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观后感

《寻找罗麦》影评10篇_观后感_影片观后感_格言网

2020-12-28 23:46:52

观后感

《寻找罗麦》影评10篇

《寻找罗麦》是一部由王超执导,韩庚 / 杰瑞米·埃尔卡伊姆 / 阿丽斯·德·朗克桑主演的一部剧情 / 爱情 / 同性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寻找罗麦》影评(一):罗麦,我不相信你死了

我几年前偶然看过《去了西藏》这篇小说,非常喜欢它的后半部分,全篇不到万字,情节也很弱:在一场事故后,赵捷去西藏给他最好的朋友李亦收尸。在这之前,他们因间接导致了一个少年的死亡而罅隙渐生。

那时候,并不知道它已经被拍成了电影,更不知道媒体在提及它的时候多冠之以“中国第一不部贯穿同志情感的过审电影”的名头,因为我在看小说时,对这点几乎没有任何体察。在我看来,小说想表达的似乎是这样一种状态:当一个人感到罪恶的时候,他该如何获得安宁和平静?即使这罪恶只存在于他自己的内心。

因为,痛苦永远对良心未泯者有效。

而赵捷和李亦之间的感情,在短小又克制的篇章里,并没有太多越界的流露,我几乎是在被提醒之后,才在一些细枝末节处惊觉。

电影压了好多年,这两天终于上映,片名改成了《寻找罗麦》,罗麦就是小说里的李亦,身份亦由中国人变成了法国人,空间也由此蔓延至了巴黎和普罗旺斯。我向来不是传说中惹不起的“原著党”,也知道文本和影视必然会有不同的呈现,因此还是一早就决定去看,我喜爱这个主要靠情绪铺陈的故事,但心情却和去给罗麦的收尸的赵捷一样平静。

看完电影后,对于类似“阅读理解满分的人才看得出这是部同志电影”的声音,我无法同意,在同性情节这一块,目前上映的版本已经比小说里延展了太多。在没有言明的情况,我仍然能清晰感知到罗麦和赵捷之间的感情,当然更多是罗麦的,他的爱痛和挣扎,都更浓烈、更浩大、更外露,大概也因为这样,最后以死亡这种轰烈的方式求得解脱的是他,而不是同样被传单少年梦魇纠缠的赵捷。

如果只是想要看“同性”的噱头,失望是必然的,电影本身也不该被如此简单地定性。事实上,它讲的根本不是两个人如何亲密,而是如何疏离和隔膜,以及这种疏离和隔膜带给他们的变化。直到罗麦死后,那些横亘在他们之间,并且只横亘在他们之间的东西才开始瓦解,包括少年的死亡,包括罗麦对赵捷从未言说的感情。

关于罗麦在西藏的种种,除了几个想象的画面,电影里几乎没有任何直接的呈现,但赵捷重走了罗麦的路,看着他看过的天,敲着他敲过的钟,拜着他拜过的庙宇,一路拾捡着他的心情,努力感受他曾感受到的超脱和救赎,并在终点处达赴了他的死亡。无论一个人是出于何种感情做这件事,我都觉得非常美好,何况,它还伴随着宿命和悲剧的美感。

也许是因为小说的容量过于单薄,还支撑不起一部电影的分量,也许是因为关于死去的罗麦,作为好友的赵捷的了解也是残缺的,也许是因为罗麦已经死去,关于他的种种只能用生者的讲述来传达……总之,“寻找”的征途没有截停在西藏,而又从西藏铺向了法国,那是罗麦的故乡,那里有他以为被他杀死的孩子、他孩子的母亲、他自己的母亲,他多年的老友,以及陪伴他长大的白马。

在这些细节的拼凑下,罗麦不再只是赵捷眼里的罗麦,而成了一个清晰的、立体的人,赵捷能感受到他的感情,我也能感受到他的感情。有了这些感情,罗麦才算是找到了。

对比之下,赵捷反倒成了一个线索性的人物,他的存在似乎只是为了引出关于罗麦的一切,因而消解了自己,显得有些平面和单薄了。

电影的剪辑把本来就没有什么情节的故事切得更加细碎,空间和时间的不断跳转也许让电影形式感更强,但并没有觉得是特别高明的手法。但很多人说看不懂,还是不至于的。

如果要选电影里最喜欢的场景,一定是赵捷穿上藏戏的装扮,表演《珠玛》的那一段,戏剧里,王子转经万遍,求得了珠玛的重生。对赵捷和罗麦来说,他们的生离是如此猝然,匆忙地说了再见,没有和好,没有释然,没有互诉衷肠,那么多的遗憾,全部被死亡封结了。当化身王子的赵捷不歇地转动经纶,罗麦从布下露出半张化成珠玛的脸时;当他们穿着藏服,注视彼此,激烈地对舞时;当镜头落定,画面冻结在罗麦那张专注、深情的侧脸时,我终于生出了一点微妙的想哭的心情。

罗麦,我不相信你死了。

作者在小说里说,赵捷所要去的西藏,是他的好朋友或死或活着的地方。罗麦死在了西藏,也在那里获得了重生,“他的死有了一个好去处,因此活在了西藏”。

我对此感到安慰。

《寻找罗麦》影评(二):它本来可以更好的

本来没想写这篇的。

昨天去看《寻找罗麦》,再次享受了包场的待遇。散场时进来打扫卫生的大爷和我聊天,“哎呀,你这个难得,超级VIP哦。”

中法合拍的大背景,去西藏的文青故事,普罗旺斯+西藏的风景,再加上同性的标签,这部电影本该自带话题才是。可是在我的印象里,基本没有见到什么相关宣传,只在各大公号本月上映的列表里提到过几次,难怪如此冷清了。而且很有意思的一点,无论故事梗概、海报、宣传,几乎全部删掉了同性的内容。

看过电影之后,就知道为什么了。在广电神奇的审查制度和导演强大的求生欲综合之下,这部电影变成了一道高难度的阅读理解。电影的核心被隐藏在一点点蛛丝马迹里,关于两个人的相识,关于罗麦的单纯与绝决,关于男主赵捷的回避和谎言。如果你事先毫不知情,或者看的时候不够仔细,那些细小的暗示轻易就能错过去,然后在电影结束的时候一脸懵逼。

这本该是一段此生有缘无分只待来生的凄美爱情故事,一场关于选择的拷问,一个人失去所爱才幡然醒悟一路追寻最终面对真实自我的心灵之旅。可惜,现在只剩下一个人的呓语。两个人的暧昧不清,和三地交叉剪辑后的散乱回忆。

它本可以更好的。

只是,在这个愈加风声鹤唳的时刻,电影里的隐忍与让人唏嘘的结局却突然有了一层现实意义。

什么时候,人才愿意寄希望于来世,心甘情愿地相信那些虚无缥缈的传说?因为你知道,现实中,再也没有一个美好结局在前面等待。

《寻找罗麦》影评(三):中午去看的,觉得还可以

感情戏都给剪掉了,只能从一些不多的互动对视里面,去进行脑补了,前提还是你要知道这个故事是2个男性之间的故事,

如果不是剪刀的关系,其实应该有一些明显一点的感情戏的,包括2个人的深情对视这些。

看的时候全程流眼泪,完场出来的时候,几乎要晕倒了。

法国演员演的不错,而且他的感情戏应该比较明显一点,大概如果早就知道故事,而且知道有隐喻同性的,是可以看得出来罗麦对于赵捷的感情的。韩庚演的比较一般,看不出来多深的感情

藏戏的那里,还有最后的金刚舞,大概可以看出来一点隐喻吧,藏戏的故事,电影里面说的很清楚了,韩庚看到的那个人是罗麦。

还有,罗麦喝醉的时候,捉住赵捷的手一直不放,自己可以脑补一下吧。

而且罗麦女朋友说的话,也有点隐喻。

这个周末,广州,排片还是可以的,很多影院都有,要看的捉紧,因为想看第二次,查了一下,发现下个星期就很少排片了。

演藏戏哪里,那个台词, 那一世,转山转水转佛塔,不为修来世,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还有最后金刚舞2个人的共舞,已经算是最直接说感情的戏份了

给的4星,其中1星半是给这个题材的

《寻找罗麦》影评(四):“事物与幻想,有或无”——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

观众们好像大都不认同这部电影及其所表达的情感,主要聚焦在主角gay不gay这一点。个人认为,导演并未在人物身份或社会角色上过多着墨,而是试图让人物在“寻找”与被“寻找”过程中逐渐构建自我即实现自我认知。以下是个人观点: 1? 其实除了画面的突兀切换和并看不出美好浪漫的法国巴黎,电影中其他诸如关于爱情生命人生的主题探讨、大篇幅的西藏取景、藏族王子的爱情故事以及普契尼的蝴蝶夫人配乐等等,都是值得肯定的。 2? 为什么主角要是一个中国人与一个法国人?因为中法同是拥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大国,在精神上有众多契合之处,中法文化交流早有渊源。从伏尔泰曾感慨中国古代哲学之伟大到近代中国青年人留法学习曾是风尚,如此可窥一斑。 3? 也许因为电影故事的破碎叙述而造成人物情感线索的不甚明晰,但影片中已经有足够的铺垫与伏笔,这也给观众留下足够的自主想象的空间。 4? 饱受美国大片直截了当开门见山荤素不忌风格荼毒的中国电影观众,也许还无法适应中国导演表现手法的委婉含蓄(其实这是中国人文化基因的一部分)。中国电影观众的品味与审美提升,道阻且长。 5?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所以这部电影的成功上映已委实不易,烦请大家多一些耐心与宽容。

推荐看这篇文章(真希望作者可以给我打广告费???????)《寻找罗麦》之旅:一次走向深渊的救赎http://mp.weixin.qq.com/s/px6YAM4SV5e1Lep-XvmDvA

《寻找罗麦》影评(五):我裤子都脱了,你就让我看这个

当捡肥皂、法式热吻、打飞机的镜头被删后,我们还能意淫什么,估计那些血气方刚的死忠粉要给广电总局寄刀片了。打着“中国第一部过审的同志片”的噱头,欺骗了多少资深的腐男腐女,大呼其“挂羊头卖狗肉”。但是,腐眼看人基,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扳弯整个世界。请你不要忧伤,准备好卫生纸,让我为你慢慢道来:

雾气朦胧的浴室里,赵捷在罗麦的后背涂满肥皂,从上到下从左往右的揉搓着,每一下都更靠近罪恶的深渊。年轻就是好,欲望随时都会被点燃,罗麦早已一柱擎天,掀掉浴巾的束缚翻身上马,一个是鞭长莫及,一个是深不可测。赵捷捂住嘴巴,担心自己叫得太大声……半小时后,终于因体力不支而结束了战斗。

离别在人来人往的机场,赵捷和罗麦紧紧的拥抱着,不知此行竟成永别。心脏跳得快要夺门而出,燥热的嘴唇渴望得到抚慰,四目相对时触发了情欲的开关。一个唇被另一个唇包围,交织缠绕,恨不得吞下彼此。舌头嫌自己太短,不能转几个弯,舔舐躲在山洞里受伤的小鹿。抱得太用力,几乎可以听到肋骨折断的声音,再用力一点似乎就能挣脱世俗的枷锁……半小时后,终于因无法呼吸而结束战斗。

赵捷躺在罗麦的床上,枕头上被子里空气中弥漫着的都是他的味道,挥之不去,闭上眼,满脑子都是他在雪山上转佛塔修来生的场景,好像从来不曾离开。赵捷的右手在自己肉体上游移摸索着,想要找到勾通两人的桥梁,生命之树被一股暖流包围。被子在上下起伏,每一下都是对上帝的呼唤,他的泪水打湿了枕头,无声的哭泣……半小时后,终于因一泄千里而结束战斗。

看得过瘾吧,是否感到脸红心跳燥热难耐,这才是正宗的同志电影该有的九十分钟,对不对。醒醒吧,愚蠢的人类,大部分人都扭曲或夸大了同志以及同志电影内涵,认为同志都应该是随性奔放且淫乱的,以性为目的为中心,只要是保守克制且隐忍的,都会被排除或边缘化。《寻找罗麦》正是这样一部戴着镣铐舞蹈的作品,所有的暴露与越轨都会被略去,表达得含混不清与冷静克制,正因如此,它才是一部带有中国特色的现实主义同志片,片中所删减与留下的,难道不是对现实的一种讽刺吗。

爱过几个人,也被爱过几次,笔者以一个二十五岁老处男的身份告诉你们:“……(此处被删一万字)”。

《寻找罗麦》影评(六):我们一直都在「瞧不起」同性恋

(本文由闲人电影原创:idlemovie)

《寻找罗麦》是内地第一部过审可以公映的同志情感电影,具有“破冰”的意义,也是国内电影审查迈出的巨大一步。

电影由在法国电影界享有盛誉的中国导演王超改编自其1998年发表的短篇小说《去了西藏》,宣发上以“兄弟情感”弱化影片同性题材的影响,因此《寻找罗麦》不会像《中邪》一样遭遇临时撤档的厄运。

王超作为跟随陈凯歌出道的第六代导演,他所涉及的题材不无意外地跟大部分第六代导演一样把现实主义注入到作品当中,如《安阳婴儿》、《江城夏日》等影片都把视角对准了社会当下存在的现实问题,《寻找罗麦》也是如此。

他们身上都背负一种揭露伤疤,思考未来的意识并以电影为载体与观众一同讨论,他们的作品大都口碑两极化。

《寻找罗麦》2013 年 9 月开机,11 月正式杀青。2014 年 4 月,电影初剪完成。制片人吕建民一度在微博上表示,《寻找罗麦》将于 2015 年 6 月上映。

但此时《寻找罗麦》并没有完成内容审查,一直到 2015 年 8 月底,导演王超才对外透露《寻找罗麦》刚过审。2017 年 1 月,吕建民在微博上贴出了《寻找罗麦》的电影片公映许可证。而最终档期则确定在了 2018 年的 4 月 13 日。

那么《寻找罗麦》到底会呈现一出怎样的LBGT故事呢?先看看导演和制片人怎么说。

王超对于影片的理解并不局限于性向之上,此前他在接受采访时曾说:

“这是一个异性恋者和一个同性恋者之间的故事。我在试图跨越这样一种性别之爱。爱的能力,跟爱的意义是更重要的。至于是不是一个同性恋或异性恋,这个东西是个其次的东西。”

制片人吕建民也曾经在微博上表示,《寻找罗麦》反映的是男性之间的第四情感。但是在2013年电影拍摄期间他却有这样的说辞,《寻找罗麦》是一部爱情商业片,影片里不仅具备细腻动人的情感元素,同时也将融入一些商业元素。

他们的说法都较为隐晦或与之前有所出入,也许是出于某种考量现在的他们并没有直接说出两位男主之间直观的感情,我们姑且把它叫做友达以上,恋爱未满吧。

看完了主创人员的自述再来看看曝出的几款预告片。

从预告片中看,可能大部分对影片抱有期待的观众要失望了,预告片完全成了旅游观光宣传片对剧情中所涉及的感情没有透露丝毫。

其实,导演的放出的预告片并没有欺骗观众,《寻找罗麦》的确只是部略合格的旅游风光片,拍完了西藏拍法国、拍完了法国拍北京,都是热门的旅游目的地,唯一遗憾的是你白花的那几十块钱无法退回了,毕竟风光片都是在网上免费看的。

导演和制片人模棱两可的话语看完正片后也能够理解他们所说的第四感情和同性恋是其次的含义。因为片中唯二的同性恋戏码可能就是他们在北京同志酒吧争吵以及送给韩庚的围巾,而且还较为隐晦,或许是剪刀手导致的结果吧。

如果是冲着同性噱头去看还是建议你们把它当做一部中法合拍的国际化MV更为合适,尤其在看的时候一定要脑补陈奕迅的《好久不见》,至少这样会和谐一点。

电影凌乱的回溯剪辑,牵强附会的剧情构思,蹩脚平庸的镜头,不知所云的爱情,令人难以的信服的救赎,一堆没有多大用处的符号化藏戏,最终构成了韩庚僵化式地拿着骨灰盒,拉着行李箱游走于西藏法国两地。

整部影片给人看下来有一种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感觉,将强行装逼、故作深沉,演绎了80分钟,就像初中时的90后经常在QQ空间里晒伤感,说忧愁,写火星文,口里总念叨着“再牛逼的肖邦都弹不出劳资的悲伤”一样。

多条线索迂回的拍摄手法更加凸显导演调度场面的稚嫩,果然是跟着陈凯歌出来的导演,纵然拍过再多的戏也学不会把故事讲完整。导演本想整出一副“你若安好便是晴天”的静好画面,怎奈落了个哈欠连天的尴尬收场。

韩庚的演技也没有撑起这样的题材,生硬的旁白与毫无表情的扑克脸,该哭的时候没有一滴眼泪,该笑的时候却又绷着一张脸,真不知道他在《万物生长》中进步的演技是导演指导的功劳还是他偷偷练习的结果。

他说自己每年要看二三十个剧本,谨慎的挑选着自己喜欢的又不重复自己的好剧本,努力而尽情的折腾磨练着自己,翻开韩庚的电影履历表他确实没有说谎,只是在挑选的眼光上差强人意,在演技提升的道路上越走越偏。

他似乎忘记了从偶像到演员没有偶然的成功,即便有也不过是化了妆,带了面具的伪装,耐不住细看。演员应当是把自己打碎重塑的过程,得舍得把心里的那个我放下来才能投入到角色中去,否则一直有个人设在心里,演什么都是自己。

五年的命途多舛,五年的翘首以盼,在影片上映的那一刻换来的是一声叹息,叹《寻找罗麦》的不合格,叹审查制度的不进步,如此不堪的一部片,它“破冰”上映的意义又是什么呢?

也许《寻找罗麦》的上映远不止票房和评分那么简单,它意味着我们对这类情感有了一定的包容和理解。

因为LBGT是一个沉重的话题,一旦涉及到此就会被怪异地审视,好像全身上下都散发着不入流的气息。

在传统观念组成的社会里,人们虽说接受着新的思想但也时常束缚在旧的文化“枷锁”下,并且不想过快地“挣脱”出来。

尤其是大多数人敏感的神经,提及同性恋尽是避而远之或鄙夷的姿态。把他们当成异类,无端指责,就如同犯错需要惩罚一样,用的尽是些污秽的词,全然不顾他们的感受和所承受的压力。

对于同性恋,他们有着著名的反同言论,

“上帝给了你一根棍子,你却用它去搅屎。”

如果用这种观念来捆绑不违法乱纪、危害社会和他人的人群,那我们为何还要无动于衷,钟情于世俗的热闹。

但是这并不是肯定所有出柜都是应该的,知乎上有位“过来人”网友对待这个问题有着中肯的评价:

“不要因为一时冲动而出柜,每个家庭都不一样,同样是父母,各自表现真的千差万别,不可强求,具体问题需要具体分析,但是背后的功课一定要做足,要有足够的爱心耐心信心;当真的决定出柜,可尽力让父母理解、宽容自己,如若不能,就不要强求父母理解接受,不要觉得人生就此灰暗绝望,要善于化解压力,想清楚自己没做什么坏事、错事,无须自责,人生匆匆,流泪或微笑都只有一辈子,来世间一趟不是来受苦的。”

家庭和社会价值观方面一直是所有同性恋所焦虑的问题,不敢面对社会和大众,不敢在大庭广众之下与爱人像常人一样无所顾忌,麻烦似乎总比办法多。

我们透过两部电影来看一下当与家庭和社会价值观产生分歧时该如何解决。

《面子》是美籍华裔导演伍思薇自编自导的一部讲述同性题材的轻喜剧电影。这部电影从立项到完成拍摄总共经历了五年的时间。

导演本身就是一名les,为了这部电影她放弃了微软的高薪职位,但是影片并不是她的自传,是她献给母亲的一封“情书”,告诉她无论何时开始自己的初恋都不会太晚,同时,也告诫自己做自己最自由。

陈冲饰演的是一个中年怀孕却不知道父亲是谁的单身母亲。她的角色在很多中国家庭中都存在,对父母是女儿,对女儿是母亲。

当年的婚姻是父母之命,难以违抗,顺命了这么久,忽然有一天生活就偏离了轨道,他爱面子的父亲一气之下将她赶出家门,于是,她带着行李投奔自己已经28岁还没有结婚的女儿。

而她的女儿之所以没有结婚是因为她是一名同性恋,只是一直不敢向家里人坦白。

通过旁敲侧击,母亲知道了女儿的秘密,也做了中国式母亲都会做的一切。

为了面子和爱,一开始会选择缄默,出了事就瞒,瞒不了就躲,躲不了就逃,真逃不了要撕开脸皮了,还寻思着控制传播范围,能不张扬就不张扬。因此,母亲极力在拆散女儿的恋爱。

但是当女儿的女友一方面为了院长父亲的面子一方面因为自己的不勇敢而准备远赴巴黎时,她才最终鼓起勇气对母亲坦白:“妈,我爱你。但是我是同志。”

而她的母亲却淡然回答道:“你怎么可以一下说两件这么大的事情,你是我的女儿,你不会是les。”

电影最后的结局是完美的。

女儿在家族聚会上稳步走向女友,她最终可以做到在众人面前亲吻她。母亲和帅哥甜蜜的让人嫉妒,而外公也放下了压力,坦然接受了这一切。

妈妈没有随便把自己嫁掉遮丑,女儿也追回了总认为她有些胆怯的爱人,就连外公和青年女婿以及外孙女的女友也坐在了一起。

巧合的是,《断臂山》和《面子》的豆瓣评分都是8.6分,不同的是,《断臂山》是从社会价值观出发。

电影刚开始是他们在山上享受着伊甸园般的时光但当牧羊时间一结束便面临着社会价值观的审视,如牧场主的鄙夷,小时候恩尼斯印象中同性恋等同于死亡的观念以及周遭的冷眼对待。

尽管后来两人都结了婚过上了“正常人”的生活但还是难以忘记彼此,迫于世俗的压力和恩尼斯始终过不了自己那一关,两人每年仅有几次见面的机会,每次都是匆匆的几天。

最后杰克死于车祸(当然这不是一个意外),恩尼斯才意识到这么多年来,他太在意自己的秘密完全忽略了杰克的感受,他没有真正去了解杰克对他的爱到底有多深。

也是这时他才敢真正面对与杰克的爱,也才敢无所顾忌的说出:“63年我和他一起在那里放羊。”

不管是家庭还是社会,它们都说了一个道理,在爱情面前应该勇敢,这与性别无关。诚然,每个人都有选择的自由,并没有逼迫谁一定要去接受或模仿,只是希望偏见少些,再少些。

闲人电影原创,微信ID:idlemovie

微信搜索关注:闲人电影

微博搜索关注:Idlemovie

《寻找罗麦》影评(七):回刘兵老师一文 《这部电影为什么没有成为中国版的《xx》和《xxx》?

.......具體文章內容微信可搜,自行查閱.......

我:

讲来讲去,只有最后一段提出了该片的深意,但是该命题是有效的吗?其他时间都在以他片辩驳,都没有能展开讨论。其次,你不觉得此文标题有泄愤的感觉吗?把锅甩给观众,这样很合适吗?你应该这样问:为什么王超电影的评分一直很低?希望老师能够狠狠回击我的这些问题

劉兵老師:

「文章你恐怕没有细读,凡看过《蓝》和《海边的曼彻斯特》两片的人我想都能理解我所指出的创作上和观众的双向问题,另外,恕我一直都不感冒所谓评分,至于王超导演作品的整体评价,那需要我再细读作品另文撰述了」

我:

我对评分系统也不感冒,相信您能明白,我提出“你应该这样问:为什么王超电影的评分一直很低?”意图不在于将影片价值与评分系统相连,而是对文中措辞的反驳,如第七段落摘:

“我想,这恐怕和影片上映后所形成的反馈落差不无关系,而这样一种落差,也是我在观影过程中颇感惊讶和不解的。”

可以看到文中试图寻找电影备受批评的原因。以我不才的理解,你做了以下分析,同时我也有问题:

1:“因为那些批评《寻找罗麦》在情节上支离破碎的人,很有可能也是对《海边的曼彻斯特》的超时空叙事赞不绝口的人”

—恕我理解此句式为伪句式,试着替换成政见群体的行为模式,这句话异常熟悉。是否可以理解为寻找一种想象的群体的分裂及深藏的文化选择行为来为片子作辩驳。你在这提到了观众的反应,但我没有看到对群体辨认的有效性分析,除非你能证明你对感官的把握度异常准确。如果不是这样,那是否在指责观众的无知呢?因为你在此文之前第七段毫不吝啬溢美之词。

同时这里又涉及一个评分行为,群体文化差异、个体经验、观影意图与知识掌备都会造成观影把握的区别。更别说夹带符码的私货电影了。这里要注意的是,在同显性文本的范畴中是否存在一种普遍的影像感知力?以致细微暧昧的“手段”都不足以造成群体间评价好与坏的直接间隔。就近年得以上映的艺术电影而言,我看到的都是不伦不类的混合体。打着先锋的旗号嚼南美电影的剩饭。画框之内新意难见,一部剧作完整的浅文本电影都难见到。

2.“除非,罗麦和赵捷之间的故事还有着比同性之爱受阻更为深沉的灾难性前提,唯有剥离出这样的创痛,才能让观众为人物的内在和行为动机建立合理性,我想,正是因为影片在这方面没有做到饱满乃至涨裂。”

我无意再做一个类比,你应该也知道,在同形式同故事架构倾向下,死亡即“冲突”这一预设情境与画面语言结合是一个较为低阶的处理办法。人称、句式、整体氛围等都可以在一种丰富、稀疏的断裂或连续的方式下达成目的,说到底还是有神秘色彩在里边。更不用提结合身体视角进入精神分析/视觉记忆等路子了。

但文章看到最后也很奇怪,除了解答“代入感不足”的缘由,没有为标题给出答案。加上前几段的三百两,很难忽略整体基调的情绪化倾向,那种以指责的口吻,面向“不成熟的”观众。

我没有否定您对整部影片及外部环境的感受,但我怀疑的是构成评价的基础内容。一部电影会在不同人群中展现截然不同的图景,这点上我是绝对尊重每一个观者。

至于文末所提的意图/隐喻,如果电影只为了传达观念由其提供想象的平台,而其本身又装扮着廉价的,经不起推敲的共情,那电影迷人又神秘的想象通道是被封死的,“蝴蝶夫人”的令牌有效性也是缺失的。至于你所说的东西方文化的问题,这难道不又一个东方主义式的命题?所以回到一个经久不衰的关于民族主义的讨论:你是同情呢?还是批判呢?

如果此片的东西方议题有另辟蹊径的话,说明我还需要努力。

《寻找罗麦》影评(八):《寻找罗麦》:韩庚用心炼出好角色

韩庚领衔的《寻找罗麦》是一部非常轻、缓、柔、慢的电影。影片无论叙事风格还是摄影技巧亦或是配乐特色,再或是演员表演,都非常舒缓。但这却是一部能让人看得进去,入得了戏的电影。当随着韩庚所饰演的赵捷的脚步,一起踏上“寻找罗麦”的旅程,走进圣地西藏和普罗旺斯后,生生就感觉到心灵被涤荡,情殇被治愈了。

赵捷和罗麦是一对非常好的朋友,由于一起车祸,一个小男孩突然离去。尽管交警认定罗麦、赵捷没有任何责任,罗麦却因为有人亡故而陷入深深自责中。他为此沉沦、颓靡,情绪状态、精神状况非常堪忧。为了洗涤心灵,也为了治愈情殇,罗麦毅然决然前往西藏。而这一别,与赵捷乃至所有亲朋好友都成了永别。

罗麦的离去让赵捷对生命的含义有了全新的认知,为了寻找罗麦,也为了救赎自己,走出情殇,赵捷只身前往西藏,寻着罗麦的脚步,望着记忆中罗麦的身影,开启了探寻生命真意的旅程。此后,赵捷还去往了另一个圣地——法国的普罗旺斯,将罗麦的骨灰送给他的家人。

《寻找罗麦》故事情节并不复杂,正叙与回忆相交叉的方式,让观众更能真切体会赵捷与罗麦的真挚友情。走西藏和走普罗旺斯两条主线交织而行,将赵捷的心性呈现的恰到好处。这样的讲述方式,很容易让观众融进剧情。韩庚对赵捷行云流水的诠释、演绎,也在自然而然中就让观众的思绪、心境涌进到了赵捷的内心世界里。情感的共鸣和情绪共振也因此油然而生。

《寻找罗麦》中韩庚入戏很深,表演也很走心,点点滴滴中,韩庚与赵捷已融为一体。电影里,韩庚的小表情、小肢态、小眼神运用的都比较到位,对情感的表达也很细腻、真诚。尤其是内心戏中赵捷情绪的渐次爆发,层阶推进,韩庚都拿捏的恰到好处。

罗麦自责颓靡时赵捷的焦心忧虑,送罗麦去西藏时的不舍,听闻罗麦雪崩中罹难时的心惊,看到罗麦尸体时的冷峻深邃,走进雪域高原切身感受雪山蓝天以及藏民虔诚后的顿悟,带着骨灰一路前往普罗旺斯时的迷思......尽管韩庚的眼神、表情、体态都没有太大变化,既没有痛哭流涕,也没有声嘶力竭,却依旧将赵捷内心情绪的起伏跌宕,演绎的非常饱满。将一个失去生命中最好朋友,借圣洁之旅体悟生命真谛的赵捷的复杂心态,捕捉的通透精准。韩庚走心的表演一下子就带着观众进入到赵捷的情绪中,跟着赵捷一起开启了一场心灵的救赎旅程。

罗麦母亲看到儿子骨灰以及信件后将手握住赵捷,赵捷也握住老太太手的戏份,竟让人哭的稀里哗啦。虽然那一幕韩庚没有正脸出镜,只给手来了个大特写,但就是从这不到一分钟的手握着手的戏份里,让人感受到了赵捷与罗麦(家人)的挚爱真情,也让观众看到了韩庚在线的演技。

作为曾经的流量小生,接拍《寻找罗麦》这样的戏,颇具挑战和风险。但从成片效果看,几年前的韩庚已经开始褪去青涩,表演的感觉也越来越好。为诠释好赵捷,韩庚狠下了一番功夫。苦练法语,在与罗麦、罗麦家人朋友以及法国籍角色全程流畅的法语交流,丝毫不见违和感。不顾高原反应,不顾皮肤晒伤,亲身前往西藏雪域,只为能更好体验人物,融入角色。

《寻找罗麦》是韩庚几年前的作品。那之前,韩庚在《大武生》中小秀表演才华,紧接着在《致青春》中让人眼前一亮。而《万物生长》的成功则让韩庚从流量派成为实力派。《寻找罗麦》的拍摄,让韩庚的实力得到了又一次的历练。关键是韩庚没有满足于做一个流量派。他敢于挑战自己,颠覆自我,用在线的演技释放实力,用走心的表演炼出好角色,韩庚的表演之路正越走越宽敞。

《寻找罗麦》影评(九):也许只有当一个人死去,我们才会发现自己有多爱他

电影没有happy ending已经足够令人悲伤,可更悲伤的是,所爱之人在片头就已宣告去世。

这样的电影我看过几部,恰好都是经典,从岩井俊二的《情书》到汤姆·福特的《单身男子》,再到今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普通女人》,都是主角摆脱不了对死去之人的回忆,在一个人的生命旅途中孤独前行,试图寻找着过去的点点滴滴。

对于习惯了热热闹闹的中国人来说,这种故事恐怕过于苍凉,好在还是有电影人愿意去开拓尝试,比如最近上映的《寻找罗麦》就算是一个小惊喜,片名中的罗麦经历了一次导致少年意外死亡的车祸之后,与好友赵捷产生嫌隙,后来独自一人出走西藏,死于雪崩。

故事就从这场意外死亡开始说起,赵捷踏上寻找罗麦之路。

让我想起我所经历过的至亲之人的去世,最难忘的就是外婆了。我从小在外婆家长大,然而等到她临终,我却因为考研在即没法回家送她一程。以至于多年以后我还时时梦到她,梦到喝她做的猪肉汤,现在是永远也回不去了。

也许,只有当一个人死去,我们才能发现自己对他的真实情感,因为此时的一切付出都失去了目的,爱终于回归到了爱;我们是渐渐淡忘了他?还是随时间流逝越来越思念他?

在《寻找罗麦》里,赵捷先去了西藏,重走了罗麦走过的路,电影并没有像《情书》或是《单身男子》那样频频闪回两人的过往。而是更像《普通女人》,活着的人总是在不同的角落看到逝者的身影,在藏寺的转经筒旁,在高地的草原上,在藏戏“金刚舞”的假面之后,罗麦又出现了,仿佛他还活着。

电影始终没有明写两人的过去,多少会让人看得云里雾里,可细想之下又是值得品味的,原来死后的思念远比活着的记忆更加强大,因为这种思念已经不受对方形体的限制,可以肆意生发,如同魔法森林里疯狂生长的藤条,重新构筑一个有他的世界。把赵捷团团围住。

于是赵捷告别了北京的妻子,捧着罗麦的骨灰带回他的家乡——法国普罗旺斯。这时才得知,罗麦当年跑去西藏,不光是愧疚于那个车祸中少年的丧生,更因他曾建议打掉前女友的孩子,可他不知道的是,那位倔强的女子,竟瞒着罗麦悄悄把孩子生了下来。

当赵捷挥别埃菲尔铁塔下的夜色,独自穿过普罗旺斯的层林尽染,亲手将罗麦的骨灰和那孩子的照片交到他母亲手中,这个年迈的妇人泣不成声地看着照片里的萌娃,问他多大了。使得当年犯下的错竟变成一种劫后余生的安慰——至少罗麦的血脉继续延续了下去。

而赵捷心里的罗麦还活着,活在高原上的藏戏《珠玛》里,赵捷演的是王子,颂歌转经一万遍叫心上人珠玛复活。珠玛用浅蓝色方帕遮住的脸缓缓露出,那是罗麦,他相信。

《寻找罗麦》影评(十):我看到的是爱,不是兄弟情。

看完已经快过去20天了,但是我还记得那句“即使不忘,即使怀念,即使爱是永恒的,我也曾背叛过你”。

(我认为看完电影仍然理解为兄弟情的人,可能是阅读理解都做得不太好,所以写了下面的文字。杠精除外,不接受一切杠精的批评,杠精最优秀。)

我本来不想写什么,我觉得我写不出什么,看完电影常常会反思自己,变得不想讲,这部电影没必要什么都跟大家讲明白的。导演和主创都很努力了,尽其所能让我们能够看到这部电影,和电影里的干净、本真。

电影里有很多明暗喻,明暗线。

比如罗麦跟前女友在一起可能只是为了赵婕,他去追求喜欢的男人喜欢的女人,只是为了不让喜欢的男人得到。

赵婕扮演藏戏里的王子,看着藏戏里的爱人,他想到的爱人是罗麦,那一刻潸然泪下。

赵捷跟随藏戏团行走在川藏线上时响起的背景音乐是普契尼的歌剧《蝴蝶夫人》中的经典唱段「晴朗的一天」,女主人抒发对爱人的思念,并且相信爱人会回来和她相聚,借此来隐喻赵婕的心境。

藏戏结束后的车上,大家唱着歌,赵婕看着远方的雪山,想到了罗麦,流泪道:“对不起罗麦,我来晚了。”这里的来晚了,不只是西藏来晚了,还是对这份感情的认知到晚了,直到罗麦离去,赵婕才明白自己的感情。

在把骨灰送回罗麦家乡的路上,他乡开中餐馆的朋友说很多人法国人喜欢中餐的时候,赵婕本能反应说“我有个法国朋友很喜欢宫保鸡丁,每餐必点”。却下意识抱紧了手里的骨灰盒。

赵婕到达普罗旺斯之后,一匹白马跟随他,亲近他,那是罗麦的爱骑,借此隐喻罗麦对赵婕深沉的爱。

罗麦在自己的西藏救赎之旅中,通过写信这种返璞归真的方式和赵婕保持联络,换位思考,真的爱得深沉。

还有一些明线我就不讲了。

罗麦和前女友在一起的时候曾有过一个孩子,但他意识到自己内心爱得是赵婕,下定决心和赵婕在一起,遂分手,并和女友谈好打掉孩子,却没想到赵婕要结婚,后来与赵婕在车里争吵的时候,没有注意到卖报的小男孩,间接导致其死亡。罗麦认定自己是两个孩子的杀人凶手,喝醉酒说赵婕也是帮凶,以此为前提开启的救赎之旅。

罗麦最终找到了自己的归宿,被埋在雪山里,自然里。赵婕重复罗麦的救赎之旅,体味罗麦的心境,在西藏空灵的天,贴近的自然中,他找到了罗麦的救赎,也救赎了自己。

最后赵婕躺在罗麦的床上,脑海里是罗麦,电影到这里戛然而止,但是也够了。

认真看过的人不会轻易说出是兄弟情这种话。

    

上一篇:《名门绅士之珍爱妙方》的观后感     

下一篇:《奥斯曼帝国:欧洲的伊斯兰王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