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

《关东往事》读后感10篇_读后感_名著读后感_格言网

2020-12-28 23:46:52

读后感

《关东往事》是一本由石钟山著作,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2.00,页数:32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关东往事》读后感(一):关东的烙印——关东往事

一部家喻户晓的《激情燃烧的岁月》使更多的读者和观众知道了石钟山的名字。石钟山1981年入伍,先在空军雷达兵当战士,军校毕业后又在航空兵部队当排长和干事。1989年到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进修,从此,石钟山的小说创作走向了正规。

石钟山从士兵到作家这一成长过程离不开部队生活的浸染,他在部队的十几年军旅生活中,创作的大部分作品都是军旅题材。在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到,从边防哨卡到普通连队和机关生活都是他描摹的对象。军营里的一草一木,军队中从士兵到将军,无一不在其笔下刻画得入木三分、栩栩如生。他作品中的人物充满了兵趣兵味和人性的光辉。石钟山在作家圈中,是善于操作主弦律题材的高手。他不相信一些人的凡“主弦律”作品就肯定不好看的说法,他认为,主弦律当然不是喊口号,而是通过作家的笔,把老百姓的乐观生活态度表现出来,而这种思想基调,正是我们社会的主流。

马天阳到了警察局才知道,满洲国的警察队伍之前干什么的都有,有土匪,有混混,有流氓地痞,都是为了混口饭吃。

两个行刑的警察动手了,用皮鞭、木棍轮流抽打着女人的身体,身体在鞭打下抽动着。不一会儿,两个人便打得喘了起来。

魏局长又挥下手,两人停了下来,立在一旁大口喘息,干了力气活一样。魏局长扭了下头,炉火上烙铁已经烧红了,掌烙铁的警察四十多岁的样子,满脸胡茬,脸孔被炉火烤得汗津津的。魏局长示意了一下,汉子把烙铁从炉火里抽出来,红彤彤的,说了句:擎好吧。他一步步向张君怡走去,立在一旁的两人心领神会地上前,一人抓住半个衣襟,“嘶啦”一下撕开了上半身,张君怡挣扎一下,抬起头,咒一句:畜生。

火红的烙铁摁在她的胸前,皮肉烧焦的声音和气味在审讯室里弥漫开来,张君怡大叫一声,头歪过去,身子从柱子上坠下来,她已昏死过去。

马天阳第一次看到这样的行刑,身子早就僵直了,握笔的手不停地抖,他把笔放下,手拿到桌子下,左手摁着右手,不让身子发抖。

有人用凉水泼在张君怡的头上,张君怡慢慢醒过来,头发一绺一绺地贴在额前。

魏局长又点支烟,吸口气道:你这是何苦啊,你身子不是爹妈给的?受这个罪,你说你值吗?不要你啥,只要你把知道的说出来,咱们井水不犯河水,是不是?

张君怡“呸”了一口,咒了句:汉奸。

真实的军旅生活给予了石钟山更深刻的爱国情怀和激情。他的文字真实不做作,朴实而又深刻。

小说的质感在于细节,作者努力让每个细节都真实化,人物就有了存在的依据。地名和环境都是真实的,包括地名与建筑,哈尔滨的中央大街,索菲亚教堂,马迭尔饭店,江边的排椅,道里,南岗,中央大街的青石路面以及落雪时节整个城市的样子。

关东的男人、女人,与生俱来是有种“匪气”的。此匪并没有贬义,关东人的匪是侠、义、豪的结合体。“胡子”是关东人对匪的称谓,胡子即为胡人的后代之意。首先作为匪必有豪义。

关东大地是一个很大的江湖,游走在江湖之人必有江湖的规矩。破坏了这种规矩会被人所不耻。关东人自古就讲规矩,这个规矩的核心就是仗义和承诺,此言既出,掷地有声。在作者的笔下,关东人的恩怨情仇都在江湖中泯灭升华。人性有许多种,善与恶,忠与孝,爱与恨,这是作家笔下的源泉,也是作品的力量。作者努力写出有力量的作品。心向往之,人便游走在江湖了——人性的江湖。

说一曲荡气回肠东北往事,唱一首家国情仇爱恨悲歌——塑造小人物的信仰,铸就英雄儿女的灵魂 ,信仰是这部小说的脊梁,有了信仰才有力量,人才变得真实可爱。

《关东往事》读后感(二):东北人自己的故事

关东指的就是东北,东北发生的故事,我很有兴趣的去看看,因为我就是东北人,我喜欢我的家乡。我喜欢这里发生的故事。看作者写的这些故事,能够让我更加的了解自己的家乡。 看书名就有一种说不出的亲切感,我印象中的东北就是冬天白雪皑皑,一片银装素裹,春天山清水秀,鸟语花香,夏天绿树阴阴,溪水潺潺。秋天,百果飘香,坚果遍布。一年四季,四副不同的画作。 关东往事,这本书作者讲述了一个共产党人的故事,作者生动形象的展现出,当年地下党在哈尔滨群发生的故事。这些故事都是真实而有残酷的,看着这本书让我想起了那些被敌特们杀害的共产党人。 我虽然没有经历过战争年代,不过我知道。东北这块地方一直都是小日本想要的地方。当年日本人在这块肥沃的土地上没少搜刮物资,什么煤矿呀,铜铁矿,日本人都没少开采,我家附近有一个钨丝矿,就是当年小日本开采,如今只剩下一个废弃的矿坑,这个矿坑常年累月积满了水,现在变成一个水库。看到这些被日本人挖走的矿藏心里还是很心痛的。在抗战的历史背景下展现我们抗争人的不怕牺牲的精神,一提到抗战我就会想到我们东北的英雄们,如杨靖宇,赵一曼,都是为了祖国的和平。付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为他们的勇敢点赞,如果没有他们的流血牺牲哪里有我们今天幸福的生活。作者用一个共产党人的故事,告诉我们,在国家有危险的时候,全国人民都要调动起来。对付敌人,哪怕是付出生命也不惜,这本书看的我泪奔,在历史课上我们会了解当年的战争有多么的惨烈,共产党用小米加步枪把敌人驱赶出中国的领土,真的是太伟大了。我为我能够成为一名党员而骄傲。 说起书中还有另外一个故事,讲述了东北的赌博,我从没接触过,虽然我是东北人,对于东北的赌术,我还是真的不是很了解。 在特殊的年代。人们是会有一些特殊的产物流传下来,赌博这种不良嗜好是从古代流传下来的,不管什么时候都会有一些只想一夜暴富的人,而他们没有想过不劳而获是不会长久的,俗话说十赌九输。结果倾家荡产,妻离子散,这又是何必呢? 作者用这些鲜活的故事告诉我们做人的道理,故事结构严谨,内容新颖,刚入手身体里的每一个细胞都被调动起来,看完全文,内心还是久久无法平静。 多看看这样的书,能够了解更多的中国历史,也能够从中悟出很多的道理和人生经验!这是一本值得去细细品读的好书。

《关东往事》读后感(三):军旅作家石钟山睽违三年 热血小说新作——《关东往事》献礼建国70周年

时隔三年,以《激情燃烧的岁月》《幸福像花儿一样》为读者所熟知的军旅作家石钟山推出全新作品《关东往事》,小说由阅文集团华文天下策划出版,收录其全新两篇中长篇小说《东北往事》和《关东轶事》,作者用寥寥几笔勾勒出东北大地的广阔和东北人民豪迈不屈的精神,是具有深沉历史沧桑感的一场“关东”盛宴。

石钟山,1964年生于吉林,当代著名作家。现为作家、编剧、影视制作人。其作品被多次改编成影视剧,受到观众的广泛认可。

对于创作新小说,石钟山有很深的感触:《关东往事》讲述九一八事变之后,中共地下党们在哈尔滨的故事。在这部作品中,我把更多的笔墨放在人物成长的身上。他们的喜怒哀乐,在牺牲面前的犹豫和选择。革命者也是普通的人,他们有信念和理想,也有感情,他们选择、挣扎着,特别是小人物的信仰,在生死、在情爱面前。包括那些苏联的革命者,漂亮的娜塔莎小姐,以及领导人马斯洛夫。他们也有着理想和信念。

小说的质感在于细节,我努力让每个细节都真实化,人物就有了存在的依据。地名和环境都是真实的,包括地名与建筑,哈尔滨的中央大街,索菲亚教堂,马迭尔饭店,江边的排椅,道里,南岗,中央大街的青石路面以及落雪时节整个城市的样子。

《关东轶事》是另外一种风格的作品,关东的男人、女人,与生俱来是有种“匪气”的。我说的匪并没有贬义,关东人的匪是侠、义、豪的结合体。“胡子”是关东人对匪的称谓,胡子即为胡人的后代之意。首先作为匪必有豪义。

关东大地是一个很大的江湖,游走在江湖之人必有江湖的规矩。破坏了这种规矩会被人所不耻。关东人自古就讲规矩,这个规矩的核心就是仗义和承诺,此言既出,掷地有声。在我的笔下,关东人的恩怨情仇都在江湖中泯灭升华。人性有许多种,善与恶,忠与孝,爱与恨,这是作家笔下的源泉,也是作品的力量。我努力写出有力量的作品。心向往之,人便游走在江湖了——人性的江湖。

说一曲荡气回肠东北往事,唱一首家国情仇爱恨悲歌——塑造小人物的信仰,铸就英雄儿女的灵魂 ,信仰是这部小说的脊梁,有了信仰才有力量,人才变得真实可爱。石钟山的新作注定也将改编成优秀的影视作品,值得读者关注和期待。

关东往事

马天阳:

中央警校毕业,加入地下党,受组织指派潜入哈尔滨警局卧底。为人沉着、冷静,内心孤独。受宋鸽单线联系,打探日军情报,营救李姐、林书记等人。他腹背受敌,一方面要应对警局复杂环境,一方面要避免日军怀疑。在各方压力下艰难地完成任务。他深爱宋鸽,因宋鸽的叛变心痛惋惜,将情感深埋于心。

宋鸽:

马天阳的联络人,对外身份是东亚商贸公司职员、老师。恬静、大家闺秀。在与马天阳的相处中成为恋人。宋鸽面对李姐遭受的酷刑,一面敬佩,一面胆怯。她被敌人逮捕后叛变了组织,但内心充满自责煎熬,选择去道姑庵躲避,是对自己的禁足。但她无法克制不去想马天阳,她唯一能做的就是为革命牺牲自我。

魏老三:

哈尔滨警局局长,后调到市局做局长。四十多岁,微胖,没有文化,但为人正直、厚道,深受兄弟爱戴。虽然做着抓捕抗日分子的工作,但他真实身份是抗联内线,他和马天阳互不知对方身份。魏局长在马天阳一次次重要行动中,帮助他完成任务,也为马天阳隐藏身份做了很好的掩护。

侯天喜:

马天阳的同学,成为宪兵队长中村的翻译官,深受中村信任。玩世不恭的投机分子。经受不住苏联特工娜塔莎的诱惑,将日军情报卖给苏联,并对马天阳的身份怀疑。其真实身份是日本人麻田纪夫,幼年来到中国,由川岛芳子指挥加入特高课。最终因中村的死,受到日方冷落,惨死在苏联人手下。

娜塔莎:

苏联情报人员,在马迭尔酒店当舞女。她热情、大胆。从侯天喜处得到日军情报,并给侯天喜好处。在相处中,对侯天喜有了感情。但因为侯天喜抓捕了她的上级,娜塔莎将他日本人的真实身份摸清,并从日方获得有关731部队的消息。她受上级命令暗杀了侯天喜。

中村队长:

年近五十,日本宪兵队长,因长期吸食鸦片,性格喜怒无常。对侯天喜信任,却不知他在背后的勾当。他抓捕宋鸽使其叛变,也怀疑马天阳的身份,但由于没有证据,将马天阳释放。铃子是他的情人,用情至深。也因为他的儿女情长,在苏联人的威逼下,出卖细菌情报,自己也断送了性命。

铃子:

中村的情人,因为深爱中村,从日本远渡来找中村。被中村秘密安置在马迭尔宾馆,她为中村足不出户,但因为中村跟苏联人的矛盾,被苏联人当做人质,最终因中村的死,而被日军秘密处决。

李姐:

赵一曼,代号“李姐”,北满抗日联军政委。在行动中被日军逮捕,被关押在警局审讯室,受尽惨无人道的酷刑,但她大义凛然绝不透露抗联情报。经马天阳救出后,又被日军抓获,最终牺牲在日军的枪口下。

陈书记:

区委领导,马天阳到警局后的上级,命马天阳调查并营救“李姐”。面对马天阳和宋鸽的结婚申请,陈书记因考虑战争局势,并未批准,也是对他们最好的保护。因为宋鸽被捕叛变,将他暴露,经组织营救转移到安全区。

林平书记:

哈尔滨地下市委书记,马天阳上级领导,对外身份为土地管理所所长,收集太平区日本驻军的情报被捕。因其掌握哈尔滨中共地下党的机密,在日军软硬兼施的拷问下,仍坚持革命信仰,最终在马天阳等人的营救下得以安全转移。

小野五郎:

三十出头,中村死后成为哈尔滨宪兵队长,他是标准军人,做事果断、狠毒,他并不重用翻译侯天喜,凡事亲力亲为。用尽浑身解数审讯林书记,但因为林书记的刚毅,并未奏效。

马斯洛夫:

娜塔莎的上级,苏联情报特工,对外身份为远东贸易商人。因日军在日俄战争上的失利,让特高课秘密逮捕暗杀,但在娜塔莎的安排下却逃过一劫,最终暗杀了侯天喜。

关东轶事

冯山:

在他年幼时,父母因横赌而丧命,所以他发誓报仇。十六岁便练就赌术,最终断了一条手臂,赌赢了仇家。

因为横赌,他离开青梅竹马的菊香,娶了文竹,导致儿子槐怨恨他,并一生与他为敌。在和大时代的对抗中,他当胡子,抵抗日军侵略;加入共产党,与国军对抗。但他更要时刻对抗儿子的报复。他有多次机会置槐于死地,但都放了他。在多年的历练中,冯山成熟了,最终在与儿子的对峙中选择了放弃。

菊香:

菊香是冯山指腹为婚的对象,冯山离开她去复仇,她却依旧等着冯山,并为他生下儿子槐。但当文竹走进冯山时,她选择包容。她对冯山的爱无私大度,但也缺乏勇气。她怕冯山成为赌徒,不敢接受冯山。最终导致冯山选择了文竹,而她在儿子的仇恨中,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文竹:

文竹的父亲是个赌徒,父亲输了母亲,又将她输给了杨六。她恨自己不是男人,无法复仇。但冯山赢了她后,她却爱上了刚正的冯山。随着冯山当压寨夫人,做战地护士,她都无怨无悔。她骨子里的勇敢,令冯山爱上她,也让槐敬佩她。

槐:

菊香和冯山的儿子。他不知道冯山是他的父亲,但他崇拜冯山,希望母亲嫁给他。但当冯山娶了文竹后,年幼的槐决定杀了冯山。他的仇恨让他成为另一个冯山。槐做土匪、投靠日本人,只为杀了冯山。随后他又投奔国民党,时刻站在冯山的对立面,成为他的对手。最终他登上二龙山,与冯山枪口相对。

肖大队长:

抗联队长,后成为东北野战军三纵队团长。做事果断,为人耿直。在日本人围剿二龙山时,肖队长帮助冯山阻击敌人。成功缴获日军的细菌桶。在和国军的交战中掩护冯山,使冯山最终加入共产党,成为他的一名营长。

竹内大佐:

驻扎在二龙山镇的最高日本部队长官。竹内从垦荒团时期就来到关东,深知横赌文化,并利用槐与冯山的矛盾,对付冯山。他虽然阴险善于用兵,但也遵守中国人的规则。

胡团长:

国民党团长,投机分子。拉拢冯山加入国军被拒。又围剿槐,迫使槐加入国军。在国军溃败撤到长春城外时,此时的胡师长率残部撤逃,被槐击毙。

杨六:

冯山的仇人之子,继承了父亲的家业。醉心于女人,迷恋赌场。冯山发誓要从杨六手中赢回一切,继而从他手中赢了文竹。杨六在赢了冯山一条手臂后,最终输给了冯山,惨死在了赌桌上。

《关东往事》读后感(四):告别传奇,回归本真,这才是真正的东北故事

2001年,电视剧《激情燃烧的岁月》引起了当年的收视热潮,正是因为这部电视剧,作家石钟山开始为大众所熟悉。生于辽宁沈阳的石钟山是位不折不扣的军旅作家,他1964年出生,1981年入伍,在他的作品里,军人、军旅是永恒的主题,然而他又给予观者最大的自由度。在阐述过去几乎一整代人的荣辱起伏的背景下,并不是借用“主旋律”的单一路线实现创作中的重心,正视人性的弱点才是好的文学该有的生命力,石钟山让读者在见证老一辈人的风云故事时看到生命的绽放与枯萎,看到时代的局限与荣光,这种对活生生的人的讲述构成了石钟山小说的主要议题。

《关东往事》一书收录了石钟山的两篇中长篇小说《东北往事》和《关东轶事》,在这两部小说中,故事的主角依旧是生活在东北沃土上的“军人”。《东北往事》的故事发生在伪满政权时期,小说的主人公马天阳是一名潜伏在哈尔滨警察局内的地下党员。与其他潜伏类小说相比,《东北往事》缺少跌宕起伏的戏剧化情节,马天阳的卧底生涯虽然也有传递情报、营救被捕的地下党人等情节,但这些情节并不是小说的重点。

石钟山所写的并不是惊险刺激的故事,想要表现的也并不是神勇无敌的英雄。他笔下的人物首先是一个人,是有着喜怒哀乐,会恐惧、会犹豫的如你我一样的人。所以马天阳会爱上宋鸽,宋鸽也会为了保护马天阳而变节,放在严苛的框架中,他们有着为人指摘的地方。

但正是他们的恐惧,他们的爱恋给了观者理解生活在那个特殊时代的人的窗口。即便恐惧,也要前行,不仅仅是因为良知,更是因为对国家的热爱,对民族存亡的责任感。

抛却了华而不实的构建,石钟山的小说更真实,在他的描述里,人物都带有生活的本味,除却马天阳、宋鸽,警察局长魏老三、双面间谍侯天喜、日本宪兵队长中村都有自己独具的特色,这种特色是以生活本味作为底色的。魏老三同情弱者,虽然领着日本人的薪水,但对日本人并不是真心效忠,他对日本人的阴奉阳违以及对马天阳的包庇也在最后揭露其真实身份时有了前后的对照。侯天喜是一个日本人,他伪装成中国人混迹在宪兵队中,对日本他没有忠诚,对中国他没有归属,为了钱财,他可以出卖一切,可是他也渴望留恋着爱情。中村的悲剧和大多数人一样,他生错了年代,中村只是一个普通人,却在战争年代被迫成为了军人,他并不具备军人的觉悟和素养,耽于感情的中村或许生在今天会是一个好人。

《东北往事》有种难得一见的真实,真实到我们似乎可以触碰到那个特殊的年代,似乎能够真的理解生活在那个年代的各色人物。

《关东轶事》带给人的则是另一种感受,在这个故事里,赌是贯穿始终的锚点。赌有顺赌有横赌,顺赌赌财、赌房、赌地,一掷千金,横赌则是以身家性命妻儿老小作为赌注,胜则一夜暴富,输则一败涂地。

这种横赌和生活关东土地上的人密不可分,那里的人讲究信义,信义大过是非对错,甚至大过身家性命。这种信义在如今看来当然是不可取的,但在那个年代,信义是活着的意义,也是关东人抱团打拼刀口舔血的唯一凭据。

作为小说里的主人公,冯山的一生和横赌、信义密不可分。他的父母因横赌自杀,他活着的目的就是靠横赌翻盘一雪前耻。为了横赌,冯山舍弃了青梅竹马的菊香,娶了他赢回来又放走的女子文竹,也因此让他的儿子槐走上了仇恨的死胡同,一并成为了横赌之下的牺牲品。

冯山和槐互为对照,他们的人生因横赌而改变,因信义而让人唏嘘,种种恩怨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演化为让人传说的往事,但那种悲剧感却是挥之不去的底色。

然而在某种意义上讲,正是那种带着混不吝的匪气和义气撑起了血性二字,正是这种血性让人抛头颅洒热血,让人有着一往无前的勇气。

回归到小说本身,在石钟山的作品里我们能够看到人的脆弱与勇敢,也能够看到人性的荣光与黯淡,这种回归到人的本真的写法正是其作品的成功之处,也是带给我们感动思考的所在。

《关东往事》读后感(五):一部荡气回肠的东北往事

提起关东,在我的印象里,那是一片热土,豪迈淳朴的民风,充满豪迈和血性的土地。关东人的定义是指世居和定居在这片黑土地之上的一切人民,是出生和成长在东北方向大地上的人,是对关东具有强烈的认同感和无比深厚的地域情结的关东儿女。

关东三省是指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东北人认同关东人的身份更是认同。历史上曾经有闯关东之说,山海关以内地的民众出关谋生,叫作“闯关东”,山东、河北、山西、河南及皖北、苏北等地的百姓去关东谋生。由于中国的地理区域的不同,关东地区形成了独特历史、风俗习惯及语言,特别是乡土娱乐有二人转、秧歌、吉林剧、踩高跷,这些都是关东的形成一个具有特色的区域文化,却是经历了千百年的沧海之变,最终跻身于中华民族文化之林,成为它的不可分的一部分。

《关东往事》的作者石钟山正是在东北这片热土出生的,他用饱满的热情书写东北的历史,用人物对话等戏剧性的表现手法表达了东北人民精神性格。这本书收录了石钟山最新的两篇中长篇小说《东北往事》和《关东轶事》,书中的故事都以抗日战争时期为大背景,以广漠的东北地区为依托,写出东北在这段历史中的家国情仇的爱恨故事。

作者石钟山,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陌生,他的作品《激情燃烧的岁月》和《幸福像花儿一样》电视剧播出以来,深受广大观众的推崇,石钟山也就成为了家喻户晓的作家和编剧了。受到观众的广泛认可。

作者石钟山是位军旅作家,他的几部作品中,总是有军人、战争的主题,而且对于东北的历史来说,战争是永恒的主题,故事总是依据生活在东北沃土上的军旅故事展开的。《东北往事》这本书讲述的历史故事是非常真实的,使我们好像回到那个特殊的战争年代,并且能够理解在那个年代生活的各种人物。

而《关东轶事》的写作风格与关东往事是不同的,带给我们的感受也不一样。在这个本书里,描写的是与赌有关的故事。赌的方式很多,有大赌与小赌之分,有赌财赌房赌地,更有妻儿老小作赌注的,这样赌就连自己家的身家性命都不顾了。从中也可以看出东北人豪迈的性格。关东人的豪义也可见一斑,关东也是一个很大的江湖世界,东北大地的广阔和东北人民豪迈不屈的精神,在作者的笔下很有个性,给人以深沉的历史沧桑感。

石钟山的创作的小说,在细节上都是非常具有真实性, 书中描写出东北的一年四季的故事,不过大多数时间都是白雪皑皑,银装素裹。夏天也是凉爽宜人,令人向往。

东北曾经是满洲国。被日本占领,日本人在这块肥沃的土地上抢夺我国的物资,煤矿、铜矿等,让日本人掠夺很多,多年掠夺的煤炭至今还埋在日本的海底,慢慢地使用着。

书中的故事是在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下,关东人进行了十几年的抗争,不怕牺牲的民族精神,令人敬佩。读这本书,是非常受教育的,我们在书中了解到当年关东的几场战争是在多么的艰苦条件下进行的,用自己的热血,把日本帝国主义赶出中国的领土,这是我们民族的精神。我们为我这样英雄人物而骄傲。经历过战争年代的人最知道珍惜现在的和平环境,让我们保护好我们的祖国,保卫来之不易的和平。

《关东往事》读后感(六):够味道

本书收录了两个不同的故事,但都发生在东北,不过作者对于语言方面并没有使用东北方言,书里基本找不到,这点可以说很考虑读者的感受。而两个故事一静一动也相得宜章,虽然具体内容千差万别,但骨子里的感觉一脉相承。

第一个故事是讲当年东北被日本军占领后,哈尔滨的间谍与底下共产党、日本人三者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主角马天阳是个懵懂的刚毕业的大学生,稀里糊涂的加入了共产党,先后经历地下工作、爱情、背叛、痛苦、隐忍、最后觉醒成为一个真正的共产党人。但这个故事并没有过分的夸张人物的信仰问题,这点非常好,换个位置思考,当你处在历史洪流当中的时候,其实你是很难分辨谁对谁错的,马天阳不过是被推着前进而已。

所以我更喜欢作者在书中写的地下工作的爱情,甚至于马天阳这么卖力的救人搞情报,其实很大程度上是组织为他选了一个美女上线,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她。他俩的爱情让人看的唏嘘不已,也不像是因为爱情走到一起,更像是两颗孤独害怕的心在一起抱团取暖,不过话又说回来,这其实也是另一种爱情,也更加的刻骨铭心。

作者语言非常凝练和利落,基本没有多余的废话,故事紧紧围绕着几个主要人物来写,把冲突和情节最大化,省略掉了很多枝叶,所以一口气读下来非常爽利。读者眼中只有这几个人物在历史中的沉沉浮浮,那种年代漂浮沧桑感一下子就出来了,带劲。

第二个故事是关于赌博中的玩命赌法横赌的故事,简单来说就是我用人和身上器官来跟你赌我想要的东西,这点可以说非常符合东北人的特性了,死不认输,不见棺材不掉泪。而作者把这个故事讲的同样是跌宕起伏,再加上赌命的刺激,第二个故事的紧张程度可以说甩第一个一大截。

但里面也有柔情,这里作者赵忠描写了被当成横赌赌注的二丫,一个命运不由自己的女人,但及时如此她们也有着自己的感情与选择,那种不像生命认输的劲儿可以说很东北了,你可以赢,但我不认输。这个篇幅不是很长的故事对于了解东北文化非常有帮助,同样虽然作者没有刻意使用方言词汇,但读下来你依旧能感觉那种刺骨的寒风凌烈,痛快!

《关东往事》读后感(七):小说的大敌是直白

《关东往事》是两部中篇小说的集合。一部是《东北往事》,一部是《关东轶事》。两个故事各自独立成篇,故事背景都发生在东北大地,前者是抗日题材,后者在讲述关东赌场轶事的过程中融入了国共抗战题材。

无论是《东北往事》还是《关东轶事》,两篇故事表现手法如出一辙。每一章都拟有小标题,简明扼要,内容也扣题集中,一章就是一幕短剧,幕落景移,节奏干净,读起来不必费神绕弯,十分轻松。

两篇故事皆与抗战有关,但矛盾冲突并不尖锐,既没有剑拔弩张、千钧一发的紧迫,也没有重重迷踪、层层设伏,皆是直线性的叙述。

《东北往事》,主人公马天阳和宋鸽,开篇不久即交待了同为地下党的背景。然后是马天阳作为潜伏在警局的内应,宋鸽作为外线,合力营救被捕的同志。在主人公的相互接触过程中,作者又很自然地加入了爱情的元素,让马天阳与宋鸽互生情愫。营救过程作者着墨不多,唯一的波折则是被俘的同志营救成功后很快又暴露被捕。营救过程中,宋鸽的身份暴露,旋即被捕,她没有象前面被捕的同志遭受到残酷折磨,很快供出了上线,而出于爱情的原因,她没有供出马天阳。脱离组织后,宋鸽最后以出家人的角色与日本人同归于尽。

《关东轶事》大篇幅讲述关东赌场轶事,其实也就是书中所交待的赌物(在赌场上人也是物)和赌命。赌的东西很多,核心的是两样,赌女人和赌命。赌的结果写得很惨烈,但都是直接交待结果,赌的背景、赌的心理没有铺垫。因此小说读完,没有哪个人物留下独一无二的印象。

读小说,读情节设计,以及情节设计过程中场景描写、语言描写、心理刻画等种种艺术手法对典型人物的塑造。从这个意义上讲,《关东往事》似乎显得直白了。

《关东往事》读后感(八):苍茫遍地是风流

苍茫遍地是风流

地域小说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背景设置。地处华夏大地一隅的东北,历史悠久文化丰厚,数千年的人文累积,造就了黑土地上无数风流传奇。从正史之中,就有无数关于这片土地的记载。近代以来,这里更是交汇了俄罗斯、日本、朝鲜等国家的运动轨迹。不管是侵略,还是自然交流,民族的深度融入融合不可避免,也成就了这里另一番景象的异域格调。

东北两个重要城市之一哈尔滨,因为和俄罗斯接壤,所以至今遗留了颇多东正教风格的城市建筑。另一个城市长春,则是伪满洲国的首都,当时被称为新京,基础设施建设居于亚洲之首,新中国成立以后,曾经作为首都的候选城市之一。如此的背景之下,丰富的故事资源,自然也可以开展得风生水起,绵绵不绝。当然,这还在其次,重要的是作家的构思和表达,以及文本呈现。

石钟山的小说我看的不多,以前看《小说月报》,他的小说有转载。不过都是些中短篇,长篇小说没有看过。在看过的类型之中,军事题材占有很大部分,这也和作家的自身经历有关。石钟山是军人出身,父辈也都是军人,有着鲜明的红色履历。所以,他的大部分作品,都是围绕自己身边的故事开展的。而这部《关东往事》,也还是延续了以往的风格,不过,时间往上更推进了一些,有点讲述革命历史故事的意思。

这本小说由两部小长篇构成,第一部长些,《东北往事》占大部分,第二部《关东轶事》体量稍小些。不过以我读过之后的感觉,个人认为,反而是第二部更精彩一些。而第一部,虽然篇幅长了,可是内容却有些单调,故事线索单一,矛盾显示的不那么激烈,故事性也就不那么精彩。尤其最后的结局,可谓平平淡淡,但是为了完成整部小说,只能大角度地来个人物设置的反转:平庸的警察局长是个老革命者,中国的宪兵翻译是真正的日本裔的间谍。

也许,这就是作家的本意,革命的历程固然艰苦卓绝,其中的风险也比比皆是,危机重重,但是某种情况下,确是显示的风平浪静,波澜不惊。可能,激烈的斗争和角逐,都在平静的水面之下。所以,平淡和缓地叙述,反而显得更加真实一些。革命不只是杀杀砍砍,也有风花雪月的安逸和清闲。

相比之下,第二部小说读的令人颇为热血沸腾,很有点传奇的味道。叙述的历史感很强,故事的转折和承启效果也明显,有史诗的内涵,对人性的探索,对地域文化的彰显也是很集中和突出。几代人的血泪恩仇,在不太长的篇幅里都能叙述得清楚明白,不拖泥带水,甚至非常有凸出感。人物性格塑造和情境描写,都给人留下很深刻的印象,极大地突出了黑土地上人物性格和命运的主题。

一个公认的说法是,作家的书写离不开自己生活的环境背景,尤之于婴儿离不开母体的血脉联结。石钟山的文学创作在某种程度上也印证了这一点,他把东北的广阔空间和历史纵横作为自己书写的地图,创作出了很多优秀的小说作品。这部苍茫大地上的悲欢之歌,唱尽了特殊历史帷幕之下的人世风流。令人思索,催人奋进,给人勇气。必将作为历史的一道碑铭刻进时光深处,熠熠发光。

    

上一篇:双鱼经典读后感10篇_读后感_名著     

下一篇:《玩的就是规则》读后感10篇_读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