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

《看电影学心理学》读后感精选10篇_读后感_名著读后感_格言网

2020-12-28 23:46:52

读后感

公众号

《看电影学心理学》是一本由郑世彦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页数:29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看电影学心理学》读后感(一):现代心理学简史

这是一本门内人给门外人引路的书籍。作者凭借自己对专业领域的深刻见解,通过电影这个通俗媒介,将艰深的心理学知识用更为普世、易懂的方式介绍出来,让门外的人得以窥得门径,不再被各类是是而非的名词、流派、方法等搅晕,在心里有一份现代心理学简史。

看完这本书,对于作者的文笔是比较佩服的。每一篇都可以看到一篇精美的散文,从结构到运笔到遣词造句,都可看出作者的功力。从本书看作者,可以看到一位深陷心理学领域不能自拔的痴迷学者,看什么都是心理学。正所谓不入魔难成神,从序文中,在别人眼中的作者,是个少言寡语的人。看完全书再看这句评语,我不厚道的笑了,心里说:这个人确实要少言寡语,否则估计开口便是心理学,人家说一句话,他会马上联想到N多专业分析结果……

作者可以说是医生中的学者,因书中不曾记录作者自己处理的案例,不能就此评判作者作为心理医生的功力,可就此书的旁征博引,可以看出作者的作为学者的功夫。不仅本专业的专业书籍阅读多且深,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也有深入的了解,书中的多处引用既恰当又和谐,足见功力。

以前曾听过一种说法,想要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最直接可行的方法有一个:熟悉业内的所有专家,并对这些专家的主要观点及著作烂熟于心,那么不论你是否在这个领域有所建树,你已经是这个领域的专家了。本书作者至少做到了上述成就,可以称之为专家。

通过阅读本书,我也学习到了不少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原来看到过的一些名词也终于知道了出处,比如“各种我”:本我、自我、超我等;也知道了一些早年专家们的逸闻趣事,以及他们之间的恩怨情仇,想来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心理学这个江湖,可能比一般人的江湖更波涛汹涌吧。

阅读这本书的时候,可以将书中提到的这些专家做一整理,从流派、主要观点、主要论著等方面进行整理,所得颇丰。

推荐!

《看电影学心理学》读后感(二):审美到审智的鹊桥

不管科技进步有多大,人工智能发展有多快,航天飞行器能飞多远,我们还是得承认一个事实:人类仍然十分无知。而此间最大的未知则是对人的未知。

毫无疑问,对人的未知不止包括肉体,更包括精神、心理上的未知。人类心理是一个巨大的矿藏,而时至今日的心理学还只是挖掘了一部分而已。可以这样讲,对人有多大未知,心理学就有多大的挖掘潜力。

我们还应当承认,人都有心理,都有琢磨别人心理的兴趣,但要让像我这样的小白产生对心理学这门学问的兴趣,是比较困难的。即使对喜欢读书的人来说,蓦地拿起一本《梦的解析》或者《自卑与超越》,也不见得有坚持读下去的信心。

幸好在此时,我读到了这本《看电影学心理学》。读完最大的收获,就是它使我对心理学产生了莫大的兴趣。

那么,它是怎么做到的?

我认为,本书为心理学披上了通俗情节的外衣,或者说,在电影的审美和心理学的审智中间搭建了一座鹊桥——心理学和电影的联姻之桥。

电影是大众最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之一,以其作为通向心理学殿堂的扶手,不是取巧,而是作者深谙电影是关于人的艺术,是关于人类整体生态的艺术。就像开篇的《喜剧之王》,他一把抓住了“其实你是谁”、“人啊,认识你自己!”这一几千年来人类不断追寻探索的主题。再如通过具有寓言意义的经典影片《美丽人生》,探讨关于苦难、快乐、人生意义等宏大深刻的主题。钱学森就曾说过:“在艺术里最高的层次是哲理性的艺术作品。”因此,作者借电影作拐杖,实实在在地发掘出了影片蕴含着的深刻的哲理,而且能晓畅明白地把哲理讲解出来。

回到桥的比喻,作者挖掘出了此岸电影这一审美形式背后的哲理,自然而然地通向了彼岸心理学审智的广阔天地。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荣格的分析心理学,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卡尔?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心理学,罗洛?梅、弗兰克尔、欧文?亚隆等人的存在主义心理学以及家庭疗法,这些激动人心的心理学领域,精彩纷呈地展示在了读者眼前。

我最感兴趣的,除了弗洛伊德和荣格外,是借《当尼采哭泣》中超人与名医的相遇,辩证地思考医者和患者相互启发、相互治疗的医患关系。夜空中最亮的星,照亮的不只是伤者,也有医者。但究竟谁才是伤者,谁才是医者?

另外,作者又借《达摩祖师》阐述禅宗对心灵的洗涤,借《死亡诗社》《放牛班的春天》阐述诗歌、音乐等艺术形式对人的心理疗愈。

写到这里,我又想到,其实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解析文学和艺术也是很有意思、很好玩的思路。

早在两千多年前,古希腊大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诗学》中,就曾说悲剧是“通过引发怜悯和恐惧使这些情感得到疏泄”。这就从心理角度解释了悲剧的功用。

后来对文学、艺术的心理学研究,就主要包括创作者的心理路程、艺术作品中的角色心理、观众和读者的接受心理反应三方面。这方面心理学家们也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比如弗洛伊德在《梦的解析》中对俄狄浦斯情结的分析、恩斯特?琼斯(Ernest Jones)对哈姆雷特的分析,堪称经典。

再回到桥的比喻,我说本书是审美到审智的鹊桥,从上面分析已经说明作者通过努力已经从此岸将读者引渡到了彼岸。但别忘了,桥下还有滚滚波涛,那波涛是什么呢?

这波涛,是“人性的公理、道义的基石、理性的入门,也就是世俗社会所谓的常情常理”。或者再高点,就是善良和大爱的普世价值、相扶相携的兼爱精神、人类的终极关怀。

因此,电影和心理学都不是终点。我们企盼的,是“在人生路上,无论你是名医还是超人,你都是一个普通人,不如结伴而行”。

附注:本书的作者郑世彦,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编辑,心理咨询师(存在-人本主义取向)。豆瓣阅读心理学专栏人气作者,译有《存在-人本主义治疗》《生涯咨询》《现实疗法》《选择理论:现实疗法创始人带你走出心理困境》等。

《看电影学心理学》读后感(三):光影下的心灵世界

看电影学心理学,刚看到这书名的时候,首先在我我脑海闪过的想法是这本书与电影心理学有关,也就是依据心理学原理,如感知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或精神分析学等理论,研究电影创作、观众心理和影片心理效应的一个心理学的分支学科。但是读了作者郑世彦的序,便发现我错了。

《看电影学心理学》这本书实际上收录的是研究电影与心理治疗之间的关系的文章,书中精选了14篇作者发布在连载专栏《看电影学心理学》的作品,通过14部经典的心理学影片分析和解读心理咨询,了解心理学知识。

作者郑世彦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职业是编辑和心理咨询师(存在-人本主义取向),他具备了扎实的的心理学理论功底,语言通俗易懂,引经据典,观点清晰,文章具有一定的科普性和阅读性,让读者在欣赏电影的同时更好地了解心理咨询,因此文章也颇受欢迎。

电影是一种很特别的艺术,特别在于它的表现形式,都说人生如戏,电影就是通过光影荧幕将一个个营造出来的世界呈现人前,里边的每一帧都是故事,而故事的灵感源于生活,从电影里,我们看到的,是一个看似陌生实则真实的世界,尤其是心理学和悬疑类的电影,它将那些我们无法直视的人性全都道尽了。

作为一个系统地学习过心理学的人,早就形成了一种观念——生活处处都是心理学,而电影本身就是一个生活的微型模型,如作者在序里所说的话:

“一部好的电影,经过导演和编剧的精心制作,一定涉及了主人公在心理上的某种转变和发展。”

一部好的电影就是一个精心制作出来的世界,观众能够通过主人公,甚至是故事里每一个人的心理变化和思想转折来感受故事的发展和结果,从而得到启发,心理学电影也是如此,只是加入了心理学元素罢了。

在心理类的电影当中,随处都有心理学的影子,精神分析是最常见的一种,而心理治疗也常常与之搭配在一起。如书中“《心灵捕手》:以为“名捕”的基本素质”这一篇,讲述的便是一位天才少年与心理咨询师之间发生的一系列故事,影片侧重表现了男主的心灵成长表达,但也能看出心理咨询在其中起到的重要作用。片中对症下药,因材施教的方式很正确,因此,作者从这部影片引申到了人本主义心理学中的“以人为中心疗法”,也对此做了详尽的介绍,还提到了心理咨询师的基本素质。

而在“《死亡诗社》:小子们,学诗吧”中,作者着重阐述了诗歌疗法,这让我想起了以写作治疗郁郁的方法。也许真如此,写作于人是多功能的,正如文中引用的《论语·阳货》中的句子: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所以说,“电影是一场每秒24格的心理治疗”,电影与心理治疗之间的关系真的很奇妙,观众从电影中得到启发,得到灵感,发现多种心理治疗方法,看到不一样的人性。但是,心理现象和治疗反过来也可以反映电影本身的立意、态度和意义。就这方面来说,“《美丽人生》:苦难、意义和欢乐”这篇给我的印象最深。

这本书中提及的电影都是具有代表性的经典电影,作者通过对这些电影的分析介绍了心理学以及心理治疗的几大流派——精神分析、行为主义、人本主义以及存在主义,及其杰出的代表人(心理学家)和相关的心理治疗方式,并在每一篇文章后附有“知识链接”,方便读者阅读和理解。

但是,这些电影并不全都是心理学电影,虽然它们依然能为电影和心理学搭建桥梁,引发思考,比如《喜剧之王》《功夫熊猫2》《放牛班的春天》。在“《喜剧之王》:其实你是谁”中人人都熟悉的星爷所饰演的跑龙套一哥尹天仇身上便因一个演员的疑问引发深思,“其实我是谁”,就是一个充满了哲学性的关于认知心理学的问题。

其实,很多电影里的故事都是时代的缩影,其中更是包含有导演和编剧的生活经历和个人阅历,那个小小的故事就是生活的特写。一样米养百样人,万千世界,每个人的际遇和阅历都不尽相同。但是如果你也曾经被某个故事触动心灵,那么,我想也总会有一个故事让你看到自己的影子的,借用书封上醒目的一句话问问自己:

“在哪部电影里,你曾经遇见自己?”

《看电影学心理学》读后感(四):流动的生命史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真正的好电影也即流动的生命史:创作者与观众一同将自己的生命体验融入到创作与观影之中,通过对其中的角色或场景产生认同,从而将自己生命体验中所原有的情绪重新释放出来,并与电影中的角色同喜同悲。

好电影如是,好的文字亦如是。好的文学作品会将一个人生命中那些至关重要的时刻,在置换姓名、身份、场景之后,重新呈现在读者面前。这本书虽然无法归类到文学作品之中,但是它给读者呈现出来的也是一样的面孔:通过14部主旨各异、题材不同的电影,我们仿佛又在曾经的某个角落遇见了曾经的自己,而且我们遇见的绝不仅仅是自己的过往,还有以与我们不同的视角对我们过去的重释;在这种重释中,作者本人的生命体验也隐秘地以线索的形式呈现出来(偷笑)。

我们在这部书中遇见了什么呢?我们仿佛看见了少年时的自己艰难的自我确立(ego identity)的过程,有时是我们面对理想的艰难奋斗与彷徨(《喜剧之王》),有时是我们面对整合自己受创的生命史的不知所措和无助(《功夫熊猫2》);有时侯,则是一些生命中的意外事件撼动了我们对自己过往的认知,这种意外促使我们重新探索自己不为人知的想法(《老大靠边站》),让我们重新反思自己生命究竟有何意义(《另一个女人》),用全新的态度来面对自己生命体验中的苦难、创伤和无助(《美丽人生》);我们还能看见心理学从业者面对冲突的理念时自己的信念和抉择,有时这种冲突来自于职业伦理与操守(《危险方法》),有时是自由意志对决定论的论战(《发条橙》),有时是以权威的态度介入治疗还是以“旅途伙伴”从事咨询的选择(《心灵捕手》),有时则是更深层面上,心理学家们如何面对自己曾经受创的生命体验,他们中有人能把创伤转化成更有力量的治疗资源(《心灵点滴》),有人则必须要遇到生命中的另一个知己才能修通自己(《当尼采哭泣》);我们还看见了在一个变动的时代里,传统文化的育儿方式与现代社会里个人的自我成长冲突的张力(《喜福会》);我们还能看到在没有心理治疗的时代里,传统文化中的佛学(《达摩祖师》)、艺术(《死亡诗社》、《放牛班的春天》)是如何发挥了心理治疗的作用,带给我们一丝心灵上的满足。

与这些流动的生命史一起,我们还能看到各式各样的理念如何化为心理学从业者手中的武器:行为疗法、精神分析、当事人中心治疗、意义治疗、存在—人本主义疗法、家庭治疗、正念与禅定疗法、诗歌疗法、音乐治疗......这些武器连同其背后的理念,也是其发明者生命体验的结晶。

作为一本通俗读物,这本书文笔极佳,让人爱不释手。不过,真正让我深受触动的,大概是在光影之中遇到了那个曾经的自己吧:

汉特 我想离开。医生 汉特,我们等到排到你的时间再谈这个。汉特 我要走了。 医生 你有想过你要做什么吗?汉特 我要帮助人。昨晚与如迪在一起,我接触了另一种人,我要接触更多。我要去了解人们,帮他们解决问题。医生 那正是我的专业。汉特 但你太差了。当人讲话时,你连看都不看。我要倾听,真正地倾听人们。医生 我不能让你走,你还有些问题没有解决。汉特 我不需要你的批准,因为我是自己进来的。医生 汉特,我警告你,我的报告会写你不顾医生建议擅自出院。汉特 我的报告会写I.D.G.A.R.A.——我才不甩你。还有,我的名字叫派奇。

《看电影学心理学》读后感(五):在电影中遇见自己

一说到心理学,大家总有一种很虚无的感觉,好像这并不是一件很实际很有意义的事情一样。心理学作为在国外很火爆的科目,在国内好像鲜少有人注意得到,我们总是说,我感觉,我觉得,其实这些东西,就是心理学,这些看似遥远的东西,其实一直就在我们身边,只是我们一直都没有直面它,没有看到它的本质。如今,大家越来越重视心理学,不仅是因为当今抑郁症患者越来越多,更是因为大家更加关注每个人的本身,关注自己的心里状态,关注自己的内心,从而发现了一些问题,得以及时解决。 为什么会在开头写到心理学呢?因为早在很多年前,美国的心理学家已经是一个热门行业,而那时的中国还觉得心理学是一件学起来并没有前途的事情,家长总是不情愿自己的孩子从事这样一门学科,而时代不断的在变化,今日早已今非昔比,心理学早已慢慢渗透进了我们的生活的方方面面。 这本书《看电影学心理学》本是一本讲述电影的书籍,却被我从心理方面开始作为引入,实在是因为,我被作者在文章中虚拟却有真实的分析所震撼到,原来这样一部我们原来只懂得欣赏的电影,背后却有这样一个真实存在的故事。我们原先没有注意到的细节,都被作者看在眼里,写到书中。 看到这本书,突然想起来,豆瓣中标记的电影,那些看过的电影,以及那些当时写下的感悟,如今看来都有一些另外的感受。《生门》是我看过最艰难的电影,因为从知道这部电影上映,看过预告片,到我真正看到整部电影,用了两年的时间,以至于到如今回忆起它来还有点苦涩。这部电影和我之前看过的纪录片生孩子的过程,并无大区别,却因为创作者更加关注幕后这个家庭的故事而吸引到我。我并不是喜欢看生孩子,我又不是学习医学的,也不是妇科医生。吸引我的是产妇的身边人如何表现,而且通过这些事情看到背后的情感,真的是有那种把女人的生命置之一边的男人,真的有那种恶毒的婆婆,所以每部电影看起来都是简单的一个道理而已,却深埋着这样那样的哲理等待着被深层次的挖到。 这本书的封皮上一句话:在哪部电影里,你曾经遇见自己?这句话我用来问过自己了,希望你也能从这本书中得到你要的答案。

《看电影学心理学》读后感(六):导言 电影与心理治疗

本文节选自《看电影学心理学》的导言部分。

看电影学心理学评价人数不足郑世彦 / 2018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电影与心理治疗之间有着很奇妙的关系。

最为人津津乐道的就是,电影和精神分析学竟诞生于同一年。

1895 年12 月28 日,法国的卢米埃尔兄弟邀请了巴黎的一些社会名流来到一间地下室,在黑暗中,人们在一块白布上看到了逼真的活动的画面。一位记者这样报道:“一辆马车被飞跑着的马拉着迎面跑来,我邻座的一位女客看到这一景象竟十分害怕,以致突然站了起来。”实际上,他们所观看的就是世界上第一部真正的电影。后来,人们把这一天定为电影诞生日,而卢米埃尔兄弟也被称为“现代电影之父”。

如你将在本书中看到的,早在1882 年6 月,布洛伊尔就完成了对安娜·O的分析。随后在11 月,他对弗洛伊德说起了这次奇异的治疗,尽管后者当时还是个毛头小子,但他被这个故事深深地打动了。大概过了三年,弗洛伊德来到巴黎,在沙可手下学习,他还不忘跟老师提起这个案例,可惜老师对此不感兴趣。又过了几年,弗洛伊德自己接手了好几个癔症的病例,1893 年1 月1 日,他与布洛伊尔联合发表了一篇关于癔症的研究文章,名为《论癔症的心理机制:绪言》。这篇文章引起了较大的反响,很多报刊进行了转载和讨论,弗洛伊德说这将“意味着我们与同行之间的长期战斗”。1895 年5 月,在收集了更多的案例材料之后,两人合著的《癔症研究》终于出版了,这标志着精神分析学的诞生。

那么,同年诞生的电影和精神分析学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吗?

法国艺术史家丹纳在其著作《艺术哲学》中说道:“自然界有它的气候,气候的变化决定这种那种植物的出现;精神方面也有它的气候,它的变化决定这种那种艺术的出现。”丹纳这里说的精神气候,实际上所指的就是一个时期的文化风俗和时代心理,它们和自然界的气候起着同样的作用,规定着这种或那种艺术形态以及心理病态的出现。

关于后者,即精神气候规定着心理病态,我并不是随便加上去的哦。弗洛伊德之后的女精神分析学家卡伦·霍尼(Karen Horney)说过:“一般而言,某一种文化中的大多数个人都不得不面对同样一些问题。这一事实,意味着这些问题乃是由存在于该文化之中的特殊生活环境造就的。”这就是她所谓的“时代的神经症人格”。她指出,在我们的文化中,存在着某些固有的典型困境,这些困境反映在每一个人的生活中,成为人们内心的各种冲突,久而久之就可能导致神经症的形成。

那么,19 世纪末期西方社会的精神气候或心理特征又是什么呢?很简单,三个字——“性压抑”,至少在弗洛伊德看来是如此。你见,或者不见,性的欲望就在那里。维多利亚时代的禁欲主义造成了歇斯底里症(hysteria,即癔症)的诞生。换句话说,这种性压抑导致人们出现了莫名其妙的症状,于是开始有人走进弗洛伊德的诊疗室。同时,这种性压抑还导致人们做各种各样的梦,于是他们就在弗洛伊德的诊疗室里叙述自己的梦。你看,1900 年,弗洛伊德的第二部著作《梦的解析》出版了,其实他在1899 年就写好了,尽管那里面有很多是他自己的梦。

但是,还有很大一部分人没有走进弗洛伊德的诊疗室,或者说,还有很大一部分人除了晚上做梦之外,他们还做着“白日梦”。有人拿起画笔,有人敲打字机,有人拿着指挥棒,也有人扛起了摄影机。电影,实质上就是在造梦。我国著名剧作家田汉曾说:“酒、音乐与电影为人类三大杰作,电影年最稚,魔力也最大,以其能在白昼造梦也。”因此, 今天的好莱坞被人们称为“梦工厂”,电影大师伯格曼形象地说道:“没有任何艺术手段能如此像电影一样表达梦的特质。当电影院的灯光熄灭,白色闪光的屏幕向我们打开,我们被抛进事件之中,我们成了梦的参与者。”

电影如梦,看电影如同进入梦境。电影理论家克里斯蒂安·麦茨(Christian Metz)认为,“梦与电影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是一种欲望的满足,看电影和做梦一样,本我也要修饰矫正才能通过自我和超我的检查,然而,不管怎么样,它们都同样可以在不同程度上满足本我的某种原始本能的欲望和冲动。而且,观众选择走进影院看电影这一娱乐方式,是在社会文化和法律道德允许的情况下进行的,因此就排除了行动的冒险性和犯罪感。此外,观众与电影的关系在许多方面是基于一种愿望和激情——视觉欲望。”克里斯蒂安·麦茨直言道:“在电影中,观众就如同窥视癖者一样,通过窥睹无法获得的对象而得到某种程度上的满足。”

看一部电影,等于经历另一场人生。这句话有两个含义:一是指这场人生基本上是我们现实中无法企及的;二是指我们在看电影时人生经历被极大地拉长。做梦时,我们总感觉一个梦做了好久,可实际上一场梦不过才几分钟。在电影院,一场电影最多也不过两三个小时,但我们却好像跟随主人公历经数年甚至更久的岁月,大有“洞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的感觉。换句话说,多做梦或多看电影的人,在某种程度上比别人经历了更“长久”的人生。于是,就在“经历另一场人生”之时,梦和电影弥补了我们生活中太多的缺憾,极大地丰富了我们有限的人生

实际上,还有一种方法可以弥补我们的缺憾、丰富我们的人生,那就是释放我们的无意识。或者如荣格所说,只有释放了我们的无意识,我们才得以拥有一个完整的人生。无疑,释梦就是释放无意识。弗洛伊德说,梦是通往无意识的康庄大道。同样,拍电影也是在释放无意识。

大卫·马梅(David Mamet)在《导演的功课》中说得好:“技术的目的是要解放无意识。你循着规则一步一步做,真正的创造力才会出来。若非如此,你将会被自己的知觉意识禁锢得无法动弹。因为意识总是想要讨好,想要有趣,所以意识总是会去找那些明显的、陈腔滥调的东西。因为这些东西都在过去成功过,所以有相当的安全性。创作者只有心灵解放后,而且被赋予某个任务的时候,才能让真正的创造力进入。”

换句话说,要拍一部好电影,或者说要拍好一部电影,导演和编剧首先要释放自己的无意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伟大的电影可以自由得像是一场主角梦境进展的记录。”大卫·马梅说,那些对此感兴趣的人一定会去阅读一些心理分析的书,那些书正是电影素材的宝库。在他推荐的书中,就有弗洛伊德著名的《梦的解析》以及荣格的自传《回忆·梦·思考》。而心理学家兼编剧威廉·尹迪克(William Indick)更是著写了一本《编剧心理学:在剧本中建构冲突》,他同样认为以精神分析的方法来了解和创造电影影像、角色和故事,对于电影创作者和电影编剧而言是一种无价的资源。

一部好的电影,经过导演和编剧的精心制作,一定涉及了主人公在心理上的某种转变和发展。比如,2008 年大受欢迎的好莱坞影片《功夫熊猫》中的阿宝,从一开始做梦成为神龙大侠到后来梦想成真,他最终认识到成功的真相:这个世上其实没有什么秘籍,要靠的是自己努力打拼。《功夫熊猫2》里面的阿宝经历得更多,不但被对手打得遍体鳞伤,心灵的创伤也涌上心头。扮演治疗师身份的羊仙姑则对他说:“不要压抑它,让深藏的记忆释放出来。”最终,阿宝整合了他的无意识,明白了那些创伤已成过去,并没有决定他的现在。正如羊仙姑所说:“你选择成为什么样的人,才能决定你是谁。”

当我们去看电影时,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就是在经历幻想,把自己的幻想投射到银幕中的人物身上。如果你在家里看电影,最好也请你戴上耳机,关上灯。一种黑暗、安静的气氛可以更好地带你进入幻想境界。威廉·尹迪克描述道:“观看者实际上是被吸入电影中,在情感上与银幕中的角色和情节密切地联结,将之与自己的心理生活缠绕在一起。通过无意识的‘认同’过程,观众实际上成了他们在电影中所认同的角色,而且他们经历并代表了银幕上的角色所经历的同样的心理发展与净化。”

不过奇妙之处在于,“观众不会意识到电影通过激活他们原始的恐惧、童年的焦虑、无意识的议题和压抑的欲望等,对他们进行着微妙的操纵,”威廉·尹迪克说道,“但是他们仍能感受到显著的触动,因为他们在情感与心理上,已经和银幕上的人物及影像合二为一。”我惊讶地发现,这里所描述的看电影的过程和心理治疗的过程是多么相像,观众和患者一样,无意识地“移情”了,然后因得到电影人物提供的“矫正性情绪体验”而被治愈。

“‘我’坐在电影院,不知道电影的剧情或内容会怎么展现。就像‘我’坐在治疗室中,不知道今天的咨询或治疗的内容和过程是怎样的。一个完整的电影剧本就是一个心理个案,而导演和摄影师就是幕后的心理治疗师,‘我’在电影剧情的演员角色演出中,看到自己的人格投射或心理活动。”我的老师徐光兴在《电影作品心理分析案例集》导论部分进行了这样的比较。然后他说道:“因此,我们可以把电影院当作一间放大的心理治疗室或团体心理辅导室,当我们坐在电影院沙发上时,就像躺在弗洛伊德式的精神分析躺椅上,心理分析活动就不自觉地开始了。”

那么,我们就播放电影开始做心理分析吧!

电影开始,梦开始,心理疗愈也随之开始~

《看电影学心理学》读后感(七):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

如果问你:你是谁?你会如何回答?

如果问你:你为什么会有开心、快乐、悲伤、愤怒、嫉妒等情绪,你会知道答案吗?你知道根本原因是什么吗?

如果问你:为什么你会跟家人朋友爱人闹不愉快,其本质原因是什么,你知道吗?

其实现在社会上出现的种种事情,都跟人的心理有关。什么意思呢?

比如为什么现在会有很多人被骗入传销?大家可能会说还不是因为贪婪虚荣呗,想挣大钱。但为什么要挣大钱呢?如此追问下去,你会发现都是人的心理在作祟。

你有什么样的心理,可能就会促使你做出相应的举动,呈现出来的外境也就是你心理的投射。

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其实外面是没有别人的,至始至终只有我们自己。

所以,要剖析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各种情绪或者行为的背后原因,那可以通过心理学去一探究竟。

但对于我们大部分人来说,专业的心理学书籍可能真的太专业了,我们可能需要一些入门的心理学书籍,或者说是一些与此相关的书籍,让我们更容易理解和接受一些。比如说,通过看电影来了解学习心理学,从而了解剖析自己的心理。

而郑世彦的《看电影学心理学》就是一本通过剖析14部电影,了解心理学知识,进行直探心灵疗愈的书籍。

作者郑世彦是一名心理咨询师,译过心理学方面的译文,在豆瓣开的《看电影学心理学》专栏,获得8.8分的超人气好评。所以,这是一本通过检验之后的书籍,可读性是较为高的。

看一部电影,等于经历另一场人生。有时候,我们在观看电影的时候,人生经历被极大地放大拉长,我们在其中可以经历感同身受的部分,也可以适时的跳出来作为旁观者审视电影里经历的人生。有时候,观影的内容完成是自己没有经历的另外一种人生体验,这样极大地丰富了自己的人生体验,人生的格局或许因此打开。

在 《看电影学心理学》一书中,以周星驰的《喜剧之王》开篇,引出“其实你是谁”这一主题,到介绍什么是心理学以及心理治疗的三大流派—精神分析、行为主义、人本主义。每一个分析都形象具体富有幽默感,读来清晰明了有趣味。

在全书中,我印象深刻,而且也特别推荐大家阅读的是《喜福会》:中国式母女关系、《达摩祖师》:以禅疗心。

原生家庭这个话题是近来被人频频分析和议论的。在《喜福会》这部影片中,也是将这部分的问题展现得淋淋尽致。

作者在文中分别描述和剖析了四对母女之间的关系。从互相对峙到握手言和,其中的心理和行为变化真的很值得我们去观察并反观自己。在一段关系中,永远要改变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别人是自己影子的投射,如果自己变好了,对方一定会被共振。最后,作者也补充了一些知识—“如何摆脱母爱的羁绊”和“什么是家庭治疗”。这些都很值得我们去细读。

在《达摩祖师》影片中,其实强调的也是将关注点放到自我身上,要时常内观反思,“我就是你,你就是我”这些充满禅意又揭示真相的话语,非常值得我们细细体会去领悟。

其实,《看电影学心理学》这本书是一本引领我们开启自我探索的书籍,每一部影片都会涉及到与我们相关的心理学内容,我们应该以此开始,不断地探索自己,挖掘自己内心深处的秘密,倾听自己真实的声音,接纳自己,与自己和解。进而不断地修正自己不喜欢的部分。

还是那句话:外面没有别人,至始至终只有你自己。你是怎样的心理,你就是怎样的人,你的外部世界就是你心理的投射。

知道这个秘密之后,其实我们就掌握了改变自己命运的那把钥匙。而你是否要去开启这扇幸运的大门,决定权在你手中。

《看电影学心理学》读后感(八):电影与心理学擦出的花火

Movies and Psychotherapy,电影和心理学,这两个看似没有交集的学科,当它们在爱看电影的心理咨询师郑世彦笔下交叉汇合,却产生了不一样的化学反应。

假如能有什么,比时空穿梭更靠谱的方式延长自己的寿命,应该就是看电影吧!我们无法延长生命的长度,却可以通过看电影的途径拓展生命的宽度。你不会知道电影治愈人心的力量有多大?有一个故事讲的是,从前有个小男孩得了很严重的心理疾病,他的父亲一边带着他寻访各地心理咨询师,一边陪着孩子看电影。几年来,他们共同看了一百多部电影,最终帮孩子摆脱了心理疾病。如果说电影的本质是造梦,心理学是疗愈,二者相结合,荧幕外的我们成了梦的参与者、制造者和治愈者。

《看电影学心理学》的正文选取了14部影片,结合心理学的相关知识进行分析。拣选其中三个知名度较高的电影谈谈体会。

心理学,亦称研究灵魂的学科,而「灵魂」,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指一个人的内在为何,即TA是谁。俗世里对「我是谁」这一命题的探讨从未止息,郑世彦结合电影《喜剧之王》里的一句台词——「其实我是一个演员」展开了探讨。解答「我是谁」的过程,其实是一个为自己的人生寻找目标、寻找认同感的过程。

但无论心怀多大梦想,一开始我们都在底层,我们都是《喜剧之王》里跑龙套的,只是跑着跑着,有的人就脱了轨。努力实现梦想的前提,是把当下的生活过好,一步步脚踏实地。《喜剧之王》的结尾,做了一回主角的尹天仇又回到了原来的街坊演出。似乎实现梦想的道路并不近如意,真的是这样吗?这恰恰与影片的开头相呼应——尹天仇面朝大海喊出:“努力!奋斗!”

付出没有结果是常态,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努力呀 !

看过电影《美丽人生》的观众,一定对一幕场景印象深刻:主人公基多被枪毙前,向他的儿子做了个鬼脸,并且迈着“欢快”的步伐走向死亡……这世间,除却生死,皆是小事,可在那动乱的战争年代,人生重大命运的选择权,却不堪堪握在我们自己手中。

影片中的主人公面临绝境,向荧幕外的我们做了一个最好的示范——面对不幸,大可把人生当作一场游戏,规则由你翻译!即使身在奥斯维辛集中营,基多在儿子面前没有表现出一点消极情绪,反而以苦中作乐的情绪感染周围人,让他们的心中燃起不灭的希望之光。

我欣赏这样的态度,心理学家弗兰克尔就曾提出过类似的术语,叫「自我超越」。

当我们被剥夺了肉体和心理的自由,不要忘了,还有一种「自由」永不被外力所屈服,那就是「精神上的自由」。其实,真正意义上将我们压垮的,是我们自己,可当你决定选择并践行一种从苦难中获取欢乐的生活态度,这世上便再没有可以将你打倒的。听起来,这有点像阿Q精神,但它给予我们的积极意义或许就在于此——那些杀不死我的,终将使我更强大!化悲痛为力量,这朴素的道理,是治愈我们成长创伤的一剂良药。

上学那会儿老师教过一首诗,是唐代杜秋娘所写的《金缕衣》,其中有句:“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这个句子的英译同样出现在电影《死亡诗社》里。中国教育里似乎特别避讳谈论死亡,而《死亡诗社》中的老师基汀,却郑重地向学生上了一堂生命教育课——「死亡,是人生中唯一确定的事。在死之前,如何真实地活一把,是人生唯一紧要的任务」。

基汀老师倡导孩子们过一种诗意而欢乐的生活方式,既然生死有命,那在有限的时间里,及时行乐,让我们的生命与众不同就显得尤为珍贵。同时,电影中反复提及的诗歌,是治愈心理疾病一味很有效的良方,虽然在心理学界,「诗歌疗法」还处在一个非主流的地位,但已有不少心理学家表示:读诗是阅读疗法中的一种,是读者性格与纳入心理学领域的文学文本积极互动的过程。

作者在书的附录进行了心理学电影和心理学书籍的推荐,尽管现在网上不乏类似的帖子,但是作者推荐的,特别是电影这一方面的,不落俗套,都与心理学、人类问题及生活本身息息相关,很用心,值得收藏和观看!

《看电影学心理学》读后感(九):光影中识人心

本书的作者郑世彦,毕业于华东师大心理与认知学院,是一位编辑,还是一位心理咨询师。他翻译了多部心理学作品,比如《存在-人本主义治疗》、《生涯咨询》、《现实疗法》等。今天的这本《看电影学心理学》是作者在豆瓣专栏的连载,累积评分8.8分。

书中作者主要选取了十四部电影,以星爷的《喜剧之王》开篇,以西方电影《放牛班的春天》结尾,每部电影分析中都谈到了现实案例,还结合了心理学基本概念的知识链接,读起来亲切自然。

时下,看电影已成为大家娱乐的方式之一。电影可以从精神上、心理上给人以暗示,能够帮助大家更好的认识自己,更好地去面对现实生活。

看过《喜剧之王》的朋友,大概都记得这样一句话:“其实我是一个演员”。喜欢爱这部电影的朋友,也许也爱自我标签。当然,在岁月的成长过程中,每个人身份都会发生一些变化,对某个阶段的某种身份并不认同。比如星爷在影片中扮演的尹天仇,当他还是一个跑龙套的,给别人发盒饭都要被人踩几脚,为了梦想奋力拼搏,险些在枪战中丧命。

我们发现,有时候有些东西似乎命中注定,但最重要的是接纳自己的身份。只有在接纳以后,尹天仇不再迷茫,也不再妄自菲薄,喊出了让所有女人感动得痛哭流涕的“我养你吧”!所以最后他争取到了《雷雨》的男主角,圆了自己的电影梦。

“爱,使一个人真正成为一个人”,这就是作者对这部电影的最好诠释。

当然,大家也可以在书中看到对教育的诠释。比如《放牛班的春天》,作者首先回忆了自己的童年,戏称自己童年就是在“放牛班”度过的。尽管如此,作者有幸碰到了一位好老师,让他心灵受到了不少的震撼。由此他自然过渡到电影中马修老师,这位让“池塘之底”悄然发生变化的老师。他课下和孩子们一起踢球,一起玩纸飞机,与生同乐,乐得开怀。怀着这样的心态,合唱团的学生们从内心里发生了翻天覆地地变化,音乐重塑了孩子们的性格。

谈到音乐,作者又抛出了音乐与心灵有何种关系的话题。他想到了《乐记》,想到了白居易的《好听琴》,想到了苏轼的《听僧昭素琴》,最后落到了心理学的“音药”疗法。真正有价值的“音药”是有“治心”功能的,比如影片中的歌曲“风中飞舞的风筝,请不要停留。飞向海洋,飞向太空。一个男孩正把你仰望,舒适的旅程,醉人的盘旋……”

电影的出发点是现实, 但它又毕竟不是对现实的单纯模仿,它会高于现实,向着更高的境界发展。心理学是看重人的,是敬畏生命的;是艺术的,谦逊的,有悲悯之心的。从这个层面讲,电影与心理学又很好的统一起来。

《看电影学心理学》让你在品味电影的同时,无意识地学到心理学的“礼品袋”(知识链接),真正地落到“开卷有益”,唤醒内心那些温暖、甜美、忧伤,同时也需要你去审视、分析。从这个意义上说,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一名电影心理学家。

    

上一篇:你拿什么去过想要的生活经典读后     

下一篇:中国神话绘本读后感10篇_读后感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