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观后感

《小小的家》影评10篇_观后感_影片观后感_格言网

2020-12-28 23:46:52

观后感

公众号

《小小的家》影评10篇

《小小的家》是一部由山田洋次执导,松隆子 / 倍赏千惠子 / 黑木华主演的一部剧情 / 传记 / 历史 / 爱情 / 家庭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小小的家》影评(一):暧昧?

就是这样一部继续以感人著称的山田作品,《小小的家》展现出来的世界观和家庭观念,又是和以往山田电影不一样的,贤妻、慈父、孝子的模式到这里崩塌了。松隆子扮演的妻子,因为粗枝大叶的丈夫忙于工作,悄悄喜欢上了经常来家里串门的年轻艺术家,秋波暗送欲罢不能,一步步沉湎于爱欲之间。等于说一个文艺青年勾走了一个已婚妇女的心,这种恋情无论多么感人,都是违背人伦德道,女佣把一切看在眼里,却是隐瞒真相,只有善良的父亲绿帽子戴得非常无辜,多病的儿子蒙在鼓里。吊诡的是阻止这种畸恋进一步升华的,是大时代席卷而来的太平洋战争,他们因此成了战争的受害者。要是真没爆发战争,这种恋爱能持续多久,谁能获得幸福?

《小小的家》影评(二):一个女中的秘密

终于看完了!

因为《小小的家》没有来上海电影节,失落了好久呢。怎么说的,能通过正规途径看到的日影的机会并不多,不能再电影院观赏喜爱的电影,确实是非常遗憾。

期待这部电影的理由有很多。

原著小说《小さいおうち》我非常喜欢,一个女中的一生(可千万别说女佣,老太太可不高兴呢)。

倍赏千惠子的出演。

山田洋次老爷子年过八十仍然保持着旺盛的创作能力。

黑木华凭借片中的表演获得柏林影后。

复古的昭和气息。

夏川结衣和妻夫木聪的出演。

。。。。啊,我对松隆子没有什么期待,不过她的表演很不错。

红色小屋。

掩埋这一个女人最宝贵的记忆和最深的秘密。

比起原著,电影将重心分配给了夫人和女中两人,淡化了女中在困难时期用聪明才智守护主人一家的情节以及回到乡下后的生活。夫人的偷情成为了最重要的段落。

平心而论,我不喜欢偷情的情节。倒不是因为我三观正(哈哈哈,不伦什么的最喜欢了),而是我不喜欢偷情的两人。松隆子我一向不感冒,吉冈秀隆则长着一副倒霉相。不过我倒是能理解两个人的感情,在那个特殊时期,所谓的大丈夫三句不离天下大势。这简直没劲透了,还不如两个倒霉的人相互取暖。

女中爱夫人吗?原著写的其实很明显,山田导演也十分配合(比我爷爷还大的老导演,难为你了,当然没准人家拍的很开心呢)。但或许说女中爱那个时代那种生活更多。她很爱夫人,也很爱小少爷,很爱红色小屋。

女中比谁都想守护那个家庭。所以她没有送出那封信。又因为如此,夫人的灵魂仿佛被抽走了。是守护那个家庭重要呢还是守护夫人重要呢?那个年代的人们,每个人都面临自己的抉择,每个人的选择都很特别,只是女中更特别一点。

还喜欢电影的台词。

侄孙觉得女中过度美化过去的生活,一点都不真实,老太太一脸委屈的说,我不是都写我不漂亮了吗?

年老的小少爷听到了母亲没有投出去的新,无奈的说,这把年纪还看到母亲出轨的证据。

朴实,不刻意,却很有趣。我能想象如果电影放这部电影,电影院里的笑声会多么热烈。

我喜欢的这样的天然的台词,而不是国内电影中充斥着的抖机灵耍小聪明的台词。

从技术角度说,国内某些Word电影(说是某些,主要是那部)的台词多用文字游戏来强造笑点,观众笑也无非是看你费了那么大力气要挠我胳肢窝,那我就勉为其难笑一下吧。这种电影的台词也很难翻译成外语(说的好像翻译了就有人看似的呢)。

《小小的家》影评(三):清风徐来 水波不兴

作为本片的叙述者兼第一女主多喜,却始终处在一个旁观的视角,作为传记电影简直太不合格,好在看片之前就被剧透了松隆子和黑木华的百合暗线,看的过程中全程带入暗恋视角,这才觉得一切都顺理成章了,否则真的要理解错了本片的主线。

黑木华不愧为影后,每一个眼神和小动作,都将一种日本人独有的谦卑和敏感演绎到了极致。让我想到张爱玲那句 “见了他,她变地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她是满心喜欢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只不过这里的“他”要换成女字旁。只是,导演将这条线处理的太过于隐晦,观众的注意力全部被那段凄美的不伦恋吸引过去了,其实好好处理的话,百合情也可以如秋叶般静美。

最触动我的是老年多喜哭着说的那句“我一个人活的太久了。”当时忍不住泪目了,想到我的姥姥,她去世那年是九十岁高龄,记忆中的她一直都是慈祥的,每次孩子们来了,她总是格外高兴,拿很多吃的在你面前堆得像小山一样高。可是大多数时候,她都是寂寞的,总是一个人窝在床边,自己跟自己下跳棋,时间不停流逝,外面的世界早已不是她的时代了,她经历了九十年的人生,经历了抗日战争,文革,她的身上一定也有一些动人的故事,可惜现在再也听不到了。人呐,在的时候不知道珍惜,一定要等到失去了才开始后悔。

特意将片尾老爷爷的话做了摘抄:“真是令人生厌的时代,当时的日本人都被强迫着做出不情愿的选择。不,有人是被迫的,也有人是自愿的,连是被强迫的都不知道。”这是否可以看作是一尝战争之苦的日本人所做的反思呢?全片处处洋溢着对时代的注解,只不过,这种通过台词说出的历史有种教科书般的生涩感,再加上略显生硬的结尾部分,生生破坏了回忆录的气氛和情感积淀,像是突然漏了气的气球一般令人出戏。不过,这也诚是山田洋次的风格,从不会有跌宕的情感波澜,在平缓的叙述中慢慢推进故事,如同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的感觉。

《小小的家》影评(四):温暖的多喜,清澈的感情

对比书的话,时子夫人和板仓先生的感情戏份增多了,多喜对这个家的主观视角也变成了主观和客观视角融合,这其实削弱了多喜对这个家那种深沉的爱,削弱了那种日积月累的沉淀情感,但,或许是为了服务电影吧,毕竟书中前期平淡的生活不太符合高潮迭起的戏剧。因为主体情节几乎没变,少了憧憬情节发展的吸引力,但由于看书的时候,对所有东西都有模糊的想象,等到看到但是依然好奇所有东西的影像化。

大概时子夫人和房子内部的结构布置是最符合想象的吧。不论是穿着现代装还是和服,时子夫人都非常漂亮,她面对她的姐姐、丈夫、多喜,还有生活中的说话神态都让我觉得仿佛从书中走出来。房子内部精致,每一个物件和布置都很符合书中给我的感觉。

平井先生给我一种是又不是的感觉,小少爷非常可爱,这是我在看书时没有体会到的,书中更多写的是多喜对小少爷亦母亦姐的爱。不过,看到多喜不怕苦主动背着一个孩子去很远按摩,真的体会到那种“这孩子一辈子都会感激你”的辛苦。板仓先生和我想象大不相同,我本来以为是儒雅的水墨画家的感觉,结果是非常现代艺术的造型,不过这也是符合书中板仓先生后来画漫画的发展。这会让我重新审视自己看书的主观性。

另一点要说的是,电影拍出了一种活泼的感觉,而书给我的就是温暖的平静的爱,是那种多年沉淀的清澈感情。这可能是翻译的缘故,也或许就是日本语言和生活本身的特点吧。

好像没有说多喜婆婆,还是让她活在我看书时的想象中吧。

《小小的家》影评(五):反战

山田洋次去年的电影《小小的家》,最初吸引我仅仅是因为学生时代的女神松隆子参演,受朋友那种不屑于山田洋次选材情绪的影响,很少看这位老人家的作品(除了黄昏清兵卫)。电影用最常见的以小家写大时代的方式展开,双线蒙太奇中的现在时,除了结局部分,其实对叙事推进影响有限。整个故事对于人性的复杂与微妙有生动的描述,小家之暧昧,大国之荒诞。同时也是日本少有的透着浓浓反战情绪的电影,从妻木夫聪的那句“南京发生了大屠杀,而东京的商店竟然为此而大肆促销”,到讽刺日本军国主义为了战争导致资源匮乏,玩具厂竟然没有金属原料只能生产木头玩具。前后两次通过剧中人说出“那是一个让人生厌的时代”。日本帝国主义的荒谬,狂热时代里国民不由自主的痛,体现得淋漓尽致。

《小小的家》影评(六):小小的家和爱情

因为松隆子的美,开始了这场电影之旅,而电影结束,脑海中留下的最深的印象也是优雅的穿着和服的女主人,以及其若影若现的小腿。这是一种炎热夏日欲望的表现,含蓄的表现出女主人出轨的证据。

电影用倒叙的方式,借由一生未婚的女佣多喜的回忆与称其为姨姥的年轻人健史的对话,慢慢的将故事展开。

18岁的多喜离开家乡,那个一到冬天雪便下到了屋檐的地方,来到繁华的东京开始做女佣,年迈的她对着健史说“现在称为保姆了”。经由第一家主人的介绍,来到了平井家继续女仆的工作,男主人曾经意味声长的对多喜说:”女佣这份工作其实很不简单,夫妻的和睦要靠女佣啊“。这句至关重要的话影响了整个故事的发展。

松隆子演的夫人时子第一幕的出现,优雅却不失活泼的和多喜聊起来,泡着茶,小而精致的红房子因为女主人的心思变得仿佛是童话中的,窗外的樱花随风飘落,安逸而美好,强势的商人男主人与可爱的儿子,组成了看似完美的家庭。衷心尽责的多喜勤勤恳恳的照料着这个家,意外的高烧让儿子的脚不能动了,多喜用自己的坚持每天为女主人的儿子每天按摩,而那一幕暧昧的为女主人揉脚的过程,总让人想入非非。是的,这样容貌完美、心地善良,为多喜推掉了老头相亲对象的女主人,没有人会不爱上她。

一切的平静都被男主人公司新来的员工-板仓正治的到来打破了,艺术气息浓烈、长相英俊的他一来让女主人吸引住了,和自己一味只会聊商业化的生意相比,擅长交响乐、小说、美术的正治与时子一见面便十分投机,那句对着小孩说的”美人妈妈给你买的“就透漏了他的心思。

是缘分吧,否则音乐会也不会碰到,是人为吧,否则台风天,他也不会留宿家中,有了那一吻。

爱情发生的时候是夏天,穿着厚重的和服来往于情人和自己的家中,那件与出门前和服上的袋带花纹相反的情景让女佣的心一下乱了,是多少家务都无法填补的心慌,这意味着什么,不用细想便知。

而这时,战争终于来了,电影中不断出现对中国的贬称”支那“,对于观看的感受是非常的不舒服并且愤恨的,但这就是历史,让人永远无法忘怀的战争的痛,战争也让那头的正治上了战场,女主人的那封未拆封的信成了多喜心中永远的愧疚,直到生命最后,每每想到,痛哭的泪水沾满了两颊,虽然我们知道这段婚外情是不会有结果,但是战争带来的死亡让女佣的心中造成了难以弥补的伤痛。

这个故事最后成了一幅画、成了一个小说、成了不愿提起的过去,但那个小小的家,那个红屋顶,那个优雅的女主人,会一直存在着。最深刻的还数女主人将”飘“放下的那个画面,似乎是某种呼应,也是一种注定的悲剧的预示。

故事结束了,电影落幕了,但爱情刚刚开始。

那个撑着红伞的女大学生,也已转变为成熟的女人,那份美反而随着时间沉淀的越细腻,一颦一笑,不禁让人迷恋。

《小小的家》影评(七):此情无关风与月

在多喜的眼中,时子夫人是一种美好,代表着她所能想象的最完美的女性。在板仓的眼中,时子夫人是美好,(这条爱情线我们可以先搁置一下),多喜是美好,是妹妹。

对多喜和板仓来说,平井家有一种家庭的温情感,这种感情里也包含了对红顶小屋的眷恋,所有最美好的时光都是在这里度过的。所以多喜的回忆录里,应该如暴风雨前奏般的36年,是最美好的时光,那时无忧无虑,一切都是美好,一切能伤害美好的因素都还没有出现。

多喜没有去送信,她不是出于嫉妒或阻挠心,她是怕毁坏了夫人的名节,她企图用自己的能力来保护她心目中的完美。

老去的多喜有一幅画挂在床头,板仓也在卧室挂了一幅画,都是画的红顶小屋,表达的同样是对那样一个逝去的时光和人们的追忆,对美好的挽留,哪怕只是留在记忆中,留在画作中。这也是板仓的画中出现的是两个人的原因。

这其实是一个反战片,战争毁掉了那些年的美好。

那些说女同的,嗯,客官,你们想多了。

《小小的家》影评(八):“我啊,活太久了”……

小小的家,一栋红色屋顶日式小洋楼里,一家三口和一个女佣在战争时期的故事。那样一栋小屋,因为家人的和睦而充满温馨,因为女主出轨而充满危机(出轨对象的发型够丑,角色也让我很讨厌),最后小小的家在无情战火中毁于一旦。有多少人渴望拥有那样一栋虽不大却很别致的小洋楼,过一种平平淡淡的生活。

那还是昭和时期的日本,生活充满朝气和希望,在中国的侵略战争让他们得意洋洋,称呼中国人为“支那”,南京沦陷后日本举国张灯结彩甚至商场还举行促销活动,这是二战时期的日本面貌,虽不直接表现战争场面,但却从人们的聊天内容、生活状态、事业发展等呈现了战前战后的变化,战败使然,终归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日本也开始动荡,民不聊生。可以说,这部电影的政治立场很正确,没有去避讳自己的罪行,真实,也够真诚。

女主黑木华真看不出还是个90后啊,长得够成熟端庄,所以也难得有那个年代充满古典气质的面孔。她的前半生几乎都消耗在这个小小的房子里,直到日本战败被主人无奈送走。电影采用倒叙和插叙的方式,让后辈从她的自传里读到她的前半生,娓娓道来她的悲欢离合,她说“我啊,活太久了”,然后老人家竟像孩子一样哭了起来。每个人老的时候都会为年轻时的回忆痛苦一回,特别是曾经遗憾的事情,那会是一种什么感受呢?

等我也老了……

《小小的家》影评(九):小小的家,深深的感情

影片主线清晰,意图明确——讲故事。只是导演在陈述多喜、平井夫人、板仓之间的情感关系时,不知是故意所为还是咋滴,淡化处理,隐藏着没有交待。说好听点给人很多想象的空间,说直白点看不明白。从另一个层面来看,也许是导演想要强调结构和角度,这完全是一个个人化的故事,仅仅是从多喜出发的,通过个体映射时代那都是后话。导演仿佛在暗处窃喜,“别指望我告诉你更多,你所知的即是多喜所说的”,多喜是隐忍的,良善的,一个好的女佣,做好本职工作外,本身就不该对主人的事情知晓太多,太八卦细节,就是女佣越界了。由此,观众的思维被巧妙地设计成戏里的荒井健史(妻夫木聪饰),按图索骥,推测、臆测,留白之处,即是多喜长久以来难以言说的懊悔。她承受的苦痛,观众给受了。

画面、色调和节奏感上,就是美,很美。纤细,清淡。哪怕是战乱,也表现得艺术感极强,空袭如同流星雨。“陨石”坠落,啼哭嚎叫,恐怖、残酷、痛苦,一笔带过,足矣。

观影后,想必每一位观众都会很向往能那栋融合了欧式洋房与日式庭院的红瓦小屋。有一处画面,导演以较低、较远的视点,拍摄了樱花盛开之时,花瓣随风落进窗开的屋里,美好的建筑设计给生活带来的超凡气息,挡也挡不住。在室内就能欣赏到甚至是触摸到室外的自然风物,富有层次的空间感给观众带来独特的视觉体验和感知想象,敞开式的空间此时变成了一幅精心构图的画作,消解了外部(公)和内部(私)的界限。日本导演好厉害。

另外,从当时的日本平民视角看当时的中日美关系,感觉还是新鲜的。

《小小的家》影评(十):温柔一刀砍死你 磨磨唧唧总是情

作为日本电影,传达了两个很不寻常的观点。一个是对二战中南京大屠杀的观点,看来虽然主流中还是支持或回避这种恶行,但是在一部分人的探究下此事正在回归历史本来的面目,并慢慢进入阳光下;另一个就是作为拥有世界领先水平的日本太太,在此片中居然也有了廊桥遗梦的甜酸秘密,影片对此事并无差评,反而用大背景和小情思衬托得浪漫温情。这两点对日本主流观点是种暗暗得挑战吧。

作为反战电影,用一个小小的家里的各种温情,面带微笑清风拂面的娓娓道来,反而让人们对战争的残酷,对人性的桎梏有更加深深的感受。古有太阳与大风之说,今有强迫不如勾引的流行语句。看来编剧山田洋次先生在此是一位善用以柔克刚的高手,对于残酷血腥嚎叫炮火的战争没费一词一句,却从侧面让人们恨透了夺去人性中好的一面,而激发恶的一面的战争的罪责。

作为爱情电影,主仆二人与艺术家的三角恋,有着大开大合的法式浪漫,却仍无时无刻不浸透着日本人的敏感与压抑。松隆子的表演也让婚外情这么合情合理,可歌可泣;黑木华的告密与保护、嫉妒与悔恨也表现得细腻而不繁琐,真实而不苍白;不得不感叹艺术本就是感性主观,有一百个哈姆雷特,更有一百个哈利路亚。当然这部电影的惊艳之处远不止反战和偷情这么简单。整片主角其实是黑木华扮演的多喜,作为一个最容易被忽视的存在,她的爱可是这里面最惊世骇俗最深藏不露的,这里不想剧透,还是让哈姆雷特们自己看吧。最后这么复杂和容易被误解的三角恋也能想出来或者是发现出来,为山田洋次先生的有才任性点赞。

    

上一篇:《我的小马驹:友谊大魔法 第一季     

下一篇:《生死相依》影评精选10篇_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