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观后感

《我的小马驹:友谊大魔法 第一季》经典影评集_观后感_影片观后感_格言网

2020-12-28 23:46:52

观后感

《我的小马驹:友谊大魔法 第一季》经典影评集

《我的小马驹:友谊大魔法 第一季》是一部由杰森·迪森 / 詹姆斯·伍腾执导,塔拉·斯特朗 / Ashleigh Ball / Andrea Libman主演的一部喜剧 / 动画 / 家庭 / 儿童 / 奇幻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的小马驹:友谊大魔法 第一季》影评(一):MLP的迷人之处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Muser Raven(来自豆瓣) 来源:https://www.douban.com/doubanapp/dispatch?uri=/review/9339639/ 我不知道为什么MLP在中国没有影响力,或者遭到很多误解。我个人认为这是一部非常好的动画片。 从绘画风格看来,mlp线条简单干净,圆滑,配色十分鲜艳又不显得过度。画面流畅,分辨率高,每个pony都有大眼睛的特点,令人感到十分可爱。所以画风没有问题。 从世界观来看,mlp基本上是魔幻现实主义的。因为没有汽车之类的东西,equestria的科技水平大概等同于人类十九世纪中期的水平。这是一个有魔法的世界,但魔法并不是主旋律,魔法只是依附于生活的存在。所以观众不会感觉这是一部关于魔法战斗片子。我认为MLP世界观中最重要的是它对现实世界的反应。在地区上,很明显里面的manehattan和las pegasus无论在名字上还是风格上都是在模仿曼哈顿和拉斯维加斯。在文化上,MLP以美国文化为主体,但其中也穿插了多种多样的文化,比如第七季的埃及文化和中国文化。在个体上,pony的形态口语各异,twilight的标准美音,AJ的西部乡村口音,rarity的亚特兰大口音,还有一些角色的印度口音,意大利口音,法国口音。In addition,在有几集里,我们还可以找到DC动漫和夺宝奇兵的影子。所有这些对现实的反应勾起了各个年龄段观众的共鸣,增加了代入感,同时也显现了MLP的巨大包容性。 有人说这动画片傻,幼稚,只是给小女孩看到。这是个严重的偏见。我承认我也认为MLP的第一季确实有点傻,但故事总体的深度和质量还是在不断提升的。MLP大部分时间都在讲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故事,对白自然幽默,声音随情绪而变化,时不时穿插点俚语,听起来绝不像是五六岁小孩说的话。偶尔会让人觉得很傻,但如果我们把MLP当做一个整体来看,我们会发现它的优点足以将这一两个傻点掩盖。每个小故事都在教我们一些做人处事的道理,但却从不让人感到是在强制被灌输一些观念,因动画本身让人感到享受,人们也就会自然而然地接受这些观点。美国MLP的观众平均年龄22岁,这足以说明MLP的非低幼性。 不管有没有看过,喜不喜欢这部动画片都没关系。重要的是我们能站在客观的角度来评判一个事物,给予它的爱好者应有的尊重。

《我的小马驹:友谊大魔法 第一季》影评(二):彩虹小马!

历史是国庆几日侄女在家看小马宝莉,我也就顺便看到了。惊喜。

人物设计,编剧,节奏感,表情,幽默即兴的台词,丰富生动的性格,还有隐约在其间的简单而有力量的概念构思。

没过几个瞬间,我就在内心为这部动画呐喊了。

通过强大 的信息传播机器--互联网,我了解了这果然不是一般动画片。

不过作为27岁的我,就不再追逐崇拜或者什么了。只是在动画的快乐时光中体验一下心中的理想国,欣赏一下创作手法,和精心编排,感受一下作者的心灵气息。满足了,为止了。

毕竟我们都知道,为了固定符号,海报,枕套而标志自己是粉丝,将信仰投注到这些外物上本就是一种懒惰行为。沉迷就马上腐朽,丧失活力,只是上瘾与逃避。

心灵是否正持续震颤受感动是一个只有自己才能判断的状态。事物的好坏所谓社会道德价值观都是低级的狗屁。

我看了有很多狂热者于是想到了这些。。

《我的小马驹:友谊大魔法 第一季》影评(三):《小马宝莉(My Little Pony)》:孩之宝

按语:虽然现在的电视动画很多,譬如《某大某二》、《某羊》之类,但甚至都谈不上儿童观基本正确。相形之下,《小马宝莉》不仅儿童观正能量,甚至在画面、故事上都颇费心思,不像《某飞侠》那样糊弄。

1、关于该电视动画的述评。《小马宝莉》系列属于儿童故事片范畴(故其讨论应区别于《芝麻街》之类的认知类节目)。22分钟的故事时长是儿童电视动画的黄金分割点;时间长度够讲一个完整的有趣且有点想法的故事,同时也照顾到了儿童的注意广度和视力保护。故事内容的儿童观比较正且正能量充沛,每个故事都在努力避免说教,而有心思去做得好玩童趣(童趣的例子如s1e1,紫锐初遇碧琪时,后者太热情而摇得前者胳膊停不下来,于是穗龙冲上去托住了紫锐的胳膊肘;正能量的东西譬如s1e23,云宝因彩虹音爆而获得可爱标志的时候,也是其他小马获得可爱标志的契机,这种剧本化玄妙基本意味着创作者对于每一次相遇的感恩。)毋庸讳言,儿童电视系列动画容易失之于简陋和模式化,《小马宝莉》系列同样存在某些故事逻辑不清、生编硬套的问题(但这有可能是东西化文化隔膜问题,因为大部分故事能看出是在意图活化、新意化西方符号文化,只是我们可能找不到梗。)二维的故事画面非常有设计感,尤其是神秘森林场景中的各种藤蔓勾画到位而不重复,小马的造型固然是为了玩具流水线化,但角色之外的背景细节已经说明了该系列作品的良心之处。

2、致家长的建议。这部动画在美帝严格的TV-Y电视分级下,应该可以放任孩子自行观看,毕竟里面绝对没有儿童不宜的东西,不过这并不能充分促进儿童的发展。亲子共看的时候有这么几个好处。一是可以就某些故事与孩子进行有益的交流,譬如上述的s1e23,可以借此深化孩子有益认知的故事比例大概能占到半数以上,至于那些找不到叙事逻辑和情感共振点的故事,看看而已,这也是儿童必然的经历。二是孩子很容易迷上其中的角色并在现实中造钱买玩具,这时只有亲子的共看经验才能帮助家长找到与孩子沟通的点,你可以与孩子沟通,他/她为什么喜欢苹果嘉儿,而你为什么喜欢云宝,这种沟通能帮助家长走进儿童的世界,同时也可以帮助孩子在玩具身上投射积极的情感(如同《玩具总动员》)。三是亲子共看时才有可能浅尝则止,因为你有看亲子动画的情怀,就可以促进你去给孩子找来更多样化的视频材料,从而更好地刺激孩子的发展。个人觉得,作为一部儿童向动画,因为商业化而不断出新番是情有可原的,但如果去狂追猛捧,还是有点浪费时间的。如果沉迷于这种只宣扬真善美的动画,大概只能说明现实太残酷,太多人希望耽美宅着看静静了。

3、作品背景。这个系列本质上是资本的产物,美帝孩之宝Hasbro自1980年就针对某市场着手打造此类玩具产品线,但直到2010年推出目前的这版视频才算是走在了正确的道路上。就其原因,依旧Story is the King,故事为王。这些小马的身上承载了时代印记和人文精神,所以才能深入人心。幕后操刀者Lauren Faust/Craig McCracken夫妻档均为卡通动画行业的艾美奖得主,发达国家的业界达人拿出来的点子既时尚先锋敏锐又秉承普适价值观。相比之下,我们的主旋律好像太多了一些。

4、结语。目前这个系列的观看渠道相当通畅,国内引进的配音版也不错。虽然人家的目标群体是女童,但同样有益于男童的发展——不过对于男童就更需要家长的共读与分享了,否则可能会造成性别认知紊乱,国外已经有众多悲惨案例了,家长们切记切记。the end...

《我的小马驹:友谊大魔法 第一季》影评(四):时代造英雌

这是闺女最近消费的主要视频内容。虽然还是女孩向、主题先行、流水线生产的动画片,但小马宝莉已经甩了芭比等更早的女孩向消费品不知道多少条街。我是说,这部片子里的小母马们不再仅仅是漂亮精致的化身了。虽然片子的六个主角里还有一位漂亮且爱(臭)美的,但其他的角色有的强壮,有的胆小,有的逗比,有的莽撞,第一主角则是一位书呆子。这种组合代表的不再是传统的女性形象,而是普适的人的形象。

向前追溯,差异化的人物性格设定,在儿童故事里源远流长。比如《小熊维尼》对本片人设的影响就相当明显(小猪之于胆小,跳跳虎之于鲁莽和逗比,等等)。但在维尼的故事里,这些性格各异的角色却全都是男性,唯一的女性角色袋鼠妈妈代表的是母性,仿佛母性就是女性的全部一样。类似的情况也出现在《彼得潘》、《彼得兔》等同时期的儿童作品里,哪怕女作家的作品也是如此。早期的民间童话则更不必提。简言之,女性角色在早期儿童故事里少而且单调(刘易斯 卡罗尔或许是例外)。

这种情况的改变,似乎是在二战后陆续发生的。虽然还有芭比娃娃所代表的另一股潮流,但长袜子皮皮、小咪咪等个色的女性角色还是陆续出现了。而作家作品的影响也逐渐渗透到了商业作品中,最终,大概是在本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形成了这样的观点:纯粹女孩向的文化消费品可以包含各种差异化的女性人物,和《小马宝莉》一样遵循这个原则的,还有几乎同时推出的乐高心湖城系列。

这样的话,我们这些女孩的父母,也终于可以放心让孩子去消费这些商品,而不担心她们的价值观被扭曲定型了。

    

上一篇:《吴子龙,走吧》好看吗?经典观     

下一篇:《小小的家》影评10篇_观后感_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