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仔细阅读招生章程,考生不能及时了解院校当年的招生情况,很有可能在填报的时候填写了不在本省招生的大学或专业,填报的院校可能进行了升级或者更名等。走马观花地阅读招生章程,也极易看错招生院校的所在地,从而做出错误的判断,如华北电力大学便有保定校区和北京校区、东南大学还有医学院和成贤学院等;甚至有时候填报了学费高昂的专业而不自知,最终录取时才后悔不已。
罪行二 :自视甚高,一门心思奔名校
部分 学霸 考霸 对自己的成绩非常自信,在志愿填报时只在本科一批报考一两所心仪的 名校 ,将后续志愿尽数放弃。这种填报志愿方式极欠考虑,风险很大,如果考生分数不够,没有被报考院校录取,同时也没有退路保障,只能遗憾地参加征集志愿、甚至是后一批次的志愿填报,造成分数的极大浪费。高分低录、甚至高分不录,这是对考生的极大打击。
不可否认, 211 和 985 高校在硬件、软件上都较优越,能考上名牌大学固然是好事,但完全从 名牌 出发选高校,不考虑其他因素,特别是专业因素,则是不明智的。更何况, 名牌 大学并非所有专业都是优势专业,普通高校一些专业也有特色,具有很强的实力。因此,填报志愿时,考生万万不要只考虑 名校 ,犯了非 名校 不报的执念。
罪行三 :死不妥协,专业紧俏不调剂
对于实行平行志愿的省(市、区)来说,考生在某一批次可同时填报几个院校志愿,扩大了选择面,降低了考生志愿填报的风险。但并不意味着,不服从专业调剂也可以安枕无忧。虽然教育考试部门从减少投档而被退档的矛盾出发把投档比例定位105%,但是仍有5%的考生投档后可能会被退档。退档的考生,即便是A志愿退档,也将直接进入征求志愿。这是平行志愿填报最大的风险。
在考生家长中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报考平行志愿的几所院校时,前面的院校可以不服从调剂,保底的院校服从专业调剂。这是一种错误的做法!平行志愿只有一次投档机会,如果考生被学校提档又被退档了,也不能参加平行志愿中下一所学校的检索,也就意味着失去了这一批次的录取机会。
罪行四 :院校扎堆,志愿没拉开梯度
同一批次中填报的志愿若都是录取分相同或相近的院校,这种志愿时非常危险的。若是当年录取分高了,稍有差池,一个没达到所有志愿都达不到,便错过了该批次的招生;若是当年录取分低了,这对考生来说是非常吃亏的。
罪行五 :望文生义,只凭名称定终身
志愿填报还有一个大忌便是只根据校名选院校,其结果往往南辕北辙。
在国内众多高校中,部分院校名称如师范类大学、政法类大学、财经类大学、农业类大学等从一定程度上能折射出学校的办学特色,但大部分院校已不能从其校名中看出其办学实力、学校特色及办学地点。近年来,在高校合并、升格、更名时,有的学校由专科升格为本科院校,有的校名由某某学院直接改为某某大学,而更多的是与时俱进、改头换面,将原校名中体现行业特色的字眼去掉,趋向通用型、科技型、综合型,把原校名中的 煤炭 、 矿业 、 粮食 、 化工 、 气象 等冠以 科技 、 理工 、 财经 等吸引人眼球的热门字眼;本来坐落在一小地方,却偏偏冠个省会名。
进行志愿填报时,一定不要盲目崇拜大学的名头,而应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了解高校的前世今生,即高校的历史沿革或来龙去脉,把握高校的强势学科、特色专业,最后再比较高校分出高低,筛选出一批在自己高考分数段内 性价比高 的大学。
同样在专业的选择上,也存在着这种误区:仅凭着专业的名称来选择专业,而对专业内涵不了解。
罪行六 :刻舟求剑,照搬往年录取分
大部分考生对志愿填报和高校的招生情况都不了解,以为参照每年所发的《报考指南》填报志愿就能手到擒来,以为高校录取分数线一成不变,照搬往年的录取分数来报志愿,其结果往往不如人意。
实际上,高校的最低录取分数线是自然形成的,录取结束前无法准确知道。另外,高校的录取分数线存在波动,有的还有 大小年 现象,即一年高,一年低。考生要多分析几年的录取情况,还可关注分数线与批次线的差值、分数线对应的考生 位次 等。
罪行七 :反客为主,家长包办填志愿
每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考上大学,而且最好能进名牌大学读书。这种愿望会在考生填报志愿问题上充分表露。有些家长还固执得有些过分,主观决定考生的志愿,忽略考生的兴趣、爱好,导致考生和家长之间在填报志愿的问题上分歧很大,也给考生造成不小的压力。即使考生最终尊重父母的意愿,进入不喜欢的大学入读,也未必能有动力努力学习。在填报志愿的整个过程中,家长的角色定位是参谋,应该把填报志愿的决定权还给考生。
罪行二 :自视甚高,一门心思奔名校
部分 学霸 考霸 对自己的成绩非常自信,在志愿填报时只在本科一批报考一两所心仪的 名校 ,将后续志愿尽数放弃。这种填报志愿方式极欠考虑,风险很大,如果考生分数不够,没有被报考院校录取,同时也没有退路保障,只能遗憾地参加征集志愿、甚至是后一批次的志愿填报,造成分数的极大浪费。高分低录、甚至高分不录,这是对考生的极大打击。
不可否认, 211 和 985 高校在硬件、软件上都较优越,能考上名牌大学固然是好事,但完全从 名牌 出发选高校,不考虑其他因素,特别是专业因素,则是不明智的。更何况, 名牌 大学并非所有专业都是优势专业,普通高校一些专业也有特色,具有很强的实力。因此,填报志愿时,考生万万不要只考虑 名校 ,犯了非 名校 不报的执念。
罪行三 :死不妥协,专业紧俏不调剂
对于实行平行志愿的省(市、区)来说,考生在某一批次可同时填报几个院校志愿,扩大了选择面,降低了考生志愿填报的风险。但并不意味着,不服从专业调剂也可以安枕无忧。虽然教育考试部门从减少投档而被退档的矛盾出发把投档比例定位105%,但是仍有5%的考生投档后可能会被退档。退档的考生,即便是A志愿退档,也将直接进入征求志愿。这是平行志愿填报最大的风险。
在考生家长中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报考平行志愿的几所院校时,前面的院校可以不服从调剂,保底的院校服从专业调剂。这是一种错误的做法!平行志愿只有一次投档机会,如果考生被学校提档又被退档了,也不能参加平行志愿中下一所学校的检索,也就意味着失去了这一批次的录取机会。
罪行四 :院校扎堆,志愿没拉开梯度
同一批次中填报的志愿若都是录取分相同或相近的院校,这种志愿时非常危险的。若是当年录取分高了,稍有差池,一个没达到所有志愿都达不到,便错过了该批次的招生;若是当年录取分低了,这对考生来说是非常吃亏的。
罪行五 :望文生义,只凭名称定终身
志愿填报还有一个大忌便是只根据校名选院校,其结果往往南辕北辙。
在国内众多高校中,部分院校名称如师范类大学、政法类大学、财经类大学、农业类大学等从一定程度上能折射出学校的办学特色,但大部分院校已不能从其校名中看出其办学实力、学校特色及办学地点。近年来,在高校合并、升格、更名时,有的学校由专科升格为本科院校,有的校名由某某学院直接改为某某大学,而更多的是与时俱进、改头换面,将原校名中体现行业特色的字眼去掉,趋向通用型、科技型、综合型,把原校名中的 煤炭 、 矿业 、 粮食 、 化工 、 气象 等冠以 科技 、 理工 、 财经 等吸引人眼球的热门字眼;本来坐落在一小地方,却偏偏冠个省会名。
进行志愿填报时,一定不要盲目崇拜大学的名头,而应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了解高校的前世今生,即高校的历史沿革或来龙去脉,把握高校的强势学科、特色专业,最后再比较高校分出高低,筛选出一批在自己高考分数段内 性价比高 的大学。
同样在专业的选择上,也存在着这种误区:仅凭着专业的名称来选择专业,而对专业内涵不了解。
罪行六 :刻舟求剑,照搬往年录取分
大部分考生对志愿填报和高校的招生情况都不了解,以为参照每年所发的《报考指南》填报志愿就能手到擒来,以为高校录取分数线一成不变,照搬往年的录取分数来报志愿,其结果往往不如人意。
实际上,高校的最低录取分数线是自然形成的,录取结束前无法准确知道。另外,高校的录取分数线存在波动,有的还有 大小年 现象,即一年高,一年低。考生要多分析几年的录取情况,还可关注分数线与批次线的差值、分数线对应的考生 位次 等。
罪行七 :反客为主,家长包办填志愿
每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考上大学,而且最好能进名牌大学读书。这种愿望会在考生填报志愿问题上充分表露。有些家长还固执得有些过分,主观决定考生的志愿,忽略考生的兴趣、爱好,导致考生和家长之间在填报志愿的问题上分歧很大,也给考生造成不小的压力。即使考生最终尊重父母的意愿,进入不喜欢的大学入读,也未必能有动力努力学习。在填报志愿的整个过程中,家长的角色定位是参谋,应该把填报志愿的决定权还给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