具有参考价值,可以让初入国学之门的学生及读者迅速的总览国学总貌,进而按其指引,找到属于自己的国学研读之路。

正如袁行霈先生在“大家小书”的序言中所讲到的,这套丛书最大的特点就是:篇幅虽小,但学术性不减,可以让读者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较多的知识。“大家小书”的作者均为大家。《国学概论新编》的作者谭正壁先生生于清末的上海,自幼父母双亡,屡经坎坷,在革命运动风起云涌、抗战时期艰难奋斗的岁月之中他也一直在坚持读书,自学成才。1923年,22岁的谭正壁于上海神州女校文学专修科任国文教师,根据自身教学的经验及需要,用白话文编写了《中国文学史大纲》,此后陆续编写了很多文学概论、文学史、文学家辞典以及语文学著作。1936年他推出《国学概论新编》,为中高等学校提供教育与参考。这本书同样秉承了他一贯的著书宗旨,具有通俗易懂;叙述历史内容信笔直书;引用前人著作,不限于古,并重今人的特点。

之所以做如此详细介绍,是因为对于学习传统的国学,很多人首先就抱有一种畏难情绪。经、史、子、集浩如烟海,该从何入手,往往一头雾水。而一旦开始学习,又不能做到博采众长,积极思辨,不落窠臼。所以,在我们进入国学之门时,一定要选择一位底蕴深厚、经验丰富、思维开阔、观点可靠的领路人。谭正壁先生22岁写出《中国文学史大纲》,35岁著《国学概论新编》,如此成就已经远超许多当时的国人,更何况如今的我们。今天,人们想要初读国学概论,领略中国传统文化,能有《国学概论新编》做指引,着实是件十分幸运的事。

《国学概论新编》力求以精简的篇幅展示“国学”全貌,采用传统的四部分法,将内容分为:经学、史学、子学、文学四类。每一类先以总论介绍名称,再讲源流、学派、领域、分类,等等。对于国学上一些聚讼纷纭的问题,谭正壁先生多才用最普通的说法,或备列众说,而不独取一家私见,让读者可以尽可能多的了解相关的知识与观点。

在阅读的过程之中,最大的感受就是对于国学的学习,近百年之前的人们和现今的我们区别之大。《国学概论新编》中涉及到的内容虽然已经是十分浅显的介绍性概论,但已经相当于现在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些课程,甚至可以给相关专业研究生作为参考,这样的深度,如果不是对国学抱有极大兴趣或是有心深入学习的人,恐怕也很难一次性消化。

当然,最好的方法就是把它作为一种导览性阅读。比如,我们对文学中的诗歌感兴趣,就可以在第四章第二节“诗歌”中去寻找一下,自己的喜欢的究竟是“古诗”,还是“近体诗”?是赋、乐府,还是词,曲?更可以按照书中列举的作者、作品去按图索骥,找到更为细致、丰富的学习内容,十分方便。

或许有人会说,一本小小的“概论”,当做敲门砖确实不错,天长日久恐怕就要束之高阁了。其实不然,当你经过一段长期阅读之后便会发现,阅读的兴趣常常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生转变和延伸,这时候你就可以再次拿出这本书,找到相关的章节去补充学习,开辟新的知识领域。

中国传统文化和国学博大精深,属于国学的书籍也浩如烟海,这样一本小书只是一个小小的入门,愿所有对此怀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在大学问家的指引下找到适合自己的阅读和学习道路,也不失为一种幸运与乐趣。

《国学概论新编》读后感(二):溯本清源,追溯传统文化脉络

国学概念产生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当时“西学东渐”改良之风正值炽热,张之洞、魏源等人为了与西学相对,提出“中学”(中国之学)这一概念,并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一方面学习西方文明,同时又恢复两汉经学,浩瀚的国学知识,我这只菜鸟混沌中不得要领,偶然间发现谭正璧先生撰写《国学概论新编》一书,跟随他的步伐,听他介绍中国古代学术源流,慢慢熟悉传统文化知识。

本书采用传统的四部分法,将经、史、子、集,改称为经学、史学、子学、文学,采取先总括、在分述的方法,浅显的阐释经学中《诗》《书》《礼》《易》;子学中儒、道、名、墨、法;史学中正史、编年史;文学中诗歌、小说、戏曲等学说的精髓,并针对国学上学派不同,同一问题多个答案,他采用最普通说法,不偏袒各家,备列诸说,把选择权交给读者,让读者自己思考。

面对书中庞杂内容,我最感兴趣的还是文学,正如他说,文学起源于风谣,而风谣则为情感的迸发,所以班固说“哀乐之心感,而歌咏之声发。”一首首诗词、曲赋,无不流露作者的喜怒哀乐,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描绘一幅凄凉动人的秋郊夕照图,并且准确地传达出旅人凄苦的心境,正可谓情感与思想的交融。

品其文,思其人,慢慢的探寻先贤们的思想,理解五千年的中华文明是一种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文明,是由我们祖国博大精深的经、史、子、集作为载体,传承下来的孔孟之道,老庄之学及诸子百家学说,构成的民族精神。

当孔子像屹立于长街;当寻根文化慢慢开始;当国学教育慢慢普及;中华民族的记忆慢慢复苏,中华民族是不会轻易消失的文明,因为中华民族是以国学为其根,为其源,为其魂的。我想这也是谭正璧先生撰写《国学概论新编》的初衷,溯本清源,追溯传统文化的脉络之所在……

《国学概论新编》读后感(三):千年文学史,一棵国学树

关于国学的书,有很多都是按照历史出现顺序来编撰,而且大多穿插在历史人物事件的讲述过程里,很少有做成导读方式的。 这种现象有很多种成因,第一,单纯讲国学的书籍很容易变得枯燥,做成导读形式后,由于不能作深入详解,书籍很容易变成目录索引或人物传记梗概,这种书倒是在市场上有很多。第二,国学体系繁杂而庞大,学派不同,见解不同,再加上春秋笔法遮遮掩掩,史书叙述断代残缺,经常会发生一个论点引发千百种看法讨论的情况。 这本书就是个例外,它在索引里穿插考据,在传记里穿插史料,在文献后面收录各派的研究成果,可以说是各方面都讨好的玲珑派国学资料集。 这本书按照四书五经的难易程度编排目录,以世人熟悉的书目为引,收录了相关学派的书籍以及对这方面书籍的研究观点。比如它明确将易经和春秋划分为最难读的书籍。再比如史书,这本书不是按照年代划分,也不是按照编年史纪传体之类的来划分,而是按照古代书目的类型来划分,例如志,典,史,志,纪年等等,贴近古人划分方式。又比如诸子百家,一般只普及儒法墨,这本书里还普及了名家。我敢说如果没有这本书特意提及名家,读者不但不会了解,而且恐怕在其他书籍中也未必能获得相关知识。 我国博大精深的国学来源于五千年历史构造成的文化土壤。原先是星星点点的杂草,逐渐抽枝发芽,几经战火和制度的碾压。儒家有幸长成粗壮的树干,其他各家有些依旧独立成长,有些像寄生藤一样攀附其上生存。古往今来的各种学说就像是繁茂的树叶,我们可能一生都无法遍览全部,而这就是本书和其他这类书存在的最大的意义。

《国学概论新编》读后感(四):给你一堂系统的国学入门课

国学,一般来说,指的是“汉学”或者“中国学”,泛指传统的中国文化与学术,其内容囊括了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道学、宋明理学、明清实学和同时期的先秦诗赋、汉赋、六朝骈文、唐诗宋词、元曲与明清小说以及历代史学等一套完整的文化、学术体系。虽然这个称呼的出现也就是近百年的事情,主要是针对西方文化的传入才被人们所创立,但不可否认的是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文化与智慧结晶都在此处得以彰显。

在我看来,了解国学,就是在了解中国这个古老的民族,了解专属于中国的灿烂文明史。那么,对于国学,我们究竟又知道多少呢?恐怕很多人和我一样在心中只有一个笼统的认识,想要仔细说来就不知道从何谈起了。不过在读过“大家小书”系列之《国学概论总编》后,那种笼统的印象就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清晰流畅的知识脉络。

我们如今身处于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要学的东西太多了,若是没有章法的去阅读,那么所付出的精力和想要的结果肯定是不能成正比的。幸好,有“大家小书”这样一套学术性很强,内容精益求精的书籍可以提供给读者。《国学概论新编》就是其中一部令我十分喜爱的作品,其内容就是将经过整理的中国过去学术加以综合,并完整的呈献给所有对国学有着浓厚兴趣的人。

类属于“国学”的书籍浩如烟海,将图书进行归类很不容易,古有“七分法”和“四分法”,奈何前者已遗失。因此,在本书中采用的是历来被当做目录界权威的四分法,即经、史、子、集,之后,再对每一类进行复分。在本书所述中,经部以“五经”、《论语》和《孝经》为代表;子部仅限于儒、道、名、墨、法五家;史部则介绍了正史、编年、纪事本末、政书四体;集部易称文学,其题材可以分为诗歌、小说、戏曲、唱词四类。如此划分之后,在针对相应内容进行分章解读,介绍各自的来源、学派、时代背景等内容,可谓是十分详尽而了然了。

作为一本非常有价值的国学入门读物,谭正璧老先生主编的这本《国学概论新编》,文字简洁,内容强大,读起来完全没有累述之感,特别值得推荐!当然,这本书只是带我们进入国学领域的大门,不过若是因此能够引发读者对国学的更多好奇心和求知欲,我相信作者一定很欣慰了。

《国学概论新编》读后感(五):厚重国学,轻松入门

这几年,教育界大兴国学。国学,是以先秦经典及诸子百家学说为根基,涵盖中华民族历代史学、传统文化的一套完整的学术体系。有人说:“国学是治国理政之学”,也有人说:“国学,是华夏子孙都要传承的中华民族的传统之学。”国学到底好在哪,又该如何去学。天下之大,研究国学的教育学者不在少数。

《国学概论新编》是一部由谭正璧撰写的国学入门读物。谭正璧老先生先后任教于上海神州女校、上海美专、震旦大学、齐鲁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学校,他编写的这本《国学概论新编》是专供中高等学校作教本或参考书之用的,它可以作为语文的补充教材。

该书按经学、子学、史学、和文学四大部将国学体系进行划分归类,并按此分类依次讲解,条理十分清晰,每一部的总称来源、发展演变历史、以及详细包含、内容概述等系统展示。谭正璧老先生在概论国学时用的是通俗的语言,化难为易,让每个对国学有兴趣的读者都能看得懂、读得透。以前,谈到“国学”,我一头雾水,尤其对经、子两部总是摸不清门路,这次读了谭老的这本《国学概论新编》,立马觉得头脑清晰了,经含《诗》、《书》、《礼》、《易》、《春秋》、《论语》与《孝经》,而在这些之外,还有一些让人混淆不清的经书,包括谭老在《春秋》章节之下谈到的《左氏传》、《公羊传》、《谷梁传》等,谭老在书中分析了它们与《春秋》的关系,引经据典,每本著之间的关联解释得通俗明白,为读者解惑。

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以及他们的著作、言行集、或相关的记载,谭老也都给予了考证,把历史典故与人物串联起来,辅以文字记载,旁征博引,让读者茅塞顿开。

史学涉及面广、时间轴长。谭老分正史、编年、纪事本末、政书来叙述史学,这几个概念,我们常混淆,谭老在提及它们的时候,对它们的概念、分类理由做了一番说明。每种史体不同之处,有了对比说明,以后遇见时,能知区别了。

至于文学,谭老可能也是担心学生把握不准这里“文字”的含义,还就“文学”的几种意思先做了说明,从文学谈到文学体裁,让读者知文学之性质,明白文学体裁之划分。每种体裁的源起、发展通透了,自然也就对中国这些传统文化的来龙去脉知根知底了。

大家写给我们大家看的这些小书,说“小”,是因为书中的文字不多、通俗又简练,一般人都能看得懂;但它们并不小,这是华夏民族几千年来文化传承智慧的积累,大家用心撰写的这些文字,帮助读者读懂中华的传统文化,把国学传承发扬下去。

    

上一篇:《深谋者》的读后感10篇_读后感_     

下一篇:晚清帝国风云:湘军崛起读后感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