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观后感

《近距离击杀》经典观后感10篇_观后感_影片观后感_格言网

2020-12-28 23:46:52

观后感

《近距离击杀》经典观后感10篇

《近距离击杀》是一部由孙铁执导,董勇 / 巫刚 / 张煊赫主演的一部剧情 / 战争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近距离击杀》观后感(一):《近距离击杀》:国内首部抗战悬疑推理片

纵观近年院线电影,大多都以青春题材类型较为突出,鲜少有抗战题材影片呈上银幕,更别说是一部抗战悬疑推理片,那目前还真是一片空白。而即将于5月9日上映的抗战电影《近距离击杀》,算是让笔者在今天媒体首映仪式上大开眼界,正如预告中那般充满着层层悬疑一样,其逼真的大场景为我们真实的还原了当年抗战情景,仿佛观者都是故事中的一份子,让人很容易入戏。

话说,电影《近距离击杀》是由荣获华表奖的孙铁导演执导,携手著名男演员董勇、巫刚等人倾力打造的一部年代抗战悬疑推理戏。讲述在1944年时,日军发起“斩马行动”中,追杀八路军高级将领“常胜将军”马德瑞(巫刚饰)的故事,但是马德瑞将军当年的离世之谜,在十年之后意外被人找到,发现头颅处的弹痕并非“流弹致死”,而是有着巨大的蹊跷,像是被人近距离击杀而死,为解开马将军去世之谜,因此展开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军事调查。

说起抗战电影,这是笔者小时候最喜欢看的题材类型,比如大家熟知的《地道战》、《地雷战》、《鬼子来了》、《三毛从军记》等等,多至上百部,数都数不清,看过一遍又一遍,但是还百看不腻。当年看这些题材的电影时,大多都是通过电视观或者在村子里的露天电影院所熟知,而影片大多都是讲述八路军和鬼子斗智斗勇的故事,让我们深刻体会到革命先辈们在战场上不怕艰难险阻、浴血奋战,为新中国成立所做出的牺牲。而《近距离击杀》的开场,那种大敌当前,革命先辈们英勇奋战的场面,又让我想起《上甘岭》中黄继光和《董存瑞》等战争电影,也正是他们用生命才换来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所以我们每个人都要珍惜当下。而本片里的故事就很容易令人们回忆起那个年代,所传递出要我们不忘记历史、谨记历史,不忘先辈们为革命胜利抛头颅洒热血的道理,可以说影片是一部非常具有正能量和正确价值观的故事。

虽然《近距离击杀》也是一部抗战片,但是它的独特之处,在于将一部抗战戏融入悬疑元素,为寻找真相通过幸存人员一个个去排查,悬疑层层递进,最终表现在怀疑、确认、推翻、再调查等几个环节,让人看的心惊胆战。看电影的过程中,通过不断的闪回方式,笔者也很快的跟着剧情的节奏走,但是凶手经过反复的确认后再排除,让笔者看的又有些按耐不住,一直在想凶手到底是谁,非常迫不及待的想抓住真正的凶手,而以如此悬疑的推理方式展现,笔者还是头一次被其剧情设计给惊到,完全中了剧情设计的埋伏,以至于凶手到底是谁傻傻分不清。不过,可以说这正是影片的魅力所在吧。

只是在结尾,连长王树(董勇饰)的自杀令笔者颇感意外和惋惜,然而他的死又恰恰让我们看到人性的另一面。而该片集结抗战、悬疑、推理和人性等多方面元素,也为寻找真相埋下了很深的伏笔,以至于笔者有时也会误以为凶手就是某某某,然而事实证明并非那样简单,那么凶手究竟会是谁,到影院看后方可揭晓谜底。

最后说句实话,国产抗战电影《近距离击杀》能做到这个高度,确实值得个业内人士关注和学习借鉴,尤其是悬疑设计的相当精妙,完全超乎想象。毫不掩饰的说,如果其它国产电影都能做到一样完美,国产电影的品质将会大大保证,这个产业也必将会出现另一片繁荣的景象。

《近距离击杀》观后感(二):裸露出死而无憾的铮铮铁骨

看片前,只知道《近距离击杀》曾获第14届电影频道百合奖优秀故事片二等奖,却没想到《秋雨》(《西雅图》导演薛晓璐编剧)的导演孙铁拍摄战争悬疑题材,却通过残酷战争极端背景,拍出不寒而栗的恐怖色彩。各种雷霆轰鸣音效与蒙太奇剪辑,都效仿着好莱坞商业化高超手法。当抗美援朝英雄俘虏被逼自杀,当曾是伪军的士兵撒起谎言,当昔日战友说法不一、各有疑点,历史的伤疤逐渐揭开,人性最脆弱的一面集中爆发。尽管观影达人很早就能猜到真相,但本片还是面对一些尖锐问题,倘若内地导演都有孙铁那种死而无憾硬骨,何愁拍不出《火线的勇气》《共同戒备区》?

《近距离击杀》从1944年日军发起“斩马行动”讲起,八路军高级将领马德瑞的警卫连几乎全连覆没,而马首长离奇死亡、尸骨未寻,更成为一起悬而未决凶案。孙铁导演选择以调查员视角,大量地进行插叙、回忆,从多个侧面来拼接出昔日回忆,让真凶逐步浮出水面。例如疤面士兵、曾是胆小伪军、王连长等人的拷问,一点一滴呈现真相。再如战场环境恶化得无以复加之时,大家望着日军脸有蚂蝗都不能动,王树连长被逼勒死伤兵手下,“常胜将军”马首长躲避远处见死不救,颇有点瞠目结舌。而曾是伪军的士兵,神秘兮兮讲出“有一种人战场上死不了...能迎着子弹跑”,闪回到马德瑞腿伤后,居然凭借不俗检验,指挥背他的手下如何躲避狙击,让你惊心动魄。

刘继勋扮演调查员孙田,不相信士兵供词,认为首长被“近距离击杀”肯定不是死于“日军流弹”,提早为影片铺垫一个悬念——他究竟是怎样的死的?接着,各色人等粉墨登场,套用了“罗生门”的洋葱式关联回忆当年,强大的信息量,让你看出马首长和王连长的矛盾。而精忠报国、视死如归、搭救手下、舍生取义.....这些标签或许是每个有英雄梦的军人追求,但谁又能做到呢?片中,王树连长是一名战争英雄,曾打过日军和美军,但身为抗美援朝交换回来的俘虏,必须面对严厉的拷问与奚落,从某种程度上这是对他心灵的折磨。而马首长有了孩子后,轮流接受每个士兵弹脑波儿,轮到17岁士兵弹疼了,他吓得哭得要死,这些生活细节都很真切动人。

除了各种惨绝人寰的战争伤痛回忆,还有各位演员对峙飙戏,《近距离击杀》随着剧情发展,不可避免揭开了真相。当17岁士兵笑呵呵说自己比枪高了,却瞬间死于非命后,让剧情陡然逆转。但我猜到了马首长如何死,却没猜到战场上的兄弟情仇,却在枪林弹雨中从自我控制逐渐丧失。四个幸存的战友,带着满腹伤痕的灵魂,而年轻气盛的调查员,则险些意外逼死人命。本片投资1000万,制作环节却精益求精,频繁造出悬疑色彩。例如审问战友时,对方脸瞬间贴近大特写,随着轰鸣音效,营造出一种疑神疑鬼的神秘惊悚感。当开篇战场上,炮火落下,死伤无数,尸体横飞,本片尽可能拍出类似《拯救大兵瑞恩》残酷写实风格.....

如今,抗日意淫影视剧泛滥,社会上投机分子增多,让观众不相信那年代有英雄人物诞生。神马徒手撕鬼子、神马假冒“厨子戏子痞子”把日军当猴耍、神马被轮奸后穿起裤子杀日军、神马800里外狙击鬼子、神马带着化银水瞬间融化日军金库,侮辱了曾经欺负我们八年的敌人,也侮辱了编导和观众的智商。害得有战争英模存在时,反而让觉得不可思议。庆幸的是孙铁导演还有最后的良知,让《近距离击杀》以生命为重,激发着人性本真,还略带对调查员逼供的批判色彩。我们拍不了《火线的勇气》那种胆小士兵向长官开枪逃逸的故事,再说“美国甜心”梅格·瑞恩即便演那么经典霸气,奥斯卡还不是从没给她提名,因此《近距离击杀》商业宿命注定是凄惨的。最后,让本片的首日0.9%排片见鬼去吧, 董勇、巫刚、张煊赫、李思博、刘奕、刘继勋加起来,都不如赵薇一人粉丝多,却演得尽心竭力,不止这点票房。如今《画皮2》《富春山》首日都能靠35%以上排片狂赚数亿,这根本是市场潜规则造成的恶果。

《近距离击杀》观后感(三):《近距离击杀》:纵使近距离也难辨人心

荧屏上的抗战剧一直被观众所诟病,手撕鬼子、远距离精准狙杀头目、手枪打飞机等令人瞠目结舌的画面一次次的让观众陷入了莫名的愤怒。当看到《近距离击杀》的简介时,真的是为它捏把汗,带着些许的疑虑参加了首映礼,它毫无疑问是抗战戏的另类,没有雷人的画面,没有狗血的设置,只有种种悬疑带着你重回那个年代,重新审视人心拷问人性。它,成功了。

传奇的抗战英雄常胜将军,因一场突围行动的失“阵亡”,全部队仅剩四人生还;十多年后重新调查,发现仅存的四名战斗英雄有重大嫌疑。一场马拉松式的轮番调查随即开始,不同人物的不同身份不同性格,在调查中一一呈现,回首那时那刻,“一盘棋就是为了保一个将,如果兵想活呢?”这可能是最能概括这部战争悬疑片的一句对白。所谓人心隔肚皮,纵使很近的距离也很难辨别人心。

看完《近距离击杀》笔者在想,这部片子虽然是一部以战争为背景的影片,实际上它的现实意义或许更大。片中的人物关系似乎适用于当代任何一种人际关系,电影中折射的人性挣扎在悬疑情境中充满力量。从个体孤独到集体信仰,每一点疑虑都紧促推动观众去思索人与人间的关系,是否超出可以自我掌控的范围。家庭,社会,职场,人际圈的本质都有着千丝万缕般的联系,电影试图把人性的本质有意的放在了战争年代,力求把人性暴露的状态营造得更加典型。战场上的兄弟情、官兵请从想活的挣扎中迷失,又在真相大白之后的自我找回,让观众看的跌宕起伏欲罢不能。

战争悬疑,一步步的调查,一层层的接近真相,令人无比珍视的战友情在调查中一次次的震撼人的心灵,那时的人性、人心在生与死的抉择面前各不相同,人心如此,人性亦如此。巫刚董永等几位主演的演出都很走心,时而营造悬疑气氛,时而加强紧张气氛,时而延展温暖气氛。该片可谓给战争题材的影片开辟了一条新路,悬疑推理给影片增加了某种神秘彩色,观影过程中随着情节的深入让观众锻炼脑力,相信在国内有大批喜欢悬疑类影片的观众中影片有着超强的吸引力。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该片叙事结构采用一种全新的叙事模式,在叙事时间中无序自由的跳跃,事件在真实和不真实之间游移,甚至情节前后相互否定,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传统线性叙事单一、呆板的叙事模式,运用倒数、插叙的叙事技巧,多角度地对事件进行描述,使得叙事立体全面,更加灵活多变,这种非线性的模式也让影片更具新意。

关于该片的档期,“五一”档期票房产出不如去年,随着《超凡蜘蛛侠2》和《归来》的上映带热电影市场,而主打悬疑推理的《近距离击杀》完全可以凭借自身过硬的质量来同大片竞争,加之观影人群的选择不同,排片量和票房前景还是比较乐观的。

《近距离击杀》观后感(四):心中的信仰与坚守

看过首映式,这部电影适用于当代任何一种人际关系,影片折射的人性挣扎在悬疑情境中充满力量。从个体孤独到集体信仰,每一点疑虑都紧促推动观众去思索人与人间的关系,是否超出可以自我掌控的范围。家庭,社会,职场,人际交往圈的本质都有着“罗生门”的洋葱式关联,影片正是在战争背景下探讨这一尖锐话题。战争只不过是把人性暴露的状态营造得更典型,而战场上的兄弟情仇,实则是在枪林弹雨中从自我控制逐渐丧失,到又想不断找寻自我的过程。

人受到生存威胁时很难判断瞬间决定的合理性,而《近距离击杀》所透露的气质是求生中回归的最平和状态。“存活第一”的人类本能在战争问题里并不存在对错,中国战争类型电影大多强调舍己为人的牺牲光环,很少有类似《拯救大兵瑞恩》这种敢于直击个体“唯生命是从”的案例。所以本片的角度将突破国内战争影史的人性新观。年轻气盛的调查员搜集老战友的“作案证据”,加上四个幸存战友满腹伤痕的灵魂。即使背叛与较量,却都以生命为重,激发着人性本真。

具体可到www,shiyuetian.net 官网

《近距离击杀》观后感(五):我也曾经极力去追寻过历史的真相……

我也曾经极力去追寻过历史的真相,海量的描述与证据包罗万象,逐渐会交织成一幅宏篇画卷。但当离所谓的真相越来越近时,反而对真相的兴趣越来越小,因为那些按今天的价值观看似合乎逻辑的事情恰恰在昨天是站不住脚的。其实应该平和的看待历史,仅仅静静的叙述而不要掺杂任何感情。

影片整体是不错的,直接或间接的描述了战争的残酷,这应该目前文艺工作者最应该保持的职业操守。过分的丑化敌人是对牺牲的革命者的不尊重。一个连队百十号人在一次渡河时就减员近90%;活下来的8名战斗骨干有一半没能看到解放战争的胜利;在朝鲜半岛团长都能被敌人俘虏……这才是战争艰苦卓绝的真实写照。

有几点不太合理:

1、发现一位重要首长的遗骸,按程序当地驻军必须上报军区甚至总部,然后下派工作组来调查。当地驻军的军长断然让本军所属一名下级军官全权负责调查的可能性不大,而且调查全程绝对不允许其单独一人进行。

2、我军经历了漫长的战争洗礼,流动性非常大。即使曾经参加过伪军后复员回家的退伍战士,理论上籍贯可能在发现首长遗骸不远的某乡村,但在淮海战役负伤转业到地方的干部,恐怕就不该在附近安置工作了,最不可能的是居然还有一名战士已经成为驻地该军一位营职干部。最合理的安排用四个字来形容就是——天各一方。

3、部队是个等级森严的地方,一名保卫部门的排级政工干事断不敢在诸多领导面前呵斥一位团职干部,尤其是一个学校刚毕业的嫩娃在面对一名游刃沙场的老手。请大家相信我,两种气场不对等,一个眼神便能震慑住对方。

综上所述,每一个牺牲都是伟大的,最该记住这一点是当代久已沐浴和平的青少年。最令我感到震撼的镜头:少年游击队员,还处在向成年人耍赖的年纪,在发起突围的刹那即牺牲,一切都结束在花季与子夜……

《近距离击杀》观后感(六):《近距离击杀》:成名一将万骨冤

最近在读一部书,叫做《菊与刀》,书中阐述了东西方国家对于战争,对于死亡思维上的不同。西方,命比金贵,以美国为最。东方国家,拿中日两国来说,讲得是杀身成仁,舍身就义,为了领导要敢于牺牲,相信意志在战争中最关键,最具杀伤力。而日前正在热映的一部抗战悬疑影片《近距离击杀》便是以此为题材,加以戏剧化、悬疑化、冲突化,上演了一场成名一将万骨冤的精彩“罗生门”。

和大多数战争题材影片一样,影片一开始便是一番狂轰烂诈,煞是精彩。故事核心围绕一个我军首长展开,一个连为了这个“将”被杀得所剩无几。一次次突围,一次次绝望……身边的战士越来越少,到最后只剩一个班。其中每个战士都有着自己的小九九,这些都看在“将”的眼里。十年后,“将”的头骨被发现,鉴定结果是“近距离击杀”,而非当时战士所说的被鬼子流弹打死,围绕着谁是杀死“将”的调查行动开始展开,到底凶手是谁……

影片将幸存四人的性格、背景、人际矛盾进行剖析,采用了四老一少的阵容组合,这一幕幕老戏骨与小后生的对话,如何博弈成为影片亮点之一。同时,影片的逻辑与线索,是让观众自己去寻找和思考,而不是像一些悬疑影片那样故弄玄虚,最后再把逻辑和侦破过程一股脑灌输给观众。凶手到底是谁,是与首长有矛盾的王树?还是胆小怕死的宋伟,亦或老实本分的骆霄,我们不得而知,但导演孙铁让我们看到了在战争中,每个参与者的内心世界,看到了对于战争和人性方面的思考,这比那些只靠血腥的镜头,重品味的表演和手撕鬼子的意淫笑谈要强上百倍。

他们之间没有坏人,假如真的是几位战士中的一员杀了“将”,那他们也是为了活命,为了让更多的人活命,当然是在无法护送“将”突围的前提下,至于如《亮剑》里,魏和尚背团长突围,奔袭数十里,也只是精神意淫罢了。这里也体现出了整部影片的写实性。曾经某媒体搞过一项调查,说如果长时间没有参与过战争的军人若回到二战时期,可能在战争开始后的10分钟内,便精神崩溃,因为那种残酷是常人无法承受和理解的,在这种背景下,绝望的军人做出任何事,都是可以有的。就像影片中的一排长,他有什么错呢?

影片的结尾,当孙田来找宋伟,寻求最终的真相时,宋伟正是办喜事。但他的新娘没有出现,宴请的宾客也没有出现,有的只是暗色调的房屋和大红色之间的色彩对比,这俨然是导演要告诉观众谜底要揭开了,这是一个出人意料而又悲情的谜底,红色代表激情,暗色代表压抑……这里很像影片《大红灯笼高高挂》中红色灯笼与白色雪的类比,这种心理暗示和隐喻体现了影片对于色彩和细节上处理之精妙。可以说,《近距离击杀》做到了悬疑与战争的完全结合,是一部不容错过的走心之作。

《近距离击杀》观后感(七):人性真实的罗生门化

(文/小义大道)

影片虽是战争题材,却让人意料之外的看到不是以描写战争为主,没个你打我杀分出胜负的流派风格。随着剧情深入,你会发现其实是在描写人性,而且是以一种非常规的手段和叙事方式对谜团重重的生死局进行真相还原。可以说,《近距离击杀》是一部很难得看到的战争场面下的内心独白戏。

战争年代,始终有那么一群因历史和经历给他们带来痛苦的人,还有那些无数在生死关头被残酷埋葬的真实现象,《近距离击杀》所讲述的这个故事只是那无数个故事中的一个缩影。这种呈现,是借助影像来无限放大,让人们看到战争的残酷,以及战后给人们心灵带来的无法弥补的创伤。这个故事是一个叠印,有忠守也有死亡,有受害也有被误会所害,无论什么样的后果,不是每个人都敢去承受的。从这一点来看,我极为那个警卫连长的所举和命运而撼动!

几个曾经的生死兄弟,本已是基本不会有啥交集的生活状态之人了,因为一场战争留下的历史疑问被一次调查又联系到了一起,在新兵蛋子自以为是的雷厉风行过程中,故事情节一路剥茧抽丝,一步一步向最终揭开“常胜将军”马德瑞之死的秘密展开。解密过程中大多的画面都是在通过多个人物的不同言辞达到混淆视听的效果,以几乎接近于真相的烟雾弹营造悬疑的氛围,而在少量的画面中却搁置了完全真相的小细节。

整体而言,《近距离击杀》的叙事结构跟经典的《罗生门》、《生死豪情》基本一致;主旨、对人性的探讨也丝毫没有暨越或相悖。电影的前面三分之二的部分,对于片中之谜的调查过程,其实还是挺有感觉的。节奏明快、毫不拖沓。遗体头颅弹痕鉴定为三米内“近距离击杀”,死亡报告所写“死于日军流弹”,疑点和矛盾通过现实与回忆的画面切换制造强烈的戏剧冲突效果。

影片中罗列了四位嫌疑人,主角要做的就是对这四个人挨个闻讯调查,他们每个人既众口一词“流弹致死”,又对鉴定逼迫各自抛出了各自的看法。在四个人物的先后讯问过程中,电影里特意抛出几条线索,故意把观众误导到其它答案上去。在前面迷惑观众这一点来说,还算及格。而真正让调查者和观众进行本格推理思路转变,在于连长王树自杀未遂开始。王树的行为和部长的一段话语,致使我们从另一个角度分析问题,在电影中的一些明确线索和证据佐证中回味思索。

故事最后的真相极为让人动容,不但有着军人严谨的态度和严守的规矩呈现,更是有着人性最闪亮一面的呈现。信仰的能量有多大?人格魅力的价值有多大?居然死亡也在它面前俯首称臣。而那些备受折磨的心灵就是最好的诠释。人心充满温度,光明、正大终在人间,这部电影让我看到了人性最真实的一面,虽为非常克制的影像,没有大肆的宣扬豪言,但显得极为真挚而深沉!

《近距离击杀》观后感(八):人性比真相更重要

孙铁导演的《近距离击杀》在抗日战争背景下拍出一部悬疑推理片,而且不是谍战式的悬疑,不是特工杀鬼子搞情报的套路,是在八路军在被包围的情况下,内部杀人事件引出的孤岛模式推理,既有战场上的枪林弹雨,又有层层解密的杀人事件侦破,对题材和类型的创新值得提倡。

《近距离击杀》的故事很引人入戏,日军出动两个联队发起“斩马行动”,围猎八路军的常胜将军马德瑞,警卫连接到保护首长的任务,但是第一仗就遭遇伏击渡河失败,随后退入山林,陷入被围杀的绝境,唯一的出路就是通过悬崖逃生,却必然带不走失去行动能力的马德瑞,这场惨烈突围最终以马德瑞被近距离击杀、王树连长与三名警卫兵共四人逃生结束。

就像四位幸存者在十年后的证词一样,他们都是马德瑞之死的受益者,坚守任务必然一死,但士兵们还想活,马德瑞不死,他们就没法活。故事演到这里,其实很多人都猜得到故事的走向,悬念只是在于,突围当晚到底发生了什么?到底是谁开的那一枪?

影片分两条线叙事,一边是十年前的生死之夜,另一边是十年后的军事审查。在情节叙述中,有很多力度十足的细节描写,董勇饰演的连长王树勒死战友的情节极为细致,巫刚饰演的马德瑞被战士们弹脑门的情节,又于悲怆中流出趣味,而几位战士之间互相生死与共的默契和各自性格,都极为丰富,尽显编导创作团队的深厚功力,以及演员们对人物的全情投入。

四位幸存者谈起马德瑞之死都怀着心理阴影,每个人都似乎在回避真相,每个人也都有秘密,如困兽般绝望几近崩溃的老兵,一度令人不忍直视,但真相是必须要揭晓的,马德瑞之死不能不明不白,军人的清白也不容含糊其词,而当真相被揭开的那一刻,即便是那些事先已经猜到结局的观众,也难免会再一次被震撼,也只有战争年代,才有这样触目惊心不忍面对的真相。

所以说,《近距离击杀》和所有的推理片都不一样,有着截然相反的气质,尽管也有巧妙的设计,也有严密的推理,但没有人会产生解密后的快感,只是久久的震感。

以前的悬疑推理片,无论密室杀人本格推理也好,还是开放空间的侦探破案,法庭证词的案件重演,看似风格多样,其实叙事方面,多办都会延用这种挨个当事人询问取证的方式。《近距离击杀》不一样的地方在于重心并不在于谁杀了马德瑞,而是在于通过解谜,展现人性在战争中的变化,在对人性的解读上,影片做得正气如浩,几个重要角色身为在战火中经过生死考验的铁血将士,给故事注入了炽热的血性,而在最黑暗的情景下,他们的生命显得是那么真实,让那一段沉痛的历史布景拥有了星星点点的光芒。

《近距离击杀》观后感(九):《近距离击杀》真相比谎言更残忍

十一年后,所有人竭力寻找的真相正是当年“斩马行动”幸存的四个人拼命守护的谎言。我们总是喜欢孜孜不倦的刨根问底,似乎只有真相才能让人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岂知很多时候被蒙在鼓里才是最幸福的,当真相揭开,阳光就算明媚但也会刺眼。日军既然出动两个联队发起“斩马行动”,那说明常胜将军马德瑞必有过人之处,他说过,所有在战场上被鬼子打死的都是烈士,于是,我们应该笃定的相信一件事:马德瑞首长死于敌人的流弹。

《近距离击杀》打破观众对国产抗战剧的固有印象,其叙事结构和故事格局完全是商业片的套路,这在如今充斥着“手撕鬼子”和“八百里开外一枪打掉鬼子机枪手”的国产抗战神剧中简直堪称业界良心。摒弃了跟鬼子正面战场上的硬碰硬,而将“战争”跟“悬疑”有效融合,整个故事如画轴般缓缓铺开,而悬疑又较战争更加浓墨重彩。随着孙田深入调查,事情的真相渐渐褪去神秘的面纱,十一年前那场惊心动魄的战争背后,到底有多少不为人知的秘密?八十多个人为了保护一个人而死伤惨重只有四个幸存者,棋盘上兵卒不顾一切的前进只为护帅将军,可是如果这个兵卒想活呢?

王树、骆霄、宋伟和杨双喜回忆马德瑞当年的死因,四人各执一词,事情演变成真相不明的“罗生门”。然而事实却非如此,四个人看上去都在竭力捍卫自己的利益,真相却是拼尽全力守住一个不为人知的秘密。孙田询访每个人都不止一次,每个人每一次都有着不同的复杂心情,从个人矛盾上升到集体矛盾,从坚决抗拒到最后慢慢吐漏心声,幸存的四个人都经历了极大的心理波动,而这种波动表现在每个人的脸上,演员的个人表演经受极大的考验,所幸,孙田并未从每个人的脸上看出端倪,而观众也一直被蒙在鼓里。

马德瑞说军人的生命都不是自己的,可是抛开任务和职责不说,每个人的内心里都是贪生怕死的,毕竟古话说好死不如赖活着,况且警卫连就连好死都够不上。于是,关于宋伟跟王树杀死马德瑞的说法就得到很多人的拥护,宋伟是叛逃伪军,与生俱来带着胆小怕死的特质,而王树跟马德瑞有矛盾,为了一个人牺牲了整个连的同志,眼睁睁看着这些一起扛过枪的生死兄弟在自己眼前倒下,说王树愤恨难当情绪失控杀了马德瑞亦非无此可能,可故事又怎能如此简单?

非线性叙事方式让影片一直穿梭于十一年前那个惊心动魄的战场和十一年后剑拔弩张的审查。很多时候观众强烈的想要一探事情的真相却又不忍心回望警卫连战士的惨状,血气方刚的“烈士兄弟”孙田又怎么能真正理解“烈士”的内心世界,最终的结果与其要面对一个残忍的真相不如让我们一起守住这个比真相更温暖的谎言。

《近距离击杀》观后感(十):谁害死了我们的英雄

文/公元1874

主旋律,战争题材,而且是抗日战争。讲到这里,对于近年来各种手撕鬼子层出不穷的抗日神剧而导致身体不适的观众,肯定要敬而远之了。《近距离击杀》就是这么一部电影,而且讲述的还是我八路军深陷日军包围圈,仅剩数人成功突围的故事。听上去很神剧的故事,但却意外地拍得有惊喜。

故事开场以一段枪战夺人耳目。 1944年,日军发起“斩马行动”,追杀八路军的马德瑞部队。老马号称“常胜将军”,从未有过败绩,但这一次却马失前蹄,深陷日军包围圈,且被日军流弹击中身亡,几乎全军覆没。

按理说,这是一次悲壮的战争,老马是烈士,幸存的寥寥数人也是值得尊敬的战斗英雄。但11年后,老马遗体被当地村民发现,而其头颅经过弹痕鉴定,却令人诧异:老马不是死于敌人的冷枪,而是三米内的“近距离击杀”。换句话说,老马死于日军攻击的可能性极低,警卫连有重大嫌疑。

于是军部成立调查组,找寻当日的幸存者。经过国共内战和抗美援朝,本来就没活下来几个人的警卫连,如今也只剩四人。这四个人,有的加官进爵,有的落魄苟活,有的甚至成了战俘。和这些幸存者聊起当年老马的死,他们却各执一词,更和鉴定结果对不上,这更令此事疑点丛生。

陈年旧案加上见证者们的各怀鬼胎,寻找真凶成了影片的主题。结果其实早在情理之中,毕竟这样的故事,想通过国内电审制度的重重审查,自然没法走得太远,而“凶手”本身的动机,也完全令人信服,甚至让人感动。

《近距离击杀》以悬疑片的手法来拍摄主旋律,再加上惊悚氛围的营造,本身已是一种突破。这种尝试对于国内的这种电影,是有好处的,最起码在每年政治任务下诞生的该类题材,至少令“可看性”上升了若干台阶。因此,虽然电影本身有一些问题,例如滥用一惊一乍的音效,但瑕不掩瑜,整体值得肯定。

影片里,董勇塑造的王连长让我很感慨。他参加了抗日战争,又打了淮海战役,最后抗美援朝,沦为战俘,停火协议后才被交换回国。这在历史上真有其事,电影里他是头号嫌疑,但最后和主角冰释前嫌。可在现实里,这批为共党政权做出不朽贡献的老兵,却多数被杯葛,怀疑是“特务”,在建国后数次运动里轮番被整,下场凄凉。即便是虚构的神剧英雄李云龙,在原著小说里最后也因家破人亡,走上了自杀的不归路;像王连长这样的老兵,电影后的年代里,结局已经注定。马将军的死,最终水落石出,真相大白;可像王连长这样的英雄,又究竟是死在谁手里了呢?

    

上一篇:《是,首相现代版》经典影评10篇     

下一篇:《酒肉朋友》好看吗?经典影评10