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

《十万春花如梦里》读后感精选10篇_读后感_名著读后感_格言网

2020-12-28 23:46:52

读后感

公众号

《十万春花如梦里》是一本由肖复兴著作,东方出版中心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5.00元,页数:27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十万春花如梦里》读后感(一):阅读过去

阅读过去

肖复兴的书以前看过几本,印象还是不错的。这次读他的这本怀人为主的散文集《十万春花如梦里》,感觉就是在咀嚼平凡而真实的生活,常能引人沉思。

读这本书的时候,是在慢慢地阅读过去,在时间里阅读现世的市井人情、父母亲人、一代文人。现在与过去辉映、彩色与黑白交织,可以看到作者一步一步走过的脚印,也看到了那些人世间经岁月沉淀而愈发厚重的真诚、美好和感动。

作者述往怀人,深沉恳切,呈现了亲人之间、师友之间、名人之间诸多美好的情怀。笔下人物独特的个性,乖违的命运,温馨的人情皆在字里行间表现无余。

肖复兴笔下人物的形象,不是用平面的、静止的单一写法,而注意生活的纷纭复杂与人物多样的性格,能够给读者一种立体感。

给人印象深刻的是写父母和姐姐等亲人的几篇文字,将亲人间的款款深情通过对生活中细枝末节的描摹得到了很好的表现,充满了对父母亲人真挚的爱,更充满对父母的深刻的愧疚与反省,相信所有的人读了都会感受到作者的深情。尤其那篇《母亲》是散文名篇,作者笔下的母亲是后妈,待他们姐弟却比亲娘还要好,真的是情深意重,文章被广为传颂,感动过很多的读者。

肖复兴笔下的师友,既有名满天下的名作家冰心、孙犁等人,也有一些名不见经传的普通作者,无论是谁,作者写来都是富含真情,充满对友谊的怀念之情,能够让人体会到那一份深深的人间情意。

书中有好些篇幅所写的都是戏剧人物,如曹禺、周信芳、梅兰芳、荀慧生、程砚秋、孙道临、焦菊隐等,因为作者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早期做过十来年的记者,和那些戏剧大师们多有接触,深情地怀念那些让他感动的人们。

因为机缘巧合,我在衢州小城还见过一次肖复兴老师。那次他参与了由叶廷芳先生组织的名作家衢州访问团,我在朋友的帮助下去他下榻的酒店求过签名本。可惜那次他好像有家事困扰,我们无法过多打扰,无法多谈,就留下了匆匆的一面和几本签名书让人怀念。

事实上,我们所有在人世遭遇的悲欢离合,都源于对这个世界的深情。

《十万春花如梦里》读后感(二):留下的都是值得记录的情深

时光是最细碎的过滤器,沉淀下来的是回忆,冲淡的是艰难和琐碎,保留的是越发浓厚的情绪。每个有过人生经历的,大概都有许多记在心里的故事,说出来与人分享也是一种幸福,能够有人懂这种情绪亦是一种难得。

肖复兴的《十万春花如梦里》就是这样的作品,这样一个我们瞧着就很眼熟的作者,他的作品我们读过不少,关于他本身的人生却了解不多,就在这本书中,我们一起去走进他的故事,顺着他的点滴记录。这么来说,这是一本很私密的关于个人的真情历程记录,从童年记录到现今,从割舍不了的亲情到复杂有趣的友情。

在张炜如是描述写作中,强调过一点,最重要的是写作要更早去面对真实,面对淳朴的泥土。这一点很好在肖复兴的笔下贯彻得极好,因为回忆就是要带着感情去记录,用真实的生活触角去挖掘点滴的细碎,去发现细碎中的光。

亲情虽然在漫长的时间中所占的时间比例没有优势,但却毫无疑问才是我们浓墨重彩的一笔。在肖复兴的回忆中,大概最让我们印象深刻的是那个哪怕得不到继子的承认,却默默地关照和信任他的继母,这是让我们动容的一种为家庭付出的魅力。

篇幅有限的文字无法事无巨细地展示母亲的形象,但通过几件典型的事件却让后妈的面貌生动起来,这真是一个拥有深厚的教育智慧,却识大体顾周全的母亲,从顽劣时偷钱事件的教育方针,到生活中体贴入微的照顾,再到家庭教育和生活方向的安排。

因为父母教育得当,虽然是组合而成的一家子,却丝毫不生分,也没啥家庭矛盾。从深沉厚意的父亲,到贤惠善良的姐姐,再到彼此陪伴的弟弟。可以说,在不算宽裕有些艰难的日子里,亲情是让家庭成员紧密联系的纽带。

友情是调剂生活的必需品,也是对肖复兴来说 很重要的生活内容。从他所记录的各色领域或行业的好友,说明他的交际方式广泛和有趣,且大多数都是排的上号的优秀前辈,女性文学代表冰心,现代文学的佼佼者史铁生,还有戏剧大师梅兰芳,优秀的人果然与优秀的人很合拍呀。这些前辈的交际和勉励也值得我们深思。

十万春花如梦里,留下的都是值得记录的情深。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汪星人爱星辰(来自豆瓣)

来源:https://www.douban.com/note/667116275/

《十万春花如梦里》读后感(三):忆往昔岁月付青璁

广德楼台柱曾挂有一副对联,相传为清初吴梅村所作:“大千秋色在眉头,看遍玉影珠光,重游瞻都;十万春花如梦里,记得丁歌甲舞,曾醉昆仑。” 自这首对联开始,十万春花如梦里这句就被人反复拿来追忆往昔。肖复兴也选用这句做书名,显然想借这本书收录下往昔诸事的林林总总。 他的散文大多偏向叙事,语言朴实,却很注重细节的刻画,且能借助细节和语言营造出令人难忘的场景。 比如《母亲》这篇,他追忆自己的母亲很早去世后,自己一直赌气不肯接纳后娘,后娘却一直对他疼爱有加的往事。他年少不懂事时偷了盒子里的钱,被发现后父亲执意要锁起柜子,后娘却坚持不锁,给予他极大的信任。他误吞玻璃珠,后娘给他挪肚子,帮助他尽快把玻璃珠拉出来,且不顾脏和臭翻找大便里的玻璃珠。诸如此类的事他仅仅简单地串了起来,令他后娘的形象跃然纸上。 全书前半部分都是这类文笔质朴感情真挚的文章,读来令人或感动或温暖,或振奋或忧伤,虽然我这种读者与他的年龄阶段相差了不止一层,但依然能产生共鸣,这大概就是文字和语言的魅力。 后半本书偏向议论与纪实,我不是很感兴趣,但是对于了解他文章所叙述的事件或内容的人而言可能会有帮助或能产生些许的兴趣。 文字是最好的记录时光的工具,这本书记叙了一代人的苦与乐,也记叙了一段值得追忆的时光。

《十万春花如梦里》读后感(四):梦里忆故人,唯有心如初

提起作家肖复兴,有一种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觉。熟悉是因为他的名字似乎在学生时代总是频频出现在各种文学书籍和刊物之上,陌生则是因为实在记不得他曾经写过哪些作品,内容又都是什么。 本以为《十万春花如梦里》和不久前读过的《海边兔子有所思》一样,也是作家思索作品或生活的产物,翻开来却一下子被深沉恳切的感怀之情吸进了一个个述往怀人的故事里。原来这是一本作者与亲人、师友、名人之间真诚而美好时光的记忆册,而非风花雪月,显示华丽的散文集。 在最初的几篇文章里,肖复兴分别回忆了自己的父亲、母亲、娘(生母)、姐姐、弟弟。年幼的肖复兴五岁母亲去世,他和三岁的弟弟跟着四十七岁的父亲一起生活,为了照顾两个孩子,父亲生吃俭用,还从老家带回了一个比他还要大两岁的女人,而她,就是后来和肖复兴相依为命,一起生活了很久的继母。 《父亲和我》里,父亲对生母的深情,是清明节上坟时手中一封封密密麻麻的信;国民党的身份是他一生谨小慎微、安分克己的缘由;面对青春期的儿子,他唯有默默地每天守在深宅大院的门后……剪不断理还乱的家国之事、父子情深都是无言的爱,来不及说出口的情。 《母亲》中,母亲在去世之后忧思成疾,被诊断为幻听式精神分裂。“我”才第一次感到自己并不了解妈妈。“即使再老、再没文化、再忠厚老实的老人,也有自己的思想、情感。仅仅吃饱穿暖,并不是对老人最为挚切的关心和爱。”于是,“我”一时激动,情愿不去上大学也想陪在妈妈的身边,而她却“不说一句话,只是摆着手,那手背像枯树枝在寒冷的晚风中抖动”…… 书中有太多这样的细节,令人红了眼眶,酸了鼻子,酸楚与感动一起涌上心来,言语却如鲠在喉。作者的一字一句都深沉而恳切,无声叙述之中,我们看到的是平凡又不普通的父亲、母亲,是懂事的姐姐、是热血的弟弟,是一个孩子从幼年、青少年,再到成人之后,对父母之爱、家庭之情、生活真谛的细细解读。而这一切,又常常是很多做晚辈的年轻人最不理解、最容易视而不见的生活日常。如今我们读过了这样的文字,是不是也照见了当下的自己呢? 当然,书中也有对故友往事的追忆。高莽、熊十力、鲁秀珍、李冠军等等,这些年轻读者可能不太熟悉的名字背后,是中国文坛一个时代的倒影。也有作者游历之中的见闻,比如参观冰心纪念馆后写下的《寂寞的冰心》,在普林斯顿居住时落笔的《想起张纯如》,《甪直春行》去叶圣陶先生的墓地缅怀先师。 越是往后读,越是发现作者的友人遍布文学艺术界,史铁生、韩少华、郭风、孙犁、孙道临、于是之……一篇篇追忆故人故事的文章不禁令人感慨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机遇。人与人之间的交集各不相同,唯一不变的是内心的温情,是时代风沙中携手同行的默契。 或许这就是上一辈文学前辈身上特有的时光烙印吧,既如梦如花般美好,又细碎如钻般珍贵。感谢肖复兴先生这本书,让我们通过文字走近了那些陌生或熟悉的人们,也照见了生活的本色与文学的初心。

《十万春花如梦里》读后感(五):不负深情

人海浮沉,喧嚣一世,十万春花如梦里。 我们生活在这个世俗的世界中,短暂的人生经历着生老病死,匆匆行驶过的一生必然要留下点什么来告诉后代,这个世界我们曾经来过。都说这是一个套路的世界,充斥着各种社会规则,弱肉强食的时代,强者生存,弱肉淘汰。如何选择走好自己的人生道路,有时候恐怕是一生的追寻。物质和金钱的衡量尺度往往让我们变得功利起来,内心的丰盈和愉悦成立一种奢求。鲁迅在《故乡》曾经说,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彼时年少,尚不清楚其意义,在现代看来,鲁迅大师曾经在多年前就已经洞悉人生之路的走法,无所谓有,无所谓无。对这个世界所有人生道路的经历,都是一种深情的寄托。

著名作家肖复兴在这本最新作品中,文字真挚诚恳,述往怀人,寄托思念。在人生过往的道路上,呈现了亲人之间、师友之间、名人之间诸多真诚而美好的情怀。所有的悲欢离合,都源于我们对这个世界的深情。肖复兴的 文字有特色,带入感强烈,书里的人物更有特点,造成人物性格特点的原因是特殊的时代,纷乱复杂的生活和丰富多面的人物性格。作者对童年时代的回忆,对亲人相处的点滴描述,对时过境迁之后人物内心感悟的生活真谛,细细碎碎的很生活化的文字,读起来感觉特别的真实,耐人寻味。

在描写自己的父亲母亲时,跨越半个世纪的纷纷扰扰,从生活和日常中的点滴发现真善美,重新体会那种至亲的感受。以记叙和抒情的方式表现对亲人、对生活的热爱,对人生的乐观和豁达。对父亲的思念,对母亲的愧疚,经历半生恍然大悟,纵然自己生活窘迫,也要处处为孩子着想的父母亲,那种爱早已深入骨髓,融在血液中。千百种思念,千百种深情,千百种琐碎生活的消磨,在阴差阳错的颠覆人生中,在无情的岁月在身体和心里刻上一刀一刀的记号中,一切都会过去,在细腻的情感和阔达的人生境界中来回切换,领悟纯真、善良和美好。生而为人,经过这个悲欢离合的世间,我们懂得了友情的珍贵,爱情的甜蜜悲伤,亲情的无可替代,以及孤独的无可避免。唯有对生活深情,才能敞开拥抱,用温暖火光和祝福来告慰此生。

《十万春花如梦里》读后感(六):家庭与友情

说到肖复兴,感觉有些陌生,不过有孩子和我说起,在中小学课本里出现过肖复兴的文章。查查资料还真有,《拥你入睡》被编入人教版中学课本。本书有30多篇肖复兴的散文随笔,我们可以将其划分为两个部分,“家庭篇”和“友人篇”。书写的内容真实精彩,优雅的文笔读来喜爱。

在家庭篇部分,通过《父亲》《母亲》《姐姐》等内容,可以认识到作者当时家庭的生活状况,以及其艰苦的成长经历。其生母过早的离世,父亲为了照样好自己的孩子,找来后母以照顾还是孩童的兄弟俩,对于当时年幼的作者,却无法体会父亲的这种温情。直到在发表《母亲》后,友人反馈给作者,提到其父亲对孩子充满了爱心,为了养育孩子,父亲不惜找来比自己年龄大的女人作为自己的妻子。

作为肖复兴的后母,则是非常疼爱新丈夫的孩子,比如肖复兴在孩童期间,无意中吞入玻璃球,后母想尽方法解决了这个问题。而对于自己随身而来的亲闺女,则让其早早地将其嫁出家门,以缓解家中的经济困境,解决好家庭的饥饿难题,和丈夫一起努力让家中的男孩考上美好的大学。

不过在那个特殊年代,由于其父亲曾经是为国民党服务,自然饱受欺凌。同时大学考试被取消,为了和父母亲划清界线,作者和弟弟一起离开了自己的父母,作者则前往北大荒当知青。曾经居住的大房子,只因为自己的孩子都不在身边,无奈让给了其他的居民。

对于这段家庭文章,读来有种忧伤的感触,生活是异常的艰辛。没想到冲淡这股忧伤的,有来自作者的青春萌动。在那条巷子里,两家出身不同的男女,快快乐乐地渡过了青春的年华,作为父亲则默默地站在身旁。作为过来人早已知晓两人间并不会有好结果的父亲,不过默默地为自己的孩子服务,在夜晚守候在院门边,为晚归的孩子开门。

在友人篇里, 可以看到文章充满了快乐、怀念和回忆。在创作人生之旅中遇到的朋友,在作者笔下焕发着别样的风采。有作者,有诗人,有剧作者,各种不同风格的友人,老舍,冰心,华君武,张纯如,萧平,周信芳等等名人陆续出现。

作者在写作这些友人时,各种有趣的名人轶事让散文充满了趣味,也让读者了解到许多新的知识。如,张纯如在书写南京大屠杀时,发现了《拉贝日记》和《魏特琳日记》。张道潘和蒋碧薇之间的恋情,找来蒋碧薇的故事:“蒋碧薇先后私奔、成为弃妇、成为情妇,再度成为弃妇的传奇人生经历,遭到了许多人的诟病,尤其是她的儿女们,即便后来蒋碧薇离开了张道藩,她的儿女们也不愿意承认她的母亲,多年来与蒋碧薇感情疏离。”

回忆起作者在北大荒做知青,深夜无事可干之时,无聊的拿起纸笔开始了自己的文学创作。当时写就的文章,只能是自己欣赏,如何才能提高自己的写作,如何才能让更多的人看到自己的文章呢?作者想起了叶圣陶,于是将自己的文章尝试着寄给了叶圣陶的长子叶至善。过段时间之后,自己的作品得到了叶至善的关注,并亲自修改寄送来的稿子。

这种对青年人的关注无疑是种莫大的荣誉,肖复兴就此踏入文坛,重新延续其学生时代的写作生涯。

徐悲鸿和蒋碧薇的四口之家

《十万春花如梦里》读后感(七):此情不移

作者述往怀人,深沉恳切,呈现了亲人之间、师友之间、名人之间诸多真诚而美好的情怀。独特的个性,命运的乖违,人情的温馨乃至时代风沙的粗粝皆在字里行间。一书一时代,一书一人生。所有的悲欢离合,都源于我们对这个世界的深情。

岁月催人老,不老的是亲情。无论我们身处何境,身在何地,亲人永远是我们最坚实的精神支柱,最理想的感情寄托!家,是温柔的港湾,它是由若干名成员组成的。一个巴掌拍不响,家,须要彼此独特尽力,居心经营得来的。想要有一个温馨幸福的港湾更不轻易,由于它需要有人理解去忘我付出,需要容纳谅解,还需要信赖。不然它就成不了一个温馨的港湾,最多只能算是一锅大杂烩。家就是你和你相爱的人坐在沙发上聊,收藏他(她)的点滴哭或笑;家是和他(她)一起慢慢变老的地方。家是温馨的、家是温柔的、家是快乐的,家也是丰富多彩的;家是纯洁的情感的地带;家是我身心依赖的一个港湾;家已经深深地驻扎在我心里,挥之不去。

亲情就是父亲扬起的手掌,颤动的双唇和恨铁不成钢的怒容;亲情就是母亲灼灼的泪水,柔情的呼唤,和温暖舒适的怀抱;亲情就是子女肯定的目光,尊敬的语言,和一份小小的礼物。亲情的船要靠在爱的港湾,亲情的楼要建在爱的基石;亲情的泉要流在爱的大地,亲情的星要亮在爱的苍穹,亲情的花要开在爱的园圃。

打开珍藏在心底,早已泛黄的日记,或是一个不经意的细节,或是一个残缺的故事,顿时让记忆沸腾活跃。每一句真挚的问候,都撞击心灵深处那最美丽的柔软,每一句祝福总有暖暖的感动点点滴滴。无论你高官厚禄,还是平淡寻常;无论你一路春风得意,还是半生曲折坎坷;无论你是斗金如垛,还是清贫如水,都是我们期盼相见的同学,情同手足的兄弟姐妹!

也许是岁月积淀了太沉的思念,也许有太多的话还没来得及说,一次短暂的相聚,了却我们一时的惦念,但又成为我们一生的思念。同学是不解的缘,同学是无欲的爱,我们要让这份延续多年的情缘越品味越浓,越品味越香,越品味越醇厚!

也许是岁月积淀了太沉的思念,也许有太多的话还没来得及说,一次短暂的相聚,了却我们一时的惦念,但又成为我们一生的思念。同学是不解的缘,同学是无欲的爱,我们要让这份延续多年的情缘越品味越浓,越品味越香,越品味越醇厚!

去年今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那个看了他一眼,便让他想了一辈子的女人,永远也无法体会到催护心中那中难以言说的悲痛。此去经年,应是良晨好景虚设,既然你已离去,再美的风景也徒增伤感。人生就是这样一场阴差阳错的重逢,没有遗憾,你怎能体会到什么是幸福。

我们脱离了童年,奔向成人世界,童年的记忆却越发鲜活,就连那时挨过的打、流过的泪、觉得没人了解的孤单,也都可以一次又一次带着调皮的微笑告诉身边的人。那么,要回去吗?那就可以永不长大,也就不用承受成人的各种伤痛。也许,我们并不是真想回到童年,只是不想继续老下去。

女人恒久地记住一个男人,也许是因为一首歌,一支舞,一个承诺。男人恒久地记住一个女人,不会是因为一首歌,一支舞,更不会是一个承诺。

《十万春花如梦里》读后感(八):我们一生需要很多伴

很荣幸读到肖复兴老师的最新作品《十万春花如梦里》,这本优秀质朴的散文。对肖复兴老师文章印象最深的,算是学生时代课本中那片“绿油油的爬山虎”,那是作者一个深刻难忘的夏天。一转眼,我与那篇课本的距离已过去十多年。而作者更是已走过几十年的浮沉岁月。曾经的岁月,不管是苦涩的,还是甜蜜的,或是平淡的,所有经历过的,都是每个人宝贵的财富。在那些过往的岁月中,有牵挂的亲人,朋友或尊长,作者就是在这一滴滴的怀念中,记录下本书的片片文字,为我们展现丰富多面的人物形象。

亲人在我们的人生中总是占领着一个至高的位置,正如作者前几篇文章里写的父亲,母亲(继母),娘(生母),姐姐,弟弟,每一个人物的形象都跃然纸上,每一段情都令人感动。说真的,看到《母亲》这篇,我感动得流泪,这得有多无私的胸怀才能做到把对继子的疼爱甚过自己的亲生孩子。对比现在层出不穷的后母虐待孩子新闻,不知是越发展,人心变的越快,还是因为人性的善恶在于各自的修为。作者对亲人的怀念,也可看出当时那个社会的现象,社会的发展变化。在那个特殊的物质贫乏的年代,父母维持家庭的不易,长姐对幼弟的疼爱,兄弟间的真挚感情,所有的深情都付诸于文字之中,言于字面之意。

对于文学知识匮乏的我,读此书的另一大收获是新认识了不少的文化名人,不管是作家,戏曲家还是剧作家。作者初中时最开始接触的散文作者李冠军,韩少华,虽然他们没有大的文学名声,但在那个年代能静静地留下一笔有益的文章,亦值得人念想感怀。而在文学上对作者有提携帮助的叶圣陶前辈及他的儿子,作者的深深感激之情溢于字间。面对很多文学前辈或是朋友的陆续离逝,除了对生命变化无常的无奈外,作者能做的就是多写写对他们的念想,多传播他们的故事,让更多的后来者认识这些文化的传承者。

现在快节奏的生活里,慢文化,慢文字似乎已不是主流呈现,但现在满满的励志鸡汤文看太多令人非常之厌烦。我们确实需要更优秀更有意义作品,不仅能承接以前的风格,更能开创后来的道路。优秀的作品,不仅引领我们对过去的反思,更触发我们对未来的思考决定,本文算是属于这一范围内。

这本《春花十万如梦里》是一部值得静下心来,细细品味的优秀作品。不管是文学上的熏陶还是感观上的细细享受,我是觉得不错的,因为对这本书,我断断续续看了一个月,除了平常比较忙外,是真的想好好感受好文章的魅力。

    

上一篇:《玩的就是规则》读后感10篇_读后     

下一篇:《怪兽》的读后感10篇_读后感_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